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面向黄昏的低端制造业 [打印本页]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3 19:50
标题: 面向黄昏的低端制造业
放在这个版面,如果管理觉得不合适,请通知一声。
5 [0 ]* L6 J3 k5 @$ v0 O
9 H. Y4 v" G8 k看见晨枫大大的“中国制造业完蛋了吗”,本来想回复,又不知道怎么写,趁着这几天有空,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发展吧。5 [" H5 B% o# I  G: e

* ?0 O0 G- A/ z  h& \! Y& ^公司是大家口里的血汗工厂,三来一补企业。主要做欧洲、美国、日本大的百货零售企业的供货商,主要的客户有Target,George,AEO,H&M,A&F,Warmart等等,生产从高端到低端的服装。老板是香港人,从80年代20人的小作坊开始,经过30年的打拼,到现在过万人的集团公司,工厂遍布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泰国。$ x8 J3 B/ ?' g) d) f2 Y6 i
% d+ a* d3 u' z. ~# D
从老板每一年的新年致词中,可以感受到,2016年是公司开业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以前有经历过89年抉择、97金融风暴、1999台海危机、2003 Sars危机、2008年金融风暴。以前每一次遇到大的困难,老板凭借着他的感觉,都选对了方向,生存了下来,并且经历一次,就会强大一次。
8 J- w" W! U1 b而在2016年,从公司方方面面的动作来看,有点断尾求生的感觉了。今年第一次董事会明确提出了精简人手和冻薪办法。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最为猛烈的时候,只不过是冻薪。' z/ g: ?; ]6 I

! N: i. }5 v: K3 ~  @/ F一、公司转型升级过程
$ @7 G& k# |' |9 O. Q
; h4 _+ w) L9 x3 @8 f# n1985-1996创业到立足国内
8 s5 n! `9 e! y% ]. t! M$ M! j开业的两年,所有工序是在香港完成,虽然赚钱,但是规模上不去,制造业在香港日渐式微,并且难以找到大量的合适的工人,这时大陆刚好搞改革开放,内地各种优惠吸引政策,借这个东风于1987年跳上深圳,在郊区买地建厂,在周边县市建立加工点,开发国内的外包加工厂,比如揭阳的手工绣花,这在当时是一大优势,衣服增值的主要工序。好景一直持续到1997金融风暴,好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加上自已的资金链控制得好,虽然制造厂倒下去一大批,我们公司还好生存下来了。并且开始升级了。
( ^6 L! d7 _# D4 N9 R4 W  [, b' ?+ `: o$ V# C, d- j, o
1997-2008扩张、升级; P8 g" _: b0 M. \1 ^
接着,在深圳周边三四线买地建厂,将制造中心慢慢由香港、深圳搬迁出来。从日本、从德国买回更加高级的机器,替代核心环节的手工机器。这无异于鸟枪换炮,能够适应机器化生产的工人就继续,不能够适应的就只有改行,或者回去其它地方。这一阶段,规模的效应就出来,产量翻了几番,工人减少7成。在国际化的竞争中,更加有优势。从人手生产转至机器生产,主要优势有三方面:一是人力成本优势,减少人的使用。机器是22小时运作,并且保证产量;二是交货速度可控,机器产量是可以计算的,从客人下单,到交货,更准确;三质量可控。由于起步早,等我们公司在2008完成实现机器生产后,国内其它生产商才开始购买机器,他们在成本上、用工上已经被我们甩在了后方;
5 L6 K& u* ^9 Y* ~4 [  v
9 f$ S7 V; P1 X+ U2008~2015,转型升级
% J6 r. G; F. m$ _7 K$ B& u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中小型制造业关门一大批,由于公司购买机器的贷款已差不多还清,除了个别客户关门收不到货款之外,失血不算太严重。公司再次面临危机,规模这么大,如何找这么多订单来维持?  j1 k/ b& W2 Z) z9 ^6 |6 F( J  M- Y
老板投巨资在日本购买优质的生产车间、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在广州设立研发中心。- Y  G7 c& d" r0 B: Q  X! T
在2008之前,我们只是来料加工,客人指定款式,指定原料,我们按照要求生产即可。从2008年开始,老板带着公司的研发团队开始逐个拜访客户,根据各个客户的特点,提供大量的款式面料供客户买手现场挑选,如果客户有什么修改意见,老板可以马上电话、电邮通知国内研发中心修正,再做样办寄过去。这种买手会议大概一个星期,我们的研发中心可以赶在会议结束前将更改后的样办交在客人手上。
8 m+ f8 q1 D6 R- N有这样的服务态度,08年之后,订单不仅没有减少,我们反而做到了各个欧美各大零售商的采购目录的白金VIP席位上。也就是说,这些零售商新季要开采购会议,会将款式、价钱、数量让我们挑选完之后,再让世界上的其它供货商来竞价。' S9 O+ S, t- I5 [2 _+ T

5 @% _& h; ~+ Q  }, C3 }进化到这一两年,有些零售商已经取消了自已的设计师,自已的研发部,直接到我们公司的各大研发中心下单。. F% K9 [% P* A2 y# `3 P9 s
自2010年以来,制造业越来越难过,最主要是我们公司铺得太大了,大到占地方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前面跑得太快,没有好好消化,现在有太多内在的问题没有理顺,要再升级越来越困难;
* k/ `! P' y/ N5 x6 b: h# B% {0 i! n! O2 j) P7 G" C& b
2015~现在
; {, x) k# g  U# s/ W0 ~. {) S9 K4 S国内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愿意进厂做工的人越来越少,在职工人的工资成本高涨,原料也在涨,客人给的FOB价一年不如一年,并且,还在继续压价,政府有什么补贴,客户比我们还先知道,早就在FOB上要求做出相应减少。% z  }! V3 q# {' r3 }
做同一件衣服,2005年之前,毛利大概是人民币30元/件,2008年大概是15元/件,到现在大概是8元左右。
) D; ^* f. _& \% {: @1 T" H毛利不断在减少,成本不断在增加,税收也不见少。客户在人权、反恐、SOP等方面的要求层出不穷,应付这些第三方公证行,真的不是一点点散碎银子可以打发的~- I" B4 P0 e) O$ {8 c9 C$ g

9 j) U) [% a. x0 e9 E7 i老板出去东南业考察过,在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老拗购买了有资质的工厂,将大陆的机器搬出,去建立新的根据地了。
1 W! B+ B; E7 o+ q) V据说,东南亚这些国家的工人工资相当于大陆90年代左右,折换成人民币约600-700元/月。
& |2 C# V5 K9 f3 w4 j伴随这一转移的过程,公司的管理软件、行政系统已经一体化,名义上是以中国大陆为集团中心,但这个中心是可以很方便转移的了。
8 t% ?/ G' X8 z! U1 k
3 c3 k) Q4 T7 U
. L  k0 K' X# C' k1 ?二、员工变化, p6 B- r, }: F8 ?' R6 X, ]6 q
2008之前工人的待遇(无最低工资、无社保)低,员工同质化竞争厉害。每一年农历新年后招工,一个普通工人的职位,有几十人竞争,还要看员工认不认识26个英文字母,长得是否端正。从来不用担心招不到工人。- o: _5 h: Q& Q0 {
4 f( ]  Z7 O- C! H/ a) y% X3 b9 E
我是2003年加入,前面的丰功伟绩只是从公司的历程简介中见到,从一线工人的介绍中听来,没有亲身体会。不过,可以感受到当年真的是血汗工厂。我们这个行业,是5-10月旺,11-4月淡。淡季的话,车间可以天天放假,旺季的时候24小时连轴转。工人在旺季可以拿到2-3000月薪,扣除每个月的开销(房租水电约130元、伙食约300元),每一年可以存钱15000万左右,如果是两口子都在这里做,节约一点每年可以存3-4万。所以,当年很多在这里做的工人,在2003-2005回老家在县城买房,那时县城房价大概在1500左右,90年代出来的那帮农民工,在县城买房的,现在资产都可能都过百万了。
7 E( |& K; c+ m  j7 ^: M# K
: b7 H, b  v5 Z7 ^5 y( v2008之前对工人的管理是粗放式的,粗暴式的,要炒谁就炒谁,工人是没有什么保障的,没有谁会为普通工人做主。新的劳动法面世后,工人终于有武器可以用了,加上电视、手机、网络的传播,劳方和资方的故事不断上演。说几个故事:8 y' K% _) f5 G1 e1 U
1.        炒人1 x$ f* j: [9 R" j7 }. D' k
2006年,研发部有个技术工,是当地人,工资大概是5000元/月。主管安排加班,当晚不来,打电话也不接听。第二天就被炒掉,没有赔偿。这个主管以后每天出厂,都会在车上带根棒球棍,担心被人报复;) j. X  J  ?- N: a( v
2. 罢工) Z+ g# C  @8 G' i. M. @& T
2008年,年度调薪,普通工人对调幅不满意,举行罢工。上班不做事,给公司的的联名信,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6 t3 A( h5 E5 l) z; b
在前两年,我们100块钱可以买一罐(25kg)煤气,一袋30斤的大米,两公婆一个月基本的生活保障。现在我们100块钱连一罐煤气也买不到了,而我们的工价还是前几年的工价,为什么不调整?
  |' @' {/ @3 t) z  \经过一个星期的来回交锋,资方给出一个加幅,员工复工。: s' K+ {- J4 Y  v- H! K" [# E
自此以后,这样的故事,差不每年会上演一两次,见得多了。现在双方都审美疲劳了,每一年各自打提前量,这一两年,工价不做调整,好像也没有见到大规模的罢工了。2 n' \" H- i3 Q" P9 j
3.劳动仲裁
0 E2 \$ T% E: m  H2016年,由于各个岗位都在精减人手(其实就是裁员的文雅说法),被裁之人,公司按照N+1进行赔偿,只不过要和公司私下签多份合同,其中有一份就是自愿提出辞职。当然有钱赔偿,员工也没有什么话说,多数人是拿了钱高高兴没走人。' G4 F" [8 q" I( t/ t' G* L) F1 v2 j7 n
现在所有的员工都买了社保、失业保险。有人去劳动局咨询了一下,发现有一个条款,如果是非自愿辞职,是公司方面辞退的话,员工应该算失业,可以申请领3个月的保险金,按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支付。这一下好玩了,所有签了名辞职的,都回公司要求重签,不然就到劳动局申请仲裁。
9 S8 W, A) k6 y4 Q& k8 l4.2016年头有一次中高层开会,HR公布了一个数据,我们分厂共有员工约3200人,其中,购买家庭轿车并且申请了公司通行证的有220辆,而这个数据在2008年前只有3辆。在2008-2015年在当地购买房产的外来工有35人。8 R. p' Z+ A& g- E9 z) k

