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C: `- ^2 }: B8 K: e U- z杂志也就是《科幻世界·译文版》了。9 G6 ]8 a% e' t5 O* i7 X2 _) X
3 V6 J* z% l* T f. {* u三月号和五月号的《陶俑》,类似2010年的《副本》,朋克惊险小说,私人侦探的味道还更浓一些,光黑手就有三个。底蕴则更高出一筹。与设定相关的非常特别的多线描述。“我即世界”这个设定,科幻文中有两种设定,时间旅行和分身,《副本》也是采用后一种,但放不开。毕竟人家要写成系列作品,象《陶偶》这样一次性玩坏了的可不好。另外,前一种设定《陶偶》也有小小地涉及。说到“我即世界”,就想起了骇瞎无数氪金狗眼的网友博得之门。顺便说说,《陶偶》连点燃神火的情节都有。再考虑《水晶天》,其实,大卫布林是在以他的方式去描绘天人巨变,或者用他的话说,飞升。 - X! V0 S* n% X) R; A 7 _% ]5 m, a) x* B7 D六月号和八月号的《怒火之翼》,三个女人的战争,男角都是炮灰。或者说女权(洁)版的《妖刀记》。- U+ R7 f, R8 e ], F
9 D$ P) R" ]) L$ J; ~十二月号有普拉切特的一个中短篇。/ q5 f: [. k1 Q0 H, \# |# h& ]. A
4 {$ O) r$ D$ F
十一月号的《墓城》开场还是很炫的,但是人物太中二了,看不下去。2 ?8 b! @ u2 j: Z: F. e; N
' K% }1 t$ M* `$ }实体书方面 6 _( H q. ~" h( y) ? i. c* ? % P8 n/ d/ @4 H$ S! ]普拉切特的书开始看了一些,也准备看英文的原著。不过得等到明年了。% Y8 I" m! Z! b$ r; H# o
" M6 A. i' E. q' k1 B
克拉克的《月海沉船》,多年以前看了英文版,可能明年会把翻译版搞来重温一下。 2 M; e0 A3 g7 a- A1 W. C D4 j- l1 q1 L: b
这些年陆陆续续看了些乔治·马丁的小说,得到一个结论,不算日本作者,他是我见过的最有猎奇倾向的科幻作者。 9 |' z x3 ~" k: g; U# X! `6 B1 Y: T3 [
基于过去几年阅读国外幻想类小说的积累,写了一篇《乱煮古典名著》,发到了论坛上。 ! s8 {9 L) m8 A/ _7 U2 {+ l) g' S* k; S; m3 C
惊险小说方面,继格里森姆之后,对另一个约翰——勒卡雷也放手了,原因更接近福赛思——对西方作家们那种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味实在讨厌,所以对涉及前苏联的间谍小说都放手了。反而是更喜欢涉及第三世界的题材,正如福赛思的《战争猛犬》一样,如果有机会,最想看的还是勒卡雷的《伦敦口译员》。! G% g1 R9 k. m
/ m$ d/ m1 I( i/ G2 P3 f x; x
科普书籍,看了《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全》,是我自《枪炮、细菌、钢铁》之后再一次看到的重量级的科普作品。内容涉及纯数学、人工智能、哲学、生物学、艺术(音乐及绘画)等等,信息量非常大,我只能算是跌跌撞撞地用眼睛扫了一遍,很多内容只是囫囵吞枣,打算以后作为床头书反反复复地看。而且可能还需要去重温过去几年看过的科普书籍《确定性的丧失》、《费马大猜想》、《complexity science》,以及某些科幻小说,比如《盲视》。缺点么,作者把许多各个领域的内容都拉进来同一个理论下进行讨论,有些内容,主要是艺术方面的,我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感觉有点以繁喻简,影响阅读了。5 P7 b, n v9 F$ }, u
! U* Q: J4 o- M
重看了斯蒂芬·古尔德的《奇妙的生命》,关于布尔吉斯岩化石的书,对里面提到的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和分类产生了兴趣,又找了一些关于无脊椎动物的书来看。/ [0 q& Q& ^, Y7 D) H0 `; S0 l$ P,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