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挑衅的本钱——浅析印军山地部队实力 [打印本页]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31 15:34
标题: 挑衅的本钱——浅析印军山地部队实力

3 m: g1 r1 F2 O' k- T      ) j0 e: @5 u: `' q" o! B6 q& z

  v/ T6 {$ Q+ S2 |' }本文发表在《兵工科技》2017年17期,以下是正文:
5 A; \' D7 S; \4 Q5 c- r) K% U- }- v* X/ S+ s
1 h/ G: `0 r, `; C+ I8 O

4 _0 s2 F! K5 J持续两个多月的中印洞朗对峙,让洞朗这个此前鲜为人知的荒蛮之地,一下子成为中印两国舆论瞩目的焦点。中国外交部多次发表声明,从历史、现实和法理的角度,将印军非法越境的遮羞布撕了个粉碎。深知理亏的印度莫迪政府对此打起了“太极”,却不愿痛痛快快地撤军。非但如此,印方一方面声称“全世界都支持印度”,以此给自己壮胆,另一方面,印度媒体还公开报道印军持续往中印边境增兵。
$ Z- @7 c$ t7 K- h) Q
* Q: [3 _7 B# x$ D' o: T
' L( F. r' g+ ^9 f9 _, t' p旋涡的核心”——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洞朗地区) k  j( J( ?5 Y2 ?3 t; W4 P/ K
! N  a3 i5 ?# c1 p; F' W
5 E. A. L3 |& K* R
印度政府胆敢战略冒险、无理挑衅的本钱是什么?笔者以为,除了印方的一系列误判(例如,误判中国军改还需要经历较长调整期,因此短期内不会用武力回应任何挑衅。误判目前中国在东北亚、东海、南海方向战略压力不小,无暇西顾。误判当前中国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外,还有就是让印度引以为豪的,能适应高原山地特点的山地部队建设取得了相当进展。因此,了解印军山地部队的现状及其战术特点,知已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N4 \/ |7 b( t8 V8 P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31 15:36

+ ]3 v3 c! k; r  ]1 K, p# X     规模庞大! L, l8 X+ Y! i1 \' B% a! X9 M

% r5 X/ l4 x: Q3 Z     因其独特的国民性,印度非常喜欢与别国攀比,而且每每自我感觉良好。具体到山地部队这一块,印军也确实有傲骄的“本钱”——其山地部队规模世界第一。印军已建成和募建中的山地部队总数,占全世界同类部队的一半以上。5 R/ i- E" J; ^! S
# [# S: F# z- p6 T; D, q
在印军的战斗序列中,共有5个山地军。其中,参与1998年卡吉尔战争的印军第15山地军,下辖第19山地步兵师(驻巴拉穆拉)、第3山地步兵师(驻列城)、第8山地步兵师和炮兵第3旅,部署在中印边境西段。当面是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唯一陆路咽喉———喀喇昆仑公路。其中,第3山地步兵师负责与中国对峙,而第8山地步兵师则以克什米尔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5 ]; Q4 q+ I! _4 k

