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南亚篇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寒秋    时间: 2017-8-3 00:36
标题: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南亚篇
本帖最后由 李寒秋 于 2017-8-3 08:58 编辑

最近中印边界好戏连台,特公布两篇旧文以飨围观吃瓜群众。本文首发于《世界军事》2011年七月下半期,有删改。互联网上转载请保留此条目,传统媒体转载请与该杂志和作者联系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南亚篇》

  南亚次大陆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理历史区域,而且这是一个在文化类型和历史际遇上与以中国为首的东亚体系有着强烈类比性的地方。印度共和国,是南亚次大陆无可争议的主体部分,因此在中国的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中印关系是决定性的主导因素,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都位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中国与印度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外交权力结构中,基本上属于同一量级的伟大棋手。目前由于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在经济和军工领域对印度逐渐拉开差距,但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并不仅仅限于简单的统计数字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要综合考量地缘政治关系和外交利害关系,因此不宜根据两国的GDP数字就简单地认为中国在与印度的力量对比中已经占了绝对优势。分析中印两国的外交格局,必须综合洞察人性、地缘政治原理、外交利害关系与国际权力结构尤其是借鉴历史经验才能得出符合真相与指导实践的结论。

  印度自1945年独立后,一直如尼赫鲁总理所说,要追求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既生瑜,何生亮,新中国成立后,印度在一段时间里对新中国以兄长自居,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发展势头很快就后来居上。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后,印度对中国,恐惧、嫉妒和不服气的心态兼而有之。总体而言,中印两国目前的外交利害关系类似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德关系。当时的德国由于快速统一和崛起在欧洲大陆上取代了法国的传统霸权。德国在硬实力上已经高于法国,但德国的地缘政治环境远比法国复杂。德国与周边的邻国沙皇俄国、奥匈帝国有微妙复杂,亦敌亦友的竞争关系,对世界霸主英国则摆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势头。而法国为了一雪普法战争失败之耻,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在外交上以德国为唯一的敌手,法国外交从此就失去了弹性。外交上偏执任性,一意孤行的结果就是欲令智昏而为他国所制,法国最终被英国所利用,其强大的陆军用来对抗强大的德国陆军,打赢了一场得不偿失的世界大战。法国虽然打赢了一战,但法国的实际地位却比普法战争后整整降低了一个档次,从一个在全世界有行动自由的世界大国降低为一个受制于欧洲乱局的二流国家。而德国因为在战败后受到了英法两国不公正的苛刻对待,从此就在法西斯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中国对印度的优势以及印度对中国的反优势

  中国在历史上很早就作为一个早熟的中央集权农业帝国出现在东亚大陆上,两千年来,这一框架经受了无数内部考验而日趋精密完善。因此在清代后期,虽然西方殖民主义列强挟坚船利炮蜂拥来到中国攫取利益,但是由于中国政权的高度成熟的国家主义特性,中国政府危而不亡,分而不裂,在列强在华均势政策的制约下,维持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框架。这种国家体制的优越性具有决定性意义。相比之下,印度莫卧尔帝国的统治者虽然与满清同为一小部分军国主义民族用武力征服主体民族的政权,虽然一度几乎统一整个南亚次大陆,但是它内部的中央集权程度与主体人民的国家政权意识远远不如清代中国。因此尽管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争夺印度打得不可开交,莫卧尔帝国在整体上最终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丧失了政权主体性。这一历史惯性在今天还在起重大作用,印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和对全体人民的动员能力与中国中央政府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新中国建立以来,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稳健治理,土地革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次第展开,使得中国的进步和崛起建立在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上。而印度自独立以来,由于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未经根本的震荡,三大产业比例失调,发展畸形,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依附性的买办资本和少数民族族裔掌握的盈利行业无法对印度的崛起进行有效的支撑。中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现代革命精神的洗礼,彻底认识到了旧文化传统的弊病,新中国通过逐渐普及各级教育,移风易俗,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焕发出了创造性的求好求富的积极力量。相比之下,印度人民继续在传统文化的弊病中挣扎,旧的种姓隔离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远未消除,新的贫富分化雪上加霜。印度独立后沿袭殖民时代精英教育的传统,对基层教育重视不够,呈现出一亿人民九亿贱民的不良人力资源结构,因此印度无法如同中国一样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获得大发展。印度人民种族差异和宗教差异明显,种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无休无止,印度各地各族人民的语言所属和分化复杂,不得不用殖民者的语言英语来作为全国的统一政府语言。而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主体语言在国内占了绝对优势,在本土文化上更具自信心和凝聚力。

