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学习农民好榜样——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打印本页]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7 12:15
标题: 学习农民好榜样——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本帖最后由 七月群山 于 2018-5-17 12:19 编辑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是一篇小学课文,讲亚里士多德是唯心主义,伽利略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爬上比萨斜塔,丢下两颗铁球,一颗十磅重,一颗一磅重,一下子战胜了唯心主义。那篇课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神奇的比萨斜塔:原来塔还可以是斜的,还可以爬到顶上。老师还说,比萨斜塔是劳动人民中的能工巧匠故意盖成斜的,仿佛就是等在哪儿,让唯物主义爬上去战胜唯心主义用的。

中国的塔都是直的,而且不让爬,顶多上到两三层就会碰到“游客止步”的铁栅栏,想不畏浮云遮望眼一下都不成,更不要说扔铁球了。

后来长大了,看到新的说法,原来比萨斜塔并不是故意斜的,而且关闭了不让爬,而且伽利略也没上去扔过铁球。还知道了,爱迪生不是被列车员扇耳光打聋的,华盛顿没砍过樱桃树,富兰克林没在下雨时放过风筝,斯坦门茨没划过一万美元的一道。。。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8-5-17 12:35
恭喜群山兄终于大彻大悟了。可喜可贺

顺便问一句,山行往事还有续集否?
师母已呆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18-5-17 13:20
本帖最后由 龙血树 于 2018-5-17 16:20 编辑

再大一点,可能会想,原来新说法旧说法,也没有什么要紧

话说, 最后一个故事,英文版Steinmetz的故事,在2011年发表在《史密森杂志》: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h ... hr7905HRhMSK4fYu.99

当然,仍然称之为故事。不过提供了故事来源:Before long, the greatest scientific minds of the time were traveling to Schenectady to meet with the prolific “little giant”; anecdotal tales of these meetings are still told in engineering classes today. One appeared on the letters page of Life magazine in 1965, after the magazine had printed a story on Steinmetz. Jack B. Scott wrote in to tell of his father’s encounter with the Wizard of Schenectady at Henry Ford’s River Rouge plant in Dearborn, Michigan.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8-5-17 13:52
从记载看当年应该是有别人在比萨斜塔上干过这事,被栽赃到伽利略头上去了,伽利略光凭逻辑思辨就已经知道两个铁球会同时落地的。
作者: 勤劳工作的猪    时间: 2018-5-17 14:07
就当给孩子编的睡前故事,即使是假的,也是包含着纯真和善良等优良品质的灌输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8-5-17 14:24
你说亚里士多德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就不想着给自己设计身衣服。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18-5-17 15:00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5-17 14:24
你说亚里士多德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就不想着给自己设计身衣服。

猫帅这是和古希腊、古埃及杠上了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18-5-17 15:02
印象中你还写过一篇关于“斯坦门茨没划过一万美元的一道”的帖子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8-5-17 15:25
老财迷 发表于 2018-5-17 15:00
猫帅这是和古希腊、古埃及杠上了

就是觉得好玩儿

陕西带“仓”字的地名基本都是粮仓,当年秦国靠了这些大粮仓才有一统天下的能力。而且还是在占领了四川、修了郑国渠,扩大了耕地面积之后才行。想古希腊,福建那么大的地方,贵州那种地形。上百个城邦,每个才几千人。就能产生亚里士多德这么流弊的人物,真是了不起。
作者: 捣江湖    时间: 2018-5-17 17:18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5-17 15:25
就是觉得好玩儿

陕西带“仓”字的地名基本都是粮仓,当年秦国靠了这些大粮仓才有一统天下的能力。而且还 ...

不是只要有饭吃,有个聪明的脑袋不就可以搞某些 思想研究了吗?
从你的问题我又想到  浮力原理 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公式,如果有公式 为啥没有想到 类似 牛顿式的,宇宙是由数学写就的概念的问世。可以古希腊 领先中国文明几千年啊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7 18:52
龙血树 发表于 2018-5-17 13:20
再大一点,可能会想,原来新说法旧说法,也没有什么要紧

话说, 最后一个故事,英文版Steinmetz的故事,在 ...

是啊,那期杂志是纪念斯坦门茨100周年,我记得我贴过谷歌的电子版,,,就跟苹果砸牛顿脑袋一样,是个传说而已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7 18:58
肖恩 发表于 2018-5-17 00:52
从记载看当年应该是有别人在比萨斜塔上干过这事,被栽赃到伽利略头上去了,伽利略光凭逻辑思辨就已经知道两 ...

