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4-8 10:45 |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
这篇文章是从一个朋友的微信读书推荐开始的,按常理来说,钱老的这本书名气比秦晖的传统十论大了许多。但同样的局限性也是,但愿我的一些解读和评述能够引起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吧。
5 o% |) B2 M" K6 H3 n# H/ @) s" }9 V1 @
引言
# D6 D# K) a" L2 {3 e% E9 D; W$ A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经典著作。通过对汉、唐、宋、明、清五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展开系统性的探讨,钱穆意在揭示中国政治演变的内在逻辑与制度设计中的“得”与“失”。与一般的历史描述不同,钱穆以历史制度作为切入点,对制度的适应性与局限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制度与人事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常有朋友推荐此书,说是一本书便知上下五千年的兴替荣辱。我是在18年左右的时间读了此书并做了些札记,现在整理出来成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史观,从社会、经济、文化等角度探讨其历史意义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8 i9 h4 I! L5 [" z. X$ N: k/ o9 m2 E/ [2 d, Y* M0 d
! D5 ]& w' L0 J. Y! a+ \历代政治得失的综合分析* Y* a8 }0 i* o! ?2 w; b# @, E
汉代与唐代的政治制度比较
' P6 m& P1 d O& ~/ f汉代与唐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体系的奠基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形式与内容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时期对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间的不同处理。汉代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体系,通过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建立了相对稳固的统治结构。皇权与相权的动态平衡,使得汉初政治相对稳定。然而,随着汉武帝的改革,皇权逐渐集中,宰相的权力被大幅削弱,内廷与外廷的冲突愈加明显。这种权力集中的趋势带来了对地方控制的削弱,也使得官僚体制变得更加冗杂。最终,社会经济压力巨大,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 i3 `1 Z0 |& k- v( P( Q
- f" p* ~( s6 T; I2 x# J与汉代相比,唐代的政治制度更为成熟且富有创新。三省六部制是唐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通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之间的分权与制衡,使得决策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这种制度创新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率。然而,唐代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的控制力,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失去平衡,导致政局动荡。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知识分子阶层成为官僚体系的主力,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但科举考试的标准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的创新,形成了较为保守的官僚文化。. u4 O. f: _4 n0 k: H
% e9 D$ X! w0 F6 F( X
汉唐两代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代的中央集权模式强调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但因皇权过度集中而丧失行政灵活性。唐代通过三省六部的设计,试图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取得平衡,但这一制度在面对地方权力过度扩张时也暴露了其自身的局限性。
) m2 R1 f7 o' ~8 E& Z( W
7 g0 `+ p3 ^. v/ x L, K" l* \0 F宋代、明代与清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 p" b! s, e9 j d0 \6 y宋代的政治制度在汉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呈现出重文轻武的显著特征。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了武将的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确保皇权对国家机器的绝对控制。文官体系逐渐成为治理的核心力量,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使得社会各阶层的知识分子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权力体系。然而,宋代对武将的压制导致军事力量薄弱,在面对外敌时屡屡受挫,最终导致北宋的灭亡和南宋偏安一隅的局面。. Q9 f. w# i5 o0 ~2 j# K9 \5 i
: Q+ O# v* ?7 R3 H. f宋代在经济政策上也进行了诸多尝试,例如市易法和青苗法。市易法是为了稳定市场物价,由政府出面平抑物价波动,青苗法则是一种低息贷款制度,旨在帮助农民度过生产难关,减少对高利贷的依赖。这些政策体现了统治者对经济调控的创新尝试,试图通过增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来缓解社会矛盾。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能力,官僚体系的腐败使得这些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财政困境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这种改革的失败反映出宋代统治者在治理上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和社会支持,政策设计虽有前瞻性但实际效果有限。' h! \, r# v/ Q% W0 e9 Y# ^
