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9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水寒山古碉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事物真地是普遍联系的,帝都北京与遥远的金川,竟然颇有渊源。% h9 r5 j5 i' m$ j2 o

; l0 G  s7 t& ?6 `9 s$ r& @  S据说文革时,两名煤矿文工团的人去北京西山采风,发现当地红旗村、正白旗村有些农民会唱一种奇怪的民谣,歌词完全听不懂,但凭经验恐怕不是汉语。
  `( ^( X4 _) K- \, d- ~
, `5 d% U! n/ ^& W- y' |# b文工团员于是上前询问,答曰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小调,现在已无人懂得,而问其祖上来历,却谁也说不清楚。这俩也真是有心人,专门将歌曲录了音,回去后便跑到民院(中央民族学院,今民族大学)到处询问各族师生,想搞清这究竟是啥地方的曲子。. h. |- s; y; [! l: d! H+ Y
1 c+ p( B4 E+ l* t3 p/ {" ~8 p8 x
说来也真巧,当时民院的一个进修班里正好有个来自四川甘孜州小金县的嘉绒藏族学生,他一耳朵就听出来,这不就是俺家乡的歌嘛!- ~  c! M, a2 v& A( e0 l
9 [. r. A( {" d0 T$ w6 y0 N- [
有人能懂那就好办了,民院随后便组织一批藏族师生到那两个文工团员的采风地点做详细调查,就这样,一个隐秘了两个多世纪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s0 Y* N, P/ o" C* t
3 p( S" ]* V$ N原来,当地农民中的一些人,竟然是大小金川地区(今四川阿坝州金川县和小金县以及甘孜州丹巴县)嘉绒藏族后裔,更准确地说,他们的祖先都是金川来的战俘。
8 ]7 l  Z" a5 @2 B0 n" n  k& J7 x
1 B, {$ v  [0 x8 g在今天北京香山附近,还矗立着几座模样古怪的碉堡形建筑,但又与华北平原遗留的那些鬼子碉堡差异颇多。后来才知道,这是金川战争中,乾隆专门针对当地碉楼而仿制的演习替代品。
& p$ x; \8 Q# R/ Q- I/ O* f) X
& A5 A: g& M7 x) ^. Q) L原来,第一次金川战争暂告一段落后,清廷并没有放弃彻底平定大小金川的企图,鉴于当地林立的战碉给清军造成的惨痛教训,正所谓“地险碉坚,骤难取胜”,痛定思痛的乾隆决定搞个模拟战场,让清军进行攻打碉楼的强化训练,“因于京师香山设石碉,造云梯”。
( J# n& ?" m! M' G, X/ t4 Z0 B3 L, P
史载在两次金川战争的间隔,乾隆曾挑选两千名精锐士兵组成针对碉楼攻坚的特种部队即“健锐云梯营“,其中还编入了一些金川战俘也就是所谓的“金川番子”作为训练指导,使健锐营日习攻战,待其谙熟碉战之术后准备调往金川作战。$ X8 X5 O" M$ U, k$ S$ O: ?9 v

) u/ A; o1 i/ T! Z据记载,香山地区曾建有六十八座各式碉楼,但如今仅存六座半。斜阳西下,这些清军曾经的模拟训练场,于秋水寒山之中散发出别样的气氛。
. V3 r  u# q  K" W4 L  D+ ?# g0 i  g% p/ T/ Q7 C# X% b/ |
" @" \- H! m8 `: Q
: r5 K, H" N, c; e# y
秋色渐浓,残荷肃杀。
3 u1 ?# S, {% S& C3 Y! g* m! }' a  k5 T9 }
% |% o+ Q+ _. ]

; L9 ~% c$ Y* c0 j7 V黄叶依依,衬托出那座冷峻的身影。; \6 V' _' P! F; v5 E) t

% ~  `! a: k) }' j  {) N1 \
9 j, m7 m: e& t7 l3 y: G% V
0 B6 D9 D1 B- @" K) G. C5 q但它并不总是孤独,起码此时陪伴它的,还有写生的老者。5 Z7 L( v! h! F5 b% ^% `. o: r

' w" z( z7 j3 f8 f  K, t) K8 ]$ c4 D" G( i: Q3 ^' D  q# N# j
4 B, d( L* K$ ?2 z) }; ]
只不过,乾隆皇帝很可能并没有打到目的。现代的军事训练往往是奔着超越战场难度来设计,以便士兵们到了真正的战场后很快就能适应环境,而香山的仿制碉楼及其周围地势却让人怀疑都是样子货。尤其是,鉴于香山碉楼的建造者多是金川战俘,“其筑碉者,即金川番兵也”,他们故意偷工减料指鹿为马也是有可能的。7 N" \5 Q9 g9 t6 `) a

6 z9 E# [: V( b0 H4 `) q! D笔者不止一次拜访过大小金川地区,那里遗留下的真正碉楼既瘦(如同大号的烟囱)又高(往往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且多建在狭窄逼仄的陡峭之地,香山的那座替代品则既胖又矮,周围除了一面稍陡外都是缓坡,这样演练的结果可想而知,就如同训练时要对付的是猪八戒,到了战场才发现对方原来是孙悟空。
) J0 h$ Y& r8 x9 J. Q* V3 e) P! A
看看正版的嘉绒碉楼,是不是有不同的感觉呢?
2 N* f9 B: x: Y7 \* ]6 F# g
. a% X9 k6 O7 m梭坡古碉群,拍摄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 T" I. U. \2 b' }' H5 L
2 N) _$ O% u: u8 G9 l
' a/ R# i. _! Q' \) P# r) J5 S1 L

% h, M& B- q# m+ {8 r, c0 h. @5 [沃日土司官寨,拍摄于四川阿坝州小金县" P. T: Y8 K# V9 |( o8 E  K) t
5 `8 u8 b( A- E" z* T( p
, k  N+ _. A* g4 f- r  C' e' Y1 ?/ z

8 g+ ~9 q/ [3 A$ J# o这是民国时拍摄的沃日土司官寨,显然更为壮观
! ^7 Z  T4 ?) B' f1 L1 J1 H+ y& F  y% M3 Y# k7 R) ~4 q0 Y: G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24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5 涨姿势
农民家的狗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云淡风轻 + 3 涨姿势
山远空寒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马鹿 + 6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6: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地址 发表于 2013-11-11 11:53
; G" _3 D5 F7 t  P7 P: i射孔很少,看起来没法形成交叉火力,而且这么高,有没有办法靠近挖地基之类的办法? ...
( R( n9 n/ I( y$ Q- A3 X2 A2 ?
现存的碉楼多是民用的,史书说当年军用的战碉遍布射孔,可惜战后都被清朝勒令拆除,大多没有保存下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2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6: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203 发表于 2013-11-11 11:59
( P0 f" W2 K) t4 p冷兵器时代的确是难啃的硬骨头。
7 ?" y0 z* E5 t. j7 M& Z. y' G7 N4 o. O% E# L% T
真要攻克的话,我觉得需要先改变战场形态,伐木、修路,让碉堡区孤立裸露 ...

; n% B; K! i2 \# @9 D) w4 {这些招数清军基本都用上了,反正很折腾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8 10:11 , Processed in 0.04055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