据说伽利略这个故事最早是他的学生记载的。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认为可信。后来对伽利略的研究找不到相关资料,也就是说他的学生的记载属于一个孤证。

伽利略应该在家通过我们初中那种小车实验就知道结果。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7 19:05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8-5-17 06:14 编辑

Franklin的雨天风筝实验还是有名的。没听说是假的。

Edison 耳聋的故事是他自己说的。不过不是被列车员打耳光打的,而是要掉下火车的时候被人揪耳朵给拽回来的。然后他自称感觉到耳朵里那时候有东西跳出来。改写成被列车员打耳光估计是为了表现 “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7 19:25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5-17 15:25
就是觉得好玩儿

陕西带“仓”字的地名基本都是粮仓,当年秦国靠了这些大粮仓才有一统天下的能力。而且还 ...

1,在古希腊同性恋现象广泛存在,据某些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和高智商行为有某些正相关性;也有说和某些“药物”致幻剂有关。
2,古文明的典籍是由中世纪阿拉伯文明收集和保存的,我觉得吧,不能排除阿拉伯学者在“转述”过程里加入,甚至假托古人来发表某些有悖于当时宗教信仰的东西,毕竟阿拉伯那会还是很牛的。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7 19:27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5-17 02:25
就是觉得好玩儿

陕西带“仓”字的地名基本都是粮仓,当年秦国靠了这些大粮仓才有一统天下的能力。而且还 ...

亚里士多德前面还有柏拉图和苏格拉底。这里面有差不多百年的知识积累。知识的传承有序,没有发生严重倒退的情况。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7 19:40
冰蚁 发表于 2018-5-17 19:05
Franklin的雨天风筝实验还是有名的。没听说是假的。

Edison 耳聋的故事是他自己说的。不过不是被列车员打 ...

美国一大学教授证明福兰克林的风筝用当时的材料,是行不通的,是实验方案而已。这在目前应该是定论。

爱迪生的耳聋,根据现代医学的推断,应该是什么疾病(好像是猩红热?)有关。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7 20:25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8-5-17 07:27 编辑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8-5-17 06:40
美国一大学教授证明福兰克林的风筝用当时的材料,是行不通的,是实验方案而已。这在目前应该是定论。

爱 ...


风筝实验哪里行不通。从来没听说行不通是定论。

刚才在油管上搜了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KzZxyc1oI

就那种简陋条件都能做到。而且现在基本上认为风筝实验解决了天电和平时地面所见电现象是同一种电的问题,直接催生了避雷针。你把风筝实验否了,中间就缺了一个环节了。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7 20:27
冰蚁 发表于 2018-5-17 20:25
风筝实验哪里行不通。从来没听说行不通是定论。

刚才在油管上搜了一下:

你看风筝是什么材料做的?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7 20:41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8-5-17 07:42 编辑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8-5-17 07:27
你看风筝是什么材料做的?


绸子。不管是什么材料做的,雨天里一样导电。水能导电,这个倒是定论。

而且你上面帖子的说法好奇怪。说Franklin没有在下雨时放风筝。如果没下雨自然不可能导电下来。问题是目前普遍认为还是在雷雨天做的实验吧。油管里的几个小年轻做这个实验,也是浇了不少水,来模拟雨天效果。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7 20:58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8-5-17 08:20 编辑

刚才通过 wiki,找到这个质疑。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 ... ite-experiment.html

wiki本身关于风筝实验的词条: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 ... ennsylvania_Gazette

我看完,觉得那个 Tucker 的质疑有点扯。而且他质疑风筝实验是根本就没做,因为他做的风筝没飞起来,不是没在雨天飞的问题。他又说用现代材料做的风筝,即使在雨天飞起来,也没导电下来。这个显然被油管的几个小年轻的实验否了。至于Tucker的风筝为什么没飞起来,那得看到他的风筝才好说了。他说风筝即使飞起来也飞不到足够高度采集闪电。按他这说法,那我们也不需要设计避雷针了。他又质疑Franklin 后来把文章里的 any one 给删了是造假的表现。他就不想想这种极度危险的实验是 any one 都能做的吗?Franklin 为什么不能出于对公众负责的心理删除了 any one ? 总之,这个Tucker 的质疑证据太弱了。
作者: njyd    时间: 2018-5-17 21:19
中国的斜塔有不少,我去过的有南京定林寺塔、苏州的虎丘塔,其他还有不少。
能不能上人要看设计和塔的完好程度,南京的灵谷塔一直都可以上人直到最高的九层,去年我还去爬过,六七十年代曾经封过最高的两层。另外爬过的塔有南京的鸡鸣寺药师佛塔,杭州的六和塔、九江的文峰塔、南宁的龙象塔。
作者: 关中农民    时间: 2018-5-17 21:38
,咱们的语文课本里面啊,太多这种假货了,即使道德说教,你也选些真的东西啊。还有司马光砸光,反正怎么看都象编的。
作者: 阿忙    时间: 2018-5-17 21:58
亚里士多德是唯心主义,伽利略是唯物主义?
这是什么时期的小学课本?听着像文革时期的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7 22:07
阿忙 发表于 2018-5-17 08:58
亚里士多德是唯心主义,伽利略是唯物主义?
这是什么时期的小学课本?听着像文革时期的 ...

