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一封抓捕共谍的电报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3-28 23:50
标题: 一封抓捕共谍的电报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马甲 于 2017-3-31 09:37 编辑 7 K) g3 l( H5 N) F6 w5 }5 S
) F9 }7 W" U+ E4 n$ V2 u5 ~1941年1月,国军某军收到了常凯申发来的一封指名道姓抓捕共谍的电报,最后,共谍们合力使出一招“拖泥带水”,硬是给拖废了。
; A! q$ P8 v0 q7 N. C
这封信是常凯申的侍从室发出来的,这时候侍从室里已经有共谍了,虽然这会侍从室人员还是很精练的。
# a! o: C y4 w$ f* R* @ ^
这时候侍从室里的共谍不是他们兄弟
- e+ J6 q3 d7 o' g信发给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卫立煌,这时候卫立煌已经提出过两次入党,但是都被没有被接受。卫立煌1939年就当上了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只是作为嫡系中的杂牌,通过夫人路线才当上了省主席。
6 _7 Y* P# q9 C! O$ A照片挺模糊,左边是卫立煌,右边那人抗战初期还是很瘦的。
, C! M, o$ o3 G' T& P1 h
经卫立煌,这封电报转给了第四集团军司令孙蔚如。常凯申在西安事变被扣的时候,这位孙蔚如是杨虎城的两大心腹之一,西安戒严司令。当时卫立煌也在被扣之列。用卫立煌管辖曾经关押过的他的孙蔚如,可见蒋公心机之深。只是蒋公不知道,这二位一个通共,一个求入共而不得。
0 k' p3 u* ^ R6 ~: T* l这是一张非常有意义的照片。坐着的是二弟杨虎城,右边穿深色衣服的是投共的三弟孙蔚如,杨虎城左边是投蒋大哥冯钦哉。最左边穿军装的是武士敏。中条山战役,国军大部撤过黄河,硬顶着打的只有武士敏的部队,赵寿山的38军早早被调走。武士敏死战殉国,当时就被中共追认为烈士。这个烈士,不管国军认不认,我们认了。
& v( c% t7 f3 W5 ?. O) C
2 M& T) t0 w* W0 C3 P# Y+ D3 T孙蔚如收到的这封电报,是发给他手下的38军长赵寿山具体办理的。孙蔚如这个军前身是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后来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赵寿山可不简单,解放战争期间脱险投共后当上了一野的副司令,他这个副司令是实权副司令,王震王胡子也要挨批,共产党自己内部折腾的罪一样要受。一野司令兼政委是彭德怀,彭德怀的另一个副手就是习仲勋了。当然,赵寿山这时候还没有入党,最多算积极分子。他是1942年入党的,经过了毛泽东的特批。赵寿山的女儿赵铭锦、儿子赵元介。大孙女赵望原、二孙女赵荥原、小孙女赵琳原、长孙赵陆原、次孙赵武原。某有望入常的人应该不是赵寿山的后代吧。
赵家与习家在颐和园
! X* P! T" f4 Q: J( R
1940年10月,将整个第四集团军调离中条山,移师豫西。为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和蒋介石发生争执.卫说:“三十八军是坚守中条山的主力部队,若将其调离,中条山就有丢失的危险。”蒋则气狠狠地说:“哪怕丢掉中条山,也不能让三十八军变成共产党的军队。”
; h0 m: Y* N7 S+ u% |1 m' I6 x- X
我们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8 G+ m0 p% a3 }" d1 s电报发到孙蔚如那里,他自己又不会去译电报,这种事情自然有参谋去干。第一个拿到这封电报的是他的情报处处长,共谍成子慎。成子慎看了一下,发来的抓人名单里没有他自己,然后拿着电报就去找了孙蔚如的办公室主任姚警尘,当然也是共谍,也没有出现在名单里。孙蔚如身边这时候还有一个比办公室主任更受他信任的人,宋绮云,小萝卜头的爸爸。
下排中间三个是宋绮云一家三口,最右边的是小萝卜头,中间是母亲徐林侠,再左边是父亲宋绮云。他们至少还有照片和事迹流传了下来。
8 U' ?6 |1 }* a0 Z( _$ z
