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原创】榆社之战的小故事--给萨爷的包子 (1) [打印本页]

作者: 史晓盼    时间: 2013-1-14 00:29
标题: 【原创】榆社之战的小故事--给萨爷的包子 (1)
本帖最后由 史晓盼 于 2013-1-14 00:36 编辑 ! ]  Y8 X4 b; \' ~+ }

, b& k/ [; x- N5 }, i- @萨爷回来了,整个地,鲜活地,抿着小嘴地回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俺也来凑个趣,接上“鬼子陈赓”这篇,写一个和陈大将略有渊源的小系列吧。。! u' \9 L4 x# d. O

# q5 S2 ?$ M1 N  S- s' m+ M6 u" r) m
引子1 a4 P, a: I7 @' `8 ~$ Y( q' T

: }: y& T4 B) c--------真正的历史,充满细节的鲜活。
/ r7 L( q8 @8 Z$ M
+ T; b' |8 D8 v$ b: p曾有这么一张非常著名的照片,记录了一场不那么著名的战斗。
5 v7 j! q7 w" p
3 s7 _5 m6 H, N) U/ h* I, I # I6 |8 g* r% ?* M+ j9 z: a  e
照片的主角是图中两位后来名声显赫的我军将领,其中手握里面日本军刀,头戴日本军帽露齿而笑的是时任129师386旅旅长,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陈赓。而站在后面,身穿日本军大衣瘦削的这位,是陈赓的参谋长,后来的海军副司令,开国中将周希汉。此刻,这张胶片所凝固的瞬间是两位榆社之战的指挥者,在强攻四次后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第13(板津)大队的藤本中队400人后疲惫但得意的笑容。-----值得提及的是,在第二次强攻时,本片中的两位都被日方守军所施放毒气攻击。这个例子本身就说明了此时战况的激烈和两位最高指挥者的指挥位置是非常靠前的。------旅长如此,旅参谋长如此,八路军的战斗作风可见一斑了。
" M2 K5 s6 Z+ |* c- h4 }4 [. |- a1 ]
此次战斗的另一幅图片也很常见。5 d' @; p# }+ D$ \
( e, D5 {2 |" p

" B6 S  A4 P3 g5 b, F而仔细端详这两张照片时,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俺感到非常的幸福。-------因为这两张珍贵的照片都是所谓的第一手资料,它忠实地记录了这场相当有意思,也相当艰苦的小战斗之后,两位名将的表情。----可以明显地看到,作为主官的陈赓非常的高兴,开怀大笑,----实际在第二张里面,陈赓的笑都有些喜剧色彩了,----而另一位主官,也是本战的主要负责人,是年28岁的周希汉,却明显地显得拘谨和疲惫,---而这也是有故事的,---在此先按下不表。
7 \, Z6 _& C2 n- o6 h
) t& G- j/ R& v* U2 R感叹的是,实际俺也算半个军迷,看过二战的书籍,文章,图片和视频,至少也有数百万字了,有时候在看国外的资料时,每每让俺很是羡慕嫉妒恨,因为在二战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视频和不计其数的照片,甚至后期还有彩色的摄影和电影,至于军史方面,德军,美军都有具体到连队一级的著作,-----相比这些,我们中国至为艰苦的14年抗战的记录,实在是过于简陋了。-----从这一点来说,榆社之战是幸福的,因为这一战里,有一个勇敢的,来自上海的年轻摄影师,! p5 ~# c% W! D% K+ R
他就是著名的红色摄影家,徐肖冰。(他的夫人同样是著名的红色摄影家---侯波,曾经在挂在天安门栏杆外面拍照的时候,被周总理来过一把的传奇女生。): k; P! A( X0 s' ]& v, A
2 a( P' x  X; L, B7 W/ |
下图就是年轻的徐肖冰参加百团大战的留影,+ F+ z8 q1 {# r, @" p

, O, y  d- J9 t" f  v$ }$ W' B
& ]  i" H* J! {/ H" E---非常有”范”。-------这同样是一个细节,在故事发生的1940年,摄影师完全是一个时尚先锋的潮人职业,而此刻的徐肖冰虽然加入八路已经4年,还留着他上海带来的文艺范儿。---在榆社之战中,他全程跟踪了战斗,拍下了很多很好的镜头,在后面的段落里,我们会看到更多他的作品。8 u$ ?! M. @% R
3 b7 J- b. p" V3 L. z
最后,再贴几张陈赓大将的照片。此公真的是TG名将如云的队列里人格魅力最SPARK的一位了。+ P( u) j* S5 \; H; \$ B7 B5 l$ j6 ]

