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沈安娜的这些故事估计您不知道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2-11-19 23:23
标题: 沈安娜的这些故事估计您不知道
沈安娜这个名字是1949年5月沈安娜夫妇归队之后才使用的,此前她和姐姐的名字沈伊娜只是在亲人内部使用,所以大家如果查阅民国资料看不到沈安娜这个名字是正常的。另外沈安娜一直不知道自己所属于的机构,他们夫妻是80年代才知道自己是特科成员的。9 q2 J# l$ L3 \

$ ]5 A. Z* M! W: F2 ~& m4 t; F8 ?' ~沈安娜本名沈琬,她二姐沈伊娜本名沈珉。姐妹二人都是地下党,而妹妹就太厉害了,多次为蒋介石的会议担任速记员,她这个共谍所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 q4 u- v, v+ q: m
* t, ?+ T# C* S% l沈安娜家族是江苏泰兴的书香世家,大伯父沈琬的大伯父沈文翰是前清光绪年间的进士,任翰林院编修1922年秋去世。二伯父、三伯父于少年时代已夭折。父亲沈季航排行老四,是清末秀才,二十年代曾在家乡设立私塾,后执教于县立城东女校及襟江小学,教授国文、地理等课程。1 _/ ^% s, P! O; E2 u

2 F, ^( D3 \! f- n, i# l( ?' M. \母亲杨淑怀,是江苏省东台县人。沈安娜的外祖父与大伯父沈文翰当年一同进京考试时相识,成为世交好友。沈文翰在交谈中讲到四弟季航,杨先生很赏识,愿将长女淑怀嫁于季航。不久,杨家便遵媒妁之约,包了一条船载了嫁妆,将杨淑怀嫁到泰兴沈家。9 O% X( q0 @8 C. I
+ g$ _7 B3 Y! o0 W! ^2 G3 u
沈季航比自己的大哥小很多,所以家事一直有长兄做主。长兄去世后,长嫂继续主持家务。沈安娜虽然出生在民国,但是家中封建习气仍然很重,7岁的时候大伯母要给她裹脚,虽然沈安娜多方抗争终于没有裹成,但是已经给她的脚造成了伤害,这件事也使得她自幼就埋下了对家庭不满的种子。( h; Q5 ]9 {8 S! q4 S
2 i9 R9 Y* T9 @4 p& F
沈季航沈氏家庭封建意识很浓,男孩可以进学校,还可以送到外地学习。女孩只能在家学“女红”。但沈琬的父亲沈季航很开通,不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他在家中开设的私塾,不光教男生,也教女生,包括他的女儿们。大厅里是男生课堂,因为顾忌“男女授受不亲”的旧规,他只好把女生的课桌安排在自己的房间内,与大厅的男生隔开。他教她们识字,让她们背《论语》,给她们讲孔子七十二弟子的故事。
- n9 v- X8 u' Y0 P" S7 f5 z: |0 B5 I) p. W$ b4 n) Q
沈琬(沈安娜)和姐姐沈珉(沈伊娜)关系最为亲密。沈珉性格内向,温柔善良,勤劳孝顺,五六岁就开始帮助母亲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有时为了喂弟弟妹妹吃饭,顾不上自己吃,往往最后等她吃饭时,饭已经凉了,她就随便扒几口冷饭,喝几口剩菜汤。后来大一点儿了,就帮母亲做针线活儿,有时在油灯下做鞋、做衣熬到深夜,困得眼睛睁不开了,针扎到手上,才去睡觉。天一明,即起来背功课,然后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4 T! B( q* q, W) L: D' p# j9 s3 x/ J' a6 i; A
尽管家务活很多很累,沈珉(沈伊娜)也不放弃学习的机会,和妹妹沈琬(沈安娜)一起跟着当教书先生的父亲识字、读书、写作业,学习很刻苦。她没上过一天正规小学,在父亲的指导下自学了小学课本,并熟读许多古文、诗词。
* l0 l. Q/ l8 Q, e( g, v+ }% J, y3 \# \: T1 L' E+ d0 p
沈安娜姐妹的天资,加上父亲的刻意栽培,所以,妹妹沈琬离开私塾进学校读书时,一开始就上泰兴县城东女校读小学五年级,姐姐沈珉则直接考入泰兴县立初级中学。
) U$ Q8 k; U9 f8 x( q/ t' s
% C0 J; J7 u1 m* Y' C5 }; B上正规学校读书,在二十年代,对于一个偏僻小县城的女孩子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是一次身心的解放。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女孩子也可以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接受许多新思想。沈琬和沈珉真是开心极了!8 I0 }4 X; Z% z( k* o( |

