|
本帖最后由 京华烟云AMIP 于 2018-8-7 17:02 编辑 4 R$ r2 r/ z, C: V1 s
1 k3 S3 _6 Y' }* H2 o0 u: J4 y1 L公元1717年,准噶尔名将大策零突袭拉萨,拉藏汗被杀,和硕特蒙古政权崩溃。不久后,准噶尔人又在西藏那曲全歼前来讨伐的清朝远征军,天下震惊,风烛残年的康熙不得不强打精神,以皇十四子为总司令大将军王,倾举国之力组建大军,准备收复西藏。
2 s* l8 D7 f) i
! j3 [5 t& k2 L6 A) x8 A据记载,在准噶尔占领期间,五世班禅曾用自己的影响力保护过许多西藏官员和各派僧侣,使他们免遭杀害。当年清朝远征军战败后,幸存的几百名俘虏正是在班禅的斡旋下才得以获释,因此朝廷方面对班禅也颇为感激。, {1 \8 \. E9 n) l6 k
5 g7 e/ M7 p3 C q
班禅之所以有这么做的资本,是因为大策零曾在扎什伦布寺出家,是他的徒弟,两人关系不错。后来,准噶尔占领军把拉萨三大寺洗劫一空,财宝全运往新疆伊犁老家,却对扎什伦布寺秋毫无犯,还将大量庄园和百姓赠送给班禅。8 a0 l" ~8 P M E; v9 g
9 w: R [3 M- k8 H2 m0 J/ ^* }为彻底消除和硕特人影响,大策零仿效拉藏汗故智,将藏地首脑召集到布达拉宫,又搞了场达赖鉴定会,要求与会者就益希嘉措的身份真伪给出意见,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可怜青年被宣布为“伪达赖”并赶下宝座。身为伪达赖之师,班禅虽不在场但也难逃尴尬,不过在他的斡旋下,这个徒弟总算逃过一死,只被囚禁起来了事。
$ A* j4 Y0 Y) Z) k, O
5 {/ h) ]; V5 }* o一些资料显示,大策零曾想把班禅劫持到准噶尔另立黄教中心,因此屡次请师父来拉萨,其实是为了方便控制。可黄教二号活佛虽然老实但却不傻,找各种理由推脱搪塞,死活就是不去,顾及形像的大策零不便撕破脸皮,最后只得放弃。% I$ O- Q; n0 T! m2 F1 v3 F
8 g3 k/ q! q7 O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清朝大军终于挺进西藏,赶走了准噶尔人,大策零率残部逃回老家。农历九月十四日即阳历10月15日,在清军浩浩荡荡护送下,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一行抵达拉萨。仅仅一天后的农历九月十五日,黄教高层就迫不及待地在布达拉宫举行了隆重的达赖坐床典礼。
S# C4 y) W3 J5 ^. S y/ ]* ]
& n3 A8 h! k# t清朝将领和蒙藏王公们随即组建了西藏临时军政府。为了稳定西藏局势,必须找出一尊众人都认可的大神,来为出身康区根基尚浅的新达赖喇嘛保驾护航,军政府高层认为,只有一个人适合。
4 X% i2 b6 b: O# A( [- V6 h! @' e0 @' s9 j
此前无论桑结嘉措、拉藏汗还是大策零当政,地位超然的班禅都与他们相处得不错,数十年间始终屹立不倒,成为西藏朝野势力以及清政府都十分倚重的稳定阀和润滑油,各种难解的纠纷,都要请他调停。3 Y) y( e# y p9 x# L( j% e
6 l& }# C& A u- k0 x2 y不久,五世班禅奉圣旨来到拉萨,西藏军政府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将班禅迎至布达拉宫,和达赖喇嘛相会于日光殿。据说两尊佛爷相见甚欢,按照皇帝的上谕,五世班禅额尔德尼正式成为七世达赖喇嘛的上师。五十八岁的老班禅为十三岁的小达赖授了沙弥戒,并将自己名字中的“罗桑”赐予徒弟,从此七世达赖的法名成了罗桑噶桑嘉措。" M+ R9 n l: D% a
& a' Y" a7 W& z8 d/ O, }8 l3 b& W
由于康熙始终不承认仓央嘉措,因此噶桑嘉措的封号仍是六世而非七世达赖,这意味着清廷认为他只是五世达赖喇嘛的继承人,与“伪达赖”仓央嘉措毫无关系。一直到乾隆时,在六世班禅的斡旋下,清廷才默认了仓央嘉措的身份。 R5 w+ c6 l7 `" L$ ]9 Y. o
+ p0 z/ ?! n& a3 S a1 _- V; g' G
至于另一个“伪达赖”益希嘉措,关了两年多后终于出狱,但并没获得自由,清军将他押送京师。据说临别时,忠厚的师父送给无依无靠的弟子许多沿途需要的生活物品,祝他一路平安。抵京后,益希嘉措被送往热河(今承德)监禁,大概于1725年死在那里。
( _. o/ e9 Z i6 x( ]/ S! t) a# E5 R' I
