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八大山人:常见错误与常识 [打印本页]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6-30 06:41
标题: 八大山人:常见错误与常识
本帖最后由 雪个 于 2011-6-30 06:50 编辑

还是从维基百科开始吧。

查八大山人,维基百科如是说: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统鍪?有争议),(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人,为明南昌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来为了传宗接代,改为当道士。通常称他为朱耷,这是庠名,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八大山人的山水和花鸟画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其简笔写意花鸟画。他的书法亦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风格独特,常有出人意料的结构造型。 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八大山人纪念馆,即八大山人曾隐居的青云谱道院。

(2011年注:维基百科八大山人条目现在已修改)

其实这也是最常见到的关于八大山人的介绍。实话说平时如果有人跟我说这些,我会呵呵一笑,然后顾左右而言它。为什么?这说明他虽然知道八大山人不是八个不满清朝统治而隐居在深山的遗老,但也仅此而已,等同于对八大山人没什么了解。上面这段话里问题多多错误不少,处处可下嘴,所以无法下嘴。

今天就让我逐字逐句地挑挑维基百科这段介绍的毛病吧。第一句:“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统鍪?有争议),(约1626年—约1705年)”,有错。第二句:“明末清初人,为明南昌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有疑问。第三句:“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来为了传宗接代,改为当道士”,大错。第四、五句:“通常称他为朱耷,这是庠名,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很好,没什么错。第六、七句:“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很可能很错。下面几句关于他的成就的评价:“八大山人的山水和花鸟画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其简笔写意花鸟画。他的书法亦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风格独特,常有出人意料的结构造型”,这种见仁见智的东西问题不大。最后一句:“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八大山人纪念馆,即八大山人曾隐居的青云谱道院”,大错。

以上问题或疑问概括起来说牵涉到几个方面,即:八大山人到底叫什么名字?他的身世究竟怎样?他是否真的当过道士?八大山人签名的方式真是哭之笑之吗?

一个一个来。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6-30 06:46
本帖最后由 雪个 于 2011-6-30 06:51 编辑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一、八大山人的身世


八大山人出身于明朝王室,这一点目前没有疑问。与八大山人有交往的朋友以及同时代其他人都有记载,文献资料不止一处且可互相印证(不一一列举了)。正史《清史稿》也有记载,八大山人自己对此也没有否认。

关于八大的身世,最重要的证据就是《个山小像》。据八大山人自跋,这是康熙十三年,也即公元1674年端午节后两天,他的老友黄安平为他画的。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八大携此画像专程回到他当初出家当主持时的地方,请他的佛门师兄饶宇朴作跋。此像上还有友人彭文亮和蔡受的跋以及八大自己写的数则题识。考虑到这些文字或经过八大山人的审阅或出自他自己,内容应该最可信赖。


个山小像:
(原图库已关闭,图片待补)



网上的版本不够清晰,我自己扫描的大图:
(图片待补)


其中饶宇朴的跋:“个山綮公,豫章王孙,贞吉先生(四世)孙也。。。”
  
简单说明一下。个山,就是八大山人的号;綮公,八大山人出家时的法名叫传綮。豫章王孙,贞吉先生,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第六代,弋阳王孙朱多炡,字贞吉。


彭文亮跋:“个翁大师像赞。瀑泉流远故侯家,九叶风高耐岁华。。。”
  
这里,“瀑泉”是朱多炡的号。朱多炡是八大山人的(曾)祖父,“雅擅诗翰,遍交海内贤豪”,在书、画、印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在饶宇朴的跋文上,钤有一方“西江弋阳王孙”朱文印,这是八大山人第一次表露自己的朱明王孙身份,此举被范曾批评为“最不值得欣赏的一件事”。范曾认为这一行为表现了八大山人“对失去天堂的怀念”。


