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康国雄口述:蒋介石“干儿子”罪名的由来 [打印本页]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12-4 14:42
标题: 康国雄口述:蒋介石“干儿子”罪名的由来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17-12-4 14:46 编辑 : S' m+ ~4 B4 f& ~

) t/ U1 k. z0 r( D$ l, j2 A转载本文只以八卦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7 {, X2 |) P2 n# [% {: T9 j" C4 O8 l0 u* j7 h7 U1 u

1 {! h! O5 x: O5 g% _( |与蒋介石初次见面/ v+ y7 M: x4 u! ]! h" }

' Y5 S! ~0 K& v8 ]) ?0 f! w我那个“蒋介石的干儿子”的罪名,是怎么来的?
0 l; N& d' S  }2 H1 I. V; ^7 x2 {! W9 Z
说来话长。$ ~0 s9 p, S( I; C& x1 h

1 j7 Y+ D8 O+ O/ Y9 `4 L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陪都重庆不断遭到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我父亲为了全家人的安全,在重庆南岸汪山上买了一块地(一个小山包),盖了房子,挖了防空洞。为了躲避大轰炸,家里很多人都搬到那里居住,我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也搬到了那里,我们兄妹俩进了汪山一所私立小学读书。
3 y( ^; a" l+ S7 p/ u4 w5 B& Z, S$ I: j# D& |3 k& t' G8 y' M
从重庆老城南边的望龙门渡口摆渡过江,就到了长江南岸,一条崎岖的公路,从江边蜿蜒而上,经过南岸山上的重要乡场黄葛垭(又作“黄桷垭”),再往前到达黄山——蒋介石和他夫人的别墅就建在这里。再往前到汪山,我家别墅就在汪山马路边上。
: ]6 H/ F3 l7 C2 e) F/ S6 M3 |$ U* q( J. u: R3 Q- D+ n3 T' k' P/ t
蒋介石当时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在国际上,他当时都是领导中国进行抗日战争的最高领袖。他在黄山有一处官邸——当时可能有汉奸告密,日本飞机曾经轰炸黄山,但炸弹丢到了汪山。人们都知道那是冲着蒋委员长来的。
/ N- O0 U9 H! G% Z1 x/ D4 ?1 ?- B5 c" i  F* G. `( r
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经常在周六或周日下午从黄山乘车到汪山,到了汪山,离我家别墅前不远,就双双下车,沿公路散步。
8 }, U* l! A0 c+ M' n/ n. w* S  l9 e, p/ w$ y" l2 Q
有一天,蒋介石夫妇二人在我家后山坡野餐,我家有仆人看到了,说:“看,那是蒋委员长!”
$ Z, S  ]1 L: M) B6 F' }, f$ J3 G, E6 h  @7 ~5 w
大人们站得远远地仰着头观看,我和妹妹出于好奇,悄悄爬到后山树林边去偷看。有几只警犬冲我们叫,被蒋介石的侍卫官制止了,5 W, w3 A5 X1 ]6 [9 s! L

1 t& Q0 q* W4 s( G3 |蒋介石夫妇见到是两个小孩,也觉得好玩,便亲热地招呼我们过去。并叫侍卫官把警犬牵走。我从小就不怕陌生人,大大方方地迎上前去,妹妹跟在我身后。, l2 m' L2 ?# O4 `

* w( c1 e4 X+ n: O蒋介石和宋美龄席地而坐,地上铺了一块白桌布,放了点心、饮料之类。蒋介石很和蔼地问我姓名,住在哪里,在哪里上学等,还给我们兄妹二人各一块点心,临别时,他还说:“小朋友,我们下次来,再找你们玩。”
7 b& U0 f) a8 x' Q- ]% D# C7 l% m+ x0 z! N+ @* D
这就是我和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
+ r' ], u0 c- ?' k$ K& |4 V$ A% }/ P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12-4 14:43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17-12-4 14:46 编辑 7 Q/ F9 V6 Y; g: U6 R' X2 X: V

. `' c) t2 c/ o$ a# }同宪兵赌气,蒋介石以为我病了
3 v# s; L' w) H. ~/ i7 y! k8 |+ Y* V/ T& H' q4 `9 b) g
从这次之后,蒋介石每次来汪山散步,经我家门口时都要叫上我,蒋夫人同来时,也会叫上我妹妹,让我们陪他们散步、聊天。
2 G: k9 d" c' ]# L  i4 `: W& n! n; `% c
我妹妹第一次被宋美龄牵着手散步后,发现手上留下了很好闻的香水味,到处给别人闻:“蒋夫人的手好香啊!”
! K/ w' T9 `2 @& a5 D( O4 `4 i! b3 [: g
后来,蒋介石来汪山叫上我陪他散步,几乎成为惯例。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每次散步到我家们口时,都用很重的浙江地方口音叫我“国雄,国雄”,侍卫官马上跑进我家来,叫我去陪蒋委员长散步。
' I9 y+ {4 U! y# B& P2 l& U- U  Z/ j" P" d$ g, O( d$ K' Q
从此,只要看到有宪兵在马路两旁开始站岗放哨,我就知道他们要出来了,我就会主动站在我家前面的花园里等着。" D) S) W  L' T1 z. k: E# |' n

