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浙江新农居,很赞啊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12 12:10
标题: 浙江新农居,很赞啊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7-1-24 08:13 编辑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7_01_10_388683.shtml





















这样推陈出新的新传统民居应该大力提倡,最好形成产业化,吸引大批建筑师来为农民设计民居,这样的跟风可以有。中国农民现在有钱了,农村也比城市里有地方做道场,这比农民自己瞎造“外国洋房”强多了。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7-1-12 13:07
农民要有阁楼有天台有大窗户,你弄成这么个样子给谁住?一看就是为了拿奖
作者: tnq    时间: 2017-1-12 14:01
猫元帅 发表于 2017-1-12 13:07
农民要有阁楼有天台有大窗户,你弄成这么个样子给谁住?一看就是为了拿奖 ...

现在真正意义的农民没有!这些人都是周边有职业,当然不需要老房子!
作者: natasa    时间: 2017-1-12 16:46
杭派民居”是什么?据《杭州日报》消息,原来,东梓关古时就是著名水上关隘,历史悠久,多处古迹保存完好。近年来,随着“杭州市重点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工程的推进,一批老房子回购,加上相关整治工程涉及房屋拆迁,有数十户村民需回迁安置。
为了避免村民各自建房,破坏古村落整体保护,杭州市提出了创建一批市级“杭派民居”重点示范村和一般示范村的设想。

文章 要看完
作者: loy_20002000    时间: 2017-1-12 18:21
这个村落群太赞了,颠覆了我对中国农村的印象。
作者: Radiohead    时间: 2017-1-12 18:46
梦想中的村落。

作者: 冰雪迎梅    时间: 2017-1-12 19:43
最赞的是地下水,自来水系统的建设。农村什么时候这些基础设施有了,什么时候才真正宜居。
作者: 关中农民    时间: 2017-1-12 21:48
晨大,这都是拆迁后做旅游的,不是为农村,是为了周边城市富人盖的。农民住这里面,回头跟我一样下田里?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7-1-13 01:04
这白墙过个梅雨天就黑了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7-1-13 01:05
没有农具室呀
作者: 大哈瑞    时间: 2017-1-13 11:23
比华西村那种统一式样,排列整整齐齐的民居强多了。
作者: 渊浩    时间: 2017-1-13 14:39
jellobean 发表于 2017-1-13 01:04
这白墙过个梅雨天就黑了

是啊,在南方梅雨季节对建筑物的影响太大了,这些白色的墙没过两年就会变成黑乎乎的。
不知道有没有做了特殊处理。
好像南方老镇都没有这么白色的建筑群吧,如果技术上能解决,我还是喜欢白色的。
作者: 江城如画里    时间: 2017-1-13 20:03
渊浩 发表于 2017-1-13 14:39
是啊,在南方梅雨季节对建筑物的影响太大了,这些白色的墙没过两年就会变成黑乎乎的。
不知道有没有做了 ...

呃,兄弟不熟悉民居吧。徽派民居就是大白墙啊,而且这个所谓的杭派民居有很明显的对徽派民居的模仿痕迹。
作者: 天狼星    时间: 2017-1-13 22:25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7-1-13 20:03
呃,兄弟不熟悉民居吧。徽派民居就是大白墙啊,而且这个所谓的杭派民居有很明显的对徽派民居的模仿痕迹。 ...

嗯,人家说了就是设计上就是参考吴冠中的徽派名居画作而来。
作者: 史蒂芬周    时间: 2017-1-24 04:21
比萧山农民自己盖的小洋楼好看多了。不过好像没有车库。

作者: bayerno    时间: 2017-1-24 15:48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7-1-13 20:03
呃,兄弟不熟悉民居吧。徽派民居就是大白墙啊,而且这个所谓的杭派民居有很明显的对徽派民居的模仿痕迹。 ...

