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土耳其印象:君士坦丁堡的回声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5 09:14
标题: 土耳其印象:君士坦丁堡的回声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9-24 19:23 编辑

一般认为,征服者麦麦德打下君士坦丁堡之后,易名伊斯坦布尔。如前所述,这里在希腊时代称作拜占庭,以传奇中的部落首领拜扎斯命名。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此后,改名新罗马,但后人很快改称为君士坦丁堡,这自然是以君士坦丁大帝命名的。在奥斯曼时代,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两个说法都使用,即使官方都这样,单一使用伊斯坦布尔是共和国时代的事情,也就是说,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伊斯坦布尔这个名称的来历则有点模糊不清。有说法这是在穆斯林征服后有人把这里称作“伊斯兰布尔”(以为伊斯兰的城市)后的异读,伊斯兰布尔的名称确实出现在一些奥斯曼钱币上。但也有专家指出,伊斯坦布尔的说法远在穆斯林征服之前就有了,这是希腊文中“进城”的意思,而这里确是这一地区古已有之的唯一重大城市。

君士坦丁堡地势险要。博斯普鲁士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的时候,水面骤然开阔,但横向(从西面)从欧洲一侧插进来一个半岛,君士坦丁堡就坐落在半岛尖端。靠马尔马拉海(南侧)和博斯普鲁士海峡(东侧)的方向上有高坡陡壁,易守难攻;背靠大陆方向(西侧)有古典世界最坚固的君士坦丁堡城墙,穆斯林大军几次攻打失败,最后一战也是围困了2年之后才打下来的,城墙则是直到最后关头才被穆斯林大军攻破。但东侧是一个漏洞。这是博斯普鲁士海峡延伸进去的狭长海湾,好像半岛在根部与大陆撕裂了一样。这条海湾就是有名的金角。

从拜占庭时代开始,金角就是城市的生命线,这里的海港成为欧亚海上交通的枢纽,也成为城市富庶的源泉。但这一侧地势平缓,不易防守。在穆斯林围困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对岸(成为佩拉,Pera,现为Galata靠金角出口的部分)是热那亚的飞地,理论上严守中立,既不效忠与君士坦丁堡,也没有被穆斯林征服,但事实上偷偷接济君士坦丁堡。这是当年君士坦丁堡为了争取欧洲基督教盟友而给予热那亚的,热那亚与威尼斯当时是地中海上最强大的基督教力量,不仅商业发达,海军力量也称霸地中海。为了防守金角,君士坦丁堡在热那亚工程师的帮助下,在金角海口和内部更深处拉起两道巨大的铁链,铁链的部分残片至今还在安卡拉的文明博物馆里展出。在平时,铁链像海口的城门一样,过往商船要交税后才能通行;在战时,铁链拉起来,什么船只都不可能通过。奥斯曼舰队试图硬冲,但总是被挡回去。最后,苏丹的舰队做出惊人举动,在Galata背后深远的地方,在山坡上铺上滚木,涂上油脂,硬是把战舰从陆地上运送到那一边的金角水中,从背后威胁君士坦丁堡的水上防线,动摇了君士坦丁堡的防御。

最后一战还是在君士坦丁堡城墙下打响的。战斗经过很惨烈,但最后突破是在Topkapi城门。在这里,穆斯林大炮轰开了缺口,穆斯林步兵蜂拥而入,激烈的短兵相接之后尸横遍野,但穆斯林的旗帜最终插上了君士坦丁堡的城楼。穆斯林对这一段历史特别骄傲,如今在Topkapi城门外有一座1453年之战博物馆。和伊斯坦布尔大多数博物馆截然不同的是,这里是全土耳其文解说,没有任何英文;除了我们两个“异类”外,来访的人也是清一色土耳其人(或许还有阿拉伯邻国来访的人?我们分不出来),而且一家男女老少一起来。这是一个圆形的博物馆,下面几层照例是各种图板和模型,但高大的顶层是一个全景模型,逼真地再现了当时战斗的情景,并配以大炮的轰鸣、士兵的厮杀和伤者的哀嚎。在雷鸣电闪中,十几米厚的君士坦丁堡城墙被威力巨大的穆斯林大炮一次又一次击中,砖石在轰鸣中坍落,守军在轰鸣中挣扎,城外跃跃欲试的穆斯林士兵在呐喊着,苏丹和他的将军们在满意地信马由缰、傲视战场。有意思的是,参观的人们兴高采烈,异常起劲地摆姿势、拍照片。或许人们在满意地回味历史上少有的穆斯林大败基督徒的时刻。