# B6 J, ^1 L: ]( B2 g# B三、展望
& ?% ]3 T0 B1 p1 p, H产业升级换代转型,一直存在,一直在做,只不过,每一次升级都会去到一个瓶颈,无论是内在的,还在外在的,咬牙闯过去了,就会越来越强壮,闯不过去,就只有吹灯拔蜡,拿着钱炒炒股,炒炒房玩。. L+ ^  }0 H! \; b1 h- V% |
! Y5 B) k5 w2 H2 H: ]8 B
不过,国内的环境,已经不太适合低附加值的加工企业了,当做企业赚的钱,扣除地租、税收、工人工资、地方政府燕过拔毛之后,还剩不了几个钱的时候,就只有另想办法了。( ^8 o: _6 x- i; r4 g2 {
我估计,以后的发展方向:
  t5 B$ e5 @! A) v0 f香港,成为公司的金融中心,负责货款、全球各生产基地之间的管理;  p5 L6 G$ F- j& ?+ T( T
国内,就只有研发中心;' C  a7 y$ l" s+ [8 Q
东南亚,承接大量需要人手生产的环节;
+ Z) ?0 Z3 i' i0 y6 ^( P9 l
+ Z, @6 i5 E8 Q* K9 _' @! g, Z每一次转型升级都会有得益者,也会有被淘汰的,主动的也好,被动的也好。生存下来的,会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我现在最大的感慨:我们生产出来买给外国人的东西质量又好,价钱又便宜,中国市场这么大,为什么我们占领不了国内市场?[groupid=106]黑虎帮[/groupid]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6-4-23 20:41
不光制衣行业,这几年,玩具/制鞋/制衣企业大量外移。
" s: ~0 t0 g4 B7 p7 `/ S从去年开始,机电产品也开始外移。新产品,直接问供应商能否去东南亚支持,如果能,才考虑下单。
% x+ H$ c+ b& t1 |7 Y随着企业外移,东南亚相关供应链慢慢就建立起来。/ m' {2 q0 C2 n" b/ a( j2 z
只要出去了,就不会回来。
' ~2 K% n, {3 A% T* m$ C+ u这是没办法的事。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3 20:51
现在大陆占优势的地方是沿海,江浙一带供应链齐全,前几年腾笼换鸟的时候,搬去贵州,湖南,广西的工厂都后悔了,现在差不多都歇菜了。现在加工企业,相关的供应链都是一起到海外打拼。相信不出五年,大陆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作者: 月之悲鸣    时间: 2016-4-23 21:26
为什么美国的制造业是往东亚转而不是往墨西哥转
作者: 月之悲鸣    时间: 2016-4-23 21:57
自动化对现有低端出口冲击如何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3 22:20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3 06:51  n: L# ]! L4 d. H6 n  `4 q
现在大陆占优势的地方是沿海,江浙一带供应链齐全,前几年腾笼换鸟的时候,搬去贵州,湖南,广西的工厂都后 ...
) ~' c& p& I. R* K3 S* }! O) Q
1、为什么成链半岛贵州、湖南、广西不行呢?是因为当地的企业文化和民风?
$ W( J) r9 o9 S* Y0 d. ~2、为什么国内市场占领不下来呢?是因为国内市场的价格和利润太低?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这有希望改善吗?
作者: natasa    时间: 2016-4-23 22:32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3 20:51
* |+ O8 q& w7 i现在大陆占优势的地方是沿海,江浙一带供应链齐全,前几年腾笼换鸟的时候,搬去贵州,湖南,广西的工厂都后 ...
7 D. _* G, B  z, \. D
现在世界形势一年一个样,怕是等不到5年就有大变化了,一年一年熬吧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3 22:56
月之悲鸣 发表于 2016-4-23 21:26) l" c5 i3 i9 |  a+ x, \
为什么美国的制造业是往东亚转而不是往墨西哥转
- t5 H6 T0 s- h' d! F8 o2 r% z
不清楚美国的制造业转移情况
作者: 丁丁咚    时间: 2016-4-23 23:04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6-4-24 07:19 编辑
. m( [6 U: S+ E% x  M# |
6 s- q  W; ]4 d5 W% b3 z你们的产品种类这么全、质量这么好,按说可以创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优衣库类型的品牌连锁店呀。我感觉优衣库受欢迎的基础并非其洋品牌背景,而就是因为品种全(着重在各种基本款,大家都需要的万金油)、性价比高、服务也比较好。现在国内服装普遍明显质次价高,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跑到海外去抢购(钱多人傻的是少数,大多数都是精打细算以后发现国外买的东西确实比国内好且便宜才去的)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3 23:05
月之悲鸣 发表于 2016-4-23 21:57" i  d( Y8 Y: k5 Y* Q# U! _
自动化对现有低端出口冲击如何

) X4 ]% i+ A* P( t低端出口意味着低利润,自动化要求大量资金投入,整个生产链全面升级换代。现在实业这么难做,毛利率这么低,能够过一年是一年,资方不会有太多兴趣进行自动化升级。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3 23:07
natasa 发表于 2016-4-23 22:32
. P4 y9 B. l7 c8 u7 ~6 Q7 \现在世界形势一年一个样,怕是等不到5年就有大变化了,一年一年熬吧

+ `/ |- \2 U+ i! k7 ~/ H& ^4 \2015年年中,和我们的CEO聊天。内容大概就是我在这个帖子的写的。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一起挨吧!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6-4-23 23:15
晨枫 发表于 2016-4-23 22:20" r* b( W+ O  S3 p! c
1、为什么成链半岛贵州、湖南、广西不行呢?是因为当地的企业文化和民风?$ e! P. T/ R% z( o
2、为什么国内市场占领不下来 ...
! r8 `0 C- v( F; ~3 u
第二个问题,其实很大程度是诸侯经济的后遗症。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3 23:40
晨枫 发表于 2016-4-23 22:20
6 h8 x# o7 `4 v- ?' J) Q5 Z9 Y1、为什么成链半岛贵州、湖南、广西不行呢?是因为当地的企业文化和民风?7 u3 T3 f8 O* M6 n
2、为什么国内市场占领不下来 ...
6 e' w+ O1 y8 `3 M1 \6 i
1. 当年响应“腾笼换鸟”政策出去的那部份工厂,多数是被带路党、或者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吸引过去的,最主要的吸引点是,工人工资便宜,土地租金便宜。除非内地地方政府承接整个生产链,给予链上的所有企业优惠。但这个是不现实。整个链的考察、建设、投产不是一两年可以完善,内地政府也不会有这么长远的眼光,做制造业毛利率很低,一两年内带给当地的财政收入(或者说政绩)不明显,不会给下一任摘桃子的机会。制造业远远没有房地产来钱快,面子好看。
* Y, O; e1 d& i7 w9 a2. 民风。这个是很重要的因素。很多在国内做服装加工企业的,祖上一代或者就是一代都是潮汕人。他们的文化就是抱团。在潮汕地区投资建厂,资方与政府官员都是认识的,甚至可能是亲兄弟,通常是一个开服装 厂、一个开钮扣厂、一个开纸箱厂、一个开辅料厂,一个可能是政府官员,或者政协委员,整个链上都是自已人。各种优惠,各种政策,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制造厂做得好,政府招商引资做得好、税收多、出口额、这些都是地方官员晋升的法宝。而这个优势在内地是无法比拟的。
& E/ v3 H+ ^/ D9 X; @+ g1 Q/ H3. 为什么不占领国内市场。我们多次问过老板,老板的回答是,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商业信任不够。9 y) M, Z, P$ I, a+ i8 `
我很八卦,有一次和我们一个副总的司机喝酒,他给我说了几个故事,你知道老板在广州的研发中心怎么不开了吗,不知道。老板在08年趁金融危机买了意大利的一个服装品牌,准备自已搞国内市场高端服装品牌,结果2年扔了2000万在里面,泡都没有一个,就关门了。扔没扔2000万不知道,反正后来不提国内市场了。
1 p! K  r. e1 C) |6 K另一个故事就是,国内一个高层主管,回老家,发现自已在农村读小学的母校很破烂,就在校长面前夸下海口,要找老板赞助,修一所新学校。于是写了一封感情深厚的信给老板,没有学校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有了公司的培养,做出了成绩,认为可以回报母校了。那时候老板赚钱容易,心情好,听说是给了10万。结果这个主管拿到钱就和校长两人打麻将分了。说好的电视新闻没有了,好像只有一张感谢老板宅心仁厚,捐资助学的锦旗,和一班学生的照片。
) g8 W- M1 Q4 F$ r, b# L% f老板有心进军国内市场,但没有自已可以使用、可以信任的左右手来打拼。在这种局面下,情愿临渊羡鱼,也不当冤大头。继续啃国外的骨头。
作者: grass    时间: 2016-4-23 23:53
出路在哪儿呢?. D: b, d# n! g7 P% l
低端产品关系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可能买出高价的。难不成再迁去非洲?
作者: flyrathabu    时间: 2016-4-23 23:58
本帖最后由 flyrathabu 于 2016-4-24 00:12 编辑 , _+ |/ ?  O/ t3 p
; T. C9 `: _" O. Q$ O
首先,低端在中国真的会越来越难做的,工人等的成本已经升上去了,不大可能降下来的。除非增加自动化程度,单投产自动化也是需要花钱的,而且不少行业真玩自动化更花钱。5 \& t( B# C$ ?5 F; x6 O
然后,向内地投产,也得看地方,内地不少地区不是缺少投资发展不起来,而是地方风气就是那样,吃拿卡要加上运费啥的,跑去那里综合成本真不一定比沿海便宜。------另外说句不好听的,不少企业向内地进发,压根就是因为政策去的,一定都没考虑内地什么地方更合适,没有调研,也没有全盘考虑,谁给奶水多就去哪,剩下黄了就是政府的错。
: U7 j7 w% r- k( `6 Y然后,说一说为啥不能占领国内市场,一方面,国外品牌在国内养的宣传团体就不是国内品牌能比的(不谈正规的广告,做的高大上,单单就一个水军就是个问题),加上从改开以来国内一直流传下来的国货质量不行,洋货质量好的几十年潜意识灌输,国货卖不好正常。(别说其他,连华为国外评价好,国内都婊的厉害,联想更是thinkpad国外评测一直前列,国内各种黑来黑去,自己人民都这么干,低端都爬不出去)---这是我对国内网络等媒体最讨厌的地方,一点公平公立性质都没有,还非打着婊子牌坊说是公平公正的,连企业自身都是一副国外就是好的模样。但是国外低端甚至有些中端还不如国内低端质量呢。
; S' e$ W+ M" }* d6 ~# F0 r最后得说一句。国货很多时候自己也不争气,不谈其他,单单一个质量,很多品牌都在往中高端走,但是也就是一个价格往中高端走,质量呢?各种问题,很多时候挖坑比国外品牌还厉害,怎么让人相信?加上不考虑购买民众需要,而是单单抄袭几个国外的样式,或者售后一塌糊涂,这不是单单一个国内人崇洋媚外的原因,几十年企业自己作死也是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不少能走到中高端好评的企业反而不是啥历史悠久的企业的原因。+ K! s+ U* g  n- p% g% X* \7 Z
! b9 h! q+ p" P4 i& |3 j8 U' u
照我看来,08经济危机时候企业就该知道必然是需要向质量有保证的中高端进发,但是国内喊了那么久有多少企业真的在认真地做改善质量,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的路上?一堆企业还是延续着当年的人力集中外向型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加工方式,死法和当年东北那堆国企差别不大,同样的,到了作死做不下去了都是一股脑怪政府。---这是市场经济时代,私人企业活不活的下去,政府又责任,但是私人企业本身该需要自己定位。就优衣库那些品牌真的便宜么?真的质量多好?不见得,有其自身是国外品牌的加成,但是也有其自身定位准确的加成。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6-4-24 00:23
腾笼换鸟,就怕笼子空了,鸟飞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01:18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3 09:40
  I0 E$ b1 L, e8 ^1. 当年响应“腾笼换鸟”政策出去的那部份工厂,多数是被带路党、或者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吸引过去的,最 ...

