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中国的去神圣化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10:35
标题: 中国的去神圣化问题
改革开放中,思想解放是很重要的内容。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很多神圣的东西打破了,这样才能放下包袱,大胆前进。各种试点、擦边球、引领风气之先,都是不同程度的解放思想。换句话说,去神圣化。但物极必反,当什么东西都无所顾忌,已经不存在任何神圣的东西的时候,就滑到无政府主义了。思想禁锢的代价是社会停滞不前,无政府主义的代价的代价同样巨大,现在中国已经尝到苦处了。

神圣的东西都是人为的,但这也是维系社会基本秩序所必需的。孔孟之道的核心在于中庸和秩序,但孔孟之道正在瓦解,人们变得极端,变得蔑视一切秩序。

党员操守遭到蔑视,于是出现了大量贪官和蛀虫。
军人操守遭到蔑视,于是出现买官卖官的徐才厚们。
商业道德遭到蔑视,于是出现大量奸商和内部交易。
职业道德遭到蔑视,于是出现拆烂污或者买卖证书的事情。
医生道德遭到蔑视,于是出现收受红包的医生。
教师道德遭到蔑视,于是出现正课不教、非要到补习班才教的老师。
学生操守遭到蔑视,于是出现作弊、行贿的学生。
个人品德遭到蔑视,于是出现耀武扬威的二奶。
开车人不守交通规则,于是出现别车、斗气的事情。
消费者自以为上帝,在店家颐指气使,甚至成为霸王顾客。

毕福剑贬嘲毛泽东,这似乎是公民的言论自由,但作为党的喉舌一分子,这就和神父贬嘲耶稣基督一样,有违操守,而与公众还是私密场合无关。
徐纯和抢夺警械、攻击警察,这似乎是醉汉的糊涂甚至有人把这算作弱势者的绝望之举,但作为危害警察和公众安全的危险攻击,死有余辜。
路培国在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碑上刻下到此一游,丁锦昊在埃及卢克索石碑上也刻下到此一游,也是对文化遗产缺乏起码的尊重,应该绳之以法。。

例子还有很多,举不胜举。

破除迷信是重要的,但对于很多重要的东西保持基本的尊重,这一点似乎在中国人中间越来越缺失。法不责众、道德标准相对化(xxx比我厉害多了,我这点算什么)、race to the bottom(都想不出言简意骇的翻译),似乎成为常态。

中国要和平崛起,但和平崛起不仅是经济的,而且是道义的、文化的。中国要打造道德高地,必须制止这种去神圣化的势头。是的,阻挡前进的紧箍咒要打破,但否定一切,这就过头了。该神圣的还是要神圣起来,应有的尊重必须保持。但看来不吃足够的苦头,是不会有多少人理会这一点的。这才是中国崛起最大的危险。
作者: suyin    时间: 2015-5-16 11:10
感觉没有以前那些传统的束缚,对个人是一种自由解放,也容易让人散失敬畏之心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6 12:01
单靠“道德”,是不管用的。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5-5-16 13:14
过分强调以德治国,总想着保留领导的解释权,这是当前国内制定法律规定的漏洞。
现在国内大力建设佛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补课。
总不能白白等着基督/绿教来占领底层的精神空间。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13:42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5-5-15 23:14
过分强调以德治国,总想着保留领导的解释权,这是当前国内制定法律规定的漏洞。
现在国内大力建设佛寺,在 ...