清朝从西藏撤军没多久,西藏高层就爆发严重内讧,代表前藏(今拉萨、山南及林芝西部,古称‘卫’)利益的阿尔布巴等几名噶伦谋杀了首席噶伦康济鼐,后者盟友颇罗鼐在后藏(今日喀则,古称‘藏’)起兵复仇,联合康济鼐家族的阿里驻军向拉萨挺进,这场噶伦间的内斗史称“卫藏之战”,最后颇罗鼐赢得胜利。2 J- Z \* W, B1 ~. Y
) K# y7 k+ P& U: {3 w6 v$ P由于七世达赖家族参与了阿尔布巴的阴谋,清廷极为不满。战后达赖遭到冷落,雍正除了让颇罗鼐掌握西藏地方政权,还下令将金沙江以东藏区全部划归四川和云南,青藏交界的玉树那曲等地则由西宁办事大臣和驻藏大臣直辖。
5 f% X1 |. I, a0 ~# J$ }9 S$ Z7 c9 D+ z; m) o
皇帝甚至动了拆分西藏本土的念头,打算把扎什伦布寺以西,日喀则和阿里的全部土地,都赏赐给班禅管理。如果这个计划最终实施,那么达赖系统或者说西藏地方政府的基本盘,就只剩下前藏和昌都了,而无论领地还是人口,班禅系统都将完全能与前者分庭抗礼。
3 t; L! y1 d- L: ]( ]0 C
7 D3 N. q# B6 H# \( X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信心满满的清朝大臣来藏宣读圣旨时,面对这千载难得的机遇,五世班禅竟然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尽管对方软硬兼施,甚至以“这是皇帝本人的意思,您可别违背圣意”来威胁,可老活佛油盐不进,死活就是不干。最后,没法向皇帝交差的大臣们再三恳求,班禅终于勉强答应接受拉孜、昂仁、彭措林三个宗(相当于县),其余则坚决婉拒。5 N4 p2 V5 D1 V/ _
) _+ H- P! U4 J/ m! W
其实以前就有大臣建议,达赖亲属惹事生非是个祸根,不如把这家人迁出西藏,让班禅转驻拉萨,以后黄教便由班禅主持。但是,雍正对前一部分予以采纳,将达赖喇嘛迁到四川藏区暂住,而对后一部分,这位深谙人心的皇帝却批示道,当年达赖的宝座实际空了好多年,如果班禅想取而代之的话早就坐上去了,何必等到现在,此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
- L. V# t( i8 M8 W N4 {8 F% C
6 n; `" w! d7 b8 m很显然,雍正对五世班禅与世无争的性格颇为了解,也不想强人所难,后来当他得知班禅拒绝接受封赐的领地,想必也在其意料之中,因而也没有追究老活佛抗旨之罪。7 |" m0 A* D( v
7 m! p, K. j0 @! ]# J5 Q% e4 {7 }从此,班禅系统的基本地盘便仅限于日喀则一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只有从达赖划来的那三个宗(县),事实上没过多久,为了表达善意,班禅从自己地盘里另划了三个宗送给达赖,其领地相当于没增没减。7 |. R+ M% s. T. f
7 Z1 H/ v! H- S( k' A除这三个宗外,班禅还有先前固始汗、拉藏汗以及大策零等赠予的五个相当于宗的大型庄园、六十八个中等庄园以及二十六处牧场,总共相当于十余个宗。而根据清朝史料,当时西藏有一百二十多个宗,也就是说班禅的地盘仅相当于达赖的十分之一。/ Q' k) U- O- T! f; b4 y
! V# A0 F5 e- _) ]$ G, _! Z尽管在清廷指示下,犯了错误的七世达赖被藏王颇罗鼐当做宗教象征高高供起,并没有多少实际权力,而颇罗鼐也仿效固始汗等和硕特汗王,实行亲班禅远达赖的宗教政策,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班禅系统其实已无法与达赖系统抗衡。1 L3 _5 E& d3 j0 b4 \
4 s' X- z; L6 m7 B6 p到雍正十一年即公元1733年,清朝管理蒙藏事务的理藩院向皇帝提交了一个有关西藏黄教发展情况的评估报告,其中提到截止当时,达赖系统有3150座寺庙,班禅系统为327座;达赖系统有约三十万名僧侣,班禅系统为十三万多;达赖系统有十二万户农奴,班禅系统则为不到七千户。$ R' x* e0 h' D" F& V! G }0 O. V
9 c0 @# A# }" K: o8 G; L从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比如按照这个比例关系,无论达赖还是班禅,他们的一户农奴平均都要养两名以上的僧人,而当时西藏一共不过百万人,因而即使算上自由民,平均每三个藏人中也有一个是黄教僧侣。鉴于黄教戒律森严——尽管具体执行起来仍有诸多问题——僧尼严禁嫁娶,当三分之一左右的人不再繁衍的时候,西藏人口数量始终停滞甚至后退,也就是一个可以想像的事实了。
