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一) [打印本页]

作者: 抱朴仙人    时间: 2013-2-15 17:42
标题: 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一)
本帖最后由 抱朴仙人 于 2013-2-18 20:07 编辑

前言

   最近老是有朋友责成我发表对东海问题的看法,其实,2005年写海洋权益帖子的时候,我虽已退出海洋界将近十年,残余一点资格论述相关问题,现在又过了七八年,完全不接触新材料和新方法新规则,现在评论东海问题,我已经没资格说了。
   钓鱼岛上人人喊打之际,我觉得还是从这个热点跳出去,从更大范围的格局回身看这个岛屿争端,也许可以得出不同结论。
   最近有点忙,没法以文章的形式来写这个内容,就偷个懒以问答的形式来写,错讹之处,诸位见谅。
   主要探讨的内容有这么三项:所谓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中国的国家定位、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外交策略怎么选择?中国今后十年的外交布局估测。

(一)从利益、理念谈以我为主的原则

   
      为了本文的论述省事一点,我曾经贴了三篇旧文,这三篇旧文的共同点在哪里?就是“以我为主,和平发展”这八个字。
   “以我为主”,说来容易做来难。首要是什么呢?就是独立的思考;其次是什么?就是坚持不懈地实施。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我说的独立思考和不懈实干这两重意思。
   那么,我们实际上做得怎么样呢?
   举个例子。
   有一句说烂了的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句话对吗?
   我十来年见到的各路精英豪杰,一谈到国际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抱着很虔诚的态度念叨这句话,似乎只要说出这句咒语,就立马变身巨人,俯瞰那些卖国群氓,优越感油然而生。
   可惜,所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都散发着可疑的味道,秘传绝招总有它适用的场合。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我们来研究一番这句咒语吧。
   这句话是谁说的?它说的利益是什么定义?它的价值观内核是什么?它适用于什么地位的国家?应该在什么场合使用?
   这里篇幅有限,不做详细考证,就我知道的资料说说我的结论。
   这话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王朝时期的首相或者外长说的,后来被丘吉尔复述后一举成为格言。
   这句话是鼎盛时期的全球超级大国首相,一个犹太商人的自辩。丘吉尔引用这句话,也是反共斗犬为了给自己与共产主义分子勾搭行为开解的羞羞答答的托词。
   这话内涵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极端拜金主义和机会主义而已!有奶便是娘,没钱就滚远点,和贪财老鸨对付嫖客的遮羞说辞没啥不同。
   极端拜金主义,它发端于商业立国的国家,有可能适用于利益广泛化多样化的全球性国家,也可能适用于为生存而挣扎的夹缝中的小国。
   机会主义,意味着随时准备耍赖,耍赖而不必受到惩罚,意味着这是个大国。机会主义同时也意味着随时会覆亡之际的挣扎求存,所以它也是变乱时代小国的政治选择之一。
   由此,这句话适用于两种国家,播弄别人的超级大国或者朝秦暮楚的附庸国。
   在什么场合适用呢?在守成大国抑制他人确保领袖地位的时候和小国挣扎图存的时候适用。这里的关键点,是他们会强调国家利益,但什么是利益的具体内涵?他们决不会对利益这个词作明确的定义,这是随时准备耍赖变节者的重要标志。
   这是我的思考,不一定对,但是经常把永恒利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有没有思考过这些关于性质和应用场合的问题呢?如果没有思考就当做圣经来念诵,那他不是个人云亦云的政治幼儿,就是个思想上的懒汉。
   这句话适合不适合作为当今中国的外交圭臬呢?
   要先对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做一个定位。当今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定位的国家?
   文明古国?世界强国?发展中国家?
   我认为,我国在六十年前建国之初,从大而不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快速成长,可称为新兴大国;目前阶段,可称为新兴强国。
   当前,我国既不是挣扎图存阶段,也不是发展接近顶峰的守成阶段。作为一个新兴强国,面对既得利益者的各种压力和阻挠,“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不适用于我们。
-----------------------------------------------------------
   利益外交与理念外交。
   我把外交战略姑且分为两大类。
   信奉“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一班人,其外交理念可称为利益外交。利益外交虽然也以推进民主等理念为幌子,但其本质,是既得利益者们排排坐分果果,以实物利益交换为主,同时联手排斥局外人。这是守成大国的防御性战略。
   另一大流派,我称之为理念外交。理念外交的本质,就是通过引进新理念改变利益评价标准,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为号召,以增加国际影响力为主要目的。这是新兴大国的挑战性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理念外交的大师。
   理念外交以输出价值观为先导。
   苏联输出革命,是挑战的重要范例。其他的,印度搞过不结盟运动,伊朗搞过伊斯兰教输出,还有各种地区合作组织,都是形形色色挑战者改变世界格局的努力。
   中国呢?根据“政治就是把自己这边的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那边的人搞得少少的......”这个原则,不搞人种合作,不搞地区独立,甚至不搞革命,而是搞了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后搞了个“三个世界”理论,自任人数最多的第三世界领袖。
   这里要引用一下邓小平在1974年联大会议上的发言:
   “我们认为,第三世界的国家要发展自己的经济,首要的前提是维护政治独立。一个国家的人民取得政治独立,还只是走了第一步,还必须巩固这个独立,因为在国内还存在殖民主义的残余势力,还存在着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危险。巩固政治独立必须经历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归根结底,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是不可分的。没有政治独立,就不可能获得经济独立;而没有经济独立,一个国家的独立就是不完全、不巩固的。 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发展经济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只要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沿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完全有可能在工农业现代化方面逐步地达到我们的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生产水平。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所散布的一切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论调,都是毫无根据的,别有用心的。 我们说的自力更生,就是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努力增加粮食生产,有计划地、逐步地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脱离本国实际,而是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确定各国自己的自力更生的途径。在现阶级,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民族经济,首先必须掌握自己的自然资源,并且逐步地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原料生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较大的比重。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把原料的生产、使用、销售、储存、运输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平等的贸易关系,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原料,换取较多的为它们发展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产品,它们就有可能逐步解决面临的困难,为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状态,铺平道路。”
   政治独立,经济独立,立足本国实际,自力更生,从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入手,发展民族经济。
   这就是中国在1974年提供给第三世界穷国的练功秘笈。
   中国作为第三世界的一分子,自己不折不扣地按着这套功法练功升级,至今练了将近40年,成效举世瞩目。
   事实表明,靠自己,“笃行之”,不取巧,就是唯一的正路。这就是中国的理念,也是自己率先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示范。
    邓小平在1974年联大会议的发言,至今仍然非常有指导意义。忽略掉其中的文化大革命语言,它所表述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基石,今后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原文参阅:http://www.people.com.cn/GB/shiz ... 0011023/588430.html

