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蒋经国的身边人之二-葛洛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7-10 22:00
标题: 蒋经国的身边人之二-葛洛
蒋经国在江西时候,身边的共谍不是一个一个,而是一群一群。我们不可能挨个说,挑几个谈谈。
3 }" |% @- N2 B7 J, P( G2 |( Z4 o5 m* l. O* F$ v' S/ ]1 _

2 H. F/ {: u& M) d; h' e) _" j
葛洛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了。冰心有一首诗,叫《爱在左情在右》,又名《赠葛洛》,这首诗内容无法解释,毕竟我们不是出题的语文老师,相信就算这冰心老人复生,也拿不下现代文阅读。
  N/ {1 x  P, J' S9 O" M$ d, N) q! @; ?3 T9 _. q

( @$ ~% a: O5 M, g: d4 k# z0 {  K
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痛苦,
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 V/ g0 a" `  \; T8 s
; m% p1 T/ d0 m6 e  ^

: }! [' E8 u; \7 N
虽然我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也能判断百度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百度的答案说这是24岁的冰心写给葛洛的,这一定不对,因为冰心24岁的时候葛洛才4岁。就算战争年代为了掩护身份档案乱填,那也不可能差出20岁去。1 x+ l2 g7 r5 ~  o8 p
' {5 E  k. S% n' k+ j6 R

( ]7 @, k7 F# K9 x, N: p
葛洛是个化名,更不会用到这里了。: B- a+ ?/ G2 X' l

" U. _0 l8 ?8 ~" y6 c3 X; o
! A  t7 f8 W, X
或许并不是写给这一个葛洛的,毕竟他比小的太多,而且他还叫余致浚。

! ~* h/ w  p5 k- L
余致浚的军装照9 ~& R0 f8 T8 B; a" m8 B+ H

" u& X; v/ S; [; {+ c7 ]- V* }
中国人的一人多名、多人一名、一个人的别名、字、号还经常和不止一个人重合,看近代史资料痛苦无比。举个例子,大概是1909-1910这个时间段,同时有两个叫王学文的人在日本东京,两个人的事迹完全不同,稍不留神就弄混到张冠李戴上。$ y$ A) e% k9 H- r$ a* u
  b# Z8 g$ `6 ^2 z7 w- O
1 {4 H' J0 T, d" N
葛洛在1935年由刘真(解放后任宜昌第一任市长)在上海介绍入党,其实刘真本人不久也成了断线的风筝,和上级失去了联系。不过他运气好,又接上了关系,连带着他下面的人也接上了关系,但是葛洛自己不知道,所以他就主动出来自己找,正好当时全面抗战刚爆发,他早早离开上海、南京,倒是躲过了血光之灾。
" n% D( _6 l9 z& j- ?5 z! m" ?
4 l, ^! P' `4 U3 S5 o
2 l' Y" N+ j, D/ }4 f
刘真,解放后任宜昌第一任市长。了解那段历史的会知道葛洛能在1935年在上海入党,是何等的勇气和不容易。

& X7 Q+ j6 y/ ^4 ]% f
葛洛到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要去延安,等待期间知道了新四军成立的消息,又想去新四军,于是董老把他派去了新四军黄道那里。黄道安排他去报考江西省保安司令部政训处的政训大队,保安司令部保安司令由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兼任,保安司令部下设保安处、政治训练处和新兵督练处。蒋经国被任命为江西省保安司令部保安处少将副处长。熊式辉是政学系的,杨永泰挂了之后,政学系就基本GG了,但是熊式辉自己还是一方诸侯,这时候给他身边派个太子,那是各种的不舒服又不能说,他想把太子架起来,无奈这个太子愿意接地气。来演讲时,太子穿的是士兵服装,腰束短皮带,灰布绑腿,穿双布棉鞋。按国民党惯例,将级军官,应该是笔挺的高级呢军服,胸带红色领带和佩带星的领章,身挂斜皮带,并佩军人魂短剑,足穿长统皮靴,靴后跟带有雪亮的马刺。
4 j, i5 ?, Q* e) j6 P( m2 M% X% s; V" K8 f: W# f$ r) E2 O

8 S& h: q2 a' |3 C  B& X' M
葛洛这一批共产党考进去五六个人,第二批又考进去一些,毕业以后分配在宣传科编一份综合性的杂志《政治情报》(政训处的机关刊物),主要宣传抗日救亡,主编是笪移今,周公安排的。后来他才知道,编这个刊物的,除个别人外,全都是共产党员。他除编写一部分专稿外,还撰写每周国内外时事述评,主要参考意见来自黄道。这个编辑部完美实现了大家开玩笑的一个话题“一群国民党开会,有人发言,我们中出了一个国民党特务”。7 S  p4 Q# F2 M$ |6 J% ^6 |
  l, |  G- f$ K( }; I  r7 F

