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 o: {$ \* F& g7 A: i) i0 U* m+ l2024年8月在北大西洋,“艾森豪威尔”号(左)、“杜鲁门”号(下)、“福特”号(上)组成三航母编队 * O; V- \5 I9 t$ j9 w+ M7 `7 J 4 A% [8 a% X$ s; y" W比如说,在“阿克萨洪水”后的2023年11月,美国海军向中东紧急调动航母力量,“福特”号和“艾森豪威尔”号在东地中海组成双航母编队。2024年8月,在以色列刺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后,中东形势再次紧张。美国海军在北大西洋集结“艾森豪威尔”号、“杜鲁门”号、“福特”号,三航母编队成为美国显示力量的主要姿态。 & h8 g! f& _. O( K. X3 I, f% t2 p |6 N6 ]& I) f- Y Q- w3 D美国的10万吨核动力航母可搭载75架以上的舰载飞机,实力强大。其实,按照原始设计,可以搭载80-90架。在冷战后为了降低舰载机联队的出动和维护开支,也因为实战中发现,更加宽松的甲板面积和机库空间实际上提供更好的甲板调度和维修条件,舰载机的出动率和完好率更高,稍微降低的舰载机数量并不影响战斗力。 ' f. u! l6 z2 r7 R$ v! s+ [& W; h {+ j. {3 {
双航母可出动至少150架作战飞机,三航母可出动200多架。由于舰载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更高,航母上飞机完好率和出动率更高,150架或者200多架作战飞机的实际战斗力超过陆基空中力量同等数量的作战飞机。换句话说,双航母或者三航母足以挑战大多数中等国家的空中力量。+ k. _3 @; j7 Y3 Q
0 @! @2 Z) p3 J! {: H: W% E& k0 E: H“辽宁”号的舰载机搭载数量没有官方数据,只有各方猜测,一般认为在40架左右。“山东”号与此相似。从舰载机数量出发,“辽宁”号和“山东”号编成双航母编队,可出动舰载战斗机数量加倍,足以匹敌美国海军核动力的单航母,是顺理成章的。& U# l) n' k9 h5 E9 B# D
: i9 V5 ~9 I2 U+ o5 f Q- N' B
但是时代不同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道理也不能刻舟求剑。- \& o0 u- w. U: S6 ?6 k& T
' E, s3 [3 ~* Y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关键在于投送端,而不是出动端;在于投放到敌方目标的各种火力,所以战斗力都不一定局限于舰载战斗机。从这个视角出发,双航母又并非必须。5 e$ J; L2 f) E2 M4 v
- P3 B0 z. X$ {6 F2 b
从实战运作角度出发,相隔一定距离的两艘航母在空域上互不干扰,舰载机的出动和回收更加便利。只要目标在两艘航母的舰载机作战半径之内,紧密编队还是松散编队(包括相隔几百公里的广义编队)并不重要。从多个方向进入和离去战场,还有利于拉开敌人的防线,分散敌人的兵力,制造更多的突破机会。% G! v' x F1 y4 ]
% F* r- H$ t. z: }事实上,近年的美国海军双航母或者三航母编队基本上都是公关秀,拍完照后,各就各位,并不密集编队。这里当然有作战上并无必要的原因,也因为美国海军能在热点地区保持航母存在已经不易,双航母或者三航母是不可负担的奢侈。上述东地中海双航母编队和北大西洋三航母编队都是“公关编队”,拍完照就解散了,回到单航母状态继续战斗巡逻,或者返航修整。; c- O3 q$ p M2 w
: }: ?% w# U9 K, j# d. s海湾战争是最近的美国航母集中出动的战例,“罗斯福”号、“突击队员”号、“中途岛”号、“美国”号还作为“Z部队”拍了一张四航母的合家欢。这也是彻底的显示力量的公关秀,根本不是作战队形。“中途岛”号和“罗斯福”号前后列队,“突击队员”号和“美国”号前后列队,前舰飞机的着舰和后舰飞机的出动互相影响,左右间距也不够大。 ; ]# {" N2 n% t+ K6 U# J9 B9 I, x. z% I
在实际作战中,“突击队员”号(F-14A中队x2,A-6E中队x2)和“中途岛”号(F-18A中队x3,A-6E中队x2)在波斯湾内,“罗斯福”号(F-14A中队x2,F-18A中队x2,A-6E中队x2)和“美国”号(F-14A中队x2,F-18C中队x2,A-6E中队x1)在阿拉伯海运作。- T4 h" G# |$ s' k! D0 K
) p G. u# ?0 A0 }) ?4 m“突击队员”号和“中途岛”号在波斯湾内确实是按照双航母并排运作的,大体部署在卡塔尔和伊朗之间的海域,但这是因为波斯湾狭长,航母必须远离伊拉克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退后又没有足够空间,只能紧密编队。 5 q) s1 g# e! m/ m+ P! o9 E$ B; H 9 N+ H$ y- ~$ E! ~“肯尼迪”号(F-14A中队x2,A7E中队x2,A-6E中队x1)和“萨拉托加”号(F-14B中队x2,F-18C中队x2,A-6E中队x1)索性在红海部署,已经没有更加临近的海域可以展开了。F-14B是换装F110发动机的升级型,实际上具有非加力达到超音速飞行速度的能力,尽管是勉强超音速,在海湾战争期间还称为F-14A+。另外,A-6E不仅用于远程对地攻击,也用于空中伙伴加油。 5 T+ [- t6 z" k2 E: X! ?" C) ]1 m6 W" }4 M- O+ H* X