   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两强格局下,邓小平说:
“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这段话的主旨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新兴大国以新理念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初试啼声!
    目前可以说,中国已经打破了人类历史上靠战争重新分配利益的传统新兴大国之路,成为不经过战争而独立自主和平崛起的典范。
中国已经成为如此巨大而且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中国继续和平发展之路,不但中国人民受惠,还将是全人类的福音;如果中国因为外来压力或者内在原因改走战争扩张或内部崩溃等其他道路,将是全人类的灾难。
   我听到有人呼吁战争,总是会很反感,原因基本在此。
---------------------------------------------------------
   关于国家战略,有所谓“下大棋”一说,我是看不太上这种说法的。
   邓小平有一次答外国记者问的时候,外国记者问他中国未来要打什么牌,得到的答复是:“我本人喜欢打桥牌,但是国家在政治上不打牌!”
   大国之道,靠实力,讲原则,基本立场要摊在桌面上,不赌博,不抱侥幸心理,不依赖别人,不靠捣鬼伎俩,不靠小手段赚小便宜。
   以我为主,自力更生,这就是大国风范和大国政治!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路线图,40年前就摊在联合国讲台上,40年来,谁挡得住?谁又学得会呢?不受激,不受捧,不怕吓,不怕打!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慎思笃行,这就是堂堂正正以我为主的战略。
白给的好处不要,不做欲望的奴隶;别人的挑衅侮辱不理,不做感情的奴隶。忍耐坚持,切实笃行,这是主人翁的理性抉择,也是中国几十年的成功要诀所在。
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发展了,什么都好办,自己不发展,什么都是镜花水月。

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二)
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三)
作者: 不打不相识    时间: 2013-2-15 17:58
好文章要分享
作者: 老引北京    时间: 2013-2-15 18:03
花!内天竞选国家主席,投您一票!。
作者: 逍遥探花    时间: 2013-2-15 18:11
仙人妙文当浮一大白!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3-2-15 19:50
仙人的好文要花。