" X: p4 l, L" Y# q. f' Q6 y在这个时期,沈安娜姐妹遇到了两个改变她们思想的人,一个是堂兄沈彦堪,他是北伐部队的军医;一个是老师刘伯厚,刘伯厚其实入党比她们姐妹晚了差不多十年,入党后不久就牺牲了。
, f% q* C; d9 A. |3 M: h& j7 }8 H* j, c- r* G3 a! y
那个时代,女孩子上学晚,姐姐沈珉(沈伊娜)十八岁才念初二,嫁给了一个地主的儿子续弦,因为婚后两年没有生育,经常受到虐待。这也是姐妹两人离家出走的原因。她们的离家出走,得到了母亲和老师的支持。1 B3 G( w5 C0 j5 p0 Y, G# g
- U  z# |8 _6 ]* D! ]- s! m9 c0 b9 k
两人离家后,到上海投奔了大伯父的次子。这个堂兄在上海只是个小职员,无力照顾他们太多。两人只能寻找寄宿学校。姐姐考入了务本中学,妹妹考入了南洋商业高级中学。
  u  u' N) Q7 y3 M' J# u& @; H5 H" X' l+ E
沈安娜的学校有两个年轻人舒曰信、华明之,舒曰信是被鲁自诚发展的;后来两人发展了华明之,鲁自诚又娶了华明之的妹妹;舒曰信则又发展了沈伊娜,沈伊娜嫁给了舒曰信;沈伊娜起初是沈安娜的交通员,后来交通员换成了华明之,再后来沈安娜嫁给了华明之。他们这个小而精干的情报网,上级领导是王学文,王学文的故事我们在中西功和西里龙夫部分中有所提及。其实沈安娜夫妇和王学文见面只有一次,不过几十分钟,她后来和周恩来、董必武见面也是只有一次,几十分钟而已。
  H! K' u( B; b& f0 ]
0 f3 Q  c- I) t+ D* A5 }% S/ M沈安娜所在的中学也不是普通的学校呢。她的同学有叶露茜、黎莉莉,后来的学妹还有王人美。叶露茜的丈夫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黎莉莉是著名女星,另一个身份是王牌共谍钱壮飞的女儿;王人美是著名女演员,丈夫是电影皇帝金焰,金焰的另一个身份是30年代入党的老牌共谍。沈安娜最初的梦想也是成为女演员,不过生活上的拮据使她的生活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弯。虽然她没有成为演员,却成为了一个生活中演技绝佳的女主角。
9 G: r# |9 j4 u# }  v+ j7 z: t% w# v- I+ ~( U  W3 U6 F( R
还是回到她们成长的道路上吧,鲁自诚是一个关键人物。鲁自诚是参加过武昌起义的老资格人物了,和董必武也是早年相识,还去英国剑桥勤工俭学过四年,回国后在1924年入党,掩护身份是大学教师。1933年,鲁自诚到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可是讲清楚这件事,又要牵扯另外一个人物进来,这个人叫张曙时。2 p* e0 r' y& I* u$ V) c/ Z& L/ X

& r$ R2 m2 ]: g: A张曙时是老牌同盟会会员,1909年就入同盟会,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同年如共产党,张曙时在四川军阀处卧底长达十年,直到1940年才安全撤退延安。1933年,他委托同事地下党员的鲁自诚去南洋高商,也就是沈安娜的学校探望自己的儿子。和他儿子同住舒曰信吸引了鲁自诚的注意力,半年后舒曰信入党。舒曰信又提出自己的同宿舍但是低一级的同学华明之也是进步青年。( L5 D! L! V, k. J# U/ y
# U9 ~# n. s8 w8 W# O) d
华明之和舒曰信虽然性格相投,但是出身差距倒是很大。舒曰信是地主少爷,华明之不过是小职员家的长子,家境差了很多。由于家庭原因,身为大哥的华明之对弟妹的影响也很大,在他的带领下,除了最小的弟弟,弟妹都陆续加入地下党:
; O! @$ @" z& h8 L% W$ v1 O0 F5 h) Y* X: S6 b6 Z# C4 Z$ h' L
妹妹华韵三嫁给了鲁自诚,担任鲁自诚的助手,建国后轻工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6 n0 s+ K' |; U$ f; |, f

