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风雨下金塘 [打印本页]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1 16:47
标题: 风雨下金塘
2 I0 t, H4 P( L' m! F
本文实名发表在《坦克装甲车辆》2017年7月(上)上,以下是正文:8 ?; z3 L- ^! v' F! N8 x. G9 N" j* u

" f" t& g  B9 p金塘岛战斗,是建国之初,我第三野战军7兵团发起的舟山群岛系列登陆战中,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对比同期金门岛和登步岛登陆作战失利的教训,金塘岛战斗的成功经验更显得弥足珍贵。- n) ]) t+ r. I

3 \% y0 G. X/ H; j金塘锁钥- {/ n$ N. M, H" x- W  C

& O: \1 g- A1 P
8 n% V# L8 T8 m% [
+ w* ]* C6 E- |$ f% Z舟山群岛由位于钱塘江和长江交汇处,由大300多个岛屿组成,扼海上南北交通之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金塘岛位于舟山群岛西南部,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7.5公里,面积77.35平方公里,是舟山群岛的第4大岛。该岛距舟山本岛仅一水之隔,是其重要的外围屏障。金塘岛东、北、南三面环山。位于岛东部的仙人山,海拔455.9米,是全岛的制高点。金塘岛与其西北方向的大鹏山岛相距很近,二岛之间洋流较缓,形成了一个天然避风良港——沥港。沥港呈弧形,是全岛对外交通的要冲。" k! T0 Z) r4 z$ p. l$ @
( U5 ?  ^/ h8 O' N1 A1 S
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原属“首都卫戍司令部”的国民党军第45军102师残部一路逃至金塘岛。102师师部驻大丰乡苏家桥,所辖304团(附补充团3营)团部驻大丰乡老头,3营驻黄泥坎、大浦口至西丰寨一带。补充团3营驻防泊塘至黄岚一带,1营驻柏树湾为预备队。306团团部驻柳行街,所辖1营驻防苋岚至林家一线,2营驻防林家至大、小李家一线,3营驻长沙一带。补充团(欠3营)驻沥穆乡包家、东堠、西堠等地区,团部驻沥港。师部特务营驻沥港广惠庙一带,由75军配属该师的1个炮兵营(野炮1门、山炮2门、战防炮9门)分驻双尖、泊塘一带。
- z  l  o4 M" O8 a# e9 k
; i4 P5 M6 E/ X7 C+ A8 k102师一上岛,就强拉民夫修建防御工事。特别是在大丰乡大浦口至涨饭一线,修建了70多个地堡。在前沿海堤及面向大海的山脚下筑有地堡、散兵坑、交通壕等,形成交叉火力点。为阻止运兵船靠近岸边通行,在各处岙门距离海堤约35米处竖立木椿群及竹签子、鹿砦等障碍物。不过,102师总兵力仅3500人。平均每团不足千人,每连仅5、60人。这点兵力在诺大的金塘岛上不敷分配。守军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可得到常驻舟山本岛的国民党海、空军的支援。+ t" C. U9 C+ m

9 i/ S1 y. |' | ( u! ?1 C6 |$ y2 x0 a) z
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与舟山防卫司令部长官石觉合影。1 D5 h$ U0 w  n8 k# X% ~6 X0 r
- ]1 o6 i8 L. L3 E. T% o: t6 O3 E
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特别重视金塘岛防务。他曾于5月9日和5月16日,两次偕子蒋经国及俞济时等国民党高级到岛视察。舟山防卫司令部司令石觉等高级将领也多次到金塘巡视,为102师打气。7月4日,三野7兵团发起宁象战役。金塘守敌为牵制解放军,派遣304团2个营兵力,在4艘军舰掩护下,于7月9日向镇海发起突袭,遭解放军迎头痛击。在损失了副营长以下160余人后,余部仓皇逃回金塘。! m8 L4 V3 q' K' O% q

) D7 \3 j/ Y9 j2 Z( S/ F宁象战役结束后,由于要分兵守卫新区, 三野7兵团能用于舟山战役的兵力,只有22军及21军61师,共11个步兵团。与舟山国民党守军相比,兵力处于劣势。加之部队缺乏渡海登陆作战经验,因此7兵团决定集中兵力,先依次攻占舟山外围岛屿,最后再全力攻占舟山本岛。22军在攻占离大陆最近的大榭岛后,刀锋直指离金塘岛。% O2 ]7 W( ^6 j4 n; W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1 16:49

