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 发表于 2015-6-15 12:47
风倚清荷秀
雀登丹桂香
芳菲迷蝴蝶
山菊 发表于 2015-6-16 02:18
风倚清荷秀
雀登丹桂香
芳菲迷蝴蝶 --- 蝴倒是小问题~~~换个'蛱'就解决啦
易明 发表于 2015-6-15 13:28
俺也分不清,就是看仁兄那个好玩,跟着凑热闹。
山菊 发表于 2015-6-16 02:10
天衣无缝啊~~~仁师这是唱的哪一曲呢
易明 发表于 2015-6-16 01:47
风倚清荷秀
雀登丹桂香
芳菲迷蝴蝶
易明 发表于 2015-6-16 01:47
风倚清荷秀
雀登丹桂香
芳菲迷蝴蝶
仁 发表于 2015-6-15 14:22
丹桂的意向是不是在秋天?不过有诗说: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山菊 发表于 2015-6-16 03:28
我家的桂花好象就是夏天不开花.
仁 发表于 2015-6-15 14:12
我今天翻看过去的存档,看到这个就在贴一遍。
山菊 发表于 2015-6-16 03:48
当时咋想到把这两首拼到一起的呢?
仁 发表于 2015-6-15 15:07
当时对于人们对起承转合的大讲特讲不以为然,举个例子而已。
仁 发表于 2015-6-16 03:22
丹桂的意向是不是在秋天?不过有诗说: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山菊 发表于 2015-6-16 05:13
其实这些技巧的使用也是一个'度'的问题。所以我说~~~生活的全部艺术就在一个'度'字:)
譬如你说的伍子 ...
易明 发表于 2015-6-16 05:44
我还没想那么细啊。记忆印象深的是秋天在杭州那边农家院,闻着桂花香吃钱塘江的之鱼。所以应该是秋天开花 ...
仁 发表于 2015-6-16 04:07
当时对于人们对起承转合的大讲特讲不以为然,举个例子而已。
云平 发表于 2015-6-16 15:03
杜甫此绝结构类似“两个黄鹂鸣翠柳”,张诗是正常绝句,用对起。
如此合并,可以看做加强版的《春闺思》 ...
仁 发表于 2015-6-16 21:45
前六句大好春光只为说第八句的良人不在。
云平 发表于 2015-6-16 23:30
对的。但细味后,前半之喜形于色与主人公心境不符。
如果是欲抑先扬,那么这个度如何控制,若比例失调, ...
仁 发表于 2015-6-17 00:40
这也是个视角。不过前4句乃至前6句并不是采桑人的心理,只是对她所见的客观描述。鸳鸯的意向对后边的忘采 ...
云平 发表于 2015-6-17 23:16
也就是说,前面没有采桑人。
但丽、香、融、暖却是渐进的主观体验,包括飞,睡二字,所以有很强的感性投 ...
仁 发表于 2015-6-18 00:57
前面有采桑人啊,那是她看到的景物。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人心中会有不同的联想。两个恋人看到鸳鸯心理美滋 ...
不过前4句乃至前6句并不是采桑人的心理
仁 发表于 2015-6-19 10:44
其实也不用想那么多。这种写法可以被'每逢佳节倍思亲'诠释。春色越好,相思越苦。 ...
云平 发表于 2015-6-19 15:04
关键在春闺思不直说
仁 发表于 2015-6-19 21:46
我认为这就是春闺思的艺术高境界。有些电影常常用特写人悲伤流泪的脸部强迫观众进入悲伤,而有些则用主角 ...
云平 发表于 2015-6-19 10:54
嗯,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的冲击和反应。
“袅袅”一联看得出作者还是比较约束情绪的,隐而不发。 ...
《唐诗鉴赏辞典》:
风俗画画家画不出时间的延续,须选“包孕最丰富的片刻”画之,使人从一点窥见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法门,对短小的文学样式似乎也合宜,比如某些短篇小说高手常用“不了了之”的办法,不到情事收场先行结束故事,任人寻味。而唐人五绝名篇也常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张仲素《春闺思》就是好例。
这诗的诗境很象画,甚而有几分象雕塑:一位采桑女子手提空笼(一种篮状竹器),斜倚在树旁,神情恍惚若有所忆……从这凝思的顷刻,借助作品标题(可命名为“梦渔阳”),观众会悟到很多画外之意。当然,诗毕竟是诗,终究有许多画图难足而只有文字可以传达的东西。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蚕生春三月,春柳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采桑度》),真可谓“无字处皆具义”(王夫之)。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后二句在蚕事渐忙、众女采桑的背景上现出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她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道具”,“提笼忘采叶”,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心儿何往?末句就此点出“渔阳”二字,意味深长。“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伤心怨望。诗写到此已入正题,但它并未直说眼前少妇想夫之意,而是推到昨夜,说“昨夜梦渔阳”。写来不仅更婉曲,且能见昼夜怀思、无时或已之意,比单写眼前之思,情意更加深厚。
“提笼忘采叶”,这诗中精彩的一笔,许会使读者觉得似曾相识。杨慎早有见得,道是:“从《卷耳》首章翻出。”《诗经·卷耳》是写女子怀念征夫之诗,其首章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斜口小筐不难填满,卷耳也不难得,老采不满,是因心不在焉、老是“忘采叶”之故,其情景确与此诗有神似处。但就诗的整体说,彼此又很不同。《卷耳》接着就写了女子白日做梦,幻想丈夫上山、过冈、马疲、人病及饮酒自宽种种情景,把怀思写得非常具体。而此诗说到“梦渔阳”,似乎开了个头,接下去该写梦见什么,梦见怎样,但作者就此带住,不了了之。提笼少妇昨夜之梦境及她此刻的心情,一概留给读者,让其从人物的具体处境回味和推断,语约而意远。这就以最简的办法,获得很大的效果。因此,《春闺思》不是《卷耳》的摹拟,它已从古诗人手心“翻出”了。
(周啸天)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