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二战苏军中的中国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5-5-14 03:16
标题: 二战苏军中的中国人
小安写贴本来就不多,但凡写了,又基本在历史堆里折腾,所以少有时鲜蔬菜,即便有点菜,也只好算咸菜酱黄瓜之类,不合时尚之健康理念。想着改改吧,这不红场纪念二战阅兵在即,是个时鲜,赶紧来膀个大款,写一贴上来,叫做“二战苏军中的中国人”。当然本性难移,号称咸菜炒目鱼,新鲜乌贼鱼却只有一丝两根,所以还是炒咸菜,将就下饭就是.
! s/ f4 u- _8 k. r! C- V8 V$ w4 }9 Y# R% `/ W# a# }$ H
苏联是共产国际的大本营,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派去苏联学习的治病的开会的避难的络绎不绝,人数众多,二战期间在苏联的人数应该也是很可观了,但真正加入苏军的相信不会太多,领导干部上战场代价不对,非军事人员从军用处不多,家属小孩们就更不用提了,当然小孩子受难的有,他们也是二战的亲历者,大日子到了,说一说,纪念一下是对的,但毕竟跟当兵去,不是一个概念。2 H; S0 a8 t( G+ N
# g. X# V+ S: T9 e! j! W) q
不过家属里面确实有参加苏军的了,比如毛岸英。送去苏联的中共领导或烈士的小孩里,毛岸英算是略大一点的,苏联爆发战争时,他就要求去参加战斗。但是他的这个身份,苏联政府不愿意让他去,比较好理解了。然而他不甘心,又反复要求,最后同意他参加红军,送去莫斯科伊万诺沃苏雅士官学校学习,以后获得中尉军衔,曾到坦克部队担任连级政工人员。有记录说其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进入过德国,有没有直接上一线作战?没有见到记录,相信苏联方面在这种事情上会比较小心些吧,毕竟那时一线基层军官牺牲的概率,好大的。本身作为非公民让他参战就是特例了,若让一个外国党的领导人子弟牺牲,比较敏感了,
2 _  j( ?, }4 r" h# B# x8 H" J  X' n2 u  L
苏军中的中国人直接上一线打仗,有没有?有;有多少?一个旅,都不是苏联公民。而且当年这些人是全副武装从中国跑到苏联去的。谁呢?东北抗联。当年抗日联军在东北山穷水尽之时,曾获得苏联的允许,将余部转移到苏联境内,保存下来,号为东北抗联教导旅。东北抗联是中共的武装,去苏联以后,抗联领导人周保中等,也设法在部队中保留了中共党组织,不过既然到了人家家里,万事都得人家照应,无疑要接受苏军的指挥,后来苏联正式给了这个部队番号,叫做“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步兵独立特别旅”,所以这批抗联指战员,名副其实地当了一回苏联红军。0 j  W$ I1 _9 m

8 h+ k5 |8 X# F以后苏联向日本宣战,进攻东北和朝鲜,这些战士都参加了战斗,而且付出很大的牺牲,特别是先遣队。据记载,当时有164名抗联指战员被派到苏军的第一方面军;80名抗联指战员被派到苏军的第二方面军;另有100名抗联指战员被派到苏军的外贝加尔方面军,作为先头部队执行战斗任务。据说这些先遣队员绝大多数在侦查任务中牺牲,生还者寥寥无几。& C0 Z# E! _9 Q  K% b" w9 p8 ~
4 k7 D" `2 e1 P7 `; s; n3 i
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步兵独立特别旅成立后,指挥员都曾被授予苏军军衔,如旅长周保中和政委李兆麟是少校;营长王效明、王明贵、柴世荣,当然,还有金日成,都是大尉。柴世荣在苏联期间被肃反人员带走杀害;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的旅政治委员李兆麟,回到东北后曾任滨江省副省长,在哈尔滨被军统人员暗杀了。
& V3 `0 z4 g5 K9 L) t/ }6 n1 V5 p& p
5 G) x; r4 L$ p" }6 m88旅活下来的人员中,后来出了数位开国将军。如曾任抗联7军政委的王效明,在解放战争中担任过警备司令、军分区司令、旅长、师长等很多职务。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麾下朝鲜族官兵很多,他任师长的步兵一六四师最后有一万多人去了朝鲜,成为人民军的骨干力量。王效明本人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曾因病到朝鲜休养过,是朝鲜将领们的座上客。建国后他率炮兵六师组建海军海岸炮兵学校,任第一任校长。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王效明同为88旅营长的王明贵解放后担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也在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为苏军中尉的彭施鲁,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来担任过总参军校部、军训部副部长,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国防科工委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 m. O# e/ P9 p# i4 u2 @3 j6 s$ `( @* g
至于88旅的旅长周保中,后来在苏联还晋升过一次,成为中校,应该是二战苏军中军衔最高的中国人。当然对曾经身为抗联主要领导人的周保中,怎么升还是低配,不过在苏联时他的手下实际兵力可能也不够一个团了,再说人眼界高,也不会在乎这个,人在北伐军时期就当过国民革命军的少将了嘛。周保中回国后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东满军区司令员、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建国后当过云南省的副主席,没有被重用了,因为脱离军事工作了,55年也没有被授予军衔,真授的话,按他的资格,上将总是要给的。7 p* s* q4 x+ L4 y' W& {' _
8 Y% g3 f% n4 F5 k
二战中当过苏军少校的刘亚楼,则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建国后,都是被大大地重用的。说起来苏联人还是小气,刘亚楼去苏联前,在中国也好算是将领级别。刘亚楼是39年去苏联学习的,后来跟林彪回国,结果走到外蒙古库伦,因为中蒙边界道路受到破坏,陆路不通了,要回国就只好坐飞机了,这下问题来了,八路军嘛,也算国军呀,八路军的师长旅长们,当然也就是国军将领了,一众国军将领出国,无疑要报给委员长知道啊,林彪对日作战受伤,去苏联治疗,这个是公开的,所以他没有问题,坐着飞机回去了,刘亚楼等人当年出去却是没有手续的,非法移民,当然苏联警察不会抓他们的黑民,但回去时让委员长的宪兵看见,就要有意见了。; u0 B% ]) a6 I, N1 j