- K* A# T/ F5 ?( M5 p; }: D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我家花园玩,看见宪兵又开始在马路上站岗放哨了,我就对他们说:“一会儿蒋委员长就要出来了。”
7 S! W( ~9 e# [) p8 `7 G
3 ~: t/ v0 `% j2 |6 j& N' M过去在这一带站岗的宪兵都认识我,也都知道蒋委员长和我的关系。对我也很友好,不巧这次在我家花园前站岗的宪兵是新换的,他不认识我,他听我和别的孩子说蒋委员长要出来了,就很粗暴地向我说,等一会儿委员长出来时你们不许乱叫。我听了之后很生气,我想你知道什么?我和委员长是老熟人了!我也没理他。
2 p5 |3 B4 C) ?% Y/ C; B- T1 \& b- C) Z8 @" P4 ~  V: X
那次正巧蒋介石和蒋夫人不是来散步,只是坐着一辆敞篷车经过我家门前,我照例大叫了一声“委员长”,蒋介石抬头一看是我,笑咪咪地把帽子摘下来向我挥动。车很快就开过去了。
) f6 B5 A, ^9 Y
9 q6 d+ Y$ U6 ^( g: g# v可是这一下惹恼了那位宪兵,等蒋介石的车一过去,这位宪兵就对我嚷嚷道:“我刚才跟你招呼了,委员长来时不许向他乱叫,你还敢乱叫,下次你再这样,我开枪打死你!”% \$ s) C2 }" e3 M2 |

2 s- g, a7 {: o! ?1 X$ P) X我当然不敢做声,扭头回到家里。可是我心里并没有服气,我想报复他。0 L$ Y. F  U: P2 v+ P

# `5 S' Q, C. e/ k+ e从那天起,我只要看到宪兵站岗,估计蒋委员长又要出来了,就有意躲在家里不出去。接连有二、三次,我都没主动出去。' t6 ?5 W, i# h3 U$ c
- G8 X" q1 x9 G; [/ [3 M
终于,有一天,一位侍卫官到我家来找我,说委员长来了,在马路上等我,问我为什么不出去,是不是生病了等等。我就把那个宪兵威胁我的事说了。这位侍卫官说,我去告诉他们。以后这批宪兵就换成了熟面孔。, U3 a6 e5 l/ s' V2 I2 @

1 I, b# [. f$ S+ e* Y; r8 w' d, m从此,蒋介石又跟过去一样,叫我和他们一起散步、闲聊。: X' M0 q- N4 e, g9 ~

! Q! N0 K9 m* D, l) s0 i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12-4 14:43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17-12-4 14:46 编辑
" ?! n6 E* M; Z" _- {5 A
5 c- y/ Y. r: F( |' k' i“哦,你是康心如的儿子!”6 ^5 x# ?0 I9 ~8 h3 C) P8 p

" d* r$ M3 z4 H- X在和我闲聊中,蒋介石最喜欢提的问题是老百姓生活方面的,我虽然只是个小孩子,但是平时听大人们讲得多,家里有仆人,有厨师,在汪山还专门请有两个“大班”(轿夫,除抬轿外,还做些杂活),他们的家一般都在乡下,有时家里人还要到乡下去赶场,因此对老百姓的生活情况我多少有些了解,居然能答得上来,这使他很满意。他还经常让侍卫官给我送一些从印度加尔各答空运来的水果和糖块。
( u) N% h: i& J
( M( |2 O9 p: T3 b4 x0 O5 g6 }1 m有一次,蒋介石听我说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就关心地问我平时找什么医生看病。我告诉他,家里主要是找一个叫周伦的医生给我看病,周伦是留德博士,因失恋曾经自杀未遂,留下残疾,但医术很好。" y: ^3 m' C7 m2 P
! T" o+ }/ r: x8 A3 q4 R4 V1 l
不久以后,有一次周伦对我说:“国雄,你还把委员长的孙儿给我介绍来了!”8 @$ k; e( R7 i5 r9 p

' D& y! [" D1 c  q5 i原来,有一天,有人带了两个外国人模样的小孩到他的诊所看病,他一看是两个洋娃娃,有些奇怪,一问,才知道是蒋经国的儿子,他问他们怎么知道他的诊所,回答说是听康国雄介绍的。
8 F6 y  f0 V: u2 U( L' K! [+ ]$ \8 n7 h5 A! S. p1 D
就这样一起散步许多次以后,蒋介石偶然想起问我,你姓康,你们家与康心如什么关系?我答道,康心如是我的父亲。他这才恍然大悟地说,
) f% s. `; I: y8 g7 e0 K; e  @7 Z2 g' _2 |$ t
“哦,你是康心如的儿子!”
7 o. I) |# k1 I' B) ]+ K% |; e+ O+ p4 T+ L! F& t
那时,我父亲在重庆独立经营美丰银行,对发展繁荣西南金融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影响很大。1939年,蒋介石指定我父亲担任了重庆市第一届临时参议会议长,任期四年。父亲一直不愿参政,因为蒋介石的指定,他才出于无奈连任了两届。在任初期,我父亲曾上书蒋介石,提出建议:为了领导全国抗日,应设重庆为陪都。蒋介石非常欣赏,曾两次召见我父亲和他面谈。
$ Y4 G4 o6 D) C+ T4 ?: o% @# t: Y1 F* r
1940年9月,国民政府正式发布命令,定重庆为陪都。4 s* x# F) ^" \0 I- u0 m% _

