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一位怎么也不应该无名的无名英雄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5-13 00:06
标题: 一位怎么也不应该无名的无名英雄

& o8 v0 E$ a$ B/ r
9 T  s' o* W( ?" s+ \麦新和他的歌
: t) |3 B/ d4 i) Z. G0 v( k* `0 y9 |/ [
我们这里要讲讲麦新。如果这个名字你不熟悉,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个总熟悉吧,那是他的作品。就凭这首歌,他怎么也不该是无名英雄。但事实就是这个样子的,他的身份是80年代之后才澄清的。而且还有其他几样事实,让人觉得他的身份还弄不清楚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0 c8 Y" b3 ~( b& `3 D# D1 X2 ]
% J5 `: J  k7 J# Q) }1. 他是名人,而且是成名很久的名人,在他那个时代,他早就是名人了。
1 M, |9 t& t" c6 E, B2.他有家人,麦新有老婆有孩子,而且麦新夫人程迈一直到2015年还在世。; S8 {- T5 }( x- e9 p8 e& w4 \
3. 他有职务,而且担任了很久。麦新是鲁艺的音乐系书记。他那个系出来的又不用经常上前线,牺牲率并不高,活下来的熟人大把。
4 j6 E# L8 S( k4. 他有日记,虽然不全,但是有。而且他写《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底稿都有。
% S, L; P5 n! Q5 J& y5. 他来自解放前户籍管理最好的上海,而且在上海就已经是名人。
: Z; b( q9 ]4 C5 B0 a9 g. m8 W- x; Y( \: L8 z) o. P& x# @6 [
[img][/img]
$ l% ]7 ~5 o! W3 {+ ~6 V$ l  h5 F8 l( [) ]/ Q# o7 @
历史不讲逻辑,就这样,不服憋着,当然也和有关部门比较懒有着扯不开的关系。) C. u# O' @+ D; f

2 j& x* z" Q9 l+ O3 a0 U- @实际上麦新的整个人生轨迹是非常清楚地,亲属也是很快就找到了。1947年麦新牺牲,1949年上海一解放烈属证就送到他姐夫家里了,姐夫是他当时唯一在世的亲戚,但是他这个姐夫不知怎么搞的,把烈属证给弄丢了,然后就是直到1980年之后,麦新的外甥女来找,才查证这一点。/ N- a; l6 u3 z" ]: ?$ O. O3 n
5 C; a8 K' t. v1 n2 ~3 E: `
麦新的原名在他刚牺牲时的报道里就给弄错了,“麦新,原名李默心,江苏人”。这一点充分显示了我们的宣传部门并不是现在才这样烂的,那时候就已经到了这样烂的程度了。因为,麦新虽然牺牲了,但是他老婆还在,你去采访一下人家老婆而不是坐在家里编新闻都不至于这样。后来《辞源》里他成了孙默心,上海自己出版的《音乐欣赏手册》给他改成了李麦新。大家这么辛苦的折腾给人家改名字,就不能找人家遗孀上门问一句吗?哪怕打个电话。4 Y7 x. h' _# A
1 D! z, A( x2 M9 Y) K

' W$ }3 x0 G" B  U% o4 W( j! E/ q8 d# Y% {8 ]
在这些真相发明家里,麦新生于浦东,出身贫苦等等等等。其实麦新家境相当不错,要不然根本不可能给他小时候对音乐感兴趣的环境。搞音乐这玩意主要靠天赋,钱上也是一点也不含糊,那是相当的拼爹的一个专业。
& b8 _1 z/ K8 ?& M: [/ p/ C  A
3 F" d% r2 |$ M; V麦新确实曾经家境不怎么样,但是那是他大哥与父亲相继去世,自己还没成年时候的事情。即便那样惨,他也是外商“美亚保险公司”的见习职员,而且外语不错的麦新谋一份不错的薪水是看得到的。在那之前,他是上海中学的学生,在当时的上海道路是很光明的。
# F. ~% ]* u' D' U0 P, ^: D: H2 {
麦新的爹很好,可以拿来拼一下。麦新生于当时法租界的一个小资家庭,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姐姐是中学外语教师,姐夫是画家,他爹则是底层奋斗的典范,他爹的成功之路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有可能学习到的。麦新自己的成长道路太吃天分了。3 S# v# f& X- p) E1 o8 n% g! b