- m& O# q6 K1 {) ]精心准备" {2 y4 e7 {9 v$ _5 q1 }1 D
: a9 x8 c. N7 w0 [2 f
渡海登陆作战,首先就必须要有船。22军军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认为,在国民党军占据绝对海空优势的情况下,必须立足于一个波次就将登陆部队全部输送上岛。一旦战斗打响,国民党海、空军必然全力封锁海面,第一梯队的船能不能撤回来,能撤回来多少,都是未知数。) _3 o! x, _2 ^' J1 f( H) A
7 ^" G6 w7 V. G( V% e$ b
从7月下旬开始,22军筹船范围从镇海、宁波,扩展到奉化、绍兴。在群众的帮助下,最后筹集到了400余只船,理论上可一次载运4个步兵团。但,其中有不少是内河船只,经不起大风大浪。还有不少船年久失修,破烂不堪。22军每个营都成立了修船小组,每个团都成立了大修组,师和军成立了小型修理厂,制作了很多配件、器材。有的团自行制造了大滑板240个,小滑板160个,橹98枝,篙163根,篷10张,舵19个。最后基本做到了每条船配2枝橹,4至8个划板,2根篙,篷绳、橹钉、橹鼻、橹椿等皆配齐全。
7 a9 j' y, ~( w% b1 f0 |
& d9 Y4 U; g" x1 F
4 {: c! Y6 w! S22军水手队在进行训练! r1 v4 ]" ]5 Z! t& j6 B) A
! O( F% r+ i' l& c. u7 @
国民党空军为破坏解放军登陆作战准备,对船只的轰炸扫射从来没停止过。刚开始,22军指战员们没经验,船只的隐蔽工作做得不好,被敌机打坏不少。后来吸取教训,将船只分散到河湾港汊隐蔽,并组织力量抢修。有的团曾一夜修好10只船,3天修好27只。破坏船只与保护船只的斗争一直持续到金塘岛战斗发起前。
; F: y; y+ [3 [+ L. G( |& F+ I
/ w! a$ j8 h! f% b" \% x浙东沿海是新解放区,动员来的可靠、老炼的船工不多。22军决定不等不靠,自行培训水手。刚开始,有些部队对集训水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把“刺头兵”,甚至是巩固对象都打发到水手集训队,结果发生不少问题。对此,22军相继召开了3次党委扩大会,纠正各种错误观念,树立“以我为主”的观念。要求各级均派出得力干部,加强水手集训队的领导。强调干部带头学习,实行互学互助带徒弟的教学办法。训练上强调苦学苦练,不怕烈日暴风雨;强调循序渐进,先内河后浅海,再到内海;由摇橹到拉篷掌舵,先白天后夜间,先是白天在内河学摇橹,一直训练到夜间在深海掌舵。每个阶段训练告一段落后,所有送培水手均要经过考核和民主评定,确认技术等级
1 K! ?/ h& C7 N. d# l6 L
; [  n5 u7 q0 O  N* H5 l训练初期,水手集训队曾发生两起翻船淹死人的事故,一度引起受训水手的思想波动。各级党组织通过民主生活会,帮助大家克服畏难情绪。开始大家普遍怕敌军舰,各级党组织便介绍军舰特点,号召大家共同寻找应对办法。其他诸如怕逆风,怕浪大等顾虑,通过解释与教育,水手们也都提高了自信心。特别是经过内海试航及突击训练后,水手们的技术及信心提高较快。如196团四等水手的数量,由43人增至91人,197团由35人增至80人。
/ X1 C. G0 g# M, }3 G
( w- |% L" X, D9 L& g. }担负金塘岛主攻任务的66师,共对619名水手进行了2个月的航海技能训练。经过考核,其中有400人可充任船老大。按计划,每条船上都应至少配备3名水手。其中突击船上应该由两名技术较好的水手,带一名技术弱的。跟进船上则是一名技术较好的,带两名技术弱的。但到发起战斗前,66师培训出来的水手仍不够用,于是临时从65师、61师借调来200余名水手。3 Z1 L; ^. p( W" K7 B
* @6 O- |! T! F1 K- a2 }2 E9 R" U7 p$ V
, a% q7 b8 i* G2 [4 y  i
军民抢修船只* R. j; d  X! ~9 A; R. V. ~

