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宁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公“七七”我“七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0: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8-4-18 00:31 编辑


    老公“七七” 我 “七八”,这是他可以嚣张地挖苦我的资本。他常跟女儿(他的死党)说,你妈啊,当年不好好学习;第一年呢,大学没考上...这时我就气急败坏:你妈啊,哈哈,考了个呱呱叫的好学校;你爸呢,嘿嘿,考一乡下学校!

       
      

    老公那会儿是知青,还是队长。每天早晨五点不到就起床,先去牛棚把牛牵出来,喂上草料,准备耕地;然后把其他知青叫醒。他把柴油灯放窗台上,等大伙起床的工夫复习一会儿功课。队长要干最苦最累最重的活,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能请假开溜去复习。老公下了工浑身散了架一般,晚上还要点着油灯夜战。夜战时,鼻孔被熏得乌七八黑。我看过老公那会儿的照片,瘦得跟《棋王》里的王一生似的,“衣服荡来荡去,好象没有屁股 ”。老公说,苦哇,黄连苦!

    他若是黄连苦,我便是苦黄连。那时我在精神病院当护士,准确说是护工,经常夜班。夜班时,天不亮就要去挑开水,爬二楼,把供80个男病人洗脸刷牙的大水缸上满。那两大桶开水接近我的体重,爬楼时得一步一咬牙。平时拖地冲厕所刷痰盂,给病人洗脸洗脚洗脏衣裤。挨病人打骂是家常便饭,还不能“跟病人一般见识”,要象解放军同志那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精神病院是一分钟都不能缺人的地方,我也不能请假开溜去复习。为了有点时间,我把自己的白班换成没人要的大夜班(12-8),早晨下班后逆着人流赶紧往家跑,争取能在中午各家放学的孩子们回家吃饭、在院子里闹翻天之前睡上三小时。中午十二点半收听“业余英语广播讲座”,下午去听讲座的辅导班,夜里上班前再找时间眯两小时。

    我夜班上昏了头,得到高考消息冲去图书馆借书时,书架全空了,只找到一本没人要的工农兵英语教材。一翻,全是毛主席语录!我的全部复习资料只是几本薄薄的中学英语课本(好一点,一半毛主席语录)和两册广播讲座教材。

    七七年,老公考得不错。听他说,除了考数学时紧张得第一题就做错外,好象没出别的岔子。我天生怵数学,一见题脑子就乱。那年使出吃奶劲,才得了27分。我的其他科目良好,最后总分只差一分。我想,要是我和老公换换地儿,兴许就是我七七他七八了,我们江苏的竞争那是好家伙的!老公讲那时他只知道三个学校:清华,武大,还有一所西北名校(他的数学老师推荐的)。为了稳妥,他后来就去了那被我称作“乡下学校”的西北名校。接到录取通知的那天,他们正在20里外一小县城掏大粪,准备用架子车拉回队里肥田。老公得讯欣喜若狂,美得他“闻大粪都香!”

    他闻大粪香的时候我坐在病房里哭鼻子。我的铁姐们考上了师大,与精神病院一墙之隔。看着隔开我们的围墙,我的眼泪好似滔滔长江水。

    又是半年夜班,又是半年苦战。

    七八年我的政治、语文、地理都考特棒。九十几分的政治归功于病房发生的“避孕药事件”。我们病房有一瓶常备女用避孕药,是治疗男性周期性精神病的特效药。护士长数了100片锁在药柜里。很久没来需用药的病患,药倒少了20几片。据称已婚的可去医务室免费领,病房里未婚的男男女女就都成了“嫌疑”。于是,政治学习、业务学习都用来开会排查,要人人过关。我下了夜班还要花时间参加排查,心里真着急。再说我也想不明白:避孕药也是混吃的?怎么有病的没病的男的女的已婚的未婚的都要吃?吃避孕药干什么呢?生不生孩子、生几个不是结婚那天一次性决定的吗?我把这问题拿去问护士长,她开始发愣,后来笑得要晕倒。从此派我排查时去给病人读报,而我趁机把要背的政治题和答案都当学习文件一遍遍读给病人。

    七八年本人的数学还是27分,一点长进没有。不过天无绝人之路,那年外语类数学不算分。英语还没考,我就差点栽倒在胜利面前。那是考历史。太平天国是在南京建的都,这我知道,朝天宫的太平天国展览看好几遍了;可他们是怎么跑到我们南京来的(进军路线),人家都知道偏我不知道。类似的错误竟然一个接一个,估计成绩快赶上数学了。一进家门我就想嚎啕,我妈忙说别哭别哭,赶快稳定情绪明天还考外语哪,这会儿放弃那就彻底完了!