作者: 西楼客    时间: 2013-2-15 20:20
句句掷地有声,方显大国本色
作者: 索伦    时间: 2013-2-15 20:37
大国之道,仙人好文章!
作者: gc87cc    时间: 2013-2-15 23:52
仙人好文,期待后续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2-15 23:55
没说的,只能花之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3-2-16 00:49
果然是仙人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3-2-16 01:43
战争和经济是两个拳头。两个拳头都得硬,才能保证那些独立。建国以来那么长的和平环境和世界地位是靠对外战争一点点挣来的。所以政治独立,经济独立对小国是没法学的。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3-2-16 03:23
忍耐坚持,切实笃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这不叫高要求,这个世界上还有高要求吗?


作者: 得大自在    时间: 2013-2-16 03:29
文章有高度有深度
作者: punishment    时间: 2013-2-16 03:51
仙人说得好!
我觉得最近国家似乎有意淡化与菲律宾的岛争而不断重提跟日本的岛争,多少有点这个意思在。至于越南,那简直根本不提了。
当然,假如菲律宾真把美国势力引入南海争端,那就另当别论了。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3-2-16 04:10
punishment 发表于 2013-2-15 14:51
仙人说得好!
我觉得最近国家似乎有意淡化与菲律宾的岛争而不断重提跟日本的岛争,多少有点这个意思在。至 ...

东海解决了,南海就不是大问题。菲律宾把美国拉进来不那么容易,中间还隔着层东盟。
作者: agenda21    时间: 2013-2-16 05:39
政治上肯定还是坚持独立的了,不独立也不成,因为独个一份。
经济上肯定是没有办法坚持独立的了,而且是自己个主动开门迎客,欢迎学习交流贸易,不搞拒人以千里之外的自立更生。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3-2-16 06:33
"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这句话来自1848年当时英国外长,后来的首相Lord Palmerston在议会辩论中的讲话。Palmerston一般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大臣之一,他从1830年到1865年这段英国实力鼎盛的时期作为外交大臣或首相,掌控这英国的外交政策,任内最有争议的决定包括发动两次鸦片战争。Palmerston这段话是对过去300多年一直到现在英国外交政策的很好总结,在欧洲大陆英国的目的是保持均势,不能允许一家独大,因此从17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是联合普鲁士等对抗法国,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是联合法国对抗德国,二战后则是在北约框架下对抗苏联。在今天英国对欧盟加深融合持怀疑态度,仍然可以看成是这一外交政策的某种延续。

Palmerston这段话我觉得有很大真理,而且与你所说的其实也不矛盾。关键在于这里的利益应该被理解为短期还是长久的利益。专注于眼前的蝇头小利当然不可取。但是如果把利益理解为100年200年后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话,其实和你说的其实相去不远。另外中国建国后的外交同样是利益外交,同样是机会主义。象日内瓦会议压制越共接受国家分治,象本来是一边倒,当苏联的要求触犯国家利益时变成对抗,象一边宣传攻击美国是帝国主义,而另一边从60年代中期起想尽一切办法同美国恢复关系。甚至国内民族政策,二三十年代没掌权时主张各少数民族自决,可以成立自己的国家,掌权后对新疆西藏的控制之强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单纯的理想主义和宋襄之仁一样,听起来挺好,现实中行不通。

在具体政策上,我个人的意见极力反对在东海,南海动武。钓鱼岛的经济利益很有限,而且现在日本也不开发,就这样再放上几十年也没有多大的损失。而一开战,加上现在中国四面树敌,损失远远超过这点可能的利益。现在国内的仇日,民族主义的情绪被煽动的过分。其实好战的呼声并不是来自对利益的计算,而是来自非理性情绪的发泄,同你说的理想主义到有相通的地方,当然着眼点和结论完全不同。

另外Palmerston是爱尔兰贵族,没有犹太人的血统。19世纪英国的犹太人首相是Benjamin Disraeli,而且Disraeli的父亲是个文学批评家,他本人从政以前是个很有名的小说家,同商业沾不上边。那段犹太商人的话,最好改一下,可能我的神经比较过敏,但是如果在美国是会被指为反犹主义的。


作者: 得大自在    时间: 2013-2-16 07:48
如果中国因为外来压力或者内在原因改走战争扩张



我怎么没感觉中国要战争扩张,反而是因为美日用绳子套住中国的脖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但要用利刃割断绳子, 还要捅他们两刀,免得他们再套我们绳子。


另外,79年和84年对越南动武算不算战争? 收益大还是损失大? 最终多了朋友还是多了敌人?