  D' [0 n# v" N麦新的父亲叫孙仪卿,常熟人,18岁丧父,于是变卖家产跑到上海混生活。先是做杂役,给职员们烧开水,还不如烧锅炉的,烧锅炉很需要技术含量的,他这个基本不需要。觉得烧开水不错,就自己开了家铺子卖开水,又把开水铺子卖了搞票务代理卖船票,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M' o& j- _5 @  V% B1 k% ^

/ `1 j) ]; R4 ?8 b! P1 K( L要是我可能就这么下去了,但是麦新的爹根本没满足这一点,晚上点灯熬油学文化、学会计。不到三年就做起了账房先生、搬进了租界,娶了老婆,成了小资家庭,还买了钢琴。4 W  X3 n; q6 U! V/ m3 J
' b; [2 M4 ^9 ?+ v- @6 @) C  d
麦新的钢琴是跟自己姐姐学的,显然他的天分比姐姐高。不过好日子不太久,15岁那年哥哥投河自尽,父亲悲痛之下脑溢血去世。麦新只能辍学,姐姐在帮他某到了见习职员的职位之后第二年也去世了。好吧,麦新同志的命不是一般的硬。
3 b6 L3 w$ z2 y
7 a. L4 h$ W) ^' |3 y3 @  ^/ f! h: j. U  W# e8 }+ }
这是麦新的公司,金融危机时候可有名了
* H4 _5 J! g' G$ f$ h2 b8 p7 m  k( |" _" @5 W* ~
麦新在上海后来师从冼星海学习音乐,大刀进行曲是他最知名的作品,《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也是他的作品,与孟波合作,中山舰沉没前官兵就在唱这首歌,麦新这个笔名也是这时候取的。另一个合作者是吕骥,“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这段估计大家都熟。
2 P$ @& c( P" G8 k; g" W9 I& B: m3 x6 |5 t  Q
1937年9月,郭沫若会同刘晓、潘汉年以及文艺界进步人士夏衍等人,筹建了战地服务队。他们在上海进行了抗日宣传后,便于这年11月来到浙江西部的抗日大后方江山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江山就是戴笠的老家,江山帮是军统一大势力,麦新是在戴笠老家的县城加入共产党的,戴老板家里是保安乡,要偏一点。
7 R# Q5 [, V! }0 ~- f. E( h) R+ W  I* {9 g
1940年,麦新经批准,去了延安,去了鲁艺音乐系,又在那里找到了老婆程迈,程迈是他的学生。程迈不姓程,姓王,叫王君兰(应该是俊岚),个人认为还是改了名字比较好。程迈的父亲是河南大学的创始人王拱璧先生,王拱璧还曾经和先总理周公做过邻居,但是那段邻居的日子一定是周公不太愿意回忆的,那是在日本,周公一生勤奋,总觉得时间不够,唯一一段睡到早上十点的日子就是在日本,因为成绩不好。- W6 _, ?3 d/ F& R