    总分出来的时候就跟喜儿看见太阳出来了一样:我的历史居然还有56 分!乌拉--!我要报好学校,一定要上比师大好的学校,我要飞得远远的,再也不要看到精神病院了!我的五个志愿可谓豪情万丈:天南海北各一所,最强的英语系;第五志愿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地方好去了,老爸说我们家有历史优秀的光荣传统,一人一次考砸是偶然,竟给报了武大历史系!我如愿以偿被取了第一志愿:北京。老公听说我把他心目中金光闪闪、当年吓得战战兢兢没敢报的武大弄成第五志愿,还历史,气得要死。该!

    老公“七七”我“七八”,一根藤上俩苦瓜。
    泪水为墨书旧事,相濡以沫共年华。


    精神病院的故事请读本人的:
    “精院”时光

    评分

    参与人数 29爱元 +152 收起 理由
    燕庐敕 + 8 谢谢分享
    ddww111 + 8
    清凉山 + 6
    晨枫 + 8 我也是77的,黄埔一期!
    如风如雨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菊 发表于 2012-1-9 12:38
    再读一遍!

    都是受你的启发。今年是77,78毕业30周年,又会有回忆高潮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2: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所有送花的朋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2: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1-14 11:27 编辑
    喜欢 发表于 2012-1-10 03:19
    俺直接就笑晕了~

    话说,高考那时,“七七”和“七八”还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吧?


    当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不过有时很巧的。老公数学做错的那题刚好是我某年数学卷里唯一肯定做对了的题。

    -1的绝对值的平方=?

    =1 啊,我连犹豫都没有就给出了正确答案。数学盲这个概念倒记得清楚。

    老公把简单问题往复杂里想,“答案能这么简单吗?这么简单那不是谁都考上啦?别有什么trick在里面吧?......” 没完没了的活思想啊,结果呢,自己把自己给绕了。他的数学老师就在考场上监考,眼睁睁看着得意门生把最简单的题做错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4: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1-14 04:26 编辑

    1978年高考政治试题_政治试题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政  治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16分)

    1.生产力
    2.阶级
    3.实践
    4.矛盾的普遍性


    二、问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  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有哪几种社会形态?

    2.  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

    3.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什么?

    4.  按照五届人大批准的十年规划,到1985年我国粮食和钢的产量分别要达到多少?

    5.  根据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指出第一、二、三世界各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举例说明。

    6.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什么?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总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实现总任务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批判“四人帮”宣扬形而上学的一个谬论。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论述发扬党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优良作风的重要性。

    2.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什么必须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批判“四人帮”颠倒敌我关系,对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反革命罪行。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政治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16分)

    1.生产力

    答: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它包括两项:劳动者和生产工具。

    评分说明:如只答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或答“三要素”者,均给满分。

    2.阶级

    答: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评分说明:如答“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也给满分。如未答定义,只罗列具体阶级者,给1分。

    3.实践

    答: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主要是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

    评分说明:只答前一句可不扣分,只答后一句扣1分。

    4.矛盾的普遍性

    答: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评分说明:凡能通俗地表述上面两层意思者均给满分,只答对一层意思者给2分。

    二、问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

    答: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评分说明:少答一种社会形态扣1分,次序颠倒者酌情扣分。

    2.

    答: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

    答: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4.

    答:粮食八千亿斤,钢六千万吨。

    5.

    答: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我国是第三世界,亚洲(日本除外)、非洲、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

    6.

    答: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评分说明:只答“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者,给3分。把实践和认识的次序颠倒者,不给分。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答案参考要点:

    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只有实现总任务,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更有效地对付社会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可能对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否则,就不能彻底改变经济技术的落后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实现总任务,才能巩固工农联盟,增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力量,不断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别,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否则,就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评分说明:第一问占4分,第二问占6分。

    2.

    答案参考要点:

    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唯物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事物的发展。

    “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表现在各个方面,在选择他们的一个谬论进行批判时,要求分析这个谬论为什么是形而上学的,并揭露其反动实质和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评分说明:本题前后两部分各占5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答案参考要点: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是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把这个原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坚持这个作风,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出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否则,就会给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必须批判“四人帮”破坏党的实事求是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罪行,同理论脱离实际、从主观愿望出发、从本本出发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评分说明:本题着重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说明实际问题。因此,只一般地讲作风问题给5—10分;只讲哲学原理,未与作风问题相联系,给5分。

    2.

    答案参考要点:

    第一问要点:

    1.这是由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阶级本质及其历史使命决定的。

    2.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

    3.对敌人实行专政和对人民实行民主,是无产阶级专政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批判部分要求:

    1.要指出“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背叛。

    2.要揭露“四人帮”颠倒敌我关系,保护敌人、镇压人民的反动阶级本质和罪恶目的。

    3.要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对革命事业造成的危害。

    评分说明:第一问占12分,批判部分占8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4: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1-14 04:25 编辑

    1978年高考历史试题

    一、填充题:(共20分。答案填在题上空白处)
    1.我国商朝劳动人民用铜和锡的合金铸造的工具、武器等,称为器。它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2.唐太宗时,吐蕃首领和结婚,促进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汉藏两族间的关系。