# }8 S3 ]0 d! B* T4 q- ? & q% b: W2 p' F
印军在中印东端边境部署了大量山地师
4 B7 J# t: s9 f( P: Z7 n
" x6 u) j3 k1 T: l部署印缅边境的第3山地军,负责与缅甸相邻的那加兰邦、曼尼普尔中央直辖区等地的防务,下辖第56山地步兵师、第57山地步兵师、第23步兵师、1个炮兵旅和其他一些支援单位。必要时,该军可以掉头向北,作为印军在藏南方向作战的第二梯队使用。" |! c& [' \! b8 `2 q
: ^/ _7 b* Q, Z6 V( `- J
剩下的第4山地军、第33山地军和组建中的第17山地打击军,均部署在中印边境东段和中段,它们的假想敌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 D6 x1 t9 L. F$ d! Y) f7 Z* Y
. t: z" b3 _8 Q3 {7 m第4山地军下辖第2山地步兵师(驻迪波鲁加)、第5山地步兵师(驻邦迪拉)、第21山地步兵师(驻兰吉亚)、第21炮兵旅、第45装甲旅。军司令部驻扎在提兹普尔,距离达旺直线距离约100公里,负责针对中国藏南地区作战。该军以阿萨姆邦中部的提斯普尔为核心,构成“前轻后重”的三角形布防格局。其中,第5山地步兵师作为前出的尖角,直接威胁中国边防重镇察隅。该师总兵力约1.65万人,配备印度“豹”式武装直升机、105和130毫米火炮和BMP-2步兵战车等重武器。第2山地步兵师、第21山地步兵师则部署在阿萨姆邦境内。也就是说,这3个山地步兵师等于把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包围了起来。其中,作为第4山地军主力的第21山地师,下辖3个山地步兵旅、1个山地炮兵旅、1个工兵团、1个通信团、1个勤务团,总兵力达1.7万人,为第4山地军之冠。8 w1 Z5 s" ?% Z: I
. Y. j- y! t+ v" o9 q8 E' e8 @) z  T
军部设在西里古里的第33山地军,就是此次中印洞朗对峙的始作俑者。1975年印度悍然吞并独立国家锡金后,这个军就把主力集结在锡金境内,负责在锡金、不丹和乃堆拉山口方向对华作战。该军下辖第17山地步兵师(驻甘东)、第20山地步兵师(驻比纳古里)、第27山地步兵师(驻噶伦堡),1个炮兵旅和1个陆军航空兵中队,总兵力4.5万-6万人。其中,战斗力最强的第17山地步兵师主力驻扎在乃堆拉山中以南40公里处,部署在二线的第20、27山地步兵师重点防御西里古里走廊。这是一条最窄处仅30公里的陆地通道。如果被切断,整个印度东北部将陷入危机。0 q. l+ R& z% e! o2 _- N

* Z8 B& N) |- q6 Y* b1 V# U ' c5 R4 P% m9 ]- h
训练中的印军山地部队
- \, E6 E( e' b( P- H" Y- S2 p1 Y0 P
, l% r) o+ q; d6 H% K! Y
, \3 y$ g! l% @0 k  q% \至于印方计划斥资6468亿卢比,正在组建中的第17山地打击军,则被印军寄予厚望。根据计划,该军将辖有2个山地步兵师、2个山地装甲师,1个山地炮兵师,并配属一定比例的工兵、直升机和勤务分队,总规模将达9万人。建成后将拥有在高海拔地区的“山地快速反应作战”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捍卫北部边境,应对中国军力迅速增长的挑战”。不过截至中印洞朗对峙时为止,第17山地军还只刚刚组建完成了第59山地步兵师和1个独立山地步兵旅,第72山地步兵师刚开始在伯坦果德着手组建,预计要到明年才能组建完成。 “计划”中的2个山地装甲师,目前连影子也没有。印度媒体的说法是:第1支装甲旅已经开始组建,但番号、装备等情况一概不明,啥时能组建完成,也没有时间表。至于那个山地炮兵师,“计划”由2个“丹奴什”榴弹炮旅和1个国产多管火箭炮旅组成。不过,最近3个月,印度在FH-77B基础上研发的45倍径的“丹奴什”火炮,3次遭遇重大挫折。看来离定型量产尚待时日。引进的“龙卷风”和自研的“皮那卡”火箭炮,目前优先装备西部军区的3个炮兵师,用以威慑巴基斯坦。因此第17山地打击军的军属炮兵师,目前还只是个“计划”而已。计划何时能落实,恐怕连印军自己也心里没底。9 _  O, E8 d# P8 a! O" F5 ?' L( J