9 E1 l/ c& S% |6 a& _
" C( X3 H9 P2 R4 E5 r到这时候,孙蔚如还没看到电报。电报里的抓人名单是这样的:
陈雨皋 孟鼎钧 贺克用 张西鼎 胡振家
孙子坤 李维民 刘威诚 张复振 黎子淦
张恒英 司 勤 崔治堂 李 森 王延杰
齐振莺 陈嘉谋 雷展如 徐又彬 李旭东
杜云山 沙成轩 朱曼青 李登印 邵青山
卢黑子 陈居萃 魏洪涛 刘侠僧 杨明轩
杨晓初 崔仲远 孔叔东 张化周 董志英
王安仁 尤继贤
上校以上的送重庆,中校及以下的,送洛阳劳动营。
' o- W. i" q5 O可以说,军统的工作还是很不错的,这个名单大部分准确,只有孟鼎钧本来应该是蒙定军,贺克用应该是郝克勇,排在第一位的陈雨皋不是共谍。军统的能力在军队面前还是有限的,不敢直接去赵寿山的部队里直接抓人。
* B8 R% n& ^6 {9 g9 l2 }/ ]) h
背后的照片就是蒙定军。
这就是郝克勇,后来他叫范明,授衔时候也叫范明,就再也没改回来。他的父亲是杨虎城、赵寿山、孙蔚如的亲信,在这些人家里都是登堂入室叫“叔”的。范明2010年去世时,586送了花圈。0 Y2 f, y; k0 o) X* }* [
0 X2 L: c5 ?0 s
- U, G; B! P! e/ \1 Y2 F
姚警尘和成子慎拿着电报,没有去找应该看电报的孙蔚如,孙蔚如这时候距离通共还有一段距离,还在摇摆阶段,他是杨虎城的死忠。姚警尘和成子慎拿着电报首先找的是蒙定军(地下党工委书记),郝克勇(赵寿山与毛泽东之间的联络员,2010年才去世)。
% r+ j) X4 c# n/ R
这是1937年1月的合影。这张照片曾经在多个纪录片中见过。前排中间是彭德怀,两边是任弼时和赵寿山,前排最左就是姚警尘,只是很多做纪录片的并不关心这个人。
/ |) [3 ~. [/ a1 M. K
; N. S5 r: x9 ^% {) Y: ]
- C% V3 }3 S* X9 O8 q
这个名单,传到具体执行人赵寿山手里的时候,已经转了很多遍手。需要指出,到这时候,本来应该阅读电报的第四集团军司令孙蔚如还没看到电报。赵寿山一看就火了,不仅打共产党打得很准,还整进去了他手下两个旅长,五个团长,六个营长。按照这个名单抓人完毕,这个军基本上就快散架了。
4 n+ \7 j. ^' k9 i三个人一致认为,一方面动员在孙蔚如身边工作的宋绮云、姚警尘这些同志和有名望、有影响的党外高级人士杜斌丞、钟兴哉等人,向孙蔚如作说服工作;另一方面,请赵寿山亲自出马,向孙蔚如说明这些被调受审的人员,并不是什么共党分子,而都是杨虎城十七路军的老人手、老骨干、老乡亲,蒋介石之所以要整这些人,完全是为了削弱地方部队,以达到他分化、瓦解、吞并这支部队的目的。要孙不要直接管这件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采用国民党“等因、奉此”的惯例办法,把电报批转三十八军,由赵寿山来处理。1 s8 K# s3 J# h5 q9 U! y+ I1 D
2 M3 m4 e5 q# R0 g0 D/ ~9 r: I6 [
0 f; t5 T; Z2 i: c5 G( C. I" Q至此应对方案已经确定,那么孙蔚如终于可以看到这封电报了,只是随后来了不少说清的人,有孔从洲(这时候他还不是毛泽东的亲家)、耿景惠(孙蔚如亲信部下)、宋倚云(小萝卜头的爸爸)。孙蔚如乐得甩锅,把处理这件事的权力交给了赵寿山。“仰该军长遵照执行”
6 ~! k4 ^$ J8 `: K- x" `* f
E+ y% j/ Y4 A
) r# e9 e4 P' Q: l赵寿山以军长名义复电蒋介石。电称:“案奉四集团军总司令孙转来侍从室电节开:三十八军内陈雨皋等37人均系共产党嫌疑等因。奉命彻查本军并无孟鼎钧、贺克用其人。其余人员均系本军旅、团、营、连之得力干部,彼辈奉委座之命,旧日剿匪,今日抗战,出生入死,多有战功,均乃委员长之忠实部属,决非异党分子,祈望委座明察,免于送审。”就这样,用一纸空文,把蒋介石顶了回去。再加上卫立煌在中间帮倒忙,这事第一阶段就拖过去了。& V; S) d3 y" {1 b7 Q
/ m/ `* G: B0 @$ t. |
4 b. y% @6 I' Q3 w不久,侍从室再次发电旧案重提,说前案所要的人员,经查,确系中共党员,如你确信各该员非隐藏在你部的共产党,而是忠诚的官佐,即应以身家性命为担保,出具甘结。
" R7 f+ ^& K% u. J0 b: N
6 v' V# A' X6 F( J5 B
