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北方的蒙娜丽莎 [打印本页]

作者: 史鉴    时间: 2011-8-14 10:32
标题: 北方的蒙娜丽莎
本帖最后由 史鉴 于 2011-8-15 01:22 编辑




2003年在北美公映的新片“戴珍珠耳环的女孩”(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是近几年少见的佳作,这部电影也引发了我对荷兰画家维梅尔(Johannes Vermeer)的兴趣。上网找到他的同名油画,当时被震撼得目瞪口呆,画中女孩的惊鸿一瞥仿佛摄取了我的灵魂。


维梅尔在这幅画中采用了一个全黑的背景,从而取得了相当强的三维效果。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女孩形像的魅力,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画中的女孩侧着身,转头向我们凝望,双唇微微开启,仿佛要诉说什么。她闪烁的目光流露殷切之情,头稍稍向左倾侧,仿佛迷失在万千思绪之中。女孩身穿一件朴实无华的棕色外衣,白色的衣领、蓝色的头巾和垂下的柠檬色头巾布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头巾是突厥人的服饰,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非常流行。维梅尔在画中使用平凡、单纯的色彩,和有限的色调范围,然后用清漆取得层次和阴影的效果。这幅画另一个瞩目之处,是女孩左耳佩戴的一支泪滴形珍珠耳环,在女孩颈部的阴影里似隐似现,是整幅画的点睛之笔。珍珠在维梅尔的画中通常是贞洁的象征,有评论家认为这幅画很可能作于女孩成婚前夕。


画中女孩的气质超凡出尘,她心无旁骛地凝视着画家,也凝视着我们。欣赏这幅画时,观者会很轻易地融化在这脉脉的凝望中,物我两忘。维梅尔并没有说明女孩的身份,专家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画家的女儿,有的认为是他家里的女佣(影片就是这样演绎的)。荷兰艺术评论家戈施耶德(Ludwig Goldschieder)认为这是维梅尔最出色的作品,是“北方的蒙娜丽莎”( Mona Lisa of the North)。


维梅尔生于1632年,卒于1675年。他一生都生活在荷兰小镇德尔夫特(Delft)。虽然现在维梅尔是名望仅次于伦勃朗的荷兰画家,他在世的时候却默默无闻。维梅尔生于一个富裕的新教家庭,父亲是一个丝绸商人,同时也买卖艺术品。1653年维梅尔和卡特琳娜(Catharina Bolnes)结婚。卡特琳娜出身当地一个相当显赫的天主教家族,维梅尔成婚以后很可能归依了天主教。婚姻使维梅尔从城市中产阶级跻身上流社会,这可能是当时出身卑微的艺术家们所梦寐以求的。维梅尔不善理财,成婚以后渐渐坐吃山空,不得不将父亲留下的房子出租,然后搬到岳母马玛利亚-婷思(Maria Thins)家里,并常常得到她的接济。


十七世纪的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以海外贸易立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富裕的城市中产阶级。他们的审美需求加上强大的购买力,为荷兰出现大量优秀画家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不仅传统的神话、宗教和历史题材的油画销路甚广,肖像、风景和世情油画也很受欢迎。十七世纪荷兰油画百花齐放的原因,在於画家们已经不只为贵族阶级创作,而是努力迎合广大城市中产阶级多种多样的爱好和品味。


据统计,十七世纪荷兰的油画作品有将近一千万幅,每两千荷兰居民中就有一位画家。由於竞争非常激烈,油画的价格普遍较低,一个画家需要树立与众不同的风格,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1653年12月,维梅尔加入德尔夫特的画家行会。他最初打算专攻历史和宗教题材,后来开始画风景和肖像。维梅尔的作品只流传下来35幅,而据专家考据,维梅尔一生的作品大概也就40余幅。一个画家靠这样的产量是无法糊口的,难怪维梅尔时常需要岳母接济。


维梅尔作品大多数描绘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他尤其喜欢画女性的形像和活动。维梅尔流传下来的肖像画中,女性人物有40位,男性人物仅13位。维梅尔的油画内容通常是一、两个人在室内劳作或休闲,光线一般从左侧照来。维梅尔喜用黄色、蓝色和灰色,他对色彩的把握和光线的处理非常出众。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专门描述维梅尔亲自调制颜料。维梅尔的画通常布局简单,尺寸不大,但往往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没有人了解维梅尔的技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使用当时罕见的暗箱技术(Camera Obscura),用以捕捉光线和色彩。当时荷兰著名的科学家卢文霍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是维梅尔的好友,此人精通显微镜和光学透视,维梅尔显然从他那里学到了这门技术。


