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僵化思维——日本陆上自卫队反坦克导弹装备体制评述 [打印本页]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19 09:58
标题: 僵化思维——日本陆上自卫队反坦克导弹装备体制评述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10-19 10:08 编辑
* p) Y) r. P! r' B4 w) v8 g$ O# `" b; o- |8 ]2 f
         7 F3 Y1 D. p$ _) ~2 N4 s8 f: p

  U, c5 Q/ j$ I* S+ b) }本文发表在《世界军事》2017年第18期,以下是正文:
5 x2 s7 X4 m: O: ~) j2 O- D4 m& X+ H; J" b) R# ]+ U

9 F% o7 A4 U+ _. P- P近年来,日本不仅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而且四处煽风点火、上窜下跳,妄图与其毫不相干的南海问题上也插一杠子。其之所以胆敢如此嚣张,所倚仗的无非是美国的庇护和放纵、位居世界第三的经济实力,以及拥有一支自以为“精锐”的自卫队罢了。' E$ s; k0 k, w0 Q0 M7 x

1 B  P+ @2 `$ U( H' o, V% a4 q0 c$ P# v8 S
3 O: p5 D4 u- C- M
陆自步兵部队在训练中
% v; [5 M6 {/ r, u+ T9 P) R5 M2 G
0 q* Z) k" o+ g. C/ H  ^; M* Z  U
5 g; g3 i9 N5 X经过媒体多年来不遗余力的宣传,国人对日本自卫队普遍形成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印象。其中,日本陆上自卫队(以下简称陆自)更是被一些人吹嘘为“士兵全按军官标准培养,一旦有需要可立即大幅扩军”。
' @8 m4 q* Q8 E" Q. F1 _8 @; p$ Q0 {+ M; j: i/ s
一支军队战斗力高低,是由各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在未有实战表现可供评估的情况下,可不妨从陆自最为“独特”的反坦克导弹装备体制入手,对其部队建设及作战指导思想“管中窥豹”。. W4 |5 d$ P6 Q- C5 ~

* k6 f% J* l8 Q! ?" h
) p9 O4 h8 J/ `" m; T5 q5 X日本64式轻马特反坦克导弹用吉普车载运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19 09:59
$ T9 G" l# R# q- o, Z
品类齐全
2 O+ g& r4 d$ f( X9 {  s- D: p6 w6 j
日本陆上自卫队可算是世界上最重视反坦克导弹的武装力量之一。除去随武装直升机配套引进的美制反坦克导弹,日本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已经研发成功6型国产反坦克导弹并装备陆自。更新的反坦克导弹还在研发中。
+ _: R- `$ ~/ y4 }. \
3 L; j# X( Z* L; Q- ~  d/ p5 t0 u& b' ~0 _* O  L
在日本军语中,将自行研发的反坦克导弹统称为“马特”,并按其体积和系统全重,划为“重马特”、“中马特”和“轻马特”三种规格。本来,“反坦克导弹”的英文全称是“Anti Tank Missile”,正常情况下英文简称应该是“ATM”。不过,“ATM”同样也是“Anti Tactical Missile”反战术导弹的缩写。而且“ATM”的读音与日文中的“原子”相近,鉴于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尝过原子弹轰炸滋味的国家,战后又明确将“无核三原则”写入了“和平宪法”,对细节无比较真的日本人生恐外界“误会”,于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当时的防卫厅下文,将“反坦克导弹”的英文缩写硬生生改成了“MAT”。这就是“马特”一词的由来。* e' v) `6 y2 J* I

" G" B6 l/ l# Y' d9 N& D陆自现役的“重马特”有两代产品。第一代产品为79式“重马特”反舟艇∕反坦克导弹。第二代产品为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 r$ m; g7 s0 f6 f0 F1 N3 C

. b" e% [/ h3 d' _8 u& Z$ X; N3 g% z! L : Q- e; p1 Y1 w4 f. S
训练中的陆自79重马特反坦克导弹在! I2 r9 X6 v  F- D' ~- w' C" i; c