当日深夜,赵寿山约来工委的郝克勇共谋对策。他听了赵寿山的讲述,又仔细阅读了电报,经过分析,遂建议道:“我们对付蒋介石的这一套,最好的方案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应当理直气壮,以硬对硬,出具甘结,把老头子顶回去。这样我们也可争取时间,准备应付突然事变。迫不得已时,我们就走—此处不养爷,去找毛泽东。"第二天,赵寿山把参议崔仲远(中共党员)、常汉三(中共党员,后失掉组织关系)和郝克勇等人叫到自己寝室。他把儿子拉到自己跟前,坚定而动情地叮嘱道:“天合,我把咱阖家的性命都交给共产党、毛主席啦!如果今后爸有个三长两短,你就领着你妈到延安去,找毛主席,跟着共产党走。"遂用印签发具结。
: U: g7 H# Z9 J$ h! `; Q8 u$ d
! ~% s8 [2 H" ?0 W/ r
! ~, L+ O* C7 I: u3 ~" i9 G(“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原创者是徐树铮,只是加上了“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这句话就有点和原创不那么搭配了)
, i9 n3 e- s, \' b% A5 [4 D; k9 ` E* P# `9 D: ] p- M# `
: @3 l4 d5 W+ C' v3 ~$ t
第二波攻势被挡了回去。0 y+ w3 f6 e2 h. e( k
3 q5 F" h. [% b) e6 t, I) \
( w- s# j6 G6 c; y% m. g
第三波攻势又来了,这次没有用侍从室的名义,而是以卫立煌的名义下令,也不提抓共谍了,而是提思想不坚定者,要送洛阳劳动营。这次赵寿山没有硬顶,挑了十二个经得住考验的真共谍,送去了洛阳劳动营,同时给38军洛阳办事处主任(共谍)送去金条一批,并和对面的日军打了起来,便以战事激烈急需军官为由,把人从卫立煌那里要了回来。这些人回来之前,卫立煌还安排人去向他们训了一次话,可惜这个训话的人是谁已经找不出来了,只知道他也是共谍。 H8 X: y5 m. S% F
8 r& V3 I7 A1 j% P; V+ ~+ d
4 [! I4 k2 b. |/ x( L
第三波攻势还是没有抓住人,第四波何应钦亲自来要人了。何应钦还是有办法的,没有直接找赵寿山,先去找了孙蔚如。能从民国这个乱世混出来,孙蔚如甩锅的本事自然没的说,三推两送,这事就又到了赵寿山那里,孙蔚如这个老狐狸,连名单那都没看。还说了“杨司令在他们那里扣押,我们要慎重”,啥责任都找不到他那里。& g/ E3 ^6 p4 i1 j( r1 n, \
2 h; s, Z \% N; j
4 X$ `" [ m& t4 m9 U2 E6 i赵寿山这次硬顶下来了,甚至豁上了自己的军长位子,身家性命上次就豁出去了。这次直接撕破脸说委员长可以把操心他部队的精力放在国家大事上,硬把何应钦噎了回去。噎人噎得太厉害,连卫立煌都看不下去了。7 g8 @- C$ n/ m. W! f: A/ t
. W2 r. p3 n- Q$ ~
! k) o8 V2 B' A; B$ [% c
卫立煌劝赵寿山给何应钦个面子,赵寿山就从这个37人名单里挑了三个非共谍送去了洛阳劳动营背锅,这三个人后来又被送到西安劳动营,后来陆续被救了出来。
n2 h6 Y$ [5 @1 I/ M1 x
. I! V8 Z4 ^/ [
0 M3 V+ O e+ V0 Z j在这期间,中共已经做好了万一出现意外,把赵寿山本人接出来的准备,连接部队出来的准备工作都做了,只是难度太大。) U2 I* _3 b7 E* a5 p
. f$ I6 R8 S% M# u9 b1 l
) C3 ~6 J' O+ |/ D
此后,1943年,回到赵寿山身边的郝克勇通知他毛泽东已经特批他一年前入党,情况特殊,可不举行宣誓仪式。
! L* Y+ s) M6 g6 E3 F+ Z( b
+ j1 b+ p/ J' y- v
& t6 c1 a% K4 S0 p3 t- Q9 H
赵寿山建国后没有授衔,因为他早早离开部队,干上了青海的一方封疆大吏,后来又是陕西省省长,这明显是共产党自己人的待遇。傅作义想回老家的地盘,一直就不给他这个机会。何基沣张克侠解放后都是比较冷门的副部长,韩练成是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从这个上面就可以看出来之前做出过的贡献和个人能力上的高低。
- Q! o8 f% n: D1 k
2 B7 I. p7 b! C1 M; N) ~
8 E# K+ r7 h% n* A. s
对事情的讲述告一段落,我们来聊聊这个事情中各方的政治手腕。