- [/ u, X+ @6 ]+ S6 X当时学生中,流行请人题写纪念册留作纪念的风气。我想,跟蒋委员长这样的最高领袖认识了,何不请他也给我题写纪念册?4 }$ ?3 d' ~' |9 s2 _
- i& m: ~& E) R- b- ]/ _. e
我也和大家一样有自己的纪念册。有一次,蒋介石带着我散步时,我向他提出请他在我纪念册上题字的想法,他欣然同意了。
, L9 p# ~5 G3 p- K1 I
  Z0 w. b4 r; k) l. {) P" j* q我根据他的交待,把纪念册交给他的侍卫官。) i: ~4 k7 g, k2 t+ f6 S
5 Z( E0 ?7 K: K/ g' X
不久,一位侍卫官专程给我送回来。纪念册的一页上题写着:“国雄贤侄,立志有恒”,下面落款是“中正”。
5 Q( m+ _% h1 q$ a& D4 r, `- A0 G
0 n" A- {9 p8 s8 e% \7 Y% @7 S8 ^后来在1951年,我离开重庆时,为了我的安全,母亲硬要我把它撕毁了——因为那时蒋介石已被称为“蒋匪”、“人民公敌”。  ?4 L% z; Q8 y$ w  b6 E" l

9 O" M- N) j9 Q# M' I在我的记忆中,蒋介石(或者和他夫人一起)在马路上散步时,从来不回避行人,更不会驱赶行人搞戒严什么的,在马路上来往的人可以照常行走,最多有侍卫官招呼人们靠边走,让开马路中间的道。因此,沿途总有人停步观望,还有人脱帽鞠躬,甚至或喊万岁什么的,蒋夫妇二人也微笑点头或摘帽致意。* k- x: z# _7 [  b. R  \3 V1 ~
( k9 \) j  @6 f! D$ L' P9 l' ~% |
1942年,国民政府为了争取对中国抗战的外援,宋美龄曾只身去美国,呼吁美国人支援中国的抗战事业,还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轰动一时。蒋夫人从美国载誉归来后,蒋介石派一位侍卫官给我送来一件从美国带回来的小礼品,一支51型“派克”钢笔,还附了一张名片,比通常的名片略大些,什么头衔都没有,就是中间有“蒋中正”三个字。我一直保留了若干年。1953年,我在天津南开大学念书,一次划船时,钢笔不慎失落在河中。也幸亏丢失了,否则在以后的几次政治运动中,它只会给我带来麻烦。
/ T/ \. v$ h0 d. `# J3 }. s$ y% c
$ Y* E9 w, J. {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12-4 14:44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17-12-4 14:47 编辑
# p. s2 C; k5 ]6 F1 B% t; @1 d5 o: j
到黄山官邸作客' \) K6 Y- }+ W( l. I# L# D
! r: q. A7 w2 L9 p, ^$ i
有一次,蒋介石约我在某天傍晚四五点钟去黄山他的官邸玩耍。$ |! d7 f' @6 ?  _$ y7 r' T

' w8 H$ ?9 x7 l/ I; [9 o" q按约定时间,我一人步行到黄山。卫队问我找谁?我说是委员长约我来的。卫兵打了电话进去,没多久,一位面熟的侍卫官出来,把我带进一个大房间。. `" I- c  m! C0 _4 F
0 q; ?3 @: {: B0 L: N' M4 j
房间里,好多人正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吃饭,我一看,都是蒋委员长身边的侍卫官,大家都认识我,纷纷说:“国雄来了?”
0 f3 o  K, H, o5 ]7 V( o$ o! Q5 Z9 X- A
只有一个瘦高个子我从未见过,他站起来,给我的印象是比那些侍卫官都要高。他叫我坐在他身边一起吃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胃口很好,一边喝酒,一边吃菜,谈笑风生。许多侍卫官都向他敬酒。
% v% V, Y/ |' @/ t# a& U& e- D! [$ x' u: ]$ T5 }# X& s! k
他问我:“你该叫我什么?”他想了想又说:“就叫我蒋二哥吧。”
/ Z& Z7 w8 y" `; l4 s. l, r: N8 }* H  e
我当时并没意识到这个称呼的含意。/ V2 \) u: Y% R0 h* r* {3 L; x, {