7 V' d2 P$ ^8 Y* }! m明代的政治制度则进一步强化了专制体制。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直接将所有政务归于皇帝之手,内阁成为辅政机构,但没有实权。然而,随着明朝统治的延续,内阁逐渐在政治运作中获得了实际影响力。特别是在明成祖时期,内阁大学士逐渐承担起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责。尽管内阁并未正式拥有决策权,但通过票拟制度,大学士们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成为了皇权与官僚体系之间的桥梁。这一演变使得内阁在明代后期政治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维持政局稳定和提升行政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专制的极致化使得皇权高度集中,虽然短期内增加了统治效率,但也导致官僚体系僵化,政治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逐渐丧失。明代经济政策中的一条鞭法试图通过赋税货币化来简化财政管理,提高国家收入,但土地兼并问题愈加严重,农民失去土地,大量流民的出现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这些经济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未能改变社会不平等的根本问题。5 d+ m$ C; k4 ]: X
8 z3 I0 Q! B" @, _* M% ~% _; o清代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八旗制度和理藩院对多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维持国家统一。八旗制度在清初是维系统治的核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子弟逐渐失去战斗力,成为财政负担,影响了国家的持续发展。清代前期实行的地丁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税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随着人口的激增和财政的紧张,税收负担不均等问题逐渐显现,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
1 e/ h. h/ g4 t$ j; h
2 S2 A8 x+ y/ w4 y: J清代的军事体制在面对西方列强时逐渐暴露出落后和僵化的问题。鸦片战争暴露了清政府军事力量的不足和政治体制的衰败,八旗与绿营军队在面对现代化的武器和战术时毫无招架之力。清政府在应对内忧外患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无力和退缩,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屈辱进程。2 N. \# {- U- S
2 w* @8 {& ]& b各朝代政治制度的综合评价与启示
% X* I" E: W/ A; D9 l& D. j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制度各具特色,既有创新也有局限。汉唐时期的制度创新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础,尤其是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和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治理模式。宋代通过重文轻武的政策,推动了文官治理体系的完善,但军事力量的削弱最终成为致命缺陷。明清时期,专制的进一步强化虽然在短期内巩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了官僚体系的僵化和治理效能的下降。& z1 ^6 f0 m. S& A5 k
! O. _" K* |& S历代政治得失的经验表明,中央集权的过度强化虽然能够带来短期的政治稳定,但长期来看,往往导致官僚体系的臃肿与行政效率的低下。而过度的地方分权则会削弱中央的控制力,形成割据局面,危及国家统一。因此,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取得平衡,始终是中国历代政治制度需要面对的核心挑战。2 T8 W; q, \: S4 m% v
' ^* b9 g0 V% [" x! m
从现代视角看,这些历史经验对当代中国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政治制度必须适应社会的实际状况,任何脱离社会经济基础的制度移植都难以取得成功。当代的制度建设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需求,吸取历史经验,建立更加科学和高效的治理体系。. w3 I' Z( T M0 ~2 N. n8 S
* q5 G: u& L; W" V/ E4 z* X
历代政治得失的共同趋势与现代启示0 e2 A5 K% y( }3 w4 g* {# _# ~3 Q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演变0 @" ~5 m& h3 m
从汉代的中央集权到唐代的分权制衡,再到宋代的文官体制、明代的专制强化以及清代的多民族治理,历代政治制度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不断演变。这种权力结构的演变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在面对不同社会经济条件时对治理方式的调整。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体现了统治者在实现社会稳定与统治效率之间的权衡。
0 {5 s) @) }; M' j# m; B0 B
2 p. _" P" ?7 }汉代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但随着权力的集中,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节度使的设置体现了对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精细化管理,但节度使权力的失控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国家的稳定遭到严重破坏。宋代通过科举制度大力吸纳知识分子,加强了中央对社会各阶层的控制,但军事力量的不足成为其软肋。明清时期的高度集权虽在短期内提高了国家的控制力,但官僚体系的僵化和军事体制的落后最终使得政权面临崩溃。5 A- x" O1 [ V; V/ y% b
