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N+ e& F: u 麻沸散失传了,其后一千六百年,开刀拔牙和杀猪一样,把病人绑起来疼不死是他的造化。终於有人要发扬光大我数千年灿烂文化了,这个人居然是个外国人,是个日本人叫华冈青州。8 I) f1 _) T* I2 [1 l7 G
% O3 g, D/ n- T6 N3 u
华冈青州祖传的医生,从小听杀猪的叫唤,到京都等地求学了一番觉得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从哪里着手呀?西方?那是用黑船欺负我大和民族的帝国主义。东方?中华古老文明就是个无穷的宝库。於是华冈青州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开始苦学,找麻沸散的秘密。书上说了可能是曼陀罗花,於是他就开始配药,最后麻沸散再生: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 # e* _. P' n. e# Q6 z( p$ j+ {0 h- A7 O# F2 e: ?) I! l( w; S" `
药做出来了能不能用呀?青州同学翻到三国演义刮骨疗毒这一段,自己先背几个棋谱,找了一个围棋高手,把棋摆上,再找来一个做寿司的,等会儿我喝了过去叫麻沸散现在叫通仙散的药以后,你就开始给我刮骨疗毒。做寿司的的没意见,青州他妈不干了,儿呀他一个切鱼片的能刮骨吗?肯定是切出几盘子肉片你那胳膊就剩下骨头了。这样吧,我和你老婆喝了这通仙散,虽然不会下围棋可是五子棋还能对付,你随便刮刮那里看看疼不疼就是了。 0 h w0 T4 |1 a. e2 h0 ^8 e) B! J e G% N5 ?% Y& D: _4 n 母亲大人所言极是,於是青州磨刀,他娘他老婆把棋盘摆好,一个喝一大碗麻沸散。然后开始下,一下两下鼓蹬倒下一个。药力太大老娘麻翻了,不对,老娘怎么没有气了?赶紧上凉水按人中扎脚心统统没用,老娘真的通仙了。看看老婆,太好了还做在那里。这屋里怎么这么黑呀点灯呀不然我怎么下棋呀?大白天地点灯干吗?老婆,你瞎啦。, v3 X# x3 y( c3 n6 T
2 Q, f& V6 V0 \% ?1 a, O' D. m$ B 麻沸散看来是太深奥了,一千八百年间就华冈青州敢尝试,结果一死一盲,别的人更不敢乱研制了。/ V2 { P# l3 A3 i4 {
# s$ @( X4 o9 P- I+ l) z O
不敢研制不等於不敢琢磨,过了一百来年有人又琢磨了。谁呀,一代名医伍连德。这位是堂堂剑桥大学的医学博士学的是正宗的现代医学,不是华冈青州就仗着家传配药的本事。伍连德中国防疫第一人要干的事儿太多了,鼠疫霍乱几年一大回,加上袁士凯、黎元洪、孙中山、梁启超这帮人还排着队找他看病,怎么有功夫琢磨麻沸散呀?9 ~4 {" D( S/ d: L. {& \
( r* z5 g4 N3 q, i( N6 q 为什么请诸葛亮还真不是象大师们分析的小亮同学使的托儿,主要是刘备这没上过几天学的自以为是。那年月大家连名带姓大多是两字,复姓复名的少见,加上百济那小王同学还没来得及游到日本、岛上那帮人见面还是嗨要西的没名字,刘备打心里认定了名字长的有学问。头一回见到那司马徽就要雇人家,司马先生一看丧家之犬似的跟了你去要饭?没好意思当面说,就告诉他“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其实就是说你下河捞捞鱼上山打打猎就得了,刘备还真当真了,后来一听说有个卧龙先生诸葛亮,便一跟筋地三顾茅庐。 + e( y2 A) x! _+ a. i
4 |) Q. z% r% ` U 您说请个诸葛亮就请吧,非让读者去了三回,尤其是第二回还下雪。那诸葛亮住在山上还是个打仗时都得坐轮椅的残废,不下雪不小心都得掉沟里去,他不在家待着能去哪儿啊?说实话,刘备这江山就丢在下雪请孔明而且没请着上。三国里说了一遍又一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什么人和的最后还是输了?什么国力地势都是寻常之见,主要是下雪那回没听张飞的。 5 }6 }3 c! {4 Q+ S ?1 U3 f 6 Z9 B. j) |( s7 D2 s7 J 当年国共决战胜负之关键,有位大师讲的好,就是人民子弟兵到哪儿,放下背包就给老乡扫院子挑水,天下归心就在于此。这道理其实三国时张飞就清楚,那天一看下雪了,赶紧跟大哥说咱快回新野给老百姓扫雪。刘备一门心思请诸葛亮他不回去,就因为没扫雪,后来撤退时甭管带着多少万老百姓、走得跟蜗牛似的、老婆死了、儿子差点虾米了,最后还是得不了天下,归根结底就是没听老三的。那张飞望着漫天大雪长叹一声得民心者得天下,多少百年后又赶上下雪,一个叫二月河的大雪天非要出门,一跤把尾巴骨摔折了,浑浑噩噩中听到了这句话。动不了了只好在家码字,於是就有唐国强之流留着半拉秃瓢在电视上民心呀民心,越说心里越解气我都胖成这样了看谁还叫我奶油小生? / Q; U! h: O5 x6 F( B# s- w6 l& d( @8 i9 a# D3 c" l