如今,君士坦丁堡城墙依然从马尔马拉海一直延伸到金角,总长几乎20公里,其中有好几段依然保留完好。这是东罗马军事建筑的典范,但从建筑艺术上来说,也很有东罗马特色,尤其是那砖红与米黄相间的香饼色,包括平面墙体和拱结构。这原本是一层一层相间的砖与砂岩交替堆叠的结果,但在视觉上形成独特的东罗马特色,很多东罗马(甚至现代仿古)建筑都使用这种做法,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就城墙而言,水平的线条格外强化了城墙绵长的感觉。

高大城墙内侧的阴影下,就是老城居民区,有些建筑甚至一面直接搭接在城墙上。难怪,坚固的城墙已经1500年不倒,不就地利用怎么对得起它?这里不是闪光的高档区,而是窄小、破旧的贫民区,街道弯曲,房屋破旧,风气保守,略显肮脏。但这里依然充满生活气息,黑衣妇女坐在窗前,大声与小巷对过的邻居说着话;路边人行道上葡萄藤架下,无所事事、袒露着毛茸茸大肚子的男人在有一搭无一搭地吸着水烟;街角的小清真寺里传出喃喃的祈祷声;全身上下裹紧的妇女们看到陌生人,赶紧把最后露出来的一分皮肤也遮好,一闪身躲进了街角,不见了。这里才是活着的伊斯坦布尔,这里才是历史与现实交织中的伊斯坦布尔。这不,城墙的一段展开成高大城堡建筑,原来这是东罗马时代康斯坦丁•波菲罗吉尼图斯的王宫。可惜这里只有残败的废墟,现在整修恢复成原样,但不对外开放,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

离城墙不远,则是另一个隐秘的好去处:Chora博物馆。这里是Chora教堂,具有现存保护最完好的东罗马壁画。当年这里是君士坦丁堡郊外荒僻的地方,所以教堂全名为“乡下的救世主教堂”,Chora就是乡下的意思,现在索性成为教堂的简称了。在提奥多西二世时代(公元5世纪),君士坦丁堡城墙向外推移,Chora教堂被圈进城里了。现在的教堂主体是11-14世纪建造的,赞助的大东家原本是一个宫廷重臣,后来失宠,被特许到这里成为僧侣,倒也算求仁得仁。和圣索菲亚大教堂一样,穆斯林征服后,这里变成清真寺,所有墙上、天花上的壁画被灰浆覆盖住了。40年代末开始,有关方面开始有计划地逐步揭开灰浆,重现壁画。从50年代末开始,这里就是博物馆,但至今修复工作依然在继续,还是不断有部分开放后重又关闭,关闭后重又开放,经常会有新的惊喜。对于第一次到这里来的有,则是全面、彻底的惊喜。这里布满了通常的壁画(fresco)和马赛克壁画,金碧辉煌,画工精美,可算东罗马艺术的集大成者,远比圣索菲亚大教堂好看。或许这里建筑比较小,也不像圣索菲亚大教堂那样引人注目,所以壁画保护得相当好。除了壁画,这里也有很多东罗马特色的彩色大理石镶拼和壁板装饰,东罗马人对于巧妙利用彩色大理石的色彩和花纹构成装饰很有一功。壁画的主题是圣经故事,但也能看出,早期基督教对圣经故事的解读还是处于朴素阶段,如果不是对圣经里某一段的平铺直叙的话,就是好人升天堂,坏人下地狱,一切都是简单明了,直截了当,没有多少自我修炼或者自我完善的麻烦事情,也少了后来基督教艺术中晦涩的隐喻。Chora教堂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但要认识东罗马艺术的话,这个地方非常值得去,高度推荐。