( Z* f# G; d7 F; P6 Q5 y) O1 z陆自现役的“中马特”同样是两代并存:第一代产品为87式“中玛特”反坦克导弹。其换代产品为“新中马特”中途多用途反坦克导弹。令人不解的是,“新中马特”虽于2009年入役,并在2009至2014年度由陆自采购了75套,但到目前为止,它并未像其他“马特”一样,获得一个入役年份编号。
; n8 I: _; \5 B7 Z6 e' [% h1 s- Q8 w+ u9 {7 w# w
相形之下,陆自虽先后研发了两款“轻马特”,但64式“轻马特”反坦克导弹早已全部退役,现身的只有01式“轻马特”反坦克导弹。, I3 y1 l$ P0 j4 d
5 P) Y, P) A, d2 w
$ b- T4 m- k# O' l+ ]
$ g5 h* j7 E' A; U6 h0 f/ ~3 F
日本64轻马特反坦克导弹6 s' j/ I6 P! h1 W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19 10:01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10-19 10:07 编辑 3 @( F4 w0 D5 N/ T# H
5 X. ?7 ^& i* n" ?2 p) v4 z
独一无二
0 ^6 R& u1 o5 Z7 y
4 E( R0 ^6 B  U( B. D0 r$ E% g如果说陆自的重、中、轻型反坦克导弹发展脉络还算清晰的话,陆自的编制可就让人 “乱花渐欲迷人眼”了。5 f5 Q* C( ]& H6 l9 N
4 y5 F+ m: P; v9 `
在兵种称谓方面,陆自为回避“兵”、“军”之类的字眼,将步兵称为“普通科”、将炮兵称为“特科”、将装甲兵称为“机甲科”。至于将坦克称为“战车”,则是延续了旧日军的习惯称呼。此外,在部队层级称谓方面,陆自也全盘继承了旧日军的衣钵:将班称为“分队”、将排称为“小队”、将连称为“中队”、将营称为“大队”、将团称为“联队”、将旅称为“旅团”、将师称为“师团”。
+ Y6 a; |9 I% A8 t8 u: j( K, W9 v/ C# o
" a0 K5 b" f# c0 L4 M6 \8 C
日本79式重马特反坦克导弹
2 A! ~7 ]% H7 X( R
" Q9 M# y# @% W) F" M' a0 f# y和旧日军相比,陆自普通科联队(步兵团)直辖若干中队(连),中间没有大队(营)这一级。旅团也不再是师团下属单位,而是与师团一样下辖若干联队(团),只是所辖联队(团)数量一般不及师团而已。综合来看,旅团就是小型化师团。
1 ^! O& w% e/ H6 G* e
4 t  `7 ?# e: [0 S目前,陆自共编有9个师团和6个旅团。除第7师团(陆自唯一的装甲师)下辖1个普通科联队(步兵团)、第8师团下辖4个普通科联队(步兵团)外,其他各师团都下辖3个普通科联队(步兵团)。第7师团唯一的普通科联队(步兵团)下辖6个普通科中队(步兵连),第1师团、第3师团下的普通科联队(步兵团)下辖5个普通科中队(步兵连),其他师团下的普通科联队(步兵团)都下辖4个普通科中队(步兵连)。旅团大多下辖3个普通科连队(步兵团)。但驻四国岛的第14旅团和驻冲绳岛的第15旅团分别下辖2个和1个普通科连队(步兵团)。旅团辖下的普通科连队(步兵团)均下辖3个普通科中队(步兵连)。陆自每个普通科中队(步兵连)下辖3至4个小铳小队(步兵排),每个小铳小队(步兵排)下辖3个步兵分队(步兵班)。
! A+ z' b+ G4 C% \  Z1 L" U8 Q9 R' ?6 u8 q3 A3 L
那么在陆自的方面队——师团——联队——中队——小队——分队中,各种轻、中、重型反坦克导弹是如何装备的呢?
2 z$ s3 r, x4 D0 N: }( X9 `' e/ I! t+ P) l