如果不建立正常的道德秩序,对该敬畏的事情留存敬畏之心,就等着邪教来占领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13:44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5 22:01
单靠“道德”,是不管用的。

没有人说要“单靠道德”,但彻底的去道德化肯定是走不通的路。
作者: dzhen    时间: 2015-5-16 14:09
倒没觉得哪么严重...
就是现在很多人太浮躁了,整个社会都虚火大。
似乎很多人还保留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记忆,有机会就钻,叫别人抢了就生气。
很多事都是只要速度,先抢下来再说,抢不下来就上火。
包括精神寄托都是,孔子有“子不语”。说据不敬的话,真有几个信神神鬼鬼的。倒是有庙就进,见神就拜不少,希望“诸天神佛都保佑我”,或者不是“都保佑我”,蒙着一个也算啊。
作者: 隧道    时间: 2015-5-16 14:52
race to bottom 比烂? 比下限?
作者: 大鹏翔宇    时间: 2015-5-16 14:56
race to the bottom 道德堕落,两个字,比烂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6 15:01
1、去神圣化问题或祛魅问题,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个大问题。你说的很好,有当哲学家的潜质。

2、“但物极必反,当什么东西都无所顾忌,已经不存在任何神圣的东西的时候,就滑到无政府主义了。”为什么就滑倒“无政府主义”呢?是不是改成“相对主义”比较好,因为人们往往在绝对主义或普遍主义论域中讨论神圣事物。绝对主义对应着相对主义,普遍主义对应着特殊主义。

3、“神圣的东西都是人为的”,不敢苟同,如康德所讲的令人敬畏的“头顶上的星空”,或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的崇拜,这些东西很难讲是人为的。

4、“孔孟之道的核心在于中庸和秩序,但孔孟之道正在瓦解,人们变得极端,变得蔑视一切秩序。”孔孟之道的瓦解不始于改革开放,而始于晚清。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推天理以明人事”这个传统,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和民主进来以后,儒家的天道观和人道观受到全面冲击,儒家哲学跨掉了,有学者称为“魂飞魄散”,有兴趣可以看看章太炎、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人的相关讨论。

5、孔孟之道,如果还需要,就必须对它进行新的论证或新的言说,近代的一些学者作了一些尝试,如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等人的工作,以我看,基本上不是很成功,问题多多。

6、去神圣化或祛魅,不仅中国有,西方也有,100年以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就讨论到这一问题的。时常听我导师讲,“轴心时代”创造的文明秩序,差不多要走到头了,我们有可能走入新的“轴心时代”。
作者: 路过路过    时间: 2015-5-16 15:49
晨大说的问题因为人的本性,类似的事情历史上一直在发生。法不责众这是赤裸裸的利益考量结果,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不然你就是众矢之的。

较好的解决方法

教育引导: 寻求有利于或适应于社会与个人平衡发展科学的道德标准进行洗脑,最好还是政治局与人大每十年或五年审核修改和重新确定一下。优化教育质量,找顶级的人才编辑教材,加强对学校运营过程的引导监督。提升教师的水平:提高门槛待遇及时清除不合格品,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学生总人数也在降低)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这是可行的。

法律规范: 对不道德行为强化处罚力度增加犯错成本,法律制定修改与道德标准良性互动,强化法律权威。

也许未来科技发展可以控制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或变成另一种生存形态自然也没啥道德问题了吧?

宗教愚民死开(个人观点)

继续潜水学习中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6 16:04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05:44
没有人说要“单靠道德”,但彻底的去道德化肯定是走不通的路。


道德与法律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法律是成型的条款,是道德的具体表达和底线,道德是心理上社会赞许性的表达
传统社会圈子小,人口迁移少,熟人社会,主要依靠道德来标定社会秩序
现代社会更多的是陌生人社会,迁徙多,人口密集,社会变化速度快,不同人思想的差异很大,复杂多样,应该主要依靠法律来标定社会秩序。

中国目前还是缺少法治主要一些,依目前的法治现实,很多情况下会演变成越有道德越吃亏,这是劣币淘汰良币。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6 16:35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6 16:04
道德与法律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法律是成型的条款,是道德的具体表达和底线,道德是心理上社会赞许性的表达 ...
道德与法律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法律是成型的条款,是道德的具体表达和底线,道德是心理上社会赞许性的表达 ...

