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西雅图雪松河观大马哈鱼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5 01:48
标题: 西雅图雪松河观大马哈鱼记
本帖最后由 李根 于 2012-10-21 22:25 编辑

上周末趁啃蹄妞带西西回国不在家,下了班直奔机场,五个小时飞到西雅图,见老朋友去啦。

这位老朋友是俺的大学和研究生双重校友,如今已经在美国西北最大城市,青山绿水的西雅图安营扎寨。一晃七八年没见面了,大家都还是老模样,只不过都不再是少年郎了。



西雅图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润的气候,如春的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

老友知道俺对人文景观并无太大感觉,更喜欢自然,于是提议去瑞尼尔雪山。俺赞同之余,又提出去看大马哈鱼洄游。所以周六早上,开车先奔向雪松河去。



大马哈鱼属鲑科鱼类,别名很多,又叫鲑鱼、三文鱼(salmon的音译)。大马哈鱼也好大麻哈鱼也好,实际上是我国东北赫哲族人语言的音译。它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却在海水中长大,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都有分布,在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最多。体长而侧扁,口大齿锐,凶猛食肉,在幼鱼期吃淡水中的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到大海后捕食其他鱼类。每年,大马哈鱼洄游上千公里,返回自己出生的淡水溪流产卵,成为一大奇观。

雪松河大马哈鱼之旅”推荐的几个观鱼点。俺们去了第二关Renton图书馆和第六关兰斯堡公园和水坝


第一关Ballard Locks的最佳观鱼时间是七月到九月,这里可以看到鱼儿们从专门为它们设置的鱼梯(梯级过道,让鱼可以一级一级地克服人工运河造成的落差)。由于俺十月才到,所以没去这里


大马哈鱼洄游俺小时候读少年科学画报就知道,但一直没有亲眼见过。此番终于大饱眼福。首先去了雪松河河口附近,从当地图书馆横跨河面的廊桥下瞰,看到了大量正在逆流而上的大马哈鱼,它们的身体已经由在大海中的银白转为深红。大马哈鱼有很多种,俺们看到的几乎都是其中的一种叫做Sockeye Salmon,俗称红大马哈鱼,一般长五六十厘米,体重七八公斤。最大一种Chinook Salmon能长到一米五,体重五六十公斤,在美国西北沿海比较稀少,这次没见到。

红大马哈鱼并非一直都是红的,在海洋中的时候是银白色,只有到了洄游繁殖季节才会变成深红,吻部还会特别突出



这一段河水很平没有多少落差,但是流速还是很快,大部分鱼都在努力维持自己的位置,隔一阵子往上游猛窜一下,前突一两米的距离,然后保持位置,继续前突,如此反复,终于逆流而上。在这里可以很清楚的体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因为明显有鱼体力不济被水冲了下来,挣扎着想在急流中保持位置而不可得,几个翻滚之后只好在石头后面水流较缓的地方歇口气。在这里已经看到一些顺流漂下的大马哈鱼尸体了,颜色惨白破烂不堪,也不知道它们是已经完成了产卵任务,还是中途就不支而亡了。

从图书馆出来,俺们又开车向雪松河上游去,目的地是兰斯堡公园和旁边的水坝。停车场就在河边,此处有几段水流哗哗作响白浪翻滚,鱼们正在奋力腾跃。

大马哈鱼腾跃能力很强,小瀑布不在话下


停车场旁就有志愿者,上去一问,果然是负责“雪松河大马哈鱼之旅”的。于是下面的三十分钟俺们就跟着导游走了。导游开宗明义:雪松河供应着西雅图地区的饮用水供应,但是每年大马哈鱼洄游产卵之后,亲鱼都会死去,浮尸蔽河,导致水中有大量的细菌和各种污染物。所以建了水坝之后,就从水坝上游取水,不让大马哈鱼自然洄游到坝以上了。坝边有一个大水箱,会向下冲水吸引大马哈鱼游进来,然后工作人员把大水箱用机器提升,将鱼都转移到人工孵化池里面。在孵化池里,会人工模拟大马哈鱼适合的产卵环境,包括温度、水流、石子池底等等,总之就是要让它们在这里把卵正常地生下来。然后卵人工孵化,小鱼养到一定大小放回坝下的河水中,任其游向大海。

长江最大的鱼种中华鲟,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1.5亿年,现在已经沦为濒危


俺心说,敢情你们在这条小河上,干的是中华鲟研究所在葛洲坝一样的勾当啊。葛洲坝截流之后,原本要在长江上游产卵的珍稀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无法在逆流而上,于是在宜昌成立了中华鲟研究所,人工孵化和投放幼苗。不过中华鲟适应能力显然比大马哈鱼强,它们发现葛洲坝无法逾越之后,居然在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自然产卵场。

