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d9 m* M7 U7 h4 Q; n另一方面,SpaceX的助推器回收也同样印象深刻,几乎在人们眼前展现“不可能的任务”。可回收助推器大大降低了空间发射的成本,是轨道经济的重要推手。( c! ]: Z8 o7 T7 f/ G/ p' v
1 {2 s& U) S" t `' a5 z0 d/ U5 @ : O7 `* B: g' B" r- a: d早先还是用尾部支架 ( k! q; ?' l5 l ; X' N9 {, y2 L0 A1 R3 t% J. u- d& `/ g$ H. c! f1 @7 h5 g# u
现在已经进化到用立柱-环臂回收了 * D% o: x$ G* w4 L, E6 H8 _$ f, R3 }/ @6 S. w1 j5 p
这使人想到:如果把可回收助推器和弹道导弹相结合,岂不可以在保持弹道导弹打击力的同时,极大降低成本吗?2 {7 Q; i- C% U6 A/ [
% X, O+ R. a9 h. G5 r2 c: X' }想法没错,但恶魔就在细节中,这恶魔还挺大。 5 u7 d3 W: Q* G0 c8 `" P! y2 b* y: m; g. |# q
弹道导弹要有实战价值,必需什么时候都能打出去。天气有点影响,但影响不很大。弹道导弹还要成本够低。0 A$ D% ]/ A0 C8 C" m
2 b5 q7 D# S, ?: {* o+ Y4 e
可回收助推器正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的,但技术十分复杂,目前只有SpaceX做到,中国在加强研发自己的可回收助推器技术,其他国家还没有听说。这应该大大超过伊朗、朝鲜的技术水平。; G( w$ k8 a( o: s2 o1 E
% A' Z8 e1 F' k6 L' Y更重要的是,在战时不能保证可回收的条件。立柱-环臂式回收就免谈了,这样的设施如果存在,早就是打击目标了。尾部支架式对场地的要求较低,但对天气的要求一样高,大风大雨天就没法作业了。但打仗不可能因为有点风雨就不打了。 y3 V' h) y7 w0 ~, F3 Q X3 U
O0 r- K! m1 N! _9 y7 R! i9 b从助推器回收到再度出动,中间是冗长、精细的过程,战时未必做得到。有这个功夫,直接制造更多的一次性使用导弹更现实。 $ y4 s2 R5 W V$ Y3 {* I2 ^* T! v5 J( a' b6 z* d3 Q
最重要的是:空间发射有可回收的必要,军事发射如果做得到可回收,有更多的简单易行的办法使得可回收助推器没有必要。; X% q+ M. r& h2 T6 d* c r8 s
% L0 y9 g; q( D4 Y6 O9 _6 G! E3 Q$ F& A
助推器用于给导弹初始加速,增加射程。有这功夫,把第二级拆下来,作为轰炸机挂载,在空中发射,不是省了好多事?轰炸机的航程对导弹的增程作用比助推器更大。! b# n, c3 s5 F! d
1 {4 T) _, f$ W. m0 L9 }
当然,这里都是在说中程以下的导弹,洲际导弹是不同的问题,但可回收助推器依然不是有用的东西。到了发射洲际导弹的时候,即使助推器可回收,也没有功夫用来干点有用的事情。 3 m8 X' N# @9 I1 a8 I* R f$ V$ H4 a( `* G/ _
商业性空间发射就不一样。首先轰炸机增程的作用有限,主要作用还不是增程,而是从方便的地方起飞,到接近赤道的有利发射位置发射,这样容易利用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X6 T4 u2 w- ]# a2 B5 N