那时候猴子小霸想在陆上围困我们,今天美日打算从海上围困我们,有啥区别?

支持砸破一切强加于中国的枷锁!





作者: 方恨少    时间: 2013-2-16 08:36
理念外交的口号: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原则。
作者: ccqi    时间: 2013-2-16 10:01
做人做事的道理尽在明辨之、笃行之呀
作者: ccqi    时间: 2013-2-16 10:02
水狸 发表于 2013-2-16 07:48
我怎么没感觉中国要战争扩张,反而是因为美日用绳子套住中国的脖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但要用利刃 ...

不得不打 那就打
但这个和动不动就喊打是不一样的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嘛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2-16 10:38
仙人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一直认定:大国之道只有一条道,那就是正道。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有一个很不好的东西,那就是把战略与计策混为一谈。计策是战术层面的,战术可以灵活,但战略应该坚定。放弃道义,片面追求实用主义的短期利益,这是把战术当作战略了。
作者: 道孙吴    时间: 2013-2-16 14:43
邓公还是在国务院副总理的位子上说的话最正确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3-2-16 21:39
水狸 发表于 2013-2-15 18:48
我怎么没感觉中国要战争扩张,反而是因为美日用绳子套住中国的脖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但要用利刃 ...

中国政府对待战争的事情上已经是很审慎的了。符合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对待战争那种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的态度。中国在东海,南海上无意去扩张什么,只是守住自己的东西。但是不以战争为后盾去做准备,这次的钓鱼岛破局就不会那么成功。中国自己的海洋权益都保护不住,中国的海洋战略就是一纸空文,空中楼阁。

真正动不动就要喊打的,那是穷兵黩武,与中国政治传统相背离。现实例子就是北朝鲜。
作者: 孙星星    时间: 2013-2-16 21:43
晨枫 发表于 2013-2-16 10:38
仙人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一直认定:大国之道只有一条道,那就是正道。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有一个很不好的东西 ...

好吧,晨大的回复真好。我们做事做人,何尝不如此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2-16 23:22
孙星星 发表于 2013-2-16 07:43
好吧,晨大的回复真好。我们做事做人,何尝不如此呢。

对,做人持家是一样的道理。中国人把国家成为“国、家”,是有道理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2-16 23:32
冰蚁 发表于 2013-2-16 07:39
中国政府对待战争的事情上已经是很审慎的了。符合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对待战争那种国之大事,死 ...


但中国民意现在有“不负责任”的倾向。过去是过于被动,什么都“听中央”的;现在则过于冲动,什么都以自己解气为原则。这不是从国家民族着想,而是把自己生活中的怨气通过外交而释放了。这种情绪性的思维对政府是有很大压力的,对政府的执行部门是有很大影响的。政府和执行部门也是由人组成的,他们不生活在真空之中。个人相信有关执行部门的一些个人就是受到这样的影响,在行动中自行其是,自以为代表民意,搞“下克上”,用既成事实影响高层决策,这是危险的。在做人持家中,我们不能因为家里有不快就把怒气发到邻居头上,道理是一样的。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肯定不是无辜的;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和越南也肯定不是无辜的。但在“无意扩张什么,只是守住自己的东西”这一点上,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差别在谁才能定义这是“自己的东西”?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3-2-17 00:44
道孙吴 发表于 2013-2-16 01:43
邓公还是在国务院副总理的位子上说的话最正确

牙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3-2-17 03:16
晨枫 发表于 2013-2-16 10:32
但中国民意现在有“不负责任”的倾向。过去是过于被动,什么都“听中央”的;现在则过于冲动,什么都以自 ...

不明白你这里面的话。希望能具体说说。

个人相信有关执行部门的一些个人就是受到这样的影响,在行动中自行其是,自以为代表民意,搞“下克上”,用既成事实影响高层决策,这是危险的。


是指东海,南海诸岛的事情中存在执行部门中的一些人的下克上?

