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阿邦的故事 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声语    时间: 2011-7-16 22:54
标题: 阿邦的故事 之一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介~~~是一个无与伦比滴时代当中,无与伦比滴天才的故事。

       1830年的法兰西七月革命之后,浪漫主义的风潮迅速席卷了欧洲。在这场风潮中的那些文学艺术家们,无一例外地都在艺术史上留下了各自浓墨重彩的印记。下面,我将要列举一些那个时代的那些鸡冻人心的名字。哪怕时至今日,听到这些名字仍然会令人有十分动容:

       李斯特,希勒,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巴尔扎克,乔治桑,戈蒂埃。。。

       而教主我要讲的这个天才,掐指算来,应该是肖护法那失散多年滴,远居欧洲滴,先祖&亲戚。

       现在你应该已经知道我要讲的这个人是谁了。

       木有错,这个天才,和偶们神教某护法一样姓肖,但是他滴名字叫做——阿邦。

       为何教主偏偏要讲阿邦滴故事呢?为何不去八卦那些伟大滴名字呢?

       是的,教主不得不承认,教主对阿邦有一种偏执的喜爱。去年,阿邦和阿曼都是两百年诞辰,教主听了九场阿邦,却只听了一场阿曼,厚此薄彼之意,真是太太太明显了。然而,并不是教主不爱阿曼,只是教主真的太喜欢,太喜欢,阿邦鸟~~~在那贝多和莫扎特这些个巴洛克大师已然离开的空隙,阿邦,就是那衔接巴洛克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伟大天才!!!

       众所周知,这样的一个天才,他的一生很短,仅仅39年,但他的故事,却真的很长。

       好在,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来慢慢滴,慢慢滴,听教主讲那阿邦滴故事。

============================================

       阿邦并不是生来即为阿邦的。

       在两百零一年前的三月一号,在华沙滴某个河边滴某个村滴某个法国老爸波兰小贵族老妈的家庭里,混血儿小弗来到了世界。这种奇特的家庭背景,为小弗,也就是,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今后在巴黎的闯荡,埋下了某种情理之中的基调。

       插播广告:
       为毛法国和波兰人能结婚,介个问题请不要问历史盲教主,本文中所提到的相关波兰历史问题请参看偶兔斯基神教光明左使小金童鞋滴大作——《波兰波兰》,卓越七折有售,多谢惠顾~~~。
       插播完毕。

       无论如何,不管混血儿小弗是咋个混血法,可以肯定的说,他来自于一个文青家庭:父亲会小提和长笛,是个老师,母亲是没落小贵族,会钢琴,还是个相当8错的女高音。(插播八卦一条,小弗他爸在做贵族家庭教师时,教得最好的一个女学生,某伯爵夫人滴小女儿,若干年后,成为了拿破仑滴小情儿,这个伯爵夫人滴儿子,后来也是巴黎社交圈子里的一个重要人物。童鞋们看看吧,人为啥敢去法兰西混,背景啊,啥叫背景懂不?插播完毕)咳咳,言归正传。总之,小弗童鞋,是在这样的一个,父母都有较高音乐素养,然后姐姐妹妹也都学习音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小弗童鞋,和所有的天才一样,肯定是不招同龄人待见的。为啥,因为人家就是那个我们老妈口中常常提到的,“别人家孩子”。四岁左右开始学钢琴,六岁就已经横扫所有考级曲目,还开始了作曲,七岁就开始写polonaise,也就是我们后来常常听的阿邦牌波兰舞曲,八岁就在华沙发表了第一支曲子。另外一点会让人忿恨和心态失衡的是,现在的孩子们学钢琴天天弹的是哈农,但是人小弗从小每天练得是啥呢,是伟大的巴赫的赋格!

       插播音乐普及:
       大家知道巴赫对于教主和很多乐友来说,是啥感觉不?巴赫爷爷,请叫他神!莫扎特呢?和某位著名的看门大爷一样,莫莫就是教主心中滴红~太~阳~~~。教主私以为,不听莫莫的男童鞋,那是坚决不能嫁滴。贝多芬?教主也喜欢,可素,按照傅聪和傅雷两爷子的说法,贝多芬努力了一辈子的境界,莫莫从生下来那天开始,就在那里了。不相信?不相信咱们后面可以继续八这一点。
       插播结束。

       但素,上帝他也是公平的。他给了莫莫那样惊人的天才,就给了莫莫那样糟糕的人生。同样的,他除了赐予小弗完美的音乐天赋以外,还给了他相当脆弱的健康状况。小弗从小就有的毛病包括,风湿,胃病,头疼,牙疼,肺炎,据说是肺结核,还有一个估计很多人连听都木有听过的病,叫做Agomphobia,中文名为,开放空间恐惧症。他终其一生,也没能克服这个奇怪的病症,这也侧面解释了,为神马他的现场音乐会如此之少,而他又如此地偏爱,在小房间里,仅仅为几个亲朋好友,演奏钢琴。

