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词曲] 凤凰台上忆吹箫•咏昭君(交个作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07:0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灵珠儿 于 2012-4-24 22:02 编辑

       沙浸愁云,雁鸣哀雪。幺弦捻破余寒。欲抹音春色,争奈无端。折得红消烟瘦,齐拂上、方寸眉间。凭谁说、丹青一笔,错点因缘?
       堪怜。佩环寂落,青冢对葭风,隔却重山。叹劫尘如梦,弹指三千。拟问轮回何意,终归是、往复婵娟。空留取、琵琶此生,犹忆流年。
附:《白香词谱》【凤凰台上忆吹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塞上曲》 琵琶 -章红艳)
《塞上曲》是一首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曲谱最早见于李芳园的《琵琶谱》。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12-4-18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好作业!
    尤喜欢两结~~~等逸士老师来批改!

    这个牌子我也没写过。这几天有点忙,俺先跟着学习,有时间再来写作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板凳
    发表于 2012-4-19 02:10:11 | 只看该作者
    顶上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2-4-20 22:08:0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詞味。現代人能寫得這樣﹐不容易。雖然還是在古人套中。“欲”和“嘆”﹐白
    香詞譜裡是否指出是一字逗。當然﹐這個可能性非常大。應該沒問題。“抹音春色”
    中的“抹音”二字﹐在構成詞語方面有點生硬﹐是否需再推敲﹖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4-21 21:59:0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又看了一遍。你的重點在“憑誰說、丹青一筆,錯點因緣?”這句上。這是你的
    切入點﹐其他都是鋪述。我們這裡主要討論的是創新。現在請你本人及其他網友發
    表看法﹐這個切入點是否從一個嶄新的角度﹐或者屬一家之言。當然﹐一家之言也
    屬於一種不同于別人的看法﹐但是否是一個嶄新的角度。這樣的討論應該是有益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12-4-22 00:05:13 | 只看该作者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2-4-21 08:59
    今天又看了一遍。你的重點在“憑誰說、丹青一筆,錯點因緣?”這句上。這是你的
    切入點﹐其他都是鋪述。我 ...

    咏昭君的诗词太多了,要出新好像比较难呢~~~俺也还没有找到新的角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2-4-22 21:46:50 | 只看该作者
    慢慢找﹐切入點是很要緊的。我有一首﹐就貼在這裡﹐不另開線了。

    詠明妃﹕
    琵琶輕撫欲哀歌﹐不怨畫工貪念多。自是君王方寸少﹐豈能紅粉銷干戈。

    這是從昭君本人角度出發述說。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4-23 09:46:34 | 只看该作者
    灵妹妹就是努力!学习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5:31:40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2-4-18 10:26
    好作业!
    尤喜欢两结~~~等逸士老师来批改!

    谢谢菊菊鼓励~这首当时写的仓促了,想用一些新的手法,处理得不是那么理想,然后再要修改的时候又觉毛病多多~这个命题的确要写出新意很难。。。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6:0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灵珠儿 于 2012-4-23 16:53 编辑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2-4-21 21:59
    今天又看了一遍。你的重點在“憑誰說、丹青一筆,錯點因緣?”這句上。這是你的
    切入點﹐其他都是鋪述。我 ...