9 g: m/ R# P$ j' L% s
f7 F; p4 T- G1 P此外我们更能看出达赖与班禅两大活佛势力的对比:寺院方面,两者的比例接近10:1;农奴方面,两者的比例提升到了18:1;而在最为重要的指标——僧侣数量方面,两者比例竟然高达22:1!也就是说,这根本不是两个势力对等的集团,达赖的力量无可置疑地远远强于班禅。" u8 ?3 P' q" }$ p* d' O! {, ]
5 x* K, q/ H& A g
如此情形不由让人感慨万千,因为仅仅十年前的康熙三十三年(即公元1694年,五世达赖和他的师父四世班禅都在世),据统计黄教僧侣当时一共只有三万五千人左右,其中约两万六千人属于达赖系统,九千人属于班禅系统,双方数量对比还不到三比一,虽称不上势均力敌,但起码是分庭抗礼。8 O5 E. C) y+ b
8 ] o$ Y- t) y8 A2 R
短短十年间,黄教整体增长高达900%,而其中班禅系统却只涨了50%。黄教内部,达赖份额由74%提升到超过95%,而班禅则由26%下降为不到5%。很显然,如果统计无误的话(事实上,鉴于该统计是由达赖控制的西藏地方政府执行并上报的,出于可以想像的原因,达赖方面很可能隐瞒了己方的部分力量),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0 D$ t: j, s* Z3 K0 g; q" D- g# @( P( V/ f
这份报告产生时,七十岁的五世班禅喇嘛已是风烛残年,进入了其生命中最后的五个年头。做为佛学家,这位老人不仅合格而且成绩十分优秀,但做为一个政治家,他的表现却离及格线很远很远。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断言,班禅系统的发展之所以大大落后于达赖,其根子就出在五世班禅身上。用今天流行的一句话说,他输在了起跑线上。
- I( m, p/ S) `' l+ E" m9 P d& O7 p( {# @4 e# x. O
从个人性格来看,也许是师父五世达赖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五世班禅凡事忍让很少出头。废黜仓央嘉措后,拉藏汗本想让班禅顶替达赖,因而处处刻意凸显抬高他的地位,但班禅对此却模棱两可,重大事项从来不主动表态,对弟子过于丰厚的赠予也婉言谢绝,搞得拉藏汗很是无奈。
; P4 |& I3 Z, V' E% ]! C
@* y! l# F7 b+ `% i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班禅系统在离权力渐行渐远的同时,也并非没有收获,历代活佛高寿者颇多,除了六世和八世,其余都超过五十岁,其中四世班禅竟然活了九十多岁,在青藏高原堪称奇迹,相比之下,达赖喇嘛成为西藏神王后大多短寿,只有五世和十三世活过了五十岁,九、十、十一、十二这四世达赖甚至没熬到亲政,皆年少夭折。
& f2 w8 \3 G9 n* j5 i) `$ w: b& y+ h J, n7 \
五世班禅死于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活了七十五岁,虽比不上他的前世,但仍属高寿。到了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清廷推出修改后的《藏内善后章程》,开头便说“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班禅额尔德尼平等”,试图再次以法律形式确定达赖与班禅的对等地位,人为拔高班禅,但事实上,班禅与达赖的实力差距却越拉越大。
o( t( f$ d8 i+ l; B
% p' D8 a2 H( b9 I$ M$ ~尽管此后仍有班禅额尔徳尼利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与皇帝建立了良好关系,甚至凌驾于达赖之上,可是做为一个整体来看,一直到清朝灭亡,班禅系统始终被达赖系统压制。
3 U |9 x, b0 r1 r' h: U5 c8 J
/ S+ C y" [5 Q
: Q2 z% V: ]4 |——微信公众号“京华小屋”,欢迎关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