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柴静PK丁仲礼 [打印本页]

作者: 洗心    时间: 2015-3-2 03:00
标题: 柴静PK丁仲礼
柴静PK丁仲礼

http://v.qq.com/page/i/i/1/i0148ffe4i1.html?__t=1&ptag=1.sina&_out=1

立场不说,从这个视频看柴静真不是个好记者, 预设立场太强-不过是来自西方媒体的一知半解。受访者没有按她预订思路说,柴立马急眼了。丁稍微有点偏激,但柴记者真是不及格。
作者: 四处乱晃    时间: 2015-3-2 04:34
预设立场太强-不过是来自西方媒体的一知半解。

央视出身的记者哪个不是这样?都一副老子说了算的大老样。
像白大主持报道有一年春节运输烟花爆竹的车在桥上爆炸的新闻,白就是死活就往桥的质量是扯,就算最后调查结果是烟花爆炸炸断了桥,白大主持仍然坚持要反省:为啥咱们中国的桥设计就不能提高标准呢?怎么桥就不能设计成防爆的桥呢?
恕我孤陋寡闻,诸位听过哪里的民用桥是防炸药爆破的?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5-3-2 05:27
李汀:媒体也好,公众也好,其实都是外行

媒体也好,公众也好,其实都是外行

媒体也好,公众也好,其实都是外行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5-3-2 06:12
油管完全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gnfufDtBc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5-3-2 07:37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5-3-2 07:39 编辑

谢谢洗心学姐推荐。

东湖提供的油管完整版视频看完了。

丁院长发挥的很好,十分有力滴解释了他的论点和立场。 有理有据,我为中国科学院高层的水平感到骄傲。

我对蔡静的采访表现理解是不同的。

她代表一种主流的观点对丁院长的观点提出疑问, 而丁院长都一一答复。

这是一个记者应该做到的!

就是提问hardball 问题。

丁院长的对答如流也很好滴向公众交代了中国科学界的一种(很赞的)看法。

蔡静最后的总结也非常到位!

我以前不知道蔡静,看过视频,我认为蔡静是一名非常出色的采访记者。

希望中国媒体会出现更多这样发问hardball 问题的记者, 而不是一天到晚问一些棉花糖软问题的新闻工作者。
作者: 青原漫步    时间: 2015-3-2 07:37
嘴炮和理科生的区别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5-3-2 07:58
草蜢 发表于 2015-3-2 07:37
谢谢洗心学姐推荐。

东湖提供的油管完整版视频看完了。

你把人家姓搞错啦!
作者: 方恨少    时间: 2015-3-2 07:59
看了视频,感觉还好,柴静可能是用一种激将的方式,让对话在比较激烈的气氛下进行,用各种质疑引出专家的答案。虽然她的表情确实比较欠揍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5-3-2 08:00
草蜢 发表于 2015-3-2 07:37
谢谢洗心学姐推荐。

东湖提供的油管完整版视频看完了。

中国观众还不习惯这种玩法,把任何自己不喜欢的问题都归结到恶意。
作者: 王不留    时间: 2015-3-2 08:13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 于 2015-3-2 08:16 编辑
方恨少 发表于 2015-3-2 07:59
看了视频,感觉还好,柴静可能是用一种激将的方式,让对话在比较激烈的气氛下进行,用各种质疑引出专家的答 ...


表情实在是。。不停的眨巴眼睛,简直是,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5-3-2 08:33
橡树村 发表于 2015-3-2 08:00
中国观众还不习惯这种玩法,把任何自己不喜欢的问题都归结到恶意。

不是的。中国观众不是不习惯这种玩儿法,起码不能说关注新闻频道的不习惯这种玩儿法。但是有个前提是问题起码应该有料,而不是胡搅蛮缠。

这实际上是央视新闻频道记者的通病。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5-3-2 08:42
橡树村 发表于 2015-3-2 08:00
中国观众还不习惯这种玩法,把任何自己不喜欢的问题都归结到恶意。

从这里的反应来看。村长的判断完全正确。
作者: 齐的隆冬强    时间: 2015-3-2 08:56
青原漫步 发表于 2015-3-2 07:37
嘴炮和理科生的区别

不是搞错了,是蚂蚱拼音不过关,
作者: 齐的隆冬强    时间: 2015-3-2 08:56
橡树村 发表于 2015-3-2 07:58
你把人家姓搞错啦!