& N! Q0 F' `/ ~9 E+ V. p4 r
; @. B, @8 c9 L, N/ Q" x
: O9 o1 @$ a. t. Q% b4 H& i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3-1-14 00:43
他们俩后面那位是什么来头,长得象张译,象穿越过去的。
作者: 史晓盼    时间: 2013-1-14 00:56
标题: 【原创】榆社之战的权威叙述 (12)
在后来诸多写百团大战的书里面,提到榆社之战的叙述都会有一个主要的来源,那就是此战的指挥官,周希汉的回忆:(引自《我亲历的百团大战》解放军出版社 《星火燎原未刊稿丛书.第七集》
% T5 I* Z* Y5 A“…….
& E6 Y  }3 _" g5 d. Y强攻榆社城 ---(节录)
7 h- Y" }2 b( T+ k/ Z4 ?: z- u
第一战役结束后,部队进行了短暂的休整。九月十八日,我从医院回到旅部驻地—榆社以南的宋家庄,(史注:此前周希汉在战斗中过于劳累,生了眼病,因此住院了。)立即参加总结百团大战第一战役和动员第二战役的大会。二十一日我同陈赓同志刚回到部队,就接到朱、彭首长和刘、邓首长关于进行百团大战第二战役的作战命令,并规定榆辽战斗于九月二十三日二十三时全线发起进攻。
/ l- @9 U1 a6 H6 Y, q' S
' ~$ K" d8 ^* @& x; P9 {; x* a受命后,陈赓同志和我一起研究了部署,决定三十八团攻取王景,二十五团攻取沿毕,七七二团和十六团攻取榆社。陈赓旅长要我指挥七七二团和十六团攻取榆社,二十五团和三十八团由他直接指挥。榆辽公路是敌人深入我根据地的平辽公路的前锋段,敌人企图把这条公路由榆社向西伸展,经武乡与白晋铁路连接,以分割太北根据地。榆辽线之敌有七个据点,由敌第四混成旅团的池边大队主力防守。榆社的驻敌是板津大队二中队二百二十余人和伪军六十余人。沿毕有敌二十余人,王景有敌六七十人,都构筑坚固工事和碉堡。(史注:根据这个敌情,可以明显地看到,旅长陈赓在有意识地锻炼他的参谋长周希汉,因为沿毕、王景两处的敌军数量明显偏少,而榆社是一个大据点,敌方兵力充足,另一方面,从所带部队的番号就知道,周希汉的772团是正牌的红军团,是386旅里面的正式序列,而38团啊,25团啊,16团啊等等,都是当时TG八路在急剧扩张时产生的新队伍,他们往往来自新9旅啊,新6旅啊这些来历相当年轻的部队。因此,陈赓自己带着新部队去打弱敌锻炼部队,而让周希汉带着‘牛刀’主力团去啃大骨头。------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周希汉之前没有担任过团以上的主官,因此陈赓让他独当一面,是为了以后周希汉的发展做铺垫。后来周希汉就成为陈赓部队的头号战将。
3 e, h" T) ^# V- u9 O7 g/ ^4 F
1 s: s5 Z$ J/ @5 q8 i) K+ Q( e. f' V/ k$ E
我受领任务后,立即和七七二团团长郭国言、十六团团长查玉升于二十二日上午到榆社城附近。在抗日政府和“维持会”的掩护下,我们都化装成农民,有的背上粪筐,伪装拾粪;有的手里拿着镰刀,背着篮筐,伪装割草;围绕着榆社城分散进行侦察。晚上,又摸到城门附近进行抵近勘察。榆社城是敌人突入根据地的最前沿据点,构筑有坚固的工事和碉堡,并囤积了充足的弹药和够半年用的粮秣。榆社城的地形易守难攻,北门没有城关,有些小沟和坟堆;东门是通往辽县的公路,敌人修筑了两个碉堡固守;南门外有外壕,城墙外有一小高地,敌设有一哨所;西门城关较大,房屋离城墙较近,便于部队隐蔽和接近攻城,但敌防守严密。(史注:战前周希汉和两个团长亲自上第一线侦察,可见其工作作风。. U& F. c$ P! H6 l5 ^% u0 q$ M