' x  x8 G# s' ]$ V) p4 |. I5 v* T+ H9 [5 a) I* k
9 d+ v' Z" P2 f% d* v0 P
王拱璧是共产党的同情者,帮过共产党很多忙,后来到了抗战连闺女去投了共产党,还有王拱璧的一个妹妹,不知道是不是亲妹妹,因为王家三兄弟知名度更高。不过程迈的姑姑没走到延安,走到西安,一下没找对方向,就去了国军那边。王拱璧的儿子王膺民是卫立煌的秘书,卫立煌有很多秘书,他这个是日文秘书。
) _9 L( _* ]# m1 d- o6 q. ^
+ b' L2 _8 c0 w% f抗战胜利,麦新本来是被陈毅点名要去华东的,但是走到半截又被安排去了东北。去东北也就算了,把这么个音乐家安排去做地下党是咋回事呢?真正的地下党,不光是语文意义上的,还是物理意义上的,让他去到煤矿矿工里去发展地下党。倒不是不行,但这不是大材小用,这是胡折腾。原来我党的专业干部可以富余到如此程度。
* A# g; f! v- P% n6 g* S
& P" N- h/ W! b$ V* L麦新是不主张坐在桌子前面搞宣传的,搞宣传必须要深入到宣传对象中去。
+ @8 H/ m. w: C3 G# x$ i面对士兵,要有军事常识,要声音响亮,态度严肃,歌曲的节奏要和士兵的步伐结合起来。: {# S; x% b& F; Q: j8 l! X
面对农民,歌词要详细清楚、通俗、活泼,要配合动作表情,要有节奏,有情感。
  N7 Z& S4 I( F; }7 x& ?面对儿童,自己必须是个大孩子,要及时把孩子学会的歌曲串起来,编上舞蹈动作。
5 t+ H6 h, r, N# M7 o  y2 G教群众大合唱,如果是农民,要把自己同志分散到农民中去,让歌声从背后传出来,要发动孩子们,孩子声音响亮高亢,有引导作用。# j. ~  ?0 `* ~: @
/ g  @# a" e2 l
麦新从阜新煤矿出来后,被安排到了敌我拉锯非常激烈的内蒙古开鲁,麦新就牺牲在解放军第二次占领开鲁之后,牺牲于土匪之手。% d2 f0 |3 \3 Z9 s( K

, n0 T2 X* g5 K2 G( c/ D他带着两个警卫员开完会回去路上遭遇了20多个土匪,打不过就跑,不想前面还有七八十个。麦新让两个警卫员带文件先走,自己掩护。后来两个警卫员一个被老乡掩护,一个跳到井里,都活了下来。附近有一位排长带着两个战士听到枪声后来救援,都牺牲,麦新被子弹击中腹部落马重伤,一时还没有死,后牺牲于土匪的虐杀。
  {8 f$ `/ f7 o3 q) b! z! p( L/ w2 R& S  ^' w- i
写一点细节吧,土匪用枪托和马鞭击打麦新的伤口,有一个土匪还咬掉了麦新的一个大拇指,收敛遗体时身上的衣服已经破成布条。有的资料上说麦新和土匪战斗四个小时,实际情况是四个小时后救援部队才来。- n$ S6 Z. X8 S" [

# f6 U; b) u3 b/ A9 O5 A4 D牺牲前麦新夫妻之间的关系已经很紧张了,牺牲前半年,在1946年11月4日的日记里说,“未与程迈谈什么,估计谈不出什么。算了。置之不理,再不为个人问题使思想纠缠不清了。”半年前他的日记里夫妻关系还不错,老婆还在给他提建议。
# q4 |% p# x# n; Q. e5 Z7 G/ p% E" p# A8 j+ \
7 n) r5 S; I3 V2 C; l
; R; W% _! s' C+ r! X4 B& K5 g
程迈大约是在解放后才再婚,从军队到地方,最后在沈阳计生委主任的位置上离休。
8 _: J8 ^( e8 [$ {; Z/ ^2 q5 [& y% {0 a9 Z3 C3 g+ z) a1 y
9 f- Z" K/ g' n4 O

: U; S3 r" Q1 j5 j. W5 A
: `6 o& o* h1 q7 r2 l; X& w1 \8 d  ~7 T! N2 `
" B" |4 b8 v: {* m5 T7 c3 ~
1 z6 H9 ~* ^5 q% a. e
; s( ]* b; {. L

( }: p1 v! ]# l0 f: F, W5 K0 A( A6 C) u$ Q
& A" Z: f7 E- }% B- p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17-5-13 00:41
怪不得,夫妻关系若好,不会放弃为他说话的
作者: 能饮一杯乎    时间: 2017-5-13 03:47
可惜了!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7-5-13 11:38
领导掩护警卫员,还两个,这做人也太实诚了。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7-5-13 12:03
百度百科里,麦新原名孙培元这个是对的吧?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7-5-13 13:16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17-5-13 12:03
. v4 A3 U* Z& ]5 H百度百科里,麦新原名孙培元这个是对的吧?
* H  K2 ]* c- }' h1 V# K0 C
这点要给个差评,说了一堆搞错的名字,最后偏就不说真正的原名是啥,着急死人。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17-5-13 18:57
seanz3 发表于 2017-5-13 13:16
' [' K0 q! N9 A3 n( [3 ^5 a这点要给个差评,说了一堆搞错的名字,最后偏就不说真正的原名是啥,着急死人。 ...