! b) z, _9 x+ c% @+ V5 y1 S, K! c! _4 x% ?
演习中的日本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 j+ I" {8 n: U& f7 C: [
4 f  H2 r3 [0 Q: o
目前陆自的5个方面队中,北部方面队直属1个对战车对舟艇队(营级建制),装备16套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西部方面队直属1个对战车对舟艇队(营级建制),装备12套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
9 L7 }5 [1 G0 x! E! l9 v# I: _* ~* ^
, |$ K1 k# K& x- }: H陆自的师团和旅团中,第2师团和第12旅团各辖有1个对战车对舟艇中队(连),各装备8套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 o: Y3 T3 n/ Q* b, Z% {* l) V! ~/ m
- n8 N; q' H6 ^, S3 }. J) d* T* E
以前,每个普通科联队(步兵团)辖有一个对战车对舟艇中队(连),装备4-6套79式“重马特”反舟艇∕反坦克导弹。现在随着79式“重马特”的日渐落伍,及其替代品96式“重马特”过于昂贵等因素,陆自普通科联队(步兵团)下辖的这个对战车对舟艇中队(连),目前普遍缩编成了小队(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队(排)也将逐渐换装成96式“重马特”多用途导弹。8 m1 _8 R* E6 Y: u( C

  V" \2 _# p; w* ?; a4 g
. k% }5 c$ w! \: {7 O( ~+ R# ?  G. ?! n! N
训练中的日本87式中马特反坦克导弹( e/ I5 S$ W- g% l3 m$ {
+ B6 v! z$ `- q4 j1 K
在陆自的每个普通科中队(步兵连)中,都编有1个对战车小队,装备2套87式“中玛特”反坦克导弹。该型号未来将被 “新中马特”中途多用途反坦克导弹取代。而在每个普通科分队(步兵班)中,都有一名专职的“反战车手”,负责操纵1套“ATM-5” 01式“轻马特”反坦克导弹。
/ }+ `0 k% X& j  f- U7 V
# J" y+ u  T2 ~; W4 d& x2 u
" f) H$ u0 H' k* j& o* n& K$ o01式轻型反坦克导弹
( T$ R  ^/ W. ^  |( r" x9 c# `% m$ \
也就是说,陆自建成了方面队(军)、师团(旅团)、联队(团)、中队(连)、分队(班)的五级反坦克导弹装备体系。之所以在方面队和师(旅)团这两级,反坦克导弹的装备还未能做到全覆盖,是由于陆自规模并不大,武器出口又受限颇多,因此只能采用降低采购批量,增加采购批次,延缓换装速度的办法来维持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所致。
( ]+ }7 Y7 i; a" m7 r' B8 l2 e. f7 U7 [* y( Z3 X& V8 n
覆盖面如此之广的反坦克导弹装备体系,放眼全世界,除了陆自还真找不到第二家!9 h2 @6 Q5 v7 n  v; Z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19 10:02
  _  y* U9 \0 ^; X# C# C5 o- @
中心任务3 k2 F+ B0 M+ t* D5 B
& W! @% h. f+ [& I
虽说反坦克导弹都是下基层使用,但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是平时将它们集中编制在军、师、团里。因为只有在更高的编制下,平时才能更好地集中训练和管理,战时才能将它们集中到最需要的方向上去。从这一点来说,陆自在方面队(军)、师(旅)团、联队(团)中编制反坦克导弹单位,并无不妥之处。不过,在普通科中队(步兵连)和普通科分队(步兵班)中固定编制反坦克导弹,就值得斟酌了。: {9 j: ~5 R, ]+ u4 u
5 k. ^: L. y8 r; p7 V2 [
作为基本战术单位,步兵连战时可能执行的任务将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步兵连固定装备的重火器,应在满足遂行基本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种类、减轻重量,以提高步兵连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执行具体任务时,可视任务需求和敌威胁程度,由上级下放的重火器予以加强。
' b! h: s% U8 h5 K; S$ w. M0 x) {$ Y" C
$ g# x: ?5 {3 z. F8 x: a" X
5 Y! q1 t: K9 g0 \/ E& z' l' L87式反坦克导弹
8 T5 e+ n% J0 B" x# a9 h& Q& E( c2 T) M. B2 }2 w
日自普通科中队(步兵连)下属的反战车小队(反坦克排)装备的87式“中玛特”反坦克导弹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方式。每套需要由射手、激光照射手和3个弹药手,一共5个人伺候。包括发射管、三角架、激光照射器及6枚备弹在内的系统总重高达140千克,但最大射程却仅有2000米,破甲厚度只有600毫米。如此性能指标,放在其入役之初的1988年,也算不上先进。庞大的系统重量不仅要占用对陆自来说极为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拖累了整个中队的反应速度。: }8 n4 f9 z" I2 X0 d1 q8 \8 S3 M
* @' P6 L0 ?0 u) s6 M- n$ |5 V
要知道,日本自卫队虽然在一些人眼里就是“精锐”的代名词,但实际上陆自的机械化程度不到30%。只有第7师团下属的第11普通科联队(步兵团)这么唯一一个重机械化步兵团。驻北海道的普通科联队(步兵团)装备了96式轮式步战,属轻型机械化部队。而部署在其他地区的普通科联队(步兵团)靠HMV “疾风”高机动车、LAV轻装甲车机动,只能算是摩托化部队。因此,大多数普通科中队(步兵连)机动力和携行能力均有限。原则上,能集中编制在上一级的重火器,完全不必固定编制在普通科中队(步兵连)中。3 L+ O5 G# @9 ]( S* F, t% D