. b. A: D2 \! i/ y1 @% q& Y3 a
( Q# B( o9 e5 Z. l' ]根据侦察所得情况,我和各团领导研究决定:七七二团一个营附山炮一门,攻击西关西南角,两个连攻击城南敌哨所,并派一个连在敌退路上设伏,一个营为预备队;十六团一个营附机关炮一门,攻击西关西北角,协七七二团占领西关,以一个营在北门佯攻,并派一个连用火力封锁东门外敌碉堡,另一个营为预备队。九月二十三日二十三时,按照师的统一号令,我们对榆社展开攻击。在部队接敌运动中,因狗狂叫惊动了敌人,敌人盲目地胡乱射击,我各路攻击部队只得隐蔽前进。他们虽然都达到了自己的攻击地区,但有的因地形不利,未能发动攻击,有的发动了攻击,不能取胜,我们仅仅占了西关靠近城墙的几排房子。在这种情况下,我命令各团立即就地构筑工事,以小部队坚守,主力疏散隐蔽,待令再攻。
2 S4 s; _, q3 T# t3 C$ ~' R
: t0 A, Z; W1 p: j& L6 K这时天已亮了,我非常着急,决定立即召开团、营、连干部会议,研究第二次进攻。散会后,我就带着大家,冒着敌人的炮火,利用各种地形、地物,爬行抵近敌前沿,仔细观察敌人明暗火力点和碉堡射孔情况,并重新组织了我们的火力,规定了严格的射击纪律。发动攻击前,我又同各团团长、政委一起,认真检查。我们的干部、战士的聪明智慧是惊人的,他们做得比我们要求的还好。他们把敌人的火力点、射孔都编成号,并对我们的火力作了更具体的分工。我们的炮兵把山炮挪到离西门约五十米的一座楼上,从炮膛里直接瞄准敌城门楼火力点。轻重机枪和特等射手的射击位置都选得离敌人枪眼、射孔很近,保证枪枪准确命中目标。
" {+ V+ Q! e$ O5 X
6 C" S# g3 e7 u7 u9 U十六时三十分,第二次强攻开始了。一声令下,各种武器一齐开火,无数的子弹向敌人横扫过去,敌人很难向我们还击。敌人狗急跳墙,大量施放毒气,四架敌机低空轰炸扫射,但阻挡不住我们英勇战士的冲击。在我猛烈的攻击下,一举攻克敌核心阵地西北角和西关的碉堡,并占领了西关,守敌大部被歼灭。为避免过大伤亡,我命令各团暂停进攻,巩固已占阵地,防敌反扑。同时,在已得阵地上,我们再次召开干部会,总结经验,组织敌前侦察,为夜间攻击做好准备。我们发现敌人在城里以榆社中学为核心,构筑了大小八个碉堡,形成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四周都是人工峭壁,高十至三十米,峭壁上下布着几层铁丝网。看完地形后,参加攻击的部队广泛开展军事民主,研究战法,并积极准备攀登峭壁的梯子和破坏铁丝网的刀具。6 ]! ~) p7 r5 F2 z- E( a, c

1 S9 ~- {' n8 ]2 R9 {) L5 t" A这时陈赓旅长来了,他说二十五、三十八团已攻占沿毕、王景,打得非常漂亮。我和在场的各团团长、政委都说:“我们一定能攻下榆社。”陈赓旅长说:“好!那就看你们的喽!”友邻部队的胜利,激励着部队。(史注:这是周希汉用委婉的说法,此处很明显,陈赓是来督战了。新部队已经胜利完成任务,而主力团却未能一锤定音。)二十三时三十分,第三次强攻开始了!高昂急促的冲锋号声,传达了指挥员的攻击命令。颗颗炮弹吞噬着敌人的工事,轻重机枪、步枪的子弹都射向敌人碉堡的枪眼,一排排手榴弹炸得敌人不能抬头。战士们提着铡刀,一鼓作气冲了上去。十六团五连一排长,连破五道铁丝网,给冲锋部队开辟了通路。另一批战士抬着用几条梯子接起来的云梯,登上了三十米高的峭壁,迅速突破了敌阵地,攻占了碉堡群。残敌退到榆社中学里,在四架飞机的掩护下,(史注:这里就蹊跷了,如果说第三次强攻是在夜里11点30分开始的话,那很明显,不可能有”四架飞机的掩护“。除非战斗延续到了第二天白天。但按照常理,这个不太可能。----顺便提一下,这个疑点很重要。)依托一个高大的碉堡和围墙负隅顽抗,还一次又一次地大量施放毒气。那时,处在下风的部队和陈赓旅长都中了毒,一个个感到头晕眼花,咳嗽、流泪、淌鼻涕,非常难受。毒气影响了部队继续攻击,我再次命令部队暂停攻击,用湿手巾擦脸、洗手进行消毒。为了陈旅长的安全,我们要他到后方指挥所去。他说:“我要看到你们打下榆社才走!” (史注:这就凸显陈旅长的督战决心和战况的紧张了。---也可想而知此时周希汉的压力有多大了。
, u8 B' B* i* _0 V
% K' Y  z: }1 w$ F9 i% b为了攻下敌核心阵地,胜利结束战斗,我们再次在敌前召开“诸葛亮会议”,研究打法。大家考虑到藤本中队长还没有被我们打死,残敌聚集在核心阵地榆社中学里,一定会进行垂死的挣扎。同时,敌人火力集中,工事坚固,如从地面强攻,伤亡必大。根据这一分析,我们决定采取坑道作业,把坑道挖到敌核心阵地内, 用棺材装上炸药实行爆破,让敌人坐坐土飞机。于是,我们从榆社中学西北角的峭壁上,对准围墙里敌人的高大碉堡,开始了紧张的坑道作业。战士们日夜苦战,挖了近一个昼夜,二十五日十六时四十五分,坑道作业胜利完成。当炸药在地下爆炸时,像闷雷滚过低空,又像整个榆社城发生了强烈地震。第四次强攻开始了!突击部队趁着大地摇晃、敌碉堡崩塌、硝烟冲天之际,奋勇冲击,突入敌核心阵地,用激烈的白刃格斗结束了榆社城的战斗。藤本中队连同中队长本人,统统葬身在他们自己造的坟墓中了。
& j' J* x1 J+ b/ _3 ]" c; z. V) i榆社城解放了,榆辽公路上敌人的据点也被我军全部拔掉了。这一胜利,扩大了根据地,缩小了敌占区。群众争先恐后地到我占领的敌据点搬运战利品,人挑、马驮、车拉,络绎不绝。”0 v3 |' {+ ]9 t
, P4 e. y  d& V9 R  J* f0 N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4 02:19
陈赓和胡伯伯啊
作者: 索伦    时间: 2013-1-14 08:59
河蚌 发表于 2013-1-14 00:43 3 R& e9 _) M# G
他们俩后面那位是什么来头,长得象张译,象穿越过去的。