    3.元末农民大起义中,朱升向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

    4.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了的革命口号。

    5.鸦片战争中,广州北郊(地名)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军,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Q B,敢于同敌人战斗的英雄气概。

    6.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半个世纪中,沙俄帝国主义先后霸占我国领土平方公里。

    7.1924年,在中国Communistparty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party,确定了“、、”的三大政策。

    8.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同志领导了起义。

    9.年,同志和同志率领部分南昌起义的部队和湘南农民军到井冈山同毛主席领导的革命队伍胜利会师。

    10.1938年5月,毛主席发表了《》,指明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胜利道路,批判了论和论,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1.我国印刷术创始于隋朝,到北宋时,毕升又发明了印刷术。

    1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个军事集团。

    13.以和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14.马克思、恩格斯在《Communistparty宣言》中,最后向国际无产阶级发出了伟大号召:“!”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帝国主义推行政策,于1938年9月和德、意法西斯签订了协定,纵容希特勒侵略。

    二、简要写出下列年代中世界史或中国史上的一件大事:(共5分,每题0.5分。答案写在每一个年代的后面)

    1.公元前221年——
    2.公元前209年——
    3.公元1640年——(外国)
    4.公元1776年——(外国)
    5.公元1789年——(外国)
    6.公元1840年——
    7.公元1871年——(外国)
    8.公元1900年——
    9.公元1911年——
    10.公元1917年——(外国)

    三、在地图上画出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进军路线(将起、止、经过的共六个城市按进军路线连成一线,不得多连)。(5分)

    四、简要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25分。在每个名词下空白处作答)
    1.《史记》

    2.官渡之战

    3.郑和

    4.孟良崮战役

    5.巴黎和会


    五、问答题:(共45分。在试卷上作答,不必抄题,但须标明题号。)
    1.从鸦片战争前后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分析我国怎样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5分)

    2.扼要举出周恩来同志在我国民主革命各个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18分)

    3.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发动突然袭击的三个战例,并说明其历史教训。(12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4: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1-14 12:05 编辑

    一九七八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语文试题文


    注意事项:理工科考生做一、二、三、四、五、六题,文科考生做一、二、三、四、五、七、八题。

    一、给下面三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十分)

    (1)实现机械化要靠人的思想革命化有了革命化才有机械化机械化不是一口气吹出来的要经过一番艰苦奋战才能成功要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要肃清他们的流毒促进人们的思想革命化一个软懒散的领导班子是挑不起这付重担的。

    (2)国际形势怎样国内形势怎样涉及政策性的问题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应该经常给大家讲讲可是从来不讲这岂不让大家失望。

    (3)白天战士们坚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进攻。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进最恰当的字,每个括号只能填一个字。(理工科二十分,文科十分)

    (1)前不久勃列日涅夫写信给北约各国首脑,警告西方不许搞中子弹。这封恐吓信一披( ),马上遭到西方许多军政界人士和报刊的抨( )。有的人愤怒地斥责苏联这样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大国采取恫( )的手段是“无( )之尤”。有的人反( )相讥说:“北约应建议苏联拆除它对准西欧的爆炸力为中子弹二千倍的机动导弹。”

    (2)那些外表道貌( )然、内心卑鄙龌( )的神父,尽管装出一( )穷人的救世主的模样,实际上是( )善、( )婪、凶狠、残暴的剥削者和压迫者。

    (3)本来,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是国与国之间理应( )循的准( ),任何( )端都应通过谈判解决。

    (4)我在这间屋子里盘( )多时,( )详着床铺桌椅,( )摸着毛主席的遗物,默默( )立,思潮( )湃。

    (5)这个时候,什么个人的得失、安危、荣( )、毁( )──一句话,一切有关“自我”的概念,仿佛全不存在了。

    三、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下面的横道上。每一个横道上只能填一个字。(十分)

    (1)人们在生理上是有差异的,人脑作为一种器官, 是有差别的。从重量上说,正常成年人的脑重平均在一千四百克左右。有的人重一些,可达二千克以上,有的人 轻一些,只有一千克左右。 这种差别跟聪明、愚笨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是著名的文学家,屠格涅夫的脑重是二千零一十二克,法郎士的脑重只有一千零一十七克, 他们的聪明才智 难分上下。

    (2)除了一些偶然的发现以外,科学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发明都是这样得来的。我们只看到最后的成功的结果, 那些逐步被抛弃了的中间假设 从不为我们所知,这是很可惜的, 其中蕴藏着许多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这 容易造成人们对科学家的的迷信,把他们看成超人,以为他们一贯正确。 他们的成功是建筑在多次失败的基础之上的。

    四、下边的句子有语病,试加改正。(注意:只能加字、减字或换字,不能调动句子里词语的位置。就在题上改,不必重抄。

    (1)从大量的统计资料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3分)

    (2)这个车间还恢复建立了干部巡回检查制,定期到各班组检查制度执行情况。(3分)

    (3)就是在无政府主义思想泛滥的时候,他也不随波逐流,照常按时上下班。业余时间他抓得更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3分)