关于《个山小像》,研究八大的专家萧鸿鸣先生在《道教“净明派”青云谱开山祖朱道朗》中说,“1955年,奉新县罗塘村奉贤寺发现《个山小像》,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1959年7月,李朝敦赴京向夏衍汇报,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个山小像》亦于此时拨给青云谱(据李旦《创建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回顾》,《江西文艺史料》第六辑64至68页。”)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委员会网站:http://www.jxzxhomepage.gov.cn/mainpages/shuchu.aspx?NewsID=1172,《破解八大山人研究的谜团》一文说,“1960年在江西奉新县奉先寺发现的《个山小像》上,有八大自题及他人题跋26处,为研究八大生平身世最可靠的材料,从而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兴趣。最早目睹并研究此小像的李旦先生,是八大山人纪念馆首任馆长,他发表了《八大山人丛考及牛石慧考》一文,揭开八大生平研究的序幕。”另外,我手上有江西省社科院古籍办的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胡迎建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上的《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近四十年来八大山人研究综述》,其中提到“1960年,随着《个山小像》的发现,出现一些较为系统的考证文章”;还有,江西宜春的政府网站(http://www.yichun.gov.cn/Public/STYC/rwjs/C/1162002357031.html)如是说:“八大山人曾在我市奉新县耕香院为僧20余载,研究八大山人生平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著名的《个山小像》亦于1960年在我市奉新县奉先寺发现。”另据网络上的文章,发现此画像的时候正值大荒之年,和尚们纷纷准备还俗。看起来萧鸿鸣先生在这里出现了一点错误,《个山小像》应该是60年被发现的。不过我没有见到李旦那篇文章,还不能肯定问题的源头在哪里。如果哪位河友正好去江西青云谱游览,希望能代为询问一下。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6-30 06:50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二、八大山人到底叫什么名字?


本来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八大山人叫朱耷,历来人们就这样称呼。查其源流,最早可见的文献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刊行的《西江志》,上面写有:“八大山人名耷”,注意一下,此时八大山人过世才仅仅十五个年头。其次是刻于乾隆四年(1739年)的张庚所著《国朝画征录》:八大山人:“姓朱氏名耷”。此后六年,又有乾隆御修《石渠宝笈》初篇以《朱耷独鹤图轴》著录。此外,《新建县志》按语有一则涉及曹茂先《绎堂杂识》的内容:“耷为僧,名雪个。见宋屏山书画记中。”可见,八大山人确实有朱耷这一名字。


195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开始陆续出版一套普及性读物《中国画家丛书》,介绍有名的古代画家,其中谢稚柳先生编著的一册为《朱耷》。于是,朱耷的名字广为传播并被大家接受。


但是,渐渐开始有人有疑问了。影响最大的是启功先生,他在《启功丛稿。题跋卷》“伪八大山人画册”一文中指出,“八大山人名字失传已久,《画史》传记多书‘朱耷’”,但是八大山人现存真迹里从没有署名“耷”的。他还说,由阎尔梅自号“白耷山人”,联想到仙人骑白驴,醒悟这“耷”字乃是“驴”的俗字(以后我们俗人应该管神仙驴叫神仙耷?)。他断定,“作画史传记者殆嫌驴名未雅,因变体书之”。原来八大本叫朱驴,所以自己署名从来都是“驴”,却被别人硬给写成朱耷。


启功先生这么一说,大家好像如梦方醒,附和者众。著名书画鉴定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九庵先生在《记八大山人书画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清初画家四僧传世的书画墨迹中,前三人的名款于其作品题识中,都能反映出来,惟朱耷之名却从未一见,以为异事。近读启功先生《启功丛稿。伪八大山人画册》一文,方解决了所谓‘耷’名之谜。”他欣喜地说:“按‘耷’乃驴字的俗写,这一极为重要的新解释,是前人从未说过的,这与山人传世墨迹署‘驴’名款的作品以及山人自谓‘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的自称相符合了。积久滞疑,豁然畅通,亦诚快事。”


