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伪科学,伪技术和伪专家 [打印本页]

作者: dasa    时间: 2016-1-29 10:54
标题: 伪科学,伪技术和伪专家
伪科学,名字臭了大街。辨别也相对容易。一般来说,违反基本的自然规律的种种神迹都归于此类,如水变油,永动机,白日飞升,瑜伽悬停等等。

但是还有一类东西,相对就不那么容易辨别。这类东西一般不违反基本的自然规律,甚至本身就是重大的自然科学发现。但是其成果和应用呗无限夸大,于是也成为伪科学。严格意义上,这类东西应该被称作伪技术。比如,核酸本身不是伪科学,是生物内存在的一种化学物质,对生命的繁衍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利用核酸对大众的神秘感,胡说什么核酸口服液,包治百病,就是伪技术了。在比如,纳米,本身是一个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指在这个尺度范围内对物质的微观排列和控制的技术。这个本身是有重大意义的。但是,利用这个概念大肆包装,甚至出现了纳米水这种荒唐的东西就完全进入伪技术的误区了。

很多新的科学发现犹豫很容易吸引公众眼球,于是就回被无耻商家利用胡乱宣传和使用。结果很坏。其实,按照一般的规律,一个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其成果最终进入工业领域,周期要在10-30年左右。一般的说,国防军事等领域,由于可以不计成本,这个周期可以缩短一些,但是7-8年的时间基本还是要的。至于进入民用,其时间跨度很可能会长的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既有技术的问题,也有非技术的问题。

与伪技术相对应的是伪专家。这类专家本身不是骗子,所以要和坏人区分开。他们甚至在某些领域的确是专家。但是当她们跨界较大时,就很容易扯淡了。最常见的是人文类,经济类和金融类的专家跨界到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专业门槛相对较高的领域。而反过来的例子就很少。一些出身理工类后来跨界到经济类的人一般都很明智,很少见到蠢话。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专业门槛。理工类的专业门槛很高。一个本科生,按照现在的培养体系,毕业后可以说连科学的门都还没摸到。和普通老百姓比,他们也就是多知道一些名词和术语,可以虎虎外行。但是,科学的基本素质和要求,绝大部分本科生都还不具备。比如基本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对未知领域的进入方法;对学科的总体把握;对自然现象的本质理解等等。如果说,一个理工类的本科生经过4年学习还不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那么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就更不要说了。可惜的是,总是会有一些人,感觉很良好。一旦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就会忘乎所以。

我以前的一个邻居,管理学院的一个博士。自认为自己是天才,事实上他的智商的确很高,据说150以上。隔三差五就回跑过来对我说,他对某某学科产生了兴趣,要彻底掌握这一学科。然后一周后就宣布他已经完全了解了这一学科。印象里他貌似发布过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彻底征服论。就这么一个家伙,毕业后去了发改委,要经常性的和高科技产业化打交道。我真不知道这家伙会祸害多少人和多少地方。

作者: pcb    时间: 2016-1-29 10:59
涨油价打飞机的大杀器是不是这家伙整的?
作者: 山远空寒    时间: 2016-1-29 11:08
pcb 发表于 2016-1-29 10:59
涨油价打飞机的大杀器是不是这家伙整的?

很可能就是这家伙干的。
作者: 山远空寒    时间: 2016-1-29 11:10
你多虑了,据说某些部门博士好像爱坛的鲫鱼一样多。
作者: dasa    时间: 2016-1-29 11:15
山远空寒 发表于 2016-1-29 11:10
你多虑了,据说某些部门博士好像爱坛的鲫鱼一样多。

问题是,这个孙子是去做领导的,现在好歹也是副主任了,权力不小,祸害不低。
现在还经常性的骚扰我,宣称又对某个学科产生灵感,然后胡说一通。也不是说都不对,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但是由于缺乏行业常识,所以在基本方向上是有问题的
作者: indy    时间: 2016-1-29 11:35
恍然 - dasa即达萨
作者: shijz    时间: 2016-1-29 11:59
我觉得理工类都受严格的数理逻辑训练,不容易乱忽悠,人文类的逻辑训练不足,容易出问题
作者: dasa    时间: 2016-1-29 12:38
shijz 发表于 2016-1-29 11:59
我觉得理工类都受严格的数理逻辑训练,不容易乱忽悠,人文类的逻辑训练不足,容易出问题 ...