       总之,小弗的音乐人生,就在万千宠爱中拉开了序幕。小弗除了自己天纵奇才以外,还在相关老师和音乐学院的指导下,接受了严格系统的音乐教育,是个典型的学院派。因为从小就被当做波兰的莫莫(莫莫也是从小就名震欧洲),名气惊人,小弗经常去为当时的华沙公国统治者,也就是俄国沙皇的弟弟康斯坦丁大公演奏,甚至于,也多次为沙皇亚历山大演奏,接受沙皇的宠幸和赏赐(莫莫也是六岁就开始在欧洲各个宫廷为皇室贵人演奏,其中就包括茜茜公主,当时奥匈帝国的皇后)。

       讲到这里,某些看过一个电影的童鞋们可能要举手发炎了。

       恩,就你吧,那个穿格子衬衫的,眼睛忒大,但是脸上很多痘痘的男生。

       “教主姐姐你好!我看过电影《一曲成名》,里面的阿邦是个一腔热血的爱国青年,多次拒绝为俄国占领者演奏。难道俺被电影忽悠了?”

       恩,这位童鞋请先坐下。我想告诉你的是,8错,你被忽悠了。你和在座滴很多童鞋,都被电影里面那个高大全滴阿邦形象忽悠了。阿邦确实是个爱国青年,这一点我也是相信的。如果他不热爱他的祖国,他的曲子中不会屡屡表达出那么矛盾挣扎的感情和对祖国滴思念。

       但素,有三点,我要借此说清楚。

       第一,阿邦那时候还并不成其为阿邦,阿邦还只是个名叫小弗的孩子,是他的父母为他决定了他到底要和哪些阶层结交,是他的父母觉得为权贵服务是有利于阿邦的前途的。阿邦在初出茅庐之际,也是随身携带着残暴的康斯坦丁大公的介绍信,并一直与杀害同胞的俄国人有着不少来往。但当阿邦在异国他乡终于成为了阿邦之后,他还是拒绝了沙皇为他颁发的种种巨大荣誉。而和阿邦一样从波兰去了巴黎的利平斯基,就因为害怕得罪沙皇而不敢为波兰侨民演出,被愤怒的阿邦提出了绝交。

      第二,阿邦是个艺术家,他崇尚社会革命,他同情革命者,但他本身滴社会觉悟并不高,就他自己的角色而言,他只是个艺术家,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音乐,他是不会完全投身到社会运动和革命运动中去滴。

      第三,阿曼曾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大概意思就是,沙皇不知道,阿邦的作品,那奏是花丛中的大炮,很多人听了这话很激动,满腔热情地看见了大炮两字,却忽略了大炮的前提是,必须放在花丛中~~~对此,有一件趣事可以作为例证。当小弗有一次音乐会完事儿之后,他那没落小贵族老妈问他,观众对他的登台最喜欢啥,八岁的小弗回答说,我的花边英国衣领子。事实上,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阿邦,为毛一去了巴黎,就灰常灰常容易地,在那个繁华奢侈异常滴上流社会圈子里,迅速混开了的缘故。其实阿邦啊,他是个只能在花丛中生活滴人~~~

      无论如何,我们不应当神话阿邦同学,他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利用与名流打交道来便利自己,也不应当用死标准去衡量他在道德上是否正当。阿邦也是一个人,是人,他就会有自己的利益打算,就会有自己的人格。尤其是阿邦这样一个敏感的人,他的人格,确实是相当复杂的。

       时光飞逝中,当年的神童小弗已经20岁了,他已经从华沙音乐学院毕业,也游历了欧洲很多地方,他已经听过帕格尼尼的小提,桑塔格的演唱,赫梅尔的钢琴,还看过罗西尼的歌剧和歌德的戏剧。最终,小弗下定决心,动身前往法兰西,前往那个他祖辈所在的国家。法国大使亲自签署了他的护照,解释说他只是通过巴黎去伦敦,在巴黎只不过是一个过渡。但很多年后的阿邦感叹道,他把自己19年的余生,都消磨在了这次过渡上了。。。