回过头咱接着说三顾茅庐,要说这罗灌水写得还是有漏洞,刘备思贤若渴连着去了两回没见到人,天一冷他不去了,卧龙冈又不是昆仑山,多穿点衣服怕什么?害得诸葛亮三九天在草屋里围着火炉子啃窝头片,心说我算计了好长时间的大鱼大肉怎么还没影啊? 4 ?5 x. t5 g( R- M7 ~& Q/ z) Q 2 y& e3 r' c* s Y1 d/ {4 X: z 刘备看春天来了该出去走走这才想起那三个字的还没有请到,於是再去。一路上担心这高人不知是不是又云游去了,他哪里知道诸葛亮青黄不接一个冬天了根本走不动。到门口看见诸葛先生躺着以为他在睡觉,岂不知孔明同学饿成瘪臭虫了躺着还能多坚持几天。诸葛亮这会儿做梦哪,梦见刘关张,不由就哼哼起梁父吟: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强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a7 I3 a& h! T, F V5 x' G. y' f
# t2 [" w0 l7 f4 ]2 Y 刘备虽说是卖假皮鞋的,到底还念过几天书,打个冷战二桃杀三士这典故我耳熟,站在堂下翻来覆去我打哪儿听来的?张飞不知道刘备在搜肠刮肚,以为他在那里恭候诸葛亮做完梦,一怒之下就要上去一顿暴揍让丫轮椅也坐不成,好在关羽劝阻说他都饿成那样了别跟他一般见识,诸葛亮这才没变成猪八戒。 $ W F) ~; j0 y1 g$ s& }+ O0 b$ ^6 \3 e- s
这功夫刘备想起来了,是春秋战国时齐国那矮子看着三好汉嫉妒,送了两桃,那三人没学过数学不知怎么切,结果没抢到的一生气自杀,抢到的也畏罪自尽,结果矮子一个人两大桃吃了好几个礼拜。刘备数数自己加兄弟也是三人,回头看看,外面红脸的脸通红黑脸的脸铁青,全是让诸葛亮梁父吟灌的快憋不住了,就盼着大哥赶紧进去我们俩好随地小便。 - |1 {" j2 @# [+ d4 G1 a; M4 W; P& {4 v1 D d" X4 d- e
刘同学心里盘算了,如果送我们三人两个桃,给他们俩不给我,他们俩不好意思肯定把俩桃都给我。如果给我和老二,那我就假装把自己的桃给老三,他俩还得感激得把俩桃给我。如果给我和老三,那我就假装把自己的桃给老二,他俩又得感激得把俩桃给我。里外里说来说去都是我一个人吃俩桃,不吃亏呀。想明白了,才登堂入室,这便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 O* H# D! @$ F& {: l& h; c9 J9 M1 ~4 E2 T8 ~/ Y
可惜这小商贩终归是小商贩,诸葛亮用的那桃不是树上结的,是翡翠做的,就是孙权那俩绿眼珠子。 % A4 y" ~$ q* F' B / Z9 \$ H: g- R4 a* y* p8 A 诸位咱先说到这儿,让那罗总灌水灌的,虎子得赶紧去趟茅房。 ! i& T9 k1 y$ D- x
0 m. D( h, V5 k$ t& y+ A. A2004年10月 / H* @5 P. |+ ]9 p8 L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5 21:24 标题: 所谓演义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合称四大古典名著虎子以为不妥,不是说这四本书谁不够格或者还有谁应当加进去,而是说按咱中国的传统应当排排一二三四。单位里一个处就仨人都是处长不是也得分出区别来吗?这位是处长,那位是正处级常委副处长,还有一位是享受正处级待遇处级调研员,四本书搁一起怎么著也得有个先后不是? 6 H) i( e5 E: o: N: K 6 a7 I0 ]" r/ c% D( W$ |# r 无论是民生还是现实意义,红楼梦当之无愧是四大名著之首。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人,那红学家专业的业余的包括老农民偷偷竖个碑说是那谁的坟挪了地方、结果专业的业余的同意也好反对也罢又可以再发表五年半的论文,皓首穷经多少人红学了一辈子。红学里面现在又出来秦学了,照这架势将来还会有贾学、薛学、王学、宝玉学、金钗学等等等等。现实意义就更大了,伟大领袖就是从北大红楼里走出来的,前些年不是有个福建农民在厦门也修个红楼准备做梦吗。 1 N6 J& E# }. D3 i/ {# T3 a
5 p$ u4 k2 j7 R$ T7 U h9 Z. ~3 b