* |' U4 @. V  J+ E8 d1 f" d5 N中共党史网:为著名音乐家麦新正名
& _" |& I  n8 H( a. j$ c# G孙培元肯定是对的了。  |# T8 _$ y& v( y! s

; b3 T) W' Y/ n( U, E2 F用百度地图查了一下,在开鲁县有:麦新镇、麦新村、麦新烈士陵园(应该是牺牲的地方,离县政府约50KM),有县政府东侧、西侧各有一条麦新路。! X" n( w( `) Y! D: A
另据百度百科,有:麦新纪念馆,但网页介绍中仍为:原名孙默心
+ ?( _9 a$ M( c0 U. M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5-14 11:05
吕骥是后来音协主席,技校校歌的作曲者。
1 f! q' {7 i# F% b3 @" e2 V2 A3 M; C- H( l" N
开鲁城当时是国共和土匪,当地东蒙自治军拉锯的地方。《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作者权延赤的父亲权星垣在这一地区当书记,军分区司令是黄永胜。
& @# {* L4 B) S5 b& z
. {! r( f. U* E2 v; P: H权延赤作品,后来拍成电视剧的《狼毒花》的人物原型,草莽英雄常发,就是权星垣的警卫段长发。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17-5-14 13:31
马甲了!很久!很久!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5-14 14:47
燕庐敕 发表于 2017-5-14 11:05% \$ v. m3 ^* S9 F
吕骥是后来音协主席,技校校歌的作曲者。
; y8 O7 }. P- e. a, c
- b. g1 Y& f+ A% e8 R" O开鲁城当时是国共和土匪,当地东蒙自治军拉锯的地方。《走下神坛 ...

8 R6 Y7 N4 \- ]+ S1 m, x吕的一个外孙女还是重外孙女是超女,是那一代音乐上成就最高的。4 W4 J3 C- W) D! z
' S  b$ _3 j& w/ B
音乐这个东西太吃天分了。7 W& P* _' b+ _4 V2 v: R( I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5-14 16:45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7-5-14 14:47
' W5 `  D. ^6 i6 _$ {吕的一个外孙女还是重外孙女是超女,是那一代音乐上成就最高的。7 q: P: s. b- _' T2 n8 E
% T( ]% j  D' P: Q# R- E' K7 ^9 T
音乐这个东西太吃天分了。
% j7 f1 {9 S; t3 Q. q, N4 Y
只是,俺们的校歌,忒难听!+ H$ T. C( ~8 ]# \2 [
, }- ^  `, M* w. v/ @
音协主席加作协主席的作品,不可说,不愿说。
作者: 小老虎爹    时间: 2017-5-14 17:07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7-5-14 14:477 R/ {0 V& u- h/ D3 K3 V
吕的一个外孙女还是重外孙女是超女,是那一代音乐上成就最高的。: |4 c' z8 ]1 P8 i( u8 y2 d

; ?# i9 J3 G( W3 ~; N7 _& K7 S+ J音乐这个东西太吃天分了。
& ?1 Y* }0 |3 h0 n6 U6 t( l
周笔畅出生在湖南的一个音乐世家,外公外婆、舅舅姨妈都是音乐教师或歌唱演员,她的外叔公是新中国第一任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 + _) a& {& Q# k  a
周笔畅的妈妈在湖南时是文工团的歌唱演员,后来在深圳市福华小学当音乐教师。
! R$ k" b- z1 |& c1 Rhttp://www.shangc.net/yule/a/201606/37954.html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5-14 17:44
小老虎爹 发表于 2017-5-14 17:079 o( T; W2 G$ ]
周笔畅出生在湖南的一个音乐世家,外公外婆、舅舅姨妈都是音乐教师或歌唱演员,她的外叔公是新中国第一任 ...

