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洞仙歌 [打印本页]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8-28 07:30
标题: 洞仙歌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6-8-28 08:04 编辑

洞仙歌 记游华山

吟窗山卧,更青云同住。万籁排空足前舞。
看苍松立壁,鸷鸟旋腰,巉岩大,削做千峰撒布。

危巅应骋目,如许风光,浑忘当时怯徒步。
此际欲乘风,一任高歌,天宇内、江传海诉。
总说道值得此攀爬,又未算回程从头辛苦。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6-8-30 07:10
这个牌子好像@平沙落雁 填过?
长调俺搞不定,问些小问题吧~~~

万籁排空足前舞 --- 万籁是形容声音的吧?如何排空如何舞~~~想象中

巉岩大/撒布 --- 想起雪泥博士常用的评语:拙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8-30 08:29
前面都很好,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气势很大也很仙很美,就是最后两句收得怎么突然low下去了呢?很可惜的感觉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8-30 08:31
山菊 发表于 2016-8-30 07:10
这个牌子好像@平沙落雁 填过?
长调俺搞不定,问些小问题吧~~~

好久之前填过的,貌似这个词牌比较松,可平可仄处比较多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8-30 15:14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6-8-30 18:07 编辑
山菊 发表于 2016-8-30 07:10
这个牌子好像@平沙落雁 填过?
长调俺搞不定,问些小问题吧~~~


万籁句形容山高。

华山顶上看去,几乎都是独石成山。传不了图片。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8-30 18:10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8-30 08:29
前面都很好,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气势很大也很仙很美,就是最后两句收得怎么突然low下去了呢?很可惜的 ...

本来就没什么大感慨。就不故作豪气了。所以就最后讲个笑话吧。

填词的基本规律需要遵守,但洞仙歌的变体别体非常多,给人以极大的创作自由。但我写这首还是挺受折磨的。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8-30 18:12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6-9-3 09:04 编辑

改俩字

洞仙歌 记游华山

吟窗山卧,更青云同住。万籁排空鼻前舞。
看苍松立壁,鸷鸟旋腰,巉岩大,削做蓬瀛无数。

危巅应骋目,如许风光,浑忘当时陷泥露。
天际趁飞风,相与高歌,华岳内、渊传谷诉。
总说道值得夜攀爬,又未算回程从头辛苦。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8-31 10:29
月下 发表于 2016-8-30 18:10
本来就没什么大感慨。就不故作豪气了。所以就最后讲个笑话吧。

填词的基本规律需要遵守,但洞仙歌的变体 ...

现代人写古诗词确实没法儿跟古人比,但尽量写得有情感有趣味吧~老辛有首词也是写风景的,挺有气势也有趣,待俺找一找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9-1 08:32
月下 发表于 2016-8-30 18:12
改俩字

洞仙歌 记游华山

找到了是这首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老辛这首也是跟你一样,前面都很好,最后一句low下去,看得俺甚是不爽,当然当然,老辛这个可以用雄心壮志却被形势所迫,不得不压抑自己凌云之志来考虑,可最后一句确实没劲,跟前面完全不成比例,难受死俺了。

前面被他东拉西扯,情绪完全被他俘获,一种神奇兼惊悚的意境,又兼高古和壮美,甚是难得,最后一句一来,几乎全砸了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9-2 22:02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9-1 08:32
找到了是这首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 ...


我觉得从气上说,老辛还是挺好的。意上确实弱了。


不过我也为老辛辩解一句,只是没有振起,不做李白般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高调,也不做“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狂放罢了。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9-2 22:13
月下 发表于 2016-9-2 22:02
我觉得从气上说,老辛还是挺好的。意上确实弱了。

嗯,这首从没见过入选宋词三百首,哪种版都没见过,不知是否是因为这最后一句砸了场子的缘故,按说前面好得不得了,比他的大多数作品都高一个层次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9-2 22:38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9-2 22:13
嗯,这首从没见过入选宋词三百首,哪种版都没见过,不知是否是因为这最后一句砸了场子的缘故,按说前面好 ...

这首确实不错。最后一拍不好,也许是因为散而不能提振全词。对比“揾英雄泪”很明显。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9-2 23:32
月下 发表于 2016-9-2 22:38
这首确实不错。最后一拍不好,也许是因为散而不能提振全词。对比“揾英雄泪”很明显。 ...