可能是我看得的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说法。“道德”概念的外延要比“法律”概念的外延要大,如在康德那里,道德学说包括权利学说和德性学说,前者讨论的是法权关系,后者讨论的是伦理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概念的含义更为丰富,不仅涉及天道,还涉及人道,后者包括政道和治道。道德和法律不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作者: 大卫    时间: 2015-5-16 17: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部改革史,就是打破条条框框的历史。

“大胆的闯,大胆的试”,改革闯将们即使当时没有领导背书,事后也多被平反。以此为例,能员干吏每以突破禁区为荣,却不知最终边界在哪。有破不立,两三代主事更迭,遽不知初衷为何?

经济挂帅再与拜金钱教一结合,隧目睹三十年来之怪现状……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22:13
dzhen 发表于 2015-5-16 00:09
倒没觉得哪么严重...
就是现在很多人太浮躁了,整个社会都虚火大。
似乎很多人还保留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记 ...

见庙就进,见神就拜,这不是信神敬神,而是实用主义、投机主义。实际上也是一种去神圣化,另一种表现而已。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22:13
隧道 发表于 2015-5-16 00:52
race to bottom 比烂? 比下限?

比无底线?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22:23
白春 发表于 2015-5-16 01:01
1、去神圣化问题或祛魅问题,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个大问题。你说的很好,有当哲学家的潜质。

2、“但物极必 ...

呵呵,我当不了哲学家,只是个胡思乱想、操太多闲心之徒。

从哲学意义上说,相对主义确实更加确切,无政府主义是政治范畴。

神圣的东西都是人为的,意思是人使得这些东西神圣的,尽管这些东西可能客观存在。换句话说,神圣只存在于心里。这个说法够唯心哈。

孔孟之道在历史上是不断有高潮低潮的,近代的瓦解始于晚清或者五四,这没错,但幅度最大还是现在。文革对孔孟之道的粉碎是外在的,现在才是“深入人心”的。

孔孟之道是否还能作为治国之道,我也不知道;如果要重振,如何在理论上注入新的活力,我更不知道。但孔孟之道作为中华民族两千年文化的凝结剂,弃若蔽履肯定是不对的。

去神圣化的问题在西方确实也有,宗教的淡化、各种自由化(吸毒、堕胎、同性恋、性关系)都是表现。

说不定马克吐温时代的美国和狄更斯时代的英国也经历过这样的去神圣化,说不定中国也会在矫枉过正之后回归更加平衡的位置。希望如此。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22:29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6 02:04
道德与法律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法律是成型的条款,是道德的具体表达和底线,道德是心理上社会赞许性的表达 ...

道德和法律的一体两面或许应该这么看:

法律是共同行为准则的最低标准,道德是共同行为准则的最高标准,前者靠外在力量强行管束,后者靠内在力量自我约束。

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有限,主要交往存在于熟人之间,用道德来维持社会秩序还行;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的面要大得多,大量交往存在与陌生人之间,单靠道德的内在约束已经不够用,需要同时借用法律的外在约束。但单纯依靠法律,则有法难责众和法网疏漏的问题,执法不一致、不均匀导致投机心理,进一步鼓励钻法律空子的行为,进一步加强执法则产生国家机器与个人权益的矛盾。说到底,法律的有效性只有在社会上大多数人自愿守法、违法者只是例外这样的情况下才存在,单靠法律肯定也是不行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22:29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6 02:04
道德与法律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法律是成型的条款,是道德的具体表达和底线,道德是心理上社会赞许性的表达 ...