君士坦丁堡城墙外侧现在开辟为公园,绿草浓荫之中,不时有人在这里野餐或者消磨时光,这是伊斯坦布尔居民的好去处。说到伊斯坦布尔人,城里年轻人多,淳朴,好客,热情,当然,兜售生意的地毯上人和饭店门口拉客的人除外。很多人不会说英语,但还是热心帮忙。我们从Chora教堂出来的时候,正好碰上大雨。路边葡萄藤架下的人热情邀请我们去避雨,请我们坐。我们要走的时候,正好一辆出租驶过,没有来得及拦下,他们帮我们使劲大叫也没用。但这辆车他们认识,是邻居的,再次路过时,他们直接冲到大雨里帮我们拦下,我们要感谢他们,他们只是大笑着挥挥手,很高兴能帮远方来的陌生人一个忙。出租车里还有别人,我们以为已经有客了,结果那是司机的兄弟,路过家门,把兄弟放下,我们接着走,一切都那么自然,好像我们都是老熟人一样。我们以为大雨时候可能会乘机多要点钱,结果没有这样的事。穆斯林至少在自己的家乡是非常讲究尊严和荣誉的,有时甚至可能过分讲究尊严和荣誉。你要是成为他们的朋友,他们愿意为你两肋插刀;你要是轻慢了他们,哪怕为了小事他们也会跟你拼命。

说起穆斯林,至少在土耳其,看起来人们结婚很早,街上有很多相当年轻的夫妇带着很小的孩子。男人结婚早,女人自然结婚也早。不过年轻男人带着小孩子,好像不到年龄偷结婚一样;年轻女子就不一样了,一生孩子,马上显老,要不了多久,妻子不再像妻子,而好像是丈夫的姨妈一样了。说到女子,大概是伊斯兰国家的原因,很少见到土耳其妇女在外面工作,尤其是蓝领工作,像小店售货、饭店端盘子或者大街上打扫卫生,基本上看不到妇女。年轻的职业妇女(如银行、大酒店)有一些,但蓝领妇女反而罕见。不过这不影响上街血拼,街上妇女大大的有,而且不像沙特,需要家中男眷陪伴,都是自己(或者带着孩子)在街上走。不过伊斯坦布尔年轻人多。不知道是年轻人好上街,所以能见度高的原因,还是像很多欧洲城市一样,老年人卖掉市内的房子,搬到生活费用较低、较清静的郊外去住了。在街上观察,土耳其人好像80年代的中国人,胖子少。有一点特别:女子特别矮,好像四川人一样,但男子倒不特别矮,不知道怎么回事。




Topkapi城门,照例有一面大大的土耳其国旗。都说美国人爱撑国旗,土耳其人的国旗瘾更大


城墙后的清真寺宣礼塔在探头探脑


城墙内的民宅


城墙内的小街


孩子们就是孩子们,一到暑假,就无聊地坐着





小街


我们过去问路时,老大妈立刻把脸也围上了


她倒一点不在乎,还朝我们挥挥手


小街其实挺陡的


不知道这叫什么花



这是一个小露天咖啡馆,摆设一些老家具、缝纫机什么的,挺好玩


金角方向山坡上的民居


这里也有一面国旗,小门里是一个街坊清真寺,小小的


这就是那个老王宫,其实是复建的


葡萄架下的人们,一分钟后雨下大了,我们就在这里躲雨


小街上有一个小画店


这种Dervish舞的画我们也买了一张











Chora教堂内部


chapel里还有




东罗马的画风比较平面


说平面,其实也很生动的,看那表情


但伊斯兰装饰风格会不会受到这个影响?




天气放晴了



人们在草地上消夏




这就是当年顶住穆斯林进攻好多年的君士坦丁堡城墙


但对于穆斯林来说,1453年是唯一需要记得的年份,这是1453年战役博物馆




全景画其实做得不错


当时围困的地图


穆斯林们兴高采烈地在这里拍照留念,1453年是历史上不多的穆斯林战胜基督徒的时候


俱往矣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4-9-26 03:00
当年土耳其人攻城的时候,使用了一种口径达到25英寸的超级大炮,最后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给轰塌了。这个铸炮的匈牙利人本来是要给城里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服务的,可惜他开的价码太高,谈不拢。所以他就跑到对面的阵营给Mehmed II铸炮去了。

这种大炮确实很威风,可是当年一天只能放两炮,否则炮管自己就爆裂了。每打一炮就得不停的涂抹橄榄油,相当的难伺候。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6 03:15
Highway 发表于 2014-9-25 13:00
当年土耳其人攻城的时候,使用了一种口径达到25英寸的超级大炮,最后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给轰塌了。这个铸炮 ...