8 S: t# [1 E. X# v: l" [应该是胡伯伯,陈赓顾问北越的时候。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3-1-14 09:03
索伦 发表于 2013-1-14 08:59 # k& Y" Q& y4 Z8 |( k# E; ~% \
应该是胡伯伯,陈赓顾问北越的时候。
; ?' w$ |$ V5 z
我是问榆社之战的照片,站在陈周后面那个。象是警卫员,但这么不长眼色的还是挺少见,而且长得特别象电影演员张译。
作者: 一无所之    时间: 2013-1-14 12:25
河蚌 发表于 2013-1-14 09:03
: p# ^( q3 t+ _8 S* i2 p5 i! P) ^我是问榆社之战的照片,站在陈周后面那个。象是警卫员,但这么不长眼色的还是挺少见,而且长得特别象电影 ...
* d& b4 U- W. n+ L# |! Z; J7 h8 O
这位确实有点意思啊,你看前两张照片里面好像都有他啊~~~得要找高手来看看了,比如@萨苏  
作者: 爱思伯爵    时间: 2013-1-14 12:37
陈赓大将威武!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3-1-14 13:46
补一张同时拍的照片。; U+ R5 y7 v/ o' k- W, y  b

作者: 飞翔的芦苇    时间: 2013-1-14 14:30
多好的警卫员啊,憨憨厚厚的,还有点斯文,寸步不离首长,连照相都要在后面当背景。土八路土八路,看起来都很意气风华,一点也不土啊。
作者: 逸云三洲    时间: 2013-1-15 04:30
史晓盼 发表于 2013-1-14 00:56 + s$ O% p; l8 b6 ?0 Z
在后来诸多写百团大战的书里面,提到榆社之战的叙述都会有一个主要的来源,那就是此战的指挥官,周希汉的回 ...
" F6 m7 b  U1 r" S3 `
此处七七二团团长郭国言,即七亘村伏击战时主力三营的营长,7 `* i: {" X' K# E5 K" Z3 H
42年牺牲
作者: 农民家的狗    时间: 2013-1-15 11:08
“群众争先恐后地到我占领的敌据点搬运战利品”
  m0 N, e( g# q% f) hTG的根基永远是群众
作者: 史晓盼    时间: 2013-1-15 23:55
标题: 【原创】周希汉回忆报告的分析 (3)
先说点比较沉重的话题,榆社之战实际对陈赓,周希汉和他们威名赫赫的772团而言,都是一场苦战,这一战损失了12个连排级干部,全都是过雪山草地的老红军,而772团在当时,一个班长出去到别的部队都是连排级干部的。所以该战之后,陈赓很是心疼。. I& L& {& [/ F0 T1 b

) i% t6 H+ B( P但只是开始,后来的关家垴一战,陈赓的“老二团”772团是真的伤了元气,在电视剧《亮剑》里面,关家垴的鬼子被天上一大堆的手榴弹雨炸的灰飞烟灭,而真实的历史是这一场冈崎大队不仅坚守住了阵地,力抗八路军6个主力团的围攻,而且最后还突围而去。------在此战中,曾有近两百名的772团将士冲上了关家垴,但他们遇到了日军坚强的防御体系和交叉火力,最后悲壮地全部殉国。----这就是百团大战时期,我军和日军现实的差距。----当然,这个差距主要是在日军的装备上的。但这一时期日军的战术素养是相当厉害的。---也是这一战,陈赓悲痛而落泪。-----不过,这里就不展开了。以后有空再说。# V# ~- [$ x, }