       本节完,待续。。。
========================================================

肖邦生命中的第一段爱情:暗恋

       19岁的,在华沙的小弗,在一次音乐会上,对一位与他同龄的美丽女歌手一见钟情。她的名字叫,康斯塔雅。人们都以为小雅是小弗的第一个情人,但事实上,他们只是熟悉,关系良好,并没有任何超越熟人友情的关系。甚至于小雅一直也不知道小弗喜欢自己。小弗后来也写信给密友,说他只是对小雅抱持着一种非常柏拉图式的感情。也就是说,小弗童鞋纯属单相思。这段单相思,最终以小弗离开华沙,小雅嫁给一个外交官而结束了。但这样一段暗恋,催发出了小弗一生当中仅有的两部钢协:e小调第一,和f小调第二。在网上仅仅找到金中爱乐的片段和央视比赛,那就听听比赛吧。话说金中爱乐还是我侄子来着,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xMTc5MDA=.html

作者: XYZX    时间: 2011-7-16 22:57
继续吧,俺们劳动人民都爱听故事。尤其是老故事里飞出新段子。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7-17 01:37
回复 张声语 的帖子

虽然各花入各眼,但我还是觉得,傅家父子的评价过分了
作者: 鼎革    时间: 2011-7-17 03:16
看教主的文章,俺的小脑袋还要随时翻译网络新潮词汇,好累的说
作者: 穿越    时间: 2011-7-17 05:53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看教主的文章,俺的小脑袋还要随时翻译网络新潮词汇,好累的说


看教主的文章,俺的大脑袋还要随时应付各种插播小广告,好累的说
作者: 张声语    时间: 2011-7-17 07:38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恩,确实说的有点过,但是真的也很有道理。莫莫就是典型的治愈系了,自己痛苦,得不到抚慰,但是却永远抚慰着别人,从精神上创造出来传达给别人,但贝贝呢,反抗苦难的心迹特别重,而且全部显在音乐里。看贝贝和莫莫两个人的信,贝贝就是诅咒,痛苦,屈辱,极端颓废;莫莫就是玩笑,玩笑,玩笑。傅聪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我爸爸在《家书》里有一篇讲贝多芬,他讲得很精彩,就是说贝多芬不断在那儿斗争,可是最后人永远是渺小的。所以,贝多芬到后期,他还是承认人是渺小的。。。贝多芬所追求的境界好像莫扎特是天生就有的。所以说,贝多芬奋斗了一生,到了那个地方,莫扎特一生下来就在那儿了”
作者: 张声语    时间: 2011-7-17 07:40
回复 穿越 的帖子

教授你下次想发招生广告也可以找我,爱坛亲情价八八折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7-17 07:45
回复 张声语 的帖子

我觉得,他们不是一种人,境界也不在一个平面上,不好比。
其实我很奇怪的是,莫扎特本人跟他的音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可以写出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作者: XYZX    时间: 2011-7-17 11:16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心态啊。心态决定一切。
MOZART本身就比较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人际关系处理理财这些成人该懂的东西一概不懂,所以他的音乐也很纯净,类似孩子眼中看到的世界,很少有情绪表达非常激烈的作品(K310和K466那样的非常少见,。
贝多芬可就不同了,属于一脚踢开大门堂而皇之地坐进去,要和贵族平起平坐,这也间接影响了其音乐风格。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1-7-18 10:17
回复 张声语 的帖子

曾经有个音乐系的同学用相当简洁的语言给我讲解了什么是赋格。但是我忘了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1-7-18 10:23
回复 张声语 的帖子

对于这种天才,其实没有什么 可以评论的,人家就是蹦蹦的往外冒灵感,俺们爬半天格子,只能让人家说个“笨”字。

电影“莫扎特”里面那位老兄,俺是相当的同情的。

有个人说过,成功=1分天才+99分努力。

哼哼,信的都是傻瓜。
作者: 不打不相识    时间: 2011-7-19 15:46
张教主写得好不艰深,咬着牙读下来了,我彻底落伍了。
作者: 张声语    时间: 2011-7-19 17:05
回复 不打不相识 的帖子

,这很艰深么?因为这个系列本来是写给肖护法的,考虑到他老人家的音乐素养不如教主偶,教主特地用大白话写滴
作者: XYZX    时间: 2011-7-20 12:51
回复 张声语 的帖子

有可能的话,还是尽量少些网络体吧。我们这都是8086,286结构的,单线程工作效率低,处理速度慢,读起来比较困难,比不得现在都是直接上奔四奔五了。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1-7-20 15:31
回复 猫元帅 的帖子

也不对吧,不过最后起作用的往往还是那点天才。
作者: 老票    时间: 2011-7-20 23:23
大白话版的看得好吃力,有没有文言文版本的哈?  


呵呵,阿邦的业余粉丝之一飘过....回头呈上阿邦的墓地照,今年春天特意去巴黎拉雪兹公墓拜见阿邦时的片片。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