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五律·题沈菊隐画(二) [打印本页]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9-29 21:42
标题: 五律·题沈菊隐画(二)

危崖绝鸟道,挂练引飞湍。水注千寻险,空弥万点寒。
林花深雨色,山石返青丹。久慕餐霞子,归来一罢官。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4-9-30 03:53
原来云平为官~~~如今清官贪官都不好当呢

诗还是请@鹤梦白云上 来评,俺跟着学习!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4-9-30 08:24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4-9-30 08:26 编辑

“危崖绝鸟道”很容易让人想到《蜀道难》,那么结合结句“罢官”一词,让人想到作者感叹官路难行。“险”、“寒”。
所以首联、颔联与尾联是合拍的。

但是看颈联,似乎调子变了一些,“青丹”是道教语言,和“餐霞子”对应,所以我理解的是前两联讲的是入世之险,第三联讲的是出世之状。

唯一让我觉得拿不定的是,作者形容入世的两联和形容出世的一联都是在一个画面中的,也许也是可以的,我只是点出来。

最后,我欣赏有胸意的作品年,诗言志嘛,此篇结句显然是有胸意的。但是我也得说,一个人说得到很容易,做得到才难,说得到做得到才让人佩服。陶渊明让人佩服就是因为他言行如一。如果嚷嚷着“归来一罢官”,只是口头上撂一句,那不如不说。

我跟云平以前说过一句话:I say it because I mean it.

现在公务员辞职下海什么的也有报导,也不是完全不可行的事。对此我就不发表看法了,只能说望君珍重。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9-30 13:48
山菊 发表于 2014-9-30 03:53
原来云平为官~~~如今清官贪官都不好当呢

诗还是请@鹤梦白云上 来评,俺跟着学习! ...

这个结句倒是“假”,因为是俺造的,一贯布衣。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9-30 13:52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9-30 08:24
“危崖绝鸟道”很容易让人想到《蜀道难》,那么结合结句“罢官”一词,让人想到作者感叹官路难行。“险”、 ...

谢谢解析了,问题确实存在。

I say it because I mean it.俺英文不行,求翻译。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4-9-30 15:06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4-9-30 15:31 编辑
云平 发表于 2014-9-30 13:52
谢谢解析了,问题确实存在。

I say it because I mean it.俺英文不行,求翻译。


不好意思,我说那句英语倒不是卖弄英文,那显然很肤浅。

I say it because I mean it.

直译就是:我说那个,因为我的意思就是那个。

言外之意:所言是内心真实所想,亦即,说得到,就做得到。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4-9-30 15:27
云平 发表于 2014-9-30 13:48
这个结句倒是“假”,因为是俺造的,一贯布衣。

我多说一句,你如果不是那个意思,最好不要造。

这个社会,已经是太假了,但是作为写古诗的人,我个人认为还是保持一种古风吧。

你可以看出我的审美观是:文字上的东西是次要的,真诚与否才是最重要的,

说得古板一点,过去人家掂量你的文,那不是掂量你的文,而是掂量你的人。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9-30 23:45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9-30 15:27
我多说一句,你如果不是那个意思,最好不要造。

这个社会,已经是太假了,但是作为写古诗的人,我个人认 ...

当时想写罢工来着,但不押韵。所以转移一下,毕竟罢官也是一种罢工。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4-10-1 02:59
云平 发表于 2014-9-30 10:45
当时想写罢工来着,但不押韵。所以转移一下,毕竟罢官也是一种罢工。

如果只是一种愿望而且不可能成为现实,是否该考虑用虚拟语气?

我次韵的那首就是用的'穿越'构思,在这样的框架里,再怎么天马行空都可以是合理的:)

我读诗,最喜欢的是能感受到读者本人(而不是古人)的喜怒哀乐~~~古人的喜怒哀乐自会从他们自己的作品中感受。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4-10-1 07:09
云平 发表于 2014-9-30 23:45
当时想写罢工来着,但不押韵。所以转移一下,毕竟罢官也是一种罢工。


我早就发现很多写古诗的人都有这个毛病,写诗几乎就是为了押韵或者平仄对仗之类的,甚至为了押韵而不惜怎样怎样。

什么是大节什么是小节。

我觉得主要还是你们对这个古诗的形式,特别是近体,太爱了,太沉迷于其中了,钻了牛角尖。
作者: 仁    时间: 2014-10-1 08:23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10-1 07:09
我早就发现很多写古诗的人都有这个毛病,写诗几乎就是为了押韵或者平仄对仗之类的,甚至为了押韵而不惜怎 ...