* H5 [3 k$ p) ]4 M/ K$ X1、为什么产业链可以成片转移到东南亚,但就是不能转移到西部呢?东南亚政府比西部政府更加给力?
  K0 l( e' [; c% H  {( [2、西部也有亲情,可以不流外人田,肥水也是会截留的。恐怕还是启动资金问题?
" n3 @3 p* W" z" ?8 b3、国内知识产权确实是问题,现在可能好一点。假冒在抓,关键是自己的品牌要打响。& e- h" M4 d) t* @7 a+ j
4、官僚贪腐问题很大,现在也在抓。+ \8 ^0 |) D+ j+ b
; J) P$ P  N3 ?7 F, g# ]
个人愚见:老板说的都是切实存在的问题,但中国的事情变化很快,他的公司就是一个例子。不要犯洋人刻舟求剑的同样错误,错失在中国发展的好机会。( [8 l: |6 o) Q! p
  k% D* X+ m0 _  e
民工难寻,说明全民收入水平高了,这意味着:
4 h2 T$ C$ F5 Q/ g1、国内市场容量在增加% ^1 N) W+ p/ `4 v
2、西部民间的民间启动资金在充实
0 s+ s$ ?/ c' C- r3、东风西渐的结果是西部民间企业文化也在形成
: E) ?! ?% p# k$ L& a4、TG的反贪反腐正在起作用,接下来的“不作为就下台”是对庸官的约束,官场文化正规化有希望3 I3 k* x, Y: ^' h3 V( m8 _

# ?+ B$ ]2 i/ I老板应该重新审视国内市场的问题。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6-4-24 06:45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3 23:40
9 m; \. ^8 y7 F& z/ Z* L7 \6 X1. 当年响应“腾笼换鸟”政策出去的那部份工厂,多数是被带路党、或者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吸引过去的,最 ...

1 q' a* f) _: L' v0 W* Z4 O0 g& V向西部转移,呵呵。除非像富士康这样的,一是体量巨大,可以带动产业链重建,二是物流主要是空运,否则只能是问题。
# K$ ?, i* {: z6 H之前有供应商转移到江西,还不算远,估计是当地人,被地方政策吸引,每次发货都要计划半天,少了成本太高,多了要多占用仓库。% l9 s1 A2 M2 j" Z, [4 |- {8 k4 B
现在的出货,一般是海运,内地完全没优势。而且拜房地产业的影响,成本并不低。沿海地区工人工资约4k,内地也要2k。而且熟练工不好招。(建筑工人一般有一万多)
) c2 s1 G; O9 P% r6 j, T等到产品组装外移,内地供应链完全没优势。
& V6 N; v, R' Q) ~( i7 H
8 V9 B$ l3 g2 Z' r8 d. K+ h# L9 U对于内销,完全不一样的生意,高质量低价格只能是自寻死路,成本太高了。有家国内排名第二的纺织企业,原来主要做出口衬衣,在国内卖,基本都是1k左右的价格。可以想象生意如何。1 R3 I4 S" c8 {+ w4 b! ~. ~! v
tbc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4 08:15
丁丁咚 发表于 2016-4-23 23:045 a) V# [- T  p2 {
你们的产品种类这么全、质量这么好,按说可以创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优衣库类型的品牌连锁店呀。我感觉优衣库受 ...

4 O- v+ o2 w) t/ ^2 X. k) \% R搞国内市场和做国外品牌的加工厂,难度不是相差一点半点。老板试过很多,失败太多了。有被人骗钱的,有被人拖欠货款的,有被人忽悠的。
& |( D+ x: o/ F所以现在心很定了,把我们这一类制造业做到全球最大是他的目标,什么国内市场,什么品牌不再是他的追求。老板也多次表示出对放弃国内市场的无可奈何,这是一块肥肉,但不适合我们。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4 08:17
leekai 发表于 2016-4-24 00:23. W8 _# V: A0 Y/ q- F2 v
腾笼换鸟,就怕笼子空了,鸟飞了。

$ x! _- {# u. M% E9 K$ w* v当年响应号召的,就是鸟飞了,笼了空了。现在一片萧条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4 08:23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6-4-23 23:583 A1 t9 w8 T; ]" t. Y; d; P1 ?( ~2 d
首先,低端在中国真的会越来越难做的,工人等的成本已经升上去了,不大可能降下来的。除非增加自动化程度, ...

7 z* h8 q: |- s, Z) k. z对头,搬去内地,多数是被当地政府当财神请去的,各种优惠,当你在那里安营扎寨了,那就是不是雁过拔毛,是按在地上拔毛。不仅仅是公权力来拔毛,更有当地民众的各种自发、不自发的动作。如果在当地没有灰色势力,或者有重大影响力的家族势力在背后,就只有丢盔弃甲。2 ]. ~; E7 Q" y) i; n4 ~
国货质量,价钱摆在那里。只能呵呵了。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4 08:45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01:18# h5 S$ H. x4 Z$ j  G6 B/ {
1、为什么产业链可以成片转移到东南亚,但就是不能转移到西部呢?东南亚政府比西部政府更加给力?8 I  f6 `+ ~8 ~2 ]* k. q4 y
2、西 ...
9 n' Z( p+ F. Y' _; ]0 h! d
制造业赚钱的来源,利润=销售收入-国家税收-地方政府税收-各种灰色打点-工厂日常运作费用-工人工资。欧美客户的价钱是不断在降低的,意味着,要赚取上一年同样的利润,今年要做更多的数量才能保持,就意味着要扩大产能,不扩产,每年的利润就只有减少。
, a2 T4 v' r9 [3 F6 N: e工人工资是每一年都要调整的,不调,工人就会有各种罢工、怠工、各种花样来应对。所以每一年,或多或少都会上调一定幅度,减少这些危机。0 G  Q. |+ s) D9 w% n9 k
交给国家的税收是不能少的,地方政府税收可能有优惠,但现在各种法规健全,政府官员也没有多少敢打擦边球给予太多优惠。
5 d9 a: a  b1 ~/ o" _2 o6 G工厂能够做的只能是自身硬件升级换代,管理思想升级换代,提升生产效率,但这个也有瓶颈的。当辛苦一年到头算帐的时候,收入扣出各种费用、工资,赚的钱还没有放在银行的利息多,老板还继续干下去,就真的是雷锋了。资本是逐利的,如果能在内地开厂设点,能够赚到钱,是一定会搬过去的。" J6 D) ?( h# e$ _1 z" C) X% D
" u" B6 @. Y# s2 N/ A6 t. t+ a! V
整个中国的生活成本上涨,带来工人对工资的预期增加。我们每一年都会做薪酬评估,2015年一线员工平均月工资在3500-4000之间,不是最高,但也不是最低,但工人始终是不满足的。并且民智已开,求职者工资幅度、工作环境预期升高。现在我们请的员工,首先问的是,有没有单人宿舍,有没有免费wifi,有没有空调,要不要加班。对代端制造业来讲,这些要求, 我们一直在做,提供夫妻宿舍,提供单人宿舍,和移动、电信公司联合推出特别优惠价的无线网络,车间加装中央空调,工会提供广场舞、瑜珈培训班,提供托儿所服务。但能够吸引入职的员工还是逐年减少。3 V. M6 f& N" i; O( z( q. r

作者: 仁    时间: 2016-4-24 09:14
月之悲鸣 发表于 2016-4-23 21:26
0 m( S3 ?( A. V- H4 r为什么美国的制造业是往东亚转而不是往墨西哥转

$ z2 z! j) Y4 q# @4 b% h工人不守纪律。拿到钱后,第二天可能就不上班了,没钱后再来。因为熟练工难找,厂方很为难。我有亲戚到牙买加设厂,经历同样问题。后来不得不在国内(湖南)招车衣工。国内去的有完全不同的问题,就是她们不愿休息。怕她们累坏。
作者: yoshiro    时间: 2016-4-24 09:41
楼主老板是香港人?
作者: 薄荷糖家族    时间: 2016-4-24 10:05
好贴,留着慢慢看。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6-4-24 10:07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01:18
6 L) x- H7 ^3 [8 z1、为什么产业链可以成片转移到东南亚,但就是不能转移到西部呢?东南亚政府比西部政府更加给力?
$ F4 G, v5 @  R( \3 j2、西 ...
! ~& |9 d+ P1 G- G  S
想想当年大陆给外商(含港澳台)的优惠政策和政策之外的支持力度,如果现在东南亚政府能给到一半的程度就可以对大陆西部形成压倒性优势了。
- \" n4 M3 Z& Z# K) E& X! M3 V以前外商进来和地方政府可是公开的官商勾结,现在西部地区政府可不敢了。瞎猜,现在东南亚政府应该也是半公开的官商勾结。
作者: ekid    时间: 2016-4-24 10:35
国内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大市场!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4 10:45
yoshiro 发表于 2016-4-24 09:41, K! c0 g. E8 f4 V& U/ H
楼主老板是香港人?