    (4)三张小方桌拼在一起,作为会议桌,接待客人和供开会之用。(3分)

    (5)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的可能,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质必须高度稳定。(3分)。

    五、作文(写在试卷上)(30分)

    细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把它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要求做到:

    1、按原文内容缩写,不要写成读后感之类,否则扣分。

    2、突出原文的中心思想,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原文的要点。

    3、缩写成的文章要首尾连贯,不能写成提纲。

    4、思路清楚,文字通顺。

    5、全文不得超过六百字,否则扣分。

    6、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个标点也占一格。

    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华主席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曾经指出:“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特别是从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来看,这个问题的政治性质就更加尖锐。”余秋里同志在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上说:“怎么样能够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搞得更快一些,这是全国上上下下普遍关心的一大问题。”我们的伟大祖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一定要把速度问题牢牢记在心坎上,落实在行动上,有了高速度的思想,才有高速度的行动。要时时计算三年、八年、二十三年这个时间表。时间就是速度。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用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争时间,抢速度,大大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在一九五八年就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油,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灵魂是高速度。高速度全面体现了多快好省的要求。我们要求的高速度是在高质量、低消耗基础上的高速度。做不到高质量、低消耗,只讲多快,不讲好省,最终仍然没有真正的高速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曾经是相当高的。有些工业部门,如石油工业,甚至做到了持续地高速度发展。但是近几年来,林彪反党集团,特别是“四人帮”,疯狂地干扰、破坏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狂叫“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从根本上反对、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他们违背毛主席的指示,另搞一套,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预期的目标。

    毛主席在光辉的鞍钢宪法中提出了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号召。毛主席还指示要迎头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指出,要学习外国的一切好的经验,把向外国学习与独创精神结合起来,走我国自己的工业发展的道路。大搞生产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是毛主席创立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伟大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要高速度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科学一定要走在生产前面。要尽可能快地学会和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然,怎么能迎头赶上呢?“四人帮”百般压制广大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进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积极性,把学习外国的好经验,引进必要的先进技术,诬蔑为洋奴哲学、卖国主义。结果推迟了高速度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和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时间,破坏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我们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都需要有一个高速度的发展。有没有可能呢?华主席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讲话中,已经给我们作了全面、深刻的回答:“今后二十三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不能比过去二十八年更快更好一些呢?我们认为是完全可能的。我们有了二十八年中建设起来的物质基础。我们有了二十八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粉碎了刘少奇、林彪、“四人帮”三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全党的团结更加坚强了,全国人民的觉悟更加提高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能够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精神振奋起来,可以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了。由于这些有利条件,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今后的二十三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将比过去的二十八年更快更好。”(注意:缩写时扼要概括华主席讲话大意,不要全部照抄原文。)只要我们抓纲治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的发展速度完全有可能大幅度地增长。各级领导同志对这一点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工人欢迎,农民欢迎,全国人民都欢迎,关键在于领导思想要跟上去。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三大革命运动一齐抓,为高速度发展生产力而奋斗。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规划,高速度的奋斗目标,一定能把亿万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人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这个力量是无穷的,什么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加快速度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扎扎实实地下工夫。一定要按照唯物论、辩证法办事,学习大庆、大寨的榜样,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尊重科学、鼓实劲,不鼓虚劲。有困难就向群众讲清楚,群策群力,战胜困难。一定要抓主要矛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想有高速度,从全国看,首先要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环节,特别是要把煤、电、运输等薄弱环节搞上去。

    六、〔此题理工科考生做,文科考生不做〕

    (1)下文加黑的词跟现代语的哪个词相当,把它填在括号里。(9分)

    (2)把下面三句话译成现代语。(6分)

    (a)妻止之曰棗

    (b)特与婴儿戏耳棗

    (c)婴儿非与戏也棗

    七、〔此题文科考生做,理工科考生不做〕

    (1)下文三个括号里各有六个虚词,保留最合适的一个,把其余五个划去。(4分)

    (所、岂、虽、亦、必、故)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所、岂、虽、亦、今、既)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乃、而、亦、故、则、且)曰:教学相长也。

    (2)上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一句的意思是什么,从下面三条解释里选择一条正确的,把不正确的两条划去。(3分)

    (a)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 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

    (b)知识不够,然后才能知道自己要反复学习。

    (c)智力不够,然后才能知道自己要反复学习。

    (3)上文“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句的意思是什么,从下面三条解释里选择一条正确的,把不正确的两条划去。(3分)

    (a)董得艰难困苦,然后才能自力图强。

    (b)知识贫乏,然后才能勤奋地钻研。

    (c)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然后才能努力向上。

    〔此题文科考生做,理工科考生不做〕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语。(注意:“1、根据原文直译,2、译文要通顺,3、要加标点符号,4、译文写在试卷上。)(15分)

    太宗(指唐太宗)令封德彝族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按可诬一世之人!”