& A# {  E+ X9 x/ y普通科中队(步兵连)编制反战车小队(反坦克排)后,根本没有人力来装备连属直射火器了。普通科中队(步兵连)下辖的迫击炮小队装备的那2门81毫米迫击炮是曲射武器,虽然对于连级火力来说,射程已经足够远,但曲射武器却不能替代直射火器包打一切。换句话说,在携行能力有限、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普通科中队(步兵连)是装备大、中口径机枪、大口径火箭筒、无后坐力炮之类的直射支援火器,还是装备反坦克导弹,是个非此即彼、不可兼得的选项。如果换作其他国家,必定选择前者。因为用反坦克导弹对付战场上除坦克之外的软、硬目标,效费比低得让人难以接受。近来中东战场上频频出现的用反坦克导弹打帐篷、甚至打单兵的战例,究其缘由,是由于冲突双方背后各有“大户”买单,使用者自然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了。特殊地缘政治下、特殊战场上的特别现象,是不能作为部队正规化建设依据的。' c5 h9 ~3 s. S( c2 H: p
5 x9 t+ |' N4 J8 z9 s5 j* |. o

! ^9 i! e% A( Q+ {6 R; @( i79式反坦克导弹+ ]9 ^' ?+ A2 T4 I* m8 j
. O- w2 s0 I. N0 p5 {0 j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但陆自却偏偏选择了后者。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这么做。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陆自认为敌方坦克的威胁,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步兵的中心任务就是打坦克。冷战时期,实现了全军机械化的苏军在日本本土,尤其是在北海道地区大规模登陆,一直是陆自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因此陆自宁可牺牲普通科中队(步兵连)的机动性和任务弹性,也坚持要为其配备反战车小队(反坦克排),也就不难理解了。
/ O6 |" ?5 \. o3 n7 T" z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19 10:04

