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5 u0 h' [. v& l0 F4 O4 H$ N故事一开始是挺唬人的,但看了楼主的求证结论,再看了不爱的回复,我也不得不沉下心来思考。: L. P4 o7 H; O/ g
6 D r/ B' Y( x/ F我思考的结论是:“要成功必须有耐心”这命题没有错,但用故事中“小锤击动大球”这样的“戏法儿”来支持这个命题却不能令人信服。 ) b5 E7 Y, a* H) S 6 H- `; i. X" \+ s先不论这个故事实际上行得通行不通,我们不妨假定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即,老头的确能用小锤在40分钟之内将大球击打得荡起来。 , l. Z P& e4 Z ( K; A0 l# s& W2 @那么,根据楼主和不爱都说过的物理原理,老头敲球的频率必须“等于大球摆动周期的整数倍”。就是说,老头敲击的频率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敲的!* Q' `# ]1 z; L( @$ I
2 g& e0 h* n/ Z( I" ?8 r
也就是说,这个实验表明,成功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这是这戏法儿的秘籍呀,老头却藏起来没说!, Z" X N, z( [5 g
% x2 \; }; C4 z1 T3 `* Q人的一生有效的时间有限,在没有“那大球终会动起来”的自信的时候,谁敢下那么大的赌注去没完没了地重复看似没有效果的行为呢?即使有人敢,那不就是个十足的傻瓜么? 4 `" s- H' H2 x M( s. w; l( D * {: ~# P M8 c2 |所以我认为,编上面那故事的人,要么没去做过科学的求证;要么就是别有用心,诚心误导大众(我其实宁愿相信是前者)。 & Q0 V" S" d! |8 I 5 J+ f9 y$ c: i如果真要用这个“小锤击动大球”的戏法儿来说明某些道理,那道理可不是“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老头也不能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如果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故事就必须加上这样的结尾: 6 A: S% m4 s2 P0 k j: z 3 i2 b* q: j' n在如雷的掌声过后,老人又缓缓开口了:“大家知道我是怎么做到让大球动起来的吗?”大家都睁大了眼睛,探寻的目光集中在老者身上。(只有那个不爱吱声的人,在观众席的一角抄手而坐,脸上露出深不可测的微笑。)5 W: K" _' y' z5 Z2 W
& N1 [/ d9 J C; }6 j4 x 老人接着说:“我这敲击的频率是有讲究的,那可不是乱来的,每5秒钟敲一下,不能晚也不能早——这不,我怀里揣着定时器呢,”说着,老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它叫一声我就敲一下。如果不按照这个规律敲,我就是敲到明天这时候,那大球也动不起来!”( K; J$ O9 t" j! 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