这是自愿的约束,写格律诗的,能体验到其中的美妙。其实云平说是布衣也未必不是公务员,可能他不想让人们在那个地方纠结。你的新体诗很美,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约束吧?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4-10-1 09:01
仁 发表于 2014-10-1 08:23
这是自愿的约束,写格律诗的,能体验到其中的美妙。其实云平说是布衣也未必不是公务员,可能他不想让人们 ...
其实云平说是布衣也未必不是公务员


我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性,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1 11:44
山菊 发表于 2014-10-1 02:59
如果只是一种愿望而且不可能成为现实,是否该考虑用虚拟语气?
我次韵的那首就是用的'穿越'构思,在这样的框架里,再怎么天马行空都可以是合理的:)
我读诗,最喜欢的是能感受到读者本人(而不是古人)的喜怒哀乐~~~古人的喜怒哀乐自会从他们自己的作品中感受。

虚拟语气可以,但力度就弱了。
题图俺以为和咏物类似,即便天马行空,也是情理之中。
今人(作者)的喜怒哀乐情感与古人其实没有二致,这是人性共性的东西,加之以格律诗的形式表现,所以题材和思想性可能决定读者看到的是今人还是古人。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1 11:50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10-1 07:09
我早就发现很多写古诗的人都有这个毛病,写诗几乎就是为了押韵或者平仄对仗之类的,甚至为了押韵而不惜怎样怎样。
什么是大节什么是小节。
我觉得主要还是你们对这个古诗的形式,特别是近体,太爱了,太沉迷于其中了,钻了牛角尖。


这跟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差不多,你可以说目光短浅,但不吃你要死。
大节、小节,是不是过于上纲上线了。
写古诗而背叛古诗,那么其他地方又能对他的大节期待多少呢?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1 12:34
仁 发表于 2014-10-1 08:23
这是自愿的约束,写格律诗的,能体验到其中的美妙。其实云平说是布衣也未必不是公务员,可能他不想让人们在那个地方纠结。你的新体诗很美,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约束吧?


仁兄说到点子上了,押韵怎么说也是声律美的体现吧。俺是捏造了身份,作为想象可否。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4-10-1 15:01
云平 发表于 2014-10-1 11:50
这跟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差不多,你可以说目光短浅,但不吃你要死。
大节、小节,是不是过于上纲上线了。
写 ...

“什么是大节什么是小节。” 这是在写诗的范围内说的,“真”是大节,还是格律是大节。这个各自保留吧。写诗也可以造境,那叫想像,但是有些事实上的东西不好造。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1 15:33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10-1 15:01
“什么是大节什么是小节。” 这是在写诗的范围内说的,“真”是大节,还是格律是大节。这个各自保留吧。 ...

好吧,你非要上纲上线,我也没辙。

不过既然写诗范围,“真”是大节,又“写诗也可以造境”,俺糊涂了。

另外,何谓大节、小节,你可以去翻翻书。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4-10-1 15:46
云平 发表于 2014-10-1 15:33
好吧,你非要上纲上线,我也没辙。

不过既然写诗范围,“真”是大节,又“写诗也可以造境”,俺糊涂了。 ...

就是为了不“上纲上线”才回了上面个贴的。我想你是误会了。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1 15:53
【虚构】指文艺创作中为概括地表现生活、塑造典型、突出主题而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有诗友问我结联是否用典,我说没用,即便有也是巧合。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4-10-1 16:53
尾联这么写也是古人常见手法,瞎感叹一句罢了。说句不好听的,云平兄勿怪,这么结束全诗,何尝不是“积唾成诗”?!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1 18:57
月下 发表于 2014-10-1 16:53
尾联这么写也是古人常见手法,瞎感叹一句罢了。说句不好听的,云平兄勿怪,这么结束全诗,何尝不是“积唾成 ...