6 v* ~7 ^- \  e7 G有得有失: U' \5 Q; H7 k

5 H3 r9 y- W( ?" z- @) A5 ^也正是基于同样的心态,陆自才将01式“轻马特”反坦克导弹装备到普通科分队(步兵班)。在装备这种导弹前,陆自的普通科分队(步兵班)是10人制:1个两人制的中型机枪小组,装备1挺62式7.62毫米机枪;1个两人制的反战车小组,装备1具“卡尔•古斯塔夫”M2型无后座力炮;其余6人均是步枪手。01式“轻马特”服役后,陆自的普通科分队(步兵班)缩编成了8人:1个反战车手,装备一具01式“轻马特”发射装置及2枚备弹,还要携带1支89式步枪;1个辅助反战车手,装备1具“铁拳”3火箭筒和1支89式步枪;1个机枪手,装备1挺日本仿制的“米尼米”机枪;其余5个步枪手装备89式步枪。
, C" Q0 o3 f" L) K$ x
# z, S; q  {/ g* I01式“轻马特”反坦克导弹替换掉“卡尔•古斯塔夫”M2型无后座力炮后,陆自普通科分队(步兵班)有哪些变化呢?+ t6 P/ T2 @$ \( K+ A7 O3 b! F% N
5 Q6 h1 b: m. j1 Z/ }
) I3 X$ r1 s: t+ i" j5 _
公开展示的01式轻型反坦克  k# p+ F! z# ?% n
4 r" Z+ e: g( T9 L! g
从火力来说,是反坦克火力得到了极大加强,但压制火力却减弱了。01式“轻马特”反坦克导弹无论是最大射程、命中精度,还是破甲威力,都不是“卡尔•古斯塔夫“M2型无后座力炮所能比的。更何况普通科分队(步兵班)还得到了1具占编的“铁拳”3火箭筒的加强,既可弥补反坦克导弹有近距离射击死角、反应速度慢的缺陷,又可与之形成远近结合的双重反坦克火力。
9 k0 ~3 i" q; y9 {5 Y3 ?7 @8 L/ F/ P+ T
不过,有得就有失。62式机枪无论性能再怎么糟糕,7.62毫米NATO弹远距离上的压制能力都不是发射5.56毫米NATO弹的“米尼米”机枪所能企及的。更何况新编制下,以弹链供弹为主的“米尼米”机枪没配置副射手,机枪的反应速度、火力持续性都有大幅下降。虽说从账面上看,新编制下普通科分队(步兵班)配备的步枪从原来的6支增加到了7支。但反战车手和辅助反战车手的主业是操纵反坦克武器,所携带的步枪基本是自卫性质。他们在反坦克弹药耗尽前,是无法作为步枪手加入到普通科分队(步兵班)战术编组中去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步枪手,实际是由原先的6人降为了5人。因此,新编制下,普通科分队(步兵班)的火力压制能力是有大幅下降的。
# p/ ~  {# g% C$ A: j6 Z& L7 |7 ~- C1 w
从任务弹性来看,旧编制下的“卡尔•古斯塔夫”M2型无后座力炮弹种丰富,虽说打坦克已力不从心,但其配备的多用途弹、杀伤弹、发烟弹、照明弹、高爆榴弹、反近距离人员弹药,使其成为战场上名符其实的多面手。反观新编制,01式“轻马特”反坦克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制导方式,锁定战场上与环境温差不明显的目标时,会遇上较大困难。其配备的破甲弹头在对付非装甲目标时效能很差。“铁拳”3火箭筒在破甲弹之外,虽也配有破甲杀伤弹、碎甲弹、发烟弹和照明弹,但其本质上是以反坦克为主,多用途能力无法与“卡尔•古斯塔夫”M2型无后座力炮相提并论。也就是说,新编制下,普通科分队(步兵班)的任务弹性是大大下降了。. ?/ M1 w+ m- Y$ F  a. f2 H+ I