2 S* O1 u0 e3 {; j1 J1 o……………………………………………………………………………………
, e: \0 |5 W* N7 B& s8 W* K4 v' {7 L, w& y' O; F7 D" N
9 u8 \$ x: _/ g5 o
先说常凯申。常凯申真的抓不了这37个人?那也太看不起他了,这个能力还是有的,稍微费点力气就能做到,但是他为什么要绕这么大的弯子费力去做呢?他要的不是这37个人,要的是一石二鸟。小一点的鸟是这37个人,大一点的鸟是让赵寿山把共产党彻底得罪。只要赵寿山把人交出去了,那么在共产党那边失去信任是板上钉钉的。如果赵寿山死保这些人,那么随后在这些人里面搞点动作,给赵寿山穿上小鞋是很容易的。事实上很快赵寿山就坐上了冷板凳。搞不定这个,把杂牌慢慢消化掉也不错。解放战争一开始,38军起义,是他留下的骨干做的,他自己好玄才脱险。当时西北彭总才一点点人,老赵这也算是解放军里有股份的。
1 h: P2 P5 U/ ~1 _# O/ y& ~) U. E/ _) p1 A
- F' i: J1 b! t ]. ]9 u* }再说孙蔚如,看起来这件事情中,孙蔚如存在感很低,其实这也是老油条的表现。孙蔚如的立场是什么?首先他是忠于杨虎城,其次他要保住手底下的基本部队。不仅仅是为杨虎城负责,更是有枪才能说话,更何况杨虎城手下这些人很团结,在当时的军阀混战时代,算一股清流了。这样他一看就知道老蒋的做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37个人不过是个靶子,关键是射中靶子的连带伤害把他的部队给掺沙子。直接顶常凯申他自然不会做,还不如让赵寿山去顶他置身事外。
+ J. B: n8 b8 U# ?+ K3 y+ J3 s& S) G, X9 `
( L& j0 C) R) Z% k6 D卫立煌什么立场?首先他是第一战区的司令,他需要能打的部队对抗日本人。显然赵寿山的38军有这个能力,当时如果把军官从上到下抽一堆出去,战斗力不是打折扣,而是立刻大幅度下降。如果凯申公能把38军给收了给消化吸收了,那么战斗力还有可能再回来,比如陈诚的一些部队。但是那要很长时间,不确定性太大。其次他这么聪明的人,一看赵寿山的做法就猜到了这人暗地里很可能和自己是一条路上的,那么保住赵寿山显然比保住那37个人更重要,就好像保住他自己比保住赵寿山更重要。* C6 T' Z- x# l6 I4 n+ r
& p5 d/ r' n F/ a# r/ `
1 a0 C* a9 E1 H' C4 O5 b( R1 D卫立煌和孙蔚如的态度很重要,这两个人要是为凯申公卖力的话,把这些人找个借口调出来扣下没什么难度,但是显然他们没这么做。孙蔚如要的是不伤西北军的筋骨,卫立煌要的是尽力保住这歌有战斗力的部队和一些自己人。
" ~) }* d0 D2 Z2 c# s3 W; v$ g1 f, Q. c/ e2 z' Z9 E5 S# Y
0 T8 L! `1 w0 n6 l
$ _- a7 v' A0 K6 a8 v& ]8 K
赵寿山的情况前面讲得很清楚,就不多絮叨了。赵寿山在1943年被通知入党后,共产党给他的礼物就是他部队里党员的名单,这是拿他当自己人的态度。冯玉祥抗战后曾经暗地里偷偷问周公,他周围的人哪些是共谍,他好加以照顾保护,周公笑而不答。
' h3 ^( } l5 l3 x+ r" E
; ]) M, l, D5 J2 L" {% v: _
. ]5 |1 v! X/ e8 Z
这37个人的心态,这些人里面共谍和共谍的外围占了大部分,剩下的都是赵寿山的死忠。这些人没有怕死的,没有闻风而逃,这是纪律性的表现,也是那些非共谍的人值得信任的地方,其实那些人里就有曾经脱党的前党员。) n3 T$ k. k1 K& Q4 W ^; j
- I! A$ a$ a. m2 [5 s, B
: y: F" E1 Y; T( I9 I% P1 g% ]
前面说了,凯申公真要抓人的话,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一网打尽有难度,抓住重要的几个人还是没问题的。这件事之后没几个月,宋绮云就被捕了。他突然收到一封家里来的电报,说家里有事要他回家看看,然后就被诱捕了。两个月后,宋绮云夫人徐林侠突然收到一封一张纸条,纸条是个工友送来的,大意是让给宋绮云送些衣服到附近某个地方去。徐林侠一看好容易有了丈夫的消息,赶紧收拾了衣服送去,因为小萝卜头才几个月,就把大一点的几个孩子留在家里,抱着小萝卜头就去了,这一去就被扣押密捕。
* O$ J, m$ [; a