# D6 V2 p7 [% f% M1 t3 \! j# ?虽说第17山地打击军尚未真正成形,但面对中国军队常驻西藏地区的3个合成旅,部署在中印边境的印军山地作战部队至少享有数量上的庞大优势。
" N# U( k8 b6 l/ h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31 15:40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10-31 15:44 编辑
" z* L- f# x+ b0 q+ L2 x
; }( ?% G0 o7 J6 h编制装备
+ \8 \& m$ T, e" Z7 p5 r8 U9 U" a0 c! f
印军山地步兵师是诸兵种合成军队的基本战术兵团,是按照高山严寒条件的需要编成的轻装部队。通常由3个山地步兵旅、1个山地炮兵旅及一些支援单位组成,每师约1.5至1.7万人左右,比普通步兵师少2000人左右,主要是压缩了后勤部队。其战斗部队与支援部队的人数比例为2.15:1。
- A4 e5 T/ v: M2 [/ Y6 p$ h. Z1 ^( I! M/ \3 H! f
师属山地炮兵旅下辖3个炮团,团直辖3个炮连。从规模看,普通步兵师师属炮兵旅下辖的炮团数量最多能达到5个。山地炮兵旅规模明显偏小,但也由此更为灵活。作为师级支援火力的主力,山地炮兵旅主要装备LFG型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即英制L118型榴弹炮的印度仿制版。在重点方向的山地炮兵旅,还装备有数量不等的M46型130毫米加农炮,以及FH-77B型155毫米榴弹炮。例如,此次洞朗对峙的印军主力——第17山地师属炮兵旅就有1个炮兵团装备有18门FH-77B型155毫米辅助推进榴弹炮。
+ R5 Z& I) f+ g3 U
0 e* d. U8 D) w + R* C, F$ M* q/ d/ ~' O
从瑞典引进的FH77B155毫米榴弹炮在印军山地部队中也有装备
, e  x5 t1 w0 V/ Q0 r6 H% y- U
: s- H+ T# I6 p* [/ \3 m/ f印军每个山地步兵旅下辖3个山地步兵团和1个轻型炮兵团。法制RT-61型120毫米迫击炮是这种轻型炮兵团的“当家花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印军脱胎于英联邦殖民地军队,因此在编制上师从英国。团直辖连,并无营这一层级。因此印军的团就相当于其他国家的营。' e5 l( H, |% F& Y; M  Q- e: V8 y: }