杭州下辖的地盘一直到千岛湖淳安县,远端离黄山市比离杭州市都近好多。浙西的民居就是徽派风格的,因为归成杭州管辖,就改成杭派好违和。。
作者: outman    时间: 2017-1-24 15:55
都拿来搞农家乐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7-1-24 17:17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17-1-24 17:34 编辑

晨大可能没在农村住过,农村的房子长什么样子不重要,最重要是实用功能。现在这么搞一下确实是好看了,但是在农村住最主要的问题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生活垃圾的处理,几百,上千人的村子每天产生的垃圾不是一个小量,城市是集中收集处理,但是在农村这一块根本没有人管,都是自己想办法处理,一般的做法就是直接扔在没人的地方,日久天长不但对环境同时对土地也都有污染。
再有一个就是粪便的处理,最主要的就是人的排泄物如何处理。没有下水管道,在农村上厕所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比尔盖茨看到这个情况,他名下的美兰达盖茨基金会就拨款在研究在第三世界农村的环境下可以使用的新型马桶,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使用最少的水,用其他的方法降解人的粪便。因为这是个日常的问题,同时是个很大的传染源。 自打我听到这个消息,快10年了吧,现在还没听到任何突破。

第三就是人畜的分离居住问题,牲畜住的离人远了,照顾不方便,而且不安全,但是和人住的太近就会造成很多的卫生问题。这些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很好的解决!

农村居住的问题不是房子好不好看的问题,在农村住要面对的问题很多,没有市政设施是最大的问题,其他方面的卫生,交通和资源短缺还是比较次要的问题。但是总是盯着房子的外表好不好看,那是何不食肉糜了。
作者: 喜欢就捧捧场    时间: 2017-1-24 20:29
真的很赞,俺做一个白日梦吧:要是能够来大湖北把俺的小窝也改造成这个风格就好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24 22:11
喜欢就捧捧场 发表于 2017-1-24 06:29
真的很赞,俺做一个白日梦吧:要是能够来大湖北把俺的小窝也改造成这个风格就好了。 ...

哈,还别说,中国出来的建筑师背景的人不少,我这里就有一个重庆来的,现在只能帮人画画设计图,打下手。要是请他们干,说不定有门。这东西主要还是理念,专业素质到了,就是捅破一层纸的事情。建造方面也不难。要是适合加拿大的做法,改成全木构,还简单了,就是这花墙要另外处理,另外请做砖的人砌。院墙没问题,高墙可能有木构和砖构不同settling速度的问题,但还是能解决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24 22:14
史蒂芬周 发表于 2017-1-23 14:21
比萧山农民自己盖的小洋楼好看多了。不过好像没有车库。

中国农民可能还没有车库的概念,有车也露天停放?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24 22:17
锦候 发表于 2017-1-24 03:17
晨大可能没在农村住过,农村的房子长什么样子不重要,最重要是实用功能。现在这么搞一下确实是好看了,但是 ...

这些问题与房子的样式无关,什么样式的房子都有同样的问题,什么样式的房子也都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另外,现在农民的生活方式可能和以前也不一样了?
作者: skylark    时间: 2017-1-25 00:06
晨枫 发表于 2017-1-24 22:17
这些问题与房子的样式无关,什么样式的房子都有同样的问题,什么样式的房子也都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另外, ...

现在还有多少是真正的农民呢?很多农村的青壮年甚至六十岁以上都大量到城市打工,我前两天看了一个新闻,大概说是春运回家的人数是2.6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数字)。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25 00:32
skylark 发表于 2017-1-24 10:06
现在还有多少是真正的农民呢?很多农村的青壮年甚至六十岁以上都大量到城市打工,我前两天看了一个新闻, ...

是啊,所以农村也变样了,不能用传统农居的要求来衡量了。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7-1-25 06:42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17-1-25 06:59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7-1-24 22:17
这些问题与房子的样式无关,什么样式的房子都有同样的问题,什么样式的房子也都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另外, ...


所以有钱有精力有时间要花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上,而不是在样式,花色这种事情上浪费。你一直在吹捧的这些,充其量就是个面子工程,让城里人看着好看,让官大人政绩上有光,而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根本没人关心。

农民的生活方式再怎么变化,还是要下地劳动,进圈喂牲口,和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一样的。总是用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和眼光去看农村是一定要出问题的,农村的建筑是需要改进,农民也希望住的高大上,我们老家以前有钱讲究一砖到顶,后来是贴瓷砖,我说那是卫生间反转,这些都是农民自己努力在改进居住条件。但是如果政府要主导这类的改变,还是踏踏实实的做些实际的可以功在千秋的事情,而不是面子工程。