4 {; r" x2 I* I3 d回来,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周希汉的这个报告吧:. U7 Y5 k! x) \

' Q1 s) \: ?# \6 X+ D3 o。从这个材料里,我们能读懂和猜想几个重要的信息:
$ k( h- T0 ]" }$ ]% s, X
: T" X1 N  B5 d5 U1.。从这个材料里,我们能读懂和猜想几个重要的信息:
- x" r. b) E0 A1 n9 `0 a$ X( {" o( c) `7 C
1.        首先,这篇文章写作目的是为了《星火燎原》这一大丛书的征文。而《星火燎原》这个征文活动的来头可不简单,它是一九五六年七月,为纪念建军三十周年,中央军委决定出版一部反映我军三十年斗争历史的回忆文集。该系列的封面书名,乃是东哥亲笔。该系列的出版历时二十六年,总共出了十集,当时响应这个号召投稿的征文超过了三万篇,号称9位元帅(林彪未撰稿)、431位将军(8位大将、36位上将、84位中将、303位少将)都投了文章,因此,这是一个全军参与的,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的征文活动。在1956年-1958年期间那个火热的年代,各位投稿的将军们在描述他们的故事时,势必会受到那个时代的极大的影响,----同时,尤其当叙述的故事是他们为主角时,叙述的本身就难免会像一道通过巨大力场的光线了。-------所以,《星火燎原》无疑是一套权威的资料,但其中的叙述是否是从全局的视角或是仅仅局限于当事者本身,则是我们后来的阅读者需要注意的。
' a6 _3 C6 I# r/ m$ ?  J. f: Z3 x( @& R
2.        周希汉中将的这个稿件很可惜,没有被列入《星火燎原》的系列之中,它的出版已经是建军80年后,2006年时,出现在同样是十集的《星火燎原未刊稿》系列。假如周希汉的原文写在1956-1957年间,则它最终和公众见面时,已经是五十年之后了。仔细猜想一下,我们就知道,该文未被列入《星火燎原》系列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两个,一是百团大战本身的评价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有争议,另一个就是1959年时,彭总就下台了。
  {: s# A5 X, p& E, M, \: V: r  O6 U* S7 P( E& i
3.        从写文章的角度,周希汉中将此文可谓是一个干净利索的典范,行文几乎全为平铺直述,没有几句评价,然而看完全文,则痛感篇幅不长,却把整个战斗的全局,谋划,进程,一波三折以及结果都写得清楚明白。-----清晰地条理,平实的叙述,详略得当的分配,和一点点文采的点缀,很好地展示了作者的风采。; u- U( k6 B- w! \! q% q) n
  w0 ^4 J: r) E9 z
4.        当完成上面关于这个材料背景的介绍后,我们可以开始关注这个材料本身了。其中有很多细节是很值得注意的。首先,作为两位榆辽战役的指挥者,很明显的,陈赓大将有意识地在给周希汉参谋长一个机会,“陈赓旅长要我指挥七七二团和十六团攻取榆社,二十五团和三十八团由他直接指挥。”,因为之前,周希汉的履历并没有独当一面的指挥员经历,而打榆辽战役这年,386旅参谋长周希汉才仅仅28岁,还是诸葛亮刚刚出山的年纪,-----但由于他本身出色的名将素质,陈赓有意地给他压任务。---插播一个逸事,榆辽战役是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战斗,而在第一阶段的部署时,陈赓就有意让周希汉指挥三个团兵力的左翼纵队去破袭正太路,当时129师政委邓小平还对周希汉有点不放心,问他:“左翼没有配政委,--参谋长、主任更不要讲,只你一个,行不行?”周希汉不仅随口答道:“行!”还加了一句:“其实,这种短期的任务,有两三个硬一点的参谋就行了。”-------虽然周希汉说的是事实,但在上级部署任务的时候,(还明显表露担心的时候,)他这样回话的语气显然反应了他此时的年纪。给刘邓都留下了“这个娃娃不简单,可还有些傲气呢。”这个印象。(后来,被刘邓认为“傲气”的周希汉,升军长被压了好长时间,)
3 M, N4 b  E1 W: m9 h% ]* k5 Z9 L5 g  L; B5 w' F( p8 i) t, Z$ L
5.        其次,正是由于这个背景,周希汉非常的谨慎和投入,虽然以两个团的兵力攻击日军一个400人中队把守的据点,照说把握很大,可他不仅事前亲自和两个团长到前线侦察,后来的攻击过程里也同样身先士卒,只可惜,连着攻了三次,最后还是被阻挡在敌军的核心阵地之前。------而要命的是,陈赓带领其他两个团完成了任务,回头来看周希汉的指挥了。这种压力(其他兄弟队伍得胜而自己受阻),又加上陈赓之前对他的重托(他却未能完成),还加上此时的日军机动和联络能力很强,援军马上就要到来,而周希汉的队伍已经是“三鼓”之后疲惫的队伍,所以,这三重压力齐聚之下,此刻年轻的周希汉所面临的压力之重是可想而知的。2 S; T9 f1 B3 {
7 o2 ^3 I, u  s9 q
6.        而终于,在第四次攻击时,周希汉通过坑道作业,一举砸开了这颗硬核桃,全歼敌军。仔细看看时,作为后来的观察者,我们不免惊奇,何以周希汉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忽然灵机一现,而用“土龙攻”战术出奇制胜呢?-----因为,所谓坑道作业,并不是一群一般战士挖一个坑就可以搞定的,在战术上,当用坑道进行爆破时,必须要达到几个条件:3 E. Y( ]. Q  i6 o! ~
a.        坑道作业本身不能被守敌发现。否则会被破坏。---因此开挖坑道要距离守敌要有很长一段距离。
& B8 D5 l: i- g0 ~* Nb.        坑道作业是在地底下掘进,如何确保工程的进度和坑道的方向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 |9 T8 m) p- ^- J! D) K
c.        爆破这样一个大据点需要相当数量的火药。实际上,在本次榆社之战中,最后是用了1500公斤的黄色火药给鬼子们坐上了“土飞机”,---但问题是,对于周希汉而言,他仓促之间,能够搞到这么多炸药吗?这可是1940年的八路军,此时的土八路还是非常非常穷的啊。

