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 J1 r' A1 p9 L( J. n6 f : [& ? N9 C8 H+ f V# y4 G* h2 ^( |: \0 u! [$ }# Q
侵华日军的山炮大多装备于队属炮兵中。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抗战之初,中国陆军共编有183个步兵师又42个独立步兵旅,骑兵9个师又5个独立独立旅;由于国力孱弱,进口和自行仿制的火炮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中国陆军70毫米口径以上的各型火炮(迫击炮除外)主要装备预备炮兵,山炮也是如此。1 w5 M. u- Z9 V* k
8 x, {3 _" N6 D7 `# g/ ^) d抗战初期,属于中央军的炮1旅(辖炮1团、炮5团)、炮2旅(辖炮2团、炮3团)是山炮旅,每团装备24门山炮,每旅装备48门山炮。独立炮兵第9团装备28门山炮;独立山炮第1营、第2营、第3营各装12门山炮。5 @7 ?3 G# \ N! Y" ^; h
0 ]" o+ k/ D8 R+ C% \
抗战初期各地方军系中,拥有火炮最多的当属晋绥军,共有9个独立炮兵团。其中有8个团装备的是山炮,每团人数1000余人,马300余匹,枪300余支。其中有7个团装备的是36门75毫米山炮,下辖3个营,每营3个连,每连3个排(2个炮兵排,1个弹药排),每排火炮2门。炮兵22团辖2个重山炮营,每营3连,每连3排(2个炮兵排,1个弹药排),每排装备105毫米重山炮1门,共计装备晋16年式105毫米重山炮12门。以外,晋绥军总部还直辖1个重山炮1个连,装备晋16年式105毫米重山炮2门。 : k1 d8 V' M0 V2 p' Z d" x' A+ Q: p5 w
按照战前制订的中国军队整编方案,每个整理师应拥有一个装备12门山炮的师属山炮营。由于山炮数量严重不足,除中央军的整理师编制了足够数量的山炮外,其余部队装备的山炮数量参差不齐。装备最好的滇军60军拥有1个军属山炮团。粤军各军都拥有1个山炮营。属于西北军系统的40军,下辖1个调整师,只有4门山炮。装备最差的第22集团军在川军中也属于装备低劣的杂牌,集团军所辖2个军、4个师、8个旅、16个团,连1门山炮、野炮也没有。至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刚成立时各师属炮兵营实际上是由陕北地方红军改编而来的步兵部队,只有八路军总部才拥有1个山炮连。装备更差的新四军成立时,则连1门山炮也没有。 " X6 o$ S, v. R1 p5 O0 i1 o4 V) e5 B2 ^, K6 [& e Q6 t* m' D
抗战爆发后,由于战场损耗颇大,国内兵工厂无生产补充,外援进口渠道不畅等原因,中国军队装备的山炮数量急剧下量。预备炮兵中装备山炮的炮2旅于1938年撤编,所余山炮补充给炮1旅。装备法制施耐德山炮的独立炮兵第9团因炮弹无法补充,到1939年就已无法作战。晋绥军所辖各独立炮兵团在太原失守后就已经损失大半。八路军虽然通过捡拾晋绥军溃退途中沉入河中的山炮,成立了拥有十余门山炮的总部炮兵团,但因炮弹匮乏,实战机会并不多。预备炮兵如此,队属炮兵的情况则可想而知。到抗战后期,第62军的军属炮兵营仅剩4门山炮,仅及1个炮兵连的实力。/ D4 \( B. m' v
0 n4 t2 F! E4 a9 T5 j. p这种情况一直到1942年以后,美援装备大批来华后才有所改观。根据租借法案,从1942年至1944年,美国援华的武器中包括479门山炮,全部用以装备中国军队的队属炮兵。驻印军每个师辖有2个山炮营,各装备12门美制M1A1型75毫米山炮。中国国内的所谓“美械师”,每师拥有1个山炮营,装备12门美援山炮,数量仅及驻印军师属炮兵的一半。而一些所谓的“半美械师”所获得的美制山炮数量就更少了。 6 y, \) X; A) w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2-24 09:18
3 w' H+ N) Z s! }
型制PK:纯国产VS万国牌+ S }9 g2 N K0 s, o
; y8 M( d. W4 N
侵华日军装备的山炮有以下4种型号: % ? M. c& \$ s* c. O& X& D f2 J1 e2 a5 Y1 l- B K&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