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逃走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当时的清政府将其人众编为牛录之后,不再对其所贡纳的貂皮给价支付,并且强迫其将族众强行迁到嫩江流域而引起的。3 _7 s+ E' M/ P( {
。。。% d9 u M }( A/ \2 c3 l# u
" t5 y, t# p0 ?, k
到了俄罗斯,一样得纳貂皮贡,为什么他还要投俄呢?我想其原因是,投俄后可在黑龙江流域以北外兴安岭处俄控地区生活,直接处于貂皮的主要产区,即使俄人所要的貂皮贡是清政府所要的三倍,他们仍然可以毫不费力的完纳,并能有相当多的剩余。而当时在嫩江流域的达斡尔、鄂温克人,则就要艰难许多。虽然他们每人每年只纳一张貂,可他们离貂皮的主要产区,黑龙江以北的精奇里江、西林穆迪河、牛满河、托克河、吉鲁河实在是太远了,往返打貂,长途跋涉,要付出极大的艰辛,和背负经济上的沉重开支,更何况还要面对如狼似虎的俄寇的堵截袭扰。根特木耳应该是在这二者间做了一个对比权衡,觉得服从俄国,北还故土,更符合族众利益,于是才做出叛逃的决定。从清方的记录来看,当时随根特木耳逃走的牛录人众有60人,在其影响下一同逃走的还有多依多乌勒、博德依、提哩雅尼这三个牛录。“
雅库特人投降清朝的例子,在档案中看到了二三起,但因其与我的研究主旨无关,我只是抄下来,并未将其翻译整理。从当时他们的供词来看,都是说,其父祖曾经告诉过他们,在南方有一个大君主,非常慷慨,会对投靠他的人施以恩养。这自然会另许多饱受俄人折磨的穷苦雅库特所神往。但无奈的是,清政府对于尼布楚条约的执行是非常之严格的,从不会容留雅库特人众。只有在雅克萨之战前,曾有若干雅库特人留居中国,充当翻译。
幻灭.jpg (17.17 KB, 下载次数: 239)
老马丁 发表于 2013-12-10 07:28, V( n9 z/ B! }$ ~
我觉得草蜢发贴是这样的。先看到一个美女,然后人肉她和她的祖先。有料,写出来发爱吱声,然后呵呵,省略300 ...
清朝早期,在外面当官的旗人,很多是不会汉语的,他们也不是通过科举升官,因为是旗人,他们不用考试就可以做很大的官,即便是满文,他们也不见得写得很好。他们报告任何事情,都是使用满文。
$ _% H2 V" I$ E0 X: |% j. l" ^6 U; {7 H
。。。: t$ E9 j! f/ U# ^! N& W; M
三十年以前,中国和外国的学者对满文资料不太关心,大家认为满文的文献要么是从汉文翻译的,要么都被翻译成汉文了。所以研究者认为,只有1644年入关以前的满文资料才有价值,入关后没有必要去看满文资料,因为跟汉文资料是重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台湾和北京的一些学者开始利用档案研究清代历史,之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难看到原始档案。他们看了档案以后,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以前认为的那样,满文资料里有很多是汉文资料里没有的。
; C% P0 G8 H" a, A) @2 e( |# ?* |
目前我们对满文档案的研究还处于学习阶段。清代档案的数目非常庞大,大概有一千万件,其中五分之一是满文的,也就是两百万件左右。有的很长,有的很短。能读满文档案的人不多,所以要花很长时间的阅读和研究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比如十九世纪的满文档案,我们还没有很多了解,但十七、十八世纪的档案已经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康熙朝发明了一种新的信息交流体制,就是我们说的朱批奏折。奏折和题本的形式不一样,题本是走公道,奏折是走私道,奏折是向皇帝报告许多未必是官方的信息,比如气候灾难,还有黑龙江金矿的消息,很多是与蒙古、准噶尔的关系和战事。康熙朝的一万多件朱批奏折当中,满文的比汉文的多,满文的朱批奏折当时也没有汉文翻译,如果想知道康熙朝发生了什么事情,内地也好、边疆或朝廷也好,不去参考满文档案就会有缺失。
喜欢 发表于 2013-12-15 10:54
看不明白这幅画,为什么脚在那么靠前的地方,而身体重心在那么靠后的地方,难道是坐着的?
9 e2 {+ L$ H( U& m* \' {4 \
而且,这是12 ...
草蜢 发表于 2013-12-15 15:00
Timur 也就是铁木耳或帖木儿。是突厥蒙古语中的”铁“的意思。
, s: e# f7 w! p l2 o" b1 p. X
比如王保保被元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也 ...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3-12-16 00:30F0 G! L9 f* @8 e( w& G* G' [, o" ?) D+ Y
Gantimur 应该是“来自根河的铁木尔”,古代蒙古语不太可能有“钢铁”的概念。8 p! ]0 z9 H5 U2 N ]6 s' j; L5 Q3 `
那时候还没有工业化的炼钢 ...
草蜢 发表于 2013-12-15 15:00
Timur 也就是铁木耳或帖木儿。是突厥蒙古语中的”铁“的意思。 8 y$ V n2 E4 z; J% ^6 O) y
* b7 y3 n% j7 S5 a4 U
比如王保保被元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也 ...
草蜢 发表于 2013-12-16 04:20
原始的文献是哥萨克们的俄罗斯语记录,清帝国的官方满文文献,和李氏朝鲜的汉文文献。当然是三个完全不同的 ...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