不是搞错了,是蚂蚱拼音不过关
作者: benhuashu    时间: 2015-3-2 09:29
站在道德珠穆朗玛峰上悲悯的俯瞰众生,是柴布斯这帮人的一贯立场。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5-3-2 10:54
好记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稀少吧。
柴静的做法和她受到的训练及工作经验有关。

至于这个片子,我觉得政府作为很重要,民间人士搞这种事情也有其意义。我不赞成上纲上线,而且建议把她的私生活和片子分开评论。

从我了解的地方政府作为来看,确实需要有人给他们施加压力,因为地方上很多节能环保项目是和污染项目并存的,这中间的取舍就在地方官僚如何把握了。

中国经济发展也需要民间和政府有互动。
作者: 空气精灵    时间: 2015-3-2 11:33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3-2 10:54
好记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稀少吧。
柴静的做法和她受到的训练及工作经验有关。

说句难听的,民众真的关心环保吗?这里的民众不仅包括城市里的小资和所谓的中产,也包括城市外村子里的住户。
看过多少节目,某村旁边又脏又臭,村民抱怨有厂排污有人扔垃圾,可是,村民事先真的不知道那些厂的建立?他们的人就没在厂里上班?关厂的话他们就不叫?扔垃圾的就不是他们自己?多少例子抱怨的人也承认,他们当初同意建厂来着,扔垃圾的就是他们的同乡同姓。

更有甚者,有的村子直接把垃圾拉回村里,或整村开污染厂,还不许记者采访防范外人进村......

这种时刻,我想问:要不要听民意?哈哈。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5-3-2 11:54
空气精灵 发表于 2015-3-2 11:33
说句难听的,民众真的关心环保吗?这里的民众不仅包括城市里的小资和所谓的中产,也包括城市外村子里的住 ...

您说的这些确实是现实存在的,百姓无常唯惠之怀。

但毕竟社会发展的潮流或者说时代的要求是往节能环保方向去的,所以不能用普通民众的做法和平均态度来决定社会资源的投向,毕竟人们总要为子孙后代负责。

柴静片子说的补贴污染项目的情况也确实是很多,比如上市公司 东阳光科为什么把厂建到宜都?还不是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提供优惠条件并提供容忍。

普通民众决定不了资源分配,所以对这个片子群情激愤的人们,多半是在浪费表情。
掌握分配权的人们如何思考和行为,才是关键。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3-2 12:10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3-2 04:47 编辑

我觉得这个视频里的柴静的表现很好,提问是做了功课的,比较充分全面的以让丁院士展现了观点。

说实话,我以前应该是从没看过柴静的东西,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书都没看过,连她最近的这个纪录片都没看过,这个视频是我看得第一个她的节目,让我有了不少好感,这才是一个深度访谈节目记者该有的样子。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5-3-2 13:28
姓柴的那个女傻逼,看见了我就想骂! 自己抽烟造成孩子患肿瘤,然后赖中国; 自己开着4.0排量的汽车然后说国家必须为治理雾霾负责! 好吧,我不能说还有谁更不要脸了!

[attach]57359[/attach]
作者: 边寒剑    时间: 2015-3-2 13:29
柴静一直坚持碳排放要以国为单位,丁院士坚持碳排放应以人均为单位,分别代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立场,泾渭分明。

  第33分钟:丁院士问柴静: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你洋人要消耗一个中国人四倍的碳排放量?

  第36分钟:丁院士悲愤的质问按IPCC的方案中国2020年后每年要花1万亿人民币购买碳排放权是否公平。柴静不敢接话,反问丁院士作为一个科学家说话时用激烈的带情绪色彩的语气会否合适。

  第40分钟:柴静谴责丁院士,说科学家不应该关心参与政治,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而应该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丁院士说:我为发展中国家人民争取生存权发展权和联合国的人类千年发展规划一致,难道不是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

  第41分钟:柴静要挟丁院士如果只考虑中国人的利益导致世界无法及时达成共同纲领拯救地


作者: 莳萝    时间: 2015-3-2 15:15
中国人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柴静其人我不吐糟,虽然CCAV的糟点多得能塞满整个央视大楼。
但从这件事来看,柴静自己就是在做引发雾霾的事情(抽烟超级凶,酷爱夜生活,开大排气量豪车),在她把自己的手洗干净之前,我觉得她没资格指着政府的鼻子说脏。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3-2 15:30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3-2 07:35 编辑
莳萝 发表于 2015-3-2 07:15
中国人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柴静其人我不吐糟,虽然CCAV的糟点多得能塞满整个央视大楼。
但从 ...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2413-49421.html

[attach]57369[/attach]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3-2 15:46
莳萝 发表于 2015-3-2 07:15
中国人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柴静其人我不吐糟,虽然CCAV的糟点多得能塞满整个央视大楼。
但从 ...