  总而言之,在综合国力、国家制度、社会和谐与人民素质上,中国对印度有明显的优势,但这种竞争优势并不能自动和完全转化成外交斗争中的胜势。因为在外交斗争中相对而言更加起重要作用的是外交理念和外交手法,而且印度相对中国也有着很多反面优势能够抵消中国的很大部分的正面优势。

  在当今全球外交权力结构中,与中国有利害纠葛,值得中国认真对待和重视的对手远不止印度一国。而在印度外交决策者心目中,唯一的重量级对手就仅仅是中国。由于其他战略方向的关注分散了中国的外交注意力和国家行动能力,中国不可能倾举国之力对印度进行压迫性外交部署,而印度却可以集中全国力量来抗衡中国。有鉴于此,因此可以认为在中印力量对比中,势力暂时还是均衡的。

  印度由于继承了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时遗留下来的一整套上层建筑,因此被滥竽充数列入了“民主国家”阵营。出于维持中印竞争的需要,西方各国舆论中,总是把“龙象之争”和“中印道路对比”当作焦点问题,唯恐中印两国相安无事,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会坐视印度的崩溃或者彻底丧失对中国一争长短的雄心。例如印度在购买西方国家先进军火的时候,就从未如中国一样深受各种或明或暗的限制。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享有较高的国际威望。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布局的态势,这也引发了一些国家“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印度长期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和领袖国家,也有着一定的国际影响。在某些中印两国利益交错相关的地区如东南亚各国,印度经常被相关国家当作制衡中国势力的一个筹码。不管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某些与中国出现关系紧张化的国家,第一反应就是立即与印度建立合作关系以求共同遏制中国。远者如冷战时期的苏联,近者如日本和越南,而美国则一直是对印度恋恋不忘,处处留情。

  印度地缘政治环境相对中国比较优越。在中印边界争端中,印度的常规军事力量投送距离较近而且路程平坦,中国常规军事力量则要穿越青藏高原和翻越喜马拉雅山。与印度接壤的国家在军事力量上都远弱于印度,而且远不能联合起来反对印度,因此尽管印度周围的国家对印度畏威而不怀德,印度却从不担心南亚次大陆上会出现反印联盟。而针对中国的新月形反华联盟包围圈的阴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挥之不去的客观存在。相关国家对中国的台湾问题一直虎视眈眈,印度也许有类似的问题,却从没有像中国一样受到困扰。

  印度国内的种族宗教矛盾、社会经济结构和传统文化模式的弱点,虽然是客观存在并且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印度的发展前途,但这些弱点并不能为中国所用。与西方国家尤其是当今的霸主国家美国相比,中国缺乏一整套“颜色革命”的宣传、毒化和颠覆的手段来对印度进行政治、社会与文化压制。不会为人所乘的弱点就不算是根本性的弱点,因此在评估中印力量对比的时候,不宜过分渲染印度的国内社会问题。

  南亚次大陆各国的地缘政治利害关系的分析

  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波斯高原东坡、那加丘陵和若开山脉以及印度洋的阻隔,使得南亚次大陆在地理上自成一个单元,这也是当年英国一统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政治框架。英印帝国的统治框架复杂而精妙,其手法将内政与外交,将古代政治与现代政治冶于一炉而炉火纯青。英国以政治傀儡英国国王为印度皇帝,以这一名义直接统治了印度的部分国土,对其他印度土邦则保持着宗主关系,至于阿富汗和尼泊尔这两个未能在军事上彻底征服的硬骨头,英国则与之建立了联盟关系。对缅甸、西藏、俾路支地区、兴都库什山北麓以及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等南亚次大陆边缘的关键性地区,英国则是或者直接吞并,或者积极渗透,或者刻意划分得犬牙交错以便埋下未来的地缘政治纠纷而为我所用。英国统治集团善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均能不滞于物,不拘于理,以千变万化的手法来应对,做到了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总的来说,印度在独立后全盘继承了大英帝国在南亚次大陆的政治雄心,尼赫鲁根据英国人的蓝图提出了以印度为核心,包括中亚、西亚和东南亚以及全部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大印度联邦”的构想。但印度决策者却没能学习到大英帝国对外交利害关系和外交权力结构的深刻洞察力以及高超精妙的外交操作手法,这导致印度在独立后的世界外交舞台上一方面雄心勃勃,四面出击,一方面志大才疏,一打就倒。