另外,差别在谁才能定义这是“自己的东西”?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法庭等机构判决。在钓鱼岛/南海诸岛上的分歧如何消除?靠外交磨嘴皮子和国际法庭?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2-17 03:59
冰蚁 发表于 2013-2-16 13:16
不明白你这里面的话。希望能具体说说。

我不继续歪楼了,等仙人接着说吧。
作者: 得大自在    时间: 2013-2-17 04:39
看来认为我国主张钓鱼岛为我国领土、收回钓鱼岛是扩张和掠夺他国资源的观点大有人在。不知他们有何证据支持他们的观点?

刚好老萨有几篇文章对此有所论述,讲事实的请看:
钓鱼岛历史上属于中国领土的铁证 上

钓鱼岛历史上属于中国领土的铁证 下

钓鱼岛的动物要说话 上


作者: 爱思伯爵    时间: 2013-2-17 11:25
好文学习了。谢谢!
作者: cyclouns    时间: 2013-2-17 14:21
晨枫 发表于 2013-2-16 23:32
但中国民意现在有“不负责任”的倾向。过去是过于被动,什么都“听中央”的;现在则过于冲动,什么都以自 ...

晨大这点上我认为有所商榷,从我个人的认知上,现在很多‘民意’是‘上面’的希望表达的,在小范围上有个别事情失控(比如西安和广州的砸车、打人事件),在大范围上还是尽在‘上面’的掌控中。
事先声明:有些本人所述事件可能温度有些高,如列位认为不适于‘爱知声’网站,敬请提出,本人的帖子可随时删除。
大陆现在有世界上最严厉的网控,很多事情是可以被和谐掉的(当今的房哥房姐的云涌在我看来也是授意下的开放,从实效上应该也是应景的,当然这话先放在这里,先不做过多探讨),有关事件能在各大报纸等媒体上广泛传播的唯一可能就是‘上面’对这种传播的支持。而现在网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时事浅阅读的比例相当的高,根本懒得做深入调查,各大论坛上很多人一言不合就口水板砖齐飞;而对某一事件的视角和描述只要稍有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很可能大相径庭。并且从习惯上来说,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中文阅读,所以现今只需对主流的中文传媒进行掌控,'民意'是很容易被引导的。
实际上让我形成这种观点反而是在几年前,当时有两件事情几乎同时发生,一是法国好像是因为达赖的事情,民众们群情激愤的抵制了一把家乐福;二是日本有关南京或是钓鱼岛放了些厥词,某上海仁兄通过手机短信想组织反日散步,记得这位仁兄的结局是住了几个月免费公房(上海房价多贵呀)。后来再看几起民意的群体事件,有些能够连续报道一周,有些一天后就风平浪静,基本上能够证实我的观点--其一是'民意'再想往美使馆送免费鸡蛋已经不可能了。
作者: 梓童    时间: 2013-2-17 19:24
不愧是仙人,行文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作者: 所以我才打高球    时间: 2013-2-17 19:47
特别同意批判那句唯利是图的句子!
作者: 浪人    时间: 2013-2-17 21:15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3-2-18 00:22
马克,好文吸毒
作者: punishment    时间: 2013-2-18 05:19
冰蚁 发表于 2013-2-16 04:10
东海解决了,南海就不是大问题。菲律宾把美国拉进来不那么容易,中间还隔着层东盟。 ...

中国和东盟在不希望东南亚成为大国战场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我的一点小希望是中国能够和东盟合作把某些希望请回美国的势力压下去,把东南亚建设成缓冲区。
至于东海,中国与美日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双方展开海空技术竞赛,我觉得不是什么太坏的事情。
作者: punishment    时间: 2013-2-18 05:38
Dracula 发表于 2013-2-16 06:33
"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 ...