中国的农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集中的,村子连村子是普遍情况,尤其是江浙地区,村和村之间没有没被耕作的地。那么这么大的范围内的人群密度已经和加拿大美国等有些城市的居民数量相当了,甚至更密集。你住的那个小城市可能还没有浙江一个乡的人口多。我在阿尔伯塔住的小城市,当地人有点小骄傲的,因为人口是5万人,后来住过的一个地方是1.8万人,这两个地方在加拿大都是城市的级别;以前住过一个地方3000人,到冬天还更少,但是这些地方的市政设施都非常的完善。居住,交通,生活条件和温哥华没什么大的区别,这些城市铺开的面积恐怕不会比中国的一个乡,或者县小。为什么他们可以在这么大的面积上给这么多的人提供市政服务,而中国做不到?对今天的中国不是金钱的问题。更不是个技术问题!我就是在那个3000人不到的加拿大的小村子生活过一段时间后,认识到中国和加拿大的差距的。

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和农村人口密集的情况,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是可以考虑进行市政建设的。但是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这个总比弄那些花狸狐哨的的墙呀,瓦呀的强。

如果能把农村的市政建设纳入国家的建设规划,那么可能对中国整个的国力会是一个提升,这个问题我一下子也说不清楚,有很多想法,但是不能一一论述了。像现在这样弄几个好看的房子,不解决根本问题,最多就是几个房地产商赚了钱,几个设计师出了名,一群城里人养了眼,周末多了个地方去玩罢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25 07:00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7-1-24 17:03 编辑
锦候 发表于 2017-1-24 16:42
所以有钱有精力有时间要花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上,而不是在样式,花色这种事情上浪费。你一直在吹捧的这些 ...


你说的这些都属于市政或者社区规划问题,不是居民建筑问题。没错,中国农村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中国的村落早已相当于加拿大的township了,公共设施要跟上。但居民建筑(或者一般建筑)从来就是艺术与工程的结合体,甚至可以说,建筑是最大的公共艺术,比绘画、雕刻要显著、持久得多。优秀的建筑从来与实用不矛盾,给你看一个:


这是意大利的Villa Barbaro,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现在是建筑经典。但是你看看两翼,这个设计原来就是放农具和动物的,既方便,又卫生,还美观


这个Villa Emo也是一样的意思


这个Villa Rotonda则是把地面层用作这些用途

优秀的建筑从来就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把形式与功能相割裂而片面强调单一方面,都是不可能成为优秀建筑的。

另外,加拿大的发达水平还不光可以从小地方的公用设施看出来,你到小地方的音乐会、图书馆活动去看看,相信会更有体会。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农村还根本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呢,这就是差距。生活水平不光是钱多少,但钱之外还有些什么,中国农民似乎都没有费心思去想,懒得想。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1-25 09:21
晨枫 发表于 2017-1-24 22:14
中国农民可能还没有车库的概念,有车也露天停放?

以后给每个农民家庭配一部皮卡,看来是国内汽车下一个增长点?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25 09:22
燕庐敕 发表于 2017-1-24 19:21
以后给每个农民家庭配一部皮卡,看来是国内汽车下一个增长点?

有这个可能。
作者: erha    时间: 2017-1-25 22:38
比屋顶装个不锈钢圆球强太多!
作者: njyd    时间: 2017-2-3 23:30
这是文人民居,不是农民民居。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7-2-4 00:26
锦候 发表于 2017-1-25 06:42
所以有钱有精力有时间要花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上,而不是在样式,花色这种事情上浪费。你一直在吹捧的这些 ...
以前住过一个地方3000人,到冬天还更少,但是这些地方的市政设施都非常的完善。居住,交通,生活条件和温哥华没什么大的区别,这些城市铺开的面积恐怕不会比中国的一个乡,或者县小。为什么他们可以在这么大的面积上给这么多的人提供市政服务,而中国做不到?对今天的中国不是金钱的问题。更不是个技术问题!我就是在那个3000人不到的加拿大的小村子生活过一段时间后,认识到中国和加拿大的差距的。


这就是金钱的问题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17-2-4 13:12
外墙感觉不符合实际,都是窟窿,天然的脚手架,防盗咋办?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7-2-4 13:43
锦候 发表于 2017-1-25 06:42
所以有钱有精力有时间要花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上,而不是在样式,花色这种事情上浪费。你一直在吹捧的这些 ...

土地流转后集约化经营,才能使你描述的场景成为现实。
主帖中的新农村建设也是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实现。
毕竟生活方式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晨枫举的国外的例子也不例外。而中国本土小农经济下的田园村落其实也是很美的,只要能忍受各种不便。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