这头小熊,估计不费力气就弄到了一条很大的死鱼


导游一边带着人群向水坝走去,一边介绍说,大马哈鱼在开始生殖洄游之后,常常要在大洋中游上千公里,但是一从大海进入淡水,立马就会不吃不喝,全靠消耗自身的储备来完成溯河而上的艰难旅程。所以这些鱼的肉绵软如絮,已经一点都不好吃了。市场上面卖的,都是人工养殖的或者海里捕捞的大马哈鱼,不是处于生殖洄游阶段的。但是黑熊灰熊不在乎,它们会在水流中拦截和撕咬大马哈鱼,经常会吃得脑满肠肥,死鱼也吃,还在河里找鱼籽吃,也会把鱼叼得到处都是,却吃得很随意,不一定吃完。这无意中帮助大自然完成了氮磷钾等等等等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所以人工孵化场中死亡的亲鱼,会由工作人员开车扔到坝下各处山林中,熊熊们会来饱口福,如此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美国的西北毕竟只是大马哈鱼洄游区的一个角落,以更广大的视野来看,北美的大马哈鱼洄游区域内就有两百多个物种把大马哈鱼当做食物,这一区域的森林里八成的氮元素是由大马哈鱼从海洋带进来的。

灰熊把大马哈鱼叼到树林里大吃


俺印象中美国国鸟白头海雕是凶猛的食肉鸟类,是不会纡尊降贵吃腐肉的。这个印象也被导游纠正了。他说白头海雕经常吃各种动物的尸体,尤其是死鱼,很多产卵之后的大马哈鱼都进了它们的肚子。


离水坝很近的地方有很大的鱼池,刚刚捞上来的大马哈鱼就集中在这里,等待转送孵化池。这里的鱼还很活跃,因为它们本来还要继续向上游很远的,现在力气反而省下来了。鱼池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常见的,很少是在美国西北部已经濒危。工作人员会专门把这种鱼选出来,送到水坝上方,任其溯流而上,自然完成产卵过程。因为数量太少,这些鱼不会对水质有很大影响。

在坝下捞鱼的大水箱旁立着一个牌子,上面有每日各种鱼数量统计。常见的有好几百头,另一种不过寥寥十几头。用头作为量词其实是合适的,因为即便是常见的红大马哈鱼,也至少有十几斤重;大的那种Chinook Salmon,动辄几十斤,最大据说能超过一百斤。

西雅图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湿润多雨,东边是连绵的雪山,河流众多。雪松河其实是一条不大的河流,发源于层叠山脉,注入西雅图东边的华盛顿湖,全长不过七十二公里,却担负了整个西雅图地区的饮用水供应。为了保证水质,西雅图市买下了雪松河流域三分之二的土地,剩下的部分大部分归联邦政府所有。

雪松河上的这个水坝真的不大


坝体本身不大,上游形成一个狭长的湖,水非常清澈,除了一些松针之外,简直见不到什么杂物。坝旁有分水口,这里就是西雅图地区饮用水的来源了。由于水清,只需要简单的过滤、加氯除寄生虫卵等措施,就可以供应居民。与俺在国内所见到的现代化大型自来水厂相比,眼前的设施可以说是简单得很。拥有青山绿水,这里的老百姓真有福气啊。

导游其实也是志愿者,他对于西雅图能够既保护水源地,又兼顾大马哈鱼的生存,特别是对于珍稀的那种还有特别优待,显得很自豪。有些鱼会在坝下游的小溪里产卵,大部分鱼则被捞进池子。孵化池里其实还有文章:为了搞清楚人工孵化出来的鱼到底能不能自然地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搞科研的人想出了办法。大马哈鱼的脑袋里有一块骨头,其尺寸大小和孵化生长期的环境温度关系很大,可用于大致区别鱼是什么地方的河流里出身的。于是他们就把孵化池的温度故意设定得偏离自然温度一些,这样等到每年鱼们产完卵死了之后,抽样解剖一下,就能统计出多少比例是自然生长的,多少比例是从这个池子里出去的。