2 z2 ]* z6 u3 Y$ Y# b$ S闷声不响走不回去,大摇大摆飞回不去,那就只好留下了。那时苏联打仗打得天昏地暗,刘亚楼们进退维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人管他们了,连生活都成问题,只好八仙过海,各自去找一条生路,不过刘亚楼语言比较好,是这些人里面比较有出路的,后来进苏军当少校参谋,参加了对关东军的进攻。以后在老上级林彪、罗荣桓的举荐下,由中共中央向苏联要人,回来当了林罗的参谋长,解放后更被中央点将,成为空军司令,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了。; Z5 f5 e$ @2 M3 F5 o

# V6 t7 I) E: K" x( l5 g3 ~. B和刘亚楼一起被阻在外蒙,后来再入苏联红军的,还有卢东生。卢东生资格比刘亚楼更老,南昌起义时就有份,起义失败到上海找到中央,再由中央派遣,护送贺龙回家乡拉队伍,并一再担任贺龙部队与上海中央的联络员工作。后来贺部打报告给中央,说贺龙身边少不了他,就,请中央不要让卢东生跑交通了,留下来专门负责贺的警卫工作,就这样在红二军团中逐级上升,成为师长,是红二军团及后来的红二方面军的主要将领之一,改编八路军后担任过第一二○师三五八旅旅长。
! d" Q$ B* N: c+ ?5 J/ O8 B" _, e$ a, A1 b$ k" L
卢东生回东北后,曾任松花江军区司令员。陈云到哈尔滨,风尘仆仆,即召集重要干部开会,宣布成立北满分局,会后陈的秘书要去为陈云去取行李,但卢东生自觉行动比较方便,便自告奋勇去取,谁知道回来的路上碰上苏军士兵抢劫,卢东生便以俄语训斥他,可能问题也就出在这上面了,抢劫的兵若是抢中国老百姓,意在财不在命,突然遭人用俄语训斥,便知道对方有来头,此时即使收手,仍会害怕对方深究,估计这就横下心来,一不做二不休,开枪将卢东生杀死,警卫员机警,在开枪时顺坡滚下去,才逃得命来向陈云报告。
/ ], p. M+ B4 _. u6 j0 Z9 _! A, {/ O  |( D* t) u* |4 ?9 g
卢东生是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如能活到55年授衔,估计上将会有。分给二方面军的那个大将名额会不会给他?难讲,应该看回国后的发展,人死的早,再谈也是靠假设,不靠谱的。或许毛大帅要讲,陈赓啊,大将一共才十个额子,你一门友好要占去三个吗?一句笑话。2 E! y+ r" Y) y4 G& A9 _1 B