6 w" j6 S$ Q# B- E; Y饭还没吃完,他对一个侍卫官说:“你打电话,问爸起来没有?”他接着说:“转告一声,国雄已来了。”
& q+ ]3 v6 ?5 a! s# l/ q, \" ]% Z1 ~  r7 m1 c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他是蒋委员长的二儿子蒋纬国。
; i5 @. r/ f) s( J% V+ W$ d% D( H6 i" U( ^. P8 O* u
在餐桌旁边,我看到一个炮弹摆在那里,觉得很稀奇,就拿起来玩,一看,原来是个炮弹式的手电筒。他笑着对我说:“好玩吧?”我直率地回答:“好玩!”
8 W/ P- g. Y; t  s6 Q
; N! d& ]; y4 ]. x9 l5 p! ?- }侍卫官打完电话回来说:“委员长起来了,叫国雄上去。”蒋老二马上站起来对我说,“我们走吧!”
9 p* a: `. n/ |; o
# g" Q$ F. d1 c4 X/ C  e& a# b我跟他一起离开了餐桌。他拿起那个手电筒,带我出门,往更高的山上走去。1 Q) c+ v7 w/ U; i+ q" z, I
4 M2 t1 ]: Q$ c' U4 D3 F+ d
到了另一个二层楼房,开门进去,在一间不大的客厅里等候。我就东张西望地看,看到房间里只摆着几张普通的沙发和椅子,桌上摆了个不大的收音机,墙壁上挂了一些画,整个陈设显得很简陋,比我家的差远了,那个收音机也比我家的落地式收音机差多了。
- \+ ~" }% d8 }: Z
6 v5 ]! A2 V* Q0 W不一会儿,蒋介石从楼上下来了,高兴地与我握手,问我身体好吧。他浓重的浙江口音,我还能听懂。1 B+ W8 [7 d$ f' H. s
4 H* ~( j& ^; W
一会儿,又开出一桌饭,我们三人一起坐下吃起来。是四菜一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盘很酥烂的蚕豆,豆子外形很完整,可是一到嘴里即化了。菜的味道都很淡,再加上我已经吃过了,所以我吃起来觉得实在没味道——后来我在台湾见到姐夫,姐夫还笑话我说:“记不记得?当年你到蒋介石家去吃了饭回来,我们问你好不好吃,你说不好吃……”) b8 j/ i" M, A! s8 Z: @( b8 f# P
* n6 U! w: m: z! G3 F/ f4 j
饭后,有一盘煮水果,以后又上来一盘新鲜水果,我与蒋老二各吃了一个。) V) [) o# m6 A" @: ]  H7 n

1 A0 ]6 N) d0 ^' u. m饭后我们又一起回到客厅聊了一阵,蒋介石还说,下次找个摄影记者来给我们照张相。后来说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并对纬国说:“你送他回家吧!”
5 f7 n0 O1 f6 i# H- H8 G! O' k6 \" r, v, l
我和委员长拉拉手,临别时他说:“下次再来,我找一部电影来演演。”
5 G+ }! N3 G1 R2 x& a
8 w# w2 m6 x; q7 l# h/ h——不过,后来我就进城上学去了,没有机会再见到蒋介石,他说的电影我也就没有看成。
9 s8 d& X7 i, B* Y/ K
; E; y9 Z. D" h下山后,纬国自己驾车,把我送回汪山家中,他还在我家客厅里坐了一会儿。当时,父母都不在汪山。一位亲戚老太太出面陪他坐了一会。记得他在我家客厅里巡视了一番,问了一下我家住房的情况,观看墙上挂的各种字画。随便聊了一会,最后他说:“太晚了,我走了。”才驱车离开。+ x! T2 G, d. T) Z, F
' v- A. w# Q9 J  M% \/ X; U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12-4 14:44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17-12-4 14:47 编辑
% B9 `* `: H$ b! Y
* H% s$ Y& i* _' v$ }" D我成了“汪山要人”
6 X* a% Y! c7 j% ?# P& A) s( t9 Q+ j
后来,我因为考试不及格,被南开中学除名,苦恼中,曾想去找蒋介石通融,到他任校长的中正中学去读书。5 p4 u7 [1 ^% P/ T4 p

8 Q+ c/ F& h5 X. h, z" Y+ F& A父亲听说了,把我找去痛骂了一顿,说:“你居然异想天开,去中正中学!委员长在那里当校长,你去了,有他作后台,岂不是更不好好读书了?”此事遂作罢。
* L4 M* e: G, b2 v6 y7 S! e3 ?
, s, u' p; v: |/ Y+ m那时我与蒋介石的交往,已经引出一些趣话。
$ u# j- L, L) @! c3 X5 J9 H
9 g# X* o; l* o8 a, s我父亲与监察院长于右任关系很好,于右任和监察院的一些人常来我家玩,有时他们见到我,就开玩笑说:汪山有两个要人:一个是张季鸾(《大公报》总编辑),一个是康国雄;别的人到黄山官邸去见蒋委员长,侍从室都要打招呼,叫自己看表掌握好时间,一般不能超过半小时,只有张季鸾和康国雄去,侍从室不限制时间。
# D; z5 s2 ]2 W+ N3 D- t5 J5 u3 w
9 h9 h0 W% L& k0 g- i* r我父亲的一些同事还对他开玩笑说,你儿子比你有本事,委员长要见你,是给你下条子;委员长给你儿子送东西,是递名片……5 ?# c/ r' D! e/ ~