7 t, g0 S) K7 ?, P2 v, {4 S老三华家騄因无钱读高中,早早进入银行工作,后在上海银行界的地下党工作,解放后在上海人行工作;
8 p& l. l5 W. B: u! q( o
0 |$ T/ _9 }3 H8 n老四华介民也是无钱上高中,早早进入绸缎界,后在上海绸缎界的地下党工作,解放后在上海外事办工作;
# Z; g4 m' o1 W& v- q4 m9 E0 v
& s% a& A, y; N2 h* W7 \老五早夭;
) {$ [8 b/ h7 K$ z+ z, b+ v2 _" y2 Z1 I) c0 J- ^4 g
老六华藻长期做学生工作和地下交通工作,成果斐然,华藻的妻子则是曾经担任联合国新闻部新闻处长的邢洚;
* @, V" K5 p1 L2 G
! W; A+ l) @) s3 T4 K- y老七华家骔是唯一一个读了大学的,在哥哥姐姐的支持下,才有钱读了大学,解放后从事外事工作,华家骔的妻子则是上海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妇科专家。6 G8 l$ l( E- v5 }/ u. S

2 H% C5 Q& R" t8 q+ ], {3 G
+ Z/ g& A- s! H/ N7 |华明之的这些弟妹虽然厉害,但是还比不过他老婆,不过这时候沈安娜还不是他老婆呢,甚至两人都还不认识。
. r4 w; B) z5 Z  R, p1 C+ R, D0 f* @/ i4 }, R
也是1933年冬天,沈安娜姐妹没钱了,姐姐辍学当了护工,以保证能有一个人上学。春节两人没钱回家,就到恩师毛啸岑夫妇那里拜年,在那里巧遇了沈安娜的两位师兄舒曰信、华明之。也就这么巧,少言寡语的姐姐沈伊娜看上了年龄稍长、热情奔放的舒曰信,开朗活泼的妹妹沈安娜则相中了少年老成的华明之。
5 B' W6 A# u5 x  A) M# Q" r
( f$ h% o7 m* z8 K首先走到一起的是舒曰信和沈伊娜。沈伊娜年龄最大,比舒曰信大三岁。他们四人聚会一般在舒曰信的小房子里,但是舒曰信不修边幅,所以收拾房间的事情屡屡是沈伊娜做。一来二去,两人走到了一起,婚后舒曰信才告诉妻子自己是特科成员。
" \7 r2 a$ A/ t: l
. l% h) V" R# g6 g5 x1934年7月,华明之毕业、入党;也差不多的时间,沈安娜辍学此后仅仅三个月,1934年10月上海局代理书记盛忠亮叛变,整个上海的地下电台被一网打尽;1934年11月,红队队长邝惠安等人被杀害。% M; j( v$ o& c$ T; j/ d# P
/ @. F4 [; U& j: Q
7 _6 I2 M7 H. O1 a0 C
土鳖抗铁牛。
作者: 绿梧桐    时间: 2012-11-20 10:44
往事现在听起来精彩万分,实际上确实危险万分。佩服和感激当年青年们为了理想而奋斗而献身的精神。
作者: liuqing098    时间: 2012-11-20 19:06
真是千头万绪,慢慢捋顺。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好复杂啊,能够忙而不乱、娓娓道来,那么还是要感谢作者的深厚功力的。
作者: 川之流    时间: 2012-11-21 10:52
写得好,看得津津有味。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2-11-21 13:33
马甲,回来填坑啦,不然土鳖太累啦,铁牛太沉。
作者: 威尔森    时间: 2012-11-21 14:04
马甲啊,赖永初那个坑,啥时填啊?
作者: 爱思伯爵    时间: 2012-11-21 15:11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大道至简    时间: 2012-12-18 15:22
期待马甲尽快放下铁牛,继续笔耕。嘿嘿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14-7-20 12:07
多久的大坑了
作者: benhuashu    时间: 2014-7-22 07:34
拍电视连续剧多好
作者: 眼镜蛇    时间: 2014-7-22 09:30
同问:马甲啊,赖永初那个坑,啥时填啊?
作者: jerf71    时间: 2014-7-22 13:09
马年了,该填坑了。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14-7-22 20:40
眼镜蛇 发表于 2014-7-22 09:30
- b: V( \, M# V$ z1 P同问:马甲啊,赖永初那个坑,啥时填啊?
9 c9 a# \$ J1 @7 _
此马甲非彼马甲,那是王外马甲
作者: 愚者乐言    时间: 2014-7-23 15:43
我只想知道李士群到底是不是克格勃?
作者: 眼镜蛇    时间: 2014-7-23 16:09
老财迷 发表于 2014-7-22 20:40
6 n4 V( R7 v( ]) R6 A  u此马甲非彼马甲,那是王外马甲

: ^7 N' W; X, H! g5 \4 P$ R眼花了,没注意看,
作者: 城东山水    时间: 2014-8-7 08:39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