野生状态下,大马哈鱼在一条小溪中产卵


俺又问为什么大马哈鱼能洄游到自己出生的河流产卵,导游说有很多理论试图解释,但有点众说纷纭的意思。后来网上查了一下,美国人做过实验,称鼻孔被棉花堵住的大马哈鱼很不容易找到回家路线,而没有被堵的都找回家了,结论是它们靠的是记住家乡水体、土壤的气味。但是俺觉得这个实验有点不靠谱,堵上鼻孔的鱼也许是因为呼吸不畅昏头胀脑才迷路的,哈哈。

产卵后大马哈鱼会用砂砾将卵埋好,形成一个个产卵床,下图中白色的都是产卵床


导游又说,一般太平洋的大马哈鱼,一生只繁殖一次,完成之后会守在自己的卵边上,直到死去。大西洋的大马哈鱼,还有一些淡水中的大马哈鱼则不然,可以多次洄游。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从太平洋洄游的路线太艰难,激流恶浪险滩瀑布,都要一一克服,一生只有一次这么做的力气,任务完成就死而无憾了。想起中国东北黑龙江的大马哈鱼,也是产卵之后就死去的。这也是一种残酷的自然选择:被中途淘汰不能到达产卵地的,不一定是不健壮不执着的;但能到达产卵地的,一定是最健壮最执着的,只有它们获得繁育后代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的权利。大马哈鱼的卵特别大,一个顶常见的草鱼鲤鱼的卵几十个,这是给后代的能量块营养包,让它们躲在小溪石缝里相对安全地孵化后,可以靠卵黄里面的营养生长,到一个稍大的尺寸,再出来自己捕食。随着体型增大,小鱼很快转移到小溪汇入的小河里,又从小河到汇入的大河中,直到进入海洋。太平洋大马哈鱼视其种类不同,通常在海中生活一到五年,然后开始一去不复返的洄游历程,奔向自己出生的河流,拼命逆水上行,跳山涧跃龙门,每昼夜行程可达六七十里,直到清浅的小溪之中,雌鱼用腹部和尾鳍清除河底淤泥和杂草,拨动细沙砾石,建筑一个卵圆形的产卵床,然后成双配对地开始产卵授精,开始下一轮的生命周期。

孵化后的小鱼


卵黄完全消耗后,小鱼已经成型


虽然有人说不爱看死鱼,但是没有死哪有生,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




西雅图的夏天已经过去,连绵的雨季还没有到来,初秋的暖阳照耀着大地,俺们徜徉在这山水之间。在地球这粒宇宙中的尘埃之上,飘洋过海也好,开枝散叶也好,舐犊情深也好,叶落归根也好,都是生命在为了生存和发展顽强地搏斗,冲击,冒险,探索。人类在自身奋斗的同时,尽可能地不干扰其他生物的生存斗争,而且从中得到启发和激励,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心有所感,作诗一首:

西雅图雪松河观大马哈鱼洄游

鲑鱼生淡水,长成在海洋
洄溯千万里,群聚返故乡
逆行争上游,险阻凭跃将
激流熊鹰伺,腾搏多死伤
终得入清浅,石溪作产房
力竭目不瞑,遗蜕满河床
卵似豌豆粒,晶盈琥珀光
可怜无数籽,艰危前路长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家国安可忘

是为记。

却东西门行 曹操[/Color]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Color]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Color]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Color]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Color]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Color]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Color]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Color]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Color]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Color]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Color]


作者: 夏雨    时间: 2012-10-15 03:25
相比温哥华,我更喜欢西雅图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0-15 03:30
乘啃蹄妞和西西不在家,一个人胡作非为去了!老实交代:老朋友是不是女的?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5 04:06
晨枫 发表于 2012-10-14 14:30
乘啃蹄妞和西西不在家,一个人胡作非为去了!老实交代:老朋友是不是女的? ...

如果是女的,还得俺专门跑一趟吗?那得“今方自送,不烦远取”才行。


作者: 齐若散    时间: 2012-10-15 05:24
写得好,细致。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2-10-15 05:30
第二張照片很壯觀。

這些 守溪待魚 的熊和鷹也未免忒幸福了!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5 05:37
北宸 发表于 2012-10-14 16:30
第二張照片很壯觀。

這些 守溪待魚 的熊和鷹也未免忒幸福了!

每年洄游的大马哈鱼,何啻百万千万头。壮观的图片,肯定还有更多。

靠这些鱼为生的动物多达两百种呢,每年洄游都是从海洋到陆地的一次巨大规模蛋白质、能量和物质反哺。

什么时候带上小朋友,去西雅图Ballard locks的鱼梯看大马哈鱼吧,当然今年不成啦,它们基本上都已经在上游产卵了。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2-10-15 05:45
李根 发表于 2012-10-15 05:37
每年洄游的大马哈鱼,何啻百万千万头。壮观的图片,肯定还有更多。

靠这些鱼为生的动物多达两百种呢,每 ...