9 M, w5 s- Q V/ a0 Q2 F V0 B+ B7 l& Z
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取得权力平衡,是历代政治制度的共同挑战。汉代的中央集权实现了初步的国家统一,但地方治理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唐代通过三省六部和节度使的权力分配,试图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取得平衡,但由于节度使的势力过大,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地方割据。宋代进一步加强文官体系,以保证中央集权的稳定性,但军事力量的不足使得其在应对外来入侵时屡屡失败。明清两代的高度专制虽然暂时巩固了统治,但却牺牲了政治多样性与灵活性,最终导致治理体系的僵化和崩溃。+ c( X. Q. {: \3 [, W" C: P
" m! k4 d3 C) q0 A士人政治与社会流动性
5 Q# r O8 y8 Y" o' p: u% E- ~# P汉代通过乡举里选制度和太学的建立,部分平民子弟得以进入官僚体系,推动了社会流动性。唐代的科举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打破了世袭的仕途垄断,知识分子阶层得以通过考试获得官职。宋代科举制度更加成熟,文官体系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形式化,权贵子弟占据了主要位置,导致社会流动性受限。( M; t- M# H1 A, W4 n F8 t O9 P
6 O* ^* W! J% P4 @% U科举制度在促进社会流动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的保守化。特别是在宋明清三代,科举成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八股取士的僵化形式逐渐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与批判精神。士人政治虽然为国家提供了大量治国人才,但其僵化的选拔机制也限制了思想自由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 v. U; h X* `
9 }9 _8 R( i" P# i2 B7 ^+ q! f4 r士人政治在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通过科举制度,知识分子阶层能够进入官僚体系,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治理的规范化。然而,随着科举制度逐渐形式化,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科举成为权贵阶层巩固权力的工具,限制了社会阶层的上升通道。科举内容的僵化也导致了思想的停滞,缺乏创新精神的官僚体系逐渐失去了应对新挑战的能力。5 B3 F4 i1 F+ n* A3 Z' J
- q+ e- S7 {3 `, ?: b0 R经济政策的得失与社会不平等
( a- O: y ]- _% j历代经济政策在政治制度中同样扮演了关键角色,既有得也有失。汉代的“十五税一”政策体现了轻徭薄赋的理念,但土地自由买卖政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唐代的两税法和宋代的市易法、青苗法等经济改革虽然试图通过合理的税制减轻农民负担,但实际执行中由于官僚腐败,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明清时期,土地兼并问题愈加严重,税收负担的不均使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Z/ f9 F9 P, u1 f2 K; S8 }) k. y2 ]0 T9 e) A( X+ Z' u
经济政策的失败往往反映出政治制度的局限性。统治者虽然意识到社会问题的存在,试图通过经济改革来缓解,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政策实施往往流于形式。土地兼并和税负不均的问题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这些矛盾的积累最终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权更替。# T; E, j( y0 ~3 O, M) k
. ?5 A( ?5 x9 T, |
历代的经济政策始终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汉代的轻税政策在初期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激化。唐代的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税收制度,但地方官员的腐败使得政策执行大打折扣。宋代的市易法和青苗法等改革尝试体现了统治者缓解社会矛盾的努力,但由于缺乏社会基础和执行力,改革失败反而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明清时期,土地兼并与税收的不均衡问题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与农民起义。
" t* C+ b e+ ^) e. F. ^! j3 ~2 Q2 a" Z ~) {' u: A0 B3 e
军事体制的局限与国家安全. Q0 G2 |+ v) \
历代军事体制在国家安全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显著的局限性。汉代的全国皆兵制度、唐代的府兵制、宋代的募兵制以及明清的卫所和八旗制度,均体现了军事管理的不同探索。然而,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宋代在外敌面前屡屡受挫,明清两代的军事体制更是无法应对现代化的侵略威胁,最终导致了国家主权的丧失和社会的屈辱。
) |9 W6 X$ y B- ^- @
% P2 t" ]/ S; \+ j) K( N3 `) D! t% r军事体制的演变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汉唐时期的军事体制在早期具备较强的动员能力,但随着制度的僵化,其战斗力逐渐下降。宋代对文官的重视使得军事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抵御外敌的入侵。明清时期的军事体系不仅落后于时代要求,而且在面对列强入侵时表现得极为被动,这也是导致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原因之一。
Y* P" M+ B3 F' ?