跟红楼梦比,其他三本就差得远了,首先不能养活那么多人,三国还有人研究,水浒西游考证的就少了,您说谁能凭研究孙悟空的生日到底是哪天过一辈子呀?现实意义也差远了,三国还可以在网上过过瘾,生活中也有学梁山好汉打家劫舍的可是公检法没一个乐意的。这三个里面再排名就是三国了,有三国研究会,虎子一同学就是剑走偏锋,论三国与商场什么的几年下来也是名人了。下岗工人卖袜子用不着这个,可是日本东南亚有的是附庸风雅的,哥们几场堂会讲下来,再看人就不一样了。首先有金正日的体态,再加上小马哥的装束:风衣墨镜什么的,横着一走过来,南洋那疙瘩看傻了几条街。 + P( `* H5 U' d
9 ^8 J9 t* A& B7 x
除了这些专业的,网上业余的更多了,虽说不是靠三国养着,可好多人是靠三国活着的。有象虎子这种看原著长大的,不是天生聪明是当时没别的。还有看三国小人书长大的,听三国评书长大的,再就是玩三国游戏长大的。甭管怎么长大的,每一代人中都有一大批三国爱好者,倒背如流没见过,不过谁是谁干了什么最后怎么样清清楚楚的大有人在。再往深一层就有那不甘心于看故事知道结果的开始字里行间地断想幽思变态,三国演义早不仅仅是一本书了。 " t- F2 D1 Z o, W @& V: k# }4 r
* s& q6 a+ h9 S
有的人就是有学问,旧年在京时,有一期北京晚报上刊登了一位大师的文章,历数京剧失空斩中诸葛亮不可饶恕的错误。那时候大家都看报,过两天有位明白的站出来说,三国演义本来就是演义,京剧是再演义,都演义到这份儿上了,有啥可考究的?虎子从那天起把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不是英雄的眼泪擦干净,终於知道读的是一本演义。 $ l; d% c3 |& y( a! [
- @4 q2 j3 b$ j7 G5 ]) @' P$ X 演义不演义罗老同学在书名上写得明明白白,打写的那天起他就打算往里狂灌水。可是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你贴脑门上的人家愣不信,那水浒倒是说是传记,没见谁探讨李逵他妈是不是真让虎吃了,罗同学的演义却让后人翻来覆去琢磨个底儿掉。 2 T% E3 I' z/ C- b2 d 0 \! n/ f. R7 V! ]! F2 y3 M: I 原因就是罗同学本来是想专攻三国史来着,三国志什么的读了七八遍,觉得自己水平够了,“话说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洋洋洒洒写了几章,拿出手没承想被砖头瓦块砸了个猪头。您想他祖上不是搞历史的,又没有拜个史霸为师或者娶个史官的女儿,人家任人唯亲没办法,只好规规矩矩地写上演义二字,小说家言这才流传下来。 , L# ]) ^! x3 p/ H. {4 O
0 d' [0 N. T1 w) k
罗同学史学功底没搁下,一本演义几乎成了正史了,几百年了谁要说三国演义说错了上万人跟你玩命。怪就怪罗同学的演义功夫上,不敢象写史那样赞曰文绉绉的,也不敢象人家那样简练,某年某月两人相遇最后谁打赢了,这样一写滴水不漏可是你我读起来犯困。老罗打瞌睡出来的知道怎么赚眼球,心说我这东西成不了历史教材,要是再没人看那不白写了。史料上写两人某年某月某处相遇,他就加上一开始怎么套瓷,中间怎么开练、用嘴啃呀用牙咬啊实在不行用脚踹,最后不能光写谁赢了谁输了死没死、还要写死了以后让没让野狗吃了没死的是不是全须全尾。读者都是爱围观爱看热闹的,如此一写家喻户晓。 ; y9 p8 u1 ~$ O2 M
& b: f n) X6 ~7 D
小时候看三国侃三国没事儿小朋友之间智力测验,第一道题是三国指哪三国?没几回就明白了是魏蜀吴。问题是一百二十回的书看了快八十回了三国还没影儿,什么吕布、袁绍一帮人关三国什么事儿?慢慢地觉得罗同学起书名时偷工减料,应当叫汉末三国演义,要不然写成两本,头一半叫汉末英雄传,献帝禅让以后叫三国演义,老八辈子的人怎么不知道出书都讲系列? ' K1 `8 c$ b1 i! t: u ! a0 O! l1 L( @, X: R. ` 三国好看还有一点是人物众多,死也死不完,这次出来一个新人,死了又出来一个没见过的,后人说时势造英雄,其实不对。乱世又不仅三国一回,南北朝五胡十六国那一回不是满天下英雄汉族的异族的多了去了。故事也不是就三国最多,春秋战国时故事多得多。虎子看来还是罗同学写的好,也是因为老罗就专三国史,写别的不顺手,捎带着便宜了三国时的知名不知名人物,有的人自己活着时候没弄明白的血缘关系千百年后替古人担忧的帮助整得明明白白。 * f- I% i( w, K0 S