  R4 _5 o% w$ @: y5 Q
葛洛的名字也是这时候改叫葛洛的。
' p# Z$ l/ G3 e8 ]4 L
5 Q$ l' b6 B8 V
4 q8 w& Y6 w( t# n
1938年冬,葛洛从政训处调到赣州督练处工作,处长就是蒋经国。蒋经国要搞新赣南,熊式辉和中统军统都不支持并给他拆台,只有共产党站在他这一边,地下党员积极支持并帮助蒋经国“建设新赣南”计划的实施。 1939年春天,葛洛正式成了蒋经国的秘书,主要为蒋经国出谋献策,并为蒋做文字工作,蒋经国对外发表的宣传方面的文章,多由葛洛代笔。葛洛在动员委员会主编《动员旬刊》,有时候直接把延安的文章拿来发表,这也太猖狂了一些。葛洛的正式身份,是蒋经国聘请的私人秘书。嗯,私人秘书、机要参谋都是重灾区,如果果粉穿越回去,一定要告诉国军长官们,“你们的私人秘书、机要参谋、高级智囊、亲信随从都是共谍”,长官们会赏给他什么呢?
( Q! n4 F- c! E0 D3 T/ y
5 X! v# g0 I! |" q

9 D" x7 A0 r! @1 G( q# L
葛洛毕竟不是经过专门培养,哪怕是几个月的教育的地下党。所以做事情,有时候没有分寸,可以理解。
1 J+ j  {' Z. F( L" X& S9 C, ~
6 }2 K3 k: ^/ ?7 ?! }

3 i: }# M, }# p& E" Y
不过他们有一点分寸把握的还好,就是“蒋专员挥手我前进”,让小蒋在赣南这块地方上,尽情放飞他那“微型斯大林”的梦想,既不像他父亲那些干将,也不像他那个隐形亲戚兼军界二号人物吴骥,说话都有些无忌,让他很不舒服。章亚若系吴骥妹夫章浩若的胞姐,他比别人更知底细,毕竟章亚若就是走吴骥的路子才攀上高枝,也是吴骥帮她隐瞒了孩子已经8岁了这个事实。因而吴骥曾经对蒋经国大发雷霆,直到被蒋经国赶走。不过以小蒋用人如工具这一点而言,正常。请参考从赣南就跟着他的王升。
. _+ p! \, k! C3 b) x/ K( O9 U1 Q9 `: q2 a7 s% n

3 l9 N$ @8 O) M
哦对了,章亚若的父亲是县长,远非什么寒门子女,绝不是什么人都能追得到的。

. T1 f+ e- h" {0 s+ e
………………………………………………………………………………………………………………………………
0 `% V$ P' V0 u; y1 }+ \2 l: e$ o+ b
9 X- Q& k4 A+ ?
葛洛留下的手稿里,记下了1940年一次聊天中蒋经国向他们谈起对毛泽东、周恩来的看法,这个可能是非常罕见也非常重要的记录了。蒋经国并非生性阴鹜,但是生活给他的磨砺太残酷了,严重影响了他的性格。这天蒋经国抗战前线好消息多了一些,他自己喝了酒,兴奋之余拉一些手下人去自己屋子里煮咖啡喝,留下了这一点非常重要的记录。/ j  m  y8 G% d# T6 Q2 ]9 b  c

) C2 b2 E. i# u' Q' Y- [
- i- u& o' x; C
实际上蒋经国没有见过毛泽东,周恩来也仅仅见过一面,而且是他这次聊天十几年以前,那时候蒋经国还是个孩子,周公也不到三十岁。但是周公似乎就是有那种魅力,让人见过一面就念念不忘。蒋经国称周恩来是个了不起的伟大政治家,表现对周的人格无限的崇敬,虽未谈具体内容,在他表情上可以看出他是真心实意说的。
" U$ \! Y; F* ], J; `4 y
0 B5 _7 L& q0 m: `  g- b! @0 }
. o( _2 y# }' a) l