! c& o. H+ E4 S7 n# B2 O4 ^, S! s2 s4 k然而周笔畅唱的很难听啊,要不是为了有几个男性化的超女,我估计她上不去。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5-14 17:45
怀疑夫人对麦新的真名和早年经历也不是很清楚。这个在当年也不少。
作者: 雨楼    时间: 2017-5-14 20:33
感觉像被人送去最危险的地方送死呢?他那个老婆后来跟谁了?
作者: 四处乱晃    时间: 2017-5-14 22:56
雨楼 发表于 2017-5-14 20:33
' x  d$ }3 w  g7 N8 F0 V感觉像被人送去最危险的地方送死呢?他那个老婆后来跟谁了?
7 l" v+ [0 y) s1 B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17-5-14 23:06
另一个合作者是吕骥,“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这段估计大家都熟。

" I6 c5 ]* {& y+ f+ s. D# B不太明白,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与麦新有关?没听说啊,能详细说说?8 r- `; _. K( c% i  [  r5 c
另外,不能说麦新命硬吧?牺牲时才33岁,心疼。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5-14 23:17
testjhy 发表于 2017-5-14 23:06
. j, H1 t- \8 L不太明白,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与麦新有关?没听说啊,能详细说说?$ S7 Q9 ?; F! P4 V8 j  Y2 m
另外,不能说麦新命硬吧?牺牲时才33岁, ...
# y- G2 c; X3 ?+ P+ K
吕骥写的。+ h/ ]! U( Z$ B$ \" _. g2 r6 \7 m
8 k- Z0 Z) Y4 _0 o
吕骥和麦新是合作者,也是好友。麦新的真名和家庭情况,吕骥非常清楚,但是没人问过他,就把历史给发明出来了。这可是音协主席,都直接略过。
$ ?: V$ D1 r$ n) t3 s. A
$ \  m/ ]& n# ~& S; w3 C事实上是整个音乐系统的人都被宣传部门给略过了,他老婆程迈也是鲁艺音乐学生。真是一贯的传统,要不是解放前太祖屡屡看不下去亲自提刀上马,估计中宣部那时候就垮了。
作者: 雨楼    时间: 2017-5-15 00:58
Sichuluanhuang 发表于 2017-5-14 09:56
2 `2 n: u1 A4 _4 T$ j
窃以为是组织也靠不住的典型。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5-15 07:52
猫元帅 发表于 2017-5-14 17:45( a2 G* c! K  f2 `# C, |# D
怀疑夫人对麦新的真名和早年经历也不是很清楚。这个在当年也不少。

0 a$ G2 W" d4 k/ ?不是的。麦新的真名和经历在他的小圈子里很清楚,作为他老婆也应该清楚。都是冼星海,吕骥,孟波这些名人。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5-15 09:14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7-5-15 07:52
* [$ R" x! p' x' [9 m4 a. ]. O不是的。麦新的真名和经历在他的小圈子里很清楚,作为他老婆也应该清楚。都是冼星海,吕骥,孟波这些名人 ...
# y2 T% ]( J5 U  z
不见得。0 K* h3 t6 N5 i

7 p# i4 n9 f; c" @首先麦新这个化名很早就在用,而且一直在用,所以只要是在这个名字开始使用时候认识他的人,都不见得知道他的真名。麦新结婚的时候,延安有人知道他真名吗?9 D9 E& f/ O7 d) y
5 r" B4 |7 `. q
其次,麦新的夫人知道他真名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是麦新自己提过,而已。偶尔出现一次的陌生名字很难被记住。更何况,他们两个人共同生活的时间很短。我不认为他夫人真的知道麦新的真名。
7 ]) {# V# t) s, I+ f% I/ ^( U' M/ l. J
如果他用A名干这个事,用B名干那个事,外人很难把这两个名字联系起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毛泽东和毛润之是同一个人。, `! q. N  Y" {$ T4 u, C, H" Y
* j: c( v# \* I. x
再比如林枫(1906年9月30日-1977年9月29日),黑龙江望奎人。原名郑永孝,曾用名郑伯桥(伯樵、伯乔)、郑凌风、林硕石,罗衡。这要不是他自己说,谁知道是同一个人啊。7 N) p2 H! z- B; g' n9 k9 Q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5-15 10:57
猫元帅 发表于 2017-5-15 09:14
: _- C5 f+ Q3 P$ T6 X" |0 d不见得。8 I5 ]- b( ^# T% N3 B0 Y8 q* k
. w! l0 F. U2 J1 E' Z
首先麦新这个化名很早就在用,而且一直在用,所以只要是在这个名字开始使用时候认识他的人,都 ...

