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原创】小猫的原创:油料,从海底出发 [打印本页]
作者: 妖猫drake 时间: 2011-8-5 13:35
标题: 【原创】小猫的原创:油料,从海底出发
一.地面部队的“动脉”
$ r) _* ]# M' \) ~: q3 N# e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发动迄今为止最为庞大的两栖登陆作战“霸王行动”,向德国人控制的西欧大后方狠狠的插了一刀。从宝剑、黄金、朱诺、犹他和奥马哈五处滩头涌入的287000名盟军战士和近三万辆坦克装甲车和其他支援车辆逐渐扩大着登陆场。通过工兵部队建造的人工港,110万磨拳擦掌的盟军战士在一个月时间内冲上欧陆,准备去狠狠的踹希特勒和纳粹的屁股。
. ^1 ?7 I4 B( h, y r! i" k“凤凰”等防波堤构建漂洋过海,最终在诺曼底滩头构建了堪称人类工业和建筑史奇葩的超级人工港。当然诺曼底人工港建设也堪称一次浓缩版的人与自然搏斗史,建造-大自然伟力毁灭-修复和重建
随着盟军深入敌境,对后勤补给的需求日益增大,大量的弹药、装备、粮食、医疗物资等补给品从登陆场不断被送上前线,有线电话电报网络也从登陆场向内陆辐射扩展,随着工兵将“凤凰防波堤Phoenix breakwaters”等部件运过海峡,并搭建成“桑葚Mulberry ”等两座巨型人工港,诺曼底滩头的货物吞吐能力大幅度提升,阻碍由海到陆补给盟军攻击部队的一个瓶颈就这样被打破了。* g5 Y9 ~& `( Z- k, K& s
与德苏中日等部队不同,英美陆军打起仗来就像账房先生,从制定计划开始就不断的打着算盘,后勤补给问题总是各级主官的头等大事,直接决定了部队的攻防能力和士气。1942年当盟军在斯大林的催促下开始认真计划法国版第二战场时,其高层就认定如何迅速在滩头展开兵站,如何维持海陆补给线是影响登陆和之后作战的关键。: B+ S4 L% v1 w# o& A
人拉肩扛的美军,估计没怎么受过这样的罪
考虑到美英陆军的摩托化机械化水平极高,西欧的道路系统也远优于东线,盟军想要迅速突破德军防线冲着柏林杀出一条血路,就一定要全军踩着四个轮子飞奔。这种摩托化机动作战滚动极快,但是对油料补给的依赖度也极高,如果燃油和润滑油以及备件等物资不能及时送到第一线,各种铁马铁牛乃至整支大军立马就得趴窝。
. D/ p' ^( N0 G3 Y' J, O+ G9 FJerrican 五加仑油桶,美军过处,遍地都是堆积如山的五加仑油桶。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当年的后勤兵和司机很多都是黑人,待遇差,受歧视,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美国大兵寸步难行
当然,什么向着柏林前进还是后话,如果上陆初期装甲部队由于油料补给中断丧失机动性,不能迅速切割德军防御,巩固、沟通和扩大登陆场,等德国佬醒过味来,从西欧各地调动飞机坦克大炮,从四面八方向因缺乏油料而变成死靶子的盟军一起反扑,登陆部队除了被赶下海还真没有其他的好下场。比较麻烦的是,通过英伦海峡的油料补给航线十分脆弱,德军利用潜艇、鱼雷艇、水雷和飞机都能够轻易造成盟军运输船队的巨大损失。脆弱却关键,英美方面都认为必须认真的计划好如何解决通过海峡的油料补给问题。/ H6 m! R; D( i* F, H F; l5 N
相对大大咧咧却缺乏想象力的美国人,英国人似乎更适合提出技术解决方案(这还真不是吐槽美国人,二战英国方面为美国人提出了很多技术方案,虽然由美国人最终制造,但是没有约翰牛提想法,扬基们的榆木脑袋真想不出什么有趣的点子)。5 e, b9 I4 B1 f- r% a
很快,英国摩根中将领导的英美联合计划参谋部便开始同海军部甚至首相派来的人坐在一起讨论如何建立稳固的油料补给线,既然海运不行,那就直接拉管子吧,这群英国人提出的解决方案竟然是敷设一条横贯英吉利海峡的油料管线。
7 w7 n' T3 @2 ?. C1 g英吉利海峡的海况相当糟糕,即便没有天空的飞机,水上的敌舰和水下的潜艇,光是风浪就够运输船队头疼的了
英国人给出的这个方案看似异想天开甚至荒诞,其实是综合考虑的结果,作为几百年来英吉利海峡的主人,英国人对这道波涛汹涌的天堑大约和对自家后花园的熟悉程度差不多,英吉利海峡的海况很差,德国人的海上封锁和袭扰对运输船队的威胁远比不上巨浪狂风和豪雨的可怕,大自然的伟力才是海峡船运的最大敌人,但是相对海面上的热闹和喧嚣,海峡海底却比较平静,也便于隐蔽,德国的潜艇在水底下也睁不开眼,只能用声纳学着瞎眼蝙蝠一样摸索前进。
