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b0 k. u7 Y5 FX-47B是按照作战飞机的重量和尺寸设计的,而不单是研究机。X-47B解决了X-47A的上舰问题,也有一个全尺寸机内弹仓。不过X-47B没有火控系统,只能进行武器投放试验,不能试验完整的攻击程序,尤其是不能试验从任务下达、目标捕获、目标识别和确认、防空火力压制(包括电子对抗)、攻击效果评估的实战全过程。X-47B计划装载红外、光电、合成孔径雷达、电子侦察和测向侦听等设备。不过X-47B将重点试验航母上的运作,包括任务规划、自主起飞、自动编队飞行、远程任务更新、自主空中加油、自主着陆等技术,这是舰载无人作战飞机的技术基础。X-47B在2011年2月4日在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空军基地首飞成功,计划2013年开始上舰试验。X-47B可以挂载2000公斤的炸弹,更大的X-47C计划挂载能力达到4500公斤。% b q& \& V+ t0 }' }' f
T) V$ e0 ]7 ^) D: a A2 [5 q波音X -45是DARPA计划的另一部分。X-45也经历了几代演进。在气动设计上,X-45A是比X-47B更夸张的人字形,机体部分不再是菱形,而是拉长的六边形,两侧靠后的位置延伸出一对机翼。相对于X-47B来说,X-45A的设计比较传统,可算是高度隐身修形的传统机体-机翼布局,只是没有平尾和垂尾。第一架X-45A在2002年5月22日首飞,第二架随后也首飞成功。X-45A最初是为防空压制研制的,用于在高威胁环境下攻击敌人的雷达、指挥中心和导弹阵地。相对长大的机体有全尺寸机内武器舱,用于武器投放试验。2004年4月18日,X-45A在爱德华空军基地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投弹试验。250磅的制导炸弹准确地击中了目标。X-45A具有高度自主飞行能力,2004年8月1日,成功地进行了单人同时控制两架X-45A的试验。2005年2月4日,在一次模拟巡逻-攻击中,两架X-45A在空中巡逻,接到攻击命令后,在自动评估两机的距离、挂载武器的种类和数量、燃油状态后,自动确定由最近的那架X-45A执行攻击。地面控制确认自动决策后,其中一架X-45A自动改变航向,转入攻击航线,并成功地执行了攻击。在此期间,另一个隐蔽目标突然出现,第二架X-45A自动转入攻击,也在模拟攻击中摧毁了目标。这是自主巡逻、自主攻击能力的重要演示,验证了比预案攻击难度高得多的对突发目标的自动识别和攻击,代表了无人作战飞机发展的里程碑。这两架X-45A现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和代顿美国空军博物馆里陈列展出。波音对于全自主飞行不陌生,80年代的“秃鹫”就是自主起飞、巡航和降落的。 0 h$ G( y1 @1 U' [. h% H7 A. Z 7 A7 j: o6 Y1 r: e波音随后设计了X-45B和更大的X-45C,两者采用更“纯粹”的人字形布局,前缘较为尖锐,后缘是浅W形,进气口依然在机背。诺斯罗普X-47系列也采用机背进气口,这不仅改善隐身,还简化了机腹的设计,有利于布置大型机内武器舱。X-45家族里最大号的X-45C依然比X-47B小,采用一台通用电气F404涡扇发动机,较小的X-45A索性采用小巧玲珑的霍尼韦尔F124涡扇。2006年,美国空军中止了X-45计划,但波音转向美国海军,以X-45C为基础,推出具有航母起飞着陆能力的X-45N,不过诺斯罗普最终以X47B赢得了美国海军的研发合同。( ?% ?+ j$ a( K
/ v0 D9 X; U& J% C5 z' Z
波音没有放弃,以X-45N为基础,研制了“鳐鱼”,2010年5月10日公诸于世。“鳐鱼”不从属于美国军方正在进行的任一具体的项目,是波音的自费研发项目,用于验证情报收集、监视、侦察、防空压制、电磁攻击、对地猎歼、自主空中加油等技术。“鳐鱼”在2011年4月27日在爱德华空军基地首飞。% q8 G) X: j) q- M) G+ [% N, n* R