道德和法律的一体两面或许应该这么看:

法律是共同行为准则的最低标准,道德是共同行为准则的最高标准,前者靠外在力量强行管束,后者靠内在力量自我约束。

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有限,主要交往存在于熟人之间,用道德来维持社会秩序还行;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的面要大得多,大量交往存在与陌生人之间,单靠道德的内在约束已经不够用,需要同时借用法律的外在约束。但单纯依靠法律,则有法难责众和法网疏漏的问题,执法不一致、不均匀导致投机心理,进一步鼓励钻法律空子的行为,进一步加强执法则产生国家机器与个人权益的矛盾。说到底,法律的有效性只有在社会上大多数人自愿守法、违法者只是例外这样的情况下才存在,单靠法律肯定也是不行的。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6 22:50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2:23
呵呵,我当不了哲学家,只是个胡思乱想、操太多闲心之徒。

从哲学意义上说,相对主义确实更加确 ...

1、神圣只存于心里,这是非常现代的说法,始于笛卡尔,从心灵中确立神圣事物的根基,在哲学中,称为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
2、我也觉得孔孟之道或传统文化的大规模沦丧不在五四和文革,而在改开以来,当然这需要论证。
3、儒家的东西有许多层面,如政治层面,思想文化层面,日常生活层面,儒家思想如何在政治层面进入国家体制,目前来看,还没有看到这个可能,尽管有人在论证政治儒学或制度儒学,但还是停留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探讨。
4、神圣事物、令人敬畏的事物、令人崇敬的事物,这三者的同异,不知你是如何看待的?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6 22:55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16 14:58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14:29
道德和法律的一体两面或许应该这么看:

法律是共同行为准则的最低标准,道德是共同行为准则的最高标准, ...


个人的体会,不一定对,商榷。法律这玩意就是靠严肃性来维护的,而道德是需要法律来维护的。我出国前没在国内开过车,去年回国以后开车,我爸的反应就是,“你说你开了三四万英里了?三四百英里吧?”,“照你这么开车,碰到人就停,要多久才能到啊”。如今一年了,我也学会左插右钻了,也知道不让行人了,并线有时候也不打灯了。

记得以前在英国,有一次晚上去约克拿东西,因为路不熟,就有两个路口迟疑了一下,就有警车追上来查我是否酒驾,更不用说高速上来来回回压阵的高速巡警了。

环境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专车司机就体现的很明显,原本骂骂咧咧的出租司机一下子就变成了彬彬有礼的专车司机。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23:09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6 08:55
个人的体会,不一定对,商榷。法律这玩意就是靠严肃性来维护的,而道德是需要法律来维护的。我出国前没在 ...

你说的这涉及交通法规,不是道德问题。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23:11
白春 发表于 2015-5-16 08:50
1、神圣只存于心里,这是非常现代的说法,始于笛卡尔,从心灵中确立神圣事物的根基,在哲学中,称为本体 ...

哈,和笛卡尔想到一块儿了,荣幸啊。

“神圣事物、令人敬畏的事物、令人崇敬的事物,这三者的同异,不知你是如何看待的?”
没有想过太具体的区分,在这里我是把这三者混同对待的。你以为如何区分较好?
作者: dzhen    时间: 2015-5-16 23:33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2:13
见庙就进,见神就拜,这不是信神敬神,而是实用主义、投机主义。实际上也是一种去神圣化,另一种表现而已 ...

对,我说的也是实用主义啊,现在很多人都是实用主义,但是俺不认为和投机主义是一回事。
另:俺觉得只是上火的表象,并不能代表内部问题能上升到哲学层面.........
晨大你是不是最近有点上火?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6 23:48
dzhen 发表于 2015-5-16 09:33
对,我说的也是实用主义啊,现在很多人都是实用主义,但是俺不认为和投机主义是一回事。
另:俺觉得只是 ...

没有啊,今天下雨,还觉得有点阴冷呢。

最近回国次数较多,每回一次,都看到一些事情,有一些想法,不吐不快。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6 23:53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3:11
哈,和笛卡尔想到一块儿了,荣幸啊。

“神圣事物、令人敬畏的事物、令人崇敬的事物,这三者的同异,不知 ...