* Q' S( \( X0 l" N2 E. C
+ j0 x7 [& }+ j( `- U/ o1 o7.        因此,周希汉的这篇回忆是有问题的。实际上,他,作为这一战的直接指挥官,在有意无意间,抹杀了另一支部队的关键作用。这就是榆社之战比较微妙的地方所在。6 o1 y0 h! x# B' U
6 F6 ^# S0 h. t! c  e2 s0 E

作者: 中关村88楼    时间: 2013-1-16 04:32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3-1-15 04:30 % {" l( r* g! y- Z$ }2 U/ j
此处七七二团团长郭国言,即七亘村伏击战时主力三营的营长,
! x5 ?4 N: ~& Q2 ~. G. ]0 U5 g' X3 D42年牺牲
- F3 _- E( e6 W$ P5 S
十六团的团长谢家庆不久就在关家垴阵亡。
, s7 Y7 _( ^. F' \/ E6 r
作者: 黑松    时间: 2013-1-16 17:14
河蚌 发表于 2013-1-14 00:43 4 B8 p# Z  @$ @; d9 r
他们俩后面那位是什么来头,长得象张译,象穿越过去的。
7 Q! _4 n- S1 n; z, D5 D' V
越南,胡伯伯吧!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3-1-16 17:27
本帖最后由 duanjian 于 2013-1-16 20:19 编辑 ) s6 m1 }+ n, O! z: M/ Y. a

# E- ?) h: Z$ J, z9 b该王耀南出场了。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7 06:47
一无所之 发表于 2013-1-14 12:25
) r3 j; B7 U; R% m3 G: J这位确实有点意思啊,你看前两张照片里面好像都有他啊~~~得要找高手来看看了,比如@萨苏   ...

) B5 w6 L3 n4 t& i% R" w6 g1 z肯定是警卫呗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7 06:49
最后一张应该是在哈军工成立仪式上吧
作者: 一无所之    时间: 2013-1-17 08:32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7 06:47 / T  F+ o& i3 C( I( z
肯定是警卫呗

' e' J% a3 Y8 n3 k7 I7 Z我也觉得应该是警卫员之类的角色
作者: 有牙老虎    时间: 2013-1-17 16:54
史晓盼 发表于 2013-1-15 23:55 7 m& I! T9 ~3 R2 V' t6 h
先说点比较沉重的话题,榆社之战实际对陈赓,周希汉和他们威名赫赫的772团而言,都是一场苦战,这一战损失 ...
5 z! V9 S% W3 T" @: c7 y
关于周希汉未担任过团主官的说法似乎不确。1939年长乐村战斗772团原团长叶成焕牺牲后,陈赓即指派旅参谋长周希汉任772团团长。
作者: 史晓盼    时间: 2013-1-18 02:44
标题: 【原创】榆社之战的小故事- 王耀南的百团大战 (4)
本帖最后由 史晓盼 于 2013-1-18 02:48 编辑 . ^8 M# k; x2 ?) {" V& @