- _. f) s$ R" o' I0 G 5 Q! q6 w0 i. R# d  o3 u/ ^
印军山地师的主力支援火炮——LFG型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即英制L118榴弹炮的印度版
) n) c/ c- `% |- ^; y' b
7 ^" P0 Y$ {/ _
0 f% Z4 K1 g5 V* e具体来说,印军每个山地步兵团直辖4个步兵连、1个直属连、1个支援连和1个无后坐力炮连(装备有4门美制M40型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支援连下辖81毫米迫击炮排(装备2门英制L16型81毫米迫击炮)、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排(2挺“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机枪、2具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火箭筒排(6具西班牙C90型,或瑞典“卡尔•古斯塔夫”火箭筒)。直属连下辖工兵排、勤务排、通信排、运输排和医务排。
7 }5 N" f# C1 E/ C4 S6 {) w- b  p3 }7 A7 H
步兵连除了连部和3个步兵排,还有1个7.62毫米通用机枪班。步兵排则包括3个步兵班和1个迫击炮班(装备2门英制L9A1型51毫米迫击炮)。
9 V4 _& r7 ?) u( d( J1 h( p! @7 e& O8 y# E
也就是说,如果满编的话,1个印军山地步兵师装备有54门105毫米、130毫米、155毫米榴弹∕加农炮,54门120毫米迫击炮、36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54门各型火箭筒、18门81毫米迫击炮、72门51毫米迫击炮,18具榴弹发射器,各型火炮总数为306门,分别自俄、英、瑞典、西班牙等国引进,印度国产比例并不高。
3 K+ p: [/ H  i; U. D8 l9 L
; b( G) T- t. ^6 T( U, q2 b , c7 A4 J& W8 v/ k
MKI布伦式机械仍是印军山地步兵班的标准装备
6 |# C- L1 b7 p/ Y/ l& e/ J; V% v% L3 i) U, H! |" m
相较而言,印军山地步兵师火炮状况已经算是好的了,步兵轻武器的保障才是其后勤部门的噩梦。仅就步枪而言,印军山地步兵连里就装备了俄制AK-47,捷克制VZ58、本国仿制的L1A1型半自动步枪、本国自研的INSAS 小口径步枪,近年来还为山地步兵师里的特种侦察分队装备了以色列的tar21无托步枪。这些步枪分别使用俄系的7.62×39毫米中间威力枪弹、北约的7.62×51毫米全威力枪弹、北约的5.56×45毫米小口径枪弹。更为奇葩的是,印军山地步兵班的火力支柱,居然是70余年前研发的MKI 7.7毫米布伦式轻机枪,该型机枪使用的,是英军特有的7.7×56毫米全威力步枪弹。装备在步兵连属机枪班的,则是比利时的FN MAG通用机枪。也就是说,后勤部门需要为一线山地步兵连,供应多达4种规格的枪弹。至于轻武器维修及零配件供应,就更是件麻烦事。放眼全世界,除了动乱地区的游杂武装,在正规军里如此编配轻武器的,除了印军还真找不出第二家!
# s8 o/ J# X" {
; M. G8 B! ~* t/ G, n- ~ ( y4 a  U# a7 M+ c  j
印军武器来源庞杂,以色列新型突击步枪印军也有少量装备7 U" J0 ]3 ~1 h. G

( d, D% a; m- U 6 N8 ?8 _' @: S. J" @1 S
印军也装备有捷克VZ58突击步枪
5 ?% y8 H/ [! G+ F) X+ u+ K( Z/ d: I
( j$ ~6 H. T  [& B1 \
- X1 j5 g7 b  Y$ X5 M6 u) M. E7 j
印军装备有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 C. _; ~7 @2 S9 _. X) r, U( ]4 b8 @- n

$ o" j9 S3 x$ A+ v! N1 N9 G: h
- i6 J, C/ s9 c在运输能力方面,印军山地步兵师共编制各种车辆4千余台,多为1吨、3吨的轻便卡车。在重点方向的山地步兵师还编制了直升机中队,提高了应急机动和补给能力。不过,车辆在高海拔地区会损失20%-25%的运载能力,耗油量却增大75%以上。当海拔升高至3000以上时,即使是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柴油机,也会因为氧气稀薄而停止运转。而高原高寒地区恶劣的气象条件,也往往导致直升机无法起降。因此印军山地步兵师里,还编制了数千匹役骡。在很多情况下,这种看似原始的畜力运输,却表现得比卡车和直升机更可靠一些。不过,要维持一支役骡运输队,骡夫、蹄铁匠、铁匠和兽医等保障人员必不可少,但在印军的山地步兵师里,由于过于强调减少非战斗人员,因此这类保障人员的编制数量明显偏小,无形中降低了运输效率。4 h6 ^. P# {1 X2 [0 h3 J) G! E
1 B5 Z) P- m- ]3 Q
6 P; V9 ?3 V1 X, B2 \: X
山地作战,后勤运输很困难
( e# j( N" I" ~, k( Q0 z; y" e/ |$ s& \