  英国对南亚次大陆格局的塑造以及印巴分治方案的提出,到底是有意为之,目光远大;还是不得而已,顺其自然,这两者之间就实际效果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外交决策者对这一段历史的解读不宜过分阴谋论化。目前印度需要的是汲取历史教训,克制本国的不恰当野心,要为本国的外交目标寻找一个适当的合理的范围;中国需要的是如实承认历史遗产,简化本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但凡以自然地理特征作为划分两国之间的边境线,河不如山,山不如海,这是因为边界标志越明显,剪不断,理还乱的边界利益纠葛就会趋于减少。巨大的喜马拉雅山,既是中印某些边境争端的焦点,其实更是隔离中印两国自然地理边疆和明显的,天然的地缘政治分界线。如果中印两国都能摆正心态,承认喜马拉雅山是中印两国国家利益的合理界限,那么中印两国都不打算翻越喜马拉雅山到对方的势力范围去寻找本国利益,这是两全其美,各安其位的合理选择。在国际关系中,简单的地缘政治环境、友好的国际关系格局以及清晰的外交利益认识,其意义和效用远远比翻山越岭占领几个损人不利己的战略据点来得重要。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来看,汲汲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丧失对外交格局和利益的全盘洞察力,必然就会因小失大,最终得不偿失。

  印度对西藏的不恰当兴趣追根溯源也是继承自英国,同时印度把自身对西藏的文化宗教影响想当然不恰当地引伸到政治影响,妄图把西藏作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地区。印度种种不正常心态,导致其至今还在收留流亡印度的达赖分裂叛乱集团。尼泊尔与不丹,这两个国家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国家处在中印两大国之间,一向是一仆二主,两边讨好。中印竞争格局明朗化后,喜马拉雅山以南的这两国实际上成为西藏在印度方面的等价物。由于地利之便和文化联系,印度一直在谋求对着两国的严密控制。我之所欲,亦是人之所欲;我之所得,必是人之所失。对此中国必须作一番取舍,明辨利害,权衡得失。

  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扼守印度洋要冲,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印度与着两国近在咫尺,在历史和现实中,对这两国均有着无可争议,不可抗拒的影响。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外围,是严密控制东南亚海路的战略性地区,印度从大英帝国继承了这一领土,使得印度能够在实质上影响东南亚地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印度洋周边只有印度一个人口超级大国,印度洋天然就是印度的海洋。印度谋求掌控印度洋合乎天意,顺乎人情,势在必行,不可阻挡。虽然这种掌控必然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困扰,但必须看到这一困扰首先会对唯一在印度洋有大规模海军的区域外国家美国产生不利影响。

  印巴分治是南亚乱局之源。半个世纪以来,印巴之间势力消长对于巴基斯坦呈现出不利态势。印度目前所有的内部弱点,巴基斯坦与之相比均有过之而无不及。巴基斯坦的人口面积仅为印度的五分之一,地理气候的优越性和工农业生产潜力则远远不如印度。巴基斯坦必须在外部大国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下去,美国对巴基斯坦则纯以控制利用为主,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则是有限的而不可能开出空头支票。对于印度来说,在当今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已经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分割东巴,或者不可逆转的合并如并吞锡金,维持和深化目前的南亚联盟是一个可行的合作框架。这个框架如能有效利用,或多或少可以让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能从中获益,维持两国间斗而不破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于2005年正式成为南亚联盟的第八个正式成员国,这标志着,地理、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南亚次大陆各国已经全部集合在一个以印度为首的合作框架中,印度如能认清现实,对这个联盟善加利用,或多或少会使尼赫鲁的“大印度联邦”设想落到实处。

  中印两国应以和为贵平等相待才能双赢互利

  印度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和邻居,从来就不可能视而不见,但是完全重视起来,又会产生得不偿失之感。因为即便中国彻底战胜印度,也不可能独占胜利成果,这是1962年中国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胜利后极为克制的原因之一。中国对印度一直存在一定的胜势,但是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中,却不可能奠定胜局。中印两国互相争斗,归根结底会被当今的世界霸主美国所乐见和利用。印度对于其他大国没有什么用,也没有什么威胁,但是印度的真正功用就是在遏制中国时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当年的苏印联盟关系当时就是针对中国的一种遏制行动,现在的印俄关系基本上是印苏关系的继承,而且俄国一直是印度最主要的武器供应国。因此在中俄、中印与印俄之间,关系一直比较微妙。轻举妄动,一意孤行的结果必然就是加速地缘政治对手的联合。