8 R. f" [0 O+ Y: K% n8 w从步兵携行能力来说,新编制下机枪取消了副手,但由于“米尼米”机枪比62式机枪轻了3.2千克,5.56毫米NATO弹又比7.62毫米NATO弹轻得多,因此机枪手在同等负重的情况下,自身弹药携带量较旧编制下提高了(但由于取消了机枪副射手,机枪弹药携行总量下降了)。相形之下,反战车手最为悲催。1套01式“轻马特”发射装置重约6.1千克,1枚导弹重约11.4千克。按规定,反战车手要携带2枚导弹,加上发射装置,重达29千克。若再加上1支89式步枪、配套弹药及个人装具,反战车手的个人负重铁定超过35千克。如此沉重的负重,战时必将拖累整个普通科分队(步兵班)的行动。
  F1 Q' w; ^  E2 H& w: U  K5 W) s9 s# o- `1 R8 [: t
( F* _# T; C% {8 I8 V6 c+ E
LAV轻装甲机动车,陆自每个步兵班装备2辆
5 ~4 a8 i$ X; B. l& S9 y8 g6 B4 w
从机动性来说,伴随着普通科分队(步兵班)编制缩小的,还有机动载具的变化。以前,除了机械化部队,其他普通科分队(步兵班)都乘坐HMV高机动车(陆自称其为“疾风”)机动。该车额定载员10人,正好可以装下1个改制前的普通科分队(步兵班)。近年来,LAV轻装甲机动车大量进入陆自服役,大有取代HMV“疾风”之势。该车载员4人,两辆LAV才能装下1个改制后的普通科分队(步兵班)。LAV虽说战场通过能力强于HMV,但防护力增加得极其有限,且让同等单位战场机动时,载具数量增加了1倍。这给部队展开、机动和调度增加了困难。2 L) s- J0 b; p6 N
9 I0 e; ^+ p! n

+ m7 r6 C( J6 ~+ Q( }( w" Z7 y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10-19 10:05

8 C) K' J* g8 ?$ J/ U僵化思维
1 s5 ?# T. f, z# y0 M& l
) V/ c1 C$ r( j4 O7 N/ _综上所述,陆自为建设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反坦克导弹装备体制,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这种代价值不值得付出,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r$ B; _' @; b. s- B* A- Q

  ~- d* a9 J* H5 @" [纵观二战结束至今的各国军队建设史,不难发现一个事实:但凡极端重视步兵部队反坦克能力建设的军队,无一不是面临的敌方装甲部队压力巨大,而自身机械化水平又极其低下。* C: E8 L; V/ f' j8 F+ ?. g

" P. z) ^$ E8 f5 [2 Z! y9 y' A日本自卫队成立之初,就是驻日美军的附庸。无论是训练还是作战,都被纳入了美军的体系。美军出于现实需求和防范日本东山再起的考虑,分配给日本自卫队的任务都相当“偏科”。如果将日本海上自卫队视为美第7舰队反潜大队的话,那么陆上自卫队就是美第8集团军的前沿守备队。其基本任务想定,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苏军在日本本土登陆时,在一线顶住苏军的钢铁洪流,为美军实施全面反击争取时间。
- h9 J& c1 o4 ^: ~$ f9 ]( d$ ^5 h1 s/ d+ t

9 k0 o; ]) a: _- e) D日本陆上自卫队展出的导弹“新中马特”多用途中距离导弹系统: p; y" V2 ~: q- a

7 y6 b' U1 w* ?  p# M+ E& p0 v由于冷战期间,陆自装甲部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力望苏军项背。新兴的航空反装甲力量,也谈不上有多强大,因此反坦克的重担,便落到了步兵肩头。鉴于苏军是全机械化部队,即便是大口径机枪,对其也构成不了多大威胁,加之自家研发的机枪质量太差,于是陆自便索性放弃了步兵大、中口径机枪火力建设,一门心思加强步兵的反坦克火力。9 E9 R! P4 s6 p6 e6 S" g9 A

