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 `8 n' F+ F两弹一星元勋中,大概可分为四代,第一代的赵忠尧、赵九章等人,建国之时早已功成名就,成果斐然,教书育人也是桃李天下;第二代的钱三强、钱学森、彭桓武等人,建国之初正是年富力强的时代;第三代是邓稼先、朱光亚等人,建国之后学成匆匆归来;第四代是周光召、孙家栋这波2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建国后才大学毕业,师生同为元勋。/ n7 |# e0 W0 U
* O; N F6 _+ I6 n
我们这里要说的几个第三代,当国共风云激荡的时候,他们正在读大学。在那个青年人思维活跃甚至躁动的时代,他们似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然后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1 v+ A4 }3 Q8 x% R ' [" y) f# F& e, Q% d那么,是吗?1 X% \& i, E' `' t
; k3 K0 |' f x! A0 |首先看最乖的朱光亚。朱光亚当时同宿舍有三个人,一个叫徐利治、一个叫邹承鲁、一个叫朱光亚。这三个人中,徐利治学数学,偏左,和共产党走得近;邹承鲁学生物,偏右,是三青团团员;一个啥都不管,朱光亚。$ d# _1 s, ]$ [. C; D
, X, Q- n0 g: f5 @( K8 f2 q: G+ V; F& [. a6 z' M% c
三青团团员邹大学霸年轻去英国的路上,难怪泡到院士的闺女 ) Y* F! P# Y8 Y% n0 W# @9 ]8 p- b$ C& ?7 w
有必要简单介绍他们一下吗?邹承鲁,生物物理所邹大学霸,说一不二的人,大概他岳父李大学神是能镇得住他的人之一。! d+ K/ J) A/ T# @( p' o. L 9 u: d$ O; T! q邹大学霸新婚与岳父岳母合影,这张照片上男人颜值比女人高 & B `$ I2 t. i , O, G$ ^; L) s+ l/ c1 L徐利治1945年加入中共在昆明秘密成立的青年革命组织——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华罗庚、许宝騄都很赏识徐利治,想让他留校担任助教兼科研助手。可是身为国民党中委的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吴有训不主张左派学生留校,召徐面谈,很客气地劝诫一番。徐只好先应承下来,得以留校。1946年华罗庚奉命遴选英才赴美学习,挑中徐利治和孙本旺两人,携照片和材料赴重庆报批。结果徐被刷下来,据他回忆因为“当局已经掌握了我参加学运的情报,说我跟共产党走,不能出国”,“华先生还埋怨我说,你不参加这些学运就好了么”。华罗庚只得另外换人,被换上的这个后来成了美国科学院的院士。 ; b+ a4 I- j% T( c; F: ^* A " P+ }$ Y; i4 [& _* I( _( h, X" t 2 n; v, Y$ F9 a! _徐利治在讲数学的美9 W7 E* J1 @9 K) j( b
* N7 \' h0 L! Z- U6 q8 z
徐利治后来也出国了,去英国留学两年,他出国的日子很有意思,是1949年1月从北平出国的,晚走几天和平解放估计就走不了了。8 }/ \3 p! u) q" X5 K1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