求信息来源。
作者: 莳萝    时间: 2015-3-2 15:55
你的信息来源是几个人的微博,我的信息来源是几个做化妆师和摄影师的朋友的闲聊。
他们吃这碗饭,所以我不能明火执仗的告诉你是谁,你姑且当作是我的臆断。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5-3-2 16:23
莳萝 发表于 2015-3-2 15:55
你的信息来源是几个人的微博,我的信息来源是几个做化妆师和摄影师的朋友的闲聊。
他们吃这碗饭,所以我不 ...

我也有在北京混类似圈子的朋友这么说。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5-3-2 17:10
草蜢 发表于 2015-3-2 08:42
从这里的反应来看。村长的判断完全正确。

不完全是这样。
对新闻记者和评论员主播的映像不是一次两次形成的。央视这帮人的缺点是在镜头前都无法掩饰住自己骨子里的高高在上、蔑视苍生。久而久之把自己和观众对立起来,再碰上这种敏感话题,端的是立马就炸。
一般来说越知名的这方面掩饰得越好,白岩松应该算最好的了。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5-3-2 19:17
常挨揍 发表于 2015-3-2 17:10
不完全是这样。
对新闻记者和评论员主播的映像不是一次两次形成的。央视这帮人的缺点是在镜头前都无法掩 ...
蓝色多瑙河:
怎么到处都是柴静啊,她哪里值得说那么多。

@蓝色多瑙河
本来俺想法跟你一样,不过对一个24小时浏览量能达到1亿次的视频也不能熟视无睹不是?再说还能顺带从反驳的学习学习环保知识
作者: 飞马萧    时间: 2015-3-2 21:52
认为柴静的提问激发了丁院士的深层全面阐述的坛友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丁院士不是一个辩论能力表达能力超强,且能掌控话题的人,这个对话的效果如何?

比如,关于科学家应该是理性表达,不该政治化(大意),丁院士怎么回答的?换个不善言辞的科学家呢?

新闻采访是在看对方是否口才好吗?不是来告诉观众事实吗?
作者: 凡卡    时间: 2015-3-2 22:19
橡树村 发表于 2015-3-2 07:58
你把人家姓搞错啦!

他说的是另外一个人的另外一个视频,你懂的。。。
作者: lqisdn    时间: 2015-3-2 23:29
唉,有人说,如果背后没人发话,即便是央视记者,也不可能采访到这么多政府官员,而且让政府官员面对镜头唠唠叨叨,政府官员说话也要讲纪律,哪可能想说啥就说啥。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5-3-3 00:14
草蜢 发表于 2015-3-2 07:37
谢谢洗心学姐推荐。

东湖提供的油管完整版视频看完了。

同意蚂蚱的看法,柴静作为一个记者,还是比较合格的。甚至说可以算是国内难得的有点脑子的采访者。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5-3-3 02:12
边寒剑 发表于 2015-3-2 00:29
柴静一直坚持碳排放要以国为单位,丁院士坚持碳排放应以人均为单位,分别代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立场,泾 ...

悲愤,谴责,要挟,

呵呵,你这些词加的。。。。。。

不要说柴静煽情,你这也够煽的了。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5-3-3 02:13
水风 发表于 2015-3-2 11:14
同意蚂蚱的看法,柴静作为一个记者,还是比较合格的。甚至说可以算是国内难得的有点脑子的采访者。

...

同意蚂蚱看法。
作者: 雷达    时间: 2015-3-3 04:04
看了看,还不错。
至少在剪辑上把丁院士的观点都包括了,而且旁白注解也还不错。

但是以此来判断柴静如何恐怕不足为凭,她只是一个出镜记者而已,恐怕并不能有太多决定权。另外在央视内部栏目之上总是有把关的。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5-3-3 11:08
水风 发表于 2015-3-3 00:14
同意蚂蚱的看法,柴静作为一个记者,还是比较合格的。甚至说可以算是国内难得的有点脑子的采访者。

...

她那一批记者里面,其实她不算有脑子的。但是她玩儿悲情比较早。

只不过比她强的基本都废了。后来的又更差而已。

那一批人里面,水均益白岩松跑偏了,方宏进、翟树杰其实是比较好的,王志后期太差了。
作者: 呆小猴子    时间: 2015-3-3 11:17
本帖最后由 呆小猴子 于 2015-3-3 11:29 编辑
橡树村 发表于 2015-3-2 08:00
中国观众还不习惯这种玩法,把任何自己不喜欢的问题都归结到恶意。


丁又不是接受BBC的采访,丁是接受央视的采访吧。再有柴静问问题无所谓,但是那个表情真是太装了?那些个短语,比如“陷阱”?一副装天真装到想抽她的表情。我老婆对碳排放一无所知的人都看懂了丁在说什么,柴静装什么装啊!