当然,不同意的人也有。阮璞教授认为启功之说乃是“穿凿附会”,他觉得画上不署自己的名字而只属字号的人多了去了,八大不署朱耷没什么好奇怪的。反正他不接受八大的名字叫朱驴。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在《澄心论萃》131篇“八大名号与禅学”中劈头就说:“八大何以自称为驴?又屡用‘驴年’一词,自来有许多说法。有人牵涉到‘耷’字,像启功的新说,他认为‘耷’盖‘驴’的俗字。这一说颇为人所采用。但查阎尔梅的《白耷山人集》,他自号曰白耷山人,事实上和驴没有一点关系。耷字见《集韵》,原训大耳,不必拉上驴字。”饶先生接着提到,在禅宗语录里面,驴字的使用很普遍,驴,驴年,驴屋,人屋,个山等等八大常用的那些题款印章,多是禅家惯语,表明八大虽然还俗,并没有放弃禅门灯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肖燕翼先生在《八大山人之名号》中指出,“《西江志》非画史著述,应该如实记载其本来名姓,不必易字记之。”他的结论是,“根据八大山人卒后15年即刊印的《西江志》已经记载了朱耷其名,不能轻易排除这一八大山人的曾用名。”而萧鸿鸣先生也认为,在赣方言中,“耷”字与“驴”字并不相通,这一说显见牵强。


当然,八大的谱名不会是朱耷也不会是朱驴那是肯定的。正如纪琮在跟贴里所说,明太祖给他的每个儿子封王之后还颁赐了谱系字辈名录,并且,其子孙取名的第二字,再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由礼部择字命名。八大既是明宗室子弟,他的名字也不会例外。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有福的。1954年,国家考古队在江西开始刨宁王朱权的坟墓。58年挖出了《宁王圹志》,59年收到了江西《盱眙朱氏八支宗谱》,60年得到了《个山小像》。这些资料使我们得以把蒙在八大山人脸上的面纱撩开了那么一点。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我没有见到过,这里转引萧鸿鸣先生在《八大山人生平及作品系年》一书中的介绍: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是记载朱明江西宁藩世系、派系及宁藩八支王孙后裔的家谱,八大山人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等均在该谱中有详细地记载。八大山人的世系和派系,载于该谱的“卷五。弋阳统字派。一百三四”页:


九世
  谋(黄下土右鸟)之子统(林下金),号彭祖,别号八大山人,封辅国中尉。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十二月十五日寅时生。子一。


《个山小像》上的“西江弋阳王孙”印,与宗谱记载完全吻合,八大山人确实是宁献王朱权的后裔。他们这一支的20字排行是:“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八大山人是第九世统字辈的人,其名的第二字从金。这一点与《个山小像》上彭文亮所跋“九叶风高耐岁华”的“九叶”也是吻合的。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可八大山人是宁王这系宗室的九世孙,谱系为统字辈。


当然,八大的身世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宗谱上记载八大山人“封辅国中尉”,这点让很多专家都很疑惑。明代宗室对各种爵位有明确而且严格的规定。《明史。诸王》记“皇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受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奉国中尉。”辅国中尉应该是五世孙才对,那么名字就不能是统字辈的。八大山人有“中尉”封爵还有其他旁证,李西骏在《虬峰文集》卷三中有一首拜八大山人像而题的四言古风:“噫嘻中尉,高皇之孙。。。”不过他没说这是什么中尉。另外《个山小像》上饶宇朴的跋文“贞吉先生(四世)孙也”,在“四世”两字上有被圈去的墨迹,这是八大山人自己圈去的还是后人误圈?是四世孙还是孙?


关于这点,也还是有蛛丝马迹可供研究。《个山小像》上饶宇朴的跋中写道,八大山人“少为进士业”;邵长蘅《八大山人传》也说他“为诸生”。饶、邵二人都与八大山人相识,资料应该可信,也就是说八大山人年轻的时候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来着。本来,按照明朝制度,宗室子弟不能参加科考。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鸡生蛋蛋生鸡,宗室人数越来越多,朝廷照顾不过来,这制度就有了改变。万历二十二年开始,允许奉国中尉以下爵位的宗室子弟参加科考,但必须放弃爵位,改换名字,不能用宗谱上的谱名。打这一点来看,八大山人不可能是辅国中尉,而应当是奉国中尉,《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在爵位记载上有误。考虑到它是明亡80年后修订,然后一下子跳到1929年重修,里面出现混乱是难免的。


眼尖的人可以看出,由上面这段奉国中尉辅国中尉的话题带出来的下一个话题就是庠名--为诸生准备参加科举的用名。如上所述,宗室子弟要参加科考必须放弃原名和爵位,另外“赐名入试”。有研究者认为,八大山人的“朱耷”这个名字,就是他考秀才的时候,考官给取的庠名。明亡以后,八大的科举之路断无可能,这庠名就和谱名一样,想来心痛,再不愿意提及。这一解释,目前大多数专家也都认可。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6-30 06:54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三、八大山人当过道士吗?