以前我妹妹在西雅圖華大念書哩, 不過我都是匆匆往返,沒有細玩。

這些熊肚子裝滿魚後, 是不是就直接可以去冬眠了?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5 05:49
北宸 发表于 2012-10-14 16:45
以前我妹妹在西雅圖華大念書哩, 不過我都是匆匆往返,沒有細玩。

這些熊肚子裝滿魚後, 是不是就直接可 ...

大概是的。不光吃鱼,还在河里摸鱼籽吃,因为大马哈鱼鱼籽特大。鱼多熊少,每次都是熊吃不下了,就坐在河边发呆,剩下的鱼速速通过。这些高蛋白下肚之后,它们还会吃一些野生的各种berry,以达到平衡饮食,健康养身的目的。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5 08:23
齐若散 发表于 2012-10-14 16:24
写得好,细致。

从昨天晚上写到今天下午呢,写点东西太累人了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5 08:24
夏雨 发表于 2012-10-14 14:25
相比温哥华,我更喜欢西雅图

木有去过温哥华,无从比较。据说那里有很多好吃的,下次再带全家去扫荡


作者: 大地窝铺    时间: 2012-10-15 14:31
总统秘书的文笔真是了得了不得的!
作者: sylvia    时间: 2012-10-15 21:20
今天早晨有点感情丰富,看着死去的大马哈鱼的照片有点眼泪汪汪了。
作者: 流水无情    时间: 2012-10-15 21:45
图文并茂的文章写得真好! 让大家即长知识又饱眼福, 诗也写得棒, 真是太有才了!
作者: 喜欢    时间: 2012-10-15 22:26
内容翔实,十分精彩!功夫下足,读者之福。谢谢!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10-15 22:34
十分精彩!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6 09:42
大地窝铺 发表于 2012-10-15 01:31
总统秘书的文笔真是了得了不得的!


哈哈,俺都是亲力亲为,就跟亲自坐电梯、亲自吃饭、亲自上网一样。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6 09:47
sylvia 发表于 2012-10-15 08:20
今天早晨有点感情丰富,看着死去的大马哈鱼的照片有点眼泪汪汪了。

死亡只是新的开始啊,大家的存在都是循环中的一瞬间嘛。

地质学家说,地壳里的物质,平均已经被生物改造过十四次。也就是说随便捡起一块石头,组成它的原子都可能参与过某个生物体的构建和生长,又变成沉积岩,随着地壳下沉到深处,被重熔成岩浆,再喷发出来,再经历风化腐蚀,再变成植物的一部分,再被某个动物吃掉,这个动物又被某个动物吃掉……平均十四次。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6 09:51
流水无情 发表于 2012-10-15 08:45
图文并茂的文章写得真好! 让大家即长知识又饱眼福, 诗也写得棒, 真是太有才了!  ...


诗不完全是俺写的,有部分是直接抄曹操的《却东西门行》,附在原文结尾的空白处,用鼠标选中就能看见

不得不承认,抄的部分是全诗精华所在,之前咏鱼似乎都只是为了这最后一段作铺垫而已。很多人说模仿是对原作者最好的致敬;俺觉得取其精髓,从自己的角度生发出去,乃是更好的致敬。孟德俺葱白你,哈哈。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6 09:52
喜欢 发表于 2012-10-15 09:26
内容翔实,十分精彩!功夫下足,读者之福。谢谢!

多谢,写这点东西还真累人呢。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6 09:53
宁娜 发表于 2012-10-15 09:34
十分精彩!

谢谢您的好评!


作者: ccqi    时间: 2012-10-16 10:50
总统好文呀 小熊小熊真可爱 毛茸茸的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6 10:52
ccqi 发表于 2012-10-15 21:50
总统好文呀 小熊小熊真可爱 毛茸茸的

是啊,这家伙是个黑熊宝宝,现在看起来可爱,长大了怕不得几百斤呢


作者: 老票    时间: 2012-10-16 22:55
在北海道的宇多吕川看过一回,虽然没总统的这个这么壮观,可以足以引起对生命悲壮旅途的感叹了。

那天看完了一时无语,和票太默默的走回酒店,好几天没吃三文鱼...  



后来看到了流冰天使,才转移了情绪。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17 12:20
老票 发表于 2012-10-16 09:55
在北海道的宇多吕川看过一回,虽然没总统的这个这么壮观,可以足以引起对生命悲壮旅途的感叹了。

那天看完 ...

