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一尘讨论(一) [打印本页]

作者: 西部小王    时间: 2011-12-2 06:37
标题: 一尘讨论(一)
讨论地点:抱香斋文学网
万重光:“十一”时,同学一起去太阳岛玩,看到江水中的对对鹅,有人以为是鸭,又有人以为是鸳鸯。 于是每到一处看到鹅,大家便笑言看鸳鸯。一作留念。
水寒谁道鸭先量,
冷暖身知不必伤。
红掌清波风浪里,
闻人误指两鸳鸯。
一尘:我觉得这个选材极好,闻人误指两鸳鸯,是好句,但闻字不很好,至少不是最好。红掌清波的化用也不错,不过“波”和“浪”,不重复吗,这句要用细节引出下句,如两鹅亲昵态,如:“摩颈处,私语际”等,你得自己对其境而想;前两句构思也不错,不过说得不清楚,伤是凑韵吧,就算凑韵也得说清话,冷暖身知心莫伤,要稍好些;“水寒”“冷暖”又重了,只能说一个;“鸭先量”你化用的不好,你要是不能用“鸭先知”,建议就放弃这句吧。
试改:
白头曲项共秋江,
冷暖相依心莫伤;
红掌清波重影处,
由人笑指作鸳鸯。
万重光评诗:   
白头曲项共秋江----水里“曲项”引出鹅。学习。
冷暖相依心莫伤----体会世间冷暖,承“秋江”。
红掌清波重影处----承首句,转“重影”,引出下句。
由人笑指作鸳鸯----“鸳鸯”又与“白头”合。
原来写诗是如此地难,本以为,凑够五个字或七个字一句,符合格律就“差不多”了呢。谢谢!
一尘:我想说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写的时候,每个字每个词都必须指向立意指向所咏的本体,不应脱离主题。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1-12-2 12:53
每个字每个词都必须指向立意指向所咏的本体,不应脱离主题。

绝句尤其如此~~~

隔了几年再读这些《七绝剑谱》,感觉清晰多了~~~当年懵懵懂懂的,‘起承转合’看也看不懂:)
作者: 罢了    时间: 2011-12-2 23:41
本帖最后由 罢了 于 2011-12-2 07:41 编辑

这一改,旧貌换新颜,果然靓丽雅致多了。俺也学习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