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19世纪后期的加拿大田园生活——《绿山墙安妮》 [打印本页]

作者: zealangel    时间: 2011-9-8 22:59
标题: 19世纪后期的加拿大田园生活——《绿山墙安妮》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单位的图书室,那时,我刚毕业。; F8 f1 ~6 J, j, d. D, x* z
单身宿舍的图书室每周只开2次,要加入公会才能借书,每次限1本。尽管每周开2次,还基本上是没人来。
1 k& ~) D5 z& c. X等偶在落满灰尘的图书架中一口气拿出20本书的时候,图书管理员无视了规定,让我都拿了出来,而且不登记。
& H6 K; G/ ]/ h$ Q$ K. r& a这本《绿山墙安妮》和另一本《宋稗类钞》(上)是我在某次上工程前借的,等工程做完回来时,图书室已经关闭了。里面的书据说全回纸厂了。。。欣慰的是,因为工程走的急,我借的10本书没还,留在手上了。
/ B4 A  p8 E! l, Q现在这本书放在了家里定做的可以摆上各种版本《金瓶梅》的书柜里,封面和封底还贴着在单位图书室时的牛皮纸。9 h# |& y! t$ Y) \
小说内容是,孤儿安妮被一对50多的兄妹领养后的生活,没有神话,没有魔法,没有奇遇,没有犯罪,没有悬疑,没有鬼怪,就是人和人的生活,安妮的成长,相处中马瑞拉的改变,绿山墙农场,19世纪的加拿大田园生活,还有初恋。/ u7 c  T. ]. J! o+ i& C
今年姐姐想送她同学的女孩一本书,问我送什么好,当时着力推荐《绿山墙安妮》。- V- Y, g+ N# @# {
记得当年是吃完晚饭开始看,一直看到凌晨2点,真的放不下,尽管情节非常的舒缓,但是文字里的感情温暖我心。) _; `9 m/ {" x# Z6 C8 F6 \- f
后来在网上下了英文文字版看,难度不算大,可以作为兴趣阅读来看。* p9 I1 ~+ N& w9 V

作者: 老马丁    时间: 2011-9-9 00:31
欣慰的是,因为工程走的急,我借的10本书没还,留在手上了。

5 d& a/ G- k) F! v) |/ t  o0 k' B2 |0 Z9 c, i& u
咳咳,你这思想境界不怎么高呀。
作者: zealangel    时间: 2011-9-9 00:36
回复 老马丁 的帖子
* U9 U# w0 D) N' Q: |; t3 |/ u4 P
- |/ c' ?$ _# L3 X6 i总比回纸厂强啊,他们能留在我这种爱书之人手里,和《金瓶梅》比肩存放,多幸福啊。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1-9-10 05:40
应该就是Anne of Green Gables
3 Z7 A- x( \7 f4 n( I; z$ U/ [ 7 c3 _2 Z* G1 s# T' G$ ~6 D

' G4 ?! r1 O6 d" {这本书出现在五年级暑期读物单子上,但是孩子不爱看,原因就是你说的,没有神话,没有魔法,没有奇遇,没有犯罪,没有悬疑,没有鬼怪,就是人和人的生活……也许要到孩子长大以后,有了更多的生活体验,才会开始欣赏这样讲普通生活的书。( M' U/ F& T+ v8 z4 T3 O7 |* [

作者: zealangel    时间: 2011-9-10 22:36
回复 到处停留的叶子 的帖子
. W& ~" x' G4 l, ?  o9 w
8 e* H: j& l) s. G# `就是这个,Anne of Green Gables! N0 c0 q( b5 j9 E, N4 Y# Q1 ?
文字的力量,普通的情节一样可以吸引人。不过现在的孩子也许不喜欢这种慢节奏了。# G, W7 R; }0 ], b; w& o
我曾在看过哈5英文版后跟朋友说关于小天狼星的死那段描写,没有什么华丽的词,没有什么英雄的豪迈,但是,能看得我掉下眼泪。1 r! m8 X, I; }+ q9 ]+ X9 G
当时我记得我还在网上找了这本书的英文版看的,不过只看了大约1/3。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9-10 23:54
回复 zealangel 的帖子( x$ a, ^5 w* A' K

: |% D# J- Q, K% u1 B如果加拿大还有文学史、还有经典文学的话,这就是差不多全部了。不知道是不是这篇出现在日本的小学语文还是怎么回事,日本人特别喜欢到PEI造访安妮的绿色小屋,这现在是重点文物。
作者: 空气精灵    时间: 2011-9-12 21:33
都顺了些什么?
作者: ruby    时间: 2011-9-12 22:05
绿山墙的安妮是安妮系列的第一部,我有一套,还有风吹白杨的安妮,大学生安妮,觉得都不错。很喜欢。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