我也是这么认为。倒不是我们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学科特点使然。

作者: dasa    时间: 2016-1-29 12:39
山远空寒 发表于 2016-1-29 11:08
很可能就是这家伙干的。

他还没那么大能量。仅仅是一个地区市的发改委,主导不了那么大的变化
作者: 山远空寒    时间: 2016-1-29 13:55
本帖最后由 山远空寒 于 2016-1-29 13:59 编辑
dasa 发表于 2016-1-29 11:15
问题是,这个孙子是去做领导的,现在好歹也是副主任了,权力不小,祸害不低。
现在还经常性的骚扰我,宣 ...


可能在科学突破上,某些时候还需要这些胡思乱想的人。你应该鼓励他打基础,比如他说“导弹加油”,你就可以先夸他敢于思维突破,然后就要从技术实现上,成本效益上,规模生产上,现实情况中,等多个方面循循善诱,让他逐渐将自己的想法细节化,基础化,学科化,管理化,可执行化等写出来

可不是胡说八道一通就行,引用文献,发表在该行业的国外权威英文期刊上才行。告诉他,这是第一步。

我估计这兄弟一下笔,一读书,一看文献就知道自己有多无知,有多可怜。


但是,要说但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 没准儿经过你的一番鼓励,这小子还真钻研出什么对社会有用的新玩意儿。

对了,补充,给他看——郭永怀——的例子。
作者: dzhen    时间: 2016-1-29 14:06
山远空寒 发表于 2016-1-29 13:55
可能在科学突破上,某些时候还需要这些胡思乱想的人。你应该鼓励他打基础,比如他说“导弹加油”,你就可 ...

他有他自己能自圆其说的框架,很难跳出来。
作者: 一瞬无尽    时间: 2016-1-29 14:18
来鉴定一下这个是否有伪,相当高大上,可我觉得咋跟水变油贼像呢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1_29_349670.shtml中美科学家首次提出量子隔空传输生命体的“记忆
作者: dasa    时间: 2016-1-29 17:56
一瞬无尽 发表于 2016-1-29 14:18
来鉴定一下这个是否有伪,相当高大上,可我觉得咋跟水变油贼像呢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1_2 ...

这个不是我的专业范畴,不敢胡说。
不过在我印象里,如果真的要深入到量子层面,不确定性的比例会增加。记忆,包括形体的传输出错率会很难控制。
作者: 凡卡    时间: 2016-1-29 21:00
shijz 发表于 2016-1-29 11:59
我觉得理工类都受严格的数理逻辑训练,不容易乱忽悠,人文类的逻辑训练不足,容易出问题 ...

金灿荣老师说过,中国的理科生都很靠谱,中国的文科生很操蛋。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6-1-29 22:25
shijz 发表于 2016-1-28 22:59
我觉得理工类都受严格的数理逻辑训练,不容易乱忽悠,人文类的逻辑训练不足,容易出问题 ...

就是这个问题,理工科从本科开始受的就是严格的逻辑训练,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而文科这方面要差得多,因此出来的学生经常没根据就敢下断言。

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就是文科的需要忽略的东西太多,没办法做到那么严格,否则就没办法做事了。不过这样一来,需要自律的地方就太多了。

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就是历史类的论文在理工科学生看来根本就不成立,因为可以举出的反例太多了。可是如果按照理工科的要求来做的话,历史类就出不了什么论文了。
作者: njyd    时间: 2016-1-29 23:03
一瞬无尽 发表于 2016-1-29 14:18
来鉴定一下这个是否有伪,相当高大上,可我觉得咋跟水变油贼像呢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1_2 ...

  不知道是专家本人的忽悠还是记者把人家的意思搞拧了。
  文中用远距离传输宇航员的例子开头,俺也拿这个开头。
  远距传输活人的想法是怎么来的?人们先发明了用电波远距传输一维的电报,二维的图像,那么肯定会延伸想到传输三维的物体。
  但先看看电报图像是怎么传输的?实际传输的是什么东西?
  简单地说,远距传输的电报图像实际传出的都是信息而非实物,都是把信息传过去然后在接收地复制了一个“同样”的东西,原本的东西还在原地。同样两字打上引号是因为复制出的东西只是外表同样,实际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至少那张纸的纤维排布不可能一样。
  不管用电波还是用那什么劳么子量子纠缠,传输的只能是信息,连一个实际的原子一个电子实体都不可能传输过去,你传输一张照片,目的地只是用接收到的信息制造出一张新的照片,不可能把照片原件用电波传输过去。
  延伸到三维物体传输,也只能是传输出这个物体的信息,接收方用这些信息制造出一个看上去一模一样的新物体,而不可能把原件传过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维物体传输已经实现。大厂的设计室与制造车间不可能在一处(至少是不同的房间)。以前是把设计图纸送过去,现在可以用网络把图纸送到制造车间。当然这样是把设计师脑子里的东西传输过去,但如果这张设计图是根据一个实物画出来的,那么从这个实物到制造车间造出的实物中间就实现了类同于现在的电报传真的实体远距传输,最后结果还是原实体还留在原处,目的处复制了一件新的实体。
  一般人想像的远距实体传输是象寄信寄快件那样嗖的一下(这个嗖也可以长点,只要是隔空传过去的都算)把原件就送到目的地。随着运输工具的进步,这个嗖会越来越短,但想用电波或量子纠缠什么的是不可能的。重复一遍,这些办法只能传输信息不可能传输原件。