我前面也说了,有些情感是有共性的,包括思想,然后用诗词来抒发。

我不认为我有了与古人或某人相似的情感,就不必抒发了。因为文字的组合是千奇百怪的,古人化用前人口水,而成名句的例子并不缺乏。

我不是说我的就是什么好句,但同样是手,至少是我的指纹。
其实不要说诗的内容,仅形式(比如体裁,声律)又何尝不是拾前人牙慧。

创新,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了。此诗颔联出句就是前人的,拿来主义。

作者: 月下    时间: 2014-10-1 19:27
云平 发表于 2014-10-1 18:57
我前面也说了,有些情感是有共性的,包括思想,然后用诗词来抒发。

我不认为我有了与古人或某人相似的情 ...

唯陈言之务去。共勉。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1 20:19
刚查了下,七句与古人撞车,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唐 卢拱《中元日观法事》)

撞就撞吧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4-10-2 01:57
云平 发表于 2014-9-30 22:44
虚拟语气可以,但力度就弱了。
题图俺以为和咏物类似,即便天马行空,也是情理之中。
今人(作者)的喜怒 ...

我可能没有表达清楚~~~不是说古人写过的情感就不能写(那就没啥可写的啦:),而是在构思过程中要考虑如何'传达情感'的问题。当然'传达/接收'是双向的,如果作者努力了,读者却没有接收到,那么可以马上想到的是两个原因:一是读者水平有限;二是作者没有表达到位。

若在阅读中没找到感觉,一般情况下我是自动把自己归入低水平的读者类~~~所以俺在外面很少跟人抬杠:)

题材和思想性可能决定读者看到的是今人还是古人---又一次证明俺成不了合格的主流读者。因为俺读诗全凭感觉,能让我心动的作品,才肯回头细读。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引起抬杠的作品还有就是发在小轩的作品,因为要写读后感,不能不认真阅读


作者: 仁    时间: 2014-10-2 02:05
云平 发表于 2014-10-1 12:34
仁兄说到点子上了,押韵怎么说也是声律美的体现吧。俺是捏造了身份,作为想象可否。 ...

可以啊。既然是题图,说的可以是画中人,可以是看画中景色的人,如作者或者没有画在画中的看风景的人。罢官和仙游、参道也是关联的。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4-10-2 02:07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4-10-1 13:09 编辑
云平 发表于 2014-10-1 07:19
刚查了下,七句与古人撞车,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唐 卢拱《中元日观法事》)


估计是你们读得太多了,动笔的时候这些句子就自动跑出来啦~~~

我现在也渐渐能看到一些面熟的词句了(比如你这一句俺就面熟得很,想不起来谁写的没关系,一查就得:)。刚开始习诗时却很为自己的学问底子薄烦恼呢,所以每天拼命背千家诗~~~背了忘,忘了再背

后来放弃了这种不自量力的补课,开始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寻找自己的优势~~~后来觉得其实一张白纸也真的挺好的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2 09:49
山菊 发表于 2014-10-2 01:57
我可能没有表达清楚~~~不是说古人写过的情感就不能写(那就没啥可写的啦:),而是在构思过程中要考虑如 ...
题材和思想性可能决定读者看到的是今人还是古人---又一次证明俺成不了合格的主流读者。因为俺读诗全凭感觉


读诗全凭感觉,这没错,但所有感觉认知都是通过字面落实的。所以在强调感情真情实感的同时,不能忽视形式啊,否则拿什么打动别人,包括自己。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2 09:52
仁 发表于 2014-10-2 02:05
可以啊。既然是题图,说的可以是画中人,可以是看画中景色的人,如作者或者没有画在画中的看风景的人。罢 ...

那俺就放心了,呵呵
作者: 云平    时间: 2014-10-2 09:58
山菊 发表于 2014-10-2 02:07
估计是你们读得太多了,动笔的时候这些句子就自动跑出来啦~~~

我现在也渐渐能看到一些面熟的词句 ...

老实交代,写的时候参照了孟浩然的“岂意餐霞客”,没想到久慕也有人用,晕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4-10-3 04:40
云平 发表于 2014-10-1 20:49
读诗全凭感觉,这没错,但所有感觉认知都是通过字面落实的。所以在强调感情真情实感的同时,不能忽视形 ...

对着呢~~~既要有自己的个性,又要符合古典诗词的审美~~~很挑战啊!

我也在摸索尝试之中,暂时还只能顾一头。勉强能表达情感,但离'圆融'还差得老远呢:)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