作者: 蓝色多瑙河    时间: 2015-3-3 16:54
本帖最后由 蓝色多瑙河 于 2015-3-3 18:13 编辑

好吧,也凑个热闹。
2010年这期节目过后,柴静的视频顾问土摩托,写了一个文《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评论了这期节目采访的两个科学家,从文字里可以知道他们的想法。柴静应该只是出境记者,文案可能是土摩托。

《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   作者:土摩托  



前段时间,央视面对面栏目做过一期关于气候变化的节目(文字稿在这里),我就认为很有问题。这期节目采访了两个专家,一个是北大的钱维宏教授,一个是中科院的丁仲礼教授。两人都是气候专家,在学术上我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我只想从科学规律的角度对这两位的发言做一点探讨。
先说钱维宏。钱教授提出了一个很高科技的观点,明显和IPCC唱反调。但钱教授的这个观点并没有被任何一本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杂志所接受,这就不得不让我怀疑这是他的一家之言,而且很可能是有问题的。所谓“同行评议”,是科学界施行了很多年的一个行规,它并不要求所有参加评议的专家都同意你的观点,它的主要目的是让第三方监督你的分析方法是否正确、实验设计是否存在漏洞,以及逻辑推理过程是否存在偏差,等等。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就像是一次审稿。未经同行评议的观点可以报道,但是必须注明这一点,让读者明白你报道的是一个未经审查的新观点,很可能有错误。

未经同行评议的观点是否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可能性很低而已。科学界确实存在拉帮结派的现象,但像气候变化这样参与人数众多的领域,要想被所有专家所歧视,其可能性并不高。另外,越是有名的杂志(比如《Nature》和《Science》),就越不会拉帮结派。作为一个记者,尤其是缺乏专业背景的记者,最可靠的办法就是遵循这个同行评议原则,只去报道有名的主流科学杂志上的新发现,而不要轻易相信一家之言,否则犯错误的可能性要远比正确的可能性大。

钱教授不会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一家之言,那他为什么还要到处演讲呢?我能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自认为是个精英,而且不是一般的精英。一般的精英歧视的只是大众的智商,但不一般的精英歧视的是同行的智商,这得精英到多大的份上才行啊?!

其实这种精英气质在某些记者身上也有所体现,这样的记者总是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来和专家对话。恕我直言,这在科学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以前说过很多次,如今的自然科学,已经发展到一般人根本无法理解的程度了。一个没有经过科学训练的记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自学成才。记者所能做的,就是遵循科学研究的普世规律,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请专家解释问题。记者所要鉴别的,就是这位专家是否尊重科学界的普世价值。这样做当然也有可能犯错,但可能性就低多了。至于说到具体的科学问题,记者是很难问到核心点的,肯定会被专家牵着鼻子走。
……

再来说说丁仲礼。丁教授主要对“排放空间”这个概念不满,提出了一个技惊四座的观点:发达国家自愿减排也是不行的!恕我直言,这句话实在是超出了一般人的逻辑。下次如果我生病住院了,能不能用这个逻辑拒绝父母前来探视呢?“爸你别来了,你一来,就等于说下次你生病的时候我也得去探视你,这太不公平了!”—如果我说了这话,我爸早就大耳刮子扇过来了。
当然丁教授的逻辑不至于这么差,说白了他不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件坏事,所以才会得出这么一个可笑的结论。但是从他说话的语气里,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科学家的身影。以前我们总说民族舞蹈家,民族音乐家……其实科学家也分民族的,这位丁教授就是典型,因为他时刻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他研究科学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的崛起。如果你看清这一点,他的那些逻辑就都一清二楚了。

民族科学家好不好?我就不说了,你自己去判断。说到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部好片,就是BBC刚刚播出的一个系列纪录片,叫做《How Earth Made Us》。我看这部片子,最大的感触就是结尾出现的那个顾问名单。这样的片子难的不是拍摄技术或者拍摄经费,难的是大视野。BBC为什么牛?牛就牛在英国有一大批具有国际大视野的科学家做顾问。央视的科教频道为什么办不好?正是因为中国的科学家大都是丁教授这样的民族科学家。

还有一个原因:如果我告诉你这期面对面节目是应上级要求而做出来的,你会是什么心情?