/ n' J p9 \( N; B与此同时,DARPA还在继续和无人机有关的研究,用F-16、F-18、A-10作无人化改装,用于和有人驾驶的同型飞机作对比研究。无人化改装的F-18已经成功地进行了自动空中加油的试验,飞机的起飞、巡航、着陆依然有人控制,在进入空中加油状态时,转入自动控制,飞行员双手脱离操纵杆,但可以在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立刻接过控制。这样的由有人控制作备份的无人机作战研究还将用于更多高难度、高风险的试验项目,包括全自主对地攻击甚至全自主空战的研究。- ?- Z) _8 j* n* ]$ Y7 l
! R6 @6 u# E* q: j: _4 F. b6 t
美国海军和空军的无人作战飞机研究在更实用的层面上进行。美国海军是把无人作战飞机作为舰载航空力量的例行组成部分设计的,飞机需要日常出动,需要考虑长期使用的全寿命费用、维修和升级要求。因此,美国海军的无人作战飞机较大较重,技术程度较复杂,特别强调自主能力。美国海军计划在5年内验证无人作战飞机的航母操作常规化、实战化,为大规模装备做好准备。但美国空军的重点则是把无人作战飞机作为有人作战飞机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具体来说,有人作战飞机依然是主力,无人作战飞机是在有人作战飞机不够用、不值得用或者面临过度风险时才出动的补充和增援。因此,美国空军的无人作战飞机相对较小、较简单。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能长期贮存,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投入使用。换句话说,无人作战飞机对于美国海军是舰载航空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于美国空军来说更像可以重复使用的具有更高智能的巡航导弹。美国空军和海军的不同技术路线是各自对无人作战飞机的定位决定的。; V# l8 P. E$ O5 }0 l
1 ?; D3 y9 N- Z) [$ d海军航空兵受到航母起落的制约,很难在技术上超越同时代的空军作战飞机,毕竟机场跑道更加容易满足重型高性能飞机的起落要求,陆基作战飞机也不必为上舰改装而承受额外的重量和复杂性代价。正因为此,在传统上,海航更加注重战术、武器和训练的作用,而不在航空技术上执意开拓前沿。但无人作战飞机似乎正在悄悄地打破这一传统。 ! _4 V9 N X0 v3 ]0 j4 H$ A2 T5 X* u: X l2 h# z8 p# n) _
美国海军正在重新审视未来作战飞机的采购计划,可能会在F-35B和C之间下马一种,并把采购总数压缩下来,节约的经费转用于实战化的X-47B一级或者更大更重的无人作战飞机。和美国空军有所不同的是,无人作战飞机对以航母为主力的美国海军有特别的吸引力。无人作战飞机并不一定比有人作战飞机便宜,要达到相当的作战能力,就需要相当的机体、发动机和机载系统,省下的飞行员座舱和生命保障设备被遥控和自主控制设备取代,在成本和重量上不会有原则性的差别。无人作战飞机也不比有人作战飞机的飞行性能更高,超过飞行员生理极限的机动性也意味着超过现有机体、动力和气动控制的极限,大幅度提高机动性意味着大幅度提高尺寸、重量和成本,况且用相对较大较重和更为昂贵的无人作战飞机去和小巧、一次性使用的空空导弹拼机动性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但通过多次空中加油,无人作战飞机可以轻易地超过有人作战飞机的航程和留空时间,而且不受飞行员生理限制的影响,这对美国海军十分重要。在潜在对手(说白了就是中国)反介入和战区阻入能力迫使美国航母退到离海岸线1500海里(约2700公里)以外的远海后,舰载作战飞机的航程和留空时间就特别重要,F-18E那样800来公里的作战半径对由海到陆的作战作用甚微,即使反复空中加油,也受到飞行员生理限制而影响留空时间。' K0 a/ L' W. s! t Z: _4 I; _; J4 x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