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Jefferson = 杰斐逊? [打印本页]

作者: 武宜子    时间: 2012-2-13 15:30
标题: Jefferson = 杰斐逊?
晨读,也算是习惯,定时定点的短暂片刻总要读点什么。因片刻短暂,常翻开各类词语典籍读个片段。
8 I) y' e0 J8 t: x. _- L. U; Z/ i' j7 P: p  p
今晨读到《新华词典》第499页“杰斐逊”一条(大字本,1988年修订版)。从词条内容看,说的的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Thomas Jefferson,可照着汉语拼音的读法,读“杰斐逊”三字它怎么就那么别扭!怎么就没把这美国佬叫成“杰匪逊”? 4 Y6 b3 S" H4 E" z. r  F1 h0 @$ w

% u: n6 w8 e4 Q$ L) F* z$ ^用带谐音的汉字来凑合外国人的姓名,是中国人引进西方文字时惯用的做法,但这做法的关键点应该是谐音,也即尽量地在读音上接近原文的读音。以谐音为准,Jefferson的翻译当以“杰弗生”为好,弄这么一个读二声的“斐”字,实在是弄巧成拙。网上更常用的翻译有“杰弗逊”,也比带那“斐”字的要好。中国权威版的《新华词典》收录这种弄巧成拙的词条,很是不应该。# G: p' X# }8 q( l0 W" b' h
6 }- l$ t+ Q0 k
说它弄巧成拙,可能是某些译者认为这Jefferson也算是美利坚第一大儒,用个“斐”字或许也能略显Jefferson斐然成章的文采?哪怕“斐”字读音上别扭。* n( {* u6 @- @$ z( {4 ?1 l; Q# B1 y
) f; K& u2 i9 k( B) C
还好在那打倒美帝的年代,Jefferson侥幸没有被译成“杰匪逊”。
1 t8 w5 @' f, L1 l6 S+ }3 Y# V, ~
/ B4 J" Z- z# }自有中外交流以来,中国人对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常是混乱不堪的。New York译“纽约”,可到New Zealand这同样的New就成“新”了。“西班牙”应该是来自西语原文的Espania,用“牙”来谐音词尾“-ia”也算可以(英文的Spain,尾部没有“牙”)。但Romania, Italia, Latovia, 等带有“-ia”结尾的国家名称有很多,但译名中就没有了 “牙”。 这三个国家分别译成:罗马尼亚,意大利,拉脱维亚。/ S  o" [7 L1 F

: _) _1 B; m( [! Q6 w7 L7 B5 x一个国家叫什么“牙”算怎么回事?就算“西班牙”成国名是谐音,那“Portugal” 词尾没有 “-ia”,她也无奈地在中国人笔下成了 “葡萄牙”。
4 a" O* @" X( g+ g( s* K
+ o9 d# a- b( s5 a0 `0 q* _传说文革时期,中国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时尚是“不学无术”。有位地里老师对西葡两国的讲解就涉及到这样的“传说”:远古时期,有两头非洲大象跋山涉水来到欧洲,多年后两头大象在各自的老死地留下了象牙,一处名为西班牙,一处名为葡萄牙。如此这般,中国为两颗牙找着了出处。) z: s* F7 [& P* T% Y) D

8 x  a& X6 D- i7 P& y$ {西方语言中,许多国家的名称在名词词性上带阴性,表现方式就是词尾带“-ia”,这样看来,“亚”比“牙”或许好些,国家名称带阴性为的是赋予一种女性的柔美,译名中愣往外龇出一颗牙来,有点瘆人 (好在至今尚无来自西葡两国的外交抗议)。
8 _; a% L# r% D2 t/ z( W) [- S( B  |3 x: B! S: ?* W
译名的混乱中,有坏的也就会有好的。Cambridge,“康桥”出现在诗人徐志摩的笔下。桥上的人桥下的水,再配上悄悄来的云,轻轻走的人。但这既谐音又有诗意的康桥,没能入中国的正统译名。正统译名是“剑桥”,据说这又是拜广东话对外文译名的贡献。广东话本身也算是个有乐感的方言,但地处开放桥头堡的广东话在将众多外国名称翻译进汉语时,常让人感觉索然无味了无头绪。谐音诗意的“康桥”被索然无味的“剑桥”取代便是一例。
- V( u2 ^5 p4 l9 R; C8 L; e7 {) u- s9 k) n9 C
Obama上台时,我与友人就中国对新总统名字的翻译有过一“争”。我认为“欧巴马”好过“奥巴马”,因为在Obama的英文读音中没有“奥”音,而“欧”音十分接近obama中非重读的“O”音,恰“欧”也是中国姓氏中的一个。但“正确”又一次无奈地被“非正确”取代,Obama没能姓欧,而是姓了奥。: ~. d" X0 J2 ]% T, H) V
8 R* ^5 T& S" E8 _
眼下,美国又在大选,一旦Obama被Romney取代,中国又得弄个新的外国名儿给美国新总统Romney按上。最近新闻中“罗姆尼”呼之欲出,但按照美国读音,似乎“拉姆尼”更加谐音。
6 P" {' b: d, u" q' V( g3 T
4 P. v$ S# o8 |+ ^- }, E+ X( U当然,以上只是对人名地名译文的闲聊趣谈。“约定俗成”是条强有力的文化准则,什么东西用久了,人们也就不那么讲究好坏对错了,谎话千遍都能成真理,更何况是译文。
  Q* s7 r0 ^* w+ W* L
作者: zlltt    时间: 2012-2-14 19:58
罗 拉不都是声母“l” 的音 romney追求音近是不是若姆尼更好
( w, P  q" i2 D# p/ y
$ E" I8 q0 I2 C1 P; {7 ]" t# }我又想到校长常申凯了 呵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2-15 00:17
没有翻译成“劫匪孙”就很客气啦!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2-15 02:26
还是剑桥气派,康桥让人想到康有为,康生,还是算了吧。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2-15 04:30
科普一下,逊粤语音seon。有时候这son也译成“生”(粤语音sang),比如安徒生,强生。1 l% g" h4 ]! [# R6 g" W

) i8 y. K# W" y+ `牙粤语音nga。3 Y5 d3 |! T* C" k- P
: m6 d1 i8 S: O6 s4 Y2 Z1 b- U" T, v
剑粤语音gim。3 h/ c' S0 c: N

/ h1 P) u. z: K. c, W有没有人对瑞典,瑞士有疑问?瑞在广东话里的发音是swoy。+ z/ E$ j% x, A( T

* ^; n1 ?) a8 l  j3 g$ u名称之类的翻译,反正汉语发音本来就和人家不同,差不多得了。美国不是把格鲁及亚叫“交济亚”?这个可错多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