哈,还有这事!这门大炮现在在哪里?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4-9-26 04:08
晨枫 发表于 2014-9-26 03:15
哈,还有这事!这门大炮现在在哪里?

这里有个连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Orban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4-9-26 07:20
Highway 发表于 2014-9-26 03:00
当年土耳其人攻城的时候,使用了一种口径达到25英寸的超级大炮,最后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给轰塌了。这个铸炮 ...

哈哈,俺正要为这巨炮回一帖,结果还是老扎动作快。

俺读到的资料说这位工程师是德国人因为当时这个巨炮技术是德国的。 不过当时的历史资料不是很健全,只说了他是从匈牙利那疙瘩来的, 没有详细说明他的民族成分。说他是匈牙利人也说的过去。

匈牙利当时的许多御用炮将都是德国人因为他们的技术过硬。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4-9-26 07:31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9-26 07:34 编辑

两年前,土耳其拍了一部其电影史上造价最高的电影,名字就叫《征服 1453》 (土耳其语:Fetih 1453) 专门讲君士坦丁堡的征服。希腊人对此电影反映强烈。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4-9-26 07:37
本四川人表示,俺还没有碰到过比俺高的土耳其人。 在江南,比俺高的人也不多。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4-9-26 09:00
草蜢 发表于 2014-9-26 07:20
哈哈,俺正要为这巨炮回一帖,结果还是老扎动作快。

俺读到的资料说这位工程师是德国人因为当时 ...

那时候欧洲还在萌芽之中中,德国作为一个国家存在那是400多年以后的事儿了。所以这个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就没法说了,也是还是匈奴后裔呢。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4-9-26 09:04
草蜢 发表于 2014-9-26 07:31
两年前,土耳其拍了一部其电影史上造价最高的电影,名字就叫《征服 1453》 (土耳其语:Fetih 1453) 专门 ...


土耳其每年5月29都敲锣打鼓的游行,纪念当年攻陷君士坦丁堡,这几乎就是他们的“国庆日”了,希腊人,以及其他西方所有的天主教徒,尤其是东欧的那些东正教徒是不是郁闷的一塌糊涂?

其实君士坦丁堡被自己的堂兄弟“十字军”已经攻陷蹂躏过一次了,再给搞一次应该也无所谓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6 10:15
草蜢 发表于 2014-9-25 17:31
两年前,土耳其拍了一部其电影史上造价最高的电影,名字就叫《征服 1453》 (土耳其语:Fetih 1453) 专门 ...

哈,到安卡拉的国父纪念堂看看,就知道土耳其人有多恨希腊人了。这两家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再打一仗,也是不容易。两家都是北约成员,要是打起来,北约帮那边是好呢?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4-9-26 10:49
晨枫 发表于 2014-9-26 10:15
哈,到安卡拉的国父纪念堂看看,就知道土耳其人有多恨希腊人了。这两家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再打一仗,也是 ...


这是纪念1821年希腊宣布独立的油画, 咋一看,俺还以为是一帮土耳其人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6 10:53
草蜢 发表于 2014-9-25 20:49
这是纪念1821年希腊宣布独立的油画, 咋一看,俺还以为是一帮土耳其人呢。

两家本来就长相差不多嘛。
作者: 天狼星    时间: 2014-9-26 11:56
这些老城墙保存的真好。问个问题,君士坦丁堡的这些城墙和城堡仍然用的是所谓的“罗马砂浆”做粘合剂吗?君士坦丁堡附近哪来的火山灰啊?
还有,土耳其人那个时候也掌握了罗马砂浆吗?比如那个苏丹修墙监督,两大臣比赛修建的大碉堡,当时的土耳其人用的是什么粘合剂呢?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4-9-26 12:36

看来君士坦丁堡真的值得住上一段时间慢慢探寻。趁着美帝的颜色革命还没有蔓延到土耳其,得抓紧时间去啊。不然又得变成一个几十年都去不得的地方。

美帝真是驴友的天敌。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6 12:37
天狼星 发表于 2014-9-25 21:56
这些老城墙保存的真好。问个问题,君士坦丁堡的这些城墙和城堡仍然用的是所谓的“罗马砂浆”做粘合剂吗?君 ...