80年代的小学课本有这种残余。上面我讲爱迪生那个被改写成列车员打耳光。改写背后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资本主义罪恶。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8-5-17 22:24
冰蚁 发表于 2018-5-17 20:58
刚才通过 wiki,找到这个质疑。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science/science-news/3308983/Benjami ...

冰姨你说啥呢?

阿波罗登月都是假的嘛~~~

美国人的西方人的,都是骗子!爱因斯坦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都是唯心主义的产物。
作者: 凡卡    时间: 2018-5-17 23:33
关中农民 发表于 2018-5-17 21:38
,咱们的语文课本里面啊,太多这种假货了,即使道德说教,你也选些真的东西啊。还有司马光砸 ...

砸缸这事儿司马光个老小子真干得出来,这属于破坏欲,砸坏东西而不落埋怨是多么爽的事情。
也不排除他想落缸下石但力气不够。。。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8-5-17 23:33
冰蚁 发表于 2018-5-17 22:07
80年代的小学课本有这种残余。上面我讲爱迪生那个被改写成列车员打耳光。改写背后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资本主 ...

给小学生拽这些真的是误人子弟, 亚里斯多德公认是经验主义者, 明明是科学的先驱, 迦利略确实是近代物理学的开创者。亚氏跟迦利略不是对立非黑即白, 柏拉图才叫唯心主义。要批就批他, 亚里斯多德太冤得慌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7 23:45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8-5-17 10:33
给小学生拽这些真的是误人子弟, 亚里斯多德公认是经验主义者, 明明是科学的先驱, 迦利略确实是近代物理学 ...

确实,亚里士多德只能说是思维有漏洞,有些影响因素因为局限性没有考虑到,从而造成推论的错误。这种局限性在科学史上总归会有的。但那个年代就这样,也没法说了。现在看一些80后和再往后的人说文革如何如何好的,要再来一次文革的,总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8 00:58
冰蚁 发表于 2018-5-17 20:25
风筝实验哪里行不通。从来没听说行不通是定论。

刚才在油管上搜了一下:

BBC拍过一个系列片《电学掌故》The Story of Electricity,里面也介绍过,法国人(我记得好像是布丰伯爵)的实验,验证了富兰克林的猜想。没人否定富兰克林对电学的贡献,只是说,他设想的风筝,当时的技术条件做不到,因此只停留在“科学通信”中。的确有当时的美国当地报纸报道过放风筝的“新闻”,但是当时报纸是以捕风捉影为长的,不足为信。再说一点,风筝下端连的是什么呢?一串钥匙对吗?(有一种叫闪电遗迹的东西,是雷电熔化的沙子)而法国人的实验装置,末端是用莱顿平。哪个是科学实验,我觉得挺明显。而且你看了法国人的装置,应该不会觉得陌生,但是也没人和富兰克林争避雷针的发明权。而且后来,美国人做的避雷针因为太尖,不怎么奏效,和英法科学家学习后,才改做圆头的(我忘了是哪看的了)。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8 01:09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8-5-17 11:58
BBC拍过一个系列片《电学掌故》The Story of Electricity,里面也介绍过,法国人(我记得好像是布丰伯爵 ...

上面给的 wiki 链接你后来读了没?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8 01:11
本帖最后由 七月群山 于 2018-5-18 01:12 编辑
燕庐敕 发表于 2018-5-17 22:24
冰姨你说啥呢?