3 j- k  P9 U7 n2 r0 Y9 r对于动员来的船工,22军也不放松教育和管理。一方面努力提高他们的觉悟,打消他们的顾虑,另一方面发动连队给船工们送慰问品,写鼓励信。在开战前,安排船工们与部队会餐,部队首长亲自敬酒。船工们颇受鼓舞,士气日渐高涨。$ w( H/ ~! I$ ]( `7 t% ~
. J" X* U9 d% i; E3 T. |+ c  A
除了培训水手,作战部队也以团为单位开办训练班,两周一期,将副排长以上的军政干部都轮训了一遍,主要讲解水性特点,航海常识,乘船要领,重点是强行登陆的指挥要领及战术动作。各预定参加金塘岛登陆作战部队,重点训练了登陆后的山地攻击,并进行了几次实战演习,借此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u: |0 y; N- |/ ?9 J! E3 H, A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1 16:50

: R0 A5 O0 B- }周密计划1 E4 k; [( u3 ]% s
* G; W, w  U* ^2 P( V/ b$ C, O
7 r) ]1 j; o+ Y
22军水手在内河港汊里进行操船训练
; V3 _7 p+ Q% v" k. @' ~3 x9 o# D
; n* _3 B/ s: {; ~综合敌情、我情、水情、地形船只等情况,22军决心66师及64师190团为第一梯队,65师194团为预备队,以3倍以上的绝对优势兵力,在22军炮兵团、炮兵第11团主力、炮兵第17团的炮火支援下,发起金塘岛登陆战斗。登陆部队统归66师指挥,参战炮兵由军统一指挥。具体计划是:1 C  s  j; H2 u, \/ \1 K9 q( C9 p
9 y; n6 i5 b; Q& y8 F
66师从三山海口至老鼠山沿海为起渡点,由横兰至柏塘西北166高地地段强行登陆,首先歼灭前沿之敌及可能反击之敌,迅速夺取蛤蜊山、沙罗山、大山、大浦口一线阵地,尔后猛插纵深,务求当夜攻占纺花山、围屏山一线阵地。翌日继向沥港、龙塘山、西候山攻击,并组织轻装部队,以奇袭动作,插入沥港渡口,防敌逃窜。并随时准备协同190团歼灭可能来援之敌。该师3个团具体任务划分如下:- {" c% f$ C0 ~! U
- ]5 f1 `' q: p9 x* Z) Q
196团从三山海口起渡,在双礁、横兰地段登陆,迅速攻占蛤蜊山、大山、沙罗山;第二步攻占纺花山,第三步占沿东西候山向沥港迂回,配合197团最后围歼沥港之敌,并准备随时配合190团歼灭由定港方向来援之敌。+ F' v: l/ T  N7 O

3 D5 {8 @6 T& r$ Q/ N4 Z8 n3 Y& N198团从三眼碶起渡,在双礁后面山腿子至柏塘西166高地段登陆,迅速攻占244高地及大浦口阵地,尔后随时准备配合197团向沥港方向攻击前进。4 @( ?$ {) N2 m5 R  N) \7 r: ~
! j6 t7 F+ n  s( ~9 P
197团从算山、老鼠山起渡,在198团登陆点登陆,第一步直攻老碶头、大象地,迅速攻占围屏山,尔后攻占狮子山、老鹰山,纺花山,用火力控制沥港码头,并以轻装部队袭占渡口,围歼沥港守敌。
$ I' v6 v0 T3 L
" K" u. r- P( }0 e3 {7 ]$ q+ k) w64师190团由太平桥起渡,从横兰(不含)至小泥湾段强行登陆,一部沿海岸夺取,控制宫山、大小李岙,主力迅速攻占潭头山,并继续向纵深发展,务求当夜攻占仙人山、长沙山阵地,配合66师全歼守敌,尔后担任宫山至清晏庵段防守警戒。敌军增援时,协助66师歼灭援敌。- E( j2 R* E6 y) b. @
+ B! w7 K. g) E! ^7 J; D, w
在发起金塘岛登陆战的同时,64师向大猫山佯动,21军61师向六横岛佯动,65师1个团隐蔽集结于朱家塘、陈华甫为预备队。
+ C: r: C1 s' Q, ]
. T# n  q1 R# a: }9 P# W支援部队登陆的炮兵共计有榴弹炮12个连(炮42门),山炮2个连(炮5门),组成3个炮兵群,每门炮配备4个基数炮弹。除青峙镇、狗头颈各1个炮连,炮8门,分别负责封锁沥港及半洋礁和黄牛礁之海面,阻止敌舰侵入,保证我军安全外,其余火炮39门,负责对金塘岛正面西自柏塘突出部,东至宫山山脚,直线距离8250米(曲线距离9750米)宽地段射击,力求摧毁敌前沿工事。登陆部队将要上岸时即延伸火力,掩护步兵巩固滩头阵地。22军炮兵团随同66师登陆,负责在纵深战斗时提供火力支援。
9 ^' W, J, ^9 B4 \1 g  `7 d$ g9 C! K1 q& w" `6 w0 M' i
其中,部署在青峙镇、算山段的美式榴弹炮3个连(炮12门),部署在齿蟒山的1个山炮(炮2门),组成第一炮兵群。青峙镇的美式榴弹炮4门,负责封锁大浦口以西海面,截阻敌舰活动,保障航渡部队左侧安全。其余火炮负责摧毁大浦口至双礁段敌前沿工事,压制敌火力点,直接协助步兵198团登陆突破。
+ d& o' k  y) h4 P; V
- k4 h: c% r0 ?+ o: v4 t# t3 x部署在三眼碶至太平桥段的1个美式榴弹炮连,2个日式榴弹炮连、4个野炮连,1个山炮连,共25门炮,组成第二炮兵群。首先摧毁金塘岛双礁至张万岙段前沿工事,尔后延伸射击,支援196团登陆突破。
4 B4 E( U6 s9 A9 w/ f9 b. h4 N; T" x' W- a! w5 g% w. W9 G, W" `" F0 G
部署大榭岛龙山、狗头颈的2个美式榴弹炮连(8门炮),组成第3炮兵群。位于狗头颈的炮连负责封锁半洋礁海面,压制敌舰艇活动,保障航渡部队之右侧安全。位于龙山的炮连负责摧毁张万岙以西、大小泥湾敌前沿工事,并向官山、张万岙段射击,直接协助步兵190团登陆突破。' s: {% ~: L7 a; l

