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聊聊关于民航客机为什么不给每个乘客配发降落伞 [打印本页]

作者: 史老柒    时间: 2014-3-9 00:07
标题: 聊聊关于民航客机为什么不给每个乘客配发降落伞
本帖最后由 史老柒 于 2014-3-9 01:23 编辑

1没有受过跳伞训练的人,直接跳伞死亡率100%


2飞机是高空飞行,跳伞的高度远没有飞行高度那么高,伞降的时候飞行速度也不能太快,民航客机的速度太快,如果降低到普通跳伞的高度600米的话,再降速,民航客机很有可能就大头朝下掉下来了。


3坐在机舱里幸存率大概是30%。

还有高空的低气压和低温,如果飞机不降低高度的话,跳出去人一分钟之内就变冰棍了(平流层平均气温在-40℃左右)。


降低高度不降低速度的话,人跳出去瞬间就因为惯性撞到空气墙休克了(速度太高,空气阻力的相对效应大概等于你从6楼大头朝下摔在水泥地的效果)


降低高度也降低速度的话,因为大型客机自重太大,基本上就因为速度过低,大头朝下做自由落体了。


所以,这是一个无解的情况。

我是北京昌平跳伞俱乐部一级伞徽拥有者,400米,600米,800米伞降资格章拥有者。

伞训条例2003,主伞包每隔半小时必须打开重新整理,确保引导伞处于正确位置,伞瓣无二次折叠,伞绳无错搭,无绕线,无大角度扭曲。
确保主伞伞瓣无二次折叠,伞绳无错搭,无绕线,无大角度扭曲。

当年兄弟整理完了都跟抱孩子一样托着,上机之后平放腿上,到达预定高度之后开包查点一次之后,再小心翼翼的在别人帮助下背好,扣好,检查好高度计(手腕),搭扣(开伞),目镜。

然后说说跳伞,400米是最低高度,伞扣一般是拷在机内的,一根一米或者一米五的绳,出舱即开伞,40m左右落地(这个看伞大小,我记得有三种规格,是根据身高体重来的,越大滞空时间越长,但体重超标的话,是绝对不允许上机的)

这属于低空跳伞。

600米属于目前票友和大规模机降的标准高度。

800米及以上属于高空跳伞,一般600米以上,开伞就在机外,需手动开伞了。
手腕的高度计至关重要,报警必须立刻开伞,如果你想滞空时间长点,出舱数到5就开伞。

现在不管民间跳伞还是空军伞训,伞包都是带备伞的,但个人不主张开备伞,无他,备伞只有主伞70%大,这东西是保命的,确保你不摔死,但基本上,摔残废是没跑的。
而且备伞是一次性的,至少我当年玩的那种是,打开了备伞包就作废了,有专门的公司回收,靠自己,是绝对无法恢复原状的收回备伞包里的。

1500米属于票友跳伞的极限高度,首先这个高度基本上必须使用翼伞而不能用圆伞,因为圆伞无法操控方向性,高度太高,遭遇横切气流人不知道飘到哪里。
1500米同时也是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地域,电磁环境复杂。
再高的话,就开始呈现出平流层的特性,比如低气压和低温,这时候就需要穿防寒服带氧舱才能跳了。

1500米一般都需要高跳低开,才能确保落点不发生较大偏移,这是一种比较复杂而且危险的技巧,而且有一定危险性。
所以除了个别骨灰级玩家,少有民间跳伞爱好者选择这么高的高度的。
民间跳伞爱好者一般800米就差不多了。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跳伞不是越高越害怕,而是越低越害怕,最考验心理的是400米,因为这个高度下,汽车跟蚂蚁那么大,房子跟火柴盒那么大,站在出舱口,腿都软了。
800米,什么都看不清,遇到有云彩,你脚下就是白云皑皑,反倒一点都不怕了。

跳伞其实不是跳出去的,出舱的正确方式应该是,你累了一天,洗了个澡,浑身舒服,然后你面前有一张柔软舒适的席梦思,然后你往前一扑,摔倒在床上……
这不是我说的,是我的教练说的,至今都以为,此言堪称经典。
曾经有2b真的跳了出去,引导伞绞在引擎上,人瞬间变肉馅飞机差点机毁人亡,最终成功迫降的案例。

一般跳伞爱好者,和空军的非伞训骨干,都是跳圆伞的,世界绝大多数的空军实施大规模空降都是以圆伞为主,只有少部分伞训骨干,和骨灰级跳伞爱好者,以及三栖特种部队,才需要掌握翼伞的跳伞技巧。

圆伞伞包一般为两个,背后主伞伞包,前胸备伞伞包。
翼伞伞包一般也为两个,但不分主副,两个伞包大致相等,这是为空中实施机动动作准备的,这说来就复杂了。

下面说说开伞。
600米和800米之所以不在机内扣绳,是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滞空时间过长,如果遇上横切气流会导致落点偏差太大。
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般落点都是设定好的平地,而且土质松软。
如果800米开伞,滞空时间超过10分钟,顺风飞出去几十公里小意思,掉进河里或者湖里,因为你入水立刻就会被伞覆盖,不是水性极佳的人的话,当场就淹死了,在被伞绳缠绕下解下伞包而且游出去难度极大。