: \$ s" f" l7 c7 r2 d1 a
: n( v9 X1 a# _: [) h8 S# d( f
宋绮云夫妇被捕之后,一直都不知道其实一家人被关在一起,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已经被捕。一家人的团圆竟要感谢日本人的轰炸,因为躲炸弹,宋绮云和徐林侠在被押解途中偶然相遇,才知道了近况。& `; E! @$ z8 f& R8 r+ T* D+ k
5 N4 m5 d- D6 x9 ]8 X; K$ ?/ e
5 w& i( }2 P7 d( g6 U宋绮云虽然被关在了多个监狱,抗战后又关进了白公馆,但是仍然尽自己的能力做一些事情。白公馆时期,他和“青年将校团”的六个陈诚系的铁杆青年军官关在了一起,在他的教育下,六个人有了转变。在被陈诚系营救出白公馆之后,他们不同程度的投向了共产党。其中王凤起在辽沈战役中起义,梅含章参与了江阴要塞起义。
W7 g9 `+ P2 U- V5 v* m" Z( N+ v: `9 F
6 m- ?: M0 ~ U% t( B5 f
宋绮云一家和杨虎城一家被害于白公馆。军统特务是先重伤了徐林侠,然后才在她面前杀死了她儿子小萝卜头,这做法太没人性,纯粹是故意的。再补充一点历史,白公馆期间,特务曾经设法诱骗杨虎城吸食鸦片,没想到杨虎城连烟都不吸,计划失败。
2 \0 s7 \! ~- E6 J
应该是杨虎城将军留在世上的最后的照片了。中间的小孩,就是与杨将军同时遇害的次子,只是遇难时候还20不到的青年人,已经是花白头发佝偻脊背。/ I0 l6 ~6 d. c% C) B
! f" q3 f4 D2 S5 E8 l3 e
0 P# e1 A# _( c" U3 X
8 z! j* w5 e/ I3 e, C, z9 H
作者: pcb 时间: 2017-3-29 00:13
"有点搞笑的一些理想状况,历史上真的发生过"
作者: 齐若散 时间: 2017-3-29 00:25
只要常凯申一入共,整个国军就都姓共了。! ?/ J' Z% \$ p; |5 N9 _: K
$ f" z8 z. D# Q! w+ d! L“。。。。。已经提出过两次入党,但是都被没有被接受”* o/ l, ^! b6 ]( L% r ?1 o' p
% @2 b b% K7 _+ J7 k' m: q2 n# p7 q“有点搞笑的一些理想状况,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历史与小说不一样,不讲究合理性。”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7-3-29 01:52
{:189:
作者: 方恨少 时间: 2017-3-29 06:12
委员长一个人坚持这么久真是不容易啊
作者: nettman 时间: 2017-3-29 07:31
蒋则气狠狠地说:“哪怕丢掉中条山,也不能让三十八军变成共产党的军队。”
作者: cloudian 时间: 2017-3-29 08:27
国共不分家嘛,本来都是同根生& Q; h( e2 A0 ~7 @2 p; g4 G' i
4 f6 [" q. E# G4 \——能转载么?如此有趣的文字。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3-29 08:43
说起来也是挺危险的。毕竟洛阳劳动营不是赵寿山能控制的地方,人送进去,确实冒了风险。- m5 m, i- c$ d7 C/ ]6 i+ m
. Q: ~4 j: |% \0 O+ R潜伏共党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逍遥。也不是说去延安就去了延安。高级干部回延安虽然有保证,也是要夜行的。国民党虽然不像共党那样组织严密,也毕竟是个组织,真要动起来也是很有效率的。否则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烈士。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7-3-29 08:56
真好
作者: pea 时间: 2017-3-29 08:58
猫元帅 发表于 2017-3-29 08:431 Q0 P5 {" q O
说起来也是挺危险的。毕竟洛阳劳动营不是赵寿山能控制的地方,人送进去,确实冒了风险。
' d6 \9 ?/ }( z) u' U4 W2 L) e! [' S# \' Y; ?# h
潜伏共党不像很多 ...