作者: goon马甲    时间: 2015-3-3 18:04
蓝色多瑙河 发表于 2015-3-3 16:54
好吧,也凑个热闹。
2010年这期节目过后,柴静的视频顾问土摩托,写了一个文《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评论 ...

也评你的评论两句。

柴女神伶人一个,看个采访就说她水平高显然那个。看看崔永远当初和现在。

第二,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换个角度,BBC搞纪录片多少年了。我们搞多少年。洗脑是高技术的活,一口吃不出胖子
作者: 蓝色多瑙河    时间: 2015-3-3 18:38
goon马甲 发表于 2015-3-3 18:04
也评你的评论两句。

柴女神伶人一个,看个采访就说她水平高显然那个。看看崔永远当初和现在。

她的水平,有个评论说过,她驾驭不了气场比她大和水平比她高的人,适合表现人文关怀,比如采访那种日子过得比她苦或者有感人事迹的普通人。
采访科学院院士本来就不适合她,但过后还写小文诋毁人家,这就不是水平问题了。

作者: 石头布    时间: 2015-3-3 19:16
蓝色多瑙河 发表于 2015-3-3 16:54
好吧,也凑个热闹。
2010年这期节目过后,柴静的视频顾问土摩托,写了一个文《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评论 ...

这个土摩托的评论是恶意曲解丁院士的话嘛。
作者: 蓝色多瑙河    时间: 2015-3-4 10:43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3-3 19:16
这个土摩托的评论是恶意曲解丁院士的话嘛。

关于这次哥本哈根大会,大牛雪里蕻2009年在西西河有个帖子,《哥本哈根,中国得失谈》写的生动有趣,可是现在找不到了。我贴出来让大家看看当时是怎样的热闹。

              哥本哈根,中国得失谈  作者:雪里蕻
   
我以前和同事们打过一个比方,气候变化谈判这事好比一个游戏,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叫做“减排”的绳套,在这个游戏里每个人都要耍尽一切手段,争取把别人捆住而自己不被捆。
这次哥本哈根,我们看到了这个游戏表演了又一轮。会议结束后,新华社立马发表了长篇揭秘文章,露骨地为影帝歌功颂德。我想这个迹象,已经表明了高层对哥本哈根的结局至少是总体满意的。
而对于中国在哥本哈根的表现,现在国内外批评就很多了,批评的声音大概有三方面,一是说中国玩两面派,搅黄了人类减排的伟大Pussy事业;二是说中国出卖了第三世界的穷朋友;三是说中国不韬光养晦了(这个批评最无厘头,但确实是有的,而且来自国内)。
我想说的是,对这次会其实各国都是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老欧洲这个国际装B犯准备尤其充分。比如图瓦卢那些鼻屎国和若干NGO绿色恐怖分子,谁都知道是被老欧洲当悲情牌来玩的,可是多少人又知道小岛国们的代表连国籍都是欧洲,差旅费都是欧盟友情赞助呐。
奥黑也不用说了,这次大家都充分看到了奥黑这个“黑”不是假的,厚黑学功力至少有9段水平(嗯,没9段哪能当美帝大统领呐?)屈身忍辱、插科打诨、死皮赖脸,什么都来。
其实中国呢,也不是没做功课。在大会之前中国的一系列内外行动,都是整个功课的一部分,甚至会议上的嬉笑怒骂怒发冲冠,也是一部分。影帝这次没来晚,很好地发挥了他的表演功力,就是一些收尾的技术细节上略显粗糙,时间仓促啊,大家也得谅解。
要说得失,当然厚黑到家的奥黑应该是所得最大,其实中国得失一评估还应算所得第二,基础四国的其他国家和77集团第三,国际装B犯老欧洲大败亏输,现在还没醒过神来,只有先骂了中国再说。
为什么这么评估呢?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下面细细道来。

现在,看看各方在会议上的目标和功课。
国际装B犯老欧洲的目标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想用量化减排指标把美国和中国都套住,把自己在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领先优势尽快套现。
由于中国有神奇的统计局,什么结果都可以统计出来,因此还得加上减排可国际核查这一项。
老欧洲的手法其实是老一套,一是道德哭诉,雇佣了小岛国和绿色恐怖分子声泪俱下,那意思是哥本哈根如果达不成Legal Binding的结果2012年地球就会毁灭人类就会绝种;二是会前造势,用舆论煽乎起乐观情绪,对其他国家造成压力;三是做自己先高姿态施加压力,我们都减50%了你们还不减20%咩?
10年前德国波恩的气候会议我参加过,那时候老欧洲的这一套对我还很新鲜刺激。但是10年过去了老欧洲的演技居然没一点进步,我都可以鄙视,美国、中国这样的大玩家,自然是加倍鄙视之。
回到我开头的那个比方,老欧洲先把“减排”的绳套捆在自己身上,对美国和中国说,捆进去很好,你们看我捆进去多舒服,你们也试试咩。美国和中国坏笑着跑开,舞台上就剩下老欧洲自己捆着绳套了。