! |6 j! y% A2 z' L/ E# f22军炮兵团除了部署在三山、齿蟒山的2个炮兵连(5门炮)参加封锁海面,摧毁敌前沿工事,剩下的10山炮组成近战炮兵群,归66师指挥,跟随步兵渡海至金塘岛,伴随登陆部队陆上纵深作战。
/ ?, N" o$ L8 }% n- z, j7 R  l* F( _
根据步炮协同计划,在发起战斗前,炮兵试射1小时。登陆部队开始航渡时,炮兵开始效力射击。登陆部队以团为单位,使用不同颜色的信号弹,向炮兵标示我船队航渡接敌位置,对敌距离。登陆船队离敌岸3、400米时,打出第一种信号弹,炮兵施行一轮急促射后,将炮火延伸。登陆部队占领前沿阵地后,摆设三角灯,并打出第二种信号弹,炮兵即向敌纵深射击。登陆部队占领敌岸第一线山岭后,烧起两堆火球,并打出第三种信号弹,炮兵停止射击。
; [: a6 a/ C+ P+ X% y
0 a" F) z. {9 w; _3 x& u考虑到海面距离远,步兵信号弹并采取接力的施放方法,其具体规定是:当突击连准备登陆要求炮火延伸时,以手拉信号弹连发两束(每束10个以上),同时以三角电灯后照3次(每次1分钟,间融10秒钟)。团、营发现突击连信号后,营以胶东造信号弹齐发3弹,团以胶东造信号弹齐发5弹,并以三角电灯对准我岸放射2分钟,同时以报话机通话联络。
$ |$ b' N3 o& e7 g8 \1 ?; v  l0 l2 v
$ m% Z$ k$ m, Y! s' L/ }- D步兵登陆后,以弹色区分信号。190团用白色,196团用蓝色或绿色,198团用红色。& z! A$ I% K. g7 r. h" Y; h0 |6 y2 z
( f) C3 K/ h6 {8 `7 \) z( C
战斗发起前,22军的师、团、营、连、排,班各级干部及战斗小组长,均赴前沿观察好几次地形,各级都制订了详尽的作战方案,并制作沙盘进行战斗推演。22军首长反复强调分散登陆,独自作战,不依赖炮火,不依赖友邻,有进无退的作战指导思想。强调各部队登陆后迅速向预定目标攻击,以达到分散登陆,越打越拢,集中作战的目标。强调小部队包抄迂回动作。指战员们都对当前任务了然于胸,大家战斗情绪很高,纷纷请战,要求当突击连和渡海第一船。9 E$ ^. s6 H" [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1 16:54

) [+ m* a; {! C7 [: P9 r5 K0 d风雨征程! ]/ B) c4 h7 u5 J- Q- x
2 |2 R5 @+ w& s) \$ L1 m/ F
9月30日,登陆部队和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参战的400余艘船都根据航速统一编队。每条船都根据独立作战的要求,对预定搭载的干部、人员、装备进行了调整,以适应分散登陆的作战要求。4 l. Y5 }+ k, W7 t8 Q, I/ H