8 K' G) L# E1 e6 |0 m是的,50后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6-4-24 11:00
月之悲鸣 发表于 2016-4-23 21:26
) f  V! j, k3 z3 W/ a( Y: F4 t为什么美国的制造业是往东亚转而不是往墨西哥转

' T- I" }( O6 n4 j8 t墨西哥的人均GDP比中国高50%,比东南亚国家应该高的更多。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11:58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3 18:45+ e6 a# N3 Y/ O- @, l' l
制造业赚钱的来源,利润=销售收入-国家税收-地方政府税收-各种灰色打点-工厂日常运作费用-工人工资。欧美 ...
5 |( d  L8 x5 [! L4 m0 ~
关于向内地转移产业的困难,那些都是确实情况。是不是可以这样:通过公司“外派”,请公司内来自某地的人回去主管当地业务?他们人头熟,容易建立关系,也容易被看作“自己人”,通过他们,建立网络和产业链?这其实就是外资找华裔代理同样的思路,不过在沿海找内地代理就是了。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12:58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11:58/ a6 d# j1 B3 R' i8 c3 q
关于向内地转移产业的困难,那些都是确实情况。是不是可以这样:通过公司“外派”,请公司内来自某地的人 ...
+ f& _% e2 `% u3 y* @$ f0 Q9 ^
这个晨大有所不知了。6 |! W# n0 J$ p* D+ L
/ U9 L5 o# Q: ]! n
中国如果不是北上广深房价太高,没有人会愿意回内地。普遍的情况是,村里人去县里买房,县里人去市里买房,市里人去省会买房,省会的去北上广深,北上广深挣到钱,不用说一定是移民。
+ ?6 B$ O: |% M/ _8 a& M
% w. S6 w; f$ r, G" X2 {国民不论贫富,没有一寸土地是属于自己的,谁能有恒心?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13:07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3 22:58/ g: f% E; K# v' E+ w. Z
这个晨大有所不知了。
. c/ p1 e3 t% d
: u( T) }+ u  `+ t中国如果不是北上广深房价太高,没有人会愿意回内地。普遍的情况是,村里人去县里 ...

# T4 i2 p, M2 y9 \% i9 h# m你这个可能也是一概而论了吧?早个20年,可能同样有人说:如果不是海外呆不下去,没有人会海归。事实上,外派回国的海归不在少数。同理,拿北上广的工资,到三线家乡去开拓,说不定会有人愿意去干的。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4 13:07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11:58) n* Q6 m) @  C# C
关于向内地转移产业的困难,那些都是确实情况。是不是可以这样:通过公司“外派”,请公司内来自某地的人 ...
6 z& C/ a2 z& C: v; u
这种代理人方法,有人用过,不过输得很难看。
2 A3 f2 u6 h6 m* c: B通常出来进工厂的人,文化程度不会太高,高中已经算文化人了,他们能够去到被老板信任的级别,工资待遇已经不低了。让他重新再来搞工厂,我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够重新复习一下血汗工厂的成长之路。1 |( ?; r' o; n: v! M
不过,世上什么人都有,有人得到老板信任,并且有雄心来二次创业。拉了一帮人回去开厂,做子供应商,除去运输费用、各种灰色打点,比在外面做工人赚的钱还要少,只有关门; 6 G1 O: }8 ]* m% i
另外一种就是,合伙骗老板的钱,老板被骗过,也听过别的同行被骗,对内地转移,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d+ `: Y; O( A5 z/ ]3 Z9 ?7 [
我们一位贵州同事给我说过一件事,大家当吹牛吧,习大大去年到贵州和老乡一起过春节,老乡们都很热情,要习大大想办法给贵州多建些厂,这样,当地农民工就不用千里迢迢跑出去当外来工了。习大大问了问从贵州出来的L战书,有没有什么办法想?战书找到华侨城的老总,这也是贵州人,在外面闯世界发达了的。邀请回乡下办公司,回报乡亲父老。老总说,捐资助学可以,修桥补路也行,回去办公司,免谈。. B4 K" }3 t7 C4 }' u
当然这只是大家酒桌上的谈资,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已经算是飞辉腾达了,连中央高层,亲密战友做后台来邀请回去办公司,他们都不愿意,你说,内地的经商环境,特别是针对外来户,会好到哪里去呢?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13:14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01:18( U/ x% Y" }( v0 U
1、为什么产业链可以成片转移到东南亚,但就是不能转移到西部呢?东南亚政府比西部政府更加给力?+ W# a+ E: o0 k* D$ s; P* U
2、西 ...

; P; g6 j1 [8 a7 u; \- ?+ E' _! v7 u
不是这个样子。
$ ]" K$ k6 E& M内地之所以被称为内地,是因为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如运输,水资源。深圳排污拉闸进大海了,内地只能下地,结果就是癌症村。
2 w, E) X3 X$ J5 I: I! [  q
7 R# k. d' Q1 ?: F* l工业向内陆转移我认为是错的,内地就应该发展农业。尤其是西部水源地,发展工业要绝全国人民的子孙。
% B6 B: @7 o  H& p+ s% d+ a/ i' H- \4 i8 C& ]& X$ \
在深圳,最近10年工厂工人只是账面收入高了,实际生活水平提高有限。物价房租升了一倍不止。2005年前后工厂附近的盒饭还有2块钱的,现在恐怕6块起。工资收入从2k涨到3k多有啥用呢?
8 f9 L/ P! Y1 P
; G% }3 u, O, W2 b现在大量工厂向全国散布,是在给制造业掘坟。制造业的聚集效应非常重要。举个例子,我要在深圳做一款电脑机箱,只需要去赛格,就能找到全部塑胶,五金,电缆,电源配套企业,就算是他们工厂在东莞佛山,开车去全部走访一遍,一周内就能解决全部技术问题。这样的好处是设计者(我)根本不需要了解配套行业的技术特点,直接找到工厂把设计要求提出来,他们现场就能解决工艺,材料,成本问题。如果塑胶工厂在贵州,那我除非能学会塑胶制造工艺,否则连个外包规格书都写不好。这个事根本就做不成。& D. s4 O3 p. z7 ~' V1 T  E
* a$ `! r( ^1 r% Z( d
东南亚国家地理和资源优势是内地没法比的。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13:20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13:07  z; W/ I% W( f, B3 T- j4 e9 G9 g4 t) P
你这个可能也是一概而论了吧?早个20年,可能同样有人说:如果不是海外呆不下去,没有人会海归。事实上, ...

5 n5 X6 P' W6 U8 z6 t个别现象不能代表大趋势啊。海归到二三线城市的也没几个吧? 再说海归又不是要扎根派驻地,多数只是来挣把钱,不耽误有风险立刻掉头。
' O& x# \+ Q: d2 }5 P8 A! ~% G0 t
$ X0 o$ \. n4 r' x3 ^+ r; t, ]深圳移民的也都会回来捞钱啊,哈哈
作者: 奉孝    时间: 2016-4-24 14:14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24 06:45* L; K6 e8 A! ?5 p' Y
向西部转移,呵呵。除非像富士康这样的,一是体量巨大,可以带动产业链重建,二是物流主要是空运,否则只 ...

& _- _. N7 s2 `: @3 Q, ^国外一千左右的衬衣也是高档货了,这个纺织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么高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6-4-24 15:04
本帖最后由 料理鼠王 于 2016-4-24 18:07 编辑 0 V, X% u- _, [% u0 P1 r" o$ C
奉孝 发表于 2016-4-24 14:14! N) O0 o8 z/ E7 L$ l6 A1 A
国外一千左右的衬衣也是高档货了,这个纺织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么高
0 t2 w1 ]+ E, ^# K' H' ]$ R

1 I, H. _8 r) x$ q/ r' g本来代工的就是中高档货。比如 Ralf Laura, bruck brother, republic of banana, 自己做自然想做高点品牌。
, i' G" G* j& ?9 r* t只是按照晨斯基的指导,150刀的衬衣,很普遍。- [8 i: g- S! z/ n, V8 ?; y4 p. I) P" q0 _
当然不能和walmart的吉芬货比价。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6-4-24 15:08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4 12:58
0 ]5 E3 \2 ?+ l( `! B' l3 L& o这个晨大有所不知了。6 N0 p5 |0 q1 A

2 S5 x7 X  i9 z3 d中国如果不是北上广深房价太高,没有人会愿意回内地。普遍的情况是,村里人去县里 ...
6 q" P8 F3 y8 I! \. e- `3 P) G) N& {
这个是,我有个同学马上要从广州移民大湖北。(土狼屯)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15:51
本帖最后由 穿着裤衩裸奔 于 2016-4-24 16:00 编辑 2 A* `7 T% c% y. U) s
3 P* B# t. O4 Q  R3 [* w4 `. _" S
看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我再补点材料。; W/ r2 }8 v7 G: S
! c6 P3 U9 N% j( g) U
今年公司招聘,生产制造管理岗位,招聘信息挂出去1周,收到百余份简历,这种情况是十几年来头一次遇到,以前只有文员前台之类的岗位有过。了解到的情况基本都是工厂关闭或迁走,规模大点的工厂都是去印度越南,小点的去江西湖南湖北贵州。2 }" v+ O' n8 k* d/ w" n

" x( O: q; l6 L; Y2 L' S$ ?珠三角的小老板们忙着干啥呢?08年深圳龙华8千一平的房子,现在贵的7万多,便宜的也要5万多。什么制造业能赚这么多?所以全都去炒股炒房了。从干制造到干房地产(炒房),炒股(金融),算是产业升级的黑色幽默版吧。
" b$ c4 b, K( z  {5 M' ~* j+ \3 e: a- \$ B% e9 c  W9 b
不客气的说,大多数老老实实干产业升级的中小制造业都倒闭了。有理想的人不少,我们供货商里面就有不少,问题是没法干,产业升级投入机器设备,怎么也要几百万,配套厂房升级,装修都要百万+,还没干两年,房东要涨租,也可以理解,周围房价都好几万了,房租怎么说也要每平米月租50块以上吧。所以只能搬家,投入过半打水漂。房东不算,政府也来掺和,来来来我们要产业升级,制造业统统的不要,政府出钱改造工厂成写字楼,改完租金立马上百。08年到现在,几年下来,炒房的都发了,还在干制造的,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彻底关门。
; J5 x: a8 \7 q. u: _/ e# q7 _+ D. G
激励机制坏了,天天喊口号,傻子才会去听。
- H: G1 z0 ]1 v, h. e7 r% s" f: U; s3 f+ |
凡是手上有点钱的制造业,都去弄房地产了,深圳湾一号谁开发的?赛格华强大族激光宇龙。。能弄到地的全都升级成房地产商。谁有空弄产品。联想也来深圳凑热闹,搞不出产品,我盖大楼总可以吧。这就是深圳天天闹腾的总部经济。% b  g1 T9 |- m- y& Q6 `1 B4 ?$ ~' j
& g% r* @* L' }: X$ t
2015年一年,深圳房价暴涨,全深圳彻底消灭了3万以下的房子,制造业不分高低端,潮水般地撤离市区,关外银行企业开户预约排队长达2个月。依我看,以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电子制造业大势已去,覆水难收。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6-4-24 16:12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4 15:51
! r6 A8 ?' u" M6 u- k. U0 V看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我再补点材料。7 }, m7 c1 u% @

: z  {5 O9 ]3 Z0 }0 ~' j今年公司招聘,生产制造管理岗位,招聘信息挂出去1周,收到百余份 ...