没有补给品怎么打仗?这对美军很多部队而言是个大问题,巴斯通的防御战,换到普通陆军部队,只怕不一定能扛下来。
在英国人看来,制约海底输油管道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是其可怕的造价。但是约翰牛算盘打得很精,自己一穷二白,家里叫德国人炸得稀巴烂,美国佬却有的是钱,对美国人而言,能够尽快赶在约大叔的红色洪峰前多解放一些欧洲大陆,能少死伤一些美国大兵,花点钱甚至花很多钱都值得。而且,美国陆军是最怕没有给养的,饿肚子空油箱,大兵乃至巴顿这种悍将都的骂娘,因此根本不需要英国方面和美国人讨价还价,让扬基狗咬狗就是了。( Y, z- M4 x8 a9 _6 j
英国人很快为这个宏伟的海峡输油管道工程起了个响亮的名字“Pipeline Under the Ocean洋下管线(因此这个计划又被称为Operation P.L.U.T.O冥王星行动)”,在首相的直接命令下,联合计划参谋部JPS下属的联合作战实验局Combined Operation Experimental Establishment暂时停下手中的其他工作,集中全力就输油管线计划进行技术攻关。
- V2 |9 W. O* k用于Operation P.L.U.T.O冥王星行动的海底输油管道
联合作战实验局是负责与登陆作战相关的特种武器装备的研发和试制的,诸如两栖登陆舰,坦克登陆艇、水陆两栖战车、甚至是新式水下扫雷机还有水下爆破设备这些如今广泛装备世界海军的技术装备都是联合作战实验局的点子大王们设想出来的。既然盟军高层如今判断油料补给是决定登陆作战的关键,武器研发也就只能先让路了。
7 q. t" s# q4 ~+ q0 B+ N& C
作者: 旅途愉快 时间: 2011-8-5 14:28
记得一个朋友说过,美国大兵开枪不怎么讲究精度,讲究密度,要求在单位面积里面打进去多少子弹就可以了……' ^4 j: N/ d* ^, x
# I" V8 I' B' w0 W哗啦啦的都是钱啊。。
作者: zouhl123 时间: 2011-8-5 15:24
好看
2 V$ Q! A: I( Y% e0 x, b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1-8-5 20:29
这个人工港是个失败的典范。建好以后就没有怎么用。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吞吐量还是太小,二是建设时间相当长。! x& |9 _: X7 P/ P- ]
' Y) W; h# h y. H最后造好了,盟军也把旁边的港口打下来了。白造了。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1-8-7 11:31
我给看成了:油料,从锅底出发。还以为是说火锅的呢。
作者: 妖猫drake 时间: 2011-8-7 12:26
回复 猫元帅 的帖子/ K: ~6 z' Q8 g, M
* p* g# S! b! |& x% t7 j3 k v X赶紧组织下次吃喝。。。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1-8-8 11:28
人工港确实没怎么发挥太多用处,关键是德国人不太经打,很快就把港口打下来了~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1-8-9 11:29
回复 北京阿新 的帖子$ S5 B6 e2 b. P6 _1 L3 `
$ n' y: e* I) Y9 {7 E S一号港,工作了10天被飓风摧毁。二号港坚持到8月下旬。期间海滩直卸也没有停止过。
/ u& P" q0 Y$ A2 g- U, A" O! b( J
. o7 B' r2 n0 V' ?/ \这个人工港是技术上的成功,而在资源和战略上得不偿失。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1-8-9 12:03
赫然 发表于 2011-8-9 11:29
& _, s; H u9 H0 [7 R N$ \
回复 北京阿新 的帖子
9 N% u3 H6 Y+ m" r: X9 l; K, H7 ? b0 H
一号港,工作了10天被飓风摧毁。二号港坚持到8月下旬。期间海滩直卸也没有停止过。
/ Y1 \2 t* a9 E: v/ A8 B( i而且很快就把港口打下来了,人工港就没那么重要了~
作者: 界明城 时间: 2011-8-9 12:21
英国人花美国人的钱,完全不心疼啊~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