, X. }  \# K) i0 n10月1日,22军军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发布动员令,号召全军将士顽强作战,英勇突击,全歼金塘守敌,用新的胜利庆祝新中国诞生。
" w8 k1 n! h% F( E- O) m  W* M& ~( r7 G* i6 X/ p3 Q; L
渡海登陆,战斗发起时间的选择至为关键。根据部队所处位置,不仅要求满潮顺风,而且要求黄昏后的潮水是顺流,以便于隐蔽在各河湾港汊的船只驶出。为便于炮兵观察、修正弹着点,还要求天气比较晴朗。如此算来,每半个月中,仅有4天可发起战斗,其中有两天时间各方面条件最佳。
: A! ?  T- v6 ]! c+ t$ y
; L+ ^/ P8 a5 T# A
! b1 u( m) k# ]8 R4 M1 y22军各登陆部队登船,准备向金塘岛发起进攻。2 u: R$ ~) N4 t2 F. W& l
, I: E+ _( c6 L6 B' Q& e* x4 o
22军原计划10月2日17时30分发起战斗,因为中秋时节前浙东沿海西南风最多,这个时间节点正值大潮汛期,便于船队起航。但从10月1日晚上起,当地就开始下大雨。10月2日全天大雨倾盆,金塘水道浓雾笼罩,白茫茫一片,炮兵无法观察对岸目标,且海上风力太强,大部分水手无航行把握。因此,22军只得把计划推迟一天。
* |2 {& x! \2 b0 G+ I4 _9 k. w* H* I5 x2 F! U* C/ E! z3 S: {9 r
10月3日,海上仍有大雾,雨则忽下忽停,天气忽明忽暗,从早晨起就开始刮东风。12时16分,天气曾一度放晴,对我攻击极为有利,由副军长张秀龙,政治部主任王六生等组成的前线指挥所当即传令各部队立即进行战斗准备,14时30分听候具体号令。但不久天又下起阵雨,前线指挥所召集干部、水手、炮兵及有航海经验的渔民开会研究,均认为天气对我不利,航行无把握,炮兵看不清目标。
( G' ]7 y' [* P% i" F7 E. n0 W
# E/ N7 L- a, x. r3 K 4 z# Y6 C- U' Y& L+ ]
登陆部队登船,待命出发+ l5 O$ D' d' Y+ Q! {

% H$ L0 C# w: T2 a4 x. h15时30分,海水开始涨潮。16时,金塘水道大雨暂停,但金塘岛仍为雨雾笼罩。16时30分左右,金塘岛上渐渐雨停雾消,尚可观察敌前沿目标工事,且风向逐渐由东北风转为东风,至17时许变为东南风,前线指挥所认为这种天候,国民党空军很难出动,消除了对我威胁最大的空中威胁,因此对我发起登陆战斗是有利的。于是决定各部队运动到海边集结,待令登船起渡,炮兵先行试射,视情况变化再下最后决心。
7 H5 u# a3 U- j
7 A. p( R; }; o' K2 `# ^17时许,各炮群试射后,炮兵观察向前线指挥所报告射击有效。张秀龙、王六生下令:各炮群按预定计划实施射击,各部队立即迅速登船起渡,发起攻击。
; `$ R( K  z) r6 `: F' }
( Q! q0 s+ W) U* e, _
* |- s5 U( B. w登陆前,隐蔽在各处的船只开出隐蔽地点,向装载地域集结。
% X# [0 o6 w6 J2 n: c# k7 L* X% c) I2 ^( {& \+ q# q% E  n* `; |
船工和水手们一齐动手,将隐蔽在各河湾港汊的船只开出,驶到集结水域。18时,攻击部队开始登船,各营平均20至30分钟登船完毕。随后各船按计划进行编组。由于船只准备得较为充足,第一梯队4个步兵团中,仅有一个步兵班和部分机关人员未能登船。
# z/ s6 `; M; a! Z
4 _4 L( x% H, S+ W各步兵团起航点各不相同,海上航程相差很大(196团直线距离3700米,198团5300米,190团7000米)。因航程较远,190团首先于18时30分由太平桥开始起渡。198团于18时40分由三眼碶起渡,196团于19时由三山起渡。其中196团团直和该团3营因起渡前组织不严密,开进时间计算的不精确,因此落后于大部队。
( r- E! \3 ^+ A1 L' h" a
1 W! {/ X7 N5 G, j$ z以上3个团300余艘船,营连各级均编为后三角队形,共6个突击营12个突击连。在宽大海面上并进,力求按计划在金塘岛预定地域同时登陆。197团计划在198团登陆地点登陆,因此该团船队迟至19时起渡。. e: r  T+ q0 C% ^; i6 V" e' h1 [, u