/ ^$ U! v6 P% z同感。政府还在天天歌舞升平,总想着总部留下,低附加值的全部转移来维持高级人才。( S3 f8 J& z, ~/ ?9 c2 V  k
产业链全部转移后,总部留下的必要性可想而知。. V! d9 x- p8 \% c+ L- i1 [' E
就像华为在松山湖整了两个大基地,可能有2平方公里,坂田所有制造业全部迁移。接下来的故事可想而知。
: S9 N: S& }" W# e/ F6 {+ N只是深圳现在是一线城市,对于制造业这种黑色经济不太在乎。呵呵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17:30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24 16:12
! l9 o8 ]+ t* Q% U同感。政府还在天天歌舞升平,总想着总部留下,低附加值的全部转移来维持高级人才。7 T! j! h7 S* i- i$ V9 E
产业链全部转移后, ...
: l% J& Q2 w; p+ q$ {) j
连腾讯都去东莞了。工业都跑了还能剩啥金融服务业。搞金融就深圳,能比上北京上海?香港更不用提。
$ s- r* O( k. r( j$ A深圳的未来大概是个养老城市,北上广深里面就这里雾霾最少,所以15年开始,千万豪宅不日光才稀奇。
作者: 丁丁咚    时间: 2016-4-24 20:12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3 23:408 ~  p! N/ ^1 t! R* t
1. 当年响应“腾笼换鸟”政策出去的那部份工厂,多数是被带路党、或者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吸引过去的,最 ...

% a! s/ d3 C- }. k6 p- E其实我觉得不应该搞高端服装品牌呀,东西一高端,能买的人就少了,而且对于高端的东西,人就不光是考虑质量还有考虑品牌、面子的问题了。所以高档时装很多人还是想出国去买(反正现在买一套高档衣服的钱也就差不多是一张飞机票钱)。
  C9 q  I& y! J$ n& u, e8 \2 _. f0 v! F6 N. r& W- h
我的感觉反而是国外生意最火的都是质量有一定保证的平价服装超市,比如优衣库、H&M、Zara之类的,周末人那叫一个多啊。优衣库在日本的价格比在中国便宜很多,如果有国产品牌能以优衣库在日本的价格卖优衣库那种质量、种类的衣服,先在沿海一带开几个店,打出口碑来,我觉得在中国肯定会有很大市场的吧。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6-4-24 21:01
丁丁咚 发表于 2016-4-24 20:12
3 m. c' @0 J3 X5 b# [5 ~7 F  B% w' |其实我觉得不应该搞高端服装品牌呀,东西一高端,能买的人就少了,而且对于高端的东西,人就不光是考虑质 ...
8 k/ c/ t: i% L5 t
对于Zara/优衣库,其卖点是快时尚。质量从来不是第一位考虑的。
4 B" N2 C1 p$ e能够走红,确实有其独到的地方。  _4 B5 s, h5 z4 U9 |) c
这种运营管理,可不是一般公司能够做到的。
作者: 方恨少    时间: 2016-4-24 21:04
丁丁咚 发表于 2016-4-23 23:04
7 J9 r- p& d( A0 l  \你们的产品种类这么全、质量这么好,按说可以创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优衣库类型的品牌连锁店呀。我感觉优衣库受 ...
9 G% d4 D" o. I% ]7 m! K
国产品牌在国内价格反而降不下来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店面租金太高。有个同学是卖服装的,他代理的国产品牌衣服没有500以下的,他自己穿的外衣100一件,T恤30一件,我问他,现在的衣服跟10几年前咱们上学的时候质量没啥区别,凭啥那时候100一件的衣服现在敢卖1000一件。你就不能跟总部说说把价格降下来,薄利多销么?他说没办法,大家都卖这么贵,因为租金太贵了,卖点钱都交房租了。他们也不想卖这么贵,但除非商场把租金降下来,要不然他们的价格不可能降。现在实体店受网店冲击很大,商家的利润降低,商场的提成也跟着降,商场也着急,但房价摆在那,租金就是降不下来。
3 ^, a6 j$ O% A% H/ A) y1 S( n1 @- [2 D* z1 V# |$ g* Y) x
说到底就是这些年房地产把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利润给吞了。国产品牌不妨试试广告轰炸加网店的方式。
作者: 懒厨    时间: 2016-4-24 21:19
好奇问一下,新劳动法的影响大不大?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6-4-24 21:52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11:58
1 z! G; j) q4 j* k关于向内地转移产业的困难,那些都是确实情况。是不是可以这样:通过公司“外派”,请公司内来自某地的人 ...
2 k4 X6 m/ y8 D
晨兄这是想当然~7 m* Q9 ]5 e+ z; S5 R, U
东西部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 b& l" o) [7 p% q* _0 N+ B8 j深圳年薪30万能够雇佣的人,在内地三线城市没有40万,根本找不到。而且越是高端的人才,越是这种情况。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21:57
懒厨 发表于 2016-4-24 21:194 H  Q5 I2 n" T% G4 L
好奇问一下,新劳动法的影响大不大?

3 y# {/ r& [4 S  q9 [/ w0 N$ P巨大。那鸟发一出,张五常就说药丸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6-4-24 22:06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4 13:07
+ W0 x1 K3 E3 X+ n这种代理人方法,有人用过,不过输得很难看。/ A  [8 B. z+ i7 r9 T
通常出来进工厂的人,文化程度不会太高,高中已经算文化人 ...
: o7 Q2 T0 p( M
举个差不多的例子- m6 n2 Q8 e- _0 h, j
有个大老板,恰逢家乡过来招商他设宴款待,席上说起返乡投资的事情5 c4 z% d; ]3 E  j2 A; q
这老兄说,我出来30年了,家里情况不太熟悉,对你们来说是“外商”;我要是回去投资,过不了两年,估计就要“内伤”咯。0 Y1 Y7 d/ o2 y/ T; P" z0 C
/ w& \1 n, |, j! y2 G
霍英东何等豪杰,在南沙被地头蛇吃得死死的,又能怎样?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22:08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3 23:14( [' f' \0 g. _+ K  P0 }' p* o8 F5 c+ G
不是这个样子。
  ?/ ^2 K: B9 R; R( _1 j内地之所以被称为内地,是因为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如运输,水资源。深圳排污拉闸 ...

: \* _4 ~8 X6 g不管什么地方发展工业,拉闸排污都是不可以的,这不能是发展工业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西部要是适合发展农业,早就发展了。中国搞农业可是有5000年历史了!
2 D  b0 W$ y3 y; B3 W* E5 c
3 j& ?6 L& T( j深圳的日常生活费用涨了,但你没有把生活费用占比考虑进去。如果2000块工资都用于吃盒饭了,那2000涨到3000还不够吃的,要是你的盒饭从2块涨到6块是事实的话。5 d! K' ?; c5 f1 h  k
# P: s3 n+ b7 K
制造业的聚集效应或许重要,但你完全忽略了现代通信和运输发达的作用了。要是事必躬亲,只有见面才能谈妥,中国也成不了现在的世界工厂。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22:11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3 23:202 n" h  r$ g' H& w2 r  k5 k
个别现象不能代表大趋势啊。海归到二三线城市的也没几个吧? 再说海归又不是要扎根派驻地,多数只是来挣 ...

+ G. ]6 V8 C7 Z3 o谁在说海归到二线三线城市啊?我是在说海归到一线和沿海到内地有可比性。沿海“外派”到内地也未必非要扎根,有钱赚,出风险了也是可以掉头回沿海的。没有看出有什么问题。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22:14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4 01:511 c: m2 u8 J3 b7 ]3 G* W( }$ b7 _
看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我再补点材料。9 u$ \; O1 _7 n/ @3 c" ^* ^
' t! K8 q% Y7 m: ]
今年公司招聘,生产制造管理岗位,招聘信息挂出去1周,收到百余份 ...
9 g( q) a, t6 n, M
要制止这样爆炒房地产这样的黑色幽默,只有在税收上下重手。此风不可长。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22:18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22:08
" b" h% v3 P% m, [不管什么地方发展工业,拉闸排污都是不可以的,这不能是发展工业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西部要是适合发展 ...