说了老欧洲下面看美国。
美国的目标也是很清楚的,第一是量化减排指标上尽量少让步,第二是国际援助尽量少出钱,第三是Legal Binding这事尽量拖,第四是尽量让别人背黑锅,当然最优替死鬼是中国。
美国的策略和秘密武器就一个:厚黑到家的奥黑。
奥黑在哥本哈根的表演,除了一个“贱”字没别的好形容。我看他应该得哥本哈根大会的最贱男主角奖。和影帝会谈,奥黑就做了个很贱的姿势让记者拍照发表:瞧,俺很谦虚咩!基础四国商量事,奥黑很贱很贱地从门缝硬挤了进来:告诉你们,原来美国属于发展中世界啊!
对于世界老大美帝来说,如此堂而皇之的“贱人贱招”是最大的奇招,实际上很有惊艳的效果。
面对这样一个贱人,老欧洲的道德哭诉全然无效,奥黑甚至会很贱地为小岛国赔上两滴眼泪。发展中国家的指责也无济于事,俺和你们是同一阵营的啊。最不发达国家要援助,奥黑含含糊糊说了个数字,然后赶快上飞机走了。
老欧洲为了让奥黑入套,还给了他个炸药和平奖,可是奥黑收了奖牌和奖金,抹抹嘴后反手打了老欧洲耳光,然后边开溜边指着中国对老欧洲说:是他打的,是他打的!

看完了至贱无敌的奥黑,要说中国了,这是重点。
中国参加会议是有目标、有功课的。目标呢,有最低也有最高。
最低目标就是独善其身,也就是说,第一坚决不接受减排总量的量化指标;第二坚决不接受国际核查。最高目标是把老欧洲和美国都忽悠到“减排”绳套里去,同时也为发展中穷兄弟谋点福利、援助啥的。美国不大容易,因为有至贱无敌的奥黑,老欧洲则有弄假成真的可能。
减排指标呢,说白了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和工业化水平、生活水平和创造的财富是正相关的,也就是单就国家来说CO2排放才代表了真正的经济实力,当然各国能源效率有差异,但这点差异影响不是很大。中国的CO2排放是多少?人均水平差不多就是全球人均水平,总量是世界第一。咱们还得奔好日子去、还得工业化不是?总量减排指标这种挥刀自宫的事哪能玩。再说国际核查,不光涉及利益也涉及主权、尊严,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以后就闻所未闻,谁敢接受就得准备下台,这事想都别想。

现在看看中国的目标,实现最低目标不难,达到最高目标则有相当难度,因为中国的牌好坏参半。

好牌第一就是朋友多一呼百应,77国集团多年来已经习惯被中国代表了,现在有个基础四国的说法,老大也是中国。当然阿三哥也是世界大国,在这个问题上是一定要出头的,虽然它的排放实在很环保很Pussy。好牌第二是中国法理上站住了脚,联合国那个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使中国可以混迹在发展中国家里不接受量化指标。
坏牌第一就是块头实在太大,排放总量世界第一的头衔是怎么藏也藏不了的,国际装B犯老欧洲的媒体,就直接称中国是最大污染者。坏牌第二是朋友多了要求杂,不好协调,搞不好就会有人反水
再说说中国为哥本哈根准备的功课。中国准备的功课是什么呢?其实很好玩。

第一是咱们也造势玩道德牌,会前发布个量化减排目标,既不说排放总量又不说人均,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单位GDP排放这个指标。
这个指标是神器,大杀器!既照顾了发展需求,又有减排的文章可作,是非常、非常Pussy的。
非常黑地想一下,再不济咱还有最后一手:祭出神奇的统计局来,让多年来被压抑的GDP多少接近一下现实状况,咱就可以减排了,反正也没国际核查是不是?
我很佩服提出这个指标的人,简直是绝世高人。就是目前,宣传机构对单位GDP排放概念的宣传推广的还不够,真理部永远是废柴啊!