% c& e* ^' w; A5 G2 [9 I0 p在海上航渡过程中,各船水手技术水平的差异渐渐显露出来了。各团最优秀的水手,基本都配置在突击营的船上,因此突击营船队的队形保持得较好。而后续各营船队的队形就乱多了。198团甚至有30余只船掉队。尤其是战前从兄弟部队借调来的水手,基本上没有参加过战前合练,对风向水流也不熟悉,加剧了建制混乱。而一些带队干部不熟悉渡海要领,要么无主见、过份依赖水手,要么急躁冒进瞎指挥,见眼友邻船驶远了,便逼着水手“走捷径”,甚至推开水手,自己亲自摇橹,结果船却越走越慢,甚至原地转圈。# C- ~9 \. c6 a7 X" x6 W( m

  T- M3 {' I( K: w0 k* j% Y按计划,突击船接近敌岸300至400米距离时,应打信号弹要求炮兵转移火力。但客观上,当时海上雨雾蒙蒙,能见度不高,且我军指战员缺乏海上测距经验,主观上,各突击部队均想争当登陆第一船,因此不少突击船在离敌岸还有600至1000米时,就急不可耐地发信号。虽然大部分胶东造手拉信号弹因受潮失效,但好在各突击营事先对困难估计得较充足,各船都配备了信号枪作为备份。, c3 F! b9 p/ y! I1 X
% z+ Z! W0 u, {; _6 z% [% x, {
事后查明,因为能见度不佳,我炮兵观察员很难准确修正弹着点,因此对守敌前沿阵地的炮击效果非常有限。我炮火刚一转移,金塘岛前沿守敌各种火器一齐向我登陆船队开火,给我军造成了一些伤亡。各突击营立即用机枪、枪榴弹,60炮,火箭筒还击,同时加快了行驶速度,力求尽快靠岸。; g5 G- \8 V7 C& y' q7 m
0 |. ~( u9 f8 a' V# o- W8 e* D
6 W. Y1 l/ w5 }" E  _1 Z7 h0 I
2 B% u& h1 [7 `: K
22军先锋部队成功登陆金塘岛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1 16:56

. K- f0 T& C9 {0 e  s5 ~" P纵深战斗
" z: V+ t3 D0 W. U& M" I/ Z8 @0 b. [2 s+ u7 Q$ M7 ^1 d
20时03分,198团突击营率先强行突破泊塘前沿阵地,在双礁、柏塘一线胜利登陆,此时距该团起渡仅1小时23分钟。几乎与此同时,196团在东岙、横兰一线,190团于大、小泥湾一线,也都顺利登陆。各团上岸动作很快,至20时15分左右,便基本登陆完毕。最晚起航的197团于20时30分左右,在泊塘地区尾随198团登陆。7 I9 u/ I' G- H9 N% O
# T6 D8 B$ }* z

% f" A: B+ l5 s2 U% d# j解放军登陆上岸- Q5 A. ]/ D. j6 \$ g9 e: N* p5 n- f
+ {7 J4 c& {% O- c. q& ^* _
抢滩战斗,历来是渡海登陆作战最困难,伤亡也最大的阶段。但22军金塘岛战斗在这个阶段,却比预想的要好得多。全部11个登陆点,全部登陆成功,部队站稳了脚跟。这一方面是因为守敌102师士气不高,战斗力不强,且慑于我军炮火威力,信心受到极大动摇;另一方面也因22军战前准备较为充分,战前反复强调顽强登陆,独自为战,先分散后集中的战术思想。+ o; K. F/ i$ B  T( ^% t
! J- d) T9 n3 Y5 N
196团1连4班的乘船横着靠岸,4班迅速分3处下船,在短促火力掩护下,用炸药包和手榴弹,连夺6个地堡,自己仅轻伤1人。该团4连2班的船在遭到敌火力射击后,水手两次负伤均咬紧牙关不吭声,直到第三次受重伤,才低声换人掌舵。距敌岸20米时,船触底划不动了。船上的副连长毫不犹豫,立即带队涉水上岸,全队无一伤亡。
( O# L" x" W3 L- U6 `3 h. ^& C0 q; h
: s# P; X- `( O8 s2 g2 j
% C" x' I6 N3 c9 o/ y; ^登陆部队攻占敌前沿阵地) c6 c- I4 a7 @/ U4 q$ p