我也没有想好,随便胡扯几句,神圣事物,也许是事物的意义源头在神在上帝在圣人在先知,事物因与它们相关获得意义;令人敬畏的事物和令人崇敬的事物,如果从权力与权威区别来看,令人敬畏的事物可能与权力有关系,由于权力有镇制因素在其中,可能令人畏惧,恐惧,如在《约伯记》中,上帝在说其无所不能后,使约伯最后敬畏它。令人崇敬的事物与权威有关,权威往往与能力和德性相关,不含压迫因素在内,如英雄的事业令人崇敬,之所以令人崇敬,可能英雄的能力和品性相关。
作者: dzhen    时间: 2015-5-16 23:56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3:48
没有啊,今天下雨,还觉得有点阴冷呢。

最近回国次数较多,每回一次,都看到一些事情,有一些想 ...

您这是阴气大,缺乏正能量。
世间哪有完美之宇宙?
即时只是理论上的完美,都吓死人呢~
作者: dzhen    时间: 2015-5-17 00:04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3:48
没有啊,今天下雨,还觉得有点阴冷呢。

最近回国次数较多,每回一次,都看到一些事情,有一些想 ...

其实实用主义错吗?
俺不觉得,有几个国家几个人不信奉实用主义?
饿到要完蛋,有个人给你一口水,只要你跟从,几个人能逃脱生的可能。
俺觉得毛都是实用主义者,但是他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实用主义。
俺一直认为只有周总理才是真正的信徒,他坚定,甚至宁可自污。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7 00:39
dzhen 发表于 2015-5-16 10:04
其实实用主义错吗?
俺不觉得,有几个国家几个人不信奉实用主义?
饿到要完蛋,有个人给你一口水,只要你 ...

凡事都要有个度。实用主义没错。没有实用主义,就没有改革开放。但彻底实用主义了,去神圣化就是副产品之一,恶果已经看到很多了。
作者: mezhan    时间: 2015-5-17 10:46
晨枫 发表于 2015-5-17 00:39
凡事都要有个度。实用主义没错。没有实用主义,就没有改革开放。但彻底实用主义了,去神圣化就是副产品之 ...

那就只有 回到中庸之道的老路上.
作者: 云淡风轻    时间: 2015-5-17 12:23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3:48
没有啊,今天下雨,还觉得有点阴冷呢。

最近回国次数较多,每回一次,都看到一些事情,有一些想 ...

经常回国出差,完全习惯国内的种种不习惯。
不觉得好也不觉得坏,因为我觉得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好坏,
有它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不一定一定需要去用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社会习惯去评判好坏。毕竟中国有太多的不同,有些事情需要时间。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15-5-17 20:07
人治社会的管理手段到了信息时代好多都不管用了,以前官老爷的惊堂木一拍,言出法随,大清律例才多少条啊,藐视皇权这一条就有无数种可能。现在的法律法规后面常有一条,“以及其它相关行为”, “酌情予以***”,这些地方应该格外谨慎。 另外之前很多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的管理手段,比如瞒报事故损失,打良冒功,定向公开等都不太起作用了。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8 00:46
晨枫 发表于 2015-5-16 23:11
哈,和笛卡尔想到一块儿了,荣幸啊。

“神圣事物、令人敬畏的事物、令人崇敬的事物,这三者的同异,不知 ...

神圣事物,对应的英文是什么?
查了一下《哲学大辞典》(上、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和《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十卷本,麦克米兰出版社),居然查不到“神圣事物”词条,诡异啊!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8 02:19
白春 发表于 2015-5-17 10:46
神圣事物,对应的英文是什么?
查了一下《哲学大辞典》(上、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和《Encyclopedia of ...

reverence可以吗?
作者: 漠北以北    时间: 2015-5-18 05:26
隧道 发表于 2015-5-16 14:52
race to bottom 比烂? 比下限?