! ]* m4 K. j! R7 Z0 g6 l
对太祖,蒋经国只是就书论书,书自然是那本抗战指南《论持久战》,蒋经国是拿着书和大家讨论的,并非空对空。书已经被他翻旧了,书上有书上红蓝铅笔划的道道、圈圈,密密麻麻,书边周围写满了中文和俄文,毕竟俄语对当时的他来说要更熟练一些。( q9 p( q' H  d3 f
8 B; B, Q+ N& m4 x' c4 E* M
4 q* Q* q6 B1 [
他对《论持久战》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文章对于抗日战争的形势,战争发展的几个阶段,战争形式的运用,以及战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得十分深刻,有很大的预见性和说服力,读了叫人万分信服。他还说,他已阅读过七八遍了,有时间还要下功夫去钻研。5 n  z6 u( e$ W" w; w! F, o
+ g$ T" e" z8 l. B4 t6 H3 A' F
, W- g4 q' _; D7 ]
扯远了,回来。1939年,反共高潮期间江西封锁了“生活书店”,生活书店是邹韬奋所建,现在的“三联书店”的三分之一。生活书店卖的书里不少是共产党的书,这很不好办,毕竟关闭生活书店是上面的意思,于是葛洛出了个主意,把书店改了个名字,书店取名“江西文化服务社”,葛洛负责,实际老板还是蒋经国,书店经理叫吴越,“政训大队”第三期训练班受训待业,之前则毕业于延安抗大第一期。
8 g6 e1 N- k0 H: E" c8 x: F
& c; @! O3 _8 v4 {* m' r' l# O+ I
9 C& U- N5 Y8 t. d) ~5 c3 x) B
不久,蒋介石怀疑儿子赤化,把小蒋调去重庆,这个书店也就成了反共的突破口。这时候宪兵三团就出马了,抓了吴越,顺便把吴越的抗大毕业证给搜出来了,这下成了铁证。
+ t4 R$ Z3 i- w& ~5 S5 E4 h6 K
2 a% l( J  V: t

4 C( O* G. I. a2 d: l8 R) ^0 {
随后以就把我们在《黄中美》那段里面那些共谍非共谍统统给挖了出来。
% W: \0 a$ J& x& I& n
………………………………………………………………………………………………
( K" v" y  E, }& `
/ {- @' S1 Z( G2 a5 U0 p. ?
既然说到了黄中美,那就多写他几句。蒋经国身边的秘书们是有等级的。
& F# A% `- B# z% k8 Z* p6 k7 n
& L. @$ T$ A9 k4 I- p# e; D3 d
$ v( ]4 r% t4 E" B( \3 A7 A3 z; o' s
首先是四大秘书。四大秘书指的是黄中美、高理文、徐季元、周百皆。四大秘书地位并不是像四大名捕一样是平等的,黄中美高于其他人自己一档,剩下三个一档。剩下的三个人中,周百皆也是共产党,本来他还是在浙江搞根据地来着,不知怎么就跑去给蒋经国当秘书了。他这四大秘书里,黄中美管秘密的钱和情报;周百皆延揽考察安置人才;徐季元管公开的钱(财政);高理文管舆论阵地。这个分工,怎么看都是共谍比重偏高,钱和人的权力都落在共产党这边。如果觉得黄中美的资料少,那么周百皆的就更少了。四大秘书的去处,黄中美和徐季元留在了大陆,高理文去了加拿大,周百皆我没有查到。
: Z" ?( B0 }' X1 k; d- u# {: E( m" n$ [7 }& r, m/ \
7 h+ c% l. o' q) w
别把共谍的作用想得多高,黄中美帮蒋经国建立的情报机构,后来在蒋经国态度大转弯之后,也是抓捕共党的急先锋。官僚体系动作起来,个人只能在其中被裹挟着走,少有扭转局面的能力。之所以有些贪官、蠢官、坏官能造成那么大的破坏,并不是他们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他们被放到了杠杆上。' P6 P% _. Y& {) e* a% _5 X
6 A# k/ W4 \( G

' x3 ~% E- U0 U1 d2 X
这四大秘书之下,是周梦萍、葛洛、王升这些秘书。地位而论,王升低于其他人,他资历浅,地位也不显著,是这些人走掉之后王升才上位,而且王升一开始还不是秘书。周梦萍写材料,葛洛搞宣传,王升搞政工。周梦萍还有个事情,就是教蒋经国书法。周梦萍1948年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叫马璧,并介绍他去了蒋经国的班子,后1981年马璧从台湾归来,走统战部的路子,帮周梦萍解决了家人的北京户口和崇文门的一套房子。周梦萍和贾亦斌也是朋友,虽然是解放初贾亦斌通知抓了周梦萍,但是也是后来也是贾亦斌给了政治生命。(说实话,抓了他是保护他): W  I8 ^/ B# \( @