' R/ K. h. `- N/ ?+ F/ s a 三国在海外在汉字文化圈里影响不小,出了这圈子就难说了,虎子在美国图书馆里真见到三国演义,中文的英文的都有,可是没见到老美捧着一本攻读的。日本人是跟圣经似的看,研究呀游戏啊为什么呀?因为他祖上就这么干的,岛上没多大地方,找不到一块平坦的地儿让几万人混战。只好象三国里说的,两面站好了,当头的出来先通名道姓我犬三郎你猪六门的,遇上住得远的没准一代一代最后上溯到徐福的船上。搞清楚谁是谁了两人开打,象三国里形容的交手几个回合要不要换马有没有使暗器的最后决出胜负,胜的一挥手跟我冲,败的东西全扔了穿一条裤衩跑路。老美他祖上打仗时使火器,当然也有当官的身先士卒,可是没有不打好汉的道理,照石墙杰克森的说法打的就是这样的。 4 F6 b9 h6 Z0 c, o$ E
* f" r8 t% P6 s( P9 k 三国演义就是一本书,是一个大糖包,也是一株大毒草,演义而已。 ' ^& |& n P k K9 A* W; r 4 D- e6 ^) g( ~, A2004年5月18日 . J$ ]9 t' f% _7 U4 {& g/ U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5 21:26 标题: 病人结义 从人有了姓开始,不姓一个姓的成了兄弟并不稀罕,有被动的和主动的两种。被动的就是爹死娘嫁人,拖油瓶给他找了个后爹,如果继父没意见不用改姓、他和他那半拉的兄弟就是异性兄弟了。主动的就是两个以上的男的,相互看仔细了没有同性恋的可能性,自觉按出生年月分或者按本事分大小,结拜出来的异性兄弟。 6 c$ O7 V% b* y3 I! ^ 1 E) g' }( ~. b' b" h! q/ J6 D 结拜结到三国结出水平来了,从此定下了结拜的规矩。不是不让结拜,是让三国以后结拜的有个表率,从此结拜叫结义了。一旦结了义,就不仅仅是以前打狼一起上打架有帮手,而且不小心签了一张卖身契。本来就是想找个兄弟,让三国演义闹得成了玩命的事儿了。 ; b+ Z& m. K/ X% y3 @
! D" l x. {% \/ M+ L2 X c' G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也有人讲英雄造时势,具体说到刘备没跑是前者。黄巾起事时刘同学都二十八了,如果张角老师甘心醇酒妇人当个政协副主席,不造反了,二三十年后换个司马老师造反,刘老同学背也驼气也喘了,干什么也不赶趟儿了。三国这帮人里就孙权能等,七八十岁钓鱼时遇上文王一类人物,呼哧带喘地拉车,一步一年国运,估计没姜子牙的体力,百十来步就得翘胡子。 % o M6 @4 W H. A
; F' o. f2 {) Q
和其他两位霸主比,刘备是最根红苗正,太平盛世也是最不会有出息的。汉高祖当年那反造的居然没有被秦和楚反动派杀害多少位家人、找不到多少孩子,骨肉一封王到了刘备那会儿王子王孙的数量比蝗虫还多。什么东西一多,再好也没人稀罕,想招摇撞骗理都没人理。况且祖上一代不如一代,到他爹那辈好不容易进了政府机关,可是没熬到做上能贪污公款和索贿受贿的科长处长就死了。公家的抚恤金不够过日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捡煤渣的营生是李铁梅干的,刘备干的是倒卖鞋,属於个体商贩。除了鞋,天热的时候也卖凉席,为了降低成本,晚上收了摊,母子俩挑灯夜战织席子。这么白天出摊晚上织席哪有功夫读书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遇到凭真才实学时刘备就抓瞎了。换了别人自然有道理:我祖上就是刘项原来不读书过来的。刘备练摊儿练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没知识是因为我不好读书,不好读书是因为我胸有大志。看看人家这失学儿童,比我要读书那大眼睛强多了。 : G' i! I! @5 R, h ; }8 {+ j. O Y |6 _ 二道儿贩子广交朋友,脾气也要好,市容税务那些爹呀爷呀的今儿一拨明儿一夥的,心里恨得咬牙切齿的,脸上还得紧着拍。就这样长到十五岁,开始做长途贩运,又结交了当地恶霸公孙瓒等等。走南闯北十来年,钱挣下点但花街柳巷一去也剩不下多少。年纪大了知道学正经了,打算抓紧时机攒下几个钱,娶个媳妇然后守个小铺子过日子。 . {" {: Q* |; i+ v ' h( h: Q. Y4 r b* P 这天又要出门倒腾鞋,走到镇门口怎么贴一告示?心说国民党万万税不知道又收什么?站在榜下面一看,原来是闹黄巾,打土豪的要来了,政府招兵买马。刚一看特解气,心里琢磨革命党来了以后先跟着到赵家搬席梦思,随后去钱家收编老闺女。兴奋劲儿还没过,想起来自己的出身成分,历史反革命,人家不收啊。这下造反不成,兵荒马乱的倒腾东西也没法干了,想到这里一声长叹这日子没法过了。没想到这一声长叹叹出英雄霸业。 6 S: a8 X0 L! X: g9 f/ z
4 Q3 j( v4 x+ s4 L