我觉得您这个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比较接近小约瑟夫·奈定义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国际政策。仙人说的则有所不同,有点接近布热津斯基定义的民族主义帝国/非民族主义帝国。两个定义有些相近处,但是还是不同的。小约瑟夫·奈定义从方法论入手,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关系的博弈性,自由主义则强调国际关系的合作性。布热津斯基定义则从目的入手,民族主义帝国追求获取领土、人口等现实目标,非民族主义帝国则追求维护/定义国际秩序等抽象目标。
相比之下,小约瑟夫·奈定义比较辩证一点,他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有点象中国古代兵法所谓奇正,两者都不能专任,必须结合使用;布热津斯基的定义则比较象道德评判,行文中处处可见对民族主义的轻视。
我个人的观点:中国由于其人口,未来很长时期都必须保持第一工业国的地位。在这个长期背景下,除非全球化的趋势逆转,否则中国势必得追求全球强国地位,不然就谈不上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和未来发展。因此,成为非民族主义帝国,争夺定义国际规则话语权对中国是必要的。
作者: 不打不相识    时间: 2013-2-18 16:05
本帖最后由 不打不相识 于 2013-2-18 16:07 编辑

1974年邓小平在联大的发言:“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这几句话立意高远,非常赞同。不过仔细想来,这句话可能仅仅是句漂亮话而已。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去侵略欺负别的国家,中国人民当然会有反对的声音,但决不会去和敌国一起来反对自己的国家。侵略、吞并别的国家的军队,都想制造箪食壶浆迎王师的假象,那是抢占道德、政治制高点的宣传而已,并非人性之常,真如孟夫子想象的那样,牧野之战怎会血流漂杵?林肯说的更现实“战争一起,人人想杀死邻人,防止被邻人杀死”,即使真是“王师”避之则吉,想做精确制导炸弹下的死鬼,真是脑壳坏掉了。

随后邓小平掌权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打得不明不白,那是一场被刻意遗忘的战争,仅仅为了领土争端,真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很多人说的,那不过给美帝的投名状而已。如果真是这样,邓小平早就把那句漂亮话忘了。希望在南海问题上,我们现任政府和国内民众不要走霸权主义的路子,那是一条死路。没有多少人像仙人兄一样清醒。


另外,邓小平的这个句式,其实我们很熟悉,毛公说过很多类似的话,比如“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邓小平先生真是毛公的好学生。
作者: 千羽wishfly    时间: 2013-2-20 16:41
有时候读太祖和蒙哥马利的对话,感觉不外扩是对的
作者: alexjak    时间: 2013-2-20 17:12
本帖最后由 alexjak 于 2013-2-20 17:13 编辑

仙人好文章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3-2-20 21:09
唯利是图的外交策略是最有效的外交策略,只用了不到100年,就把日不落帝国变成了联合王国。

以武力而言目前天朝真算不上强国,(在亚非拉还凑合),在文化上就更算不上,个人认为这是我们应该加紧努力的地方,强国必须要有价值观的输出。
作者: 黑松    时间: 2013-3-2 13:27
再和平二十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作者: 吴承骏    时间: 2014-8-16 14:45
政策、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还是要壮大自己为主,不能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把你的渔民抓了、判了你再以德服人,就寒了弟兄们的心,连对手恐怕都不会尊敬你。
作者: 求真唯美    时间: 2014-8-17 00:45
仙人的分析很深刻,很透彻。周边国家多,关系处理好能共赢,处理不好就双输。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与周边国家的矛盾急剧增多。大国的关系更要谨慎处理。很多事情中国并不想出头,但作为一个大国要负起自己的责任,甚至要修改一些规则。所以有些事躲不过去,要挺起腰板来。我想补充的是处理好外交问题,要首先解决好国内的很多问题。我很同意你说的,前30年我们的发展还是坚持独立自主,以我为主,埋头发展。现在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国际地位提高了。内部的麻烦事也增加了。经济发展出了问题,社会矛盾更加突出。贪腐成风,贫富差距拉大,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沦丧,甚至恐怖主义也冒出头来,当然也包括一些意识形态问题。因此尽管国家貌似强大,其实很多人看不起,也不感冒,总想找个茬敲打敲打你,沾点便宜。因此,仅仅是经济上的巨人,而在精神上是侏儒是不行的。要解决内部问题并不是说一定要走西方的路,可以坚持我们的中国特色,但首先要老百姓拥护和满意。内部凝聚力增强了,对外才有力量。美国的强大和外交实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国内的凝聚力。
作者: 糯米糯米    时间: 2015-5-6 17:53
补课记号之~
作者: 古迹复苏    时间: 2015-5-15 20:03
现在回过头一看, 仙人真是明白人
作者: 盐党爱咸    时间: 2015-5-15 20:31
2年后再读仙人的文章,体会越来越深,感觉更为难得啊。每一句话都值得仔细琢磨。这也是指导个人发展的成功要诀啊。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