这个问题的来源,在于青云谱。关于此事最详尽的资料,可参见萧鸿鸣先生所著《道教“净明派”青云谱开山祖朱道朗》一书。我在这里摘要介绍一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江西南昌的青云谱原是一座道观,它由朱道朗于顺治十八年(1661)建成,于民国初重建。朱道朗(1622-1688)原名朱朗,后依道教“净明派”道统改法名为朱道朗,字良月,道号破云樵者。青云谱的历史,有《江西青云谱志》,记载明确,传承有绪。


历史走到1919年,时任青云谱住持的徐忠庆为现实的利益驱动,篡改了《青云谱志》,硬生生将青云谱的开山祖朱道朗说成是八大山人,从此一释一道合二为一。这位道士凭此功绩除得到“本城坐落赐福巷洋式楼房一所。。。官产,交青云谱住持管理,收纳租息”,“以德胜门古章江废庙庙宇一栋及庙外官地一片,拨归青云谱道院住持管业”等好处外,还因自己“系八大山人的(嫡)派”而成为“江西道教协会会长”。


解放后,1958年,在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参观青云谱的时候,青云谱第二十一代道长韩守松,将八大山人曾在青云谱做道士的情况向夏衍介绍。夏衍萌生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的国庆时建“八大山人纪念馆”的想法。1959年10月1日,青云谱道观被改建成“八大山人纪念馆”。美术史界亦承袭“八大山人即朱道朗”的这一观点,先后在全球各地发表或出版了将八大山人与朱道朗混为一谈的众多文章和书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谢稚柳1958年出版于上海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画家丛书《朱耷》,里面专门有一节“僧与道”,将八大山人与朱道朗混为一谈。


要从六十年代末开始,才渐渐有人发现这一谬误。到1980年,“八大山人纪念馆”为此改为“八大山人陈列馆”。经过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在2006年10月江西南昌举办“纪念八大山人诞辰38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时候,“八大山人不是朱道朗”得到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全体研究人员及全球理论界的完全认同并达成共识。


但是,如果在网上随意搜索一下,还是会看到大量的文章把八大山人说成亦僧亦道,把道朗说成他的字号之一。其他地方也就罢了,维基百科出现这样的错误实在让人遗憾。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第一篇末提出的问题,归总如下:


毫无疑问的是:八大山人是明宁王朱权后裔,曾经出家,后还俗,从未当过道士。他生于1626年,卒于1705年也基本无异议。学界目前大多认可他是朱权的九世孙,谱名为朱统(上林下金,我这里没这字,不是维基上写的那个)。对于朱耷为庠名这一说法,持赞同意见的也占多数。


说完正统的理论,下面吭哧几句我个人不负责任的非专家意见。说实话我觉得《盱眙朱氏八支宗谱》的记录比较可疑。当然我不认为它是存心造假,但是,八大山人那么多字号,我们什么时候听说过有彭祖这一大号?这彭老祖宗他可是道教里的人,好吧,八大对道教确实有相当的了解,不过既然已经用八大这种佛教名字,又来一个彭祖这样的道教名字,这也太奔放了一点儿。再说它记载的八大的生年就全不靠谱。所以,我猜没准它把八大山人这个名字错安在了朱统(上林下金)身上,实际的八大山人却是谱中另外一人。另外附带说一句,启功先生的驴耷论实际上看上去最美最简洁,也能解释那些事实,只可惜却是建造在一个虚幻的基础上。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6-30 06:55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就是他的签名。