人人都叹气除了傻子缺心眼,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哪个月不叹他十回八回的?刘备站在那儿长叹,别人觉得他犯病了躲得远远的,最后就剩下他一个人在榜文下面哎呀哎呀的没完没了。这时候邻镇的屠夫张飞打此过,张屠夫明着杀猪,暗地里造假酒,没几年就发了,置下不少产业。张飞这天批发出去一批假酒给颜良,正盘算今后怎么办,看见刘备在那里哎呀,一惊这个人长得与众不同,耳朵搭拉到肩膀了,於是停下来仔细看。刘备哎呀哎呀着摇头晃脑,耳朵一动跟风扇似的,自我降温的功能让张飞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一看刘备双手站直了也快能摸着大脚指头了。河北人没见过猩猩,张飞彻底晕菜了。双手过膝后人总结属於四条腿跑得快,大耳垂肩公认是福相。后来的佛像一人一双大耳朵,那会儿没人去过印度,都认为印度天太热,所以老印人人都跟猪八戒似的煽风耳。 0 |& @* A8 W8 Y* C; {) C2 y
1 p1 l w% ?. [+ Z E2 R 三国里面曹操献刀经不起推敲,后面遇到陈宫,杀吕伯奢一家就更不合理了。先说捉拿曹操的行文,闹黄巾然后军阀割据国家乱成那样,居然一个海捕文书雷厉风行成那样,汉朝官僚机构的效率赶上新中国了。曹操这丧家之犬骑着一匹比赤兔马差不了多少的一路狂奔没走多远就让人拿下,不就是非要让他遇见陈宫嘛,遇上以后两人再怎么逃文书不管用了。陈宫也不正常,问清楚曹操要回家乡招兵买马以后,居然官也不做了一块去当土豪,你说现成的中牟县你守在这儿,等曹操起兵了他召集起几百上千的乡勇助威多好。 4 N0 V# Y: F# ~; O5 M, q+ h: c" S( G {6 ^+ s$ h2 w% i
就这么着两脑子进水的一块赶路,就到了吕伯奢家了。住在密林深处的吕先生家里估计有电话,不要说抓曹操的事儿,连曹操他爸逃到什么地方都知道。没说两句话进去半天,说家里没有好酒骑上驴出去了。这情节跟董卓让吕布牵马一样,一看就是穷人写的,吕先生不是孤老儿,家里好几口人,来了客人还要老头自己去买酒。这时候不陪着客人聊天儿居然就把两人晾屋里了。这不摆明了让曹操知错再杀一回嘛? - g( S9 B- f, d9 ?$ i 0 [3 U, @( P0 o( w" b2 E 后面的情节说的是曹操和陈宫误会之情有可原,两人呆呆地坐在屋里,左等没人理右等没人应,口干舌燥的最后听到了磨刀声。老吕家这么招待客人很是奇怪,七八口子人在后面准备杀猪居然没有一个上前面客气客气上上茶什么的。两人到后面听到要缚而杀之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全杀了,才发现是要杀猪。发现错了陈宫很后悔到最后至死与曹操为敌,让三国演义表彰得圣人似的。按三国的道理如果真的是老吕想杀了两人报功,两人杀了人家全家男女老幼就是应该的,陈宫这会儿不劝曹操赶紧跑算了,反而跟他一块挥剑屠人满门也称得上心狠手辣了。 3 \* V* `- L+ M7 j* z2 k: S
6 M" {- Q# T" {3 [
缚而杀之这句话让曹操犯疑心病也成问题,董卓的要求是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把他捆起来杀了能赏多少?曹操自己也应该明白呀?这句话说的也不对,两人杀到厨房发现一头猪已经绑在那里,把猪绑好了还问缚而杀之何如这不是废话嘛?杀个鸡都要乱叫,老吕家杀猪磨刀的声音都传出来了可是那猪竟然一声不哼哼,您说曹操能不犯疑心病嘛?写来写去终归是诬陷曹操同志属於莫须有,即便是真要把曹操缚而杀之先磨刀干吗?曹操也是有武功的人,凭老吕家七八个老弱病残就打算绑他起来再杀了这不是白日做梦嘛? * P/ c1 Q P& i: v4 x9 U: c- {9 _4 ~, r' A/ D
曹操这白脸画得真冤。 2 j7 h2 G. w, p$ Z$ I. H
$ @% \$ V' M$ `$ }. d0 @
2004年11月 - H7 Q8 S8 B/ q, p) q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5 21:28 标题: 造反有理 一 以前有一位导师级别的人物站在一座城楼上,看着广场上的红海洋上百万好学生们,很轻松地一挥手,所有的人声嘶力竭一起喊: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 ~% D8 l. T, ]; [- v- o5 j
7 B( Y- g& R' m0 l* d1 Y% t