7 N- `4 d& {5 Z: U6 l% {以上这些运输手段,绝大多数编制在山地步兵师的后勤保障单位和指挥机关中。一线步兵在平原地带时,可以乘后勤车辆机动。但在高原山地,便基本只能靠骡子或自己的两条腿徒步机动了。因此印军的山地步兵师,从其兵力编成和武器配备来看,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解放军颇为相似。这种半骡马化半摩托化的轻装部队,其战场机动能力相当有限。而且由于支援单位不足,因此印军的山地步兵旅并无战役能力,只能在师的编成内作战。0 S5 f/ `0 F7 I/ L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31 15:42
8 A- S* |6 |# a
训练特点
& t; Y+ s) v- p9 o- ~" y; G6 u4 k5 m  @2 X1 A8 U: Q2 |
在训练方面,印军山地部队对高原山区的适应性训练极为重视。印军认为“适应气候的训练是使部队能在高山生活和作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山地步兵师每年都要进行5周的山地适应性训练,按照由低到高的过程来逐步适应。最初在海拨2800米的山地训练,然后转到海拨3500米、4500米的山地进行训练,每个阶段的训练时间为10天左右。期间,印军的典型性做法,是组织接受适应性训练的山地部队在转换海拔时,从后勤终端长途跋涉至下一高度的集结地点。据悉,印军山地部队进行成建制适应性训练的最高高度记录,为5490米。
1 G- e3 s6 @& Y, S! W
0 }! v+ t: y( I2 y9 ]5 U* d0 k
  [! c, M# m* O) ?7 @; Q印军山地部队在训练中
$ m3 `, `! N$ \$ \1 r2 N7 e% _- }3 }# g, R
此外,印军为克服高原山地山势陡峻、道路稀少、部队机动困难等问题,非常注重山地部队的快速机动训练。他们强调把徒步越野与空中机动相结合,以空中机动为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机动能力,山地部队淘汰了部分笨重装备,火炮也尽可能选择重量轻、射程远,便于分解携带,可较好地适应山地快速机动要求的型号。此外,印军每年还结合拉练、演习等形式训练部队,以提高在高原山地作战的机动能力。
, [# r/ N* A/ m$ c' D6 [) w  n- C$ x6 u; \" ~3 D, X
7 r8 S7 g  Q8 R+ |
在山地进攻演习中,印军山地部队顺着有限的道路向前沿机动兵力5 e" J2 }, M6 ]) K( o) E- U3 @
+ h, F' w7 _: F9 J! E3 Y# d
在战术训练方面,印军山地部队继承了其陆军一贯“重进攻、轻防御”的传统思维,但近年来在训练时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集中兵力兵器、正面平推、齐头并进的传统战法,开始积极利用山地地形复杂、防御间隙多等特点,采取正面攻击同迂回包围相结合、避实击虚、多路攻击、分割围歼、阻击打援等灵活战术手段进行训练。从印军山地部队历次演习的情况来看,他们十分重视夜间作战和达成战斗突然性的演练。不少演习地区的地形十分复杂,演习中进攻的发起时间多在午夜或拂晓前。要求部队集结和行动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或恶劣天气,以达成战斗突然性。印军要求其山地部队必须在夜间成功地建立进攻出发阵地,以便对敌军造成突然性和压力。要求山地步兵要善于克服难以通过的地形,前出到出敌不意的距离,达成极大的突然性。与此同时,印军山地部队将电子欺骗作为隐蔽战役企图的重要手段,强调电子火力、电子欺骗、电子压制综合运用,以尽快达成战役目的。
) c, A( o& ~& C# C+ z# h
* H  k$ t# a3 J: y( c虽说印军“重进攻、轻防御”,但1962年的惨痛教训,以及中方在中印边境线上居高临下的战略态势,也迫使印军山地部队加大了山地防御训练的比重。他们总结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被中国军队连续穿插包围的教训,将防御分为“阵地防御”和“机动防御”两种防御样式。强调以支撑点为基础,以地堡为骨干、形成环形防御阵地,并十分注重形成完备的障碍配系。在组织防御时,印军山步师通常沿假想敌可能通行的道路靠前梯次配置兵力,通过坚守关键的山垭口来控制道路,以破坏对方军队穿插迂回、分割围歼的战略意图。在抗假想敌冲击时,印军山地部队强调严密组织空地火力协同,适时向敌方侧翼发起反冲击。9 l5 N( X8 v( f1 Z" i7 H* m
9 l0 {+ Q5 k. }! t3 g5 L2 v
9 p! A, l/ y0 A$ z2 e: ^
印军用固定翼飞机向山区机动人员和物资  F! J" t% q: h$ {. {! }- f
  q, Z) X0 U) c' Q1 e- r9 p
在后勤保障方面,印军要求山地作战后勤保障应根据山地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及时补给。山地师、山地旅均应建立自己的补给地域,负责本部的后勤补给,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补给站、交付站、转运站,将物资直接运到各部(分)队作战地域,做到及时保障。因此印军在训练中极其重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演练,特别重视在山地作战中用飞机进行空运保障的演练。
& l- }: Q, m; d. J: G  j& c/ n2 \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31 15:45