. p* }3 o8 {8 J. _理论上当然不是,实际上俺没法说,再说要查水表了。有机会你来深圳,去排污厂看看就啥都明白了。至于运输,你没有实际操作过体验不到。我们每天都发海外,这里面好多学问。。。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22:18
丁丁咚 发表于 2016-4-24 06:12$ C- L( W) ~3 J/ D( i3 ~) L! s
其实我觉得不应该搞高端服装品牌呀,东西一高端,能买的人就少了,而且对于高端的东西,人就不光是考虑质 ...
, ?5 I9 z" q, {
同意!高端品牌还有一个原产地的问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酒据说酒品不错(我不懂酒,不知道这话到底有几分正确),但在欧洲老牌的重压下几十年,现在才有一点点出头的意思。. H% P) Z0 r8 k9 V3 e6 A

% H7 N, T( d' Q个别公司的事情不好说,就整个工业而言,提高整体中档才是正道,就是Uniglo、Zara、H&M这样的档次。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22:21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6-4-24 08:24 编辑 / \- G3 ]! v  j5 E  x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6-4-24 07:52
6 C( T0 c+ \, o, b0 n( E$ H晨兄这是想当然~4 a' F! }( V! ^( p! H$ v8 M
东西部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R( i! K4 c3 H* M' N
深圳年薪30万能够雇佣的人,在内地三线城 ...
. V: O: M1 A0 p6 P' q, V8 @
8 A3 i7 X0 L, Y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那你是说内地人工成本比深圳还高?或者你是说深圳还有足够的机会,这些人根本不屑去内地,非要高薪“贿赂”才肯去?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22:23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22:11  Y4 Q% d  b' u4 Y) f
谁在说海归到二线三线城市啊?我是在说海归到一线和沿海到内地有可比性。沿海“外派”到内地也未必非要扎 ...
, d; w8 s) j0 a6 W9 V3 C
内地完全没法呆。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生社会圈子问题,职位越高,大家越明白从业背景和行业资源的重要性。海龟反而没这个问题。反正在美国也没圈子。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22:26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22:14% n% f# Y  G# a5 c( v
要制止这样爆炒房地产这样的黑色幽默,只有在税收上下重手。此风不可长。 ...
( w+ p+ G, W7 g$ Y: Z
现在说啥都晚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22:30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4 08:238 f+ J% c! o" s8 b
内地完全没法呆。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生社会圈子问题,职位越高,大家越明白从业背景和行业资源的重要性 ...
; ?$ M" V0 N7 q2 O; q
那你也看低海归的圈子了。说到底,你这是个人选择问题。要是在深圳干得很滋润,自然没有理由去需要捏鼻子的二线三线。当年海归和洋人外派也同样有行业资源的问题。中国现在是个不错的外派目的地,20年前在西方商界的认知可不是这样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4-24 22:32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4 08:26
. m# V1 X; v# j: e7 H1 f现在说啥都晚了

( H; _* r! s6 j还记得赵紫阳时代很流行的“中国已经错过经济发展浪潮”说吗?事情都是从眼下干起来的,什么时候都不晚,即使跌倒了也是可以爬起来的。
作者: 奉孝    时间: 2016-4-24 22:40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24 15:04
; t( [' z* {" n3 @- u4 L本来代工的就是中高档货。比如 Ralf Laura, bruck brother, republic of banana, 自己做自然想做高点品牌 ...
, s% l7 S* x( E& }% m
不能跟晨斯基比啊,大拿在大家拿也是大拿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22:43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22:30( d' a* P2 r$ z; o! @
那你也看低海归的圈子了。说到底,你这是个人选择问题。要是在深圳干得很滋润,自然没有理由去需要捏鼻子 ...

" g: a% p) y0 S+ l4 `4 |这和捏鼻子没关系,那些破城市我也去干过,包括上海这种不破的,一句话,去那种地方,跪舔排队都轮不上。
' q3 ]2 R/ e) R2 y0 z# Y我说的圈子是那种一起扛过枪。。。。。。的才算。其他都是生意,没啥大意思。
. G0 V, G: f0 L( E6 g) n举个例子你就大概明白国内什么环境了,公司换了个区,还是在深圳,电费就涨了40%,打电话问物价局,回复说深圳市确实有规定统一电价,但具体如何执行要问业主,也可以通过法院解决。业主是某著名地产商,谁有那个胆和他们打官司?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4 22:45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22:32
  I- z! Q2 N# z% z  ?, N5 p0 c还记得赵紫阳时代很流行的“中国已经错过经济发展浪潮”说吗?事情都是从眼下干起来的,什么时候都不晚, ...

' s2 M3 o: K; f2 c& o0 j- {0 q你牛
作者: 月之悲鸣    时间: 2016-4-24 23:35
好绝望的感觉
作者: flyrathabu    时间: 2016-4-25 00:25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24 15:04
4 A% E. L, L2 Z6 q) e$ U本来代工的就是中高档货。比如 Ralf Laura, bruck brother, republic of banana, 自己做自然想做高点品牌 ...

! N% B6 D0 `/ O" s5 W' l( P所以我说有时候要做牌子,按价格质量做起来,定位要准确。我记得国内西装几个做高端有名的,基本都是属于小众牌,就是做的不大,做的大的很多都不属于啥高质量的。但是他们有个优点,销售方面有自己的部分。2 {  n* C7 @( ~8 I, s5 b+ ]8 c

8 G6 D3 F% v0 k# W, {就低价大销量的,我觉得真维斯挺好的例子,他家质量可以,价格实惠,销售点和网店都有,国内销售国货只能那样,先从中低端打下名声,然后扩展开来,并向中高端发展。本身老百姓就几十年被崇洋媚外的隐形影响。
作者: 隧道    时间: 2016-4-25 02:13
本帖最后由 隧道 于 2016-4-27 14:29 编辑 5 A$ y! t0 d+ W
方恨少 发表于 2016-4-24 21:04
5 J3 S' Y1 m+ |% c( J: C国产品牌在国内价格反而降不下来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店面租金太高。有个同学是卖服装的,他代理的国产品牌 ...

9 i" b! K3 C7 B
7 f' ^: E# V0 P2 }+ ^! o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彻底被TG玩坏了。% e8 c, l3 D$ G* ~/ ]
我算过,国内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也就是办公室租金和硅谷一个价格。这合理吗?1 b/ R: K8 t. S2 Z7 d
怪不得,那么多商铺倒闭,关门,如果租商铺,没有高超的金刚钻,或者垄断地位,来获得超额利润。% [; e7 Q$ n& o
无论做什么行业都得倒闭。现在已经有很多闲置的商业地产,包括商场和写字楼。
+ P& _8 y  t+ ~- n; a  J: z, d: H
" s5 a& W* [: b/ y2 Q7 K因为没有房产税,地产持有成本非常低,可以维持高房租,来一个坑一个,  W# @; M) F+ T0 @
直到所有人都坑一遍,彻底没人租了,才会考虑降租金。然后再坑一轮。' N9 O9 n4 }  t5 y" u* [
不过那个时候估计社会就彻底停摆了。" M1 M$ R3 g9 [
服务业彻底消失,大家都得网购各种原材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0 J& B* b  I$ x0 h6 G5 K6 q
( [" W5 M; X. x
还有国内公务员的比例太高,养了一堆吃闲饭不干事的。
' P" g1 S, ^. G; W+ ^  T据说某省高速公路收费居然亏损,大家都议论说拦路抢劫的无本买卖怎么能亏损呢。2 W5 w% D8 w! {/ c/ i1 @
后来一致认为是山大王太多了,出来抢劫的小喽啰太少,抢的不够给山大王开工资。
! H1 D+ j1 ]& v, k3 L- F. l' n6 [
国内的体制就是诸侯经济后遗症太多了。+ J3 n) Z  j! \) j- R8 m
用忙总说的一句话,: x1 N1 f4 {1 O$ H. k$ i4 y
国外是资本控制的政府和地盘,天然具有扩张性。
( h9 x. s' x+ W8 x' s! h资本需要控制的地盘,游戏规则都一样,政府只需要维持基本运作就可以了,不会有太多结余,清贫的狠。
( [' F; [6 o3 F7 d" ?3 L这样资本才能最低成本扩展,复制,占领市场,获得最大利润。0 g: m& M4 @* P& Y8 m
而国内是政府控制的地盘,和旧社会军阀割据差不多,天然有封闭性。( k( s. a* d# k
当地政府制定各种游戏规则,无论哪个资本来了,都必须交保护费,
* |/ |8 v8 b0 X0 L当地政府会有很大结余,富得流油,养了很多没必要的人,收入也非常可观。& I" ^$ x. \' T- x9 k
政府会让资本饿不死,一直给政府打工,资本想扩展,基本不可能。当然也有玩坏的。
! z0 Q: H" X% Q* H* m! Q社会成本居高不下,人民苦不堪言,除非进入体制内。* J1 k. ~* C! P4 F& W
+ D$ ?- r% Y8 X/ s
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没有房产税,但是住宅的物业费也不便宜,每平米每月2元左右。8 q+ U3 l+ h: x  Z; H2 s3 ~% [
而国内据说要收房产税了,拭目以待,会比物业费高多少。
, s9 @8 Y% \. \, F1 `% A( X( Z, Z% m
快递也好不到哪里去,忙总说过,现在快递更像古代的镖局。8 i8 g; X1 Y. f6 o9 H7 L

6 y& `8 m1 t. ]0 d, z解放了67年,旧社会的各种东西陆陆续续都回来了,高利贷,地主,狗腿子(各种保安)% G: j, q; K3 I5 i6 G
镖局,卖淫嫖娼,吸毒,反动会道门(各种黑社会),卖小孩的,其余的请大家补充。0 o3 x, \! ^1 I" o6 z

作者: 懒厨    时间: 2016-4-25 07:58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4 21:57. k! M" n, \5 q& I
巨大。那鸟发一出,张五常就说药丸

1 }1 W! H4 D+ z" Z呵呵,我就想搞清楚这事,印象中,万里风中虎似乎说过,影响不大。。。。
作者: 诸葛坚强    时间: 2016-4-25 09:33
懒厨 发表于 2016-4-25 07:58
& l- z8 s( I- Q呵呵,我就想搞清楚这事,印象中,万里风中虎似乎说过,影响不大。。。。 ...
5 ~* e: y1 k1 J( _; g7 }
一个具体的例子:
9 O6 `% I) X; l* M# t' ~& \# Y. {3 G5 b
公司和员工甲签三年合同,合同到期,公司决定不续签,需要给员工甲三个月补偿金。+ i9 [: P, O* j. k* E0 F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6-4-25 09:37
晨枫 发表于 2016-4-24 22:30- o) p) t: D% u1 d- n
那你也看低海归的圈子了。说到底,你这是个人选择问题。要是在深圳干得很滋润,自然没有理由去需要捏鼻子 ...
要是在深圳干得很滋润,自然没有理由去需要捏鼻子的二线三线。
$ c- M" [5 {1 `: l4 K7 m- S8 Y
你的发言都回答我的描述了,嘿嘿' l4 ^3 F% q7 K; i, @* h0 A
在深圳能一年拿30万的,有什么理由在不增加报酬的前提下去捏鼻子的二三线?薪水涨个1/3,难道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么- {9 m! x& W+ s

) q  L+ i0 f0 E3 E. R做事嘛,要么求财,要么求开心。
' n& T* K" A% f7 \9 A2 O两者得兼其实挺难的,如果一定要捏着鼻子去二三线,那就只能麻烦在求财道路上多行一步了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5 10:09
懒厨 发表于 2016-4-25 07:58+ H- X: ^1 E! j5 s0 `. l4 ]
呵呵,我就想搞清楚这事,印象中,万里风中虎似乎说过,影响不大。。。。 ...