  回到这篇文章,里面明确说明了是将“量子态可以通过微波超导电路传输到远处的另一个生物身上”,另一个生物!也许他认为将一个生物的量子态调成与另一生物一样,这两个生物就一模一样?我不知道量子态是否包括了一个生物的全部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想法即使实现了也只是在另一处复制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新实体,而不是把原实体传输到另一处,与文中开头的远距传输宇航员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人会说了,如果能获取一个人的全部信息,而且组装技术发展到能组装出一个人,并且能输入记忆,不就能远距传输人了吗?即使只能传输信息。想一想,把你远距传到外地是组装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你,那么传输一次世界上就有了两个你,哪一个是你的真身?甚至可以再次组装直到无数个。

  
作者: fish97    时间: 2016-1-30 04:19
凡卡 发表于 2016-1-29 21:00
金灿荣老师说过,中国的理科生都很靠谱,中国的文科生很操蛋。

你老实交代,你骂谁那?你是党员不?准备被组织处理吧。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6-1-30 04:48
山远空寒 发表于 2016-1-29 11:10
你多虑了,据说某些部门博士好像爱坛的鲫鱼一样多。

爱塘鲫鱼多吗?问问虫虫
作者: 武工队    时间: 2016-1-30 05:14
我觉得那个哲学上比较普遍接受的伪科学定义还是很合理的:科学的必要特点是可被证伪;无法被证伪的就是伪科学

至少这样的定义不再局限于个人经历和主观感受

不过证明这种东西,一般人也就是看看乐乐就行了

伪科学倒可能还真不是什么大事;而楼主所说的伪技术伪专家是主要的祸害
作者: 武工队    时间: 2016-1-30 05:18
感觉美国的高层次教育里,文科比理科的门槛高不少。也可能美国人理科基础差一些,所以看起来门槛差不多高了

学文真是累成狗啊
作者: dasa    时间: 2016-1-30 12:57
本帖最后由 dasa 于 2016-1-30 12:59 编辑

在说一下伪专家的分布吧

密度最高的伪专家分布在如下领域:科技部门领导,含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局等;投资公司,包括风头,天使投资和PE投资等;成名的作家,演员和节目主持人,画家等。

前两种分布出现的原因是一个,即这些人自认为看过很多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已经算是某些领域的专家了。这种逻辑和那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 的逻辑是一样的。认为自己读的够多了就是专家,呵呵,专家也太容易当了。

至于第三种,纯粹是无知者畏。本身就没什么科学素养,智商一般也很令人捉急。但是名气大了自己有点膨胀,就会对很多问题胡说八道。最可恶的是,恰恰是这类人的危害最大。因为他们特别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所以影响就非常大。

判断一个专家的真伪,除了专业知识外,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看支撑该专家的思维内核是什么,是不是理性的,是不是有逻辑支持。为什么很多人的话是胡说?为什么说很多科技部门领导,投资人是伪专家?他们在阅读了很多分析报告,的确是积累了一定的专业信息和知识。但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的内核是非理性的,是那种道听途说性质,没有经过逻辑和专业理论以及常识的驱动和审核的。

说到这,不妨展开说一下明星信教的问题。很多影视明星现在都是佛教徒。这个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也没人规定信佛教还要首先获取个学位才能信。但是如果一个人缺乏基本的常识和逻辑,信教这种事情就很可能会走上邪路。可能有人会疑问:宗教信仰还需要逻辑吗?事实上一个宗教可以传承很多年,至少在其体系上回演变成一个逻辑自洽的系统,否则就只能欺骗愚男善女,无法吸引足够多的精英加入。很多极端的宗教,包括邪教之所以走不远,或者只能在某一个时期兴起,就是这个原因。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