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8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教沙龙] 水乡城镇的改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1: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 _- x; r" ]
  x0 E5 t; H5 _+ R' n' [
国内以前做过类似的硬质河道的改造实验,这样做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河水水质恶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1-5-31 12: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_; i0 x8 X: J# X3 w7 S- C7 n
* O$ x1 H9 {: w) }$ \% h% ~# U( t5 A
办法肯定有,代价和成本就难说了。以我看,国内如果着眼于解决私人交通和停车问题将是死路一条,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结合才有出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1-5-31 14: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F9 M. Z" b: _$ w( d0 v
7 S  ?! e0 |7 Q( C% S国内的这种有保护价值的水乡古镇很多,尤其江南浙北一代,都像博物馆一样保护起来也没那个财力。现在一般采取的是保护性开发的模式,主要发展旅游产业。采取的策略主要是在古镇附近建新镇区,迁部分居民到新镇区,降低古镇区的容积率,但是仍有居民在古镇区居住和从事旅游相关的商业。同时在古镇外修建一个旅游接待中心,所有公交、私人车辆都到达这里,然后步行或者乘电动车到古镇内观光。
% k6 R/ \  J1 [4 E0 x' F0 o+ t# f$ C  H/ x
江南、浙北一代的古镇,像周庄、同里、甪直、青浦、朱家角等等,几乎都是这种模式。国内的古镇倒不担心它们没有活力,现在的问题是人满为患,严重超载。古镇观光应该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旅游,现在这种摩肩接踵的状况,很难有什么文化体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1-6-1 13: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韦红雪 于 2011-6-1 17:47 编辑 " b, R/ ~  z3 r2 @
) Q% v4 ?+ {8 h, a& w& d
回复 晨枫 的帖子4 H' m3 h$ F$ E! _% ?+ j

7 Y* K: `, H" {3 }
这种摊大饼式的城建思想不能持续下去啦,江南水乡本来耕地就紧张。而且小镇活力不是游客人多,而是生活方式的保持。故宫的游客更多,你能说这是一个有活力的地方?

9 Z( L+ Y: t$ e% R
2 i: O# |& J: x7 ~不管是不是为了保护水乡古镇,这种‘大饼’都得摊,不然水乡古镇自己的人口增长就能把水乡古镇压垮,更不要说水乡古镇基础设施落后带来的环境压力。另外水乡古镇向新镇区迁移人口也不是都迁出去,而是留一部分人仍然住在古镇。
& {* a3 m* E1 j) I+ D5 E2 [2 I" G; v/ h, u; q
故宫是个完全不同的课题。皇宫遗迹的保护也就是这个套路了,巴黎卢浮宫也就是这套,不知道故宫怎么做怎么才算有‘活力’,难道是把遗老遗少找回来住进去?  q  h! }; p& R) o6 R"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1-6-1 13: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韦红雪 于 2011-6-1 13:33 编辑
: E( h0 [/ g8 a. m8 k: z& q
/ Z" ?. f2 _; g回复 水风 的帖子
- o1 ?  W6 a" D3 v. a5 W  {
1 N6 L& v% o# r6 Z
中国的问题,就是所有的有规划,其实都是鬼话。% I! q& T/ Q% r0 @2 P
0 M9 K. [9 p" l& O/ c
有个段子,说心思军一心思,扒路军就开过来扒路了,扒路军走了,误工队又来了。。。好不容易修好了,心思军又一拍脑门。。。
- t3 l8 Z+ v& U5 {

8 }7 I  F& ^  C1 Y
% P( K  t7 r, O/ ^3 ?# |) Q( p# B% Z中国的规划有问题,这个不用回避,应该批评。但是中国的规划不好搞,难度大,这个也不能无视。, V, K) b) I4 w8 v0 L' o* u

7 \; X0 H$ @# H$ Z5 y
8 K" J- U; I+ X' k中国城市规划的难点在于中国本来城市化水平比较低,而近几十年的发展又太快。城市规划如果太超前,会导致投资过大,给财政带来过大压力并且老百姓意见也大;前瞻性不够、不够‘大胆’又会遇到‘变化比计划快’的问题,很难平衡。以前老百姓买不起车,有的地方路修的宽了、停车场修的大了,老百姓要骂‘都是给当官的修的’。现在老百姓买得起车了,又要骂路太窄、停车场太小太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1-6-5 17: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韦红雪 于 2011-6-5 17:48 编辑
# b7 y1 V4 T7 @8 V8 [
水风 发表于 2011-6-5 10:27
$ ?/ R& A/ C8 h4 z+ w9 b回复 晨枫 的帖子6 d( e& ^% u4 L% _

" P+ q  F2 E: w终于想明白了,呵呵,这不是借口。这是借口之一,借口之二就是最近实在是忙了一点。以上 ...

( [/ p5 P0 _6 o6 X2 q! T. l6 d! E8 P! r: L
强调功能分区是2战后一段时期欧美城市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并对我国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现在发现,过于强调功能分区给现代城市带来了很大问题,尤其是对于人口密度大的城市,这是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基本共识。主要的问题有:高峰期交通拥堵,高能耗,热岛效应持续恶化,基础设施利用不合理,等等。有兴趣可以看看进几年出版的城市规划方面的书。
0 F' k( q+ ^9 N& g) ]
& q* S6 y1 \& h- C8 r, K! N对于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目前城市规划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规划理念是所谓‘自给自足’的规划理念。强调的是适当分区(主要针对工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自给自足型社区结构。近几年这方面的论文很多,有兴趣网上搜搜就可以找到很多。& ?1 B6 d; v; z0 ^

; P8 \7 k3 c  U. ^- W另外,中国传统城镇建设是有规划、分区的,而且各朝各代执行都很严格,甚至很多乡村都有规划,随意搭建是个别时期的个别现象。
7 p* z' S8 v+ }/ O' ?; S" U9 Y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0 15:22 , Processed in 0.04473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