造反历来是大逆不道的事,除了脑子进水精神不正常之外,只有横竖也是死的主儿才肯干。几千年来头一回平反了有理了,马上有一位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大师总结出了只有农民起义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从盗跖到太平天国,一下子从土匪堆里挑出来无数英雄。土匪有大有小,结果英雄事迹也有多有少。有的土匪英雄有人给写长篇小说比毛选都长,而且写书的都死了还没写完,有的英雄土匪也就是历史课简单介绍一下:某某某率领劳动人民反抗地主阶级统治,最后还是让地主阶级给镇压了。 ; j* Q6 j/ x6 M2 t ( [2 ?$ w. S1 r$ |7 S 三国演义说的是历史,自然跑不了这个动力了。真理就是真理,三国演义一开始说的就是造反。三国演义开篇谈汉朝江山亡于宦官弄权,貌似有理但古往今来宦官弄权比比皆是,弄没弄权的那些朝代也都灭亡了,真正导致汉亡的是黄巾起义,所以某主席的话说的好呀,三天不学习,赶不上毛主席。罗贯中同学的思想觉悟就是有问题。 1 ~9 q8 F- B6 y/ D* E' I7 E4 ~* ?6 D" G1 _9 c. ^
所谓朝政日非人心思乱,可是乱世有的是,没见过朝政一乱就想造反的,谁因谁果都是事后诸葛亮。太平教的气候在历史上也不算小了,居然没有入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法眼,成为红卫兵的榜样。看来一是三国演义的不是,大家多少辈子都崇拜刘关张,一下子成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感情上一时半会儿说不过去。其次该造反的领导人的阶级成分有问题,不是贫下中农。 0 @; Q: F) y3 z' D0 h4 ]- m8 G6 e/ e, j0 ^6 b, n- S
有皇上时绝大部分人是农民成分,开饭馆卖衣服的没事造什么反呀?剃头的造反跟着打砸抢的也都是农民。亲不亲阶级分这样一划分天下就有两个阶级,一个是地主阶级一个是农民阶级。小时候没思想也不敢问,地主是不是农民? ! O) e( _7 y; F' V: h0 i# W, C l* F! j$ g) O5 H0 X
不是老有人叫苦吗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农民有了地就是地主,按多少地分成大中小地主,一旦没了地就得改回农民去。家里有成千亩的大地主用不着下地干活,可是得琢磨着方圆百里有没有土匪,教师爷家丁都得养着。中小地主们就不用操这心了,盯着自己家的若干亩若干分地就是了。拿那周地主扒皮先生来说吧,原先没几亩地的时候,扒皮先生给自己当长工,每天早上狗剩他娘给我烙三张糖饼,扛着锄头出门,回来的时候头上长了角,晚上云遮月星星也不在了,黑乎乎的磕的。 + D/ V+ }* y, R2 a % _# z5 a" C$ m. i8 P 过两年不旱不闹蝗虫,周先生把攒下的粮食换了几亩地,连成片了周长活自己就扛不动了,咬咬牙糖饼这口不吃了,家里供上长工。不旱不闹蝗虫的年景一长,周扒皮家的长工短工越来越多。各地主家的经济形势都不错,市场上长工紧俏,连有扛长活工作经验的童工都难找,只好把小混混玉宝给雇来了。俗话说一粒耗子屎搅坏了一锅汤,小混进了周家以后长工们全睡懒觉了,扒皮先生没辄只好半夜起来和鸡商量早叫俩时辰。长工们到了地头干活吧,小混说东家不在咱们那么勤快干吗?继续睡觉。结果周地主在家里补觉,长工们在地里睡觉,周家的地长得全是草。 " f5 n3 j5 W( H, ]6 f $ ?0 `7 A7 W* y& z& J' T- n 造起反来总有个成与不成,打下了天下就说地主阶级窃取了农民起义的成果,打不下来就是地主阶级镇压了农民起义,和着里外里便宜都让老地主占了,解放后消灭地主的理论基础就是这么来的。斗完了地主咱仔细想想没给周扒皮城镇户口呀?凭什么有几亩地就能吃上商品粮了?甭管有多少地还得算农民,什么农民起义呀就是有人造反。 ( W8 B% d& m$ r
* w6 Y, S) @, n0 g6 E 造反的什么时候都有,乱世有盛世也有。上山当土匪的是造反,林子边打闷棍的也不是良民。就连咱们一直敬仰的罗贯中罗老师,也是读书人造了反。按说这罗老师挺有无产阶级觉悟的,毅然同旧家庭决裂,投身造反队伍,级别待遇什么的总得比虎子这革命军人家庭出身的高得多吧,怎么笔下写出来的东西还是君是君来臣是臣?由此可见张士诚的队伍思想教育做得不够,罗老师这样的高级干部的思想都没改造过来,一般的干部战士肯定还是流氓地痞的水平,难怪输给朱元璋。重八同志得天下根本不是靠什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人家靠的是忆苦思甜。老朱以身作则,从皇觉寺夜半老和尚逼他敲钟说起,直到撩起裤腿大家看要饭时被沈万三家大狼狗咬的疤,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从上到下把苦水都倒出来,顿时苏州城下出来无数董存瑞。历史的经验就要认真学习,想一想蒋介石从小日子过得还不如毛泽东,可惜就是不学透历史,江山都输了才想起搞土改有个屁用。" J) r! F9 D. A4 f6 X