    语文试题答案

    第一题标准答案:

    (1)实现机械化(也可加逗号)要靠人的思想革命化。有了革命化,才有机械化。机械化不是一口气吹出来的,要经过一番艰苦奋战才能成功。要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要肃清他们的流毒,促进人们的思想革命化,一个“软、懒、散”(这三个字不加引号不算错)的领导班子,(也可不加逗号)是挑不起这付重担的。

    (2)国际形势怎样,国内形势怎样,涉及政策性的问题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应该经常给大家讲讲。(用逗号或分号也不算错)可是从来不讲。这岂不让大家失望!(用句号或问号也不算错)

    (3)白天,战士们坚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进攻。

    第二题标准答案:


    第三题标准答案:

    (1)人们在生理上是有差异的,人脑作为一种器官,也是有差别的。从重量上说,正常成年人的脑重平均在一千四百克左右。有的人重一些,可达二千克以上,有的人则(用“就”、“却”也不算错)轻一些,只有一千克左右。但这种差别跟聪明、愚笨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是著名的文学家、屠格涅夫的脑重是二千零一十二克,法郎士的脑重只有一千零一十七克,而(或“但”)他们的聪明才智却难分上下。

    (2)除了一些偶然的发现以外,科学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发明都是这样得来的。我们只看到最后的成功的结果,而那些逐步被抛弃了的中间假设则(或“却”)从不为我们所知,这是很可惜的,因为其中蕴藏着许多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这也容易造成人们对科学家的迷信,把他们看成超人,以为他们一贯正确。其实他们的成功是建筑在多次失败的基础之上的。

    第四题标准答案:

    (1)“无可”改“没有”或“毫无”,或把“疑问”改为“怀疑”、“置疑”。

    (2)“恢复”和“建立”两个词里删去一个。

    (3)“凌晨早起,深夜晚睡”改为“凌晨即起,深夜才睡”,或“凌晨起,深夜睡”。改成“早起晚睡”也算对。

    (4)“接待客人和供开会之用”改为“用来接待客人和开会”。

    (5)把“化学物质”后的“能”字改为“有”字。删去“的可能”三字,把“生锈”后头的顿号改为逗号,也算对。

    第五题标准答案:

    原文的十个要点是:

    (1)华主席说:“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2)毛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灵魂是高速度。

    (3)高速度全面体现了多快好省的要求。

    (4)近几年来由于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邦”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发展速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5)要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科学一定要走在前面,因此要尽可能快地学会和采用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6)“四人帮”把学习外国经验诬蔑为洋奴哲学和卖国主义,破坏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7)有没有可能高速度发展?华主席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考生缩写时应把华主席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扼要地介绍出来。全部照抄原文的扣2分。)

    (8)要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关键是领导思想要跟上去。

    (9)加快速度的办法是:(a)学习大庆、大寨的榜样,实事求是,埋头苦干,依靠群众。(b)抓住主要矛盾。

    (10)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想有高速度,首先要突破煤、电、运输等薄弱环节。

    第六题标准答案:

    (1)曾子之(的)妻之(往,前往,去,去到)市,其子随之(她)而泣。其母曰:“女(你)还,顾反为女(你)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它)。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你)欺之(他),是教子(孩子,译为“儿子”也不算错)欺也……

    (2)(a)妻子阻挡他说……

    (b)只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罢了。

    (c)孩子不是能跟他闹着玩的。(译为“孩子是不能跟他闹着玩的”,也对。)

    第七题标准答案

    (1)(虽)有嘉肴……(虽)有至道……(故)曰教学相长也。

    (2)(a)是正确的。

    (3)(c)是正确的。

    第八题标准答案: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才,他过了很久也没有推荐什么人。太宗责问德彝,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现在没有杰出的人才啊!”(“耳”译为“罢了”或“而已”也对。)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取(译为“利用”也可以)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异代”译为“古代”、“前代”、“过去的时代”也算对)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5: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高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法填空(划出各句中所需要的词或词组)(本题满分为30分,每空1分)

    1. There ______ no water in the glass.

    A. has                 B. are               C. is

    2. This pen was given me by my mother. It’s ______.

    A. my                B. mine             C. to me

    3. ______ tractors helpful to the commune members?

    A. Is this            B. Are these     C. Are theirs

    4. 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______, Physics or chemistry?

    A. the most         B. the best      C. better

    5.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______ river in China.

    A. long               B. longer        C. longest

    6. The boat is passing ______ the bridge.

    A. under             B. through       C. across

    7. He went to Nanking ______ October, 1977.

    A. in                  B. on               C. at

    8. Taiwan is ______  the east of Fukien.

    A. in                  B. at               C. to

    9. His “Selected Poems”  ______ first published in 1965.

    A. were             B. was           C. has been

    10. Did you ______ to his talk yesterday?

    A. hear              B. heard         C. listen

    11. Who is ______ of you three?

    A. older             B. oldest        C. the oldest

    12. My aunt ______ to see us. She’ll be here soon.

    A. comes           B. is coming     C. had come

    13. Mathematics ______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A. is                 B. are going to be      C. are

    14. ______ people attended the meeting last night.