这个我倒是没有资料,估计君士坦丁堡城墙还是用罗马灰浆?到了奥斯曼时代,罗马灰浆应该已经失传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6 12:39
五月 发表于 2014-9-25 22:36
看来君士坦丁堡真的值得住上一段时间慢慢探寻。趁着美帝的颜色革命还没有蔓延到土耳其,得抓紧时间去啊。 ...

就是:美帝是驴友的天敌!就差几个月,弄得我基辅、敖德萨和克里米亚就没去成!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4-9-26 12:40
晨枫 发表于 2014-9-26 10:15
哈,到安卡拉的国父纪念堂看看,就知道土耳其人有多恨希腊人了。这两家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再打一仗,也是 ...


这两家没打起来可能是土土们被苏修压制太厉害。现在没有了毛熊的威胁,以后还不知道怎样呢。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4-9-26 12:45
Highway 发表于 2014-9-26 03:00
当年土耳其人攻城的时候,使用了一种口径达到25英寸的超级大炮,最后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给轰塌了。这个铸炮 ...


电影《1453》我朝有免费下载啊。跳着看了一遍,基本上电影里奥斯曼苏丹各种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表现,让观众觉得不打君士坦丁堡真的不好意思。电影里好像说那位铸炮匠叔叔的女儿被君士坦丁堡里的土豪欺负,铸炮杨白劳一气之下就带着喜儿投奔苏丹了,然后城墙就被轰开了,黄世仁们全死翘翘




作者: 大陆的兔兔    时间: 2014-9-26 17:47
五月 发表于 2014-9-26 12:45
电影《1453》我朝有免费下载啊。跳着看了一遍,基本上电影里奥斯曼苏丹各种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表 ...

额,好吧,我也看了,感觉就是中国八十年代的国产史诗片,淳朴的爱情贯穿全片。
君士坦丁堡里的高层人士被描绘得荒淫无道,土耳其勇士勇于献身,包括挖地道被发现之后
一起念着安拉被炸上天,将战舰辛苦拖上岸绕过铁链的艰辛。
作者: 兰凯    时间: 2014-9-26 21:20
那花儿是木槿花
作者: 猪头大将    时间: 2014-9-26 21:55
草蜢 发表于 2014-9-26 07:31
两年前,土耳其拍了一部其电影史上造价最高的电影,名字就叫《征服 1453》 (土耳其语:Fetih 1453) 专门 ...

这部戏结局还是挺和谐的,各种宗教和平共处。
作者: 猪头大将    时间: 2014-9-26 21:57
晨枫 发表于 2014-9-26 10:15
哈,到安卡拉的国父纪念堂看看,就知道土耳其人有多恨希腊人了。这两家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再打一仗,也是 ...

按传统说法,20世纪前,奥斯曼可是压迫民族,希腊是被压迫民族,谁恨谁还两说呢。
作者: qyangroo    时间: 2014-9-26 22:48
Chora教堂壁画里的重要人物头上带着光环,让我想起佛教如来、观音等画像也是自带光环的。

民居建筑给人瘦高的感觉,窗户也是瘦高瘦高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7 00:51
猪头大将 发表于 2014-9-26 07:55
这部戏结局还是挺和谐的,各种宗教和平共处。

这个电影值得看吗?
作者: 猪头大将    时间: 2014-9-27 14:11
晨枫 发表于 2014-9-27 00:51
这个电影值得看吗?

场景不错,情节也算合理,比国内的古装片好。不过晨大遍览国内外名片,不知道是否入你的法眼。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7 21:46
猪头大将 发表于 2014-9-27 00:11
场景不错,情节也算合理,比国内的古装片好。不过晨大遍览国内外名片,不知道是否入你的法眼。 ...

呃,我看的滥片也不少……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4-9-27 22:20
晨枫 发表于 2014-9-26 12:39
就是:美帝是驴友的天敌!就差几个月,弄得我基辅、敖德萨和克里米亚就没去成! ...

怪不得晨老大如此赞美抗美援朝!
作者: 漂呀漂    时间: 2014-9-27 23:02
有个比较外行的问题哈,穆斯林夺了天下之后,怎么处置战败的基督徒的?是驱赶流放了,还是杀光了,还是把他们都皈依成穆斯林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8 00:22
漂呀漂 发表于 2014-9-27 09:02
有个比较外行的问题哈,穆斯林夺了天下之后,怎么处置战败的基督徒的?是驱赶流放了,还是杀光了,还是把他 ...