好像有个词‘竞底’
作者: 将进酒    时间: 2015-5-18 08:54
中国历来对于终极彼岸不太上心。这不是孔子一句话决定的,他可能不过是把这一点明确表达出来。既然人格化的神在中国没有传统,直接拿一神教对比恐怕会药不对症,可能作为参考比较好。哲学本身即是从宗教中走出,或者说宗教在哲学的影响大于其他。所以用这哲学来讨论也有皮贴不到肉的感觉。当然如果说现在哲学基本上在讨论伦理学,还差不多。

同意晨大关于去道德化不能走到极端的说法。中国这种文化,实用主义之余用儒家规范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如何更新自新,我觉得是个挺有趣的事,可以师母已呆。从晨大可以看出来,既然还有这样没事给自己找事为这事发牢骚的人,就不会恶化到不可逆的一塌糊涂。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8 11:19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02:19
reverence可以吗?

不是很好,从字面上看,感觉这个词跟“神”、“圣”等词缺少语义联系。
sacred thing 或 holy thing,不知是否可以?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8 11:25
白春 发表于 2015-5-17 21:19
不是很好,从字面上看,感觉这个词跟“神”、“圣”等词缺少语义联系。
sacred thing 或 holy thing,不 ...

sacred和holy都专指宗教有关的东西,与这里的世俗主题不符。sacred在用于神圣祖国什么的还有这样的用法,但法律、尊严、道德这些不用sacred。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8 11:47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11:25
sacred和holy都专指宗教有关的东西,与这里的世俗主题不符。sacred在用于神圣祖国什么的还有这样的用法, ...

有点道理。
在我的阅读材料中,关于你提到的一系列问题,去神圣化这种说法很少见,倒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这种说法很常见。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8 11:5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5-17 21:54 编辑
白春 发表于 2015-5-17 21:47
有点道理。
在我的阅读材料中,关于你提到的一系列问题,去神圣化这种说法很少见,倒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这 ...


呃,这个说法是我自己发明的,自然在文献里找不到。希望能准确反映这样一种思潮。这比人文精神的失落更加广泛,而且两者也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人文精神还有很多别的含义。看来你是搞哲学专业的,希望你能对这个话题深入研究,期待提出引人发聩的见解。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8 12:03
将进酒 发表于 2015-5-18 08:54
中国历来对于终极彼岸不太上心。这不是孔子一句话决定的,他可能不过是把这一点明确表达出来。既然人格化的 ...

从西方哲学传统看,哲学是从神话传统中走出来的,古希腊有诗哲之争,这里“诗”不指诗歌,而是指神话。
“宗教在哲学中的影响大于其他”,哲学受到宗教影响,在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但现代哲学,指认识论转向之后的哲学,它更多地受科学影响,而不是宗教。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8 12:30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11:53
呃,这个说法是我自己发明的,自然在文献里找不到。希望能准确反映这样一种思潮。这比人文精神的失落更加 ...

我不做这一块的,我目前做的是知识论方面的。
你提到的一些问题,曾令晚年王元化大发感概,说这世界不在令人着迷。有兴趣的,可以看王元化与林毓生之间的通信,《关于文明的物质化,庸俗化与异化——与王元化先生的通信》,文章很短,网上能找到。
作者: 将进酒    时间: 2015-5-18 12:31
白春 发表于 2015-5-18 12:03
从西方哲学传统看,哲学是从神话传统中走出来的,古希腊有诗哲之争,这里“诗”不指诗歌,而是指神话。
...

看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有个疑问不太明白,他说金岳霖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再版序言中,对于中国哲学是否可以以西方哲学的模式直接定义很是不确定。所以就想是不是从传统上说,思想来源的不同导致生长出来的物种也不太一样。当然我这是胡思乱想,本身也不是哲学专业的。期待扫盲。

科学影响哲学,你是说波普尔?还有其他的哲学家以及哲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的互动是咋样的?我是两眼一抹黑。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8 12:36
白春 发表于 2015-5-17 22:03
从西方哲学传统看,哲学是从神话传统中走出来的,古希腊有诗哲之争,这里“诗”不指诗歌,而是指神话。
...