/ L2 T4 w4 i# x# l0 g(四)王耀南的百团大战
$ A% a0 V+ c2 c  A0 W' u. C# t; j# X1 s& n+ J0 a' {
锻剑兄真是解人 ,马上就知道俺接下来要说到人民解放军的”工兵王”,开国少将王耀南了. 嗯,由于本系列是为了给萨老爷蒸包子滴,所以不妨扯得远一点。说说王耀南在百团大战整个过程里所起的关键作用。
9 B2 _2 U% w0 F; k, P9 K% [5 c- q* v  s6 B
我们知道,平型关和百团大战在TG的抗战史里宣传的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百团大战,名称就通俗易懂,所以群众耳熟能详。----但也因此,使得大家对百团大战的理解流于表面了。实际上,百团大战并非一百个团的八路军武装大游行,这次战役的本身是为了打击日寇据以蚕食,分割我几大根据地的交通线和其他战略要点(如煤矿等),而从这个角度看,这次战役就带有浓厚的技术色彩,----因为,破坏交通线,主要是破坏铁路,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活儿。
" }2 m4 `' M% S  d" L$ I4 e& Q8 F5 ~2 o# Y4 u* E' N
在百团大战的筹划阶段,王耀南是一二九师的工兵主任,当他和八路军参谋长左权以及副总指挥彭总讨论对日军铁路的破坏时,断定日军最短可以三个月恢复通车。----而这个答案让晋察冀的聂荣臻司令非常惊讶,因为他的部队曾对平汉路进行多次大规模的破袭战,最大的胜利是使平汉路阻断通车三天,而这已经让聂司令非常的自豪了。(这里也足见1940年时日军工兵水平的强悍),----王耀南解释说,对铁路的破坏,一般的炸毁隧道或者破坏路基都能在短期内恢复,只有炸毁桥梁,可以较长地阻断交通。-----聂司令说,他们也炸过桥,但日军最多一两天就抢修通过了。----王耀南回答道,这是因为没有破坏桥的要害。----破坏桥的话,伤害桥面是没用,必须要炸掉桥墩,----在后来的作战中,王耀南甚至把一座桥梁的桥墩炸掉一半,这座桥人畜可以自由往来。(因为八路军作战也要经过这座桥),但火车那么重,一过去桥墩就撑不住了。---如此,日寇要修复桥就必须炸掉老桥墩才能修新桥墩,事倍功半,而王耀南可以因此节省宝贵的400公斤TNT.----所以说,这就是工兵技术的威力所在。
7 f$ f) g! t; n5 }" z7 ~8 K8 M2 K
% r8 g% y  Z& W% g不仅如此,在对正太路破袭之前,王耀南还亲自化妆沿着整条线路侦察了一次,陪着他的就是一二九师敌工部长项本立,在临行前,送行的邓小平政委郑重到:“王耀南,你们可是在敌人心脏里工作,一定要分清主次。对你来说安全返回是第一位的。敌工部为了保护你的安全,做出必要的牺牲是应该的。”------项本立部长听后,出来和特地给王耀南详细交代了几个秘密接头地点和负责人,并说,万一出了事,让他千万不要管项部长,只要王耀南能安全撤出来,比什么都要紧。( s$ C( q3 B& ]  v* x" K7 w
后来王耀南就装成扮作富商的项本立的哑巴仆人(因为王耀南是江西人,有南方口音,怕露陷。)完整地侦察了正太路。------这里不得不说一句,那时候的TG高级干部,都是这样的负责,提着头干革命的啊。& w) R6 p- B; w- `) K
0 S" j: ^" W/ s$ F$ r# o& B$ a# |
而且,为了让群众和一般的战士干部了解具体如何破坏铁路,王耀南专门带部队去拆了两百公尺的铁轨回来,在根据地里建了两百米的铁路,然后让各个部队的工兵连和其他战士具体练习如何破坏。---顺便说一下,当时八路军破坏日军的铁路有两种办法,一种当然是明的,就是拆除铁轨,破坏路基,---而还有一种就比较黑了,他们会把路基掏空,伪装成原来形状,这样火车经过的时候,就翻车了。----所以,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百团大战过程里面的一个重要部分,对铁路和沿线设施(如桥梁,隧道)的破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活。而王耀南对于百团大战的贡献,就在于他出色地组织,集训和具体指导部队完成了这个技术活。----当然,除了作为整个百团大战的工兵顾问以外,他作为新十旅第二十八团团长还参加了陈赓、周希汉指挥的榆社之战,发挥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其中的故事就留待下篇细说了。2 ?8 {/ d' w8 @

/ O3 R, B0 J- o; W* L最后,附上两位同样有名的抗战摄影师为王耀南拍的照片。+ a, z0 `/ q* }. v1 u
6 S# i1 _3 n, ~2 f5 x
第一幅是王耀南的戎装照:
& ~0 z; v& n) v- u( G$ z  w' B4 J& r% }- \5 R
5 ?8 B$ J2 G$ I$ b
这副照片的拍摄者是。。。。。沙飞。。。。他人生的最终结束是让人意外而伤心的。) E/ M+ J8 B3 r) l