- j" ?; V: ?5 @# w3 X% i他没参加过地下工作,还是比较好整理。5 Z  e  b/ K$ N. B  ~) g
参加他婚礼的那几位都知道。
1 H$ x( q9 |* ^% q/ c+ t在大后方,他老婆不至于将来去哪儿见婆婆也不想知道的,这个按常理多少也要问一下。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5-15 11:56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7-5-15 10:572 D8 j- q; Q( B$ M  H
他没参加过地下工作,还是比较好整理。# G4 U; `" _' n4 h. H2 y
参加他婚礼的那几位都知道。
, C$ [2 z- t, Q& y+ k" _) b在大后方,他老婆不至于将来去哪儿见 ...
) t3 U/ i& v) F5 o9 A9 x$ o
这个我家有例子。我姥爷从参加革命开始就用化名,解放前解放后所有的文件、档案、任命书全都是化名。所以到去世的时候,我姥姥,我妈,姨,舅舅没有一个人知道姥爷的原名。后来是问了老家的亲戚才知道的。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5-15 12:04
猫元帅 发表于 2017-5-15 11:56
" S* r; b# ~' [* B4 R8 V8 Q/ U2 A4 t/ x; b这个我家有例子。我姥爷从参加革命开始就用化名,解放前解放后所有的文件、档案、任命书全都是化名。所以 ...

* y5 ]0 q; u( Q9 m9 \) B+ G嗯。这是我欠考虑了。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5-15 13:00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7-5-15 12:04
' U; Z4 w) C$ N" |7 H+ t嗯。这是我欠考虑了。

) D; J4 Z; o( E( ^' h本来用化名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和家庭割裂,特别是家在白区的。所以轻易不会把原名再用。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17-5-15 23:29
本帖最后由 testjhy 于 2017-5-15 23:33 编辑 ( f6 z$ {8 c! r0 |3 v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7-5-14 23:17
8 V) Y# _9 G  ^7 q3 S; C吕骥写的。
# A2 Q2 L9 W* M* J4 I4 ]# @0 {+ T4 ?; _. ]
吕骥和麦新是合作者,也是好友。麦新的真名和家庭情况,吕骥非常清楚,但是没人问过他,就把 ...

# w- P5 `& J* B3 ?3 _8 A# z- Q# a# h: w: {# c
对中国音乐熟悉的人没有不知道吕骥的吧,长期担任音协主席,大量革命歌曲曲作者。所以你这一引用把我带到沟里去了,  `, |$ q0 e: u2 Y: a
$ Q, K3 O, D+ z3 T# c
不过马甲兄弟,说吕骥是麦新好友,我还是有点疑问的,不同麦新夫人,如果象你说那样,夫妻感情不好,不愿多提过去不愉快的事情,情有可原。而吕骥不一样,因为吕骥一直在位,文革中也似乎没有受太大冲击,文革后声名更隆,由他发表一些回忆录,更新一些误解应该不是难事,麦新牺牲早,而且作品没问题,我知道麦新就是文革中(72-73?记得邓复出前)不知为何翻唱抗日歌曲,其中大刀曲是很有名的一首,所以麦新此事有点怪。
作者: anew506    时间: 2017-5-16 08:10
猫元帅 发表于 2017-5-15 09:14
4 `" U7 M& y/ F- O不见得。
, D7 x( f1 p7 u& Z
" K5 E9 V7 s, F& w8 e首先麦新这个化名很早就在用,而且一直在用,所以只要是在这个名字开始使用时候认识他的人,都 ...
: c1 u1 M0 t/ _: @
最典型的项与年和项南父子俩,项南受他父亲战友曾希圣委托寻找自己寻找了大半年没找到,最后拉家常才发现要寻找的人是自己。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