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h- N. {% Z6 D3 `一条扫雷舰不过数百吨,被一枚可以重创航空母舰的鱼雷击中,后果会是怎样的呢?% h' q0 u# d- p' K, Y4 E. Q& a
+ A$ ^& ~7 f( p- B W
[待续]作者: 萨苏 时间: 2013-10-29 00:04 标题: 东海猫鼠战外一篇 鱼雷历险记 中 应该说这条扫雷舰被自己的鱼雷命中属于计划外事件,这种新型鱼雷超灵敏的寻的能力和超长的射程都出乎设计者的预料。 # D3 G U' c: K3 D; y( T8 b[attach]38989[/attach] 9 W5 ~1 U+ \/ z! J1 a- B$ C中国这型扫雷舰属于多面手,曾在西沙海战中大展神威6 ]# n5 D' {, S9 v: C
& o. m# k' l5 ~$ T- {% ~$ m" V; d
实际上就连设计者本人也吃过它的苦头了。有位网友的老爹参加过此雷在南海的第一次试验,对那次吃苦头的经历有如是描述 – & K9 w: P& Q/ K. D* r/ V* v 6 h, W+ y7 D8 d) M2 l/ K“发射后按试验计划,首先奔第一个目标信号源,当接近目标到一定距离时打开第二个信号源,这时鱼雷应该不为所动继续向第一个目标前进,这也检查了抗干扰能力,当到达目标区域时,第一个信号源熄灭,这时雷失去目标作圆周搜索,应该找到第二个目标信号源,航迹转向它。这就检验了自导头的跟踪能力。在雷的预计航迹上要布上传感器监控雷的轨迹。( ~7 a+ p* f5 z" ?3 Z& B
, a4 C. P9 k. B7 {6 i
试验时雷顺利打出去了,很快,第一个目标附近的传感器发现了雷,跟踪正常。很快,雷穿越目标航区,应该做圆周搜索了。可是第二个目标信号源附近的传感器总是发现不了目标。按时间推算雷的动力应该耗尽了。可还是找不到。最后判断雷确实无疑的失踪了。 m* d) \ s# i* T" n% Q/ t8 R- _
& _% e6 f6 C- }9 p: ?5 A
怎么办?前面的试验完成了,相关人员都去庆功了。只有与这相关的人在苦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M' Z k9 J: m
6 p7 h' W e7 C. B0 o/ h几个技术人员分析了半天,终于发现了些蛛丝马迹,他们发现第二个目标信号源开机时间有些问题,很可能鱼雷在驶过第一个目标后根本没有发现第二个信号源,那么这个鱼雷在作圆周搜索时就会。。。。几个人眼神一对:发射艇本船!4 R/ C6 c/ M" b# H. u# n& ]5 d
0 G" U' I1 T+ M
天哪!鱼雷失去目标后搜索到了发射艇本身,那时这是唯一的信号源,于是回转180度向这个大目标开了过来。这边没有布水听器,所以找不到鱼雷了。大家再分析了几回,越来越觉得很可能就是这样,于是找艇长一问,艇长说还真的感到后来艇身有震动,但没有当回事。- c8 Z, w1 Q* @, z( h! J" g
; }# m. J: x. `6 _& x: A C猜测不等于证实,立即验证:派潜水员下水看艇身,果然:后面凹进去一块,还蹭了一大块漆。正是雷头的颜色!原来鱼雷确实将发射艇作为了目标,并且准确的击中了它。万幸的是,这个雷是操雷,不带战斗部的,因此撞上了发射艇并没有给艇造成多大事反而给自己造成了伤害,把自己撞沉了。几个技术人员总算把心放下了。我们的雷没问题,瞧这探测距离和精度!“; L- k, F }7 P \
4 Z" n! Z0 w) _( k" S1 ?. Q
当时设计主任据说也在这条艇上,老头子算是稳重人,安排试验按部就班,如果狂热到第一次发射就来个实弹,只怕本人就成为自己科研成果的牺牲品了……( q8 R z. r" g+ X7 R/ X
[attach]38990[/attach] 7 N7 K# d" m2 s! n _6 S' I' }有人建议鱼雷管上应该加画这个标志,问题是鱼雷看不懂交通信号的 : X' o s( f: V5 I O9 B) B. t 9 P) F- `# N# v3 G9 f这一次扫雷舰被这种鱼雷命中,首先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证明鱼雷的自导系统十分敏感而且准确.然而这种观点扫雷舰的舰长肯定不能接受.% k8 }& Z0 Q6 j9 \8 c% f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