1 O0 r  W" x; ~; N! B* y中印边境地图
0 l! A; w1 K& U. W3 ^- H% r- |! ?* M2 g/ O2 L1 H
外强中干) e9 k/ M  k' [$ X9 E
9 {' M( p8 N. `( B+ S
在印度媒体的宣传中,部署在中印边境的这些山地步兵师被赞誉为“精锐劲旅”。不过,从军官升迁、军费拨给、装备和部署情况来看,印军山地步兵师在其陆军中,不过是二、三流的角色。印度陆军的真正主力,是3个重装军:隶属于西方司令部的第2军(辖第1装甲师、第14机械化步兵师、第22步兵师、第40炮兵师、独立装甲旅)、隶属于中央司令部的第1军(辖第31装甲师、第36机械化步兵师、第4步兵师、独立装甲旅、独立步兵旅)、隶属于西南司令部的第12军(辖第12机械化步兵师、第11步兵师、独立装甲旅、独立机械化旅、独立步兵旅)。这3个重装军中,第2军是克什米尔方向的预备队,第12军是直面巴基斯坦本土的预备队,而第1军则是印度陆军的总预备队。该军在印军中的地位,相当于本轮军改前,第38集团军在中国陆军中的地位。
* T9 m$ c2 U" |. Z) O
" {- e8 G+ |7 f! g' d由此可见,宣传归宣传,实际上印军的山地步兵师并不是印军核心力量所在。印度方面自己也承认,山地步兵师受制于后勤补给,即便采取进攻态势,所能突击的战线短,任务纵深浅,通常其一梯队担负的任务不超过两个战术目标,持续作战的能力严重不足。
9 x: v) |/ h3 G) z9 m) H  G* D( z( t$ Q: {6 T6 n  J
事实上,这些部署在中印边境的山地步兵师,被前线司令官们以旅为单位,进行了纵深梯次配置。看来印军对1962年被解放军穿插分割打得全线崩溃的教训,可谓刻骨铭心。不过,在旅以下,印军将山地步兵以连为单位分散部署,并频繁调动他们执行一些诸如巡逻、反暴乱等次要任务,严重影响了部队训练和士气。这样的静态守备部队,既缺乏主动进攻能力,也缺乏“有事”时,迅速集结并大范围快速机动的能力。这种事实上的全线被动守势,与印军训练中强调的“进攻”作战,形成了鲜明而又滑稽的反差。反映出印度军方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极为骨感。
5 v" G/ `- a( [5 H8 x9 A, O: e; S, Z8 F- ]' p% z
# a8 s  v7 N* Z6 D9 {
印度山地部队与美军第10山地师教官进行交流3 w, s3 i* H' P% W  z8 k' I  [
# ]: w  @' Z+ L3 x# D2 b/ O* l
至于印军方面引以为豪的山地部队素质,不妨听听第三方的评价。2004年,美印达成联合反恐协议。印军邀请美军第10山地师教官充当客座教授,向印军官兵传授先进山地战术。然而,美国教官回国后普遍反映,印度军人都天生感觉良好,尽管他们在掌握特种山地作战技巧和战术配合方面相当愚笨,却始终自以为是,“印度人操着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英语和教官争辩,这就造成新的问题——印度人经常用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曲解原意”。美军教官甚至不屑地说,“与其用这样的兵和中国军队对抗,还不如主动(和中国)搞好关系算了”。6 [- t+ l5 A" B1 S# q- Y5 W& M