如果你命更好的落在了山地,那么随便一支树枝都能轻松挑破你的肚子,把你的肠子拉出六七米,等找到你的时候……

翼伞虽然可以控制方向和滞空时间,但是翼伞控制极难,学习过程比较危险,初跳致残率基本都在三成左右,跟圆伞初跳致残率小于千分之一没法比。

所以哪怕王师的伞兵,也是跳圆伞为主。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4-3-9 03:26
想起纹川救灾时,台湾嘲笑解放军伞兵的事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4-3-9 04:38
这600米跳伞,散落的范围有多大?现在这电线也到处都是,要找这么一块平地也不容易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3-9 05:22
你说到了,但没有强调:跳伞要在400-800米高度水平低速平飞,失事飞机要是能保持这样的速度高度,那就不失事了。

另外,跳伞门是有讲究的,前机身的侧面不宜用于跳伞,否则就被机翼划拉了,或者发动机绞肉酱了。后机身也不宜离发动机太近,否则尾流受不了,把人吹个七颠八倒,也别开伞了。一飞机200多人,从侧门跳,猴年马月才能跳完,最好还是从尾门跳,但民航机没有在空中可以打开的尾门。事实上,侧门也只有到地面才能打开。

总之,民航机乘客跳伞是不可能的。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4-3-9 06:09
太长知识了,谢谢楼主。
作者: gbdashen    时间: 2014-3-9 09:23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4-3-9 03:26
想起纹川救灾时,台湾嘲笑解放军伞兵的事

嘲笑什么?嘲笑我们从5000米跳下去了?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4-3-9 09:54
看的我心惊肉跳。。。跳伞危险这么大啊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4-3-9 11:05
坦率地讲,技术上不是不可能,只不过成本会非常地昂贵,乘客是否会愿意为此付钱罢了。

具体做法就是,研制一种火箭式救生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全封闭,一旦需要,从驾驶舱发出指令依次发射,从发射到开伞全自动,落在哪里就是听天由命了。这样做,绝大部分乘客的生命可以得到保全,但是成本极高,因为它需要为每个乘客的座位设置对应的装置,不管是安装费用还是所占用的面积都会成为严重的成本问题。

相比较目前的乘客飞机保险,这个问题就成为商业可行性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机会成本问题。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4-3-9 12:50
gbdashen 发表于 2014-3-9 09:23
嘲笑什么?嘲笑我们从5000米跳下去了?

这个时候,他们要转进到人权,生命可贵等普世价值上去了。
作者: 平淡宽容    时间: 2014-3-9 13:22
4人持他人护照冒名登机!!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4-3-9 13:48
晨枫 发表于 2014-3-9 05:22
你说到了,但没有强调:跳伞要在400-800米高度水平低速平飞,失事飞机要是能保持这样的速度高度,那就不失 ...

嘿嘿嘿,民航飞机的舱门可并不是都是只能在地面打开的。。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4-3-9 13:51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3-9 11:05
坦率地讲,技术上不是不可能,只不过成本会非常地昂贵,乘客是否会愿意为此付钱罢了。

具体做法就是,研制 ...

这个不太现实,实际上类似的做法在军机上采用过,但发现生存率不太高。。
另外,不论是客舱整体弹射还是每个乘客分别弹射,这个系统给飞机性能带来的负担太大,实现起来很困难,而且这样做的话机票会贵的吓死人。。
作者: 老票    时间: 2014-3-9 14:09
多谢老柒科普~


曾经有过设想:客舱整体弹射出去,然后用一个巨大降落伞着陆,但此方案最后被否决:经济上、技术上都不可行。


认识几个玩飞伞的哥们,他们圈子里基本上一年挂一个的频率,不死即残。



坐在客舱里赌一把,幸存概率还是最大的,这就是客观事实。

     
作者: daxiang    时间: 2014-3-9 14:28
xlan1976 发表于 2014-3-9 13:48
嘿嘿嘿,民航飞机的舱门可并不是都是只能在地面打开的。。

这是挺恐怖的,想想之前南航非加拿大的那个事情。。。
作者: 天狼星    时间: 2014-3-9 14:29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4-3-9 03:26
想起纹川救灾时,台湾嘲笑解放军伞兵的事

当时台巴子怎么暴露自己的无知的?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4-3-9 14:32
老票 发表于 2014-3-9 14:09
多谢老柒科普~

从军机的使用经验看,这个方式好像还不如弹射伞降的生存率高。。当然前提是受过专业跳伞训练的人员。。
作者: 火白月心    时间: 2014-3-9 15:21
长知识了,不错
作者: niuph    时间: 2014-3-9 15:28
非常好的科普知识,赞!以前一直以为民航不配降落伞仅仅是成本的原因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4-3-9 19:35
xlan1976 发表于 2014-3-9 00:51
这个不太现实,实际上类似的做法在军机上采用过,但发现生存率不太高。。
另外,不论是客舱整体弹射还是 ...