  w* u1 Z: o: H5 v7 t$ |3 k: b刘亚楼、卢东生是派去苏联学军事的重量级人物,但以时间早晚论,他们就不是大字辈了。早年去苏联学习军事并且在苏军中服役过的,要数北伐时期去苏联学空军的几位了。都知道刘亚楼是解放军空军的第一任司令,不过在空军成立前,中央军委就建立过一个统管全国航空的机关,这就是军委航空局。航空局的局长常乾坤、政委王弼,就是1926、27年分别奉派在苏联学习航空技术的。常乾坤是从黄埔军校选入航空学校,随后去苏联学习,属于广州国民政府第二批派赴苏联学习空军的学员;王弼属于苏联方面接收的第三批中国航空学员。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前面的说话有点拗,是的,因为国民政府那时派过两批航空学员;第三批就不是国民政府方面派遣的了,因为这个时候国共分裂了,所以王弼等是中共单独派遣,他之前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不过即使是国民政府派的前两批学生,中共人员也几乎占了一半,其中出了一个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和一个国军空军司令。
' ?$ s% i% ~2 a; t, V+ ?3 C) q6 O% }9 ?1 [2 Q
怎么中共学员成了国军司令了呢?其实不希奇,陆军中不是更多?这些人都是黄埔生,早期黄埔是共产党与蒋先生都大具影响力的地方嘛,等到国共分家,有些人选择继续当共产党,有些人选择跟随校长去了。常乾坤就是选择继续当共产党的,但是学习毕业后一时也回不去,就加入苏联空军服务,担任过飞行参谋、领航主任等职务;王弼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他不是学飞行的,进入苏联空军后担任的是机械师和工程师的工作,修理飞机和发动机。两个人在苏军中最后都获得相当于少校的军衔。抗日战争爆发时,两人都在苏联最高航空学府一一茹科夫斯基航空学院工程系深造,但为了能够回国参加抗战,两人选择了终止学业。
8 R# a1 f. S4 G6 U- c
9 d- g8 v- a& ?7 O3 Z  ~* F  e常乾坤与王弼回到祖国后,因为共产党并没有空军,条件也很差,他们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到解放战争年代,中共第一所航空学校开办,他们才找到了真正的舞台。49年3月,两人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央军委航空局局长和政委。航空局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七个多月,但为空军的组建做了很多工作,如修复了四十个机场、接收起义人员和航空器材、组建解放军第一个战斗飞行中队用于北平的空中防卫、组织了开国大典上的空中阅兵。空军正式成立后,航空局并入空军总部,常乾坤任空军副司令员,王弼任副政委。55年常乾坤被授予中将军衔,王弼则在51年后即不在军事岗位,到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当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去了。
: B0 x6 F, N+ m, M; m5 f' z2 o" k2 ]0 o+ p- I4 r& m% P" M" Q
当然常乾坤与王弼在中国抗战开始后回国服务,并没有参加苏联的卫国战争。卫国战争中仍在苏军服役的,是比常乾坤还要早一批在苏联学航空的唐铎。唐铎15岁时到法国勤工俭学,受同乡蔡和森、李富春、李立三等人的影响,参加了革命活动,后被驱逐回国。以后受到同乡,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帮助,进入广州大元帅府的航空局学习、工作,是国民政府第一批派去苏联学习航空的学员,在学习期间加入共产党。毕业后进入苏联空军任飞行、通讯主任,34年进入茹科夫斯基航空学院,还没毕业呢,突然被当成日本间谍逮捕,幸好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和肖三等人出手帮助,才被无罪释放,继续学业。毕业后继续在苏军服务,获得中校军衔。7 l; O: u5 J3 a2 e  [
  u% Y% t0 @' ?) @
唐铎当年曾向任弼时提出回国,但因为已是苏联国籍,一直没走成。刘亚楼为建立空军到苏联访问时,专门约见他,讨论他回国服务的问题,但中国军事代表团向苏联要人未成。结果在随后数年里,中国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一再向苏联要求让唐铎回国,总算把他要了回来。回国后到陈赓的哈军工工作,任学院党委委员,空军工程系党委书记、系主任,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X3 o* I) E8 A  c! Y! c$ T
* d3 x  s  H1 t陈赓搞哈军工,是建国初期的一项重大工程,加上陈赓挖人的本事大得狠,所以那时的哈军工真正是群星灿烂。和常乾坤同一批到苏联学航空的徐介藩,也在哈军工当系主任。徐介藩在苏联学航空是没有啥结果的,早早改了行,搞政治保卫工作去了。搞政治保卫嘛,当然不可能象唐铎那样,成为技术专家,但是受信任,没有被苏联人整过,但他还是很想回国,结果回国一时没有回得了,但争取到了去共产国际工作的机会,这就离中共的同志们近了嘛,所以他回国没有唐铎那么麻烦,48年就回到东北,后来担任过中国驻赤塔的总领事和驻苏联大使馆的一级参赞。
/ g" [6 D5 }) A) }9 u9 U4 {, n  b5 @* K- s" E
徐介藩到陈赓那里,估计是因为俄语和对苏联的熟悉,毕竟他谈不上是业务上的专家。其实他最初是在空军工程系当系主任的,可是唐铎来了,毕竟他业务熟,所以上面要让唐铎来负责空军工程系,陈赓是会做人头工作的,经他亲自出面协调,徐介藩调往装甲工程系当了主任,55年授衔为大校,61年晋升少将,时为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这个学院,其实就是在原来哈军工装甲工程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_& t4 i6 `8 |: w; Q* N  j/ a- x  g$ t2 _5 R/ Y
二战时在苏军里的中国人,还有一个王一飞。中国早期领导人中间,有一个王一飞。不过这里说的王一飞,可不是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28年初去湖南任省委书记时牺牲的王一飞。我们说的王一飞,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曾被派到冯玉祥部工作,冯玉祥参加清共以后,比较和平地把共产党员“礼送”出境。王一飞后来就去了苏联,在军校当教员,获得过上尉军衔。王一飞当过苏联远东红旗军特派员,实际上就是潜入东北搞情报工作。1946年回国,建国后当过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图书馆副馆长。1 p3 z: t5 r. @. d/ ^