阿波罗登月都是假的嘛~~~


两种观点:
1,法国人用长铁棍引下雷电,存储于莱顿瓶,验证富兰克林的猜想,即雷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个性质。
2,是富兰克林自己在雷雨天放风筝,自己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我同意1,认为2不可能;冰蚁兄同意2。
您呢?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8 01:20
冰蚁 发表于 2018-5-18 01:09
上面给的 wiki 链接你后来读了没?

我看过啊,这在《电学掌故》里都讲到了,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8 01:26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8-5-17 12:31 编辑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8-5-17 12:20
我看过啊,这在《电学掌故》里都讲到了,


那你怎么会对风筝实验这么多误解。风筝实验里也用到了莱顿瓶,你貌似是认为没有用到。风筝实验里风筝没有直接被闪电劈,而是吸引电荷。雷暴天气,空气里会有比平时多得多的电荷。所以你怎么会提出闪电遗迹这种问题?风筝实验里不用导电棒是因为有人已经做导电棒实验,结果被电死了。如果风筝被闪电击中,而Franklin 手指又恰好在钥匙那头,那Franklin 也要被闪电劈焦了。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18-5-18 01:32
凡卡 发表于 2018-5-17 23:33
砸缸这事儿司马光个老小子真干得出来,这属于破坏欲,砸坏东西而不落埋怨是多么爽的事情。
也不排除他想 ...


同意干得出来,是不是什么欲倒是不好说。我小时候还烧了房子呢,小孩子能做的事情超乎想象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8 01:35
冰蚁 发表于 2018-5-18 01:26
那你怎么会对风筝实验这么多误解。风筝实验里也用到了莱顿瓶,你貌似是认为没有用到。风筝实验里风筝没有 ...

是的,是有误解。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8 02:10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8-5-17 12:35
是的,是有误解。

其实很多刊物,包括美国这边的科普刊物对此实验都有误解。手头正好有一本给小孩的科普书。里面对该实验的描写也用了闪电沿风筝线传递的句子。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8 04:22
本帖最后由 七月群山 于 2018-5-18 04:43 编辑
龙血树 发表于 2018-5-18 01:32
同意干得出来,是不是什么欲倒是不好说。我小时候还烧了房子呢,小孩子能做的事情超乎想象 ...


我记得马未都说,当时的烧制不了大缸,是解决不了应力问题,只能烧瓮。缸是很晚以后(明清?)才有的。没缸,自然就没法砸缸。

补充:瓮应该也能盛水,也能淹小孩。有个请君入瓮,唐朝吧。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8 04:25
冰蚁 发表于 2018-5-18 02:10
其实很多刊物,包括美国这边的科普刊物对此实验都有误解。手头正好有一本给小孩的科普书。里面对该实验的 ...

当然,我还是相信BBC纪录片的说法:就是,实验是法国人做的;富兰克林没有放风筝。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8 04:39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8-5-17 15:25
当然,我还是相信BBC纪录片的说法:就是,实验是法国人做的;富兰克林没有放风筝。 ...

BBC的纪录片哪里有?给个链接我看看?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8-5-18 04:47
冰蚁 发表于 2018-5-18 04:39
BBC的纪录片哪里有?给个链接我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u844ZcCdU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8-5-18 05:17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8-5-18 08:00 编辑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8-5-17 15:47


扫了一眼,bbc 说了 lighting rod实验,提了一句 Franklin 是先设计了 lighting rod实验,自己没做,法国人做了。BBC否了风筝实验。这个存疑吧。但定论我觉得谈不上。毕竟从文献资料上还算是不少。美国国家档案馆那份里写明,

Priestley wrote that the famous experiment with kite and key took place during June 1752, and the present editors believe there is no good reason to doubt the correctness of this date.

你得找找 BBC这个论证的出处。另外,今天实验也证实电荷确实能够沿潮湿的风筝线传导。实验是可行的。

最后, BBC也没说Franklin的风筝造不出来。这种风筝又用不到什么特殊材料,人类飞风筝都上千年了。你这个风筝上不了天的出处何在?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8-5-18 13:31
龙血树 发表于 2018-5-18 01:32
同意干得出来,是不是什么欲倒是不好说。我小时候还烧了房子呢,小孩子能做的事情超乎想象 ...

烧了谁的房子?

这点很重要。

你要回答了,我就多说几句---你单开一贴吧。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18-5-18 18:38
燕庐敕 发表于 2018-5-18 13:31
烧了谁的房子?

这点很重要。


开了: 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hread&tid=70781

就等你说了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8-5-18 22:32
龙血树 发表于 2018-5-18 18:38
开了: 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781

就等你说了

去看吧。

也是点房子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