功课第二就是祭出两大宝贝,FXXX Away 和影帝,一硬一软相得益彰。FXXX Away拿出国内对付P民的架势,一副盛气凌人、鼻孔朝天的样子,到哥本哈根来对付国际装B犯,连老解同志被挡在门外这种技术问题(据了解,确实是技术问题,参会者太多丹麦人乱了)也拿出来大吼两声,那架势仿佛随时都可以说“老子不玩了”,让老欧洲们胆战心惊,生怕中国拂袖而去。
有FXXX Away这种泼皮在前面开路,影帝的到来就如春风拂面了,哪怕影帝从FXXX Away的立场上稍微、稍微软化一下,国际装B犯们也得认为是成就是不是?
有些批评者说中国代表团业务不熟准备不足所以只会耍脾气,真是笑话。代表团里不少人从10年前波恩会议开始就在搞气候谈判了,业务是熟得不能再熟了,都是老戏骨,耍脾气就是谈判策略之一啊。
也有些批评者说影帝,其实影帝这次表演真的很好,有张有弛,有发脾气也有玩悲情,就差仰望星空了落泪,节奏把握精当,我看影帝其实是做外交部长的料。

会议过程就不细说了,现在新闻媒体报得很多。大致概括一下,前半程是国际装B犯及其配角们表演时间,中国代表团是搅局的,所以搞得乱糟糟,当然越乱越好,乱的是敌人。
后半程,奥黑和影帝来了,是G2演对手戏的黄金时段,全世界的聚光灯都从老欧洲那里移开了,老欧洲们很失落。
说实话,老欧洲的演技真的不高,几次玩Small Tricks都被中国代表团喝破,比如丹麦求功心切,偷偷地自己搞个草案出来,被FXXX Away当作P民呵斥:你是个什么东西,哪有你说话的余地!
奥黑和影帝飚戏才是对手。我自己的评价,影帝演技不错但是戏路有些正,是演话剧的路子,面对奥黑的无厘头贱招略显吃亏。

最吃亏的,当然就是基础四国协商草案的会议,让奥黑混进来了,不仅如此,还让奥黑抢先捅了出去。会议的最后时刻时间非常紧张,中国失去了和77国集团内部先通气的机会,造成了一些误会。
会议结束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格局,这是气候谈判1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变局:美国领头的伞形集团和中国领头的基础四国其实基本达成了一致,于是自己先喝彩欢呼哥本哈根的成功。
而老欧洲和它的木偶小岛国集团被晾在一边,77国集团的其他成员比较尴尬也摸不着头脑,它们怎么办呢?美国骂不起也不在乎别人怎么骂,于是大家想到的办法就是先骂了中国再说。

好了会开完了,哥本哈根协议也公布了,这个协议的地位,假如通过的话,其实就是京都议定书的一个尾巴,规定第一承诺期以后的事。网上有中文版,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各方到底有什么得失。
当然前面的路还很长,明年在墨西哥就有的玩,而且像美国那样还有个国内的Ratify问题,京都议定书就没有Ratify,所以美国还是有耍赖的最后一招。

我自己再评一下各方得失:

美国在这次会上得分最多,奥黑的目标基本实现,得胜还朝,而且美国的大杀器——国会还没出场呢。

老欧洲是第一撸瑟,精心准备了舞台造势多时,结果都给G2表演了,自己的诉求全部落空。而且自己给自己主动设定了量化减排指标,本想是引诱美国和中国上钩的,结果就它被套住了。
所以英国环境大臣米利班德很愤恨地说中国“绑架”了气候谈判。德国总理默克尔自慰说好歹是个积极的起点,而德国企业协会主席则抱怨说欧洲没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真是扯淡,是你丫想剥夺别人公平竞争的环境未遂)。法国一抹脸,干脆就拿着合同奔北京来了。

中国的底线保住了,而最高目标完成了一半,老欧洲是被自己忽悠到“减排”绳套里去了。当然也有一些余波。
会议的最后时刻,苏丹代表77国集团,不点名批评中国“叛徒”,委内瑞拉也跟着起哄,这个事情我已经解释了,主要是因为奥黑耍贱招和时间太紧,技术失误。但有些批评者说中国抛弃了穷朋友,一时间仿佛中国两头不是人。
那么再仔细想想,为什么是苏丹和委内瑞拉出来说话?特别是苏丹,在这个荒凉险恶的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苏丹还有什么有势力的朋友?周政法前不久去巡视,人家满城出迎载歌载舞啊!
我提供两个解释:一个是苏丹撒撒娇,以后中国还得拿出真金白银好好安慰它一下(反正它也有石油是不是?)特别是在国际上还得帮它顶住压力。第二个解释更黑,苏丹是给中国演配角呢。当然,对77国集团的其他成员,中国也还得安抚说服解释,这个事情其实不是很难的。

还有一个余波,就是要准备好老欧洲恼羞成怒,祭出碳关税来,那对中国是一大不利。咱们的经济转型确实得赶快做,转成内需为主,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15-3-4 17:15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3-2 12:10
我觉得这个视频里的柴静的表现很好,提问是做了功课的,比较充分全面的以让丁院士展现了观点。

说实话,我 ...