荷兰艺术品市场在1665-1667英荷战争以后一落千丈,到1672年法荷战争以后就近乎消亡。究其原因,艺术学者扬勃克(Marten Jan Bok)认为:“艺术品市场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大,因为艺术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油画的耐久性也迫使活着的画家同他们死去的同行竞争。到十七世纪五、六十年代,油画的供过於求将市场价格越压越低,很多画家不得不申请破产另谋生路。1672年的法荷战争给油画市场最后的致命一击。”


荷兰艺术品市场的崩溃对维梅尔影响巨大。在他死去的前一年,维梅尔还向岳母借了一千荷兰盾以维持生活。1675年,维梅尔去世,年仅43岁。用他妻子的话来说,维梅尔是由於“庞大家庭的重负,没有谋生手段,使他陷入萎靡和沮丧,进而谵妄,好端端的人一、两天之内就突然病死。” 维梅尔去世前,不但无法卖掉自己的作品,经销的油画也无人问津,结局相当凄凉。维梅尔留下他的妻子卡特琳娜和10个孩子,其中8个尚未成年。因为负债累累,卡特琳娜不得不申请破产。


1902,收藏家德图慕( Arnoldus Andries Des Tombes)将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女孩”赠送给莫尔提舒斯画廊(Maurtishuis Gallery) 。此画在这里一直保存至今。德图慕家族当年以两个荷兰盾的代价取得的这幅画,1902年时的估价大约在四万荷兰盾。这幅画的走俏大概由於后人对她的了解最少,因此显得很神秘。油画的主题似乎并不是女孩本身,而是她渴望和观者建立的某种联系。维梅尔的天才和技巧,油画充满的暗示性内涵,加上世人对她的背景所知甚少,造就了这样一个旷世绝作。


Pearl Earing.jpg (47.54 KB, 下载次数: 65)

Pearl

Pearl

作者: 空气精灵    时间: 2011-8-14 12:52
回复 史鉴 的帖子

图片无法显示....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1-8-14 15:07
回复 史鉴 的帖子

看不见,你还是先下载然后自己贴图吧。原图有反链接功能
作者: 宋西湖    时间: 2011-8-14 21:46
本帖最后由 宋西湖 于 2011-8-14 21:47 编辑

维米尔调制颜料那段是依据伦勃朗用色所作的一个猜测吧? 矿物颜料
这画我也喜欢
回眸一笑,像是听到了召唤,在说,嗯?  极其挑逗我的内心
作者: 史鉴    时间: 2011-8-15 01:23
回复 空气精灵 的帖子

已经修复了。
作者: 史鉴    时间: 2011-8-15 01:24
回复 燕庐敕 的帖子

贴图很麻烦,忙活半天才贴上。
作者: 史鉴    时间: 2011-8-15 01:39
宋西湖 发表于 2011-8-14 21:46
维米尔调制颜料那段是依据伦勃朗用色所作的一个猜测吧? 矿物颜料
这画我也喜欢
回眸一笑,像是听到 ...

这一个细节倒是出自史实。维梅尔喜欢在颜料里使用群青,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自然颜料,维梅尔用群青的例子是这么这幅画《The Girl with the Wineglass》,女孩的红裙子的皱褶阴影都先涂了一层群青,再上猩红颜料,因此取得一种紫红色的冷艳效果。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1-8-15 10:21
回复 史鉴 的帖子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维美尔还是个科学家,他用太阳的亮度作对比,研究星星的亮度,并根据这个亮度把星星分成不同星等。
作者: 空气精灵    时间: 2011-8-16 18:47
看来看去,油画还是不能看书本上或网上的,一定得看原作.否则,真的没感觉.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1-8-19 09:44
回复 宋西湖 的帖子

憨豆偷的是惠斯勒的《母亲》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1-12-19 10:26
宋西湖 发表于 2011-8-14 21:46
维米尔调制颜料那段是依据伦勃朗用色所作的一个猜测吧? 矿物颜料
这画我也喜欢
回眸一笑,像是听到 ...
啊??...那他用口香糖黏上去的珍珠是什么的?我糊涂了!@#¥%


口香糖粘珍珠?我只记得在《纵横四海》里面周润发在莫迪里阿尼的画上干过。
作者: 坎特雷拉    时间: 2011-12-23 22:52
本帖最后由 坎特雷拉 于 2011-12-23 22:52 编辑

这幅画还特别拍过电影,施加丽约汉生演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