% M5 @& H: v5 g8 l8 `, E  e+ e5 x* [1 ]1 b* W: m" p

作者: 有牙老虎    时间: 2015-5-14 08:54
请问:
" u. ?7 O- k& \! E) v1.卢东生是否中校?
/ d8 p% U: |9 I3 K( O. `- B" M2.抗战初期赴苏联的都是那些人?我所知道的是:李天佑、许光达。
作者: 史节    时间: 2015-5-14 09:35
有牙老虎 发表于 2015-5-14 08:548 H; h; n. @' M( d. ~
请问:! V8 U, i5 e5 {3 U3 m' N
1.卢东生是否中校?- w% z3 K. @' F' w$ `5 Z8 [4 |1 I- u
2.抗战初期赴苏联的都是那些人?我所知道的是:李天佑、许光达。 ...

6 ?2 A2 K, q) J2 J2 K这里面是一大群人。除了刘亚楼,卢冬生,李天佑,还有杨至诚,贺诚,钟赤兵,谭家述。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滞留苏联,直到45年,除了谭家述和卢冬生都进入东野的指挥上层。
作者: 有牙老虎    时间: 2015-5-14 10:39
本帖最后由 有牙老虎 于 2015-5-14 10:42 编辑 / b" J/ D- m# l* Y" y) A' I$ J
史节 发表于 2015-5-14 09:351 ?& _/ j$ {( W% S5 g
这里面是一大群人。除了刘亚楼,卢冬生,李天佑,还有杨至诚,贺诚,钟赤兵,谭家述。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 ...

9 \: \1 V% e' N. w' C; Y' p0 p# T. e- L
谢谢。+ ?: \9 o7 h: _2 \5 c! h' B# j
这里面除钟赤兵是因为脚伤赴苏外,刘亚楼,卢冬生,李天佑,杨至诚等都是旅级干部,为何会在抗战初期即赴苏,原因是什么?
+ Y4 m2 W+ I2 D  G, }1 _还有谁给了你一个鸡蛋?可惜了好贵的,这得多大的仇啊。
作者: 史节    时间: 2015-5-14 12:08
有牙老虎 发表于 2015-5-14 10:390 O( e% V3 P' P8 u
谢谢。
* l* r+ ~: u+ k  f5 |" ]2 c" k9 R这里面除钟赤兵是因为脚伤赴苏外,刘亚楼,卢冬生,李天佑,杨至诚等都是旅级干部,为何会在抗战 ...
$ L& ?$ G  r/ U! i$ b; T
鸡蛋是晨枫给的。
作者: huma    时间: 2015-5-14 12:34
那老边岂不是更惨
作者: huma    时间: 2015-5-14 12:35
那老边岂不是更惨
作者: qqq54    时间: 2015-5-14 16:05
huma 发表于 2015-5-14 12:35' D9 w' c5 I4 e2 A! X! g
那老边岂不是更惨
* Y9 R7 }& [" ~+ Q- A! A! t- l
@边剑寒
作者: 史节    时间: 2015-5-14 16:26
有牙老虎 发表于 2015-5-14 10:39% }" ?$ _% m0 [
谢谢。4 K& t1 c4 a# \) {* V! q
这里面除钟赤兵是因为脚伤赴苏外,刘亚楼,卢冬生,李天佑,杨至诚等都是旅级干部,为何会在抗战 ...