5 l* U( k& }3 M0 s/ c2 P- d军事体制是历代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安全和政权的延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各朝代的军事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均暴露出不同的局限性。汉代的全国皆兵制度虽然理论上可以有效动员全国力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调动和补给困难,往往难以实现。唐代的府兵制在初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节度使权力的膨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削弱。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事力量不足,最终导致外敌入侵的频繁。明清时期,军事体制的僵化与八旗子弟战斗力的下降,最终使得国家在面对西方列强时无力反抗,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P9 q0 ?* b$ P4 q; F
$ c! s& K6 I7 x1 t: v
马克思主义史观的评述
; m9 H$ y6 @$ ^3 J( [0 ?从马克思主义史观的角度来看,钱穆对历代政治得失的分析虽然深入,但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钱穆的分析集中于制度与文化层面,而对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关注相对不足。土地兼并、经济不平等、赋税负担等问题,实际上都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政治制度上的反映。其次,钱穆在描述历代政治制度时,较少关注到底层人民的斗争与反抗,而这些恰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
' ?5 |/ K- e7 {8 ]8 x( r9 m! T! x) m: R+ z g6 F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钱穆在分析历代政治制度时,更多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制度的得失,而对底层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则关注较少。这使得他的分析在解释社会变革的动力时显得不够全面。尽管如此,钱穆的著作在文化与制度的互动关系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其分析显然缺乏对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 i+ j' {- U9 z7 O2 M# h6 V% M
9 H) N& E2 s" U; b, W马克思主义史观强调阶级矛盾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钱穆的分析更多集中于统治者的决策与制度设计,忽视了社会底层的反抗与斗争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例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明末的李自成起义,都是农民阶层对压迫的反抗,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这些底层起义推动了政权更替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但在钱穆的分析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往往伴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但钱穆在书中对此关注不多,这使得其分析缺乏对社会结构性矛盾的全面揭示。特别是对于土地兼并、农民起义等历史事件,钱穆更多从制度失灵的角度进行解读,而未能深入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阶级斗争逻辑。: u( k. W o) K
4 w: l$ ~* J2 c! W4 G1 a' e
结论
8 S; G+ x4 B1 A, [9 I5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部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进行深入探讨的著作。钱穆通过对汉、唐、宋、明、清五代政治制度的详细解读,展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了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成就与不足。尽管其分析在文化和制度层面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从马克思主义史观来看,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M, ~# _4 w. H
, a/ U0 R( O' E0 L: D通过对历代政治制度的回顾与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制度变迁,并从中汲取现代政治制度建设的启示,避免历史的重演,推动社会更加公平与可持续的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朝代的兴衰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教训,政治制度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 _6 y3 J! I- | \( T/ G0 {, h, ]" T. t5 U9 `/ y1 r# x; R, {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制度建设应从传统中汲取智慧,并结合现代化的需求,以实现更加科学、高效和公平的治理。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任何制度必须与社会实际相适应,唯有如此,方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国家的繁荣昌盛。: Y8 J7 o5 x/ ~2 l2 B
5 S* t) [' r& U" Q. e) \/ g& u: _4 y6 A现代政治制度的建设必须吸取历代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经济政策的公平性以及军事体制的有效性等方面。中国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兴衰更替,每一个朝代的得失都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警示。我们应从中汲取智慧,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制度设计,以应对社会发展的复杂需求,推动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繁荣。只有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不断创新和调整,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和高效的社会体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