! j, u8 F- [2 \5 l: E8 G$ K同样是196团,3连5班的船在遭到敌火力打击时,只顾隐蔽没还击,船靠岸后部队又未及时下船,结果被守敌投中2枚手榴弹,全船21人伤亡11人。5连2、3班的船,未作在航渡中射击的准备,登陆点又搞错了,船靠岸后又顾虑敌火力,迟迟不下船。上岸后又在敌火力下作横向运动,因此全船28人中,有21人伤亡。5 J2 [& A# N/ g- Q5 h  w
1 W0 Q8 G6 O& s; U9 n
正反两方面事例说明,抢滩登陆,只有勇猛顽强,动作迅速,一往无前,战术正确,才能减少伤亡。
  x( H3 ?2 |. g
1 X( V0 N1 T" }在我军开始登陆时,金塘岛又开始下大雨。各部队冒雨奋勇前进。+ Q- {* F+ u) X) ]

) b; I! e" q& z198团占领泊塘东西之前沿阵地后,迅速抢占双礁一线敌军山炮阵地,当夜攻占了老碶头、大象地、4日晨攻占大浦口及东北要地,歼敌304团大部后,即留1个营在该地带控制渡口要点,搜剿残敌,主力随197团向卫平攻击前进。
, ?& E6 K+ e9 G" B! S
% }& v) M/ H# d9 E  ?6 N' B196团突破前沿后,迅速攻下横兰、蛤蜊山,22时占领大山、柳巷等地,歼敌1个营。4日拂晓攻占沙罗山及柳行街,6时攻占东西佛岭、纺花山一带阵地。
) T# Y* v! Q+ T/ E- F4 T+ G& Q! Y0 |* Z
190团当夜占领了大小泥湾、大小李岙、宫山、潭头山、沙罗山等地,歼敌1个连,即留1营于该地带控制沿海阵地,主力于4日晨攻占仙人山、长沙山歼敌一部,以3营守备该两山以东之沿海阵地,2个营继续向向东堠、西堠进攻。! k% T, m7 a* I. `) D& X

% _' u% H  ?7 l2 |4 f4 R2 ?预备队197团继198团之后登陆,于4日晨攻占围屏山,9时前肃清两侧残敌,并进至刘家岙、包家岙一线。
4 j* l4 Z/ V  S  B6 ?7 M; f' h0 a3 h) ], ]% T

1 N; o5 A) L  n: r解放军登陆部队占领前沿后,向纵深攻击前进9 w8 B: k7 g& p! Y! `: b2 v
2 H- g7 ^6 Z" p$ @) `) G2 ?9 I! J
10月4日,大雨依旧下个不停。驻定海的国民党空军无法升空,仅靠海军直接援助金塘岛上的守备部队。“太仓”号军舰和6艘巡防艇集中在半洋礁东面炮击大榭岛,扰乱解放军后方。另以“太和”号、“永定”号两艘军舰侧击金塘水道,掩护炮艇往来突击。此时,我军已占领金塘岛南半部,敌102师残部溃逃至东佛岭、老鹰山、化成寺、沥港一带后,建制混乱,兵无斗志,继续向沥港溃退。如果我登陆部队克服困难,穷追猛打,迅速向狮子山、龙毛山攻击,继而迅速攻占沥港,断敌退路,是完全可以全歼该敌的。但我军前线指挥员顾虑部队疲劳,大雨倾盆,平地成河,迟至4日16时才令196、197团冒着大雨继续向北进攻。5 U$ _2 c8 P, V! U% P
6 x9 h8 z" `8 n+ U4 q6 r# ?: P6 r+ t
196团率先在黄昏前涉过纺花山以北深及胸口的积水,于23时占化成寺及以东高地。守敌不支,向沥港方向溃逃。196团2营直到10月5日3时,雨水渐小时才执行“穷追敌人,直插沥港”的命令,于5时许才赶到沥港。此时,102师师长朱式勤已率残部千余人乘船逃向定海。196团俘虏了未及逃走的2个营,约500余名敌军。) v3 V3 u1 M" I" Q
; W6 G6 h% r, g6 ^# c+ Z# X
$ b7 _& P$ R/ {6 _0 U0 e3 J
金塘岛上大雨倾盆,满地泥泞,能见度很差,登陆部队利用不良天候,克服困难向金塘岛纵深挺进。1 U5 J& B" o2 A
# C9 Q! }) `7 P, p
197团是原计划负责抢占沥港的部队。该团于4日16时向龙毛山,老鹰山发起攻击,21时许占领狮子山、龙毛山、马岙山一线。23时占老鹰山后,因雨势较大,直能及时直插沥港,直至5日7时才到沥港(198团已先期到达)。197团发现敌一部逃向大鹏山岛,当即以1个营兵力渡过海峡,于5日8时全歼大鹏山岛未及逃窜残敌1个营约500余人。战斗中,战士刘永超握着手榴弹只身奔上祖太山,活捉国民党少将副师长李湘萍。
/ T( T. i0 Y+ [# P7 C' t% R- U
; c8 m9 O# r8 m+ C至此,22军经过周密细致的战前准备,耗时38个小时,终于完成了夺取金塘岛的登陆作战任务。
1 Y$ [9 W; K4 @" U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1 16:57