    A. A hundred of   B. Hundred       C. Hundreds of

    15. What do you usually do ______?

    A. in an evening B. in the evening    C. on the evening

    16. When I got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sun ______.

    A. was shining   B. shone         C. has shone

    17. He is very old, ______ he still works very hard.

    A. but           B. if            C. when

    18. He has already worked for ______ hour.

    A. the           B. an            C. a

    19. My brother is very good ______ ping-pong.

    A. in            B. for           C. at

    20. The poor peasants all had a ______ life before liberation.

    A. suffered      B. cruel         C. bitter

    21. I’ve heard him ______ about you often.

    A. spoke         B. speaks        C. speak

    22. When did you ______ my letter?

    A. receive       B. accept        C. got

    23. I need a day or two ______.

    A. to think it over B. to think over it  C. of thinking

    24. We must ______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A. learn by heart   B. keep in mind   C. know by heart

    25. We ______ a spare-time study group last week.

    A. set up        B. put up        C. have established

    26. My father ______ me to become a doctor.

    A. thinks        B. says          C. hopes

    27. He is ______ thin.

    A. fairly        B. rather        C. little

    28. We waited ______ for the bus.

    A. for long time    B. a long time   C. some long time

    29. In this factory, it’s hard to tell cadres ______ workers.

    A. from          B. to            C. about

    30. I ______ Hsiao Li since she was a little girl.

    A. knew          B. know          C. have known

    二、句型转换:(本题满分为10分,每小题2分)

    A. 就划线部分提问:

    1. This is my dictionary.

    2. She often carries water for Granny Wang.

    B. 改成否定句:

    3. I think he’ll go there tomorrow.

    C. 改成被动语态:

    4. We chose Chang Hua League secretary.

    5. Our teacher always takes good care of us.

    三、汉译英:(本题满分为20分,其中1—5句每句3分,第6句5分)

    1. 他已到了参军年龄。

    2. 冬天北方比南方冷。

    3. 张同志进来时,我正在看报。

    4. 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公社里建造了一个水库和一所发电站。

    5.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正在领导我们进行新的长征。

    6. 科学家们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扬,因为他们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在下面短文的每一空格中填入一个在意义上和语法上都正确的词:(本题满分为10分,每空1分)

    Premier Chou came to ______ my grandmother the first time he ______ Tachai. I shouted into Granny’s ______, “Granny, the Premier’s here. He’s come all the ______ from Peking to see you!”

    “How ______ we are to meet you, Premier Chou!” said Granny. “How did you get here and how ______ are you going to stay?”

    The Premier said, “I came by ______, so the journey took me only a few hours. I ______ think I can stay in Tachai very long, because I’ve got a ______ of work to do in Peking. I_____ be back today.”


    五、阅读下面短文,短文后面每题有A、B、C、D、四个答案供选择, 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在你认为是正确的那一个答案下面划一横线:(本题满分为20分,每小题5分)

    The Gold in the Orchard*

    There was once a farmer who had a fine orchard. He worked very hard all his life and the orchard always did well. But he knew that his three sons looked down upon farm-work, and were only interested in getting rich quickly.

    When the farmer was old and knew he was going to die, he called his three sons to him and said, “My sons, there’s a lot of gold hidden in the orchard. Dig for it, if you want to have it.”

    The sons tried to get him to tell them the exact place where the gold was hidden, but he said nothing more.

    After the farmer was dead, the sons went to look for the gold. Since they didn’t know where the hiding-place was, they decided to begin digging all over the orchard. They dug and dug, but no gold was found. Finally they had to give up the attempt.

    The next summer, the fruit crop was the biggest they had ever had. This was because of the thorough digging the orchard had got.

    When the three sons saw the great amount of money they got after they sold the fruit, they suddenly understood what their wise father had meant when he said. “There’s gold hidden in the orchard. Dig for it.”

    *orchard 果园

    1. When the old farmer was living, ______

    A. the orchard gave rich crops each year.

    B. the orchard gave rich crops only when the weather conditions were good.

    C. the orchard had an average crop.

    D. the fruit crop was usually poor.

    2. Sa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farmer’s sons were lazy and had never worked on the farm.

    B. The farmer’s sons did a lot of buying and selling in town so as to get rich quickly.

    C. The farmer’s sons loved farm work, because their father, who was hardworking all his life, had told them to work hard.