西方哲学的源头还是相当于现代理性主义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吧?记得古希腊哲学(至少这一派)的基点就是世间万物都可以用道理来解释,这就很不神学啦。中世纪的西方没有什么哲学,要到文艺复兴以后才接上古希腊哲学,才有真正的哲学。这么说还靠谱吗?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8 13:19
将进酒 发表于 2015-5-18 12:31
看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有个疑问不太明白,他说金岳霖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再版序言中,对于中国哲学是否 ...

金岳霖的审查报告是针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写的,不是他的《中国哲学简史》,后者冯友兰在国外上课,用英文写的教材,后来译成中文。
金岳霖在审查报告提出“中国哲学”和“在中国的哲学”这二者的区别,不过他是从普遍哲学视角来看的,但背后涉及的问题,中国有没有哲学?近代来,反思中国哲学(史)学科建构,出现“中国哲学合法性”争论,这方面的文章很多。
中国哲学(史)这一学科基本上是照西方哲学来的,因为它的概念框架来自西方,给人的感觉有点削足适履,读中国哲学史与一手文献的感觉差别很大,毛病多多,但它有很大贡献,就是与西方哲学接轨,中国哲学走向世界,西方哲学进入中国,拓展中国思想的论理空间。
中国有没有哲学,这得你是如何理解“哲学”的,我觉得有,因为我把哲学理解讲道理的科学,你不能讲孔孟老庄不讲道理吧。论理盘道需要有所托,儒家哲学托政治与伦理,在这上面盘道。西方哲学论理盘道托自然科学,从metaphysics(形而上学)这个词看到,物理学之后。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8 13:35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12:36
西方哲学的源头还是相当于现代理性主义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吧?记得古希腊哲学(至少这一派)的基点就是 ...

尽管西方哲学史要从泰勒斯讲起,从自然哲学家讲起,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更重要,尤其是柏拉图,是思想王国中的王者,用大哲怀特海的话,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柏拉图注脚史,柏拉图之后的哲学家都是对柏拉图哲学修修补补,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不仅中国有,西方也有,不过方式不一样罢了。
中世纪西方当然有哲学,如唯名论与唯实论之间的争论,上帝存在证明,不过哲学地位不高,从属于神学,为神学服务,当马仔。
好古,不仅中国人有,西方也有,走出中世纪的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自己接续的希腊哲学传统,他们是希腊哲学的传人。

作者: 白春    时间: 2015-5-18 13:45
将进酒 发表于 2015-5-18 12:31
看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有个疑问不太明白,他说金岳霖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再版序言中,对于中国哲学是否 ...

“科学影响哲学,你是说波普尔?还有其他的哲学家以及哲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的互动是咋样的?我是两眼一抹黑。”
近代科学深深地影响现代西方哲学,这基本是常识,随便找一本西方哲学史都可以看到。
科学提供对世界整体解释,从宇宙大爆炸到男欢女爱。中国哲学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霍金讲宇宙大爆炸,那个更有道理,一目了然,你不会觉得霍金在胡扯。这样逼着哲学进行调整,要么哲学科学化,要么哲学与科学进行分野,找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作者: nyquistF    时间: 2015-5-18 14:29
本帖最后由 nyquistF 于 2015-5-18 15:07 编辑
suyin 发表于 2015-5-16 11:10
感觉没有以前那些传统的束缚,对个人是一种自由解放,也容易让人散失敬畏之心 ...


迷失的一代又一代,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内涵,成了极少有质量的输出、极度依赖外部养分的"墙头草",多少人经历了建国后政策的反复,内心深处还能有那坚持独立自由的思想土壤。而中青年多半是改革开放各种政策试验的小鼠,过度强调文理分科,容易非左即右等等,能有多少积累,还有多少坚持独立自由的思想土壤?这个时代,更适合于个人的觉悟与沉淀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