这个不也不是很清楚。战场上的没说的,杀掉了,俘虏也没有剩下多少。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谈不上人道不人道。后来穆斯林还征用了一批基督徒的孩子作为人质,但这些人质孩子被训练成穆斯林最精锐的Janissaries部队,作为尖刀使用的。他们作战勇敢、忠诚。
作者: 漂呀漂    时间: 2014-9-28 08:52
晨枫 发表于 2014-9-27 11:22
这个不也不是很清楚。战场上的没说的,杀掉了,俘虏也没有剩下多少。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谈不上人道不人 ...

也就是说,今天的土耳其穆斯林中,就有早先基督徒的后裔了。说起来,还就是宗教可以把人给团结起来,忘记祖辈的血海深仇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9-28 09:46
漂呀漂 发表于 2014-9-27 18:52
也就是说,今天的土耳其穆斯林中,就有早先基督徒的后裔了。说起来,还就是宗教可以把人给团结起来,忘记 ...

今天的土耳其人中,有早先的希腊人、基督徒和很多其他种族、宗教的人。在土耳其这个地方,穆斯林其实是“后来者”,尽管也有近千年历史了。
作者: 范进中举    时间: 2014-9-28 10:25
大陆的兔兔 发表于 2014-9-26 17:47
额,好吧,我也看了,感觉就是中国八十年代的国产史诗片,淳朴的爱情贯穿全片。
君士坦丁堡里的高层人士 ...

最搞笑的是里面东罗马帝国好像兵强马壮的,土耳其这边反而各种危机,其实当年东罗马帝国能拿动武器上城墙的就2万人,土耳其是全国的兵力几乎多来了。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是押上自己的政治生命干的这一票,因为君士坦丁堡城墙是古典世界不可控破的,历史的被征服都是内部有人打开城门,包括1204年十字军东征。穆罕穆德二世刚刚登记时候19岁,政治地位不稳固,当时东罗马帝国就蜷缩在君士坦丁堡,就是土耳其的一个属国,其实攻击并不划算,不过这位君主1453征服之后,一下子把土耳其提升为一个帝国,自己在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都得到巨大声威。
作者: 范进中举    时间: 2014-9-28 12:07
漂呀漂 发表于 2014-9-27 23:02
有个比较外行的问题哈,穆斯林夺了天下之后,怎么处置战败的基督徒的?是驱赶流放了,还是杀光了,还是把他 ...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1453之前君士坦丁堡已经很破败了,城内人口就2万多人,传统的商业贸易因为皇帝给了威尼斯和热那亚特权,所以金角湾对面的佩拉更繁荣,君士坦丁堡城内荒地遍地。1453征服之后,穆罕穆德二世很快就停止了部下传统的烧杀抢掠,这种抢掠是古代军队领袖和部下的不成文协议,攻下城市之后,财产是攻城的人的,可以随便抢、杀至少3天,酬劳攻城的人的拼命。所以他下令停止烧杀是挺不容易的,这相当于抢人家搏命的钱。
城内的基督徒随后就安定下来,穆罕穆德二世苏丹马上寻访著名的修士斯科拉里奥斯,任命他为君士坦丁堡大牧首,让他管理基督教徒,并提升君士坦丁堡牧守地位,帝国境内的所有基督徒都由其统领。
苏丹随后大量导入人口,让君士坦丁堡恢复其商业繁荣,比如大巴扎就是他修的。短短几年时间,君士坦丁堡就恢复其繁荣状态。当然也永久的转变成一个土耳其城市,因为大量土耳其穆斯林涌入帝国中心,随后作为帝国中心,成为整个中东的世界中心,在君士坦丁堡几乎能看到全世界的人,因为帝国奉行开放的原则,虽然和欧洲的基督教国家还有东面的波斯人打仗,不过生意照样做。
穆斯林的帝国少有强迫臣民皈依伊斯兰教的,普遍奉行信仰自主的状态,因为穆斯林理论上不交税。所以国家没有动力强迫人家改宗。不过穆斯林世界边缘地区就不一样了。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4-9-28 14:23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9-28 14:34 编辑
漂呀漂 发表于 2014-9-27 23:02
有个比较外行的问题哈,穆斯林夺了天下之后,怎么处置战败的基督徒的?是驱赶流放了,还是杀光了,还是把他 ...