这个实在不敢苟同。
如果柴静是捧哏,基本思路是做球让对方杀,而且每一个论题要适时的认输,把结论敲定转角,共谋对观众的洗脑。

在柴丁pk中,柴静不停地转进,负隅顽抗,智商低一点的观众都不知道谁赢了。
作者: 高买低卖    时间: 2015-3-4 23:58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5-3-4 17:15
这个实在不敢苟同。
如果柴静是捧哏,基本思路是做球让对方杀,而且每一个论题要适时的认输,把结论敲定 ...

感觉正是因为丁的出色表现,才招来土摩托气急败坏的无厘头指责的。看了土摩托的那种不认输但又没逻辑的指责,真的觉得国内确实存在着一帮黑自己国家的邪恶势力。
作者: 老福    时间: 2015-3-5 12:40
“排放权是基本人权”,很公道;丁院士谈不上偏激。柴静的几个隐含的指责没道理,是预设立场的问题,丁院士非常冷静,回答得很好。除掉中国记者不喜欢立场中立的毛病外,柴静职业素质也不错。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5-3-6 23:08
草蜢 发表于 2015-3-2 07:37
谢谢洗心学姐推荐。

东湖提供的油管完整版视频看完了。

蔡柴不分,暴露了你的地域特征
作者: 澹泊敬诚    时间: 2015-3-7 13:38
蓝色多瑙河 发表于 2015-3-3 02:54
好吧,也凑个热闹。
2010年这期节目过后,柴静的视频顾问土摩托,写了一个文《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评论 ...


这篇小文能出多少GRE的作文题啊 类型齐全量又足 简直就是题库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5-3-12 10:28
看了土摩托那篇文章,真的对他之前在三联的影响大打折扣
作者: bbceve    时间: 2015-3-12 17:54
橡树村 发表于 2015-3-2 08:00
中国观众还不习惯这种玩法,把任何自己不喜欢的问题都归结到恶意。

要满足这种心态其实很容易,把柴静提到的西方观点替换成解说:xxx观点认为···。然后直接拼丁的话在后面。不过这样柴就没有露脸出名的机会了。

中国的部分观众概念就是:只要出现任何我们不喜欢的观点,就是制作人员思想有问题。
作者: bbceve    时间: 2015-3-12 18:05
蓝色多瑙河 发表于 2015-3-3 16:54
好吧,也凑个热闹。
2010年这期节目过后,柴静的视频顾问土摩托,写了一个文《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评论 ...

节目是应上级要求是真的,因为没上级要求院士根本不会鸟你,审片也是必然有领导过目。
作者: 大卫    时间: 2015-3-12 18:43
bbceve 发表于 2015-3-12 18:05
节目是应上级要求是真的,因为没上级要求院士根本不会鸟你,审片也是必然有领导过目。 ...

按土摩托行文的意思,“应上级要求”似指本期节目只是为传播钱、丁两位中国科学家的观点所做,并未提及柴的观点也是央视刻意安排。而且若如前楼所说文案也是土摩托的话,那他编写的记者采访提纲与他的立场是一致的。

审片通过了,只是土、柴所代表的观点未对节目主旨造成实质性影响,说明内容在央视容忍范围之内,编导还是具有非常大自由度的。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5-3-12 21:59
哈哈柴静被碾压太正常了,丁仲礼和柴静的差距,比研究生和小学生都大,智商优势就吓死人,何况丁还是副院长,如此看来情商很高,那柴静就悲剧了
作者: jzy722    时间: 2015-3-13 11:45
看了视频,感觉其实这期节目做的不错啊,完成了给大家答疑解惑的工作。
这期节目很好的破掉了老欧们的两点忽悠:第一点,别拿什么百分比来忽悠,咱不和你谈什么百分比,就谈实际排放数字,咱比着你们老欧的来;第二点,老欧说没给发展中国家规定增加总量,但是他们规定了全球增加总量,又自己给自己安排了增加总量,剩下的自然就是发展中国家增加总量喽,老欧偷换概念的嘴脸暴露无遗。
节目大部分其实都是丁仲礼在喷各种所谓的主流观点,其实就是老欧的观点,那时候他们的话语权大啊,最近要不是《穹顶之下》,大家没以前那么关注碳排放了,都去关注雾霾了,这实际也说明了话语权的变化。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