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9 N' G5 N2 v1 M6 x3 }0 F/ d3 u# a. n+ ?' E' {- [0 b: F' }6 R
在我的记忆中,心电图最早的研究是这么来的,有一个人先天的心脏前面骨骼肌肉缺乏,透过皮肤可以看到心脏的搏动,研究者就直接记录到了心脏的电活动,之后,逐渐发展,就有了心电图。可惜,我一直找不到很早前看到的这本书。 ) `4 s/ y4 ]# N2 O [ 是为序,占个位置,有空发正文。 E: L {- [9 F J. K) e
心电图的工作原理简单的来说是这样的:在每次心跳心肌细胞去极化的时候会在皮肤表面引起很小的电学改变,这个小变化被心电图记录装置捕捉并放大即可描绘心电图。在心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心肌细胞膜两侧存在由正负离子浓度差形成的电势差,去极化即是心肌细胞电势差迅速向0变化,并引起心肌细胞收缩的过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细胞产生的去极化波有序的依次在心脏中传播,先传播到整个心房,经过“内在传到通路”传播至心室。如果在心脏的任意两面放置2个电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记录到两个电极间微小的电压变化,并可以在心电图纸或者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心电图可以反应整个心脏跳动的节律,以及心肌薄弱的部分。 - c! F: f2 N. Y 因此,心电图可以描记心脏的电生理变化,从理论上说,心脏的病变都可以从心电图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一个心电图可以看出心脏的工作状态,心脏有无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