关于他的签名是哭之笑之,估计但凡知道八大山人的人都听说过。这一说法的来源是清朝张庚所著《国朝画征录》:“余每观山人书画,款题八大二字,必联缀其画,山人二字亦然。类哭之笑之,字意盖有在也。”打这说法一出,所有的人立刻全盘接受。虽然也有个别人曾经弱弱地提出过异议,但这声音完全被淹没在历史的汪洋大海中。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吧。


迄今所见八大山人的真迹,最早的八大山人署款是在康熙三十三年甲子(1684年),出现在故宫博物院藏《杂画册》。这个时候的“八大山人”署款是什么样呢,可参见图片:

  

八大山人这四个字完全不连,八字写成“儿”字型。估计任何人都不可能从这四个字里看出“哭之笑之”的效果来。可以肯定地说,至少一开始的几年,八大山人从未想过要显示哭笑的含义。


为了更清楚一些,单看署款:

  

在1684至1689这五年间,八大山人的八字基本都是儿字型:

  

这里虽然有一些连缀,但是要看出“哭之笑之”也还是有点勉强。


从1689年开始,八大山人的“八”字写成了对角><的形状,见图:

  

不好意思,拍模糊了,比较清晰的:

  

这时山与人字连缀的距离拉开,看上去有了“笑之”的效果。八大山人的这一签名方式一直持续到1694年。


1694年开始,八大山人的“八”字开始由对角的形式转为“八”的形式:

  

这时的款题看上去有点像“哭之”了:

  

由上可见,八大山人这四个字在不同年代的写法是比较有规律的,鉴定家们往往可以根据这点来断定画的大致年份。当然古人没有今人这么便利的条件去进行系统归纳,所以对于张庚来说,他一会见到“哭之”一会见到“笑之”,再联想到八大山人的身世,写出那么一段话来是可以理解的。从八大山人的本心来说,固然不排除后期有意的可能性,但至少在前期没有这个想法。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1-6-30 06:57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在八大山人的研究中,一直有过于夸大其遗民意识的倾向。上面的哭之笑之是一例,而著名的“三月十九”花押又是一例。

  

研究八大的专家王方宇先生曾说:“八大山人本身就是个谜。用有根据而不常见的古人草法,写平常人难认的草字。。。创造有寓意而不显明的花押花字,用古篆刻既难认又难懂的图章。”八大他老人家的花押让多少人绞尽脑汁地琢磨过呀。


看下面这幅画:

  

这上面有两个花押。我们现在只看右上角那个:

  

这个花押以多种略有变异的形式出现,清代收藏家顾文彬将此花押解为“三月十九”,大家都知道,三月十九是崇祯皇帝登煤山自缢的日子。这一说法很好地吻合了八大山人的遗民身份,被广泛接受。然而近年来白谦慎先生通过研究金文,认为这个花押应释作“十有三月”,被八大山人借用在题款中,当“闰”字理解。经检验,八大山人在书画作品上使用这个花押确实都在有闰月的年份中,这一解释目前被多数学者接受,已成定论。


同类的过度诠释我觉得还有“思君”花押:

  

八大山人款题的“八大山人画”里的“画”字,被人认为暗含“思君”二字。思君乎?不思乎?反正我是不太以为然的,否则,为什么后来八大山人再也不用“八大山人画”,而改题“八大山人写”了呢?难道他从此不思君了?


花押就先说到这里,再来看看两方有趣的印吧。


八大山人纪念馆印制的《八大山人印谱》:

  

在画上:

  

这就是八大山人的屐形印,始用于1689年。以前有人认为这是“个山”、“个山人”、“一仙”等等。不过萧鸿鸣先生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这是口齿印,表示自己年齿渐长,牙齿脱落。


八大山人还有一种无框屐形印,也就是萧鸿鸣先生说的齿形印:

  


  


  