    抱歉海外老师回复晚了~灵珠的这首自知还是陷入前人的套路。只是个人理解创新是对这位历史人物如何评价的创新和写作手法的创新~上片尝试了新的写作手法,由景物开端,然后重点选取昭君弹琵琶时的心理活动引出上结“憑誰說、丹青一筆,錯點因緣?”这也是历史所遗留的不得不阐发议论的一个切入点~
    关键是如何用新的观点来评价这段历史,下片“堪怜。佩环寂落,青冢对葭风,隔却重山。”昭君连去逝也没能安葬到自己的故乡,也就是隔却重山~呵呵,灵珠有些惭愧,到此为止还未能写出新意。。。
    欲和叹都是领字,单字领字又名一字豆。
    “叹劫尘如梦,弹指三千。拟问轮回何意,终归是、往复婵娟。空留取、琵琶此生,犹忆流年。”这个自知没有创新,稍微借用了佛家轮回之说。空留取、琵琶此生,犹忆流年。历史上流传下来以昭君题材为主题的著名乐曲,如这首《塞上曲》,令人一起缅怀昭君令人感伤落泪。。。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6:46:55 | 只看该作者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2-4-20 22:08
    很有詞味。現代人能寫得這樣﹐不容易。雖然還是在古人套中。“欲”和“嘆”﹐白
    香詞譜裡是否指出是一字逗 ...

    欲抹音春色,争奈无端。折得红消烟瘦,齐拂上、方寸眉间。
    抹是轻按。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白居易《琵琶行》
    “抹音春色”春天来了应该弹出一种春天万象复苏的通常的喜悦心情和一派春意盎然的喜悦画卷,可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折得”与前面的春色相应,折得(春色)该是很美好的心态;但却是折得(红消烟瘦)花谢凋零如同秋意肃杀的悲伤情调,突出昭君内心郁结难舒、尘缘错落、背井离乡、远嫁塞外的凄苦难诉诸多感伤。。。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6:49:22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2-4-22 00:05
    咏昭君的诗词太多了,要出新好像比较难呢~~~俺也还没有找到新的角度 ...

    呵呵,其实与菊菊一样灵珠也没找到,只不过锻炼一下思考方式。。。

    点评

    这样的练习也是很有益处的!  发表于 2012-4-24 01: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6:50:43 | 只看该作者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2-4-22 21:46
    慢慢找﹐切入點是很要緊的。我有一首﹐就貼在這裡﹐不另開線了。

    詠明妃﹕

    哇~通过这首灵珠似乎明白了什么叫创新了,逸士老师欣赏好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6:52:34 | 只看该作者
    谢花零落 发表于 2012-4-23 09:46
    灵妹妹就是努力!学习下!

    感谢谢花临帖鼓励,见笑了,这首问题还是很多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4-23 21:01:43 | 只看该作者
    其實﹐如果得到一個新穎的切入點﹐只要一首小詩就可以了。填了這麼長的詞﹐非得
    加上鋪述不可﹐反而突不出主題。什麼內容要採用什麼文體﹐也是需要考慮的。有
    的用詩的形式表達好﹐有的用詞的形式表達好﹐而且還要分短的詞﹐長的詞。多讀
    了古人作品﹐就能體會到什麼體表達什麼內容最合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16#
    发表于 2012-4-24 01:24:06 | 只看该作者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2-4-22 08:46
    慢慢找﹐切入點是很要緊的。我有一首﹐就貼在這裡﹐不另開線了。

    詠明妃﹕



    这首的确角度比较新~~~欣赏头三句,结句再细嚼一下,似乎又有些问题~~~红粉销干戈,其实在古时候还真是个好办法。成功的例子也很多的。昭君的故事,个人认为重点在于皇帝见到真人后后悔了,有点舍不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4-24 21:12:06 | 只看该作者
    雖然和親能暫時緩和矛盾﹐但非最佳國策。應該奮力自強。一得之見。且從昭君角度
    講﹐她是不會甘心出塞的。所以末句應該切合昭君想法。大家以為如何﹖

    你可以用皇帝見了真人後﹐作為切入點。所謂創新﹐就是道人之所未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1:55:04 | 只看该作者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2-4-24 21:12
    雖然和親能暫時緩和矛盾﹐但非最佳國策。應該奮力自強。一得之見。且從昭君角度
    講﹐她是不會甘心出塞的。 ...

    谢谢逸士老师指点,确实是个好角度,灵珠再参悟一番。试着再写一首~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6 16:43 , Processed in 0.04461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