  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对印度充满了刻意的单相思,但印度在外交政策上显然并不是简单地迎合美国或者西方。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这一运动的宗旨实质上是追求独立于美苏两霸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印度追求大国地位与独立行动的举动,实质上并非为美国所喜。2007年美国布什政府的国务卿赖斯指责印度的不结盟政策是老式思维,言下之意是印度应该抛弃成见,全心全意与美国全面合作,印度则毫不客气地加以回敬称不结盟运动没有丧失意义。实际上,美国的南亚战略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美国既希望拉拢印度遏制中国,又不得不支持巴基斯坦以免印度一统整个南亚次大陆,因此美国一直不被印度所信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印度具有不可遏制的大国雄心,这种雄心导致印度能抵抗住美国的诱惑或者威胁,因此中国不应该轻视或者忽视印度的这种雄心。

  印度外交多元化的倾向,近些年来越来越明显。印度在2009年首次派军队参加了法国的国庆阅兵游行,这一举动标志着印度多元化外交格局的明朗化。法国一直是印度的重要军工合作伙伴与军火供应国,而且法国一直在推动全球权利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法国和印度的合作有着广泛的空间。随着中国的加速崛起,作为应对和遏制,印度与日本在经济上也刻意升温,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日本对外最大的直接投资国,而且日本与印度在军事上的对话与合作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出于共同防范中国的目的,印度与越南也一直在外交上和军事上勾勾搭搭。值得注意的是,美俄两国媒体均有非主流声音表态,声称要在军事上武装越南和印度以抗衡中国的势力扩张。

  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症结就在于平衡,无论这种平衡有关国家荣耀还是有关国家实力。由于印度独立与新中国建立在短短的几年中先后发生,国际舆论一直把印度道路与中国道路在作对比观察。印度更是一直对中国有特殊看法,那就是处处要与中国攀比竞争。印度对于大国地位和国际承认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主宰了印度政治家的决策,当然公正的说来,这种心态不仅出现在中印关系上,而且出现在印度与其他任何大国的关系上。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印度也汲汲于争夺入常席位。在印度入常这个问题上,中国应该善于虚与委蛇。这个问题的解决并非单独中国所能决定和否决,最主要的还是绝大多数国家在起作用,尤其是其他常任理事国的意见更为重要。中国在联合国论坛上,应大力赞成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集团的领袖国家,与中国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或者在讨论联合国各项事务时,摆出一幅虚心的姿态接受印度的意见。在这些纯属国家荣耀问题上,中国应以虚驭实,对印度应多做惠而不费的顺水人情。

  中印两国的发展模式趋同,两国在经济权力结构上必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这种经济方面的竞争关系,将会比单纯的政治和地缘竞争关系更加重要和起决定性的作用。印度的发展需要一个恰当的势力范围,印度在南亚次大陆谋求主导地位有其地缘政治的合理性。南亚次大陆各国在历史文化上渊源深厚,在经济上的交往是自然而然,南亚次大陆就是一个合情合理,合乎天意与历史的选择。而中国则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最成功的外向型经济整合框架。南亚联盟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两个势力范围的建立,均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然性。中印两国利益在这两个范围内交叉较小,应如实承认既有现实,承认对方的在各自利益范围内的主导地位。

  总而言之,中国在南亚次大陆应自我克制,承认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主导地位,所谓给对手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给对手安全,就是给自己安全。中国在南亚应积极拓展经济文化交往,在政治军事上应该保持低调。对于中国来说,固然可以在南亚次大陆各国找到一些遏制印度的帮手和控制一些战略据点。但是全面遏制印度所费不赀,所得有限,事实上纯粹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中国在印度洋沿岸地区所能控制的据点,美国照样能够轻松做到。而美国之所以引而不发,完全是因为希望看到中印两国互相敌视,互相争斗从而为美国的战略意图服务。同时中国对印度的遏制,也不具备地缘政治优势。中国海军对印度洋是鞭长莫及,而印度海军倒是能够对中国的海上石油运输线形成一定的威胁,中国陆空军要穿越青藏高原,翻过喜马拉雅山更是千难万险。如果中国在南亚次大陆进行代理人战争,那也未必有什么胜算,美国一国对印度的支持,就足以抵消一切对印度的不利影响。