这个印以及它的变体的出现时间是1685年一直到八大山人去世。实话说以前看到它的时候我老觉得看见的是一把钥匙,汗。


八大山人身上确实有很多谜,正如瑞典学者喜龙仁在他编著的《中国绘画史》中说:“八大山人是中国绘画史上那些最具吸引力的特殊人物之一,这类人物是难以把握和明确地予以分析的,因为他们是被他们本人的怪癖和作品的鲜明特性所组成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传奇包裹着。历代围绕这类人物编织出来的传说和故事,使他们显得更为扑朔迷离。”


我以范曾《八大山人论》里的几句话来结束此文: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国美术史苟无八大山人,绝对也会黯然失色。八大山人对中国画的贡献几乎是不可计量的,而随着历史的推移,他的艺术将使千秋蒙庥,恩泽无以数计的后之来者。

作者: 明月回春    时间: 2012-3-18 22:06
雪个 发表于 2011-6-30 06:54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三、八大山人当过道士吗?

弱弱的问一下,八大和佛教有什么关系,是啥典故?
不过山人总是给人一种仙道的感觉,再加上明初的道衍和尚,受此误导也是难免。
作者: 明月回春    时间: 2012-3-19 10:56
八大对道教确实有相当的了解,不过既然已经用八大这种佛教名字

我晕,太傅啊,我知道他当过和尚。我是问“八大”和佛教有什么关系。
另外的问题是,他的法号是传綮,那么“八大山人"这个号算是什么?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2-3-19 11:26
明月回春 发表于 2012-3-18 18:56
我晕,太傅啊,我知道他当过和尚。我是问“八大”和佛教有什么关系。
另外的问题是,他的法号是传綮,那么 ...

这个问题要说起来可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八大山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也不见得就一定跟佛教有什么关系。
有几种说法:
1、“八大山人”的意思取自佛经《八大人觉经》,传八大经常持此经诵读,故以此为号。
2、“八大山人”之号表现其“独大”的追求,来自陈鼎《八大山人传》: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者。
3、“八大山人”之号源于他对一本法帖的喜好:有故家子示以赵子昂所书《八大觉经》,山人喜而跋之,因以为号。世乃谓八大。
4、据《长阿含经》载,须弥山周围有八座山环绕着它。“八大山人”这个号是八大离开佛门以后取的,所以,用它来表示自己的心还是在佛的周围。。。
作者: 农民家的狗    时间: 2012-3-19 12:02
雪个 发表于 2011-6-30 06:57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在八大山人的研究中,一直有过于夸大其遗民意识的倾向。上面的哭之笑之是一例,而著名的 ...

学习,谢谢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2-3-19 12:05
雪个 发表于 2012-3-19 11:26
这个问题要说起来可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八大山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也不见得就一定跟 ...

快一年的老贴,又被顶起来了。

对了,太傅本人是什么时候用了八大山人“雪个”这个名号的?
作者: 西风陶陶    时间: 2012-3-22 23:03
雪个 发表于 2012-3-19 11:26
这个问题要说起来可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八大山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也不见得就一定跟 ...

八大是个妙人,搞不好比大家伙想的开心得多。
作者: baogesj    时间: 2012-4-15 00:21
看明清的画激动不起来呀。
宋朝,元朝的只看过一些,但让人激动,有无穷的活力。
西方的也很有活力。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2-4-15 01:34
baogesj 发表于 2012-4-14 08:21
看明清的画激动不起来呀。
宋朝,元朝的只看过一些,但让人激动,有无穷的活力。
西方的也很有活力。 ...


文人画,本来也不想让你激动呀
我觉得徐渭的画是很有活力的
作者: baogesj    时间: 2012-4-15 01:41
雪个 发表于 2012-4-15 01:34
文人画,本来也不想让你激动呀
我觉得徐渭的画是很有活力的

刚游学刷分,
现已是教育部注册的初中生,
又把山人画册捧出来,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跨数公, 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 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 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收回刚刚的唐突语。

作者: baogesj    时间: 2012-4-15 01:46
雪个 发表于 2012-4-15 01:34
文人画,本来也不想让你激动呀
我觉得徐渭的画是很有活力的

徐渭的画册也捧来翻了下,有点感觉了。
看来最近跟 缠中说禅 学了学被曲解的孔子,传统功力见长啊!!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