! r9 [2 ]$ E6 X+ R+ {' J4 s 咱还是言归正传说三国的造反吧。造反有两种,一种是活不下去了破罐破摔,另一种是孙悟空同学的思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汉末黄巾大造反就是属於后一种,野心家阴谋家类型的,所以就不能大张旗鼓地宣传,还嫌中国的赫鲁晓夫少是不是?说道这里还要批判罗老师几句,看不起农民瞧不起泥腿子呀,太平道黄巾也算是当时的大事了,风起云涌怎么就一段半介绍完了?三国演义里写了那么多人物,好多一露面就让人劈了的都有名有姓,偏偏介绍太平道时,除了三教主外就俩知名的,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叛徒,余下的全归到那四五十万黄巾里面去了。怎么著也应该列列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什么的。合着当不了英雄没做叛徒的历史上名字都留不下,这不是教人当汉奸嘛。 . c# ]' {; t* G+ ?5 m' S& ]( W 0 R- @; v/ y( V/ g- |+ S4 f/ T 罗老师的原稿没准真有太平道三十六方将军名单,让毛老师给删改了。要不然怎么能出这样的硬伤: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 " s- Y" R" }0 J7 |. H5 M; X( L; l }: y4 Z. a6 }0 X$ q
从这里开始,值得推敲的就多了: S0 O" @4 v) B' T( F 作者: 京虎子 时间: 2011-8-25 21:30 标题: 造反有理 二 刘备吃奶时候有科举吗?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完备在唐朝.唐太宗看着新科进士这个高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李二爷这叫一网打尽天下英雄,给你们一条出路免得造反,就是他看三国学出来的。9 H% }' L2 Y% s% C' r3 w3 B
4 K7 m7 B5 [) e9 W7 `" `( ?
汉朝的时候没科举哪里有什么不第秀才?真要早办科举说不定张老大有条出路也许不造反了。汉朝当官要靠举荐,老子英雄儿就是好汉,再加上朝里有人好做官,最后是智慧出有大伪,会作戏会炒作,这几样张角哪样也没有,您说他怎么当官去? ( v- w( T. j3 I( F. \) {7 n% g+ C% e) [$ V+ ]
罗老师的原稿是这样写的:巨鹿郡有一张姓人家,老张家里的孩子一共怀了几个不清楚,没生下来就死的或者生下来活不到十八的有几个不清楚,长大成人的一共多少还是不清楚。我们清楚的是其中有三个是男孩子,老大叫张角,老二叫张宝,老三叫张梁。家里孩子多了负担重,都上学读书的话国家没有希望工程,家里学费交起来困难,何况地里的活没人干,於是老张决定让老大读书,老二老三一个放羊一个捡麦穗。这样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经历相似,都是天下受苦人嘛。/ C. T7 F1 a0 c/ _
" g5 W9 E' ^3 a9 F" a6 X 张老大虽然进了村里学堂,可是出身贫寒,受尽村里刘文彩他恶霸儿子的气,也挨够镇上贾政他流氓公子的调戏。书读得多道理就明白,渐渐有了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光有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还不够,还要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据张大哥自己讲述,是那天上山采药时一位老先生传给他三卷天书。天书的说法是为了保守组织秘密,不能泄露马列主义传到中国的秘密通道。张大哥要读书还要采药多么辛苦,有人认为那书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虎子也不排除他自学成才的可能,毕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嘛。也有的人说他是在山里采药时害死了那老神医,把太平要术窃为己有,这不是诬蔑嘛?即便是真的那也属於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范畴。 , m/ ]5 U6 t3 A9 b$ J& a/ _: Y. n! S: V
张老大得了真经,没日没夜地读,上厕所时读,结果得了便秘,床上堆了大半床参考资料,结果看出个昼夜颠倒。有志者时竟成,融合贯通以后就要从事革命工作了。考虑一下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於是就自称太平道人。8 ?$ N6 p f S, M