" d" m: d4 H: M' x8 B$ @综上所述,印军山地部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相比六十年代,战斗力有所提升。但客观的说,这种提升是依赖武器装备更新而带来的量变,在作战思想、战略战术上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质变。纵观印军山地部队的攻防战术特点,与六十年代相比,虽有所变化但并不明显,战术指导思想仍停留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加之印军脱胎于前宗主国殖民地部队,战术思想受其影响颇深,作战讲究堂堂之阵,凡事求稳,不肯轻易犯险。这样的部队,无论宣传部门如何卖力包装,都难掩其“外强中干”、落后于时代的本来面目。
2 r3 S9 {" @9 p+ F' k( R) v, {& ?' m
) z/ F4 z+ Y9 f& t
/ J5 w2 |- N5 ^. ^- O
作者: lorry    时间: 2017-11-1 01:22
美国所谓的山地师是轻步兵部队,应该不会有专门的山地部队。这个师是多尔曾经二战中服役的,所以能保留。
作者: 梓童    时间: 2017-11-1 08:30
阿三开心就好,真打起来又是一次屁滚尿流之旅。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7-11-1 10:44
忘情 发表于 2017-10-31 15:45
5 @0 _8 q* B# t, w中印边境地图6 m6 o7 b7 l+ J# |' Y+ J$ C

/ E( s' y! z) f! `0 Y外强中干
6 {" B  @" j# L2 a/ k- {0 v" P
三哥对机械化战争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一辆摩托带30个人的层面上
& f: p! V" G2 `: b3 u4 h. O% L' [! j  v. Q( r
感觉三哥家的军事教育体系有严重缺陷,没学到英国军队的实质内容,也不知道是不是英国刻意为之。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7-11-1 12:34
看了半天,感觉威胁最大的就是步兵手里的无后跑或ATGM了。。。那几门进口的炮,跟兔子打起来战场上生存时间恐怕以分钟计。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1-1 14:18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7-11-1 12:34
" d' K5 H( _7 M" d* b" b) t看了半天,感觉威胁最大的就是步兵手里的无后跑或ATGM了。。。那几门进口的炮,跟兔子打起来战场上生存时间 ...
1 T  g( `, d3 v* s0 K
同一期《兵工科技》上,我还写了篇分析FH77B的,下周挂网。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7-11-2 00:51
忘情 发表于 2017-10-31 15:40
" G" Y7 W9 v" E3 m1 d5 c编制装备
+ l* U5 a8 m  @, Y3 ^
' K; i% r& O1 W+ m4 X1 `% X印军山地步兵师是诸兵种合成军队的基本战术兵团,是按照高山严寒条件的需要编成的轻装部队。通常 ...
2 v( q* {! _  d1 o
我对独立后的印度军队所知很少,不过其编制若仍是沿袭英制,那么其旅下辖的步兵编制还是叫步兵营,炮兵确是叫团了,实际如您所说,就是人家的一个营。  C& B; X' Z8 J6 j

8 [& [' I; ^) ^5 h7 s9 e步兵营上面确有团,但不是战斗单位,负责招兵训练退伍等工作,指挥上,各步兵营直接配属旅,旅是个作战单位。2 A$ m8 I  N) K

8 {+ ]8 Y7 [9 h! T$ W; `6 S当然,印度山地部队会不会特殊?我不清楚了,
作者: 不懂中    时间: 2017-11-2 14:24
我看它枪都那么多种类,就觉得这战斗力也真够可以了!怎么玩?什么都强调标准化,还这样,不是瞎玩的节奏吗!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