    D. The farmer’s sons considered farm work worthless.

    3. When the sons asked their father to tell them the exact place where the gold was hidden , he told them nothing, because

    A. he was dying.

    B. he thought they understood what he meant.

    C. he wanted them to dig the orchard all over.

    D. the gold could easily be found.

    4. No gold was found because ________

    A. the farmer’s sons hadn’t dug the orchard deep enough.

    B. the gold had been stolen.

    C. the farmer’s sons didn’t know in what part of the orchard the gold was hidden.

    D. there was no gold hidden in the orchard.

    六、英译汉:(本题满分为10分)

    A few stars are known which are hardly bigger than the earth , but the majority1 are so large that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earths could be packed2inside each and leave room to spare; here and there we come upon a giant star. A few stars are known whicr large enough to contain millions of millions of earth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stars in the universe is probably something like the total number of grains of sand on all the seashores of the world. Such is the littleness of our home in space when measured up against the total substance of the universe.

    1. the majority 大多数  2. pack 装入   3. universe 宇宙

    【参考答案】

    一、选择法填空

    1. C. is      2. B. mine     3. B. Are these  4. C. better

    5. C. longest 6. A. under    7. A. in         8. C. to

    9. B. was     10. C. listen  11. C. the oldest

    12.B.is coming               13. A. is      14. C. Hundreds of

    15. B. in the evening  16. A. was shining

    17. A. but    18. B. an      19. C. at

    20. C. bitter 21. C. speak   22. A. receive

    23. A. to think it over     24. B. keep in mind

    25. A. set up               26. C. hopes

    27. B. rather               28. B. a long time

    29. A. from                 30. C. have known

    二、句型转换

    1. Whose dictionary is this?

    2. Who does she often carry water for?

    (Whom does she often carry water for?)

    (For whom does she often carry water?)

    3. I don’t think he’ll go there tomorrow.

    4. Chang Hua was chosen League secretary.

    5. We are always taken good care of by our teacher.

    三、汉译英

    1. He is old enough to join the army.

    2. In winter it is colder in the north than in the south.

    3. When Comrade Chang came in, I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I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when Comrade Chang came in.

    While I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Comrade Chang came in.

    4.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reservoir and a power station have been built (set up) in our commune.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ur commune has built (set up) a reservoir and a power station. )

    5.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headed by Chairman Hua is leading us on the (a) new Long March.

    6. Scientists are praised by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country, because they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四、短文填空

    Premier Chou came to see (visit) my grandmother the first time he visited Tachai, I shouted into Granny’s ear, “Granny, the Premier’s here. He’s come all the way from Peking to see you!”

    “How glad (happy) we are to meet you, Premier Chou!” said Granny. “How did you get here and 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stay?”

    The Premier said, “I came by plane, so the journey took me only a few hours, I don’t think I can stay in Tachai very long, because I’ve got a lot of work to do in Peking. I must be back today. “

    五、理解题

    1. When the old farmer was living,

    A. the orchard gave rich crops each year.

    B. the orchard gave rich crops only when the weather conditions were good.

    gave rich cropsC. the orchard had an average crop.

    D. the fruit crop was usually poor.

    2. Sa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farmer’s sons were lazy and had never worked on the farm.

    B. The farmer’s sons did a lot of buying and selling in town so as to get rich quickly.

    C. The farmer’s sons loved farm work, because their father, who was hardworking all his life, had told them to work hard.

    D. The farmer’s sons considered farm work worthless.

    3. When the sons asked their father to tell them the exact place where the gold was hidden, he told them nothing, because

    A. he was dying.

    B. he thought they understood what he meant.

    C. he wanted them to dig the orchard all over.

    D. the gold could easily be found.

    4. No gold was found because

    A. the farmer’s sons hadn’t dug the orchard deep enough.

    B. the gold had been stolen.

    C. the farmer’s sons didn’t know in what part of the orchard the gold was hidden.

    D. there was no gold hidden in the orchare god.

    六、英译汉

    已知的星球,大小和地球相仿佛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非常大的。它们每一个都能装下上百万个地球还绰绰有余。到处我们都可以见到特大的星球,其巨大的程度可以容纳下亿万个地球。而宇宙间星球的总数可能和全世界所有海岸上沙粒的总数不相上下。和宇宙的总体比起来,处在宇宙空间的我们这块大地就是这样的渺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1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12-2-4 08:38
    叫我叔吧,我跟75、76级工农兵大学生坐过同一个课堂呢。

    你的条件不错,还听过工农兵学员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2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剪子 发表于 2012-4-29 18:34
    真不容易啊 前辈

    多谢多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0: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6-12 03:45 编辑
    宰相肚 发表于 2012-5-13 19:49
    我们专业也在张罗30年。10月份在深圳。本来说是5月份,但北美的同学来不及安排。 ...