6 h7 n2 u0 z2 W5 U  d* k  w& D" m% V: i不过,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钢铁洪流登陆日本的威胁已不复存在,陆自理应对部队编制、装备体制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新的任务需求。可是,陆自的表现却让人着实大跌眼睛。在苏联解体10年后,陆自居然毅然决然地让反坦克导弹下班。在强化反坦克能力的同时,继续削弱步兵压制火力。这究竟是为什么?
9 W1 S+ u7 F2 v- {/ z) o, o6 q7 Z# I) w2 Y! K
不少媒体在渲染日本威胁时,都会谈到日本打算动用武力与中国争夺钓鱼岛,并在台海有事时“协防”台湾。不过,前者需要动用的陆自规模很小,且岛屿争夺战的关键是海空战,即便需要加强夺岛部队的反坦克能力,也无必要让整个陆自都“陪绑”。至于后者,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台海若真有变数,一定是中美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统一大势已不可阻挡。以日本欺软怕硬、只服强者的民族性格,哪有见势不妙,而且极有可能已经在海空战中吃了亏的情况下,仍然执着地把陆自作为炮灰送上台湾岛的道理?这只能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心虚的叫嚣,和台独分子自我壮胆的慰藉罢了。5 O! y! B8 r. c
2 o/ p$ a/ z. U+ {
1 [! z4 f% W4 f( O& N& E4 [2 _; e" Y
96式反坦克导弹* {$ f4 e* [1 I4 p
2 G1 _* N' j9 W/ G) `$ a
笔者以为,陆自在反坦克需求戛然而止后,仍在不遗余力地强化步兵的反坦克火力,说到底不过是冷战思维的惯性延续罢了。在一些人眼里津津乐道的日式“严谨”、“认真”、“执着”、“精益求精”,其实很多时候换个角度看,又何尝不是“僵化”、“保守”、“固执”,甚至是“抱残守缺”、“不知变通”的代名词呢?此外,日式的官僚主义,以及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挠,从日本近几十年来步履维艰的邮政改革、医疗改革进程中,可见一斑。这些现实问题,恐怕也对陆自在反坦克导弹装备体系建设上延续冷战思维,也“助益”非浅!* O3 B# O. n4 h: T1 j

5 b( C! K3 Q3 Y+ e* b: _
6 j. y" f6 A5 |1 \4 e) c8 G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7-10-19 10:34
日本那个地形不适合大规模使用坦克啊,东三省和内蒙还差不多。狗日的是贼心不死找借口呢吧。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7-10-19 11:40
关键是为何而战,这就直接决定武器配置。; F; G! Z; A$ _9 e2 k* f, L
固守待援才是自卫队当前的战略。
: n6 o( n3 X$ I; l; m" y( a如果换成进攻型的配置,才是真正调整的开始。
作者: cloudian    时间: 2017-10-20 00:00
总感觉日本也好,台湾也好,包括韩国也差不多……军备方面都是放弃治疗的思路。8 D* n/ o; `% @0 e; U

+ N* F: v, U  B+ n$ m一是进攻是不可能进攻的,这100年都不可能了,不管是对毛熊还是兔子,都只能采取守势。
( M/ T! h* Z1 g/ M. A  Z. b6 ~二是防守也是不可能防守的,这100年都不可能了,就是基于“美帝会救”的基本原则而已。# K: O- a3 s# W2 r

$ N; K% H6 ~0 K. H( r——攻击和防御的需求都没了的军队,怎么建设呢?的确是个难题。所以只能往这两个方面靠了:
0 Y0 S! x; P$ h( n9 T) j; J$ S& n1 [. [$ N8 w0 E, T1 F
一是维持军工研发制造能力,尽量搞些装备需求来稳定队伍和企业罢了。
! J- ~/ S! ]7 D/ i: F1 C二是提升平民士气,维持信心,所以多搞共建之类的鱼水情,比如不正经的军乐队所代表的皇军好雅兴……
作者: 小书童    时间: 2017-10-20 22:04
忘情你以写军事题材文章暗含女兵照片,被太座侦测到小心跪榴莲啊!!!
作者: natasa    时间: 2017-10-20 22:46
估计还是军工企业为了赚钱绑架防务省的那套。。
作者: youyouyuyu    时间: 2017-10-22 12:46
其实心里都明白,根本没有什么外部威胁,花钱那么多,过几年也淘汰,意思一下就行了。! ]' G: z" f2 }! x

, u8 f  h1 c0 ^, f8 ?傻,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日子过的太容易。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