: O9 s! f) I1 ^7 a0 u; u) I; }( k
道教这东西古来便是革命的温床,原因是缔造者忒谦虚。你说你开天辟地的怎么就没有老释迦老穆哈的胆量,惟我独尊的勇气还不如孔夫子,非要言必称古人地到遥远的春秋寻根。春秋战国那么多大腿不抱,独独按名字选祖师。名字里有个老的就可以当祖师爷这个理论怪异,要是成了真理了满大街的老梆子不都开山门了?再说他叫老子不是因为他老有学问,是因为他生下来就是小老头,在娘胎里呆了60年生出来一脑门子排头纹,明摆着未老先衰嘛。/ L% F7 |8 M1 }
9 h o8 W+ A) F( [8 V0 b, e# }4 U
生下来是小老头,过了几年更老了,老到只有驴愿意驮他,推磨的功夫写出本道德经。后来道家多起来了,先看着佛教不顺眼,比这比那,其中之一就是比典籍,说你和尚的经有我的典籍多吗?我多少万本你服不服。和尚一听没话了。他哪里知道这几万本都是道德经看不明白或者不看明白、学习笔记不能没有於是找个山洞瞎编的。张角同学就是找了一个山洞,把从卖大力丸的李瞎子那里得来的三本赤脚医生手册,改头换面成太平要术。, ~1 e& I+ J5 h' r
, A2 S4 \6 D! q# g( i
从他这道号上看,张角一开始远大理想就是唱个莲花落,连懵带骗过幸福生活。没想到全国出现疫情了,医生不够用连兽医都累吐了血了,张老大也不能闲着,死马当活马医时发现李瞎子的偏方还真灵。其他医生遇上这种情况多半把偏方献给祖国,最后被评个十大杰出青年、奖励俩金尿盆、运气好捞个人大政协委员当当。张神医有大抱负,看看自己名气有了,又不能象美国名医那样先竞选议员没准将来竞选总统,只好按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的方式,先给自己改个名,大贤良师。 # ]7 E) u2 t% I9 o/ _; o' {: ?5 J* ?! ]; i+ b4 c6 h
当上老师就可以收学生,陆陆续续收了五百个,出徒以后都不能在我这里吃闲饭,跟棋圣收徒一样学出来要帮我挣钱。五百口子只好到处给人治病,一个地方没那么多病人所以要到处跑,於是没多久全国都有太平道的人了。组织上开会选出三十六个对革命事业忠诚的太平扒皮来,把那五百多人分成36组,按老鼠会的方式滚雪球发展下线。论功行赏一个太平扒皮为一方将军,大太平扒皮手下一万多人,小太平扒皮手下六七千,大贤良师的画像跟毛主席像似的家家挂起来。2 B# K" O" X9 X: h- e! ]
/ J- Q' D# s+ v- g# ^: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继续努力。首先要深入敌人心脏,办法是自古就有的,贿赂。张大师派大弟子的叫马元义的上首都,几百万花出去收买了一个姓封的大太监。 C0 N8 E9 w/ Z0 e : x5 Z. `5 w8 D: [" G9 n0 O 历代造反都有收买太监的,小太监造反成功后可以当大太监,大太监造反成功了不是还是大太监嘛,累了吧叽的就为了过回造反的瘾? " Y; K, V/ D: f9 S% M3 L/ \7 q 2 o- z- ~8 X% T1 K" `4 x 京里也有人了,张家哥仨一碰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南昌起义的时间定了下来,又派另一个弟子叫唐周的上京送个信。没承想小唐同学吃错了药了居然把信送到衙门里去了,害得太监内应们下了大狱,他马师兄也掉了脑袋。他张老师一听反动派要举起屠刀了,先下手为强,哥仨天公地公人公将军,想革命的脑袋上裹一黄布,一下子裹出四五十万,这才引出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0 |% _- {# Z4 A% T. h
1 i9 L0 D- e5 w& H; ~, M
罗老师这个引子交代了马同学的下场,没交代唐同学的下场,不知有没有专家考证过?陈凯歌老师倒是侠骨丹心地给马同学翻了案,马同学在他的电视剧里没让反动派何进杀死,还又貂婵又吕布的折腾到最后再死。学历史唯物主义时虎子就对唐同学有意见,你说派你当信使那说明你的地位属於一封电报拯救中央红军的水平,革命成功以后十大元帅是肯定的。去告密捞到什么了?三国演义后面都没交代。难道他老师有个女儿许配给马师兄没许配给他?张老师的教训是没有肃反整风,革命真的不能温文尔雅。' A' \+ s( p: c- {" V8 S
2 e3 D2 M" I! @0 r9 U/ f1 G |3 b 说到这里,似乎明白,其实问题更多了,尤其是学医的看到这里,全是问号。. G9 ^% B2 T( y [6 S6 z-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