1 S! ^6 T$ l. A, @% x" X* y其实,当时我不仅同蒋介石,还同其他一些名人、要人有过类似交往。
+ g" q5 z/ \: G4 W0 M* `( m& o/ r5 P3 l' e
有名的川军将领,人称“范哈儿”的范绍增,常来我家找我父亲玩。他一来,我就约上侄儿等小伙伴,拿上刀刀枪枪,跟他玩打仗的游戏。有一次,他把我一个侄子手中的棍子缴下来了,我那侄子哭了起来……多年后,我在北京遇到他,他还高兴地提起那些事。
+ R$ y' ^1 t/ T% e+ P; Q  k; ^! _8 Z4 d* m8 f: V6 y
上海有名的帮会头领、“海上闻人”杜月笙,也常来我家打牌,我叫他杜伯伯。我在南开学校上初中时,有一次为抗日募捐,我还跑去找杜月笙。那时他住在重庆城里打铜街交通银行,我请他为抗日募捐,他说,可以,但要等他秘书回来办。我说,你就随便开张支票嘛。但是他一再说要等秘书回来。那是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因为住校,必须赶回学校,等不及了,最后他从身上摸出一张支票给我,我还嫌钱少了,要他再开一张,他说那只有等秘书回来了。我只好回了学校。结果公布出来的募捐数,我的成绩最大,杜月笙那张支票数字最高。
7 L: J- S% }8 @+ `) [! C6 d
7 N6 `# ^8 E) k2 r; ?  P1 Q后来我跟父亲说起这事,奇怪为什么他一定要等秘书回来开支票,我父亲说,你真是胡闹,你不知道他不会写字吗?他只会签“杜月笙”三个字,你硬要他开支票,不是为难他吗?. ^1 F( ]5 L6 S' b( f

% Z  J0 \, M3 X8 ?父亲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是清朝末年参加同盟会反清斗争的老友,又是陕西同乡,私交甚笃。抗战期间,于右任全家(包括女婿屈武)在重庆住在我三叔康心之家里,也是我们家的常客。当时我和妹妹虽然年幼,但对于老伯印象很深。因为他很喜欢我们,每次来我家,总要逗我们玩笑,我们还爱抚摸他的大胡子。
0 B% M* f5 l" h
1 L. c1 B0 i7 A" e- Z/ I2 u4 M因为于右任的关系,杜聿明、关麟征这些陕西籍将领也来过我家。杜聿明还送过一把日本指挥刀给我父亲,是他在抗战胜利后参加日军受降仪式后带回来的,那上面还留着血迹,据说可以避邪,有段时间挂在我父亲的床头。那时有人说,于右任当大官却没有袍子(皮袍),我父亲说,他哪里没有袍子?最好的皮袍子他都有,他的袍子全都卖了,因为黄埔军校成立时,他要送一批陕西青年(其中就包括杜聿明)去广州投考黄埔军校,把袍子卖了给他们作路费,所以有人称杜聿明他们叫“袍子将军”。杜聿明他们对于右任也十分恭敬。久了不来,于右任就会念叨:“杜聿明娃好久没信来了……”
" A: M! V6 O- N0 ^3 M) Q9 I( O5 q2 o8 B% j; k+ a5 t' _
此外,张群也在我家住过,经常来往的还有何应钦、谷正纲、谷正伦等。有一次,何应钦来了——听说他不愿在外边跳舞,我家为他办了小型舞会。我父亲把我叫到客厅里去,说:来,给你介绍何总长。
) w) H6 c6 A6 G- j) ?( H/ g
0 S& u3 r8 m, @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但我从小胆子大,“不诧生”(不怕与陌生人说话、接触),不怕与成年人交往,所以蒋介石喜欢跟我交谈,因为许多官员在他面前害怕,什么都不敢说,我却不怕,他问我什么我都直说。因此他很高兴。
2 V2 T; }& l  J6 W4 F  A3 D& k  y9 L! R3 X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12-4 14:45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17-12-4 14:47 编辑
* J# g" D0 C$ ]* p0 J$ m) U3 l! u, r  X
与蒋介石的最后一次交往+ n" J( s" v# b; r2 d- f6 ^1 [

/ {9 C$ b: C8 N- l8 Y: K; O+ K7 P我最后一次见到蒋介石,是在1945年。3 R7 Y- P6 |: U" V; S
) Y) H3 E' s; Q, Y. Q) {) }* ?: e7 N
当时因为长期生活于战争环境,同盟国,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美国陈纳德飞虎队,以及日本空军“神风”敢死队等等,都是我们少年学生议论的话题。我佩服那些军队的英雄,我读不进去书,想去参军,远离家庭那些“管教”我的兄长们。
; N/ ~; [3 d; h* _  U3 q& d9 y
# N8 y! w" T5 N+ K: n; r一天,我看到“空军幼年学校”(简称“空幼”,当年设在成都灌县)在重庆招生,我去报名,未获批准——因为要小学毕业文凭,而我没有。" @1 ?  Q' ~& d; Y! X

+ ?8 I5 M6 P9 e% }! O我当时就读的广益中学,坐落在重庆黄葛垭山上,与蒋介石的黄山官邸有公路相通。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与三位同学从学校步行到汪山去玩耍。
- m' J* \  w/ t
6 f( }# n9 Z8 d: _" [在路上,突然看见,每距离两三百米有一个宪兵站岗,我明白蒋委员长要出来了。我告诉同学说,我认识委员长,并和他很熟,同学们不信,以为我在吹牛。* _5 _- T0 L5 T. k1 i
" F$ H8 @. b' k5 k
不久,从远处开来三辆黑色小卧车,我对蒋介石的车很熟悉,一看就知道这是委员长的车队,当汽车擦肩而过时,我叫了一声:“委员长!”
2 d1 d) X1 [% a/ E( H, l& f% y( [! q/ w5 D3 I3 D
车队一下就刹住了。同学们吓得脸色都变白了,以为我惹了大祸。, @0 u! N" _1 G1 r2 v0 w  O4 W