( b8 @* u8 `" L# ]
现在一样啊,有个笑话,现在监狱关的一样都是共产党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7-3-29 09:22
国军的执行力,就是一个杯具% @: K( b6 Y. S& Z& j8 q; I2 b
" ^0 B1 p" z4 q2 H啊不对,一堆杯具
, T* Y+ \8 { x$ j9 F5 R* }
3 h9 H, m$ H, f8 o" @


作者: 曹操的槊 时间: 2017-3-29 11:10
猫元帅 发表于 2017-3-29 08:43
9 A5 i7 p$ H. i9 R5 c% x说起来也是挺危险的。毕竟洛阳劳动营不是赵寿山能控制的地方,人送进去,确实冒了风险。" N5 Y& \- K( Z
2 ?& W4 a2 m1 O3 ^! w3 n潜伏共党不像很多 ...
) I+ P9 b) ^6 D X+ j) ?' }说的有道理!没有看上去遍地共谍那么轻松。
! g9 J+ k; j, D* m* {) G看到小萝卜头的爸爸在文中出现,不由自主的想他是怎么被捕的。. V8 d7 B# W, N0 n; a
小萝卜头可是年纪最小的烈士。; C* j/ V# E4 b o i2 J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3-29 11:15
曹操的槊 发表于 2017-3-29 11:10
1 ? f% ^* G* x# q& o! a说的有道理!没有看上去遍地共谍那么轻松。
$ Y$ e5 F. ~# x) a' a看到小萝卜头的爸爸在文中出现,不由自主的想他是怎么被捕的 ...
2 c; j) ^* w! k6 ~3 l* G1 R# }
快解放的时候国民党突击杀人,北平上海都有很多出门就没回来的,很多都是活埋了。里面有不少都没留下姓名,甚至留下的都是化名。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7-3-29 11:34
猫元帅 发表于 2017-3-29 08:43
* Q- d; S1 r$ |( L说起来也是挺危险的。毕竟洛阳劳动营不是赵寿山能控制的地方,人送进去,确实冒了风险。
) b! Y9 v2 Y, ]: a; j o6 g
3 {6 p2 g4 w4 s, Q: w9 K( {潜伏共党不像很多 ...
m8 K9 b) H8 c9 T) {5 w+ u8 d7 b3 z
所以送去了三个非共党~
作者: 小书童 时间: 2017-3-29 12:03
马甲老大,你说的我还是有点不懂,能不能多讲借几个例子我们再学习学习!!!!!