    我们电影学院好像去年校庆,当然都是大牌人物,今年好像没动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1: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7-24 21:16 编辑

    1978年高考地理试题

      一、填充题(答案直接填写在试题的空白处,每空0.5分):(共10分)

      1. 革命历史名城遵义位于我国__省的北部。

      2. 大庆、大港和__油田是我国新建的三大油田。

      3. 我国的__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__三角洲是重要的蔗糖产地。

      4. __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5. __铁路西起兰州,东至连云港,在郑州与__铁路交会。

      6. 太行山脉以东是__平原,以西是__高原。

      7.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河。

      8. __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9. 柬埔寨的首都是__。__的首都是布加勒斯特。

      10. 东南亚的主要矿产是__和石油。

      11. __运河是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最近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2. __洲的气候带呈明显的南北对称分布。

      13. 世界最长的山脉是__山脉。

      14. __和__两国之间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15. 从政治、经济重心和人口分布来看,传统上苏联是个__洲国家。

      二、填图(答案直接填写在附图上):(共15分)

      1. 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填出代表下列地理名称的数字顺序号:北京市①、山西省②、吉林省③、台湾省④、湖南省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⑥、云南省⑦、乌苏里江⑧、渤海⑨、南沙群岛⑩。(10分)

      2. 在朝鲜略图上填出:鸭绿江、图们江、黄海、日本海、朝鲜海峡。(5分)

      三、读图(答案写在试卷上):(共10分)

      对照朝鲜略图所标示的内容,写出:1.朝鲜首都的大致经纬度;2.朝鲜海岸的特征;3.朝鲜地形大势;4.朝鲜气候类型;5.新义州到釜山的实地直线距离(已量出朝鲜略图上的两地直线距离约为8厘米)。

      四、名词解释(答案写在试卷上):(共15分)

      1. 等高线    2. 外力作用    3. 信风    4. 寒潮    5. 拉丁美洲

      五、判断题(每题所列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在你认为是正确的那一个答案下面划一横线:(共10分)

      1.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①尼罗河,②湄公河,③亚马孙河,④多瑙河。(4分)

      2. 日本是一个工业发达但工业基础脆弱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是:①大量依赖美国的投资和军事订货;②原料、燃料和产品市场严重依赖国外;③重视工业,轻视农业;④工业部门畸形发展,布局不合理。(6分)

      六、问答题(答案写在试卷上):(共40分)

      1. 我国南、北方的外流河有哪些不同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特点?(10分)

      2. 有人在冬至时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正好三个月后到达位于赤道上的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正好又三个月后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试问:(15分)①他出发时,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什么季节?为什么?②他到达基多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基多、华盛顿的昼夜长短如何?为什么?③他到达华盛顿时,华盛顿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3. 结合你学过的地理知识,简要回答:(15分)①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怎样?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怎样?③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中国政区填充图

      朝鲜略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05: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馒头笼子 发表于 2017-2-18 16:49
    同是西北乡下学校出来的,给您先生点个赞

    真想有机会去你们学校看看。还想尝尝老公和他的同学们心心念念的“钢丝面”(据说热的时候很好吃,然后不好消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21: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齐若散 发表于 2017-4-7 20:06
    宁娜是酒庄成员不?是的话,我在那里和你一篇,我也参加过七七高考。

    在哪里?给个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0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2: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凉山 发表于 2017-12-9 02:11
    可不,一晃都40年了!

    你应该写写,老了会忘记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0 09: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mezhan 发表于 2017-12-10 08:41
    "77、78的"
    那可是十多年的精华浓缩.
    92年 最多是本年精华.

    我们当时没学什么东西。英语学了一堆毛语录,语法都没有。只有努力,把被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追回来。 现在的孩子条件好,没必要“苦战”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1: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wmyinyun 发表于 2017-12-10 16:30
    西北大学现在是真的在很乡下很乡下的乡下了……

    西北大学在哪里?与西交大不是一个学校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3:35
  • 签到天数: 1104 天

    [LV.10]大乘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01: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8-1-8 23:39 编辑

    78级入校的那天,运行李的大卡车停在宿舍楼下。我们外地考生被通知下楼去取自己的行李。

    我看着两车来自五湖四海的乱七八糟,松松垮垮,嘀里搭拉,甚至彻底分家的行李卷儿笑坏了。瞧咱的行李多漂亮:脸盆脚盆里用毛巾卷好所有滴铃咣当的东西,用枕芯塞好,象三明治一样卷在被子里。日常衣服放在枕头套里,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外面整齐地包着塑料布,最外面用背包带“三横压两竖”捆得结结实实。长途跋涉后的行李几乎是我刚打好时的模样。打背包是有讲究的:三横压两竖的被证明最不易摔散;叮当乱响的夜行军背着要暴露行踪;最好有双解放鞋底朝外地卡在三横压两竖之间,走累了可以放地上坐在背包上面休息。

    我断定,咱校的外语考生普遍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军训拉练夜里吹哨子紧急集合等“打起背包就出发”的日子。果不其然,那年的外语考生年龄限制严格,不得超过25周岁,同学里面很多应届生,60后,为数不多的下过乡的也只是在农村呆了一两年的嫩知青。

    几年之后送医学院的新生入学。一群家长在上下铺爬上爬下地为孩子安顿。迎新老师一脸的不屑:我们当年哪有这样的,都是自己独立…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油菜: 5 给力: 5
      发表于 2017-12-12 08:27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燕庐敕 + 8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 08:32 , Processed in 0.06516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