7 C, }' C5 L' G  H2 }  }中间一辆车门开了,出来一个穿呢子制服的侍卫官,跑过来问:“你们中间有康国雄吗?”
8 z& a# e, N. N( g% L) l( X2 u' m' E, `& b6 z% n3 N& M# H  I
“我就是。”我敏捷地回答。
5 X2 X3 @& I1 O+ q' W) n
" x9 M+ y$ k* \  }" ~% z他说:“委员长要你过去。”
8 D+ q3 @/ r7 s! ]
$ ?9 K0 }- Y0 b5 I' E! f我就小跑过去。蒋介石对我的声音很熟悉。我跑到车门口,见他坐在里面,他问我上哪儿,我说回汪山。他说:“可上车来,我送你去。”我说还有三个同学。他说:“让他们都来,一起走。”7 R/ V3 D$ ]1 I5 M0 @

) C1 t7 s0 T+ s$ l$ m, Y6 g同学们远远看着,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我招手叫他们过来,他们才如梦初醒,跑了过来。于是,我们四人都上了蒋介石乘坐的那辆汽车,中间还有一排活动座椅,他们三人正好坐下,我与蒋介石同坐一排。2 f1 Y7 l, z9 h( P

" ?, j/ k7 l3 d* x! z  D8 e在车上,我告诉蒋介石,我想考“空军幼年学校”,因为我没小学毕业文凭,不让我报名。他说,没关系。他马上对坐在司机旁的一位叫余滨东的侍卫官说,你带他们办一下手续。余满口答允,当天是周六,余要我们下周一到重庆曾家岩蒋委员长官邸找他。
( E2 U0 ^# q* D& |3 p/ q, L% N4 ?" `. K: R' ~
车队到达汪山后,他与我们一起下车,像平时那样,与我们一起在马路上漫步。走完一段后,他说:“我不送你们了,你们自己去玩吧。”! N& A0 f; X% w2 W( W

, i. v8 n/ _/ }3 u, R3 j9 a# k+ |我们四人欣喜若狂,一路上又说又笑地到了我家。同学们说,没想到你与委员长关系这么好,我们起先还以为你在吹牛哩!
: l  l8 t' Z; n7 [$ m% j2 Z+ t: k# C2 a: M" ?$ o& o
到了下个星期一,我们四人一起去曾家岩蒋氏官邸。找到余侍卫官后,他当场与“空幼”招生委员会邬主任通了电话,然后带我们四人到空幼招生委员会报名处,他向邬主任介绍说,他们是蒋委员长介绍来投考的。并把我们没有小学毕业证明书的情况作了介绍,这样一来,我们报考的问题就解决了。让我们填了表,并约定时间进行了身体检查。3 C6 k9 }$ E4 d- z
8 j3 O5 r* ~/ {+ \+ o
不久,我收到“空幼”录取通知书。从此我就不再上学了,等着去空军幼年学校,并且做起了开飞机上天的美梦……5 u8 B0 I  U" A1 t! \
, B* ^9 v1 u0 J/ P1 T6 T) s
当时父亲不在重庆。因为美丰的分行很多,他自己每年都要去查账,带上秘书、会计,每一家都要查到,东线西线,到广东啊,川北啊,山西啊,都要去查账。我父亲是很能吃苦的。母亲托人把这事通知了父亲。父亲给我寄来一封长信,臭骂了我一通,说我不好好念书,异想天开想从军,信中还说我“居然还去找蒋委员长疏通”等等。但是,当时父亲已对我有点无可奈何。" h, `6 \0 Y$ Q- q0 b. b
1 k9 E/ P1 F: q7 N* \
正当此时,日本无条件投降了。“空幼”学校原定8月底到灌县集中,由于日本投降,集中日期推迟到9月。
* _* s! B/ C* G8 p: X6 T
6 c, T" q" n6 B+ ~" }父亲正好于8月上旬返渝,对我做了许多思想工作。他说,既然战争结束,已无仗可打了,再去当兵就没有意思了,并说今后主要搞经济建设,还是应该留下来读书,不要再去“空幼”了。
( A8 F9 D+ X& G. ]1 {% q$ R( A% M2 E- Q* ~1 g; f
我终于被父亲说服,打消了去“空幼”的念头。
5 |) n* ]& d' @. C% `  f. m( |& Z: f
与我一起报名的那三个同学,有一个体检时被淘汰,另外两个都考进去了——而这后来就成了他们的一项“反动罪行”。3 d6 {+ H* F' D( Q! u8 j
) C- ?. R: O6 h! u+ |$ z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12-4 14:45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17-12-4 14:47 编辑
6 H3 _0 P* q* Z4 O
7 X( g* t1 t) q$ Y+ q+ E4 P/ E蒋介石最后一次问起我  |* n2 t& }" e2 r# M
+ v2 f4 v- Q8 p* h
1946年,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那次大会排斥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也认为是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大会而拒绝参加,因此后来被称为“伪国大”。我父亲以社会贤达的身份被推选为那次“国民大会”代表。
" `) n+ Z& R# c% J' H, D( c: |1 P" u9 P1 u* P
开会期间,蒋介石见到我父亲时,还问到我。他说,他去“空军幼年学校”三次,查名单,没有找到国雄的名字。我父亲解释说:“因他身体不好,被淘汰下来了。”蒋介石问我在干什么?我父亲扯了个谎,说我在大学学经济。蒋介石连声说:“那也很好,那也很好!”( R& [* V5 i/ ?  P5 Q