君士坦丁堡被攻下后, 苏丹允许部下三天三夜的“自由活动”。三天以后,苏丹下命令停止烧杀抢掠。

三天中躲藏起来没有被发现的人,被允许回到原来的住处,保持自由。


但三天中被土耳其士兵抓到的人都成为了奴隶,作为士兵的战利品。

据说有上万人成为了奴隶。

穆斯林征服,根据时代和地域的区别,具体情况很不一样。

比如最早阿拉伯征服东罗马帝国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的时候,并没有对当地的基督徒强迫加入伊斯兰。但基督徒和犹太教徒必须上缴异教徒的人头税。穆斯林最早是不用上税的。 后来,许多人因为这个不用上税的经济效益,加入伊斯兰教。

但对拜火教的波斯地区,伊斯兰征服就相当血腥,因为拜火教不是亚伯拉罕系的宗教,阿拉伯人强迫当地人改宗伊斯兰。

后来中亚的突厥人接受伊斯兰以后,当穆斯林突厥人入侵印度的时候,就相当的血腥,因为草原人对定居人口的征服在初期本来就总是特别的血腥,往往整座城市被屠杀,剩余人口做奴隶。因为草原的统治者最初没有管理农耕地区的经验,不熟悉税收制度,认为庞大的定居人口,除了工匠以外,对他们无用。 加上伊斯兰对偶像崇拜的仇恨。 原来以印度西北,阿富汗,巴基斯坦,中亚以及新疆为大本营的佛教就是这时候被彻底滴斩草除根的。印度北方也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土耳其人相对他们的突厥先祖已经算很文明了,因为他们已经离开草原很久,波斯化了。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4-9-28 14:43
漂呀漂 发表于 2014-9-28 08:52
也就是说,今天的土耳其穆斯林中,就有早先基督徒的后裔了。说起来,还就是宗教可以把人给团结起来,忘记 ...

从基因上来看,土耳其居民和奥斯曼帝国征服以前基本上没有神马变化。突厥人作为外来的征服者和统治者实际上只占人口的一小部分。

但在宗教上伊斯兰化了,文化语言上突厥化了。

相当于征服了中国的八旗把中国宗教改宗成喇嘛教,语言改成满洲语。当然这在中国没有发生,但在土耳其确实是发生了。

像土耳其这样由征服者改变的文化的模式叫"elite dominance model"
作者: 瓦片儿匠    时间: 2014-9-28 14:47
草蜢 发表于 2014-9-26 07:37
本四川人表示,俺还没有碰到过比俺高的土耳其人。 在江南,比俺高的人也不多。 ...

老大,土耳其人高个不少,号称巨人运动的篮球水平在欧洲和全球都是有得数的……土航本身就是土耳其男篮的赞助者,我去的时候正赶上男篮世界杯,整条街的酒吧都在看土耳其国家队征战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4-9-28 14:54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9-28 14:56 编辑
瓦片儿匠 发表于 2014-9-28 14:47
老大,土耳其人高个不少,号称巨人运动的篮球水平在欧洲和全球都是有得数的……土航本身就是土耳其男篮的 ...


哈哈,其实俺是针对晨大@晨枫 说四川人矮的事情。

俺真正想说的是,俺比普通上海人高。当然姚明除外。
作者: 松阿察    时间: 2014-9-28 15:57
草蜢 发表于 2014-9-26 10:49
这是纪念1821年希腊宣布独立的油画, 咋一看,俺还以为是一帮土耳其人呢。

“伸出食指、中指和拇指,而无名指和小指弯曲的这个手势是基督宗教艺术中基督右手常做出的手势。在早期基督教会和拜占庭艺术中,此为降福的标志。”
作者: 范进中举    时间: 2014-9-30 23:48
草蜢 发表于 2014-9-28 14:23
君士坦丁堡被攻下后, 苏丹允许部下三天三夜的“自由活动”。三天以后,苏丹下命令停止烧杀抢掠。

三天 ...

君士坦丁堡只烧杀了一天。
作者: laokay    时间: 2015-5-14 16:17
现在,国人去土耳其签证很方便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