有没有兴趣帮辛老大改掉这最后一拍?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9-3 02:24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9-2 23:32
有没有兴趣帮辛老大改掉这最后一拍?

向天公,且借屠龙剑,把楼兰斩

或者


盼天公,莫惜清辉月,照冰晶胆。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9-3 06:37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9-3 02:24
向天公,且借屠龙剑,把楼兰斩

或者

重了。剑冰晶前面已经用过。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9-3 07:17
月下 发表于 2016-9-3 06:37
重了。剑冰晶前面已经用过。

重复倒无所谓,关键是节奏上不顺,再想想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9-3 07:34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9-3 07:17
重复倒无所谓,关键是节奏上不顺,再想想

重复是大忌。

很难接的,我放弃。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9-3 07:46
月下 发表于 2016-9-3 07:34
重复是大忌。

很难接的,我放弃。

没事没事,反正老辛都死几百年了,怎么折腾他的词都不会来找你算账的,,随便来,哈~

我接的不好是因为太受百度里对该词解毒的影响,一脑门子想着老辛是要杀回北方去的,是想着获得皇帝欣赏的,其实放开了整,不受解读的影响可能会好些,所谓春秋大义,对诗词过度解读真的很害人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9-3 09:13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9-3 07:46
没事没事,反正老辛都死几百年了,怎么折腾他的词都不会来找你算账的,,随便来,哈~

我接的不好 ...

上片的隐喻意味还是很明显的,结处尤是。下片的元龙典也很明显。写隐喻的难处就在于不露却又让读者清晰感觉到。就整体而言,过露则白,不露则晦。就句子而言,必须有白有晦,如此才能使整体恰到好处,不白不晦。如何安排实在是考验人的功底,纵使大诗人也不能首首优秀。更何况这首词难改处不仅在此,毕竟是辛弃疾的作品,哪里是好改的。所以我放弃啊。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9-3 09:26
月下 发表于 2016-9-3 09:13
上片的隐喻意味还是很明显的,结处尤是。下片的元龙典也很明显。写隐喻的难处就在于不露却又让读者清晰感 ...

练习啦,就当作学习机会,关键是这里得情绪怎么转,老辛自己把调子挑太高,下不来台,要么结句还是延续上面情绪,一路张力下来,要么突然清空虚无,他这个不温不火算神马?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9-3 09:36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9-3 09:26
练习啦,就当作学习机会,关键是这里得情绪怎么转,老辛自己把调子挑太高,下不来台,要么结句还是延续上 ...

确实是不瘟不火。就我个人解读,这最后一韵写得颇为无谓。和赏心亭那首比,其他地方都要更好,就结尾赶不上。最后能起高确实不错。但需要一个好意思在里面。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9-4 02:04
月下 发表于 2016-9-3 09:36
确实是不瘟不火。就我个人解读,这最后一韵写得颇为无谓。和赏心亭那首比,其他地方都要更好,就结尾赶不 ...

他前头挑得实在是太高了,最后一句死活接不上,对照他的其他作品,前后都相互照应着点儿,压压火气,倒还相得益彰,比如这首兰陵王:

辛弃疾《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说到豁达,老辛不亚于老苏的,只是老苏是出世的豁达,而老辛则是入世的豁达,其实俺更喜欢老辛的东拉西扯,天马行空,填词何必非要一个主题呢?话虽如此,可落到自己身上还是想不开。

要不要玩玩儿《兰陵王》?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9-4 20:08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9-4 02:04
他前头挑得实在是太高了,最后一句死活接不上,对照他的其他作品,前后都相互照应着点儿,压压火气,倒还 ...

兰陵王太长,还没试过。估计写不来。倒是想起来古人很爱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6-9-5 11:05
月下 发表于 2016-9-4 20:08
兰陵王太长,还没试过。估计写不来。倒是想起来古人很爱接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 ...

李贺那玩艺儿跟老辛一样,很难玩儿的转的,都属于剑走偏锋,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儿,想都表想,古人肚子里少说也有几百个典故,来自各种经史典籍,今人远远比不上,无论如何都拼不过的,临了只能说大白话,用华丽的词藻装饰,落得个堆砌的恶名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6-9-7 22:07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6-9-5 11:05
李贺那玩艺儿跟老辛一样,很难玩儿的转的,都属于剑走偏锋,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儿,想都表想,古人肚 ...

古今人知识结构不同,确实在写诗词上吃亏。也没办法。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