3 h: n0 F% c5 ?" k* c* O而第二幅照片的作者是。。。。。。。江青。  H9 W- e6 X- A9 i
6 S6 V8 u4 d/ V+ J2 L

* Q. A. d. w5 \# Q- n5 {7 G. \  j0 C1 c
这副照片拍摄于1939年初秋。负重伤的王耀南在延安养伤时,东哥派江青送来了两百块大洋。并称赞王耀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民族的英雄。---咳咳,其实这张照片后面也有一个很好玩的故事,这个故事涉及到了“工兵王”王耀南和后来的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司令陈士榘开国上将在抗战初期的八字相克的故事。。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3-1-18 10:37
电影《桥》里,工程师说了,每座桥都有自己的心脏。+ N5 g. g( f  d( p) e" D9 w' ~6 X  @
就是就在某个桥墩的某个部位。% U( r' S4 u/ J. q% B( z

作者: 中关村88楼    时间: 2013-1-19 08:15
史晓盼 发表于 2013-1-18 02:44
, L/ O" C2 K8 {9 L- y( D" Q( J" a(四)王耀南的百团大战
. v+ N2 r! r5 V6 a& R/ u
( e% U% d6 P) |% W0 S锻剑兄真是解人 ,马上就知道俺接下来要说到人民解放军的”工兵王”,开 ...

: k0 p* ]1 A2 ^4 J王是牛人啊,被降级八次授衔时还是少将。另外文革时和江青争论而没被整,也是有福之人。江青那可是典型的你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叫你一辈子不痛快的主儿。
作者: 混天球    时间: 2013-1-23 14:05
中关村88楼 发表于 2013-1-18 19:15 7 E  D5 E; h5 d+ R: A
王是牛人啊,被降级八次授衔时还是少将。另外文革时和江青争论而没被整,也是有福之人。江青那可是典型的 ...

! @9 J$ \; f$ v粗粗一查,王耀南可真是牛人哪。资格老的能磕掉人的大牙。 他那个二级红星奖章,忒值钱了。一级的获得者都是领袖们,二级的获得者不乏元帅,三级的获得者都是开国大将和上将。就他一个少将。给无数的TG大牛当过直接下属,但辱骂领导一直骂到1948年。八次被降级或整编,五次重伤。
: h8 N* U* e9 s/ V0 a+ l3 u
+ t! g3 n- q9 f他那个败仗也败得“牛逼”:作为军校教员,带领教员和学员攻山头,击退敌一个团并守住山头。但死伤营团职教员20人,连排级学员50余人,那可是共军在1932年时的营团级和连排级呀。气得林总亲自批示:狗屁胜仗。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3-1-23 14:34
混天球 发表于 2013-1-23 14:05 & @( d# y" P: U0 d' {8 ?6 w
粗粗一查,王耀南可真是牛人哪。资格老的能磕掉人的大牙。 他那个二级红星奖章,忒值钱了。一级的获得者 ...

7 t( L7 |" a6 ?- X3 `作为技术兵种的干部,好处是配合各部队作战,和各部队以及领导的关系都不错,坏处是领域相对狭窄,专业性强,到一定程度后上升的空间有限。
作者: 混天球    时间: 2013-1-23 16:25
duanjian 发表于 2013-1-23 01:34
9 {* i3 v) l5 m# u, P+ G8 z作为技术兵种的干部,好处是配合各部队作战,和各部队以及领导的关系都不错,坏处是领域相对狭窄,专业性 ...

6 N! k" S+ h; S% @3 ?老王有几次(至少两次)转入正常战斗部队主官轨道的机会,但又被他骂回来了。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3-1-23 16:28
混天球 发表于 2013-1-23 16:25
7 i; B) r# M! |6 q) f( r老王有几次(至少两次)转入正常战斗部队主官轨道的机会,但又被他骂回来了。 ...
- {; Y# r0 Z5 U# x
$ ~5 e6 ~' ?0 R8 D1 e
所以技术人员要警惕啊,恃才傲物要不得,无论是谁都是一样的道理。
作者: 叶萦霞影    时间: 2013-1-29 15:54
东西不错,可是从西西追到这里,注册、浏览怎么还是那么难啊
作者: byronichero    时间: 2013-1-31 12:36
混天球 发表于 2013-1-23 16:25 7 _  T) m3 T9 {+ t3 P5 v3 B
老王有几次(至少两次)转入正常战斗部队主官轨道的机会,但又被他骂回来了。 ...
& G; }9 j6 K2 N( |6 E" g# o( X. i, W  Z( Q
看王耀南的回忆录,感觉给自己贴彩的成分不少。很多战例在别的材料中没见到有关他的作用,呵呵,也可能是都被别人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