说到底还是成本问题,至于说生存率不高,那个就看你肯出多少钱干这个了,但是至少要比全飞机全灭要强多了。

具体说来,整个客舱弹射是不可能的,但是座椅弹射还是有可能的,当然成本会非常的高。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4-3-9 22:08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3-9 19:35
说到底还是成本问题,至于说生存率不高,那个就看你肯出多少钱干这个了,但是至少要比全飞机全灭要强多了 ...

基本上来说,整舱弹射其实比分别座椅弹射要容易实现的多,因为客机座椅太多。。这样增加的重量是飞机不能承受的。。出多少钱都难以实现。。因为飞机很可能飞不起来。。
F111就是采用的整舱弹射,但效果实在是不怎么样,后来美国人就放弃了这种方式。毕竟这个跟太空里用的逃生舱还是很不一样的。。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4-3-9 22:49
老七呀,小错要改改哈,对流层顶差不多八千一万米呢,不可能一千五呀,否则我生活的海拔一千八的地方就成了平流层了,你要冻死我呀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4-3-9 23:51
xlan1976 发表于 2014-3-9 09:08
基本上来说,整舱弹射其实比分别座椅弹射要容易实现的多,因为客机座椅太多。。这样增加的重量是飞机不能 ...

其实假使不安排那么多的乘客,也就是只为高端客户服务的话,座椅封闭仓弹射是可行的。当然了,这样做在政治上和公关上肯定通不过。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4-3-9 23:54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3-9 23:51
其实假使不安排那么多的乘客,也就是只为高端客户服务的话,座椅封闭仓弹射是可行的。当然了,这样做在政 ...

公务机可以考虑,也许这真是个卖点呢
虽然我个人觉得从以往经验看用处不大,但多骗点有钱人的钱也没啥心理负担,嘿嘿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4-3-9 23:56
xlan1976 发表于 2014-3-9 10:54
公务机可以考虑,也许这真是个卖点呢
虽然我个人觉得从以往经验看用处不大,但多骗点有钱人的钱也 ...

这个方案的问题在于政治上,公众肯定会痛骂的。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4-3-10 00:00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3-9 23:56
这个方案的问题在于政治上,公众肯定会痛骂的。

公务机本来就是给有钱人的
公众们不会关心的
作者: njyd    时间: 2014-3-10 02:07
没经过训练的老百姓还要空姐一个个教着把伞包背好,再一个个跳出去,有这个时间飞机都能迫降了,安全性比跳伞高。
作者: Webb    时间: 2014-3-10 07:12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3-9 07:51
其实假使不安排那么多的乘客,也就是只为高端客户服务的话,座椅封闭仓弹射是可行的。当然了,这样做在政 ...


成本上就通不过。没有飞机制造公司会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民航客机的坐椅弹射?往哪个方向弹射?把头等舱设计成硬顶敞篷?还是设计一个个单独的小天窗让乘客都有自己的弹射口?

客机的机身和天窗部分要设计成什么样的形状才能让机身结构足够结实,同时又不会让飞机重得飞不起来?
就算能飞起来了,油耗呢?
作者: Webb    时间: 2014-3-10 07:16
本帖最后由 Webb 于 2014-3-9 15:20 编辑
Webb 发表于 2014-3-9 15:12
成本上就通不过。没有飞机制造公司会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民航客机的坐椅弹射?往哪个方向弹射?把头等舱 ...


也不是每种类型的军用飞机都有弹射座椅的选项 - 主要集中在成员少的战斗机上。
轰炸机运输机等大一些的飞机,如果有问题会让机上成员自己跳伞,也不会配备弹射座椅。

弹射座椅是给超低空飞行时出事故的战斗机飞行员 增加离地高度保命用的。
在飞机巡航高度用弹射座椅,那无异于给身体绑上重物做直接空投的架势。

成员多于三个的飞机,无论军用民用,重新设计飞机增加弹射天窗,不如增加机身强度和增加飞机迫降生还率 来得可行。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3-10 11:41
xlan1976 发表于 2014-3-9 23:54
公务机可以考虑,也许这真是个卖点呢
虽然我个人觉得从以往经验看用处不大,但多骗点有钱人的钱也 ...

不用考虑,米国的私人米格想获得航空许可证,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把弹射座椅换成固定的

私人米格总没有啥成本和技术考虑吧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4-3-10 15:45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3-10 11:41
不用考虑,米国的私人米格想获得航空许可证,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把弹射座椅换成固定的

私人米格总没有啥成 ...

那个应该主要是因为原米格机上的弹射座椅无法获得适航取证,所以必须用取得适航批准的座椅代替。
如果是制造厂商在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要搞个类似的东西出来,是有可能通过适航审查的,当然,前提是这个东西能够被证明可以由未经过专门培训的旅客使用,或者是这个东西可以确保由经过专门培训和资质的人员使用。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