作者: 曹操的槊 时间: 2017-3-29 12:26
0 P. N: {4 h. I$ {. l2 w+ ?
小萝卜头1941年出生8个月即被捕,1949年遇害。
+ k. T5 j7 ~3 X; V3 V) z这篇文章写的就是1941年的事!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3-29 12:41
3 W# j6 d2 i- o8 E- G0 @% j7 T3 T3 p宁赠友邦,勿与家奴。
作者: nettman 时间: 2017-3-29 13:07
& c7 \$ ]; S1 s9 O0 F) R& n
国民党一直的策略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3-29 13:44
, _9 D, d/ |7 i1 f* l0 z191441年也一样啊。皖南事变死了几千人,有几个留下名字的?国民党反共从来没有放松过。
作者: 四处乱晃 时间: 2017-3-29 14:55
- H( ?6 c M6 O# h3 V% T8 i* O3 w* J现在很多果粉把国民党描绘成一群有文化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因为太过善良太过君子,被无赖的土共算计了。不是党国无能,是共党太狡猾。哪会看到kmt的暴行。
作者: 东海后学 时间: 2017-3-29 15:43
: y- G3 x+ `# i; H
似乎观网上有一篇文章披露,之前跪台办的对台政策有问题,只和国民党高层合作,输送利益,结果国民党的党产部门大举来大陆投资,在文化领域搞了好多动作,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果粉狂潮。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17-3-29 16:59
2 ~2 ^( [6 k" |2 _3 k! ]* g1 j+ d9 |- k
确实如此呀。不如常校长有算计,到头来老家被绿营那帮盲流给抄了底。
作者: 奉孝 时间: 2017-3-29 20:22
为啥当时这帮中上层人物都投共了?' [ k3 W& b/ O: W; W* t
1 V& s7 K& V h( l" }
中间是怎么演变的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7-3-29 21:04
我以前一直以为赵组织部长是赵寿山的后人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7-3-29 21:54
- {* T, |5 e _% Y! q2 j
投共的,都是一些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杂牌,这些杂牌还得是失去了地盘,没爹没妈的。真正的老蒋嫡系或者有地盘活得滋润的军阀(如李白),又能找出几个上层人物投共的。
作者: 上善若水 时间: 2017-3-30 11:10

' d# L& ~* l1 U* ]0 K; \" \
9 ]# P+ B. G# j1 U紫薯紫薯。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17-3-30 18:13
写这段是告诉大家,大家聊天时候提到的有点搞笑的一些理想状况,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历史与小说不一样,不讲究合理性。
% r/ M+ F7 s( j6 N. W
8 r* G- k j" I& f6 a; z
印象中,以前看见有人评价一部电影(大概是佩剑将军):怎么可能一支部队里有那么多地下党?8 u/ a: |7 i$ L/ I* y+ d
实际上就是如此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7-3-31 09:37
' n: f% X" {- y! j" x5 F+ { Q增补完毕,可以转帖了
作者: grass 时间: 2017-4-1 22:05
卫长官在毛伟人面前毕功毕敬。那才是抗纽初期。卫长官有眼力劲。
作者: nettman 时间: 2017-4-2 16:24
宋绮云一家和杨虎城一家被害于白公馆。军统特务是先重伤了徐林侠,然后才在她面前杀死了她儿子小萝卜头,这做法太没人性,纯粹是故意的。
2 x$ Q% h: V6 J, D: W
( {/ C2 g. _5 d" [解放后,宪兵特务被镇压,不是没有缘由的,后来给这些家伙招魂的,就呵呵了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7-4-2 16:52
看过一个杨虎城后人(貌似是长子,叫杨翰?)的访谈,大意是,马英九上台后,去信要求KMT给他父亲平反,KMT没diao他。还他不依不饶地撰文上媒体论证这是冤案!9 S$ A% v6 E+ b$ _/ x
看完这个访谈片,我是真的很鄙视此人,没骨气!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更何况是他父亲死得那么残酷,跑去找KMT评理?
4 G" T" S: W% Y# j6 E. X4 [首先就是将KMT摆在正统的地位上,审判官的位置,自己就已经矮人三分;3 z; v3 _- T. {0 _
第二,既然承认了KMT的正统地位,那杨虎城就是板上钉钉的谋反,你还叫个鬼的冤。张学良就聪明。' C: A7 X% w8 f
第三,这摆明了KMT不会平反,也是为难KMT和马英九,人家沉默以对算是客气了。严重一点,直接以谋反并妨碍抗日大局的土匪军阀的帽子压过来。5 O- I* S, @- m) b8 r* u* `# m
. ^3 _6 q* k7 f, g2 ^) r最明智的做法抓住3点:一,坚持抗日无罪,谋反也得服从这条定理;二,坚决站在共产党造反打天下的立场。三,不对台湾那个KMT口出恶言,就算是为了统战大局牺牲个人私仇了。
作者: 时光漫步 时间: 2017-4-12 22:37
小萝卜头的照片真可爱,哎,好难受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