您这么感动,就好几天没吃三文鱼……

俺都几个月没吃了……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18 01:08
可以再加一段,就是说说那地方是如何制作Smoked salmon的。Youtube上有录像,很有趣的。和我们国内的熏鱼不太一样。
作者: 海阔    时间: 2012-10-29 20:18
但是俺觉得这个实验有点不靠谱,堵上鼻孔的鱼也许是因为呼吸不畅昏头胀脑才迷路的,哈哈。------------楼主真能想啊,呵呵;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2-10-29 22:20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2-10-29 09:29 编辑
李根 发表于 2012-10-15 20:52
多谢,写这点东西还真累人呢。


貌似应该发在旅游版嘛。发生活版,可怜的鱼们只有进盘子里了。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2-10-30 01:07
冰蚁 发表于 2012-10-29 09:20
貌似应该发在旅游版嘛。发生活版,可怜的鱼们只有进盘子里了。

  ...

看出来了,你和轧哥都是吃货一类啊,跟俺一样的


作者: 小游    时间: 2012-10-30 08:52
死生循环
作者: 绿梧桐    时间: 2012-10-30 18:34
感觉我们就是那大马哈鱼。一样的历程和心境。
作者: aardwolf    时间: 2013-3-12 00:43
太平洋大马哈鱼一生只洄游一次。大西洋大马哈鱼有多次洄游的。
作者: 农民家的狗    时间: 2013-3-15 07:19
没有死,哪有生

真豁达{:2_31:}
作者: 少林门人    时间: 2013-3-17 05:44
好,很好,城池很美
作者: 树和藤的树    时间: 2013-4-8 17:34
“他对于西雅图能够既保护水源地,又兼顾大马哈鱼的生存,特别是对于珍稀的那种还有特别优待,显得很自豪。”
确实值得自豪。
作者: 大哈瑞    时间: 2014-1-9 09:54
很有趣的出游。特别喜欢第一张照片。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4-1-9 10:14
大哈瑞 发表于 2014-1-8 20:54
很有趣的出游。特别喜欢第一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不是俺照的,是很有名的一张西雅图城市照,几个地标都给包括进去了。

顺手牵羊,全不费力啊




作者: 求真唯美    时间: 2014-8-17 13:12
今天才看到这篇游记。去年9月初我路过西雅图,也到一个水闸看鲑鱼回流.可能是太早,鱼很少,也没变红。今年十月中下旬要去温哥华看看鲑鱼回流,据说今年是大年。想问问,那几张灰熊吃鱼的照片是你拍到的吗,在哪里能看到?
作者: hushiabing    时间: 2014-8-19 16:03
青山绿水,真是好地方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4-8-19 23:36
求真唯美 发表于 2014-8-17 00:12
今天才看到这篇游记。去年9月初我路过西雅图,也到一个水闸看鲑鱼回流.可能是太早,鱼很少,也没变红。今年 ...

十月中下旬太晚,亲鱼都快要产卵完毕然后绝食死去了,河流中上游可能还有。十月初或者九月底比较好。

熊吃鱼的照片不是俺拍的,其实这个游记里面大部分照片都不是俺拍的。真要野外碰到熊,除非隔着一条河,不然俺还是选择撤退为妙。


作者: 石璧    时间: 2014-8-20 03:42
每次到三文鱼场看见死鱼就生气,这么好的蛋白质浪费了
作者: 仁    时间: 2014-8-20 05:05
美文!!!     
作者: 瞎赳赳    时间: 2014-8-20 08:33
看的想吃鱼
作者: punishment    时间: 2014-8-20 09:25
本帖最后由 punishment 于 2014-8-20 09:28 编辑
俺印象中美国国鸟白头海雕是凶猛的食肉鸟类,是不会纡尊降贵吃腐肉的。这个印象也被导游纠正了。他说白头海雕经常吃各种动物的尸体,尤其是死鱼,很多产卵之后的大马哈鱼都进了它们的肚子。


现在说大概有点晚了,不过我记得本富兰克林曾经提出白头鹰专事抢劫形象不好不适合当美国国鸟,他提议用火鸡代替。

这么一想这位美国国父倒是颇有我大吃货国家风
作者: 求真唯美    时间: 2014-8-21 23:54
李根 发表于 2014-8-19 23:36
十月中下旬太晚,亲鱼都快要产卵完毕然后绝食死去了,河流中上游可能还有。十月初或者九月底比较好。

熊 ...

谢谢,但日程定,只能撞大运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