& @) f0 h  T# I# |( V- e我觉得影响很大。深圳中小企业应对的策略是不招年轻人。宁愿高薪用靠谱的老人。今年我们招聘明显看到断档,工作2-3年有经验的工程师非常少。我们也很久以前就决定不再要毕业生。招聘变的非常谨慎。
作者: nj_power    时间: 2016-4-25 10:16
燕庐敕 发表于 2016-4-23 23:15& y) d$ [; S  W' g  N9 F, @6 p% Y
第二个问题,其实很大程度是诸侯经济的后遗症。
, W% v7 [8 ?: W+ Y- }/ M( i
正解,就江浙沪、广深、北京好点,去看看广大的中西部,落后是有原因的
作者: 删除失败    时间: 2016-4-25 10:25
虽然LS的诸位都挺有道理,但总觉得太悲观。记得前几年葡萄等人在河里也表示对印度的前景非常悲观,仿佛两三个月内就崩溃,结果到现在印度不也还活得好好得嘛。' Z1 N/ D" x7 k+ o
/ T9 S# F+ }3 ?/ d. W5 r
制造业外流是眼见的事实,但会外流到什么程度现在不太好说,就像美欧也抱怨制造业流向了东亚,事实上国内还是保留了相当的低端制造业,资本家去哪里投资不光是考虑成本,也有风险分担的考量,甚至还有很多拍脑袋的。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力能强到什么程度也是个需要观察的问题,前两年我这曾经突然接到客户需要短期交货的订单,自然我们就需要供应商在短时间内供货,结果其他的供应商都谈妥了,就一家松下在印尼的工厂出了问题,原来正好碰到印尼的宗教假期停产,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另外就我个人观察,NIKE的工厂移到东南亚以后,鞋的质量也下降了不少,虽然现在NIKE不靠质量吃饭了。
% L' w! Q* K' x, t, Q  b/ I- B
9 U% F. y! H# ?5 O晨大提议的找代理人虽然运作起来困难很大,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尹同跃离开一汽创办奇瑞就算是一个吧,关键还是工作有人做,风险有人愿意承担。4 j. t* w& P+ }' Q: u0 }! \

- I* Q! i! n' \+ x* M最后说一下私货,香港的老板都是些经济候鸟搅屎棍,走了说不定是好事3 ^2 C, \. H9 @, p% h6 j2 S4 C

& w4 l, K, `, _3 ^& U' y
2 J- C/ Y! j3 Y
作者: 丁丁咚    时间: 2016-4-25 10:47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6-4-25 10:50 编辑 3 J9 n. ^* Y# M. J. h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24 21:01
6 t0 m/ _/ X4 {; v1 m* l% T对于Zara/优衣库,其卖点是快时尚。质量从来不是第一位考虑的。! @2 S; ]8 L( ~' N7 H4 k
能够走红,确实有其独到的地方。
. |/ T/ r/ p' C5 R8 V8 k2 H这种运 ...
7 e  c% t9 Y+ [  T
& i  H( [1 F' _3 U3 r/ B! h
我觉得H&M和Zara主要是快时尚,优衣库的风格还不太一样,至少在日本,优衣库主要还是卖基本款(素色衬衣、牛仔裤这种),很少有什么时尚的衣服,走进优衣库基本一片白灰蓝、连彩色都不大看得到。衣服的质量也还是可以的,我妈都说相对它的价格、质量是相当好了。但是优衣库中国的风格确实有点像Zara那样的快时尚。2 q1 S" B( |, N( A
- q9 n0 c% V' O
我只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经营管理什么的我就完全外行了,当然能做到这种跨国大公司的,其经营管理之功肯定非常人所能及。不过我看楼主的老板也似乎一个特别有能力的人呀。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6-4-25 11:06
删除失败 发表于 2016-4-25 10:25( z' U- C- {9 l; I6 Z
虽然LS的诸位都挺有道理,但总觉得太悲观。记得前几年葡萄等人在河里也表示对印度的前景非常悲观,仿佛两三 ...

0 Q' c) ~  p5 O% S$ L这次不一样,内资大踏步的撤资。企业主不被逼的没路走不会自断生路的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6-4-25 11:56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5 11:06) R" ~- M& A) v$ j# l' t1 [# r2 p- V7 \
这次不一样,内资大踏步的撤资。企业主不被逼的没路走不会自断生路的
' E) c1 F. y0 S
裤衩师弟是讲实际战术情况的,晨书记是讲战略态势的~~~
作者: lidahai    时间: 2016-4-25 13:25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24 06:45
. y2 h/ b! {" {/ h向西部转移,呵呵。除非像富士康这样的,一是体量巨大,可以带动产业链重建,二是物流主要是空运,否则只 ...
0 z+ l8 h! y3 I+ i
1k左右的价格的衬衣具体是啥品牌,有网店吗?我个人有兴趣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6-4-25 13:52
lidahai 发表于 2016-4-25 13:25) Z# s' n, _9 w9 u5 |" g
1k左右的价格的衬衣具体是啥品牌,有网店吗?我个人有兴趣
+ {& X9 R& W( }: J6 Z2 s7 o
π,数学符合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5 21:59
仁 发表于 2016-4-24 09:14
5 e% o2 v+ z' P& V工人不守纪律。拿到钱后,第二天可能就不上班了,没钱后再来。因为熟练工难找,厂方很为难。我有亲戚到牙 ...

  o- M, Z) |# g6 w5 e2 T* W2008年之前是这个样子。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好很多了。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工厂搬过去。据参观回来的同事说,那边现在的工人相当于90年代的农民工。大陆的低端制造已经快被他们干趴下了。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5 22:01
leekai 发表于 2016-4-24 10:07, K5 {+ V0 I& m! q. z
想想当年大陆给外商(含港澳台)的优惠政策和政策之外的支持力度,如果现在东南亚政府能给到一半的程度就 ...

) ]9 u. z( u1 ?6 G* X0 R# q现在大陆老板过东南亚开厂,通常是直接购买那边有发展潜力的工厂。然后不断搬迁大陆这边的机器设备,管理思想过去。那边的工厂所有人算股东,会搞定那边相关的事务。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5 22:05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4 13:14* u$ F! Z# M  P1 _
不是这个样子。
3 m/ E0 e. }+ |" n9 }  G3 S内地之所以被称为内地,是因为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如运输,水资源。深圳排污拉闸 ...

! m/ c$ ~0 o; R/ b0 K9 \4 K) L制造业的污染,我认为是当地环保部门睁眼闭眼吧。经常在电视里看见新闻,一到大雨天,河水变色,环保部门就会出现,大家不要恐慌,这是正常现象。2 h0 }$ ?; g0 p2 q; q-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河边的某些企业在趁机排污。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5 22:11
奉孝 发表于 2016-4-24 14:14
' a3 Y5 _5 z1 e. |7 z国外一千左右的衬衣也是高档货了,这个纺织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么高
  J5 E& p0 Q" n* A
品味,档次。低档货,利润不够,高档货才有市场,但要市场认可。4 l2 w5 U* |/ P8 z$ D  H
以西装为例,我看过零售价5000/套的私人定制西装,也看过100块一套西装,其实是同一个师傅,同一台机器,同一个工人生产的。除了面料的差别外,多出来的钱就是“品牌”的价值吧。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5 22:46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4-25 11:06
4 K" U+ U' k8 ^7 s& C这次不一样,内资大踏步的撤资。企业主不被逼的没路走不会自断生路的

; F: P: R/ d6 d& T7 M资本家是逐利的,有钱赚,谁会想搬家啊
作者: 隧道    时间: 2016-4-25 22:47
本帖最后由 隧道 于 2016-4-26 00:17 编辑 # ?  u/ W. k% ^3 }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5 22:11: S7 w( ^8 M9 s9 o; B
品味,档次。低档货,利润不够,高档货才有市场,但要市场认可。
( V1 l% Y1 Y5 V: F8 b, q9 O. N以西装为例,我看过零售价5000/套的私人 ...
! C5 l! A9 v  j- D1 d9 f+ K

8 r1 P4 j1 P% \2 Y0 V这段感觉你不太靠谱,不像业内人士了。+ d5 @7 g) p- R
剪裁,设计,辅料,工序,肯定都不一样的。  r3 Z7 K. V( x
严格来说工人的熟练程度都不一样。如果你们只有熟练工人倒是能一样。" T) E/ c% t5 E: r6 X; K' c) A5 k
起码量身定做,剪裁的时候要试最少三次。" V* y  s& `0 W2 c* V$ ~: C; h
如果一样就是纯忽悠,在自废武功,流失自己的高端客户。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5 22:54
丁丁咚 发表于 2016-4-24 20:12
5 _; J5 J0 m  a- w# X其实我觉得不应该搞高端服装品牌呀,东西一高端,能买的人就少了,而且对于高端的东西,人就不光是考虑质 ...

