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 E* o. R) `, ]2 ~尽管现代战术飞机的航程和载弹量已经接近二战时代的重轰炸机,轰炸机在美国军事力量构成具有特殊地位。这不光是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一部分,也在常规战略打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轰炸机不仅航程远,可以美国本土为基地直接打击大洋另一侧的遥远目标,还具有中途招回或者相机打击突发目标的能力,这是远程巡航导弹或者弹道导弹所不具备的。轰炸机还具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和强悍的生存力,隐身轰炸机更是具有隐蔽接敌、长时间待机、确认目标然后精确打击的特殊优点,这对于具有特殊敏感性的高价值目标特别重要。B-52轰炸机早已老旧,B-1轰炸机也不具备足够的隐身性能,B-2的数量太少,在美国战略重点向亚太转移的现在,特别需要具有大航程和隐身突防能力的新一代轰炸机。这就是B-21的大背景。% N, Z. q& v" C; f( u
6 y: M+ I' j6 U9 Q/ S9 }B-2的性能十分优秀,但成本如脱缰野马,最后数量被迫削减到惨不忍睹的地步,这个教训是惨痛的。成本控制已经成了美国空军的老大难问题。F-35吸取了F-22成本控制失败的教训,但F-35的成本控制也非常失败,甚至形成挤占其他军购的压力。B-21的成本控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大量挤占其他军购或者无法部署足够数量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接受的。美国经济增长和军费控制的双重不力带来巨大的预算压力,作为一个成本优先的大型武器研制项目,B-21规定目标单价为5.5亿美元,因此不能放手追求先进技术。F-35的成本优先原则在不小程度上决定了F-35的技术先进程度,比如说,从一开始就不考虑超巡和超机动正是出于降低风险和单价的考虑。B-21的成本优先原则最终将产生怎么样的轰炸机,现在还不清楚,但美国的军事需要、对战场的预测和未来军事战略决定了B-21的基本设计。" |% Y! C. D# i, t& o!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