+ }$ [( L6 D" i' K
" P" j# y8 E" @2 {4 i/ {
除了这些秘书,还有他周围一些机关的人,可见共谍密度之高。那么往蒋经国这里派大多数共谍的人是谁呢?我猜很多人会想到周公或者李克农。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你们想多了,以蒋经国当时的地位,轮不到他们这种段位的出手,这位主谋是黄道,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的入党介绍人是李大钊,也是当时少有的大学生。黄道在共谍群英里面,甚至排不进36天罡,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上天没有给他施展拳脚的机会,安插共谍只不过是他的副业,而且刚刚1937年结束三年游击战争,1939年就被中统特务暗杀了。1 F5 a8 W- M  ?% w% @; E7 r/ l
( @  v8 Q: Q8 V9 ^0 E* D$ c# z& e
8 E; H, r& R# ~; v; W
# D1 o* s8 k2 h% t+ w
过些日子再写一篇,就把这一页翻过去吧。

' p7 L, R5 U0 _# L* c. l
作者: 齐若散    时间: 2017-7-10 22:52
KMT不败就太滑稽了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7-7-11 00:19
当年真是群英荟萃英才辈出啊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7-7-11 10:34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7-7-11 00:19& k6 Y8 y; F+ _7 p$ F
当年真是群英荟萃英才辈出啊
( O# Y0 t; u- q
现在的英才也不少
作者: hansens    时间: 2017-7-11 12:04
黄道烈士墓在江西上饶的一个桥头。江岸烟雨,西风萧瑟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7-7-11 13:36

作者: 不知    时间: 2017-7-11 14:05
"黄道在共谍群英里面,甚至排不进36天罡,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上天没有给他施展拳脚的机会,安插共谍只不过是他的副业,而且刚刚1937年结束三年游击战争,1939年就被中统特务暗杀"
: J0 g  p9 k7 p: Y5 V3 h6 m有机会写写这些人吧,解放前就牺牲了,估计也没有家里人帮忙宣传。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7-7-11 16:09
不知 发表于 2017-7-11 14:05
7 e* b$ C8 v  _% V9 R. h4 _: ]9 H"黄道在共谍群英里面,甚至排不进36天罡,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上天没有给他施展拳脚的机会,安插共谍只 ...

" u" ?3 i$ a" G# F" V, S. C$ c这些人的材料很难搜索整理完全。看楼主写的这么磕磕巴巴的,就知道有多难咯。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7-7-11 16:10
湾湾的档案开放不?楼主可以去查一查
作者: laokay    时间: 2017-7-12 00:15
一时多少英雄!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7-7-12 06:36
章亚若是黄中美杀害的吗?她和前夫的俩孩子后来咋样了?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7-14 13:36
包子 发表于 2017-7-12 06:36
8 r1 U( q) d; o  w章亚若是黄中美杀害的吗?她和前夫的俩孩子后来咋样了?
! z2 P5 I" t( k& o
不是,黄中美在杀人事件之前就不在那里。她和前夫的孩子在大陆长大,生活。
作者: huma    时间: 2017-7-14 14:23
不知 发表于 2017-7-11 14:05  @" `& ?2 \4 V: N1 k6 e
"黄道在共谍群英里面,甚至排不进36天罡,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上天没有给他施展拳脚的机会,安插共谍只 ...

- }3 f$ E0 c* h 黄道烈士 ( ~. F# H2 h, p  J( p9 S9 O

7 Z9 E7 C8 o  D+ c& O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1900年4月出生,横峰县人。1923年在北京师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在北京“三一八”惨案中脱险归来,创建中共横峰支部,组织了横峰县农民协会。北伐军进入江西时,他在南昌工作,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和方志敏一道领导了“弋横暴动”,建立了赣东北苏区。 , ]: \% i9 n/ J' [! a8 V* @4 q

& [7 K) Y2 n2 V+ d& j3 Q; j- B; v  黄道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0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他奉命留在闽北,任中共闽北分区区委书记,在武夷山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军委政治部主任、省苏维埃主席团委员兼秘书长、中共闽北特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闽赣省委书记等职。 ! d. h- D# M. ~& ^4 e) x& e7 E

) w) y' ]: y7 j; l  抗日战争初期,黄道担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1939年5月,在铅山河口镇被反动派阴谋毒害。解放后,遗骨迁葬于上饶市。
# J8 |1 u4 C9 D$ k
$ O% O7 l* p' K$ ]2 n( ]1 d) O  黄道思想境界高尚,犹如他正气凛然的诗章:“踏火归来又赴汤,只身亡命是家常。东西南北路千里,父母妻儿各一方。叹息斯民犹困顿,驰驱战马未玄黄。烽火稍憩农夫舍,索得浓茶作胆尝。”临终前,他嘱咐身边的亲人和战友,要“革命到底,抗战到底”。陈毅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新四军的创造者之一”。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