顺便说一句,海湾战争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常规动力航母密集出动,六艘航母里有5艘是常规动力的,只有“罗斯福”号是核动力,为战斗场景下核动力vs常规动力的价值争论做了有意思的注解。5 s1 n5 T( T4 F! x
& W+ G* j, U" q* e; Y
另一个有意思的视点是:这还是美国海军依然部署核动力巡洋舰的时代,但核动力的“加利福尼亚”级“南卡罗莱纳”号配属“萨拉托加”号战斗群,“弗吉尼亚”级“弗吉尼亚”号配属“美国”号战斗群,“弗吉尼亚”级“密西西比”号配属“肯尼迪”号战斗群,核动力的“罗斯福”号的配属巡洋舰反而全部是常规动力的。 " u' U5 O5 K! p# U5 F! Y1 I4 `3 u4 k* ]+ K' ]- G
另一方面,新锐的“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每个战斗群至少配属一艘,“肯尼迪”号、“突击队员”号和“中途岛”号各配备两艘。“肯尼迪”号的制空力量只有两个中队的F-14A,多一艘“宙斯盾”巡洋舰加强很自然。“突击队员”号和“中途岛”号在波斯湾里部署,离伊拉克最近,还有居心叵测的伊朗在侧面近处,各多一艘“宙斯盾”加强也是自然的。美国海军思维中,核动力与“宙斯盾”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b: [% A2 l1 r) z7 t
9 P& H$ i0 X" K8 y
4 ?) O% i5 T. z! ^. |: Z+ T央视报道过“辽宁”号甲板上24架歼-15加3架直升机准备全甲板出击的盛况 ; q5 F/ z2 z! V1 K$ h* q8 @* Q4 ~ F! T
假定从右到左,前甲板起飞点为1号(B1位置)和2号(A1位置),斜甲板上的长起飞点为3号(A3位置),长滑跑需要清空前甲板的A1和A2位置,B2位置也可能需要清空,斜甲板更是不能用于降落。Z1是直升机位置,容易清空,不碍事。 - O0 S" W# C8 d6 Z5 k 5 d0 F* j" \7 V) ^% A6 |但是,在理论上,双航母出动时,A舰正常使用,B舰可以用作放飞空警-600,降低对编队出动率的影响;甚至可以扩大到放飞重载歼-15,用于增强远程巡逻能力。但此时不再是双航母,而是1.5航母。考虑到循环出动模式需要连续放飞和连续回收,使用长起飞点期间,B舰的循环出动率还不到半艘。0 q9 w$ S; `+ I% L/ A" i" O
9 A1 t, M( |0 i2 \* W
“辽宁”号或“山东”号与“福建”号编组双航母的话,可以避开这个问题。此时“辽宁”号或者“山东”号是“福建”号的额外甲板、机库和弹舱,这是更有意义的双航母。更多“福建”级入役后,“福建父子”之间的双航母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双航母。6 H6 U7 s' H9 r. A9 E2 E' m0 c |
/ G% }) F5 g0 G u y现在,“辽宁”号和“山东”号的双航母编队还是具有训练意义。预警只是航母运作的一个方面,在编队的航海指挥、航空指挥、补给、护航等方面,“辽宁”号、“山东”号的双航母训练依然具有很大的意义。等到“福建”号服役了,那时就有现成经验可循了。尽管作战使用场景不多,不练还是不行的。“宁可人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就是这个意思。" R. l2 p9 C; Z) u3 }+ p/ i% z' Y3 o
: L$ x( o7 v. }9 o" h4 n0 U5 Y航母的另外两个作用是大洋反潜和显示武力。大洋反潜没有必要双航母,对于中国海军甚至不是主要任务之一,留给搭载反潜直升机的两攻更合适。+ D; b8 q% W: e. W+ o
& g, D5 w! p! R% x8 @4 k
显示武力是军事公关。在和平时期,公关就是战斗力,鼓舞自己、震慑敌人。谁是自己?谁是敌人?感到鼓舞的就是自己,感到震慑的就是敌人,欢迎对号入座。 3 i! W7 o. Y2 {+ C0 `( z 9 m/ k* L% g- w. b( s' W, R美国海军在航母换防时必定要编队做一个双航母的样子,就是公关用的。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对航母战斗群的印象都来自这样的公关图片。不管是单航母还是双航母,作战时护航舰艇未必在视距内。海空警卫圈需要在足够远离航母的地方就开始拦截海空威胁,紧贴航母就太近了。不怀好意的外军舰船干扰航母航行更是战时不可能发生的事,要是敌舰逼近到可以冲撞自己航母的距离,那护航舰艇的失职已经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了。7 f5 M$ W$ u1 E% b2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