- M/ Z0 o% R" [5 c0 w8 t& x关键是渠道。制造业赚的钱是微利,但风险性小,可控。搞自己的品牌,投入到销售渠道建设,门店管理的现金难以控制。就像一个厨师在大饭店帮老板炒茶,味道很好,顾客评价不错。当他失业了,自己开饭店,就会发现,只是会炒茶是不行的。
6 A2 c5 {8 V: \4 j3 E& l1 |世界上各大牌子的衣服我们都有做过,有些门店也去逛过,价钱是不错。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5 22:55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24 21:013 F" I2 N& D1 x% F" s% Q3 R! m4 U, u
对于Zara/优衣库,其卖点是快时尚。质量从来不是第一位考虑的。
& s" s, K4 N, x, `. x. O- g能够走红,确实有其独到的地方。
( {$ P4 O7 M6 Q1 u这种运 ...
, @6 r3 F4 g$ a5 p# \8 m
惟快不破。各家有各家的玩法。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16-4-25 23:43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5 22:11
4 h) J# I3 z  H品味,档次。低档货,利润不够,高档货才有市场,但要市场认可。
6 d" D  ]* d& y8 @* a+ L7 W以西装为例,我看过零售价5000/套的私人 ...
; k0 o; R% w( L& x) g! k. O
好的跟差的衣服,除了面料区别外,设计的版型差太多了,特别是西装。好西装穿上合体,显得精神,
0 d' i& j4 k* f* ~廉价西服穿上就一包工头形象。
作者: 灯火辉煌    时间: 2016-4-26 08:02
隧道 发表于 2016-4-25 22:471 l0 [3 F$ _8 L! S5 I1 Q: r
这段感觉你不太靠谱,不像业内人士了。, s; I" |, r0 j/ z* j0 G+ ~: y% h
剪裁,设计,辅料,工序,肯定都不一样的。
( J4 s5 ^& i* l: m9 g严格来说工人的熟练程 ...
1 T. M) i2 C6 N7 G; a$ j: X& ?
你是对的,我不是做西装的。我经常是这个观点和做西装的师傅,老板交流,被他们嗤笑,没有品味,没有格调。
作者: 勤劳工作的猪    时间: 2016-4-26 08:55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4 08:23# m1 {- h/ f7 v1 h9 P" V/ T
对头,搬去内地,多数是被当地政府当财神请去的,各种优惠,当你在那里安营扎寨了,那就是不是雁过拔毛, ...
/ P. g; V3 e+ p3 r' ]2 W& p1 g1 ]
这类内地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我们一般称之为JQK(勾,圈,K),用土地和免税把你“勾”过去,然后让你大笔资金投入,但越时间长和当地政府和土地出让方(村集体、乡镇)的矛盾越来越多,加上当地民风问题和配套的弊端,让企业泥足深陷,然后进展开始拖沓,被“圈”住持续放血,如果是单纯的加工生产型企业会忍痛扔出大笔银子摆平各类障碍以求早日投产见效,如果是其他类型企业,没有持续的投入,最后被政府弃之如敝履,企业熬不住只能偃旗息鼓,自认倒霉。% v9 v+ r1 W5 e8 e) I& C, z
小体量的企业贸然到外地投资,都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制约,外部环境主要指企业运营所需要的人力、原材料、物流、配套零部件等问题;内部环境就是当地政府和下属机关(少说二三十个)的现代化服务程度,和当地民间百姓和社会组织的风气,任何一个小问题做大了都能搞死非本地的企业。
作者: 一无所之    时间: 2016-4-26 11:14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3 23:40
8 R7 A6 F7 I! z1. 当年响应“腾笼换鸟”政策出去的那部份工厂,多数是被带路党、或者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吸引过去的,最 ...
8 f( I: c. p; Z) U
针对最后一条,还是缺团队啊
作者: 隧道    时间: 2016-4-26 12:37
灯火辉煌 发表于 2016-4-26 08:02' g  M, g" u1 }$ Z% e* r
你是对的,我不是做西装的。我经常是这个观点和做西装的师傅,老板交流,被他们嗤笑,没有品味,没有格调 ...

" Y5 |+ H" e9 J; H/ O( I你们不做高端也是对的。0 |* C! z  _  U, b" Z( }
高端客户的钱最难挣,也就是说有钱人的钱最难挣,因为有钱人都是精明人。7 n0 U$ q/ K- b+ F6 z  a
花很高的价钱买衣服,大部分都是真懂衣服的,对衣服有特殊要求的,而且量非常少。
% E; X7 H! x6 T# E: B还是中低端客户,穷人的钱最好忽悠。$ b! z1 D9 u! v$ Y. n
要么不懂,要么买不起好的,不得不卖中低端产品,其是中低端产品利润比高端产品高,量还大。
作者: sitan    时间: 2016-5-1 15:14
勤劳工作的猪 发表于 2016-4-26 08:55. _* b( k4 t8 l' U. [
这类内地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我们一般称之为JQK(勾,圈,K),用土地和免税把你“勾”过去,然后让你大 ...

3 P: K: P* |1 g; R* o3 `, v4 t1 a这些内地的花招我想大家都认同,但是按理说这些问题在东南亚其他国家难道不是一样存在么?是不是因为潮汕帮有些海外关系,所以这些问题在海外可以由于有内部人,所以缓解了呢?如果是这样,其实现在内地也有一些从内地到沿海以后发家的人,他们也有兄弟姐妹,同学朋友还在内地的,这些圈内人可能也有能量很大的,一样能够形成一些联盟,把一些比较合适的产业搬到内地的吧。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6-5-4 07:51
看看美国超市就知道, made in China 的东西在减少。
作者: 薄荷糖家族    时间: 2016-5-4 13:10
勤劳工作的猪 发表于 2016-4-26 08:55
4 W3 w: E) r6 g# X$ G. B. Y  y8 Z这类内地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我们一般称之为JQK(勾,圈,K),用土地和免税把你“勾”过去,然后让你大 ...
" Y* o6 H' Y6 l' c. ?
最好的关门打狗的解释,谢谢。
作者: 孙星星    时间: 2016-5-5 14:56
丁丁咚 发表于 2016-4-23 23:04
. G% s' u0 z- x! M+ @# \7 w7 H. I你们的产品种类这么全、质量这么好,按说可以创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优衣库类型的品牌连锁店呀。我感觉优衣库受 ...

% q4 \) S0 D  E$ Q* X# T完全不是一码事。
作者: cccfff    时间: 2016-5-22 09:08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接地气的帖子了,深圳的情况基本属实,房价上天之后员工购房绝望,倒是出现了腾笼换鸟的现象。精明的同学一看情况不对,走了不少。对深圳肯定是不好,对全国来说就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了。毕竟深圳这里没有好大学,不像北京 上海 广州,本地有生源,这里如果不能吸引全国的毕业生过来,人才的青黄不接是个早晚的事情。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16-5-24 00:54
先放个炮竹:4 b  m9 M% {( ]7 X0 E, p
1、超级地租。国内本来房地产就是天大问题。这么说吧,中国经济危机中最大的泡沫就是它!这个可以借用香港90代后一路升级路径来对比分析,结果可见。本来,08年时候在决策讨论中,房地产本来就达成共识不能再这么搞下去了,并倒压486的首辅想把房地产拉入规划的念头。最后,4万亿下去,具体执行中那个首辅还是把自己大力搞地产的想法付之实施。房价就噼里啪啦的狂涨,导致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族们压力倍增,相当多的人都成房奴了!这引起商业地产价格也被迫跟涨,连卖茶叶蛋的小食店铺租从原来一年一涨到半年一涨、后面到季涨都不行了换成按月根据情况再看涨不涨。这些日常商业铺租,靠商业圈越近越明显!很多在90年代进当时城市里科技园一类租办公区的公司,到2011年后都不断往城市外围搬离,2、3年后又城市边缘搬!没法,租金涨得飞快!有些高科技公司都受不了这个成本,更何况那些大多数中低档产业的公司!5 p5 `+ H7 G# p2 ?+ }
由于商业成本被房地产搞得快速飙高,加上拆除城中村大搞中高端小区,居住成本、消费成本也被迫拉高!快餐价格就不用说了,从4块涨8块都不止,估摸着现在上1X块了。09年在深圳福田区政府那块吃个本地人开烧鸭鹅店吃快餐要15左右这样,现在估计翻1倍了吧。反而去香港吃个便饭有时感觉更值。6 J: A" v0 F/ Z) i7 c5 G# I
2、社会管理成本大幅度提高。包括上面说圈子问题,就是关系网。珠三角包括全国,办什么事卡拿要。这还是小数。不管出货,进货,反正没个环节都给加费用!一单生意,只要有人在的,税跑不掉、各类杂费多,还要孝敬、请吃饭、塞红包。以前,没有危机,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好赚还好说。现在已经压到利润相当低,还不断降成本。包括大陆火热的医闹,也是医院狂收费引发的并持续恶化后被有些人看到政府息事宁人,才搞得不可收拾。单个小小感冒,去一趟医院没个两三百是不可能滴!开药没有过去安粒算了,都是一盒一盒开给你。如有医生开粒,收银的都说不会算,给算一盒让病人去找医生改处分常有的事!老百姓火大。单这医疗纠纷就没法解决,社会治理成本不断增大。更别说拆迁,导致激烈官民对抗。这些事件都需要大量人员去管制,带来政府人工费用暴增,这都通过各类杂费进行转嫁到企业头上。
作者: seek    时间: 2016-6-9 21:28
印钞票炒房就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了,还要啥制造业?
作者: axiutime    时间: 2016-8-3 11:48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6-8-3 21:39
东南亚恐怕并没有那么美好
作者: 青石崖下    时间: 2016-8-4 01:38
lidahai 发表于 2016-4-25 13:25
0 A( M! K3 u' ^2 m) p/ S; p- W0 C' \1k左右的价格的衬衣具体是啥品牌,有网店吗?我个人有兴趣
5 }* ^. o  p( q3 n
这个价位鲁泰定制吧,质量很好。
作者: 青石崖下    时间: 2016-8-4 01:46
东南亚的问题也很多。服装出口这块,也就越南工人素质好些,潜力比较不错。' r$ V3 H+ k/ i& ~6 p9 Z3 K6 @% s
, W* K5 C0 z( j' q3 F5 Y9 j6 ^
事实上港资纺织制衣里最优秀的溢达,最大的产能还是在大陆。# @3 [5 j: h. A8 m9 l8 C

5 t4 q! B  ]) W$ ]% S# }全世界都在熬,国内确实是商业地租和回款体系对发展自主消费品牌很不利。纯外销的服装企业,做不了。
作者: 衣香楚楚2    时间: 2016-8-4 09:36
说下自己了解的情况, 电子制造行业,前2开始就有产业链的工厂开始向越南转移.
6 V! G! a1 f* f5 n, o那边工资确实低很多,大概一线1千人民币左右. 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特别大的规模产能出货.$ w' e; L. l# t0 z
1. 没有完全的产业链集聚, 当然现在的解决方案是龙头厂已经要求供应链上全要去越南建厂.
/ L, s  h  z3 h- E/ ^4 ^2.工人的整体素质和价值观导致产品品质始终不稳定.-->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全是和中国人一样勤劳有追求的., ^. T9 G& e% [+ n) ~. ?; y1 \

3 I3 \3 e/ K9 h1 u: _但感觉转移的趋势还是很难逆转, 国内2015年房价的暴涨就能逼死一批企业.这个应该是最主要因素了.& V  G' }/ k1 _  `
此外国内市场的开拓主要折腾的是人心,很多时候没有办法相信你对面的人,账期到6个月甚至1年. 折腾到最后全是孙子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