9 H* }! F2 ~+ v- R; j宝贵经验
3 E* k* O6 }! N, I8 l- M6 O/ C+ d( Y$ R* A/ g7 |( o& X
金塘岛登陆战,第22军着眼于最困难的局面,以一个加强师的兵力编成一个梯队,以一个航次悉数登陆成功。且在登陆时机选择上,既不盲目蛮干,也不犹豫迟疑,而是通过集思广益,敏锐地抓住了一个大雨稍停的窗口,既满足我军渡海登陆的最低要求,又最大程度地限制了敌海空优势力量的发挥,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 w- O7 ~7 f6 S

% e: \" m; o" ?/ A8 z4 B4 c
" ^# ]: Y/ \8 X; K22军登陆金塘岛后,岛上守敌102师士气低落,溃不成军。; @5 H, w( N4 X+ S( u% I0 m

: ~" e/ s! J  M2 j2 h4 p据统计,金塘岛登陆战,我参战部队共毙伤敌233人,俘虏国民党军第102师副师长李湘萍以下校官6人、尉官161人,士兵1996人,投诚8人,合计2409人。缴获野炮1门、山炮2门、迫击炮1门、60炮22门、战防炮8门,火箭筒17具、掷弹筒22具、枪榴筒8具、战防枪2支、重机枪17挺、轻机枪103挺,冲锋枪94支、步马枪1087支、短枪62支、手枪10支,各种炮弹7165发,各种子弹242705发,手榴弹4571枚,电台3部、报话机5部、电话总机6部、单机25部,汽车25辆、炸药100斤,战马18匹。另外,还击伤国民党海军“永定”舰(击伤3人)、“合彰”艇。$ W" C, U/ }9 C1 z( Q9 l
# V- t8 F( h9 V4 B' J3 e) y) i
22军负伤244人,阵亡113人,失踪52人,自杀2人,溺亡2人,轻伤留队192人,合计605人。共损耗山炮1门、迫击炮2门、60炮2门、枪榴筒6具、轻机枪1挺、冲锋枪9支、步马枪96支、短枪3支,各种炮弹2176发,各种子弹113461发,手榴弹1494枚、炸药50斤。
) d& Y$ ?( G" c9 H
  g5 R- c1 Q3 z  j" _! B金塘岛登陆的成功经验,和同期金门、登步登陆作战失利的教训,都被我三野、四野担负渡海登陆作战任务的部队反复研究。在日后规模更大的海南岛登陆战中,金塘岛的胜利经验被进一步发扬光大。+ @4 ~' O" e! H

; i* {2 u7 D; b( J  H6 A
作者: 青青的蓝    时间: 2017-8-21 17:24
先点赞再欣赏
作者: pcb    时间: 2017-8-21 20:08
读完了,再赞
作者: 东海后学    时间: 2017-8-22 13:12
成功自有成功的经验,总结的非常好,当年共产党人认真做事的精神值得提倡发扬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7-8-22 13:42
不大的一场战斗,居然有两人自杀,殊为奇怪。一场战斗居然有这么多照片留存,可见当时必然十分重视。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8-22 16:12
看客 发表于 2017-8-22 13:42
4 j& e" ]! d5 {, p/ E7 ]0 [不大的一场战斗,居然有两人自杀,殊为奇怪。一场战斗居然有这么多照片留存,可见当时必然十分重视。 ...
- Y& s% {1 H$ |: ~
不好意思,真实情况是杂志社要求作者自行配图。我翻箱倒柜,没办法的情况下,借用了渡江战役前后的历史照片。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