; s% G6 T" o. A, N4 K1 b4 w" Z" b——我父亲当时的回答,虽不是真的,却是他内心对我的期望。然而他从来不逼迫我去做什么。他对父母亲孝顺,对儿女也是尊重个人的意愿。1950年,我考上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时,他的确得到不小的慰藉。5 h1 H" W% o) O, _8 i( C
% f% a& I2 X9 t5 q
1948年4月召开的“国民大会”上,蒋介石当选总统。我父亲发贺电,落款是康心如率子国雄敬贺。: q% g8 z8 X' X3 _' |5 L- V
% F, i. |$ r' f
蒋介石最后一次问起我,是在1949年底,蒋介石离开大陆前夕,经过重庆,他自己已没有汽车,由当时的重庆市市长杨森出面,征用了我父亲的私人小卧车。蒋介石乘车时,和我家司机聊天,得知车主是我父亲后,还向司机打听我的情况。
& f0 b' O5 [% ^. k; Q" Y) p3 v" @- {/ q0 ]: d! v1 q  u+ h) c* Y
后来司机回来了,还给我说,蒋总统都还记得到你,还问了你的。
, x$ Q/ |! j& N  w1 C; s7 M
3 R# \) ]; X; Y我与蒋介石交往的故事,发生在我的童年时代。当时我年幼,什么都不懂,我自己或亲戚朋友都没觉得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一个小孩子顽皮捣蛋引出来的故事。
! Z# w0 w. x  ]5 ]1 t
' q2 }, R1 z5 t8 J7 P2 D( M我对这段童年的历史毫无羞愧和后悔。我认为,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这是一段很有趣味的美好回忆。就跟每个人都有的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一样。$ l& r4 j9 j1 c6 q$ v" s% I2 s

6 g( i: s# q5 x. C8 B, y可是,谁也没料到,这样一件与政治完全无关的事情,在50年代以后,却被无限上纲,影响了我一生。50年代初期“忠诚老实运动”中,我就把这件事毫无保留地,一清二楚地交待过了。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这一段发生在童年时期的插曲,却牵连着我的个人前途,我为此而受到的打击和歧视,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顶点,身家性命几乎被毁……% `( i5 C) E* _

) d4 t, C  ^4 D- N
作者: 一无所之    时间: 2017-12-4 15:26
总感觉像读库上的
作者: cloudian    时间: 2017-12-4 23:21
唉,为人耿直就是这样吧 -_-|| 建国后就应该这么说:“蒋匪抢占我家房车,欺侮我家上下,还要拉我壮丁参军,我们全家含恨在心,忍辱负重,阳奉阴违,坚决抵制,终于盼到了解放军到来的那一天……”) t1 l, X; j; o9 j( f# ~
# Q- z% {5 v$ @: Q+ o; N" I, M
——话说回来,这家人为啥没去台湾 -_-|| 也是耿直?
作者: dozhou    时间: 2017-12-5 04:10
包子 发表于 2017-12-4 14:43, f( m7 E  B( O% L9 T) o* f
“哦,你是康心如的儿子!”( R1 k# E+ m! t( [( y

, _3 |2 _: c# j% {$ T在和我闲聊中,蒋介石最喜欢提的问题是老百姓生活方面的,我虽然只是个小孩子 ...
5 c1 j( G9 n* G: ^3 L0 Y+ W
王亚樵泪流满面,俺派人行刺的时候,咋赶上这么多警戒呢!
作者: dozhou    时间: 2017-12-5 04:50
包子 发表于 2017-12-4 14:45
1 D8 I% e; ^, }1 v9 S4 O" v* T9 A1 p蒋介石最后一次问起我
& O9 j' N" J( o6 D: q3 Y$ _; k) i9 x
1946年,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那次大会排斥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 ...
% D% b, Z7 h4 S) p" J. t
一百个人眼中可以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眼中也可以有一百个常凯申,杀人如麻的蒋公,到他所谓干儿子口里成了这番模样,也是没谁了。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7-12-5 07:26
dozhou 发表于 2017-12-5 04:50
+ v/ I) [$ c3 w; ^+ j6 k一百个人眼中可以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眼中也可以有一百个常凯申,杀人如麻的蒋公,到他所谓干儿子 ...

$ h1 o0 x& @2 L2 v蛮正常,人的记忆本来就是不可靠的,儿童时期的记忆就更不可靠;另外他当时能接触到的也只是局部而已。
作者: snail    时间: 2017-12-5 08:30
dozhou 发表于 2017-12-5 04:50
/ f9 n1 `1 N0 p8 m一百个人眼中可以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眼中也可以有一百个常凯申,杀人如麻的蒋公,到他所谓干儿子 ...