  中印两国在古代有着长期的文明交流史,古代印度文化对中国的语言、宗教、哲学和逻辑等等诸多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深刻的影响。古代中国人民对印度文明有着极高的评价,被尊之为天竺上国。两国在近代均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列强的入侵和统治,具有近似的历史命运。印度独立和新中国成立短短几年里先后发生,成为翻开世界历史新篇章的重大事件。但自从新中国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以来,印度自觉其地缘政治环境相对中国的优势已经被打破,于是采取了一系列不明智的行动,导致了两国关系长期处于猜疑和对抗状态,最终为他国所利用。悟已往之不可谏,知来者之可追,中印两国决策者应以和为贵,以诚相待,以史为鉴,避免同利相忌,同利相害,最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悲剧性命运。2010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特别强调,世界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中国和印度的共同发展,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唯愿中印两国领导人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共同担负起领导发展中国家集团,推动南南合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历史责任。只有在中印两国自我克制,互谅互让以及世界经济共同的发展和繁荣中,中印两国人民才能够永享和平与幸福。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7-8-3 06:30
六年前的文章,今天还有价值。有深度,有见地,赞
作者: 天狼星    时间: 2017-8-3 08:56
想法是好的,但是印度非要学神族得寸进尺怎么办?有招治吗?
作者: 将进酒    时间: 2017-8-3 09:33
现在看这文章完全是四平八稳以己度人,意义不大。如果说印度内部矛盾由于中国没有颜色革命这样的大杀器可以利用所以不大,那当年东巴独立的时候印度对巴基斯坦就有什么软优势?
作者: 李寒秋    时间: 2017-8-3 10:30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7-8-3 06:30
六年前的文章,今天还有价值。有深度,有见地,赞

什么叫战略前瞻?这就是……
作者: tianxq888    时间: 2017-8-3 11:18
本帖最后由 tianxq888 于 2017-8-3 11:49 编辑
总而言之,中国在南亚次大陆应自我克制,承认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主导地位,所谓给对手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给对手安全,就是给自己安全。


在南亚捧个大爷出来?

完全是书生误国,一派胡言!
作者: 回车    时间: 2017-8-3 11:27
总而言之,中国在南亚次大陆应自我克制,承认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主导地位,所谓给对手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给对手安全,就是给自己安全。中国在南亚应积极拓展经济文化交往,在政治军事上应该保持低调。对于中国来说,固然可以在南亚次大陆各国找到一些遏制印度的帮手和控制一些战略据点。但是全面遏制印度所费不赀,所得有限,事实上纯粹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
据说最近些年:
1、印度沿边境搞了不少基础、军事设施,反观中国这边基本没啥动静

2、双方你来我往搞对峙其实很频繁,但都不了了之,印度以为这次和以往一样,没料到中国反应不一样了。

此次洞朗事件是不是意味着对印克制政策的调整,不好说。但有点是肯定的,习总已经做了太多与以前不一样的事,所以发生任何新情况都是正常的。但还不至于到说翻脸就翻脸以至开撕的程度,“老子已经忍你很久了,你再动动试试”的阶段必不可少,现在就看阿三精英们的英明神武了。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7-8-3 12:43
印度有战略吗?我觉得没有,因为从历史上看就是忽左忽右,长短期不平衡,能维持下去就不错了。
作者: qiqi0819    时间: 2017-8-3 13:42
本帖最后由 qiqi0819 于 2017-8-3 13:44 编辑

大才!!!
曾读到楼主对周易的一段见解,很是精妙。后来就不再写了?不知有没有写专门论述周易的系统的文章?
作者: 把酒临风长歌行    时间: 2017-8-3 23:57
本文的前提是印度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实事求是的看待与中国的关系,问题是现在印度没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老是想要压中国一头,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妥协退让只会让印度的野心一步步膨胀,与其寄希望于印度的自觉自愿,倒不如给其迎头棒击,让其头脑清醒!
作者: 把酒临风长歌行    时间: 2017-8-4 00:01
天狼星 发表于 2017-8-3 08:56
想法是好的,但是印度非要学神族得寸进尺怎么办?有招治吗?

感觉这篇文章通篇都是良好的祈愿,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问题对方印度是怎么想的呢?所谓知己知彼,重要的不是我们希望印度怎么想,而是印度政治精英们实际想法是怎样?
作者: 李寒秋    时间: 2017-8-4 11:44
tianxq888 发表于 2017-8-3 11:18
在南亚捧个大爷出来?

