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关于用AI创作近体诗的一些观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10:1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说我的观点吧;AI中文近体诗创作就是一场关于“意境拼图”的深度博弈。

    中文近体诗的创作就像是“对着意境按照规则去做海量的文字拼图”。诗人胸怀意境,如同手握画笔,而文字则是五彩斑斓的颜料。他们需要从浩瀚的文字海洋中,精挑细选,将典故、意象、词藻等元素,按照格律规则,严丝合缝地拼凑成一幅意蕴深远的艺术画卷。

    虽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模型的火热。AI也开始尝试踏入这场“意境拼图”的博弈场。它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数据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人类的创作,甚至偶尔会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我个人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年第一次使用华为诺亚实验室的诗词模型,以唐代诗人崔颢为主题创作七律时,就被AI生成的第一首诗小小地震撼了一下,一度感叹“诗词之道已绝”。然而,当我反复使用模型生成了几遍不同版本后,便逐渐看清了其中的套路和局限。AI确实也在进行“拼图”,但它依靠的并非真正的“意境”和“灵感”,而是冷冰冰的概率和算法。

    一、意境的迷宫:AI难以触及的灵魂深处
    近体诗的创作,始于“意境”的萌发。这种“意境”,并非词汇的堆砌,而是诗人生命体验、学识修养、哲思感悟的结晶,是他们在特定情境下,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

    试想,杜甫面对战火后的家园,满目疮痍,百感交集,才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痛悲怆;李白独自漂泊,望月思乡,才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孤独落寞。这些意境,是诗人灵魂的投射,是情感与思想的共鸣,是AI难以复制和模拟的。

    AI可以学习唐诗宋词的韵律结构,可以分析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和典故,但却无法真正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脉络和文化积淀。它可以写出语法正确、结构工整的诗句,但却难以像人类诗人那样,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字里行间,引发读者的共鸣。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AI缺乏的正是这种由心而发的“境界”。

    二、典故的宝库:AI难以驾驭的文化密码
    典故,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精髓,也是近体诗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七宝琉璃碎片”。一个恰到好处的典故,往往能以一词一句,勾连起千年的历史文化,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更具文化厚度。

    例如,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庄生梦蝶”的典故,为整首诗蒙上了一层迷离恍惚的色彩;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周瑜”和“小乔”的典故,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然而,典故的使用并非简单的“掉书袋”,而是需要诗人对典故本身及其文化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并将其与诗歌的整体意境相融合,才能达到“用典如盐”的效果。

    AI虽然可以通过海量的数据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典故,但它很难真正理解典故背后的文化语境和象征意义,更无法像人类诗人那样,将典故运用得出神入化,使诗歌更具文化韵味。它只能根据概率和关联性,将一些常见的典故拼凑在一起,缺乏深度和灵活性。就好比一个孩童,即使拥有再多的“七宝琉璃碎片”,也无法拼凑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三、起兴的妙谛:AI难以捕捉的灵感火花
    “起兴”,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它往往是诗人灵感闪现的瞬间,是连接现实与情感的桥梁,是诗歌意境的起点和触发点。

    例如,骆宾王看到鹅群在水中嬉戏,便联想到自己渴望自由的心境,写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童趣诗篇;杜牧在清明时节,看到路上行人纷纷祭扫,触景生情,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

    这种“起兴”的妙处,在于它能够以小见大,以物喻情,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而AI,由于缺乏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很难像人类一样,从生活中捕捉到那些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兴”。它可以学习和模仿人类诗歌中的“起兴”手法,但却难以创造出真正富有灵性和感染力的“兴”。

    四、格律的藩篱:AI难以突破的艺术枷锁
    近体诗的格律,是其区别于其他诗歌形式的重要标志,也是近体诗创作的难点所在。它要求诗歌在字数、平仄、韵脚、对仗等方面都符合严格的规范,这对AI来说,既是优势,也是限制。

    AI可以通过算法来生成符合格律要求的诗句,这是它的优势所在。但是,它很难像人类一样,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使诗歌既符合格律要求,又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例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在对仗工整的同时,又通过音韵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而AI,很难达到这种“于法度中见自在”的境界,它往往会被格律规则束缚住手脚,难以创作出真正富有灵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五、亲历反思:AI的“诗词创作”更像是一种“概率拼图”
    回到我自身的经历,当我第一次被华为诺亚实验室的诗词模型所创作的七律惊艳到时,是因为它在形式上完美地模仿了崔颢的风格,并运用了一些与崔颢相关的典故和意象。然而,当我反复生成多个版本后,便发现这些诗歌的内涵和情感都十分相似,缺乏变化和深度。

    这就好比AI拥有一个巨大的“诗词素材库”,它可以根据关键词和规则,从素材库中提取相关的词句,并按照一定的概率进行组合。这种创作方式,更像是一种“概率拼图”,虽然能够拼凑出看似完整的作品,但却缺乏真正的灵魂和生命力。

    总而言之,中文近体诗的创作,是一场需要诗人调动全部生命体验和文化积淀的艺术创造。AI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模仿人类的创作,但要真正写出优秀的近体诗,还需要在情感理解、文化积淀、意境营造等方面取得突破。

    这么说吧,“听了知了叫就能起兴自己的仕途蹉跎,看见雪地上的脚印就能叹惋自己的人生迷茫”,这才是中文近体诗的魅力所在,也是AI目前难以企及的高度。AI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助手,但永远无法取代人类诗人的地位。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32 学识 +2 收起 理由
    龙血树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pcb + 4
    孟词宗 + 2 精彩
    老票 + 16 + 2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24-9-25 21:34:17 | 只看该作者
    作诗专用 AI 是九歌吧。其他通用生成式 AI 写出来的东西都惨不忍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750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24-9-25 21:58:0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非常好啊,,现在的大模型毕竟是一种“文字游戏”,有的拼出来的诗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这种眼前一亮是人类理解的结果,并不是AI真的懂了这个诗句的妙处,它与那些平庸的诗句“地位”是平等的。所以,目前的诗词大模型还不具备判断好的“诗句”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3 21:33 , Processed in 0.0320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