4 ^3 ]) d! A& w" {1. 别忘了他是大少爷出身;; _9 s+ q$ O7 M: `$ `* j" m( ]
2. 由于他强调过他小时胆大,不认生。在空一格眼中,他就是最好的放松心情的玩具。. ]! S$ ^1 R- L  t# d$ [5 c9 H
3. 最后记住,编辑的文字功力不是吃干饭的。, x) b0 h& A) O- v0 S- {4 S6 t1 i

作者: 大圣王    时间: 2017-12-5 23:57
本帖最后由 大圣王 于 2017-12-6 12:33 编辑
( J9 @+ m) _  K
cloudian 发表于 2017-12-4 23:21
0 q, `  h, J. W0 j0 w唉,为人耿直就是这样吧 -_-|| 建国后就应该这么说:“蒋匪抢占我家房车,欺侮我家上下,还要拉我壮丁参军 ...
0 N* p' s$ }& `8 `' D- T0 n
5 B: B  c/ F, c- M  D) s# i$ i" ]
自行脑补周星星同学《唐伯虎点秋香》的打架子鼓时的唱词
; I; z$ G  ~' F4 A禀政府,小人本住重庆的城边,* j; k. y7 j3 h
              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A3 O1 t8 I- t3 |
             谁知那蒋该死他蛮横不留情,勾结美帝目无天
3 }6 X3 E' R/ L. L) o5 P             占我大屋夺我田0 l  D. f9 i8 P; S
             我爷爷跟他来翻脸惨被他一棍来打扁" z( I8 G6 _0 |
                 我奶奶骂他欺善民反被他抓进蒋府强奸一百遍一百遍
' V8 I* Z0 D; y7 c' r           他还将我两父子逐出了家园流落到长江边) U! Y  d# w$ X+ K0 u9 }  Z
           我为求养老爹只有独自行乞在庙前  T' N5 I+ i; `' L1 K4 D
           谁知那蒋该死他实在太阴险
8 U* W9 K+ x6 e7 f2 x8 K& Y          知道此情形竟派人来暗算1 r1 D% g- Y6 \9 h5 q$ I; v' |
           将我父子狂殴在市前
4 W$ X; t9 L6 ~  y! Z- ^            小人身壮健残命得留存
8 s, L! D) T- w; D7 j             可怜老父他魂归天此恨更难填0 \7 {2 x# f2 r- p
          还要被拉壮丁赴前线 。。。。。。。。。。。。。。
作者: dozhou    时间: 2017-12-6 03:06
snail 发表于 2017-12-5 08:30
7 S# b- D2 Y" X4 t1. 别忘了他是大少爷出身;+ V9 t6 p4 S! f1 o# m# o
2. 由于他强调过他小时胆大,不认生。在空一格眼中,他就是最好的放松心情的 ...
# M+ q5 h; L8 ~) W* ?5 d0 Y. h& R
与其说他作为玩具,不如说他爸作为蔣的工具更合适,蒋一跑,他家就把银行歇业,造成金融混乱,这一正一反,共党还让他家老爹活到80,只能说共党太厚道了。
作者: dozhou    时间: 2017-12-7 05:00
cloudian 发表于 2017-12-4 23:21
% R  m& D  L2 \. @# W唉,为人耿直就是这样吧 -_-|| 建国后就应该这么说:“蒋匪抢占我家房车,欺侮我家上下,还要拉我壮丁参军 ...
7 |+ b5 n3 V0 S6 v* `, p7 w% r
他哪里不想装可怜,只不过49年前康家牛皮吹得过大了吧,说白了康家以前至多不过是刘湘的钱袋子,借助着老蒋入川,暂时性的成为常凯申的钱袋子和狗腿子,暂时利用利用罢了,跑得时候也就当抹布给扔了。哪里有他吹得这么高,您若仔细品味一二,他说的好些都是找不到旁证的,也就是说康家自己不大吹大擂,谁会知道这档事(虽然这些8成都是胡吹的),到解放后打脸了。
作者: dozhou    时间: 2017-12-7 05:07
dozhou 发表于 2017-12-7 05:00/ S- X; E4 K  x* |
他哪里不想装可怜,只不过49年前康家牛皮吹得过大了吧,说白了康家以前至多不过是刘湘的钱袋子,借助着老 ...

, d$ _! `# d. A. i* `" b改开之后,老蒋又值钱了,想继续吹吧,想想以前的结论都下了,腆着脸再翻回来也不太好,就拿不是干儿子来说事了。
作者: dozhou    时间: 2017-12-7 11:47
snail 发表于 2017-12-5 08:30- }- t2 C; j& ~! U$ X/ i
1. 别忘了他是大少爷出身;
' i: e3 o1 I7 U* i2. 由于他强调过他小时胆大,不认生。在空一格眼中,他就是最好的放松心情的 ...
$ z" m0 s& w4 K" Q/ T& c6 p
可见阶级属性多么可怕,就这么个烂人,改开后不光到处散播自己的所谓高贵身份,还搞起宪政俱乐部来了,翻土共的台子,要是HLB看到他所平反的这些货色,估计也会到纪念堂去给主席谢罪吧。
作者: 龙门皓月    时间: 2017-12-8 16:37
这个人和他的儿子康宏通,都在从事曲线复国大业。我见过康宏通1次,一副高干子弟的口吻,骂毛泽东很起劲,一口一口这个流氓。
作者: 城东山水    时间: 2018-3-14 05:38
芙蓉镇上有奇观!
作者: dingzi    时间: 2018-3-14 11:54
人血馒头治病,染血军刀避邪,不知是不是一个思路的传承。
作者: yeqin    时间: 2018-3-14 19:36
这小子改开前似乎在合肥某个劳改工厂刑满就业,改开后一下子抖起来了
作者: indy    时间: 2018-3-14 23:58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