完全是书生误国,一派胡言!

书生还可以误国啊?给围观群众演示下书生是肿么误国的?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17-8-4 23:59
李寒秋 发表于 2017-8-4 11:44
书生还可以误国啊?给围观群众演示下书生是肿么误国的?

如果A比B强20%,于是B每次看到A就问A要5块钱,理由呢?你家的雨滴每次都飘到我家来,说明你家那块地原来是我家的。

A怎么办?不给,一顿打,最后自己医药费20,外加痛苦若干, 围观群众嘲笑。

如果是文人,想来想去,给吧,毕竟要尊重B的生存空间。

如果是我这样的粗人,滚你妈的,揍不死你。
作者: bluetaxi    时间: 2017-8-5 01:41
非常不赞同。
洋洋洒洒,最后就是中国应该,应该,。。什么什么,
但并不能换回印度相应的回报。
没有回报是事中为什么要做?
作者: dopplermaxgamil    时间: 2017-8-5 08:37
本帖最后由 dopplermaxgamil 于 2017-8-5 08:44 编辑

哎。宋襄公永远活在作者心中。
作者: dopplermaxgamil    时间: 2017-8-5 08:40
bluetaxi 发表于 2017-8-5 01:41
非常不赞同。
洋洋洒洒,最后就是中国应该,应该,。。什么什么,
但并不能换回印度相应的回报。

基本思路就是,无底线的绥靖。
作者: dopplermaxgamil    时间: 2017-8-5 08:43
本帖最后由 dopplermaxgamil 于 2017-8-5 08:44 编辑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7-8-4 23:59
如果A比B强20%,于是B每次看到A就问A要5块钱,理由呢?你家的雨滴每次都飘到我家来,说明你家那块地原来 ...


Delete Delete
作者: 李寒秋    时间: 2017-8-5 12:07
底线就是宏伟延绵的喜马拉雅山啊,你不过来我也不过去啊。肿么,有些人认为印度的底线是喜马拉雅山,咱们的底线是印度洋还是赤道啊?
作者: bluetaxi    时间: 2017-8-5 23:36
李寒秋 发表于 2017-8-5 12:07
底线就是宏伟延绵的喜马拉雅山啊,你不过来我也不过去啊。肿么,有些人认为印度的底线是喜马拉雅山,咱们的 ...

我们的底线才是喜马拉雅山,底线即前线,没有什么空间和选择。
对山南的土地和人民,哈,即使自愿归附,我们都应三思。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17-8-6 00:31
李寒秋 发表于 2017-8-5 12:07
底线就是宏伟延绵的喜马拉雅山啊,你不过来我也不过去啊。肿么,有些人认为印度的底线是喜马拉雅山,咱们的 ...

除了底线,还要有缓冲区啊,还要有代理人, 呵呵。老李越学越糊涂了。
作者: tianxq888    时间: 2017-8-6 02:52
本帖最后由 tianxq888 于 2017-8-6 02:53 编辑
tianxq888 发表于 2017-8-3 11:18
在南亚捧个大爷出来?

完全是书生误国,一派胡言!


均衡是博弈出来的,不是理论出来的

总而言之,中国在南亚次大陆应自我克制,承认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主导地位,所谓给对手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给对手安全,就是给自己安全。中国在南亚应积极拓展经济文化交往,在政治军事上应该保持低调。


你放弃博弈权利直接退到底线,等于给了对方以你的底线为基础进行博弈的权利,那又何苦呢?

印度只是个地理名词,没有中国这样的文化同一性;印度是个人口大国,但没有中国这样的组织性,人多不等于力量大,人多而不能组织,对付起来的难度还不如对付相同数量的猪;以印度的文化复杂人口众多,要组织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以印度目前的水平,有必要先当大爷捧起来吗?

中:印爷,这码头您说了算,小弟刀枪都老老实实缴了,只求印爷高抬贵手,容小弟做个小生意混口饭吃
印:滚



作者: 李寒秋    时间: 2017-8-7 10:29
有些人就是喜欢意淫天下外加欺软怕硬嫌贫爱富,还喜欢津津乐道博弈论。嘴炮无敌,多说无益,还是去博弈中俄边界意淫美丽国的夏阿姨吧,那个才见真功夫。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