) I. u6 A/ n2 e6 I3 G% ?; F& Y似乎原因是各有不同,卢冬生被批判军阀主义,负气而走。贺诚是陪同王稼祥到苏联看病,但大多数都是到苏联治病,然后进军校学习。
8 l" i9 w8 s: T2 t( i9 t. `我感觉这些应该都有身体上的疾病,而且很多人其实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精神也很疲乏了,想去学习一下,休息一下。
) O8 Q4 [9 h9 z. Z# i8 {1 _客观的说长期的战争对人的摧残是严重的,不仅有肉体的,而且有精神的,很多谈军史的人其实都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以GCD自己的六大战术家来说,三大战役的主要军事指挥者林彪和粟裕建国后都不得不进行休养,徐向前连天安门都上不去了,刘伯承是疾病多年,建国后改去建设军校,陈赓倒是生龙活虎,但据杨迪的回忆,他自己就说他早晚会暴死。真的是唯有彭大将军,二十年始终在军事一线指挥,如同铁人一般。抗美援朝,同级别谁的身体还行?实际上彭德怀后来休养,换的是大将级别的陈赓。
% i+ I( A! T' \. h2 I9 a8 j元帅中,朱德抗战后就很少具体指挥作战了,年龄和身体是很大的原因。罗荣桓南下的时候身体就快坚持不住了,聂荣臻建国五十出头,抗美援朝累倒了。连铁人一般的周恩来建国初期也去休养了一阵。
/ \2 M  K1 p7 j4 a大将王树声,据说红军时期是一员猛将,经历西路军和中原突围后,据说性格大变。中原突围以身体原因脱离部队,结论上也没说什么。徐海东,更是早早就休息去了。: f7 g* E& ^- i) }5 R
杜聿明,那个身体也好不到哪去,战争时靠一口气撑着。49年,宋希濂连遭打击,据自己说头发都白了。0 T8 |; j/ k. U$ o' ?( |
7 g+ s( m0 W# X; M
五十年代末,军委班子的构成和活动其实看看元帅和大将的身体状况就能理解了
作者: njyd    时间: 2015-5-14 18:59
以前还有一批。
3 `  m; ^; h* J, O; K" v是到俄国当劳工,十月革命后参加了红军,有不少人立功。
  v( E* Y! r# {- k9 b9 n3 o不过这批人与中共没什么关系了。
作者: pcb    时间: 2015-5-14 20:33
njyd 发表于 2015-5-14 18:59% Q4 k. ?: @/ l% P
以前还有一批。+ Q$ j7 y0 q# H  @: v. Q
是到俄国当劳工,十月革命后参加了红军,有不少人立功。: V0 k% e/ |; C, m# P
不过这批人与中共没什么关系了。 ...
+ z0 s' k, s! h
不一定非要和我共挂上关系么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5-5-17 05:08
有牙老虎 发表于 2015-5-14 08:54: R, |5 ?" l* v/ w
请问:
8 c6 V! n. g6 ?! P9 f( x1.卢东生是否中校?7 \' {% V4 z$ B5 h0 h8 @* |- ]
2.抗战初期赴苏联的都是那些人?我所知道的是:李天佑、许光达。 ...
% h! A, H# d' f: x: G# Y9 f
卢东生不是苏军中校
7 j9 ~# z  j( L  Q  h2 q许光达不是抗战初期赴苏联的,他在红军时期受重伤,在上海没有治好,送到苏联动手术。然后再那里学习,37年就回来了。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5-5-17 05:11
njyd 发表于 2015-5-14 18:59
% S: u) _0 W6 Q' Y! E以前还有一批。
' z1 q3 `: [# h& u& `! B# d5 T; X  U是到俄国当劳工,十月革命后参加了红军,有不少人立功。8 D& N: \1 ?: z9 Z7 D8 y; W5 q
不过这批人与中共没什么关系了。 ...
* S- q6 ^" s; ~- ~; [* e
说的对。/ E; {; B! S: R1 o0 ?/ b
这里只说二战时的,范围小些。
作者: yang    时间: 2015-5-17 12:24
史节 发表于 2015-5-14 16:26
/ P7 _3 W; ~3 o  i3 \) l4 ^似乎原因是各有不同,卢冬生被批判军阀主义,负气而走。贺诚是陪同王稼祥到苏联看病,但大多数都是到苏联 ...
* ^* |% k$ ]/ o# P( W
涨知识……。史节写的历史文章,我都会存在电脑,有时出差,在机场还会看看打发时间,也能补点儿历史知识。平时,聚会聊天,极少搭这类话题,但偶尔说几句,从史节那得来的小知识,一开口,总能起到好效果。倍有面子……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